《接口与通信》期末复习
接口与通讯技术复习

接口与通讯技术复习《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与汇编语言》第1-2章微型计算机系统概论1.现代微机接口在硬件上的层次结构——设备接口和总线接口微机系统硬件——微处理器、存储器、I/O设备与I/O接口、总线2.I/O设备接口与CPU交换数据的方式(P9)I/O设备接口与CPU之间的数据交换,一般有查询、中断和DMA 三种方式。
3.各主要寄存器的位数(P25)(1)数据寄存器:包括4个16位通用寄存器AX、BX、CX、DX;(2)段寄存器:一个段的描述包括段的长度、起始位置和段内偏移量,段长度可长可短,最多可达64KB。
段在存储器中的起始地址称为段地址,存放在段寄存器中,如CS(Code Segment)、DS(Data Segment)、ES(Extra Data Segment)、SS(Stack Segment)。
(3)指针寄存器和变址寄存器:包括4个16位的寄存器SP、BP、SI、DI;(4)指令指针寄存器:IP;(5)标志寄存器:Flag(16位)4.存储器物理地址的形成方法、物理地址的计算(P21)物理地址的形成算法是:段寄存器的值左移4位,再与偏移量相加,并且由微处理器内部的地址加法器完成,无需用户干预。
5.跨段前缀的作用(P35,P89)微处理器使用跨段前缀可以改变上述寄存器和表示偏移地址寄存器的默认组合(CS:IP,SS:SP 的组合不能改变),但必须显式地说明寻址所使用的段寄存器名。
6.堆栈指针寄存器SP和指令指针寄存器IP的作用(P25)SP和BP都是用来存放堆栈变量在堆栈段中的偏移量,与SS寄存器联用来确定堆栈段中某一存储单元的地址,但有所分工。
IP用来存放代码段中的地址,它与CS寄存器联用确定下一条指令的首地址。
7.堆栈操作的原则——后入先出8.字存储单元的内容确定第3章汇编语言寻址方式和指令集1.TEST指令和AND指令的区别如TEST AL,37H和AND AL,37H都是与操作,但TEST不改变值2.XOR指令的作用(清零、某些位取反)3.指令LEA和MOV OFFSET mem、MOV mem指令的含义条件:(DS)=2000H,(SI)=4000H,(24000H)=12H,(24001H)=34H,(24002H) =56H;MOV AX, SI; (AX)=4000H;MOV AX, [SI]; (AX)=3412H;LEA AX, [SI]; (AX)=4000H;MOV AX, OFFSET [SI]; (AX)=4000H;LEA和MOV OFFSET等价。
《接口与通信》期末复习

《接口与通信》期末复习二、考点分析1.基本知识接口的概念、分类、构成、基本功能,主机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递方式(五种),串行通信的RS-232协议帧格式、关键问题、性能计算(参考例题),中断过程、条件。
一、接口的概念接口:两个部件或两个系统之间的交接部分称为接口(Interface)。
接口可以是两个电子部件或两种设备之间的逻辑电路,称为硬件接口;也可以是两个软件之间为交换信息而约定的逻辑边界,称为软件接口。
三、接口的功能接口主要起着信息(地址、数据和控制信息)桥梁的作用,其基本功能如下:✓数据缓冲或锁存。
✓信息转换。
✓地址译码和设备选择。
✓监测、保存外部设备状态。
✓设置、保存控制命令和译码。
✓中断控制逻辑。
四、接口的组成✓内部寄存器:包括数据寄存器、状态寄存器、控制寄存器等。
✓控制逻辑电路✓地址译码电路✓内部总线六、接口的分类1. 按传送方式分类✓并行接口:一次传送一个数据。
速度快,成本高,适用于近距离传输。
✓串行接口:一次传送一位数据。
速度慢,成本低,适用于远距离传输。
2. 按通用性分类✓通用接口:如RS-232串行接口、USB接口、1394接口、网络接口、蓝牙接口、红外接口等。
✓专用接口:如键盘接口、显示接口、磁盘接口、声音接口、自定义接口等。
3. 按使用灵活性分类✓可编程接口✓不可编程接口4. 按信号分类✓数字接口✓模拟接口七、计算机与外设信息传送的方式有程序传送、通道传送、中断传送和DMA传送、(外围处理机)。
八、串行通信的RS-232协议帧格式例:RS-232通信,数据传输率为9600bps,帧格式为8位数据位、奇校验、1位停止位,发送1000个字节需要多少时间?有效数据传输率为多少?解:一个帧的长度=1+8+1+1=11发送时间=1000*11/9600=...(s)有效数据传输率=1000*8/发送时间=...(bps)九、中断过程、条件例、BIOS为各个接口提供了基本功能调用,其中显示接口的中断号为_10H(或16)_,键盘接口的中断号为_16H(或22)_。
接口2013上复习提纲(10本)17周的星期三

DBYTE[0x21]=s;
}
访问存储器DBYTE/XBYTE/CBYTE
(3)8255初始化程序:PC汇编语言(参考例题)
例:已知某PC机8255的基地址为1230H,试用汇编语言初始化8255,设置PA口为方式2,PB口为方式1输出,PC3=1,PC6=0。
3.PC接口技术
常用接口芯片(8255、8250、8253、8259),中断类型号,中断向量,工作方式(8255、8253)
4.程序设计
(1)MCS-51简单汇编程序:参考求和、求极值、查找、访存程序。(循环、指针,参考例题)
例:用MCS-51汇编语言求内部RAM中30H开始的50个字节之和,保存于20H、21H单元。
while(1);
}
MOV DX, 1233H
MOV AL, 11000100B ;方式控制字
OUT DX, AL
MOV AL, 00000111B ;置位/复位控制字PC3=1
OUT DX, AL
MOV AL, 00001100B ;置位/复位控制字PC6=0
OUT DX, AL
(4)MCS-51双机串行通信程序:C语言,计数初值计算、串口和T1初始化,查询方式和中断方式,参考例题(两种方式的初始化、发送、接收子程序)。
{unsigned char x;
if(RI==1){
RI=0;
x=SBUF;
...}
}
D.主程序
#include <reg51.h>
#include <absacc.h>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期末复习提纲(新版)-2020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期末复习提纲(2020)1、单片机的结构与组成。
(记忆)2、管脚ALE、/PSEN、/EA和RST的功能。
(记忆)3、存储器分为哪几个空间?如何区别不同的空间的寻址?分别用何种指令实现(结合程序指令理解)4、数据存储器的低128字节的地址分配及功能?(理解)5、如何确定和改变当前工作寄存器组?(理解)6、有哪些位寻址区域?如何区分位寻址和字节寻址?(理解)7、理解PSW各位代表的具体含义及如何判别?(记忆与理解)8、堆栈的概念及SP如何执行操作?理解PUSH、POP指令。
(结合中断和调用指令理解)9、理解PC和DPTR的功能?(结合具体指令和程序进行理解)10、振荡周期、状态周期、机器周期、指令周期?(记忆)11、8051七种寻址方式?(重点是识别寻址方式、相对偏移量和目标地址的计算)12、指令系统,重点控制程序转移类指令、DA A 、ANL、CPL、XRL,ORL、SWAP、PUSH、POP、ADDC、RET、RETI等,包括结合PC和SP的理解。
(理解及运用)13、程序阅读、功能分析及简单程序设计(分析寄存器的运算结果和子程序实现的功能,各种码制进行转换,延迟子程序,堆栈程序,查表程序等,尤其要对指令的时间和空间的理解和分析)14、理解查表指令MOVC A,@A+DPTR和MOVC A,@A+PC及应用?(理解)15、数据传送类编程。
(片内RAM,片外RAM,片内外ROM之间的数据块传送)16、89C51的中断源、中断优先级、中断矢量地址(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17、中断请求标志TCON、SCON,中断允许控制IE,中断优先级控制IP?(记忆与理解)18、中断编程如何进行初始化?(理解)19、中断系统原理图理解与程序阅读分析?(中断与查询方式编程)20、定时器的工作模式寄存器TMOD、控制寄存器TCON?(理解)21、定时器/计算器的定时初值和计数初值计算公式?各工作方式最大定时和最大计数的计算(理解)22、定时器的三种主要工作模式及具体应用编程(包括定时和计数不同工作方式,可采用中断方式或查询方式编程)?(综合应用编程)23、程序和数据存储器的扩展系统应用分析。
通信复习资料

通信复习资料通信复习资料通信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贯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无论是通过手机、电视、互联网还是其他形式的通信,我们都离不开这一技术的支持。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通信技术,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复习相关的知识。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通信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重要领域。
一、通信基础知识1. 通信的定义和分类:通信是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过程。
根据传输介质的不同,通信可以分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
有线通信包括电话、电报、电传等,而无线通信则包括无线电、卫星通信等。
2. 信号与噪声:信号是指传递信息的波形、脉冲或电流,而噪声则是指干扰信号的其他无关信号。
通信系统的质量取决于信号与噪声的比值,即信噪比。
信噪比越高,通信质量越好。
3. 调制与解调:调制是将信息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形式,解调则是将传输过来的信号还原为原始信息信号。
调制技术包括频率调制、幅度调制和相位调制等。
4. 信道与传输介质:信道是指信息传输的通道,传输介质是信号传输的物质媒介。
常见的传输介质包括光纤、电缆、空气等。
二、通信网络技术1. 传输介质:传输介质是通信网络中的物理媒介,包括有线和无线两种形式。
有线传输介质包括光纤、双绞线等,无线传输介质包括无线电、卫星等。
2. 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星型、环型、总线型等。
3.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指网络中数据传输的规则和约定。
常见的网络协议包括TCP/IP协议、HTTP协议等。
4. 路由与交换:路由是指在网络中选择最佳路径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而交换则是指在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的过程。
常见的路由和交换技术包括静态路由、动态路由和分组交换等。
三、移动通信技术1. 移动通信网络:移动通信网络是指通过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的网络。
常见的移动通信网络包括2G、3G、4G和5G等。
2. 移动通信标准:移动通信标准是指规定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和参数的国际标准。
自考 计算机及通信接口复习大纲要点

选择题补充(05.06.04.09年卷)1、端口由三态门组成,又称为三态缓冲器。
能够用来做简单输入端口的三态门是三态缓冲器。
能够用来做简单输出端口的器件是锁存器。
(P3、4)2、PC/XT机8位端口I/O读周期的时序。
每个读总线周期由5个微处理器时钟周期构成。
每当CPU执行IN指令,就进入I/O端口的读总线周期。
(P4)3、DMA操作需要一个称为DMA控制器的专用器DMAC来完成外设与存储器之间的传送控制。
DMA操作时,与CPU联络的信号线是HLDA、HRQ。
(P9)4、判断单工、半双工、全双工的通信工作方式。
单工、半双工与全双工通信方式的区别:单工通信工作方式仅支持一个方向上的数据传输。
半双工通信方式支持交替数据传送。
全双工通信方式支持两个方向数据同时传送。
(P10)5、CPU,它在主机板上,是整个微机系统运行的核心。
(P14)6、8088CPU所能寻址的存储器空间为1MB,地址范围是00000H-FFFFFH。
(P17)7、8088CPU本身能够访问的端口地址空间是64KB,端口地址使用的地址总线是A0-A15,在PC/XT机设计中,只使用了端口地址线A0-A9,因此,PC/XT机中仅使用了1024个端口地址,即0H-3FFH。
(P19)8、PC/XT机中,80286CPU的内部数据总线位数是16位。
(P20)9、Pentium机主机板的系统有三种总线:HOST总线(芯片级)、PCI(新的快速总线)和ISA (原有的工业标准)总线。
HOST总线是芯片级的总线。
(P21)10、64位的PCI最大数据传输速率可达267MB/s。
(P21)11、AEN(0),是地址允许信号,当AEN=1时,指示系统板CPU进入保持状态,DMA操作进行传送控制。
(P24)12、PC ISA 的I/O端口地址分配表:2F8H~2FFH 串行口2 ;378H~37FH 并行(打印机)口1 ;3F8H~3FFH 串行口1。
接口技术复习资料

接⼝技术复习资料第⼀部分1.I/O端⼝地址有哪两种编址⽅式?2.I/O端⼝地址译码的⼀般原则是把地址线分为两部分:⼀部分是⾼位地址线与CPU 的控制信号进⾏组合,经译码电路产⽣I/O接⼝芯⽚的⽚选CS信号,实现系统中的⽚间寻址;另⼀部分是低位地址线不参加译码,直接连到I/O接⼝芯⽚,进⾏I/O接⼝芯⽚的⽚内端⼝寻址。
3.常⽤的键盘按键识别⽅式有哪两种?4.在微机中,CPU与接⼝交换数据的⽅式⼀般有哪三种?它们各应⽤什么场合?答:CPUP与接⼝之间有如下⼏种数据传送⽅式:(1)查询⽅式;(2)中断⽅式;(3)直接存储器存取⽅式;其中查询⽅式应⽤在CPU不太忙且传送速度不⾼的情况下;中断⽅式应⽤在CPU的任务⽐较忙,如系统中有多个外设需要与CPU交换数据,尤其适⽤于实时控制及紧急事件的处理;直接存储器存取⽅式运⽤在对⾼速外设进⾏⼤批量数据传送时,可⽤来实现内存与外设,或设外与外设之间的直接快速传递。
5.根据在串⾏通信中,对数据流的分界、定时及同步的⽅法不同,串⾏通信可分为异步串⾏通信⽅式和同步串⾏通信⽅式。
6.8253定时器/计数器接⼝芯⽚中有3个16位计数器,每个计数器都可由程序设定按6种不同的⽅式⼯作。
7.微型计算机系统采⽤了分级存储器结构,通常将存储器分为哪三级?8.已知某微机控制系统存储器的容量和⾸地址求未地址?例如已知某控制系统中的RAM容量为4KB,⾸地址为8000H,其最后⼀个单元的地址为8FFFH。
9.Centronics是什么接⼝标准?10.RS232是什么标准?11.在微机数据采集系统中,如何提⾼数据采集速率?12.与并⾏通信相⽐较,串⾏通信有什么特点?13.什么是接⼝?答:微处理器CPU与“外部世界”的连接电路,是CPU与外办界进⾏信息交换的中转站。
14.为什么要在CPU与外设之间设置接⼝?答:①CPU与外设两者的信号不兼容;②CPU与外设的⼯作速度不匹配;③CPU直接对外设控制,降低CPU的效率;④外设直接由CPU控制,使外设的硬件结构依赖于CPU。
接口与通信复习资料

一个完整的中断过程包括哪些阶段,简述各阶段的功能。
1、中断请求——外设通过硬件信号的形式向CPU引脚发送有效的请求信号,维持直到被响应为止。
2、中断响应——在满足一定条件时,CPU进入中断响应周期.3、关中断——CPU响应中断后自动关闭中断,必须用户才能打开。
4、断点保护——CPU响应中断后自动保护断点地址,或保护寄存器,以便返回。
5、中断识别——识别中断源,找到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
6、现场保护——对CPU的工作环境(R0-7)进行保护,以便将来回复。
7、中断服务——用户针对中断源所进行的特定的服务8、恢复现场——完成中断服务后,CPU应返回断点去执行原来的工作。
9、开中断——CPU响应中断后,一般自动关闭中断,除非用户打开。
因此在执行完成中断服务返回前将其打开。
10、中断返回——利用IRET,CPU将断点从堆栈中弹出,程序返回断点继续执行原来的程序。
三、用8250进行串行通信,简述时钟输入、波特率、除数锁存器之间的关系。
若外接时钟为1.8432MHZ,波特率为1200,则除数锁存器的值分别为多少?[答]PC机中基准时钟频率fCLK=1.8432MHz,波特率因子K=16。
所以,对于指定的波特率B,除数值=1843200/(B ×16)=115200/B通信速率为1200波特时,除数值=12*8=96四、简述接口的功能微机的接口一般有如下的几个功能:1、执行CPU命令的功能:CPU将对外设的控制命令发到接口电路中的命令寄存器(命令口)中,在经分析去控制外设2、返回外设状态的功能:通过状态寄存器(状态口)完成,包括正常工作状态和故障状态3、数据缓冲的功能:接口电路中的数据寄存器(数据口)对CPU于外设间传送的数据进行中转4、设备寻址的功能:CPU某个时刻只能和一台外设交换数据,CPU发出的地址信号经过接口电路中的地址译码电路来选中I/O设备5、信号转换的功能:当CPU与外设的信号功能定义、逻辑关系、电平高低及工作时序不兼容时接口电路要完成信号的转换功能6、数据宽度与数据格式转换的功能:由于CPU处理的数据都是并行的,当外设采用串行传送方式时,接口电路就要完成串、并之间的转换,并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口:两个部件或两个系统之间的交接部分称为接口(Interface)。软件之间为交换信息而约定的逻辑边界,称为软件接口。 三、接口的功能 接口主要起着信息(地址、数据和控制信息)桥梁的作用,其基本功 能如下:
数据缓冲或锁存。 信息转换。 地址译码和设备选择。 监测、保存外部设备状态。 设置、保存控制命令和译码。 中断控制逻辑。 四、接口的组成 内部寄存器:包括数据寄存器、状态寄存器、控制寄存器 等。 控制逻辑电路 地址译码电路 内部总线 六、接口的分类 1. 按传送方式分类 并行接口:一次传送一个数据。速度快,成本高,适用于近 距离传输。 串行接口:一次传送一位数据。速度慢,成本低,适用于远 距离传输。 2. 按通用性分类 通用接口:如RS-232串行接口、USB接口、1394接口、网络 接口、蓝牙接口、红外接口等。 专用接口:如键盘接口、显示接口、磁盘接口、声音接口、 自定义接口等。 3. 按使用灵活性分类
减“1”,判断结果是否为“0”,不为“0”程序就跳转到行标为REL的地方执 行,否则,为“0”就不转移,继续执行下一条指令 CJNE: CJNE是比较转移指令,该指令通过比较前面两个操作数的大 小,如果它们的值不相等则转移,相等则继续执行。
3.PC接口技术 常用接口芯片(8255、8250、8253、8259),中断类型号,中断向 量,工作方式(8255、8253) 中断系统
内部存储器 一、内部数据存储器(RAM) 二、内部程序存储器(ROM) 一、指令格式
MCS-51单片机指令格式采用了单地址指令格式。一条汇编语 句是由标号、操作码、目的操作数、源操作数和注释等5部分 组成的,其中方括号中的部分是可以选择的。 指令的具体格式为: [标号:]操作码 [目的操作数],[源操作数];[注释]
可编程接口 不可编程接口 4. 按信号分类 数字接口 模拟接口
七、计算机与外设信息传送的方式有程序传送、通道传送、中 断 传送和DMA传送、(外围处理机)。
八、串行通信的RS-232协议帧格式
例:RS-232通信,数据传输率为9600bps,帧格式为8位数据位、奇校 验、1位停止位,发送1000个字节需要多少时间?有效数据传输率为多 少? 解:一个帧的长度=1+8+1+1=11 发送时间=1000*11/9600=...(s) 有效数据传输率=1000*8/发送时间=...(bps) 九、中断过程、条件
例如: HY1:MOV R3 , #08H ;执行数据传送操作 二、指令符号
A:累加器,用于运算及存放数据。 B:专用寄存器,用于MUL和DIV指令中,存放第二操作数、 乘积高位字节。 CY:进位标志位,或布尔处理器中的累加器。 bit:内部RAM或专用寄存器中的直接寻址位。 /bit:位地址单元内容取反。 DPTR:16位数据指针,也可作为16位地址寄存器。 Rn:工作寄存器中的寄存器R0、R1…R7之一 Ri:工作寄存器中的寄存器R0或R1 #data:8位立即数 #data16:16位立即数 direct:片内RAM或SFR的地址(8位) @:间接寻址寄存器 addr11:11位目的地址 addr16:16位目的地址 rel: 补码形式的8位地址偏移量。 偏移范围为-128~127 /:位操作指令中,该位求反后参与操作,不影响该位 X:片内RAM的直接地址或寄存器 (X):相应地址单元中的内容 →:箭头左边的内容送入箭头右边的单元内 常用指令(如MOV、MOVX、MOVC、DJNZ、CJNE等) 访问内部RAM使用 MOV 指令,访问外部RAM使用 MOVX指令,访问 内部ROM使用 MOVC 指令,访问外部ROM使用 MOVC 指令 DJNZ :DJNZ RN,REL 是一条件转移指令,先将工作寄存器Rn中的数
例、BIOS为各个接口提供了基本功能调用,其中显示接口的 中断号为_10H(或16)_,键盘接口的中断号为_16H(或22) _。
2.MCS-51接口技术 内部资源(存储器、定时/计数器、并行接口、串行接口、中断系统, 如SFR、存储容量、位地址、中断向量、中断优先级等),常用指令 (如MOV、MOVX、MOVC、DJNZ、CJNE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