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2018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上海市各区2018届高三语文二模试卷精选汇编:现代文阅读一

上海市各区2018届高三语文二模试卷精选汇编:现代文阅读一奉贤区(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4-9 题。
(17 分)①一般印象中,人类学家有点像是独行者,他在一个遥远的地方,去经历着不同文化给自己的磨难。
所以,李亦园先生说了这么一段话:“人类学的研究工作有一大特色,那就是要到研究的地方去做深入的调查探索,无论是蛮荒异域还是穷乡僻壤都要住过一年半载,并美其名叫‘参与观察’。
”因而,人类学家的生涯,与孤独寂寞分不开。
人类学家要备尝田野的孤独寂寞,是因为田野工作引起的文化冲击或文化震撼“经常使你终身难忘,刻骨铭心”。
人类学家不仅要承受孤独寂寞和文化震撼,还会时不时陷入一种难以自拔的困境。
马林诺夫斯基在田野中写下的《严格意义上的日记》,有这么一段话对自己的“迷糊状”做了生动的自白:4月7日(1918年)。
我的生日。
我还是带着照相机工作,到夜幕降临,我简直已筋疲力尽。
傍晚我与拉斐尔聊天,谈到特洛布里安德岛人的起源和图腾制度。
……我困惑,我陷入到了那里的生活方式之中。
所有一切都被阴影笼罩,我的思想不再有自己的特征了。
②像马林诺夫斯基这样的人类学家,大凡都...要经历冷酷的田野生活,他的日记给人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之感。
从一个角度看,他们成为人类学家,与他们遭受的磨难有直接的关系。
马林诺夫斯基之所以是马林诺夫斯基,是因为他离开了家园,离开了波兰和英国,到蛮荒的特里布恩德岛;费孝通之所以是费孝通,是因为他离开了家乡,离开了自己的学院,偕同妻子双双去了大瑶山……为什么这些人类学家非要这样实践他们的人生?要把他们的青春耗费在遥远的穷乡僻壤?马林诺夫斯基在自己的日记里,忠实地表达了作为一个平常人的困惑,他面对过的压抑、无聊、无所适从,也是其他人类学家面对过的。
然而,从事实地研究的人类学家坚信,田野生涯里的种种忧郁,不是没有价值的,相反,它们正是特殊的人类学理解能力的发挥。
③做一个人类学家,要培养一种“离我远去”的能力,到一个自己不习惯的地方,体会人的生活面貌。
2018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汇编(文言文二)含答案

2018年上海高三二模汇编—文言文二静安区(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
(13分)送秦中诸人引 (金)元好问①关中风土完厚,人质直而尚义,风声习气,歌谣慷慨,且有秦汉之旧。
至于山川之,游观之富,天下莫与为比。
故有四方之志者,②予年二十许时,侍先人官略阳,以秋试留长安中八九月。
时纨绮气未除,沉涵酒间,知有游观之美而不暇也。
长大来,与秦人游益多,知秦中事益熟,每闻谈周汉都邑,及蓝田、鄂、杜①间风物,则喜气津津然动于颜间。
二三君多秦人,与余游,道相合而意相得也。
常约近南山寻一牛田,营五亩之宅,如举子结夏课。
时,聚书深读,时时酿酒为具,从宾客游,仲眉高谈,脱屣世事,览山川之胜概,考前世之遗迹,庶几乎不负古人者。
然予以家在嵩前,署途千里,不若二三君之便于归也。
清秋扬鞭,先我就道,矫首西望,长吁青云③今夫世俗惬意事,如美食大官,高赀华屋,皆众人所必争,而造物者之所甚靳,有不可得者。
若夫闲居之乐,淡乎其无味,漠乎其无所得,盖自放于方之外者之所贪,人何所争,而造物者亦何靳耶?行矣诸君,明年春风,待我于辋川之上矣。
【注】①蓝田、鄂(hu)、杜:均为地名,在今西安附近。
②结夏课:参加科考的文人在夏日会集读书习文称‚结夏课‛。
③靳:吝惜。
④辋川:关中地名,王维晚年隐居于辋川别墅。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1分A.也B.矣C.乎D.焉22.对本文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引”是近于“序”的文体,本文是为送友人归秦中作的赠序。
B.首段描写秦中山川壮丽、人情质朴,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C.从原文明显可见,作者向往田园生活主要是因为当时政局混乱。
D.本文笔触含蓄委婉,描述了恬淡闲适、清高自守者的生活情趣。
23.第②段是怎样抒写作者对秦中的向往之情的?请对此加以分析。
(4分)24.第③段议论在内容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5.赏析第③段画线句。
2018杨浦区二模语文答案

杨浦区二模语文答案一.积累应用(10分)1.默写(5分)1、总为浮云能蔽日2、休说鲈鱼堪脍登建康赏心亭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2、选择题(5分)1、A2、B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5分)3.强调、有说服力、应证了1分;汉字以象为本(象形是它的基础或汉字是一种有鲜明感性特征的视觉符号均可)1分;有长久的历史渊源1分。
(3分)4.以象形为基础的汉字(具有强烈感性特征象形文字)1分;体现并保存(或体现、包含)了人们的生命体验1分。
(2分)5.A (3)6.指出汉字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1分;蕴含着中国人的生命感觉,1分;对上文内容进行总结提升(总括)。
(3分)7.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是一种是生命符号;汉字因为具有强烈的感性特征,所以能显示世界(或生命体验);汉字是以线条为基础的符号,所以能表现世界。
(4分)三个角度写到给3分,涉及到有关生命感觉、生命体验、表现世界得1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
(15分)8.用比拟(拟人)的手法,表现了了二月春风的轻柔、温暖,赋予春风人的情感特质,作者喜悦(欣喜)之情。
(3分)比拟、拟人,赋予春人的情感1分;二月春风的轻柔(或温柔、柔和、轻盈等)1分;作者喜悦(欣喜)之情。
9.从视觉的角度描写了春天到来时天地之间充满绿意、草木萌发、露水晶莹等景象(写出一点即可);从听觉的角度描写了各种动物在春天到来时的鸣叫声;从触觉的角度写了太阳的温暖和煦。
全方位(立体)地表现了春天到来时,万物萌发,生机盎然(生机勃勃、生命力强、欢快热闹)的情景。
(4分)(视觉或色彩、听觉或声音、动态、触觉四个角度,写三个角度各写什么为3分;表达什么1分)10.第四段不能删去,是上一段内容的深化(或深华、递进、提升)1分。
第三段主要描写了母亲在春天的劳作(或准备农事)1分。
而第四段提到了田里的植物成了奶奶生命中的寄托(或表现了奶奶对生命的期待、或以瓜藤象征奶奶坚韧顽强的生命状态、提到去年留下来的瓜子怀孕在苗床里,1分)揭示了万物各行其道,生命周而复始的哲理(二月孕育新的生命力等)。
杨浦、徐汇、浦东2018年高三语文二模答案

杨浦:答案:一.积累应用(10分)1.默写(5分)1、总为浮云能蔽日2、休说鲈鱼堪脍登建康赏心亭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二、选择题(5分)1、A2、B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5分)3.强调、有说服力、应证了1分;汉字以象为本(象形是它的基础或汉字是一种有鲜明感性特征的视觉符号均可)1分;有长久的历史渊源1分。
(3分)4.以象形为基础的汉字(具有强烈感性特征象形文字)1分;体现并保存(或体现、包含)了人们的生命体验1分。
(2分)5.A (3)6.指出汉字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1分;蕴含着中国人的生命感觉,1分;对上文内容进行总结提升(总括)。
(3分)7.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是一种是生命符号;汉字因为具有强烈的感性特征,所以能显示世界(或生命体验);汉字是以线条为基础的符号,所以能表现世界。
(4分)三个角度写到给3分,涉及到有关生命感觉、生命体验、表现世界得1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
(15分)8.用比拟(拟人)的手法,表现了了二月春风的轻柔、温暖,赋予春风人的情感特质,作者喜悦(欣喜)之情。
(3分)比拟、拟人,赋予春人的情感1分;二月春风的轻柔(或温柔、柔和、轻盈等)1分;作者喜悦(欣喜)之情。
9.从视觉的角度描写了春天到来时天地之间充满绿意、草木萌发、露水晶莹等景象(写出一点即可);从听觉的角度描写了各种动物在春天到来时的鸣叫声;从触觉的角度写了太阳的温暖和煦。
全方位(立体)地表现了春天到来时,万物萌发,生机盎然(生机勃勃、生命力强、欢快热闹)的情景。
(4分)(视觉或色彩、听觉或声音、动态、触觉四个角度,写三个角度各写什么为3分;表达什么1分)10.第四段不能删去,是上一段内容的深化(或深华、递进、提升)1分。
第三段主要描写了母亲在春天的劳作(或准备农事)1分。
而第四段提到了田里的植物成了奶奶生命中的寄托(或表现了奶奶对生命的期待、或以瓜藤象征奶奶坚韧顽强的生命状态、提到去年留下来的瓜子怀孕在苗床里,1分)揭示了万物各行其道,生命周而复始的哲理(二月孕育新的生命力等)。
2018年上海高三二模语文汇编(现代文二)

2018年上海高三二模汇编—现代文二静安区(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
(15分)教授与烟斗(吴小如)①教授叼着烟斗,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闻一多先生的遗照。
抗战期间我生活在沦陷区,没有到过昆明,因此无缘与闻先生接触。
在我的师辈中,如朱自清、俞平伯、游国恩、沈从文诸先生,有的根本不吸烟,像废名先生更是反对吸烟,连学生吸烟都不敢当着他的面。
②1952年,清华大学中文系的师生合并到北大来,教师队伍中有三位先生是经常叼烟斗的,按照年龄排列,则是吴组缃先生、王瑶先生和朱德熙先生。
这三位先生同我共事都在四十年以上。
今天他们都已成了古人,回忆一下他们吸烟叶、叼烟斗的神情形态,也算是对他们的悼念吧③组缃先生长我十四岁,是我的同宗,但辈分比我大得多。
院系调整之初,包括课堂上听课的学生,望见组缃先生威仪棣棣的庄严神态,都存有敬畏之心,连我这年轻教师也不例外。
久而久之,才发现他是一位貌似严肃、心实慈祥的长者,只是疾恶如仇,不说假话,待人不虚与委蛇,才使人由敬生畏。
组缃先生从不轻易赞许别人,直到晚年,有的学生写了书请他作序或题辞,他仍不随便动笔。
而对于我这同族晚辈,感情却日益深厚。
每逢家乡托人带来茶叶,他知我也是嗜茶者,总让学生顺路送一部分给我。
我有时买一点小礼物或补品去看望他,他并不推辞,却总说所买的东西太昂贵了,破费太多。
我写了书送他,求他指教,他总是认真阅览,然后指出优缺点,不过往往有溢美之辞。
在学生面前他总是为比他年轻的同行们代树威信,为他们说恰如其分的好话,对我更不例外。
不虚夸,不苛责。
几十年来,敬他的心与日俱增,畏惧心理却早为亲切交谈和推心置腹所取代了。
④组缃先生晚年已不吸烟,但在十年浩劫以前,烟斗是不离“手”的。
每次在同他起开会或谈话时,尤其是在他书房里做客,总看到他手上拿着烟斗,不停地在做吸烟前的准备工作。
那就是,用细细的纸捻儿慢条斯理地向烟斗的小孔中缓缓插入,经过转动,再点点拉了出来,为的是把里面的烟油擦净。
上海市杨浦区2018届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海市杨浦区2018届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上海市杨浦区2018届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一、文言文部分(共40分)(一)默写(15分)1.挥手自兹去,。
(《送友人》)2. ,尚思为国戍轮台。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万籁此俱寂,。
(《题破山寺后禅院》)4. 。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又是哉!(《捕蛇者说》)5.亭亭净植,。
(《爱莲说》)(二)阅读下列诗曲,完成6-7题(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诗中借用典故的一联,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2分)7.下列对颈联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沉舟”“病树”是诗人的自嘲,其中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
B.“千帆过”“万木春”,形象表明诗人对自己拥有光明前途充满信心。
C.“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富有生机的景象,表现诗人豁达襟怀。
D.蕴含了相信未来一定比现在更美好,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三)阅读选文,完成8—10题(9分)黄生借书说(节选)①“书非借不能读也。
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非夫人..之不已,曰:..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②“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有张氏藏书甚富。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
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8.选文作者是代文学家。
(2分)9.完成下列题目。
(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2分)A.其他祖父..之物而强假焉..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B.非夫人C.而惴惴焉摩玩..也..之不已 D.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2018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届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上海市杨浦区2018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模拟质量调研语文学科试卷(二模)积累应用1.按要求填空(1)____________,长安不见使人愁。
(XXX《登金陵凤凰台》)(2)____________,尽西风,XXX归未。
(XXX《水龙吟·____________》)(3)XXX在《师说》中客观地指出弟子不一定不及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贤能,其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总为浮云能蔽日(2).休说鲈鱼堪脍(3).登建康赏心亭(4).闻道有先后(5).术业有专攻【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如“蔽”“脍”“攻”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2.同学们在毕业二十年之后聚会,各自事业有成,班主任想要用一句古诗词来表达此刻的喜悦激动心情,恰当的一句是A.芳林新叶催XXX,流水前波让后波。
B.XXX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D.XXX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情境理解,需要注意结合诗句内容和题干要求。
班主任想要用一句古诗词来表达此刻的喜悦激动心情,A项,抓住“新叶”“XXX”“前波”“后波”分析。
郁郁葱葱的树林里,老的叶子掉落了,新的叶子马上就长出来了;甚至老叶子只是枯黄着还留在枝头,新叶子就迫不及待地长了出来。
缠绵不断的流水中,前面的波浪流走了,后面的波浪就补了上来;有时候,前面的波浪还没消失,后面的波浪就涌了过来。
B项,重在强调奋斗的过程中不畏艰险;C项,“各领风骚”将自己与学生同列,且不谦虚说自己“领风骚”;D 项,强调“磨砺”的重要性。
3.填入上面语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是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个不可理喻甚至有点蠢的问题,但却是我们必须弄明白的问题。
上海市杨浦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

一、积累应用1.按要求填空.(1)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_________·登建康赏心亭》)(3)“窗”是古诗词中的常见物象,李清照在《声声慢》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临窗抒发着晚年寂寞的情怀;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寄托对妻子(或友人)的思念。
(4)李白登上金陵凤凰台,远眺时看到的自然景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别有幽愁暗恨生(2)玉簪螺髻(3)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却话巴山夜雨时(4)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幽”“簪”“螺”“髻"“著"“鹭”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平时还要注意多多积累常见的名句名篇。
2.按要求选择。
(1)下列诗句中,哪两项蕴含的哲理最相近A.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B.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D.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好友在一次重大考试中受挫,你想要送他一句话,下列句子最合适的一项是A.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D.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答案】(1)AD(2)B【解析】试题分析:(1)A项“芒鞋踏遍陇头云”可用来比喻对某一理想影像的追求,历尽千辛万苦仍执著不舍。
和D项中的“众里寻他千百度”意思相似。
(2)B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意思就是实现理想的那一天会来到的,到那时我将大显身手,大展宏图。
适合用来激励友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杨浦区2018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一积累应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2),尽西风,季鹰归未。
(辛弃疾《水龙吟·》)(3)韩愈在《师说》中客观地指出弟子不一定不及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贤能,其原因在于“,”。
2.按要求选择。
(5分)(1)同学们在毕业二十年之后聚会,各自事业有成,班主任想要用一句古诗词来表达此刻的喜悦激动心情,恰当的一句是()(2分)A.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是()(3分)?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个不可理喻甚至有点蠢的问题,但却是我们必须弄明白的问题。
电影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自然有其独特的魅力所在。
可是作为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的戏剧,也不能被我们忘记,因为其生动的现场总是充满了震撼人心的力量,让我们站在生活之上俯瞰生活A.有了戏剧,为什么会出现电影这项发明B.有了电影,为什么人们还需要看戏剧C.电影和戏剧,哪一种艺术形式最终会永远为人铭记D.电影和戏剧,对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意义究竟在哪里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5分)①任何文字都是为了满足交际需要,适应口语发展而创造出来的。
汉字也不例外,汉字是语言符号,是文化传播的媒介,这是汉字基本的功能。
但同时又是一种生命符号。
汉字最早叫文,顾炎武说:“春秋以上言文不言字。
”汉字是一种具有鲜明感性特征的视觉符号。
在六书所述的前四种造字方法中,象形是它的基础。
②汉字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
我们说汉字是一种生命符号,与这种象形特征有密切关系。
拼音文字是以人所创造的一批抽象代码的组合,去记录语言、传播文化,而以象形文字为基础的汉字则与之不同。
汉字符号的创造是本乎自然,像其物宜的产物。
传说汉字是一位叫仓颉的人,仰以观象于天,俯以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观鸟兽之迹,于是创造了文字。
汉字的象形可以说是人间的万物万事的一种抽象符号,包含人们的道德生活、宗教生活、现实生活和审美生活等内容。
汉字的形式本身就是一种生命体,进化和简化的形式是对自然万物的概括。
在这种概括中体现了人们的宇宙人生态度,也在形式美感的构造中,包含着人们的审美态度。
汉字作为一种生命符号,对中国艺术的精神、生命精神和审美精神产生了重要影响向。
③汉字是具有强烈的感性特征的象形文字。
象形符号不是“指谓”世界,而是“显示”世界,将客观世界凝固进象形的符号中,不去割裂自然的内在生命,而是力求保护自然生命的原初状态。
这种显现不仅来自于客观对象,而且又经过人的心灵过滤,融进了人类对字宙人生的看法,体现了浓厚的生命情调。
汉字中凝固..了人们在具体生活中的生命体验。
汉字中包含着汉民族早期的大量文化信息。
如寒冷在汉字中常和忧患、痛苦、凄怆等联系在一起,寒冷既是一种自然状态,又是一种心理状态。
()又如秋在古代总是和愁联系起来,所谓“悲者,秋之为气也”“自古逢秋悲寂寥”,生理感受和心理感受融为一体。
语言中所包含的寒冷体现凄怆的处理方法,就受到这种文化原形的影响。
④大而言之,汉字的创造和运用中常遵循一种内在原则。
这些原则不只是六书和字义引申的方法,更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其中蘊涵着中国人的生命感觉。
⑤汉字是以线条为基础的符号。
汉字之所以由书写符号上升为一种艺术,都与此符号的特点有关,汉字符号因其独特的造型特征,所以具有表现生命的功能。
汉字,一向以形态的丰富和复杂性著称于世。
书法艺术直接得之于汉字形体之便而创造起来。
汉字能从书写符号上升为艺术,主要源于其线条的魅力。
书法将汉字线条的表现力进行发掘,使其成为一种表现生命的形式。
汉字线条变化是组合中的变化,字形有各种不同的组合形式,但组成这一形式的线条是确定的。
书法则通过墨的干湿浓淡和线条运动的疾徐涩畅等配合,将汉字线条的外部变化变成内部变化,如一横,在汉字中是一种书体,只有一种写法,而在书法中,却有无数种写法,它和每个书家的气质、情绪深相韵和。
我们知道线条有很强的表现力,书法赋予线条无限多样的变化,从而能够表现丰富的生命体验,将具有潜在艺术气质的汉字变成真正的艺术品。
⑥汉字潜在的艺术表现力还影响到绘画篆刻艺术。
在绘画艺术中,书画同源是一影响力很广的观点。
中国画以强调线条而著称,被有的西方学者称为线条主义,线条的突出地位部分就是来源于书画同源的影响。
⑦汉字与中国艺术的特殊因缘,强化了中国艺术重象的传统。
3.第①段中引用顾炎武的话,其作用是。
(3分)4.解释第③段中加点词“凝固”在文中的含义。
(2分)5.第③段()处,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1)它所瞩目的就是人心与自然的同态对应关系,反应了人们真切的生命感受。
(2)气候的冷暖本与人心的苦乐没有多大关系,但是汉民族长期以来有寒冷生悲的心理习惯。
(3)在语言阐释中,寒谓之沧也谓之凄,都是自然界的寒冷,而沧之于怆、凄之于悽,都是声义同源。
(4)《礼记·祭义》:“霜露既降,君子履也。
必有凄怆之心,非有寒之谓也。
”(5)形容悲哀则有悲怆(沧)、悲悽(凄)、悲凉。
A.(3)(5)(2)(4)(1)B.(4)(1)(5)(3)(2)C.(3)(2)(5)(1)(4)D.(4)(5)(3)(1)(2)6.分析第④段在文中的作用。
(3分)7.文章从哪几个角度来阐释“汉字是一种生命的符号”?结合全文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 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
(15分)①不再生冷的微风,从一沟沟屋檐上抚摸..而来,又在村前屋后刮瘦的杨柳枝条间游走,收拾着残冬腊月散落的枯枝败叶,而后又不停地向前搜索。
这风,仿佛村姑手上的木梳,轻盈地把乡村蓬乱的鬓发梳理得柔顺而舒畅起来。
这时候,人们也明显感觉到白昼在一天天增长。
哦,春天来了!②瞧!身着绿衫的春姑娘仿佛从天空与大地的交界处轻盈地走来,她带来的绿色的风,染绿了山,染绿了水,也染绿了起起伏伏的天涯路。
田垄港汊间,残冬凝结的腐败气息消然融化,渐行渐远。
几只不知名的鸟,轻轻地从天空飞过,身影如一朵朵花绽放在瓦蓝瓦蓝的天空中,偶尔几声清丽的鸣叫跌落在大地上,溅起一片寂寞,一片空旷,吵醒了浓睡而灰暗天空,也唤醒了小草的梦。
田埂上、溪头边,一片片、一簇簇绿紫相间的小草己破土而出。
一场春雨打湿了屋檐下吊了一冬的干椒蒜头。
渐渐的,太阳也变得暖和起来。
那透亮的是披挂在毛茸茸的草尖上的清露;赤条条的枝丫上的绿色便是苞芽在骨节间吐绽。
小狗也欢快起来,满院子围着小朋友们乱蹦乱跳。
小鸡、小鸭在窝里“叽叽嗄嗄”乱叫,似乎在等着它们的小主人放学回来。
暖阳和春雨就像两个赛手,你一程我一程地往前赶。
受到滋润的万物,一个劲地摇旗呐喊。
③早些时候,父亲参军在外,家里的农活便落到母亲一人身上。
每年二月,母亲便开始整理家里的农具。
锄头、铁锹、犁耙、鸡公车等耗力大的有时就叫我叔叔来帮忙,自己便把粪箕、竹扁担、草锄,翻捡出来,掸除灰尘,而后开始盘算一年的农活安排。
捡粪、浸种、秧田、耕田、栽禾,到了夏季还要栽油莱、种棉花,一年下来,便是她一生的缩影。
二月,看似无所事事,在乡村,一年的希望也就在二月埋下了伏笔。
那个时候,无论是天晴还是下雨,母亲都喜欢扛起磨得发亮的锄头,很勤快地往田畈走,不仅是看秧苗的长势,也修缺补漏。
有时,锄掉些小草,看看菜畦,抓几只小虫。
有时,边任由着牛儿喝水,边去扒那油莱地里的栏粪,疏浚田边的流水沟。
这些,都是在母亲不经意间完成的。
二月,真正的农事还没到来,但什么事都得慢慢地向主题靠拢,你看那日头,也是在寒意渐消的云层里,学会了放快节拍,才把晴朗的日子拉长的。
④奶奶从不放弃房前后的瓜墩在她心目中的位置,是它让奶奶的残年多了等待。
去年的瓜藤,干枯得只剩下轻飘的筋丝,挺过了狂风的横扫,依然贴在二月的土地上,不愿离去,断断续续中,极力表现出生命旺盛时期的姿态。
奶奶一墩墩地深翻,埋肥。
奶奶说瓜藤去年结的南瓜冬瓜,大又多,一家人吃不完。
奶奶说这话时,去年留来的瓜子正怀孕在苗床里。
⑤乡村的二月,一切都从残枝败叶中向着自然的常态而来,没有逆转,无法阻拦。
上古歌谣云:土,反其宅。
水,归其壑。
我读出这是先民对世间万物各行其道,一步步走进生命怀抱的诉求。
时令中降临的二月,便是对这一愿景淋漓尽致地展示的开始吧!⑥乡村的二月里浓淡相宜的色彩,尽染了田野的空旷,融解了的土壤,弥散着沁人心脾的气息,它的水嫩、多汁、清新、轻灵、芬芳,是一年中令我最留恋的时节。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透过轻薄的雨帘,我的眼前分明展开了一幅画卷,那是二月乡间的闹春图。
8.分析第①段中加点词“抚摸”的表达效果。
(3分)9.第②段从多种角度描写了春天到来的景象。
请对此加以分析。
(4分)10.有人认为第④段与第③段的内容有相似之处,第④段有些多余。
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观点?说明理由。
(4分)11.第⑥段“闹春图”中的“闹”字内涵丰富。
试结合全文内容,对其进行分析阐释。
(4分)(三)阅读文本完成第12--14题(8分)寻陆鸿渐① 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陆鸿渐,名羽,终生不仕,隐居在苕湲,以擅长品茶著名,后人尊为“茶王”“茶神”。
12.从体裁上看,本作品属于()。
(1分)A.乐府诗B.小令C.律诗D.古体诗13.对作品风格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平实隽永,意境开阔B.感情蕴藉, 想象丰富C.朴实自然, 洗练流畅D.含蓄委婉, 寓意深刻14.请对“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一句进行赏析。
(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
(19分)①阮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
嗜酒能啸,善弹琴。
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
由是咸共称异。
籍尝随叔父至东郡。
兖州刺史王昶请与相见,终日不开一言,自以不能测。
太尉蒋济闻其有隽才而辟之,遣卒迎之,而籍己去,济大怒。
于是乡亲共喻.之,乃就.吏。
后谢病归。
及曹爽辅政,召为参军。
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岁余而爽诛时人服其远识。
②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屏鄣,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
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
有司言有子杀母者,籍曰:“嘻!杀父乃可,至杀母乎!”坐者怪其失言。
帝曰:“杀父,天下之极恶,而以为可乎?”藉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
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若。
”众乃悦服。
③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
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
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
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
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楷吊唁毕便去。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