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谟泥石流
泥石流PPT

a
62
a.
a.兰青线防治泥石流 的斜面格栏坝 b.防治八步里沟泥石 流的拦沙坝 b
63
4、停淤工程 在泥石流出山口冲积扇等地形较宽缓处, 可修建停淤场用于调节泥石流流量,不能 用作永久拦砂场。必须适时清淤,以确保 有足够的调节库容。 5、排导工程 在泥石流通过城市等重要保护目标区河道 段,加高加固两岸河道,减小河道弯度, 疏掏拓宽河道,设臵潜坝防止河床下切等. 以利于泥石流安全通过,输入到下游河道 中。
25
2、地形地貌条件: 地形地貌条件是形成泥石流的内因和必
要条件,它制约着泥石流的形成和运动,影
响着泥石流的规模和特性。在泥石流的形成
条件中,地形地貌条件是相对稳定的,其变
化是缓慢的,同时在泥石流的活动过程中,
也被再塑造。
26
泥石流活动的过程形成—运移—堆积就是地 表一次破坏和塑造过程:平面呈一不对称的哑铃 形成区和堆积区的形态极不稳定;形成区由条带 状向树枝状发展;流通区在发展过程中相对稳定; 堆积区由于流域内来沙量的增长而不断扩展,进 逼下游大河变形,导致河流改道. 3、水源条件: 水不仅是泥石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固体 物质的搬运介质。降雨历程、降雨量以及降雨强 度等对泥石流形成具有明显的影响。
40
泥石流危害道路
成昆线--利子达依沟
1981年7月 ,特大型泥石流,最大流量3200方/秒,固体 物总量70万方,冲毁大桥,颠覆列车,造成人员伤亡。
41
成昆线--利子达依沟
泥石流危害道路
抢修、架桥、临时通车。成昆线北段,甘洛附近。
42
泥石流危害道路
成昆线--太平沟
贵州望谟打蒿沟“6·06”泥石流特征

数 个 乡镇 1 ( 0 1—0 0 T 2 0 0h 2 1 6— 5 2 :0至 0 1 8 0 ) 6 1 :0 0
环境 及 泥 石 流 概 况
1 1 自然 环境 .
降水 量均 超过 8 I 0Im¨ 。在 强 降雨 作 用 下 , 谟 大 l 望
2 1 —0 0 3 1 0 , 州 省 黔 两南 州 望 谟 县 0 1 6— 6" :0 贵 0
流灾 害发 生 的有 利 的坡 度 因素 及 其 未 来 的 发 展 趋 势。
受高 空切 变 和冷空 气 影 响 , 致 境 内中部 以北 地 区 导 出现 短 时强 降雨 , 部分 乡镇 出现 大暴 雨或特 大暴 雨 ,
[ uzo rvneG o gcl i s rMoi r gadE r rigad D c inS p o Pa om R sa hS brjc : uzo rvne G i uPoic el ia Ds t nt i n al Wa n n ei o u p ̄ ltr eer upo t G i uPoic h o ae on y n s f c es h
3 第 5期 5 9~66页 0卷 9 0
21 0 2年 9月 文 章 编 号 :10 0 8—2 8 76一( 0 2 5— 9 0 2 1 . 0, . p 9 —6 6 1 3 No 5 p 5 9 0 S p ., 0 2 et 2 1
J OURNA OUNT N S I NC L OFM AI C E E
在 大地 构造位 置 上 , 沟 地处 望谟 县 北 部扬 打蒿
收 稿 日期 ( ee e a ) 2 1 0 叭 ; 回 日期 ( cetd 2 1 R ci ddt :0 2— 6一 v e 改 A cpe ): 0 2—0 6—2 。 8
2019统编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六章《自然灾害》全章节备课教案教学设计(含问题研究章末综合测试及答案)

【2019统编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六章《自然灾害》全章节教案6.1《气象与水文灾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是介绍有关自然灾害知识,本章内容学生在生活中感触较多的,每年度会有自然灾害对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但学生对自然灾害的了解只限于现象,而对灾害的形成、危害和防治没有系统的了解。
高一学生已经掌握部分地理基础知识,有了较强的分析和综合能力,此阶段正是学生求知欲旺盛、参与意识强的时期。
通过认识发生在身边的自然灾害,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索兴趣。
在教材中运用了大量的实例对概念进行说明,让学生真实地体会到自然灾害就在我们身边。
通过对本节地理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地理知识能增强他们的生活和生存能力。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核心要点:1.洪涝灾害的定义、影响因素、分布地区、主要危害2.干旱灾害的定义、影响因素、分布地区、主要危害3.台风、寒潮灾害的定义、源地、影响地区、主要危害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分析.洪涝、干旱、台风、寒潮灾害发生原因、危害区域认知:结合不同区域的图文材料,分析区域内自然灾害类型,分析成因、危害地理实践力:结合当地图文材料,了解当地自然灾害类型,发生时间,并分析成因、危害人地协调观:掌握涝、干旱、台风、寒潮灾害发生原因和规律,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教学重难点:1.重点:各种气象灾害的危害。
2.难点:洪涝、旱灾、台风灾害、寒潮灾害成因分析。
课前准备:多媒体自制教具教学过程:导入[导入新课]《管子·度地篇》中提到,故善為國者,必先除其五害。
水,一害也。
旱,一害也。
風霧雹霜,一害也。
厲(瘟疫),一害也。
蟲,一害也。
此謂五害。
五害之屬,水最為大。
可以看到五害中,气象灾害占了很大比例,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危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气象灾害》。
教师板书:气象灾害教师补充: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称为气象灾害。
滇桂黔石漠化调研组深入我州调研指导活动剪影

打鱼凼水利工程完成投资 2.3 亿元
本报讯 兴仁县打鱼 凼 水利 工 程 自 2010 年 2 月 动工建 设以 来 , 工 程 进 展顺利。 截止 3 月中旬,共完成投资 2.3 亿元。 打鱼 凼 水 利 工 程 是 兴 仁 县 在 建 的 大 型 水 利 工 程 , 工 程 位 于 北 盘 江 一 级 支 流 麻 沙 河 上 ,是 一 座 集 灌 溉 、发 电 、供 水 及 旅游 等综合 利 用为一体的水利工程,水库总库容 6060 万立方 米,工程建成后可保证灌溉面积 4606 亩,电站装机 18 兆瓦,年工 业供水 2100 万立方 米 , 总 投 资 4.9 亿 元 , 工 程总 工 期 为 36 个 月 。 该 工 程已 经列入 2011 年 水利 建设 、 生 态 建设 、 石漠 化综 合 治 理 “ 三 位 一 体 ” 规划 首批开工项目和今年国家资金计划 。 工 程 自 开 工 建 设 以 来 ,在 施 工 方 的 努 力 下 ,目 前 已 完 成 土石 方 开 挖 18.79 万 方 , 砌 石 3.49 万 方 , 混 凝 土 浇 筑 8.57 万 方 , 完 成投 资 23094 万 元 , 完 成 合 同 投 资的 68.8% 。 据 介 绍 , 以 目前 工 程 的进 度 预 测 , 完 成日 期将 由 原计 划 的 2012 年 12 月 提 前到 2012 年 6 月 。 ( 梁正仁 )
兴仁强化农资监管保春耕
调研组在州委副书记付贵林 ( 前排右一 ) 陪同下 参观贞丰县坪上村 “ 坪上模式 ”。 调研组在册亨县冗渡镇调研 “ 林药模式 ”。 调研组深入安龙县贵州金州农业开发有限公 司出口蔬菜生产基地调研 。 本报讯 为 确保 全 县 春 耕农资 安 全 , 维护广大农民的合 法权 益 , 入 春 以来,兴仁县农业执法大队以种子、农药、化肥监管 为重点,采取常态 管理 、 集中整 治 、 明 察暗 访 等 方式 , 严 厉 打 击 假冒伪劣 农资产 品 , 确保 农民 群众 用 上 放 心 安 全农资 。 今 年 春 节 收 假 以 来 , 兴 仁 农业 局 执 法 大 队 坚 持 “ 安 全 第 一 , 预 防 为 主 , 综合 治 理 ” 的 方 针 , 认 真 落 实 工作 职 责 , 加 强 农 业 相 关 法 律 法 规 宣 传 , 加 大行 政 执 法 和 办 案 查 处 力度 , 严 厉 打 击假冒伪劣 农资产 品 , 保 护农民合 法权 益 。 据 兴仁县 农业执 法 大 队队 长 童勇 介绍 , 目前正值 春 耕备 耕 高 峰 期 ,广 大 农 民 朋 友 在 购 买 种 子 时 ,须 向 种 子 经 营 者 索 取发 票 , 保 存 好 发 票 和 种 子 包 装 袋 等 证 据 , 以 便 种 子 出 现 质 量问题 后 , 可 以 向 农 业 部 门 或 工 商 部 门 投 诉 , 向 种 子 经 营 者 索赔 。 在 检 查 中 ,执 法 人 员 以 种 子 、农 药 、化 肥 监 管 为 重 点 ,对 全 县 34 个集 市 360 家 农资 经 销 商 , 采 取 常态 管理 、 集中整 治 、 明 察暗 访 等 方式 , 开 展专 项整 治 , 并 要 求 各 经 营户 要 诚信 经 营 , 严 把进 货渠 道关 , 保 证 进 货 质 量 , 坚 决 把不合 格 的农资 商 品 清除 市场 , 营 造 农资 市场 诚信 经 营 的 良 好 氛围 。 目前 , 共 出动执 法 人员 420 人次 , 检 查 农 资 经 营 门 市 ( 摊 )200 场 次 , 收 缴 、 扣 押 、 没 收 违 规 玉 米 、 水 稻 假 种 子 1300 公 斤 , 立 案 7 件 , 查处 3 件 , 罚款 5480 元 。 有效 净 化了农资 市场 , 切 实 维 护了农民 群众 的合 法权 益 。 ( 段明芬 )
贵州都匀市翁岗沟泥石流特征分析

的特 征及 成 因, 并 对泥 石流 的静 力 学和动力 学特征 值进行 计算 , 为该 沟 防灾减 灾工作提 供资 料 。
关键词 : 泥石 流 ; 特 征分 析 ; 成 因分 析 中 图分类 号 : TB 1 1 5: P 5 6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 8 9 8 4 ( 2 0 1 3 ) 0 2 — 0 0 7 6 — 0 5
据 现 场调 查访 问 , 翁岗 沟于 1 9 9 8年爆 发过泥石 流, 属 中频泥 石流 。 目前 , 翁 岗沟沟 域 内和 堆积 扇体 西侧 分 布有较 多 的居 民 , 主要 包括 翁 岗大寨 、 翁 岗小
石 流 流域 内最 高海拔 约 1 4 5 0 I T I , 为 翁 岗坡 , 最 低 海
道较 陡 , 下部 较平 缓 。海 拔 i 3 6 0 m 以上 部 分 沟 道 平 均纵 坡降 约为 2 9 2 . 8 ‰, 海拔 l 3 6 0 m 以下 部分 沟 道平 均纵 坡 比降约 为 1 2 1 . 6 ‰, 主沟 沟道 整 体 平 均 纵坡 比降约 1 4 1 . 4 ‰ 。沟道 两 侧 山 体 切 割较 强 烈 , 上部 沟道 两 侧 山 坡 坡 度 可 达 4 O 。 ~5 O 。 , 最 大 可 达 6 O 。 。下部 沟 道 两 侧 山坡 坡 度 相 对 上 部较 缓 , 坡 度
贵州 省 是 我 国泥 石 流灾 害 较 为 严 重 的地 区之
一
流 的可能 , 直接威 胁 沟 内居 民生命 财 产 安 全 、 学校、 耕地 等 , 威 胁资产 约 1 9 7 5万 元 , 可见 其危 害 性是 非
常 巨大 的。 因此 , 对该 泥 石 流 沟 开展 勘 察设 计 治理 工 作 十分 必要 。
光明泥石流事件问责方案

光明泥石流事件问责方案光明泥石流事件是发生在2018年7月5日的一起严重自然灾害事件,该事件造成广东省韶关市光明村严重受灾,多人失踪甚至死亡。
面对这一严重灾害,问责方案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对于灾害的发生,需要深入调查相关的原因和责任。
调查人员需要查明光明泥石流事件发生的具体原因,包括降雨情况、山体地质状况、水库蓄水情况、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综合分析,以确保问题的根源被找到。
此外,相关部门需要追查责任的具体人员,特别是在规划、建设、监管、预警等环节失职的责任人员,对他们进行问责。
其次,要对相关的管理机构和部门进行问责。
光明泥石流事件发生后,需要对责任单位的相关责任人员进行问责,包括地质、水利、预警、气象、民政、交通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员及其下属人员。
这些部门有责任在事件前进行合理且及时的防范和救援工作,如果发现有责任疏漏的情况,应严肃追究相关责任。
再次,要对相关的企业和施工单位进行问责。
如果在光明泥石流事件中存在相关的开发、建设或施工企业的失职行为,应对责任企业进行问责,并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行政责任。
这些企业和施工单位应该对他们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有清晰的认识,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确保项目的安全和稳定。
最后,要对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进行改善和修复。
光明泥石流事件暴露了当地许多基础设施的脆弱性和不完善性,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受灾地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和改造力度,修复受损设施,提高防灾能力。
同时,还要对当地居民进行安抚和帮助,提供相关的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支持,帮助他们恢复生活。
总之,光明泥石流事件的问责方案应包括调查原因和追究责任、问责管理机构和部门、问责企业和施工单位、改善和修复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
通过严肃问责,可以有效地警示相关单位和人员,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避免类似灾害的再次发生。
同时,修复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提供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支持,也是保护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
《二 泥石流脱险我知道》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六年级上册

《泥石流脱险我知道》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泥石流的性质、特点以及发生的条件,掌握基本的避险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面对自然灾害的警觉性和自我珍爱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泥石流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应对突发事件。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泥石流发生的视频和图片,用于教室展示。
2. 准备一些简单的应急工具,如手电筒、哨子等,用于模拟演练。
3. 提前了解当地地质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
4. 设计教室讨论和小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观看泥石流视频,提问学生观察到的现象。
2. 了解泥石流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到泥石流对人类的风险,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探究新知1. 学习小组探讨如何预防泥石流,分享效果,派代表总结。
2.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进行总结,并补充正确的预防方法。
3. 学习小组探讨如何在泥石流中逃生,同样分享并总结。
4. 教师补充并总结正确的脱险方法。
(三)实战演练1. 模拟泥石流场景,让学生实际操作逃生方法。
2. 针对学生的表现,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教室小结1. 教师总结泥石流逃生知识,强调重点。
2. 提问学生是否掌握了泥石流逃生知识,并进行小测验。
3. 鼓励学生遇到类似情况时,能够正确应对。
(五)作业安置1. 回家后将泥石流逃生知识分享给家长。
2. 搜集更多关于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知识。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泥石流发生的条件,了解泥石流发生时的自我珍爱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危机认识,提高学生在突发事件中的应变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泥石流发生时的自我珍爱方法。
贵州兴义马岭河流域典型沉积地貌发育与演化

贵州兴义马岭河流域典型沉积地貌发育与演化
杨巍;秦媛媛;毛凯楠
【期刊名称】《贵州地质》
【年(卷),期】2024(41)2
【摘要】兴义马岭河流域位于贵州三叠纪“S”型沉积相变露头区,沉积地貌类型多样,具有优质的地质遗迹资源开发潜力,但是关于区域地质遗迹成景主控因素研究尚显薄弱。
本文基于实地调查,试图分析区内不同岩相结构与溶蚀速率的关联,探讨主要的地表-地下岩溶-侵蚀地貌的发育与演化过程。
受控于不同的溶蚀速率,碳酸盐台地及台地边缘相露头区分别形成三类锥状岩溶石峰与两类塔状岩溶石峰,深水陆棚-斜坡带地表地貌则表现为浅-中切割山地。
马岭河峡谷具典型地下洞穴伏流-地表岩溶峡谷演化特征,峡谷演化进程受溶蚀-侵蚀-崩塌-钙华堆积等多种地质作用综合影响,空间上箱型谷-嶂谷-宽缓谷依次分布。
碳酸盐台地-碳酸盐台地边缘-碎屑斜坡-陆棚沉积分异是区内地貌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差异溶蚀是地质遗迹成景及成片分布的关键。
【总页数】10页(P202-211)
【作者】杨巍;秦媛媛;毛凯楠
【作者单位】贵州理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宜宾学院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资源利用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901.7;P512.2
【相关文献】
1.泥石流流域地貌演化对贵州望谟泥石流形成机理的影响研究
2.天山夏特河流域晚第四纪冰川沉积序列与地貌演化
3.贵州兴义喀斯特地貌的同时态演化——纳灰峰林子系统和西侧峰丛子系统
4.重力流与海底地貌动态相互作用下深水沉积体系发育演化——以大西洋赤道段菩提瓜尔盆地为例
5.黄土高原洛河流域地貌发育特征与形成演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望谟“20110606”泥石流灾害
1灾害概况2011年6月6日凌晨1时许,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受高空切变和冷空气影响,导致境内复兴镇、新屯镇、打易镇、郊纳乡、坎边乡、乐旺镇、岜饶乡、打尖乡8个乡镇以及望谟与紫云县交界的部分乡村出现特大暴雨,打易镇降雨量达316.6mm,由于强降雨引发县境内的望谟河、打尖河、乐旺河流域山洪爆发,导致该县8个乡镇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
灾害造成37人死亡、15人失踪。
冲毁房屋数百间,直接受灾群众13.9万余人,交通、电力、通讯中段,直接经济损失20.65亿元。
2由于这场灾害对当地影响大,所以就灾害系统的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和灾情四大因素对望谟“6.6“进行分析。
2.1孕灾环境分析:
2.1.1地形地貌:区境内沟壑纵横,河流深切,山峦起伏,地形起伏大。
总体地势为中心部位打易一带最高、南部、南东部、北西部低。
区内最高点位于测区中部打易镇的跑马坪,海拨高度1718m,最低点位于南部复兴镇洛郎一带的望谟河,海拨高度473m。
区内以石灰岩峰从山地为主,地形坡度较陡,多在45°~70°之间,地面平均坡度为45°,为地质灾害的发育提供了高陡的临空条件。
2.1.2气象水文:具有高原亚热带温凉湿润气候的特点,区内多年平均气温14.42℃~15.96℃,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6.0℃~27.6℃,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265.7mm,年内降水分布不均匀,5-10月集中了全年降水量的83.01%,总降水量为10
51.6mm,11月至次年3月份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6.99%,总降水量仅为214.1mm。
降水强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夏秋半年(雨季)降水多而集,降水强度大;冬春半年(旱季)降水量少,降水强度亦小。
区内≥50mm和<100mm的暴雨日数平均每年有4d,以5-9月出现最多;≥100mm和<200mm的大暴雨平均3~4a一次。
日最大降水量196.7mm。
望谟县平均在04月21日进入雨季,10月21
日雨季结束。
雨季内平均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
87.3%。
暴雨天气过程均在雨季内发生,平均年暴雨日数为4.3d,最多年(1968年)11d,最多月达5d,暴雨高峰期出现在6月。
1960-2010年期间累计暴雨日数为241d,其中大暴雨日数30d,日数的近八分之一,暴雨雨量占总雨量的28.8%左右。
境内河流属珠江流域红水河水系,发源于本调查区的最高处跑马坪一带的主要河流有望谟河、乐旺河、打尖河。
河溪属季节性(雨源性)山区河流,相对高差极大,河道比降大,河流上游与望谟县城落差达1200m;流域坡降大,多数河床的比降大于30‰,汛期降雨集中,河水暴涨暴落,其中望谟河在2006年的“6.12”,2008年的“5.26”,2011年的“6.06”的洪峰流量分别为1150m2/s、994m2/s、1700m2/s。
高速水流产生强大的动能,冲刷力强。
2.1.3地质条件:在大地构造位置上,望谟县地处扬子陆块与右江造山带的过渡地带,地质构造活跃。
大致以乐旺-望谟-新屯-打尖一线为界,北部属扬子陆块,南部为右江造山带。
地质构造形迹主要表现为直扭型的北
西向反排多字型构造及挤压型的东西向构造和南北向构造,尤以北西向构造最为发育。
本区大面积分布的中三叠统浊积岩中次级褶皱发育,形态复杂多样。
北西向构造主要有总体上呈排列轴近南北纵排斜列分布的望谟背斜、大观背斜、打易向斜、郊纳向斜。
望谟背斜、大观背斜由上古生界和三叠系组成并与之伴随着北东向的断裂构造发育。
褶曲构造规模大小不等,长度20~50km,因与其他构造发生了不同的复合关系,而出现局部的弯曲和偏转现象。
东西向构造分布于区内东南部的乐旺一带,主要有打狼背斜。
与之伴随的近东西、北东东向断裂构造发育。
灾区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泥盆系中统、石炭
系、二叠系、三叠系、第四系。
其中以三叠系地层中统的边阳组、许满组和新苑组,下统的罗楼组至紫云组等碎屑岩地层分布广泛,夹有部分碳酸盐岩。
三叠系的砂岩、粉砂岩,二叠系的泥岩、页岩,都是产生滑坡的有利条件。
加上望谟县地处扬子陆块与右江造山带的过渡地带,断裂构造和褶皱发育,地形坡度大。
这些岩石往往与走向一致的大型节理极为发
育,在重力作用下极易产生拉裂面,裂面在降水作用下逐渐贯通,从而极易产生滑坡。
强降雨条件下,容易产生泥石流。
2.1.4地震:根据国家技术质量监督局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望谟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35s,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对应地震动峰值加速值高,地震基本烈度高。
2.2致灾因子:
2.2.1强降水是山洪泥石流灾害的诱发因素6月5日夜晚至6日凌晨,贵州望谟县中部以北地区出现短时强降雨,部分乡镇出现了大暴雨或特大
暴雨,从强降雨中心区域的逐小时降雨量来看,望谟北部降雨集中、强度大,其中打易镇6月5日23时至24时雨量达125mm,是小时暴雨标准的7.8倍。
流域内强暴雨中心自望谟河上游打易镇向下游移动并逐渐减小。
此次过程的降雨总量、降雨强度均超过了望谟县受灾严重的2006年和2008年。
2.2.2特定地形地貌环境是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的背景望谟县自然条件恶劣,山高、坡陡、谷深、河床比降大,特殊的地形、地貌是山洪灾害的重要原因。
望谟县属山地,为低山中山峡谷地貌。
北部沟谷纵横交错、山高谷深,切割强烈,汇水区跑马坪一带最大高程达1718m,县城高程一般在500~550m以下,相对高差1200m,运动距离只有21km,这是快速聚集山洪、形成强大冲击的重力势能条件。
2.2.3地层岩石破碎是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的基础虽然森林覆盖率高达60%以上,但由于土质疏、土层薄、坡度大、基础薄弱,高强度降水极易造成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
高速水流携带石块、泥沙、树枝等,产生强大的动能,冲刷、冲毁河道及沿岸的农田、公路、房屋等基础设施,冲毁或者堵塞桥梁,减小行洪断面以至洪水位上升,洪水后期从而抬高
河床,进一步减小河道行洪能力。
2.2.4防洪基础设施薄弱防洪能力低目前全县仅有两座小(1)型水库、9座小(2)型水库;防洪堤也仅局限于县城部分河段,而且20a一遇的防洪标准也较低,而其他乡镇仅有局部零星河堤,基本处于未设防状态。
同时望谟河城区下游河段蜿蜒迂回,犹如肠梗阻,天然行洪能力低。
根据水文部门对县城河段测算,2006年“6.12”特大洪水为50a一遇,2008年“5.26”洪水为40a一遇,2011年“6.0
6”洪水为200a以上。
由于防洪设施少、防洪标准低,目前整个防洪工程缺乏系统综合治理,造成被动受灾的局面。
2.2.5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重了灾害损失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表现在城镇建设挤占河道、公路桥梁预留行洪断面小、避灾意识薄弱。
望谟县中部以北打易镇等乡镇山地陡峭,可利用土地少,部分居民占河道建房,房后挡土、房前挡水,房屋既充当挡土墙又充当防洪堤,严重缺乏避灾意识和科学常识。
县城至打易镇的209公路沿河道修建,部分路段挤占行洪断面,从而影响行洪。
209公路虽在2008年山洪泥石流灾害后恢复重建,但还是因为原地重建,挤占行洪断面,所以本次山洪泥石流灾害又被冲毁,形成了建了又毁的局面。
因此209公路不宜原线重建,而要选择主动避让改线建设。
城区河段王母桥以下河段左岸临河建房,挤占河段行洪断面,房屋充当防洪堤,造成房屋被冲毁的灾害损失;宁波桥预留断面较小,不能满足20a一遇的行洪能力,造成桥梁阻水,抬高上游水位。
2.3承灾体
2.3.1人类本身此次泥石流危及望谟县的8个乡镇,直接造成37人死亡,15人失踪。
直接受灾群众多达13.9万人。
2.3.2建筑对望谟县8个乡镇的居住房屋、科学、教育、文化、医疗、娱乐用房、工业设施、工厂厂房等造成损毁。
2.3.3交通、电力、通讯泥流洪灾发生后,造成公路毁坏,电力供应受损,通讯中断等。
2.3.4以上各种各种直接导致经济损失20.65亿元。
2.4灾情截止2011年7月底,全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01
处。
其中,滑坡182处,占总数的90.5%;崩塌16处,占总数的8.0%;泥石流3处,占总数的1.5%。
共有6所学校3128名师生,2638户16555人和25542万元财产处于地质灾害的威胁之下。
2011年“6.06”望谟县特大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受灾范围主要分布在望谟河、乐旺河、打尖河和油迈河流域,以流域划分为基础,兼顾乡(镇)、村行政区域的完整性,确定以8个受灾乡镇(复兴镇、新屯镇、打易镇、郊纳乡、坎边乡、乐旺镇、岜饶乡、打尖乡)和油迈瑶族乡为主的范围。
本次受灾总面积为1499.60km2。
共涉及8个乡镇57个行政村132个自然寨,存在威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140处(其中核查点55处,均有不同程度变形加剧,新增点85处)其中滑坡128处,崩塌8处,泥石流沟3条,不稳定斜坡1处。
共威胁农户1402户6585人、学校5所、乡镇政府办公楼1栋、乡镇医院1所。
冲毁房屋数百间,直接受灾群众13.9万余人,交通、电力、通讯中段,直接经济损失20.6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