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7课 魅力独特的书画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必修3.doc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第7课 魅力独特的书画课件1 北师大版必修3

小篆
隶书 隶书的出现是秦代书法发展的 结果,秦代的狱吏程邈所改进的, 他把大小篆的笔划由圆转改为方折。 这个变化使得书写速度提高。
楷书
楷书盛行于隋唐。因其字形方正, 笔画平稳,结构均匀,具有较强的书 写规范,可作楷模,故名楷书。
行书
草书
请判断图片中的书法作品分别是什么字体?
图一 隶书
图二 楷书
心思在如何在课件中贯彻案例的设计意图上、如何增强课件的实效性上,既是技术上的进步,也是理论上的深化,通过几个相关案例的制作,课件的概 念就会入心入脑了。 折叠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教学课件是指根据教师的教案,把需要讲述的教学内容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视频、音频、动画)图片、文字来表述并构成的课堂要件。它可以生动、 形象地描述各种教学问题,增加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10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中的手段,是现代教学发 展的必然趋势。
2019/10/18
33
谢谢欣赏!
2019/10/18
34
中国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 法灵活、自由,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谢谢观看!
编后语
折叠课件作用 ①向学习者提示的各种教学信息; ②用于对学习过程进行诊断、评价、处方和学习引导的各种信息和信息处理; ③为了提高学习积极性,制造学习动机,用于强化学习刺激的学习评价信息; ④用于更新学习数据、实现学习过程控制的教学策略和学习过程的控制方法。 对于课件理论、技术上都刚起步的老师来说,POWERPOINT是个最佳的选择。因为操作上非常简单,大部分人半天就可以基本掌握。所以,就可以花
2. 汉字的发展历程 合作探究:
结合课本内容分小组讨论汉字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并在记录在小黑板上。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 魅力独特的书画教学课件共41张PPT

郑板桥 《墨竹图》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杆。
生
生行分为须生(老生)、红生、小 生、武生、娃娃生等。为京剧中的重 要行当之一。
须生(老生):即中年以上的剧中 人,口戴胡子(髯口),因性格与身份 的不同,可分为安工老生或称唱工老 生(如扮演帝王、官僚、文人等),靠 把老生(如扮演武将),衰派老生(如 扮演穷困潦倒之人等)。
红生:为勾红脸的须生,如扮演 关羽、赵匡胤等。
小生:指演剧中的翎子生(带雉翎 的大将,王侯等),纱帽生(官生)、 扇子生(书生)、穷生(穷酸文人)等。
武生:为戏中的武打角色,穿厚 底靴的叫长靠(墩子)武生,穿薄底靴 的称短打(撇子)武生。
旦
分青衣、花旦、武旦、 刀马旦、老旦、贴旦、闺 旦等角色。旦角全为女性。
小篆
文字发展到小 篆已经是相当规范, 偏旁有统一的样式, 笔画委婉曲折,粗 细匀称,字形狭长。
汉隶
1,改变了篆书狭长的 字体,结构上呈横长竖 短,字形变得扁宽。2, 点画由匀称的弧笔变为 粗细结合笔姿险峻的直 笔。并在用笔上出现 “蚕头燕尾”,曲折处 由圆转改为方折
3,象形意味大大减少
欧 阳 询 《 化 度 寺 碑》
张旭 《肚痛帖 》 释文: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
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
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奔放跃动,任情纵性
“
《 兰 亭 序 》
飘行书兼有楷书和草书的优点,既工整清晰又飞 若浮洒活泼。
云 、 矫 若 惊 龙 ”
怀素《千金帖》
自幼出家为僧,刻苦临池, 采蕉叶练字,秃笔成冢,经 禅之馀,从事艺文,喜好草 书。好饮酒,酒酣与发,於 寺壁裹墙,衣裳器具,无不 书之,与张旭合称“颠张狂 素”。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 魅力独特的书画教学课件共41张PPT优质课件

张旭 《肚痛帖 》 释文: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
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
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奔放跃动,任情纵性
“
《 兰 亭 序 》
飘行书兼有楷书和草书的优点,既工整清晰又飞 若浮洒活泼。
云 、 矫 若 惊 龙 ”
怀素《千金帖》
自幼出家为僧,刻苦临池, 采蕉叶练字,秃笔成冢,经 禅之馀,从事艺文,喜好草 书。好饮酒,酒酣与发,於 寺壁裹墙,衣裳器具,无不 书之,与张旭合称“颠张狂 素”。
郑板桥 《墨竹图》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杆。
生
生行分为须生(老生)、红生、小 生、武生、娃娃生等。为京剧中的重 要行当之一。
须生(老生):即中年以上的剧中 人,口戴胡子(髯口),因性格与身份 的不同,可分为安工老生或称唱工老 生(如扮演帝王、官僚、文人等),靠 把老生(如扮演武将),衰派老生(如 扮演穷困潦倒之人等)。
选择题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
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
A.王羲之
B.张旭
B
C.颜真卿
D.柳公权
新石器《鹳鱼石斧图》
这幅帛画反映了先民们 对人死后灵魂不灭,乘龙 天游或乘龙升天的愿望。
反映出中华民族的先民 们征服自然的浪漫主义气 质《洛神赋图》(局部)
唐代顾恺之《步辇图》
政治的统一、经济的繁荣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唐代的画家们创制法度,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盛唐气 象。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民间年画
木刻版画
剪纸
『学生探究』
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如何影响当 时绘画特点的?
答案: 1、重文轻武,文人阶层壮大,第一单元学过这个时期,
第7课 魅力独特的书画

风俗画是最大亮点
元明清时期
文人画成就突出
活动探究:你觉着两幅画有何不同?
﹝荷兰﹞霍贝玛 《米德尔哈尼斯的林荫道》
(北宋)郭熙 《早春图》(局部)
小 篆
小篆也称秦篆,是秦
始皇统一六国后“书同 文”,向全国颁布的官定 文字。 文字发展到小篆已经
秦 李斯 峄山石刻
是相当规范,偏旁有统一
的样式,笔画委婉曲折, 粗细匀称,字形狭长。
隶书的出现是秦 代书法发展的结果, 他把大小篆的笔画由 圆转改为方折。这个 变化使得书写速度提 高,后来这种字体在 公文中广泛使用。
1.特点:
(1)实用性:与我们的学习、生活关系密 切,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性情、品德。
(2)艺术性:书法家运用不同的书写技巧 进行艺术创作。
2.书法艺术发展的过程 自发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隶 魏晋 时期
自觉阶段:由隶书衍生出楷书、行书、 草书,且渐趋成熟 (中国书法兼有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
(1)楷书 特点: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谨,具有 无可比拟的实用价值 发展:魏晋有定鼎之功(钟繇、王羲之) 唐代步入盛世(欧、颜、柳)
第7课
魅力独特的书画
课程标准 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 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一、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1. 起源 图画
象形字
符号化
汉字
(刻画符号)
商朝时形成完整体系
2. 汉字的演变脉络
甲骨文主要指殷墟 甲骨文,又称为“殷墟 文字”“殷契”,是殷 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 的文字。它是中国已发 现的古代文字中体系较 为完整的文字。由于是 刀刻的,所以其线条以 多方折、劲直为主,同 时字体的结构,长短, 大小都没有定势。
高中历史 第7课 魅力独特的书画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必修3

魅力独特的书画1.起源:2.形成演变:图画文字、商朝形成完整体系。
3.演变趋势:甲骨文→金文→大 、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由 到 。
甲骨文: 出现于商朝是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而又比较完备的文字 金文: 出现于商朝后期、西周、春秋时期,篆刻在青铜器上,又称钟鼎文 大篆: 出现战国时期,是一种柔婉美化的长线条文字 小篆: 出现于秦统一后,通行全国的标准字体 隶书: 出现于秦朝,定型于东汉末年,书写比较简便,成为官定的标准书体 草书: 与隶书同时兴起,书写更为便捷省事 行书: 形成于东汉末年,兴盛于魏晋 楷书: 出现于东汉后期,定型于魏晋4.发展脉络:魏晋以前自发阶段,魏晋自觉阶段。
一、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1.起源:先秦时期 中国从有文字起便有了书法艺术,最早的应当是_________和________。
2.开始走向繁荣:秦汉 代表作:秦朝的泰山、、会稽三大刻石和汉代的 。
人称“ ”的张芝,被后世称为草书创始者。
3.第一个辉煌时期: ___________时期 代表:(1) ________的《宣示表》,“领楷书之先”。
(2)“书圣”王羲之把行书推进到成熟的高峰,他的___________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3)洛阳龙门所刻的碑石题记 。
4.繁盛时期:唐代 代表:欧阳询的; _________的《多宝塔碑》;柳公权的 。
5.多样性发展时期:宋元明清时期 (1)代表:①“北宋四大家”:蔡襄、 _______、黄庭坚、米芾;②元代的赵孟頫,明清的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 等。
(2)特点:擅长各种书法,诗文与书画兼通,追求个性解放,自由挥洒,气象万千。
三、写意传神1.起源:原始社会 和 是当时的主要画种, 代表了当时绘画艺术的最高成就。
2.从萌芽走向成熟:战国时期 和 表明中国绘画艺术已从萌芽走向 ,发展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3.魏晋南北朝时期二、独特的汉字书写艺术【课堂互动区】(互动探究,解决问题)1.汉字为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2.书法艺术发展的特点【例题一】从商朝甲骨文演变到现今使用的汉字经历了三千多年,下图所示说明了文字演变的主要规律是由繁到简、从难到易。
2019-2020学年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三学案:第二单元 第7课 魅力独特的书画 Word版含解析

第7课魅力独特的书画[学习目标]一、独特的汉字书写艺术1.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西安半坡遗址和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都发现了有简单刻画符号的陶器,这种刻画符号是中国古文字的萌芽。
(2)商朝出现的甲骨文是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而又比较完备的文字。
(3)甲骨文以后,汉字的发展经过了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几个阶段。
2.书法艺术(1)秦汉:书法艺术开始走向繁荣。
著名的代表作有秦朝的泰山、琅玡、会稽三大刻石和汉代的《熹平石经》。
“草圣”张芝,被后世称为草书的创始者。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书法艺术的第一个辉煌时期①三国曹魏的钟繇,代表作《宣示表》。
②“书圣”王羲之把行书推进到成熟的高峰,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③北魏遗留下来的书法名作有《龙门二十品》。
(3)唐代:书法艺术的繁盛时期①书法家及作品: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
②特点:颜书宽绰、丰厚、雄秀,柳书笔法锐利,筋骨显露,人称“颜筋柳骨”。
(4)宋元明清时期,书法向多样性发展①代表:“北宋四大家”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元代的赵孟,明清的祝允明、文徴明、董其昌、郑板桥等。
②特点:追求个性解放,自由挥洒,气象万千。
[轻巧识记]古代中国的书法艺术1.汉字的演变有着怎样的规律?提示由繁到简;由具体到抽象;越来越规范、稳定。
2.下图中的书法是什么字体?有何特点?王羲之《兰亭序》(部分)提示字体:行书;特点: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具实用价值,雅俗共赏。
二、写意传神国画魂1.原始社会:起源(1)岩画和彩陶画是主要画种。
(2)代表作:《鹳鱼石斧图》。
2.战国时期:开始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代表作:《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帛画。
3.魏晋南北朝:全面繁荣(1)东晋顾恺之最为著名,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2)顾恺之提出的“传神写照”等绘画理论对中国画的发展影响深远。
第7课魅力独特的书画-北师大版必修3历史教案

第7课魅力独特的书画-北师大版必修3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书法艺术的起源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2.了解书法的发展历程,尤其是楷书、行书、草书的特点;3.理解书法艺术的审美意义和价值;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阅读相关文章,并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书法发展历程、各种书体的特点、书法艺术的审美意义和价值;•难点:书法艺术的审美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内容1. 前置知识梳理通过开展课堂活动或完成预习任务,复习并梳理以下相关知识:1.书法的概念及其分类;2.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书法家及其代表作品。
2. 课堂教学1) 书法艺术的起源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书法艺术的起源;•书法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2) 书法的发展历程•甲骨文与金文;•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3) 各种书体的特点•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的特点。
4) 书法艺术的审美意义和价值•书法艺术的审美意义;•书法艺术的价值。
3. 课后练习1.阅读相关文章,分析文章中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特点、审美意义和价值,并写一篇分析文章;2.选取一位著名书法家及其代表作品,了解并介绍其生平及其代表作品的特点,进行书法作品分析,并进行评价。
四、教学方法1.多媒体展示法: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书法艺术的图片和视频;2.课堂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加深对书法艺术的认识;3.导读法:运用导读工具,帮助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4.个案研究法:引导学生对著名书法家及其代表作品进行研究分析。
五、教学资源1.多媒体教室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2.相关书籍或资料:《中国书法史》等。
六、教学评价1.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了解学生对书法艺术的认识和理解状况;2.学生作品:评价学生的文章分析和书法作品分析。
七、拓展延伸1.了解书法艺术的国外发展状况及其在国际上的影响;2.观赏国内外著名书法家的作品;3.参观书法艺术展览并进行学习和研究。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魅力独特的书画教用课件

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 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是了 解北宋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生活的史料。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魅力独特的书画教用课件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魅力独特的书画教用课件
元王冕《墨梅图》 题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魅力独特的书画教用课件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魅力独特的书画教用课件
1、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些时代特点, 如“宋人尚意”,即通过字体书写,表现自己追求的 意境。就很能体现“尚意”的特征。这幅作品字体的 特点是 A、字形方整,笔画平直稳重 B、字形扁方,笔画平稳舒展 C、字形严谨。笔画密集繁复 D、字形多变,笔画简约流畅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魅力独特的书画教用课件
表 明 中 国 绘 画 艺 术 从 萌 芽 走 向 成 熟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魅力独特的书画教用课件
《人物龙凤帛画》
《人物驭龙帛画》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魅力独特的书画教用课件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魅力独特的书画教用课件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魅力独特的书画教用课件
图7为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 (局部)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魅力独特的书画教用课件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魅力独特的书画教用课件
2.从商朝甲骨文演变到现今使用的汉字经历了三千多 年,下图所示说明了文字演变的主要规律是由繁到简、 从难到易。决定其如此演变的因素有
①古代帝王所创造
②受书写工具影响③有利于交流传播 ④摒弃文化传 统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舞动的北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7课 魅力独特的书画教学设计1 北师大
版必修3
1.起源:
2.形成演变:图画文字、商朝形成完整体系。
3.演变趋势:甲骨文→金文→大 、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由 到 。
甲骨文: 出现于商朝是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而又比较完备的文字 金文: 出现于商朝后期、西周、春秋时期,篆刻在青铜器上,又称钟鼎文 大篆: 出现战国时期,是一种柔婉美化的长线条文字 小篆: 出现于秦统一后,通行全国的标准字体 隶书: 出现于秦朝,定型于东汉末年,书写比较简便,成为官定的标准书体 草书: 与隶书同时兴起,书写更为便捷省事 行书: 形成于东汉末年,兴盛于魏晋 楷书: 出现于东汉后期,定型于魏晋
4.发展脉络:魏晋以前自发阶段,魏晋自觉阶段。
一、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1.起源:先秦时期 中国从有文字起便有了书法艺术,最早的应当是_________和________。
2.开始走向繁荣:秦汉 代表作:秦朝的泰山、 、会稽三大刻石和汉代的 。
人称“ ”的张芝,被后世称为草书创始者。
3.第一个辉煌时期: ___________时期 代表:(1) ________的《宣示表》,“领楷书之先”。
(2)“书圣”王羲之把行书推进到成熟的高峰,他的___________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3)洛阳龙门所刻的碑石题记 。
4.繁盛时期:唐代 代表:欧阳询的 ; _________的《多宝塔碑》;柳公权的 。
5.多样性发展时期:宋元明清时期 (1)代表:①“北宋四大家”:蔡襄、 _______、黄庭坚、米芾;②元代的赵孟頫,明清的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 等。
(2)特点:擅长各种书法,诗文与书画兼通,追求个性解放,自由挥洒,气象万千。
二、独特的汉字书写艺术
【课堂互动区】(互动探究,解决问题)
1.汉字为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2.书法艺术发展的特点
三、 写意传神国画魂 1.起源:原始社会 和 是当时的主要画种, 代表了当时绘画艺术的最高成就。
2.从萌芽走向成熟:战国时期 和 表明中国绘画艺术已从萌芽走向 ,发展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3.魏晋南北朝时期 (1)中国画注重____________,东晋顾恺之最为著名,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
(2)顾恺之提出的 等绘画理论对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4.璀璨繁盛:隋唐五代时期 (1)人物画 ①尉迟乙僧专画佛像、神鬼人物。
②阎立本画过《秦府十八学士图》《步辇图》。
③被誉为“画圣”的_________,传世作品有《送子天王图》。
(2)山水画:隋朝展子虔的《_________》最为有名。
(3)动物画
①曹霸和韩幹以擅长 知名。
②薛稷善画鹤,韩滉
善画牛。
(4)壁画:甘肃_____________壁画,集中展现了中国绘画的
突出成就。
5.达到新高度:宋元明清
(1)宋代:①人物画家李公麟发展了“_____”画法。
②风俗画家张择端的 写尽了北宋都城东京的社会风
貌。
③花鸟画家宋徽宗画鹰独步一时。
(2)元朝: 画家赵孟頫擅长画马,传世有 。
(3)明清: 画家董其昌擅长画山水画,徐渭创写意花卉,唐寅善画仕女人物, _________善画兰竹。
【例题一】
从商朝甲骨文演变到现今使用的汉字经历了三千多年,下图所示说明了文字演变的主要规律是由繁到简、从难到易。
决定其如此演变的因素有
①古代帝王所创造
②受书写工具影响
③有利于交流传播
④摒弃文化传统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文字并非帝王所创造,故排除①,文字发展是在前代文化基础上不断发展演变而来,故排除④
【例题二】
中国书画在世界艺术领域中享有盛誉,其基本特征包括( )
①汉字书法是线条的艺术,表现和表达出各种形体、感性和气势
②书法是以点画和结构反映文字的形体美、意境美
③中国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表现,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④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反对传统和理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众多书画艺术家继承前代优秀传统,也注意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经过努力实践,大胆创新,从而既保持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又流派纷呈、名家辈出,因此反对传统错误,排除含有④的选项。
【答案】选B。
【随堂巩固练习】(随堂小练、强化记忆)
1.书法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下列书体中属隶书的是
A B C D
2. 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是宋朝以后绘画艺术的突出特点,产生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
B.民间文化的发展
C.画家的性格
D.统治者的提倡
3. 右图石刻记录了秦始皇东巡的有关情况,该石刻的字体是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4.宋朝时期,反映市民阶层生活的话本和词兴起。
北宋中期以后,文人画、风俗
画同时兴起。
上述现象说明宋代的文学艺术
A.出现了平民化的趋势 B.个性化倾向十分突出
C.平民化与个性化的趋势并存 D.形成了平等自由的学风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1:自古以来,我国就有许多关于文字起源的学说。
古人常说:“上古结绳而治。
”古书上说:“古者无文字。
其有约誓之事,大其绳;事小,
小其绳。
”
材料2:下图为新石器时代刻在石崖和陶器上的符号,
这些符号极为罕见。
材料3: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
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
——许慎《说文解字叙》
材料4:1899年,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将药店所存“龙骨”如数购归,经过研究后确认是商朝文物。
甲骨文始为人知。
迄今考古发掘所见单字已达四千五百多个,已经辨认的也有一千两百多个。
其内容与《史记·殷本纪》所载世系大体一致。
(1)材料1中对中国文字起源的看法有无道理?为什么?
(2)史学家没有把材料2中的符号作为中国最早的文字,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3)材料3、4都涉及汉字的起源问题,你认为哪则材料比较可信?为什么?
我(学生)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