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8)

合集下载

《经典常谈》精选练习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

《经典常谈》精选练习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经典常谈》精选题附答案1、填空题。

(8分)(1)《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________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

(2)朱自清的传统文化的研究,不只注意到_____的高度和深度,更注意到___ __所能接受的广度。

(3)_________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汇集了从________________的诗歌305篇,也称“_________”。

(4)《战国策》是一部_______史书,西汉末年______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而成,共三十三篇,分为十二策,着重记录了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其中。

1、(8分)(1)(1分)中学生(2)(2分)学术大众(3)(3分)《诗经》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诗三百(4)(2分)国别体刘向2、选择题。

(15分)(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诸子百家”是指我国先秦到汉初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B.有些古文,其标题就表明了文章的体裁。

如《陋室铭》《醉翁亭记》《出师表》《捕蛇者说》等题目中的“铭”“记”“表”“说”,都表明了该文的文体。

C.“乐府”是指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的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旧诗体,如《木兰诗》。

D.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婉约派是宋词一大流派,该派词作情思细腻,语言华美,代表词人有晏殊、李清照等。

B.“诸子百家”中对后世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学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

C.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

始于宋代,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而李清照可以说是婉约词派的代表。

D.《关雎》和《蒹葭》两首诗都充分体现了《诗经》在创作手法上的特点,即一唱三叹,反复吟咏。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论语》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所著的一本书,记录的是孔子的言行。

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专题八 古诗词默写

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专题八  古诗词默写

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专题八古诗词默写2021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专题八--古诗词默写诗歌听写1.(2021湖北省武汉市,13,8分)填空。

全品中考网(1)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2)散落成泥,磨成尘土。

(陆游梅花占卜)(3)《岳阳楼记》中“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的远雄心壮志。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

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用李白艰难旅程中的一首诗来鼓励自己:“有时会有漫长的风浪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留取丹心照汗青。

(2)只有香如故。

(3)先天下之忧而忧。

(4)直挂云帆济沧海2.(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11,9分)用古诗文填空。

全产品高中入学考试网络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十则》)②知之为知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

(《十则》)③ 李商隐想象着未来与朋友相聚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尽快与朋友见面的真挚而深刻的感情。

这首诗是“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u”。

④ 唐朝诗人杜甫以他帮助世界的博大情怀观察世界的幸福,并说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

全品中考网【答案】古诗文默写填空。

(共9分,每空l分。

错一个字扣1分)(1)(2)我不知道为什么(3)我不知道如何剪掉西窗的蜡烛,但我说,当巴山的夜晚下雨的时候(4)我有成千上万的建筑和世界上所有的穷人的庇护所。

(5)我希望人们能在千里长相厮守3.(2021江苏省南京市,1,10分)用课文原句填空。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1写人叙事类第8篇邹忌讽齐王纳谏

2025年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1写人叙事类第8篇邹忌讽齐王纳谏

• (节选自《大唐新语》,有删改)
• 注释:①给事中:官名。②阿房:秦宫殿名。 下文的“章华”为楚宫殿名;“乾阳”为隋宫 殿名。③功力:功劳,功业。
• 张玄素担任给事中,贞观初年,(朝廷)修 建洛阳宫,为皇帝出巡做准备,(张玄素)上书 极力劝谏,大概是说:“我听说阿房宫建成时 ,秦国人心离散了;章华宫完成时,楚国人人 心背离;等到乾阳殿完工时,隋朝就解体了。 而且陛下现在的功业和往日有什么不同,(也 不过是)役使穷苦的百姓,沿袭隋朝亡国的弊 病。凭着这一点来说,恐怕您比隋炀帝有过之
劝谏是一门高超的语言艺术。选
文中张玄素与链接材料中邹忌的劝谏艺术各有
哪些高妙之处?请简要分析。
• (4分)
• 【链接材料】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
,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
1
2
34
• 答案:张玄素列举历史事例,并对比唐太宗 前后做法,切中要害,使唐太宗信服;邹忌
取譬类比,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入情 入理,委婉含蓄,易于为齐王所接受。(各2 分,意思对即可)
• ③予谓· 菊(《爱莲说》) • 认_为_______
• ④此之谓· 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 •叫_作_____
⑤太守自谓· 也(《醉翁亭记》) _命__名___
• ◀成语迁移▶

⑥勿谓言之不预也 ·
•说____
•答(案1):卿你谓说我我不不如如炀隋帝炀,帝 ,何那如么桀我纣比?桀(3、分纣)怎 么 样 ?
(“谓”“何如”译对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事虽不行,天下称为至德。(3分)
答案:事情虽然没有按您的建议进行,但天下百姓都称颂您有
极好的品德。(“虽”“称”译对各1分,句意通顺1分)

语文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下册《21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公开课(8)

语文人教版(部编)九年级下册《21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公开课(8)
注释
(1)吴王:指吴王阖闾。荆:指楚国。(2)如是:像这样。是,这 (3)舍人: 门客,指封建官僚贵族家里养的帮闲或帮忙的人。国王的侍从官员。(4) 少孺子:年轻人。(5)怀丸操弹:怀揣子弹,手拿弹弓。(6)操:拿着。(7) 居:停留。(8)委身曲附:缩着身子紧贴树枝,弯起前肢。附,同"跗 (fū)",脚背。(9)傍:侧,旁边。(10)延颈:伸长脖子。延,伸长。颈,
劝谏方式
譬喻说理
直谏 对比 借物喻人
反语
劝谏艺术=劝谏方式?
劝谏艺术=方式+背景
你的好友不喜欢学习语文,尤其不喜 欢学习古诗文,请你运用以上劝谏的 方法,来劝说他(她)主动学习古诗 文。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 齐威王 不听奉承 成功
的话
《晏子劝谏》
弦章 齐景公 停止酗酒 失败
阅读概览表
篇名
谁在劝 劝谁 劝什么 结果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 齐威王 不听奉承 成功
的话
《晏子劝谏》
弦章 齐景公 停止酗酒 失败
晏子 齐景公 停止酗酒 成功
《少孺子智劝吴王》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 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 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 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 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 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的话
《晏子劝谏》
弦章 齐景公 停止酗酒 失败
晏子 齐景公 停止酗酒 成功
《少孺子智劝吴王》年轻人 吴王 不攻楚 成功
《优旃巧劝秦皇》 优旃 秦皇 不扩大园林 成功

《邹忌讽齐王纳谏》优秀PPT

《邹忌讽齐王纳谏》优秀PPT

文言积累
古今异义
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义:讽谏,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 今义:讽刺、嘲笑。 邹忌修八尺有余 古义:长,这里指身高。 今义:修理。
文言积累
明日徐公来 古义:次日,第二天。 今义:将要到来的下一天。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古义:动词,偏爱。 今义:自私。
今齐地方千里
古义:土地方圆。
今义:名词,地点,处所。
文言积累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古义:国君的近臣。 今义:方位词,大致范围;或作动词,控制。 能谤讥于市朝
状元成才路
古义:议论。 今义:诽谤、讥讽。 状元成才路
面刺寡人之过者 古义:指责。 今义:尖锐的东西扎入或穿透。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文言积累
一词多义
入朝见威王(朝廷) 时时而间进(间或、偶然) 皆朝于齐 (朝见) 又何间焉(参与)
美极了
徐公何能及君也!” 比得上
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 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他妻子说:“您美 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

即“信自”。宾语前置
而 表顺承
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写作特色
2.精心剪裁,详略得当。从内容上看,全文可 分为两部分:邹忌讽谏和齐威王纳谏。讽谏详写, 特别是邹忌与城北徐公比美的情节,描写得绘声绘 色且细致入微。齐威王纳谏略写,只是抓住了时间 的变化,从“令初下”到“数月之后”,最后至 “期年之后”,概括叙述了纳谏的结果。一详一略, 有力地突出“讽”这一文章的中心。
数月之后, 时时而 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常常,不时 间或,偶尔 满一年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及其翻译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及其翻译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及其翻译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及其翻译《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及其翻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翻译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

一天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谁漂亮?”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漂亮,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漂亮?”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邹忌同他坐着闲聊,邹忌又问他:“我同徐公比,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

”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漂亮;再照镜子看看自己,觉得自己远远不如徐公漂亮。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题及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题及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题及答案篇一: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附答案)1、邹忌以己身之事设喻类比国家大事,讽劝齐威王纳谏,写出三组类比的句子。

①臣之妻私臣—宫妇左右莫不私王②臣之妾畏臣—朝廷之臣莫不畏王③臣之客欲有求于臣—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2、邹忌劝谏齐王的策略,高明在哪里?高明在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齐王,使他乐于接受(或高明在现身说法,使齐王容易接受)。

3、邹忌在妻、妾、客的交口称赞中,没有得意忘形,还能保持清醒的判断,最后承认自己”弗如远甚”,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

我们应该从邹忌身上学到些什么呢?探究文意,说说你的认识。

①对人对已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正视自己,论人客观等表述亦可)。

②善于思考,有反思的习惯与自省的能力。

③观察事物深入细致,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认识妻、妾、客的赞美动机等)4、《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①从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②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5、文中说“王曰:‘善。

’”这里的“善”表明了齐威王什么态度?表明了齐王对邹忌劝谏的肯定(或“赞同”)(或表明了齐王接受邹忌劝谏的态度)。

6、本文先写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着写邹忌以切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最后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7、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这样的启示?答:启示我们: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委婉得体。

或:我们在劝说他人时力求语言委婉,用语得体,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得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

8、从文中看,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有哪些?答:一是有邹忌这样的敢于直谏且善于劝谏的忠臣,二是齐威王敢于采纳群臣的意见。

9、邹忌是由一件家庭琐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

这件家庭琐事是什么?邹忌向他的妻、妾与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10、由于感情的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异,其妻、妾、客回答问题时的语气有差别。

有何不同?请从原文中找出并说明其感情色彩。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一)(6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鱼我所欲也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孟子》)1.(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舍生而取义者也/其人舍然大喜B.呼尔而与之/未复有能与其奇者C.是亦不可以已乎/惧其不已也D.故患有所不辟也/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2.(2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3.(2分)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文章开篇这两句话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使抽象的道理通俗易懂。

B.作者认为在“生”和“义”无法兼顾时,应“舍生而取义”,这表现在“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C.“本心”即本性。

作者用“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证明人人都有“威武不能屈”的本心,并对失去本心接受“万钟”的想法进行了尖锐嘲讽和批评。

D.第二段分析了见利忘义之人“不辩礼义”就接受厚禄的三种行为表现:“为宫室之美为之”,“为妻妾之奉为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下列句子,你会翻译吗?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我妻子说我美,是偏爱我 今齐地方千里: 现在齐国土地方圆千里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满一年后,即使想进言, 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由于妻、妾、客的身份与心理不同,回 答问题时语气感情有什么不同?
• 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中国历史上不乏忠臣进谏的故事, 但他们的命运却各不相同:
1. 2. 3. 4. 5. 比干劝商纣王不要沉湎酒色而被挖心; 屈原劝楚怀王连齐抗秦而被放逐; 吴子胥劝夫差不要轻信勾践而被杀; 白居易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 韩愈谏迎佛骨,“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 潮州路八千”……
但邹忌劝谏齐威王却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这是什么原因?
出处:《战国策》
• 《战国策》又叫《国策》, 是 记载战国历史的国别体史书。 • 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 记录整理而成。
课文朗读 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 2、分清句读。
注音:
昳丽 朝服衣冠 朝于齐 期年 间进
yì zhāo cháo jī jiàn
判断停顿的正误
1.邹忌/修八尺/有余 × 邹忌/修/八尺有余 √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3.王之蔽/甚矣! √ 王之/蔽甚矣! × 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 / / / 3、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4、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 /
课文研读 研读课文,要求: 1、疏通文意; 2、积累字词。
我在积累 1、下列字词,你掌握了吗?
光彩美丽 形貌昳丽: 孰视之: 同“熟”,仔细 私我: 偏爱 面刺: 名词作状语当面 名词作动词,穿 朝服衣冠: 以……为美 美我: 王之蔽甚矣受蒙蔽 : 间(jiàn) 进: 偶尔
由衷、热情 拘谨、勉强
•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
阿谀奉承
邹忌“入朝”是如何“讽”齐王的? 他用的是什么方法? • 先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 然后以类比推理的方式委婉进谏。
具体说明邹忌怎样类比推理 妻私我→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妾畏我→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客有求于我→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皆以美于徐公→ 王之蔽甚矣
一代明君
我要训练
话题:
1、讽谏同学不要迷恋网吧。 2、讽谏长辈不要吸烟、酗酒。 3、讽谏教师不要歧视后进生。 4、讽谏上级领导注意环保。
பைடு நூலகம்
老师的答案:
1.没有单刀直入,而是先讲闺房趣事,次谈自 己体会,然后类比推理,让人容易接受。 《古文观止》评: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 从闺房小语破之。 2.掌握分寸:到“王之蔽甚矣” 而止。 3.他遇到了一个开明的领导者——齐威王是春 秋五霸之一齐桓公之子,在位三十七年,知 人善任,是个开明而较有作为的国君。
本文采用“三叠结构”
三问:妻、妾、友 三答:妻、妾、友 三比:妻私我→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妾畏我→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客有求→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三赏:上赏 、中赏、下赏 三时: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
我在评论
邹忌
善思:小中见大 善谏:足智多谋 求实:实事求是
一代忠臣
齐王
善听:从善如流 善做:改革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