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试题库答案
实验动物学试题(附答案)

实验动物学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在近交系动物管理实践中,由于其他品系动物与本品系动物发生交配所致的实验动物管理事故是。
A、遗传改变B、突变C、遗传漂变D、遗传污染正确答案:D2、犬静脉注射一次给药最大容量( )。
A、10mlB、20mlC、50mlD、100ml正确答案:D3、实施全身麻醉,猫、犬、猪或非人灵长类大动物禁食不能少于( )。
A、12hB、2hC、8hD、24h正确答案:C4、小型猪属于( )。
A、偶蹄目B、灵长目C、食肉目D、爬行纲正确答案:A5、散发性是指传染性疾病在一定时间内呈( )出现,而且各个病例在时间和空间上没有明显联系的现象。
A、一定地区或动物群B、局限性传播C、散在性发生或零星D、面积传播正确答案:C6、易产生真性糖尿病,胰岛退化,适于糖尿病研究的动物是( )。
A、中国地鼠B、兔C、犬D、猫正确答案:A7、经口给药方法中,既简单方便,又能较好保证剂量准确的是( )。
A、喂服法B、灌胃法C、口服法D、注射法正确答案:B8、普通级犬配合饲料中维持饲料常规营养成分为( )。
A、水份≤11 蛋白质≤20 粗脂肪≤4.5 粗纤维≤3 粗灰分≤9B、水份≤10 蛋白质≤18 粗脂肪≤4 粗纤维≤5 粗灰分≤8C、水份≤11 蛋白质≤17 粗脂肪≤3 粗纤维≤10-15 粗灰分≤9D、水份≤11 蛋白质≤14 粗脂肪≤3 粗纤维≤10-15 粗灰分≤9正确答案:A9、动物实验适宜的环境湿度为( )。
A、小于 40%B、40%-70%C、30%-40%D、70%-80%正确答案:B10、大鼠( )日龄开始睁眼。
A、10-12B、18-20C、5-6D、14-17正确答案:D11、实验动物科学自( )诞生以来,至今已成为一门具有自己理论体系的独立性学科。
( )A、20 世纪 50 年代B、19 世纪 50 年代C、20 世纪 70 年代D、19 世纪 70 年代正确答案:A12、以下哪种不是封闭群动物具有较强的繁殖力和生活力的表现 ( )A、食欲强B、每胎产仔多C、对疾病抵抗力達D、生长快正确答案:A13、一种生物的基因数目远远多于染色体的数目,因而一条染色体上存在多个基因,很多基因存在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称为( )。
普通动物学试题及答案

普通动物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动物界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动物是:A. 昆虫B. 鱼类C. 鸟类D. 哺乳动物2. 以下哪个不是脊椎动物的特征?A. 有脊椎骨B. 有心脏C. 有外骨骼D. 有脑3. 以下哪个是恒温动物?A. 蛇B. 蜥蜴C. 鸟D. 鱼4. 动物的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为:A. 纲、目、科、属、种B. 种、属、科、目、纲C. 纲、科、目、属、种D. 目、科、属、种、纲5. 以下哪个不是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A. 胎生B. 卵生C. 哺乳D. 性生殖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动物的进化历程通常被描述为从________到________的过程。
7. 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8. 鸟类的飞行能力得益于其________和________的适应性进化。
9. 昆虫的外骨骼是由________构成的,具有保护和支撑作用。
10. 动物的分类依据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1. 简述动物的五大类群及其主要特征。
12. 解释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并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
14. 论述动物适应环境的几种主要方式。
五、案例分析题(共20分)15. 某地区发现一种新的昆虫物种,如何进行分类和命名?请简述步骤和注意事项。
普通动物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A(昆虫是动物界中数量最多的一类)2. C(外骨骼是节肢动物的特征)3. C(鸟类是恒温动物)4. A(分类单位由大到小)5. B(哺乳动物是胎生)二、填空题6. 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7. 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8. 翅膀;轻质骨骼9. 几丁质10. 形态特征;生理特性;遗传信息三、简答题11. 动物的五大类群包括:原生动物、腔肠动物、节肢动物、脊椎动物和软体动物。
动物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动物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蜥蜴B. 企鹅C. 鲸鱼D. 章鱼答案:C2. 鸟类的呼吸系统中,哪个部分是空气交换的主要场所?A. 气管B. 肺C. 气囊D. 支气管答案:B3. 以下哪种动物是两栖动物?A. 乌龟B. 青蛙C. 蛇D. 鳄鱼答案:B4. 昆虫的呼吸器官是什么?A. 鳃B. 肺C. 气管D. 皮肤5. 鱼类的鳍主要用来做什么?A. 游泳B. 呼吸C. 感觉D. 消化答案:A6. 以下哪种动物属于爬行动物?A. 章鱼B. 乌龟C. 鲸鱼D. 企鹅答案:B7. 以下哪种动物的繁殖方式是卵生?A. 狗B. 猫C. 鸡D. 鸭答案:C8. 哺乳动物的牙齿通常分为几种类型?A. 2种B. 3种C. 4种D. 5种答案:B9. 以下哪种动物是草食性动物?B. 老虎C. 鹿D. 狼答案:C10. 鸟类的羽毛主要起到什么作用?A. 飞行B. 保暖C. 保护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哺乳动物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胎生、哺乳、有毛发2. 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_______呼吸。
答案:鳃3. 昆虫的_______是其主要的外骨骼组成部分。
答案:甲壳4. 鱼类的_______是其主要的呼吸器官。
答案:鳃5. 爬行动物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卵生、冷血、有鳞片6. 鸟类的_______是其飞行的关键结构。
答案:翅膀7. 哺乳动物的_______是其特有的特征。
答案:乳腺8. 两栖动物的成体可以生活在_______。
答案:陆地和水中9. 昆虫的_______是其感觉器官。
答案:触角10. 鱼类的_______是其运动的主要方式。
答案:游泳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描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答案: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包括胎生、哺乳、有毛发、恒温、有乳腺、牙齿分化、心脏四腔、大脑发达。
普通动物学试题及答案

普通动物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属于哺乳动物?A. 鲨鱼B. 孔雀C. 大象D. 鸽子答案:C2.以下哪种生物属于无脊椎动物?A. 鲸鱼B. 蚯蚓C. 鸽子D. 猴子答案:B3.以下哪个不是昆虫?A. 蜜蜂B. 蜘蛛C. 蚂蚁D. 蝴蝶答案:B4.下列哪个属于鱼类动物?A. 鳄鱼B. 海豚C. 斑马D. 鲈鱼答案:D5.以下哪个动物属于鸟类?A. 乌龟B. 狗C. 鸭子D. 蛇答案:C二、填空题1.蝙蝠属于(哺乳/鱼/昆虫/两栖)动物。
答案:哺乳2.蜜蜂属于(哺乳/鱼/昆虫/两栖)动物。
答案:昆虫3.鲨鱼属于(哺乳/鱼/昆虫/两栖)动物。
答案:鱼4.蜘蛛属于(哺乳/鱼/昆虫/两栖)动物。
答案:昆虫5.乌龟属于(哺乳/鱼/昆虫/两栖)动物。
答案:两栖三、简答题1.鸟类的特点有哪些?答:鸟类是一类温血脊椎动物,具有羽毛、前肢为翅膀等特征。
它们通常能够飞行,并有坚硬的喙和两颗脚趾向前,两颗脚趾向后的趾爪,适应了各种不同的生态环境和食物来源。
2.脊椎动物的分类有哪些?答:脊椎动物可以分为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五个类群。
鱼类具有鳞片和鳃呼吸,生活在水中;两栖动物可以在水中和陆地上生活,幼体为蝌蚪;爬行动物包括蜥蜴、鳄鱼等,它们有鳞片和爬行的特征;鸟类具有羽毛和翅膀,能够飞行;哺乳动物具有哺乳腺和毛发,是唯一能够哺育幼崽的动物。
3.昆虫的特点有哪些?答:昆虫是一类节肢动物,它们具有外骨骼、分节的身体、六条腿和一对触角等特征。
昆虫的唯一特点是在胸部有一对或两对翅膀,这使得它们能够在空中飞行。
昆虫的数量非常庞大,种类也非常多样,对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作用。
4.无脊椎动物的种类有哪些?答:无脊椎动物包括昆虫、软体动物、刺胞动物、节肢动物、海绵动物、扁虫和环节动物等。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没有脊椎,没有骨骼支撑身体。
5.哺乳动物的特点有哪些?答:哺乳动物是一类温血脊椎动物,它们具有哺乳腺和毛发;它们的幼崽通过哺乳来获取营养;大部分哺乳动物都用肺呼吸;它们的前肢和后肢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适应了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大学动物学题库及答案

大学动物学题库及答案大学动物学是一门研究动物形态、结构、生理、分类、生态、进化和行为等方面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动物学常见题目及答案,供参考:1. 题目:请简述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
答案:脊椎动物的显著特征是具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而无脊椎动物则没有脊柱。
脊椎动物一般体型较大,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较为复杂,多数有骨骼。
无脊椎动物种类繁多,包括昆虫、软体动物、棘皮动物等,体型较小,多数没有骨骼,但有外骨骼。
2. 题目:描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答案: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包括体表被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等。
哺乳动物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官系统,适应力强。
3. 题目:鸟类的飞行能力与其身体结构有哪些适应性特征?答案:鸟类的飞行能力与其身体结构的适应性特征包括:轻质的骨骼、中空的长骨、发达的胸肌、流线型的身体、羽毛覆盖体表、具有特殊的气囊系统等。
4. 题目:什么是进化论?请简述其主要内容。
答案:进化论是生物学的一个基本理论,主要内容包括物种的起源、发展和演变。
进化论认为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通过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等机制逐渐形成的。
物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长时间的自然历史过程中不断演化。
5. 题目:简述动物的分类等级。
答案:动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每个等级都代表了生物分类的不同层次,反映了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差异性。
6. 题目:什么是生态位?它在生态系统中有什么作用?答案: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包括其对资源的利用方式、生存环境、生理需求等。
生态位的概念有助于理解物种如何在生态系统中相互竞争和共存,维持生态平衡。
7. 题目:请解释什么是物种形成的过程。
答案:物种形成是指一个物种通过长时间的进化分化成两个或多个新物种的过程。
这个过程通常伴随着地理隔离、生态位分化、生殖隔离等机制。
8. 题目:什么是基因和染色体?它们在遗传中起什么作用?答案: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由DNA序列组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大学动物学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动物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属于动物学的范畴?A. 动物的分类B. 动物的行为学C. 动物的饲养技术D. 动物的进化史答案:C2. 动物界中最大的门是什么?A. 节肢动物门B. 脊索动物门C. 软体动物门D. 昆虫门答案:A3. 下列哪种动物不属于哺乳纲?A. 蝙蝠B. 鲸鱼C. 鸭嘴兽D. 蜥蜴答案:D4. 鸟类的心脏通常有几个腔?A. 1B. 2C. 3D. 4答案:D5. 下列哪种感觉器官是蛇类所特有的?A. 红外线感应器官B. 电感应器官C. 紫外线感应器官D. 磁场感应器官答案:A6. 哪种类型的动物具有真正的脊椎?A. 无脊椎动物B. 脊椎动物C. 原生动物D. 腔肠动物答案:B7. 下列哪种动物的繁殖方式是卵生?A. 鸭嘴兽B. 鲸鱼C. 乌龟D. 家兔答案:C8. 动物的哪种细胞结构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关键?A. 线粒体B. 核糖体C. 内质网D. 肺泡答案:D9. 下列哪种动物的血液是无色的?A. 章鱼B. 蜗牛C. 蝗虫D. 蜥蜴答案:A10. 哪种激素与动物的冬眠有关?A. 胰岛素B. 甲状腺素C. 褪黑素D. 肾上腺素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动物学是研究动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科学。
答案:形态、结构、生理、行为12. 脊椎动物的五个主要特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脊椎、脑颅、脊索、鳃裂、鳍13. 哺乳动物的牙齿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门齿、犬齿、臼齿14. 鸟类的羽毛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类型。
答案:正羽、绒羽15. 昆虫的身体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部分。
答案:头、胸、腹16. 动物的呼吸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动物学试题库答案

一、名词解释1、适应辐射:凡是分类地位很近的动物,由于分别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经长期演变终于在形态结构上造成明显差异的现象,称为适应辐射。
2、逆行变态:指动物体经过变态,失去了一些重要的构造,形体变得更为简单,称为逆行变态,又称退化变态。
3、狭心动物:无心脏,心脏的功能由具有搏动能力的腹大动脉代替。
4、脊索:某些动物所特有的原始骨骼称为脊索。
它位于这类动物身体的中轴、消化管的背侧,有支撑动物身体的功能。
鱼、柱头虫等具有脊索,故称为脊索动物。
动物由脊索动物进化到脊椎动物时,脊索被脊柱所替代。
5、咽鳃裂:低等脊索动物在消化管前端的咽部两侧有一系列左右成对排列,数目不等的裂孔,直接开口于体表或以一个共同的开口间接的与外界相通,这些裂孔就是咽鳃裂。
6、尾索动物:最低等的脊索动物,脊索和背神经管仅在动物幼体的尾部出现,生长到成体时退化或消失;体表有被囊,又称被囊动物。
分尾海鞘纲、海鞘纲、樽海鞘纲3个纲。
7、单循环:血液循环全身一周,只经过心脏一次。
8、柱:柄海鞘咽腔壁腹侧的中央一沟状结构。
9、韦伯氏器:脊椎体前端有四块从椎骨发出的小型骨,由前向后依次称为闩骨、舟骨、间插骨、三脚骨,其所构成的结构联系鱼鳔的前端与耳,能将鳔所感受的水压传递给耳,称为韦伯氏器。
10、脑颅:指包围脑与视、听、嗅等器官的头骨,其功能是保护脑及视、听、嗅器官。
11、咽颅 : 咽颅位于脑颅下方,围绕消化管道最前端,包括颌弓、鰓弓、舌弓和鳃盖骨。
12、腰带:连接腹鳍的骨结构,构造简单。
软骨鱼类为一枚坐耻骨构成;在硬骨鱼类则是一对无名骨构成的三角形骨板。
13、肩带:连接胸鳍的骨结构。
硬骨鱼肩带包括肩胛骨、乌喙骨、匙骨、上匙骨和后匙骨;软骨鱼无后14、膜迷路:膜迷路是套在骨迷路的膜性管和囊。
管壁上有前庭器和听觉感受器15、回游:某些鱼类在生命周期的一定时期会有规律地集群,并沿一定路线作距离不等的迁徙活动,以满足重要生命活动中生殖、索饵、越冬等需要的特殊的适宜条件,并在经过一段时期后又重返原地,这种现象叫做洄游。
动物学试题库及答案

《动物学》试题库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80分)1.双名法2.刺丝泡3.外套腔4.世代交替5.皮肤肌肉囊6.假体腔7.同律分节8.龄期9.血腔 10.后口动物 11.生物学物种 12.体腔囊法 13.生物发生律 14.逆转 15.自然分类法 16.混合体腔 17.细胞器 18.不完全变态 19.适应辐射 20.两侧对称 21.完全变态 22.组织 23.系统 24. 辐射对称 25.接合生殖 26.胞饮作用 27.吞噬作用 28.幼体生殖 29.渐变态 30.昆虫的生活年史 31.保幼激素 32.皮鳃 33.洄游 34.闭鳔类 35.幽门盲囊 36.同型齿 37.新脑皮 38.双重呼吸 39.迁徙 40.开放式骨盆二、填空(每空0.5分,共60分)1.一群相同或相似的细胞及其相关的非细胞物质彼此以一定的形式连接,并形成一定的结构,担负一定的功能,称为。
2.昆虫体壁的结构由、外表皮、、和基膜构成。
⒊中胚层的产生是动物由进化到的基本条件之一。
⒋腔肠动物门包括三个纲,分别为水螅纲、和。
⒌杜氏利什曼原虫属于目,寄生于人内脏器官的内使人患,其传播媒介为。
⒍绦虫的身体由、和众多的体节组成,其中后者根据性器官的发育程度分为、、。
⒎软体动物的真体腔发生分散和退缩,成体只剩、、三部分。
⒏中国鲎利用呼吸,圆蛛利用和呼吸。
⒐指出下列昆虫翅的类型:蚊、蝇的后翅 ,蚕蛾的翅 ,金龟子的前翅 ,臭虫的翅。
⒑脊索动物与高等非脊索动物所共有的特征有、、、等。
11.魏泰克的五界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华枝睾吸虫生活史中所经历的虫态变化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海绵动物水沟系的类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鳃是河蚌主要的呼吸器官,它包括______鳃瓣,每个鳃瓣又有______鳃小瓣,每个鳃小瓣由______和______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适应辐射:凡是分类地位很近的动物,由于分别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经长期演变终于在形态结构上造成明显差异的现象,称为适应辐射。
2、逆行变态:指动物体经过变态,失去了一些重要的构造,形体变得更为简单,称为逆行变态,又称退化变态。
3、狭心动物:无心脏,心脏的功能由具有搏动能力的腹大动脉代替。
4、脊索:某些动物所特有的原始骨骼称为脊索。
它位于这类动物身体的中轴、消化管的背侧,有支撑动物身体的功能。
鱼、柱头虫等具有脊索,故称为脊索动物。
动物由脊索动物进化到脊椎动物时,脊索被脊柱所替代。
5、咽鳃裂:低等脊索动物在消化管前端的咽部两侧有一系列左右成对排列,数目不等的裂孔,直接开口于体表或以一个共同的开口间接的与外界相通,这些裂孔就是咽鳃裂。
6、尾索动物:最低等的脊索动物,脊索和背神经管仅在动物幼体的尾部出现,生长到成体时退化或消失;体表有被囊,又称被囊动物。
分尾海鞘纲、海鞘纲、樽海鞘纲3个纲。
7、单循环:血液循环全身一周,只经过心脏一次。
8、柱:柄海鞘咽腔壁腹侧的中央一沟状结构。
9、韦伯氏器:脊椎体前端有四块从椎骨发出的小型骨,由前向后依次称为闩骨、舟骨、间插骨、三脚骨,其所构成的结构联系鱼鳔的前端与耳,能将鳔所感受的水压传递给耳,称为韦伯氏器。
10、脑颅:指包围脑与视、听、嗅等器官的头骨,其功能是保护脑及视、听、嗅器官。
11、咽颅 : 咽颅位于脑颅下方,围绕消化管道最前端,包括颌弓、鰓弓、舌弓和鳃盖骨。
12、腰带:连接腹鳍的骨结构,构造简单。
软骨鱼类为一枚坐耻骨构成;在硬骨鱼类则是一对无名骨构成的三角形骨板。
13、肩带:连接胸鳍的骨结构。
硬骨鱼肩带包括肩胛骨、乌喙骨、匙骨、上匙骨和后匙骨;软骨鱼无后14、膜迷路:膜迷路是套在骨迷路的膜性管和囊。
管壁上有前庭器和听觉感受器15、回游:某些鱼类在生命周期的一定时期会有规律地集群,并沿一定路线作距离不等的迁徙活动,以满足重要生命活动中生殖、索饵、越冬等需要的特殊的适宜条件,并在经过一段时期后又重返原地,这种现象叫做洄游。
16、生殖洄游:当鱼类生殖腺发育成熟时,脑下垂体和性腺分泌的性激素会促使鱼类集合成群而向产卵场所迁移,称为生殖洄游。
17、越冬洄游:冬季将来临时,鱼类常集结成群从索饵的海区或湖泊中转移到越冬海区或江河深处,以寻求水温、地形对自己适宜的区域过冬,称为越冬洄游。
18、索饵洄游:鱼类为了追踪捕食对象或寻觅饵料所进行的集体洄游、19、管鳔类鱼:鳔是鱼体沉浮的调解器官,有的鱼类的鳔具鳔管至咽,称为管鳔类鱼。
20、闭鳔类鱼:鳔无鳔管的鱼类称闭鳔类鱼。
21、腹鳍胸位:指腹鳍位置前移至胸部。
22、腹鳍喉位:有些鱼类的腹鳍位置不在腹部,而是前移到胸部或喉部,腹鳍位置前移至喉部为腹鳍喉位。
23、腹鳍喉位:有些鱼类的腹鳍位置不在腹部,而是前移到胸部或喉部,腹鳍位置前移至喉部为腹鳍喉位。
24、腹鳍胸位:鲈形目等鱼类的腹鳍位于胸鳍下方25、鳍脚:雄性软骨鱼类的腹鳍侧一块基鳍骨延伸形成一对棒状交配器官,称为鳍脚。
26、性逆转:即性腺的发育从胚胎期一直到性成熟期都是卵巢,只产生卵子;经第一次繁殖后,卵巢部发生了改变,逐渐转变成精巢而呈现出雄鱼特征。
27、鳃笼:圆口类特有的骨骼,由围鳃流出管软骨所构成的复杂笼状结构,可保护鳃。
但在盲鳗类则只留有痕迹。
28、单眼视区:是指位于鱼类头部两侧的眼睛中任何一只眼所看到的视区,鱼类的单眼视区大。
29、双眼视区:双眼视区是指位于鱼类头部两侧的眼睛共同看到的视觉围。
鱼类的双眼视区小。
30、单循环: 从心室压出来的缺氧血,经鳃部交换气体后,汇合成背大动脉,将多氧血运送至身体各个器官组织中去,离开器官组织的缺氧血最终返回至心脏的静脉窦的血液循环。
(哺乳纲)31、哺乳动物 : 全身被毛、运动快速、恒温、胎生和具哺乳的脊椎动物32、胎盘:由胎儿的绒毛膜和尿囊与母体子宫壁结合起来形成的,胎儿与母体联系并取得营养的通道。
33、胎儿胎盘:胎儿与母体联系并取得营养的通道。
34、母体胎盘:胎儿与母体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器官,是由胚胎和母体组织联合体,由羊膜、绒毛膜和底蜕膜构成。
35、无蜕膜胎盘: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结合不紧密,胎儿出生时,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易于脱落,不使子宫壁大出血。
包括散布胎盘和叶状胎盘。
36、蜕膜胎盘: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结合紧密,胎儿出生时,胎儿胎盘与母体不能脱落,结果造成母体子宫膜随胎儿胎盘一起撕下产出,造成母体子宫壁大量出血.37、胎生:胎儿借助胎盘和母体联系并取得营养,在母体完成胚胎发育的过程——妊娠,直到发育为幼儿时产出。
(百度:动物的受精卵在动物体的子宫里发育的过程)38、洞角:不分叉,终生不换。
是头骨骨角外突后包以角质鞘构成。
39、实角:为分叉的骨质角,通常多为雄兽发达,且每年更换一次,真皮骨化后,穿出皮肤而成。
40、裂齿:食肉类上颌最后一个前臼齿和下颌的第一臼齿特别增大,齿尖锋利,用以撕裂肉,称为裂齿。
41、异型齿:哺乳动物的牙齿分化为门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
门齿有切割食物的功能42、原脑皮:原始脑皮出现于鱼类,主要由嗅神经细胞组成,专门起嗅觉作用,白质(神经纤维)在半球的表面,灰质(神经细胞的胞体)在深层,也没有什么分化。
43、古脑皮:硬骨鱼类的脑皮,基本上是由一些上皮组织所构成,没有神经细胞的分布,在种系发生上出现最早,故名古脑皮。
44、新脑皮:新脑皮是从动物开始出现由灰质构成的大脑皮层45、肾单位:由一个肾小体和一段肾小管组成。
肾小体包括血管球和肾球囊组成。
肾小管包括近曲小管、髓伴、远曲小管。
46、原尿:原尿是尿的前身,是血液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后产生的, 含分子量较小的葡萄糖和小分子蛋白质等物质.47、终尿:血液流入肾脏,经过肾小体,血浆渗入肾小球成为原尿。
原尿部分水,无机盐,电解质,葡萄糖等经过近曲小管,远曲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被运输回血液后剩下的液体经输尿管到膀胱排出体外是为终尿48、肌体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环境。
环境是细胞直接进行新代的场所,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都是细胞外液,共同构成机体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49、动情:达到性成熟年龄的雌性哺乳类动物,在繁殖季节,规律性的进入发情,称为动情。
50、动情周期:动情周期指从一个发情期开始到下一个发情期开始间隔的时间。
51、次生腭:由前颌骨、上颌骨、腭骨等骨的腭突共同形成52、反刍动物:是指能在进食一段时间后,将在胃中消化的食物,能够返回嘴里再次咀嚼后再进入胃中的一种现象就叫做反刍现象,有反刍现象的动物就叫做反刍动物。
53、反刍:是指进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半消化的食物返回嘴里再次咀嚼。
反刍主要出现在哺乳纲偶蹄目的部份草食性动物身上,例如羊以及牛,这些动物被统称为反刍动物,归属于哺乳纲偶蹄目反刍亚目。
54、反刍过程:牛、羊、鹿等偶蹄动物的特殊消化过程, 包括已在瘤胃经过初步微生物消化后的食物逆呕回口中重新咀嚼这一过程, 可以是由瘤胃直接逆呕上行至口,也可以从瘤胃陆续进入网胃,再由网胃返回口中。
经口腔中颊齿的细致咀嚼后再次咽回瘤胃,这一反刍和咀嚼过程可以再次重复进行,直至彻底嚼碎后,食物再从瘤胃经网胃而入瓣胃。
55、膈肌:位于胸腹腔之间,膨隆呈穹窿形的扁薄阔肌,起于胸廓后端的肋骨缘,止于中央腱,构成分隔胸腔与腹腔的膈。
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发生运动而改变胸腔容积,是呼吸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栖纲)56、泄殖腔膀胱:蛙类的膀胱由泄殖腔壁外突形成,尿液从输尿管先流入泄殖腔,再倒流进膀胱贮存,所以蛙类的膀胱称泄殖腔膀胱。
57、两栖动物:幼体在水中生活;成体是既在水中生活,也在陆上生活的变温动物。
58、羊膜卵:胚胎在发育期间的原肠期后,在胚体周围逐渐形成一个由羊膜包围的羊膜腔。
59、羊膜动物: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羊膜,因而合称为羊膜动物。
60、颞孔(颞窝):爬行动物进化后,眼眶后面的颅顶通常有附加的孔出现,这就是颞孔。
颞孔的发育与变化情况是爬行类部分类的重要依据。
61、氏孔:鳄类心脏的室间隔完整,在左、右体动脉弓的基部留有一个沟通2个心室的孔称氏孔。
62、次生腭(次生腭与次生颌颌):硬骨鱼类及其它脊椎动物的初生颌退化,上、下颌分别由前颌骨、上颌骨和齿骨等膜质骨代替,形成次生颌。
63、槽生齿 :牙齿着生在颌骨的齿槽中的牙齿类型64、侧生齿:指牙齿固结在颌骨的侧的牙齿。
65.多出齿:牙齿易脱落,一生中多次替换,随掉随生。
66、再出齿:一生中脱换一次,即先长乳齿,脱落后换成恒齿,称再生齿。
恒齿终生不变。
67、一出齿:牙齿终生维持初生齿而不更换,这叫做一出齿68、中肾:中肾是鱼类和两栖类成体阶段执行排泄机能的器官,位于前肾的后方。
69、腰带:由髂骨、坐骨、耻骨构成70、双循环(不完全双循环):从两栖类开始,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2条途径。
体循环是血液从心室压出,通过体动脉到身体各部,再经体静脉回右心房。
这种循环称大循环。
肺循环是血液从心室压出,通过肺动脉到肺,经气体交换后,再经肺静脉回左心房。
这种循环又称小循环。
由于两栖类的心室只有1个,故称不完全的双循环。
71、变温:脊椎动物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称为变温72、休眠动物:有些动植物在不良环境条件下生命活动极度降低,进入昏睡状态。
等不良环境过去后,又重新醒过来,照常生长、活动。
动物界的休眠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类是严冬季节时(低温和缺少食物)进行的冬眠,如青蛙、刺猬等;一类是酷暑季节进行的夏眠,如海参、肺鱼等。
休眠在动物界是较为常见的生物学现象,除了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外,不少的无脊椎动物和少数的鸟类、哺乳动物等也有休眠的现象。
73、舌接型:软骨鱼类的大多数鱼上颌骨依靠舌颌骨与头骨的后部相连接,这种类型颌的悬挂方式使颌的活动性得以增加,较双接型进步·74、胸腹式呼吸:通过外肋间肌的收缩,提起肋骨,扩展胸腔,吸入空气进肺,当肋间肌收缩时,可牵引肋骨后降,胸腔缩小,空气从肺呼出。
75、爬行动物的亚卵胎生:受精卵留在母体输卵管初步发育,产卵时胚胎已进入器官形成阶段,产卵不久或短时间胎儿就会发育完善而出生。
76、迁徙:鸟类在繁殖区与越冬区之间的周期性迁居行为,具有定期、定向、集群的特点。
77、候鸟与留鸟:候鸟,即是随季节的不同,应气候的寒暖,而改变它们栖息地域的鸟类。
留鸟,是指长期栖居在生殖地域,不作周期性迁徙的鸟类。
78、夏候鸟:夏候鸟是指春季或夏季在某个地区繁殖、秋季飞到较暖的地区去过冬、第二年春季再飞回原地区的鸟。
如家燕、杜鹃、黄鹂就是我国的夏候鸟。
79、冬候鸟:冬季飞来越冬,春北季去繁殖的鸟类旅鸟:指迁徙中途经某地区,而又不在该地区繁殖或越冬,就该地区而言,这些鸟种即为旅鸟。
80、双重呼吸:鸟类除具有肺外,并有从肺壁凸出而形成的薄膜气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