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第二章共87页文档

合集下载

光纤通信完整版

光纤通信完整版

1光波(电磁波)的频率为10的12~10的16Hz数量级,波长范围0.8~1.8um 2光纤通信独特的有点:1.通信容量大,传输频带款。

2.不受电磁干扰3投资省在光纤通信系统中无法传输HDB3码。

3光纤是由石英经复杂的工艺拉制而成的一种高度透明的玻璃丝。

从横截面看,自内向外为纤芯、包层和涂覆层。

包层的折射率略低于纤芯4光纤的分类:根据折射率在横截面上的分布形状为阶跃型光纤和渐变(梯度)型光纤两种;根据光纤中的传输模式的多少分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两种;按制造光纤的材料则石英系列、塑料包层石英纤芯、多成分玻璃纤维、全塑光纤四种。

5按几何光学射线理论,阶跃光纤中有两种光射线,即子午线和斜射光线。

(而斜射光线是不经过光纤轴线传输的光射线)6数值孔径越大表明光纤捕捉射线的能力就越强。

7导波:这种被纤芯与包层的界面所导行的电磁波称为导行波,简称导波。

8辐射波:当不满足全反射条件时,则形成部分反射,即一部分能量反射回纤芯,另一部分能量则透射到包层,这种波叫辐射波。

9当进入光纤中的信号归一化频率V大于某种模式的截止频率Vc时,则该信号可在光纤中传输,反之不能。

10单模光纤:如果在阶跃型光纤中只能传输LP01模式时,则此阶跃型光纤即为阶跃型单模光纤。

偏振态变化一个周期的长度LB称为拍长,换句话说,俩个正交的偏振模,当相位变化之差为2pi时,所经过的长度为一个拍长。

11光纤本身的损耗主要的有吸收损耗和散射损耗俩大类。

吸收损耗有三种,即本征吸收、杂质吸收和原子缺陷吸收。

12本征散射损耗:由于光线的折射率随机性变化而引起的散射损耗,称光纤的本征散射损耗。

色散是在光纤中传输光信号时,由于不同成分(不同频率分量、不同模式)的光的时间延迟(群速度)不同而产生的一种物理效应。

13光纤的色散:主要分为模式色散和模内色散(色度色散)两类。

而在波长为1.31um附近的材料色散与导波色散互相抵消,总色散为零。

光纤的非线性效应分受激散射效应和折射率优先扰动两类。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5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Biblioteka 光纤通信2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

光纤通信2-光纤

光纤通信2-光纤
为保证光纤的机械性能将光纤涂覆 层外加一层热塑材料。
§2.2 光纤导光原理
光纤导光原理的分析方法:射线理论(几何光学法) 波动理论(模式理论)
一、SI光纤射线分析 1、导光原理
折射定律
内全反射
内全反射 导光原理 内全反射的条件
捕光角
临界角对应的捕光角
Snell定律
临界角
相对折射率差
2、数值孔径NA(Numerical Aperture )
可以通过复用的方法同时传送多路信号。在单根光纤中可用三种 复用方法提高通信容量:
时分复用(TDM) 频分复用(FDM) 波分复用(WDM) 或 光频分复用(OFDM)
1 多路信号复用
n 1
多路信号解复用 n
光发送机 光接收机
光通信系统组成
输入电信号
光发送机
光纤(光缆)
光接收机
输出电信号
第2章 光纤
Vc 0 2.4048 3.832 5.1356 5.520
HE11 HE21
TE01
TM01
HE31
HE12
EH21 HE41
TE02 TM02
1
2
3
4
5
6
归一化频率V
图2.12 最低阶模式的传播常数作为V的函数的曲线
光纤中的场和模式
归一化截止频率Vc 传导模
不同的模式 (1)截止频率不同 (2)场分布不同 (3)传输特性也不同
码间干扰
例: 求光脉冲传1公里的脉冲扩展宽度和最大比特率。
解:
提高带宽的方法: 1)减少模式的最大时延差-------采用GI光纤 2)只允许一个模式传输-------单模光纤
二、 GI光纤射线分析

光纤通信课件第二章

光纤通信课件第二章
v= n= 1 c = n
µ oε oε r εr
Example:light propagates in glass and many plastics n ~ 1.5, and εr ~ 2.25
v = c / n = 3 × 108 (m / s ) / 1.5 = 2.0 × 108 (m / s )
λ = λ0/n (wavelength shortening)
7
☺ Fiber-Optic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Fiber-
Snell’s Law of Refraction
Governs the geometry of refraction.
nisinθi = nt(λ)sinθt (λ)
∴λ = c ⋅ h / ∆E = 1248/Ep (eV) (iiber-Optic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Fiber-
Summary • EM waves :waveguide analysis,
functional device, mode coupling
6
☺ Fiber-Optic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Fiber-
2.2 Beams or Rays (the geometric-optics view)
Refractive index for nonmagnetic materials
–> v=c/n : the speed of light in a material of refractive index n
n2sinθt
8
☺ Fiber-Optic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Fiber-

光纤通信原理全套讲解课件

光纤通信原理全套讲解课件

如果今后采用非石英光纤,并工作在 超长波长(>2μm),光纤的理论损耗系数可 以下降到10-3~10-5dB/km,此时光纤通信 的中继距离可达数千,甚至数万公里。
3. 抗电磁干扰能力强
我们知道,电话线和电缆一般是不能 跟高压电线平行架设的,也不能在电气铁 化路附近铺设。
4. 保密性能好
对通信系统的重要要求之一是保密性好。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通信方式 很容易被人窃听:只要在明线或电缆附近 (甚至几公里以外)设置一个特别的接收装 置,就可以获取明线或电缆中传送的信息。 更不用去说无线通信方式。
2.1 光纤的结构与类型 2.2 光纤的射线理论分析 2.3 均匀光纤的波动理论分析 2.4 光 缆
2.1 光纤的结构与类型
2.1.1 光纤的结构
光纤(Optical Fiber,OF)就是用来导 光的透明介质纤维,一根实用化的光纤是 由多层透明介质构成的,一般可以分为三 部分:折射率较高的纤芯、折射率较低的 包层和外面的涂覆层,如图2.1所示。
第一章 概 述
1.1 光纤通信的发展与现状 1.2 光纤通信的主要特性 1.3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1.1 光纤通信的发展与现状
1.1.1 早期的光通信
到了1880年,贝尔发明了第一个光电 话,这一大胆的尝试,可以说是现代光通 信的开端。
在这里,将弧光灯的恒定光束投射在 话筒的音膜上,随声音的振动而得到强弱 变化的反射光束,这个过程就是调制。
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位于入射光线和 法线所决定的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 线处于法线的两侧,并且反射角等于入射
角,即:θ1′=θ1。
折射定律 :折射光线位于入射光线和 法线所决定的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 线位于法线的两侧,且满足:

光纤通信第二章1 课件

光纤通信第二章1 课件

Optical Fiber Modes and Configurations
Multimode fiber
Connection
Launch power
Singlemode fiber
difficult
difficult
easy
easy
Light source
LED
laser diode
no
Intermodal dispersion yes
CHAPTER2.3
Optical Fiber Modes and Configurations
n1
> n2 single-fiber structure
CHAPTER2.3
Optical Fiber Modes and Configurations
Fiber types:
From refraction index
CHAPTER2.4
Waveguide Equations
Cylindrical fiber
E E 0 (r, )e
H H 0 (r, )e
j( t z )
Ez
2
r Hz
2
2

1 E z r r

1 Ez
2
r
2

2
q Ez 0
2
j( t z )
CHAPTER2.3
Ray Optics Representation
Light propagation
CHAPTER2.3 CHAPTER2.3
Ray Optics Representation
Definition of numerical aperture

光纤通信课件第二演示文档

光纤通信课件第二演示文档

1.2.1 光通信与电通信
电缆通信和微波通信的载 波是电波,光纤通信的 载波是光波。虽然光波 和电波都是电磁波,但 是频率差别很大。
光纤通信用的近红外光(波 长约1μm)的频率(约 300 THz)比微波(波长 为0.1m-1 mm)的频率 (3-300 GHz)高3个数
频率
100 THz 10 THz 1 THz 100 G Hz 10 GHz 1 GHz 100 M Hz 10 MHz 1 MHz
光纤通信用激光器的发展进程
1970 年,美国、日本和前苏联先研制成功室温下连续振 荡的镓铝砷(GaAlAs)双异质结半导体激光器。
虽然寿命只有几个小时,但其意义是重大的,它为半导 体激光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73 年,半导体激光器寿命达到7000小时。
1977 年,贝尔实验室研制的半导体激光器寿命达到10 万小时(约11.4年),外推寿命达到100万小时,完全满 足实用化的要求。
1.1.3 国内外光纤通信发展的现状
光纤通信技术发展历程:
光纤从多模发展到单模,工作波长从0.85 μm发展到1.31 μm和1.55 μm,传输速率从几十Mb/s发展到几十Gb/s。
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大规模产业的形成,光纤价格 不断下降,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从初期的市话局间中继到长途干线进一步延伸到用户接入网, 从数字电话到有线电视(CATV), 从单一类型信息的传输 到多种业务的传输。目前光纤已成为信息宽带传输的主要 媒质,光纤通信系统成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柱
波长
名称
1 m 10 m 100 m 1 mm 1 0 mm 1 00 mm 1m 10 m 100 m
紫外线 可见光线 (光 纤 通 信 用 )

《光纤通信》课件第2章 光纤

《光纤通信》课件第2章 光纤

图 2.5 光纤的折射率分布 (a) 阶跃分布; (b) 三角分布; (c) 高斯分布
根据光纤横截面上折射率分布的情况来分类, 光 纤可分为阶跃折射率型和渐变折射率型(也称为梯度 折射率型), 即阶跃光纤和渐变光纤。
阶跃光纤: 在纤芯中折射率的分布是均匀的, 常 用n1表示, 在纤芯和包层的界面上折射率发生突变。
光缆的最主要的技术要求是保证在制造成缆、 敷 设以及在各种使用环境下光纤的传输性能不受影响并 具有长期稳定性。 其主要性能有:
(1) 机械性能: 包括抗拉强度、 抗压、 抗冲击和 弯曲性能。
(2) 温度特性: 包括高温和低温温度特性。 (3) 重量和尺寸: 每千米重量(kg/km)及外径尺寸。
其中最关键的是机械性能, 它是保持光缆在各种 敷设条件下都能为缆芯提供足够的抗拉、 抗压、 抗弯 曲等机械强度的关键指标。 必须采用加强芯和光缆防 护层(简称护层), 根据敷设方式的不同, 护层要求 也不一样:
图 2.3 光纤制造的拉丝工艺
2.1.4 光缆的技术要求 为了构成实用的传输线路, 同时便于工程上安装
和敷设, 常常将若干根光纤组合成光缆。虽然在拉丝 过程中经过涂覆的光纤已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 但仍 经不起弯折、 扭曲等侧压力, 所以必须把光纤和其他 保护元件组合起来构成光缆, 使光纤能在各种敷设条 件下和各种工程环境中使用, 达到实际应用的目的。
状式和束管式四大类。 图2.4为各类光缆的典型结构示 意图。 我国和欧亚各国多采用前两种结构。
层绞式光缆结构(图2.4(a))与一般的电缆结构相似, 能用普通的电缆制造设备和加工工艺来制造, 工艺比 较简单, 也较成熟。 这种结构由中心加强件承受张力, 而光纤环绕在中心加强件周围, 以一定的节距绞合成 缆, 光纤与光纤之间排列紧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2-2 光纤的基本结构图
2
2.1.1 光纤的结构
虽然光纤的基本结构形式如图2-2 所示,但是按照折射率分布、
传输模式多少、使用的材料或传输的波长等的不同,光纤可分为很多
种类,下面将有代表性的几种,简单介绍一下
2b
2a
1. 按照折射率分布来分 一般可以分为阶跃型光纤和渐变型光纤两种
(1)阶跃型光纤
粒子流
几何光学 (简单直观)
9
2.2.1 几何光学分析法
几何光学分析法是用射线光学理论分析光纤中光传输特性的方法。 这种分析方法的前提条件是光的波长要远小于光纤尺寸。
1. 基本光学定义和定律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描述介质对光这种作用的参数就是折
射率,折射率与光之间的关系为
n c
(2.2.1)
(2)渐变型光纤
如果纤芯折射率沿着半径加大而逐渐减小,而包层折射率是均匀 的,这种光纤称为渐变型光纤,又称为非均匀光纤。它的结构如图23(b)所示。
n(r)
n1
n2
a
b
r
(b)非均匀光纤的折射率剖面分布
图2-3 光纤的折射率剖面分布
4
2.1.1 光纤的结构
2. 按照传输的总模式分 所谓模式,实际上是电磁场的一种场型结构分布形式。模式不同,
(a)。另一类是斜光线,见图2.2.2(b)。子午光线是在与光纤轴 线构成的平面(子午面)内传输,斜光线则在传播的过程中不固定 在一个平面内。
n1 n2
(a) 子午光线
(b) 斜光线
图2.2.2 子午光线和斜光线
13
2.2.1 几何光学分析法
3、 数值孔径 数值孔径是光纤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体现了光纤与光源之间
在n1>n2,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也增大,当 2
着分界面传播,此时对应的入射角称为临界入射角,记为
900时,折射光将沿
c 。
由(2.2.2)式可求得临C 界入ar射cs角in(n:n12n)1sinCn2si9 n,(0 0即2.2.3)
11
入射光
θ1 θ3
n1 (光密介质) n2 (光疏介质)
12
2.2.1 几何光学分析法
如果入射光的入射角,所有的光将被反射回入射介质,这种现
象称之为全反射,光纤就是利用这种折射率安排来传导光的:光纤 纤芯的折射率高于包层折射率,在纤芯与包层的分界面上,光发生 全内反射,沿着光纤轴线曲折前进,如图2.2.2所示。
2、光纤中光的传播 我们将光纤内的光线分成两类:一类是子午光线,见图2.2.2
2.1.1 光纤的结构
光纤是用来导光的透明介质纤维。一般可分为三层同轴 圆柱形。它的剖面形式如图2-1所示。
由高透
明材料外层为
制成 包层
涂覆层
纤芯
起保护
作用
图2-1 光纤的剖面图
1
2.1.1 光纤的结构
纤芯的折射率为 n 1 ,直径为2a; 包层的折射率为 n 2 ,直径为2b。纤芯折射率 n 1 >包层折射率 n 2 基本结构如图2-2所示
的耦合效率。图2.2.3示出了光源发出的光进入光纤的情况。
空气n0=1
光 源 θ0
包层n2 θc
纤芯n1 αc
包层n2 光纤端面
图2.2.3 光源出射光与光纤的耦合
(a)单模光纤
5
图2-4 光纤中的光线轨迹
2.1.1 光纤的结构
(2)多模光纤
在一定的工作波长下,可以有多个模式在光纤中传输的,称为 多模光纤。其纤芯可以采用阶跃折射率分布,也可以采用渐变折射 率分布,它们的光波传输轨迹如图2-3(b),(c)所示。多模光 纤的纤芯直径约为50 um,由于模色散的存在使多模光纤的带宽变 窄,但其制造、耦合、连接都比单模光纤容易。
(b)多模均匀光纤
(c)多模非均匀光纤
6
2.1.1 光纤的结构
3. 按光纤的材料来分 (1)石英系光纤
这种光纤的纤芯和包层是由SiO2掺有适当的杂质制成。这 种光纤的损耗低,强度和可靠性较高,目前应用做广泛。 (2)石英芯、塑料包层光纤
这种光纤的芯子是用石英制成,包层采用硅树脂。 (3)塑料光纤
这种光纤的芯子和包层都由塑料制成。
如果纤芯折射率(指数)沿半径方向保
持一定,包层折射率沿半径方向也保持一定, 而且纤芯和包层折射率在边界处呈阶梯型变 化的光纤,称为阶跃型光纤,又可称为均匀 光纤。它的结构如图2-3(a)所示。
n(r) n1 n2
ab
r
(a)均匀光纤的折射率剖面分布

图2-3 光纤的折射率剖面3分布
2.1.1 光纤的结构
由斯奈尔定律可知,入射光、反射光以及折射光与界面垂线间的角度满
足下列关系
n1
1 sin1
3
n2
sin2
(2.2.2)
式中,
1、 2

分别称为入射角、折射角和反射角。
3
将折射率较大的介质称为光密介质,折射率较小的称为光疏介质。当光由 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反之,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式中,c是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是光在介质中的传
播速度,n是介质的折射率。空气的折射率近似为1。折射率越高,介质
材料密度越大,光在其中传播的速度越慢。
10
2.2.1 几何光学分析法
在均匀介质中,光是直线传播的,当光由一种折射率介质向另一种折射
率介质传播时,在介质分界面上会产生反射和折射现象,见图2.2.1。
θ2
反射光 界面 θ1增加
折射光
入射光
θ1 θ3 n1 (光密介质) n2 (光疏介质)
θ2
反射光 界面
折射光
入射光
反射光
θ1=θC
θ1 n1 (光密介质)
n2 (光疏介质)
θ3 界面
折射光 θ2=900
θ1>θC
入射光
n1
θ1 θ3
(光密介质)
n2 (光疏介质)
反射光 界面
图2.2.1 光由光密介质向光疏介质的入射
其场型结构不同。根据光纤中传输模式的数量,可分为单模光纤和多 模光纤。
(1)单模光纤 光纤中只传输单一模式时,叫做单模光纤。单模光纤的纤芯直
径较小,约为8 ~10 um,通常,纤芯中折射率的分布认为是均匀分布 的。由于单模光纤只传输基模,从而完全避免了模式色散,使传输 带宽大大加宽。因此,它适用于大容量、长距离的光纤通信。单模 光纤中的射线轨迹如图2-4(a)所示
7
2.1.1 光纤的结构
4. 按传输的波长来分 短波长光纤 长波长光纤 超长波光纤
0.7~0.9um 1.1~1.6um
>2um
短距离 ,小容量 中长距离,大容量 超长距离, 大容量
5. 按套塑结构来分 松套光纤
紧套光纤
8
2.2 光纤传输原理
光的波粒二象性
电磁波
麦克斯韦方程式
(结论精确,计算复杂抽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