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某山前泥石流特征及理论计算
泥石流运动参数的计算方法

价分析受灾体条件 , 易损性是 由社会经济条件和受灾体 直接条件两方面基本要素构成。 滑坡灾害风险分 析不仅要 与滑坡灾 害机制研究 相结 合, 更重要 的是与灾 害破坏的工程及经济分析相结合 。易 损 }评价涉及到受灾体类型划分 、 生 受灾体损毁数量和损毁 程度的 统计、 受灾体价值损失率的计算等。滑坡灾害的损 失评价是在滑坡危险性评价和易损性评价的基础上进行 的, 其损失分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预测滑坡灾 害经济损失需根据滑坡灾害特点计算期望损失值。
行评 价 , 进行 累加 , 出评 价 区的期望 损失 。即 : 然后 得
S口 (面一∑S g ) (点 ) () 9
通 过危 险 l分 析评价 滑坡 的致灾 的条件 , 生 通过 易损性评
式 中 : (面 S ——评 价 区滑坡灾 害期望 损失 ; 5 —— 评价 区各滑坡灾 害点 损失 。 (点 这种方 法虽然 简 便实 用 , 如 果评 价 区范 围较 大 , 但 灾 害点较 多时 , 以逐 点 进行 损 失 评价 , 时 只 能在 专 难 此
泥石流的容重是很关键的参数 , 除对泥石流体的性 质起 决定 性 作 用 外 , 直 接 影 响 工 程 的规 模 和经 济效 还 益[, 1 获得 泥石 流容重 的方法 主要 有两种 。 ] 2 1 1 现场试 验取得 泥石 流容重 .. () 1现场调查试验法: 现场请当地 曾亲眼看见过该 沟 泥石 流暴发 的居 民多 人 次 , 需 要 测试 的沟 段 , 取 在 选 有代 表性 的堆 积物搅 拌成暴 发 时的泥石 流流体 状态 , 进 行样 品鉴定 , 然后分别测出样 品的总质量和总体积 , 按
门勘察基础上, 采用平均危害面积比率和灾害平均活动
概率 ( 或平 均发展 速率 ) 析评 价滑坡 灾害期 望损 失 。 分
云县马家沟泥石流特征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应用

云县马家沟泥石流特征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应用云县马家沟位于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是一个山区地形,并且地处靠近季风气候带的地区,因此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
以下是对马家沟泥石流特征、成因以及治理措施应用的分析。
一、泥石流特征1. 规模较大:马家沟泥石流的规模较大,容易造成严重的灾害。
2. 破坏性强:泥石流冲击力大,容易破坏河道两岸的建筑物和农田,对经济生活产生严重影响。
3. 源头多样化:马家沟泥石流的源头有降雨引起的山洪泛滥、土地开垦等多种因素。
4. 频发性高:由于地形复杂,降雨较多,马家沟泥石流的频发性较高。
二、泥石流成因分析1. 山体地质条件:马家沟地区多为强风化的泥质岩层,容易发生山体滑坡、坍塌等现象。
2. 气候条件:马家沟临近季风气候带,降雨较多,使得山区土壤饱和,易发生泥石流。
3. 土地开发行为:过度开发山区土地,砍伐植被,破坏了地表的保护覆盖层,造成山体裸露,增加泥石流发生的风险。
三、泥石流治理措施应用1. 植被恢复:进行山区植被恢复工程,采取封山育林、植被防护等措施,增加地表的保护覆盖层,减少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
2. 耕地整治:对马家沟区域内的耕地进行整治,修建水利设施,加强耕地的防护工程,减少农田灾害损失。
3. 河道整治:对马家沟河道进行疏浚、加固,加强堤防的建设,减少泥石流冲击对河道的破坏。
4. 监测预警:建立泥石流监测预警系统,在马家沟地区设置监测点,及时掌握地质灾害信息,提前预警,组织疏散人员。
5. 安置搬迁:对于频繁发生泥石流的危险地区,采取安置搬迁的方式,将居民迁至安全地带,减少灾害损失。
马家沟泥石流的特征及成因与地质、气候和人为因素密切相关,治理措施应用涉及恢复植被、整治耕地和河道、监测预警以及人员安置搬迁等方面。
通过科学的治理和综合措施的应用,可以减少泥石流发生,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某泥石流区域基本特征情况介绍

某泥石流区域基本特征情况介绍泥石流基本特征1 泥石流沟域特征1.1 沟域形态####沟沟域形态近似矩形,沟域平均纵向长度4.7km,平均宽度1.5km,沟域面积6.8km2,沟域分布较对称,沟域最高点位于北西侧,高程1827m,最低点位于鱼溪沟汇入白沙河口,高程860m,相对高差967m。
##沟发育有一条支沟玉溪沟,长2.7km,宽50-80m。
1.2 沟道特征(1)主沟沟道特征##沟总体上为深切割“V”型谷,总体上具有岸坡陡峻,切割深度较大的特点。
主沟纵长 4.7km,主沟沟头最高点高程为1680m,沟口与白沙河交汇处高程为860m,相对高差800m,主沟平均纵坡降170‰,其中上游与支沟一交汇处以上沟段纵坡陡峻,平均纵坡336‰,而以下沟段总体上纵坡略缓,平均纵坡68‰。
##沟上游较为狭窄,从支沟一至沟口沟段逐渐变宽,下游宽度一般可达50~150m,但局部地段也较为狭窄,形成宽窄相间的变化特点。
照片 1 主沟上游全貌照片 2 主沟下游沟道(2)支沟道特征支沟一沟谷狭窄,纵坡陡峻,水动力条件良好,4.20地震后不良地质现象发育,松散固体物源丰富,泥石流易发程度较高,支沟泥石流为鱼溪沟泥石流的发育提供了较丰富的物源补充和动力条件。
支沟一泥石流沟道均不同程度受揭底冲刷严重,沟道下切深度为1-3米。
沟道下切后,沟壁垮塌严重,垮塌物质均参与泥石流运动。
照片 3 沟道切割严重照片 4 坡面侵蚀严重照片 5 沟道特征照片 6 支沟一全貌2 泥石流危害##沟为稀性泥石流沟,于2006年7月14日爆发大规模的泥石流,泥石流最高洪水位高出路面1m,位于沟边的2户木结构房屋冲毁并带走2个人,位于沟岸两侧的房屋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照片 7 威胁煤厂照片 8 威胁居民房屋照片 9 威胁居民房屋照片 10 威胁居民房屋2.1 泥石流危险区范围##沟泥石流危险区范围主要为沿沟两岸预测最高泥位线以下区域及支沟泥石流威胁区域。
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空间和时间分布及其与降水特征的关系

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空间和时间分布及其与降水的关系姓名:穆丽冰学校:郑州外国语学校班级:高一五班1.研究动机:大理的悠远,丽江的柔软,时光打磨着记忆,若是人间有一处春色让人流连,便是七彩云南。
在这个暑假我准备和爸爸自驾游去云南,去看一看这个人间“秘境”。
但是云南频发的滑坡泥石流事故,总让人心生不安。
从云南昭通事故到镇雄泥石流灾害,从贡山事件到丽江惨剧,滑坡泥石流夺走了无数人鲜活的生命。
其造成公路大面积塌方,铁路、桥涵造毁坏等严重事故,更是为出游云南带来巨大危险。
所以,我想要深入了解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想知道与当地降水特征的关系。
以此在天气变化时,能及时做好应急准备,为出游的安全提供保障。
2.研究目的:①了解云南滑坡泥石流空间分布与演变的特点②探究云南降水、大雨、暴雨之间的关系③寻找滑坡泥石流灾害月际变化、年际变化特征3.研究方法: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当地天气降水信息、咨询老师及长辈、用数据图表分析归纳4.研究内容(1.)空间分布特征利用云南省气象台 2001 - 2005年收集的滑坡泥石流资料,分析了这五年云南滑坡泥石流灾害空间。
分布特征 (图 1 ( a ) ) ,并与云南暴雨日数分布 (图 1 ( b ) )进行了比较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 ,云南滑坡泥石流分布的总趋势是西多东少,西北多,东南少。
这种分布与云南地形、地貌有着密切的关系。
云南的地貌,以云南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的宽谷为界,云南全省大致可以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
云南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称云南高原,属云贵高原的西部,云南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
云南这里主要是波状起伏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貌,云南西部为横断山脉纵谷区,高山与峡谷相间,云南地势雄奇险峻,其中以三江并流最为壮观。
一般来说,云南西北部平均海拔在3000米~4000米;云南西南部平均海拔在1500米~2200米;云南靠边境地区地势逐渐和缓,平均海拔只在800米~1000米,个别地区下降至500米以下,是云南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之所在。
泥石流动力特征计算 (1)

泥石流的力学特征(1)容重泥石流静力学特征主要指泥石流体或浆体的容重、含水量、物质组成、流变特征、化学性质及其静力特征等。
在一般地区出于泥石流的突发性、冲击力大等条件所限,难以直接测得天然泥石流容重。
一般采用现场调查试验法进行泥石流容重的测定,即在现场请当地亲眼看见泥石流暴发的居民多人,在需要测试的沟段,选取有代表性的堆积物搅拌成暴发时泥石流流体状态,进行样品鉴定,然后分别测出样品的总质量和总体积,求出泥石流流体容重。
在无法取得代表性样品时,根据《规范》中泥石流沟易发程度数量化评分标准,对某泥石流沟进行泥石流沟易发程度数量化评分(详见表4-3),按照《规范》中附表“数量化评分(N )与重度、(1+Φ)关系”,可以得到泥石流的容重。
本报告采用后一种方法,查表得到泥石流的容重为m3。
(2)泥石流流速泥石流的流量是泥石流重要的特征值之一。
它不仅反映了泥石流的强度,规模和流体性质,而且决定着防治泥石流工程建筑物的类型、结构和尺寸。
因此,泥石流的洪峰流量是泥石流研究和防治工程中不可缺少的参数。
流速VC 按照铁道部推荐的稀性泥石流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式中: a 1——泥石流中含沙量变化引起的流速修正系数,()5.0111+Φ=H a γ;R ——水力半径(m),2.5m ;IC ——泥石流水力坡度(‰),用沟床纵坡代替;n ——清水河床糙率系数;Φ——泥石流泥沙修正系数,()()c H c γγγγω--=Φ;c γ——泥石流容重(t/m3),为m3;w γ——清水容重(t/m3),m3;H γ——泥石流中固体物质重度(t/m3)。
根据以上计算公式,泥石流的平均流速为s 。
(3)泥石流流量泥石流流量计算,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雨洪法;二是形态调查法。
①雨洪法假设泥石流与暴雨同频率、且同步发生,先按水文方法计算出断面不同频率下的小流域暴雨洪峰流量 (计算方法查阅四川省水文手册),然后选用堵塞系数,按下式计算泥石流流量:式中:c Q ——频率为P 的泥石流洪峰值流量(m3/s ); p Q ——频率为P 的暴雨洪水设计流量(m3/s );Φ——泥石流泥沙修正系数,查《规范》附表,值为;c γ——泥石流容重(t/m3),为m3;w——清水的重度(t/m3),为;γ——泥石流中固体物质重度;HDC ——泥石流堵塞系数(见表3-8),可查经验表为。
云南贡山8·18特大泥石流灾害调查分析与启示

属于特大型黏性 泥 石 流;泥 石 流 在 距 沟 口 2 5 k m 的 弯 道 处 超 高 现 象 比 较 明 显, 其高度为 4 1 m , 泥石流整体冲击力为 6 4 0 1 k N , 单块块石最大撞击力为 4 9 1 2 7 t f ;东月各河泥石流具有“ 高落差、 大坡降、 窄峡谷、 大体量、 高速度、 远距离” 的特点, 其隐蔽性、 突发性和破坏性极强, 属于典型的“ 高位” 泥石流。对该泥石流的形成机理和运动特征分析, 可为整个怒江流域, 乃 至西南高山峡谷区“ 高位” 泥石流灾害的早期识别、 监测预警与风险评价等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云南贡山 形成机理 特征分析 高位泥石流 中图分类号: P 6 4 2 文献标识码: A
A b s t r a c t T h ea r t i c l ei sb a s e do nf i e l ds u r v e y ,a n dd a t ao f r e m o t es e n s i n g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 I t e l a b o r a t e sg e n e t i c m e c h a n i s ma n d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D o n g y u e g er i v e rd e b r i sf l o wh a z a r d s . I t a n a l y s e st h eg e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b a c k g r o u n d . T h et e r r a i nc o n d i t i o n sa r el o n gd i s t a n c e ,l a r g eg r a d i e n t a n dn a r r o wc a n y o na n ds t r a i g h t c h a n n e l . I t p r o v i d e s ap o w e r f u l t e r r a i nc o n d i t i o nf o r t h e o c c u r r e n c e o f d e b r i s f l o w . T h e r e a r e a l o t o f l o o s e d e p o s i t s o f u p s t r e a m . T h e yp r o v i d es u f f i c i e n t m a t e r i a l s o u r c e s f o r t h eo c c u r r e n c eo f d e b r i s f l o w . T h ed e b r i s f l o wl a s t e d2 2 7 3s e c o n d . T h e
泥石流流量、流速的测定和计算-secret

泥石流流量、流速的测定和计算
泥石流流量、流速的测定和计算
1 流量的计算
(1)形态调查法
Qm=Fmum 19.3-1
式中Qm—泥石流流量(m3/s);
Fm—泥石流体的横断面面积(m2);
um—泥石流流速(m/s)。
【例题17】某地平均每11年发生一次泥石流,泥石流流体的横断面面积为20m2 ,泥石流流速为3.5m/s,按形态调查法进行计算,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中有关泥石流分类规定,该泥石流为( )。
A、Ⅰ1;
B、Ⅰ2;
C、Ⅱ1;
D、Ⅱ2;
答案:D
【解答】根据题意有:Fm=20m2;um=3.5m/s;
按形态调查法计算:Qm=Fmum=20×3.5=70m3/s;界于30~100 m3/s之间,属于第二个亚类,即Ⅰ2或Ⅱ2;
另外,平均每11年发生一次,属低频泥石流Ⅱ;故应选择Ⅱ2,答案为D。
泥石流运动特征值计算方法-

泥石流运动参数特征值计算方法——以xxxxx村泥石流沟为例摘要:文章在前期地质调查基础上,对治理区泥石流运动参数进行了详细计算,包括泥石流流量、流速、整体冲击力、冲起高度、弯道超高等,并对该泥石流沟提出治理建议。
关键词:泥石流;运动参数1,前言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不良地质现象,由暴雨或上游冰雪消融形成的携带有大量泥土和石块的间歇性洪流。
具有突然发生、来势凶猛、历史短暂、破坏力强的特点。
沿途冲毁道路桥梁,淹没房屋农田,阻塞河道,在顷刻间造成巨大灾害,应该要注意防范。
泥石流勘查指在收集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测绘、勘探(钻探、物探等)、试验等手段,对泥石流活动区域进行的有关泥石流的形成、活动、堆积特征、发展趋势与危害等方面的各种实地调查、综合分析与评判,为泥石流防治方案的选择和防治工程的设计提供基础资料。
其中泥石流运动特征值的包括流量、流速、冲击力、弯道超高等,泥石流的这些运动参数不仅反映了泥石流的规模、强度和流体性质, 其确定方法和计算结果还直接决定着泥石流防治建筑物的类型、结构和尺寸,是泥石流研究和防治工程设计的基础。
2,治理区概况2.1 治理区位置治理区位于xxxxx西北方向,处于xxxxxx风景区,行政区划上隶属于xxxxx 镇。
中心点坐标为北纬xxxxxx,东经xxxxxx。
该地区分布有S213省道(xxx公路),交通较为便利。
2.2 地质环境背景(1)地形地貌:治理区地处燕山南麓,属低山丘陵地区,海拔标高+240~487m。
总体地形北高南低,相对高差90~180m,治理区沟谷发育,呈“V”型及“U”型,谷宽20~60m。
沟谷两侧山体坡度较陡,自然坡度角区约为55~75°,部分岩质边坡近乎直立,沟床纵坡15°,单沟沟谷为南北向,沟谷内第四系坡积,残积物较厚,植被较发育。
图1 治理区地形地貌图(2)地层岩性:治理区一带区域地层,除第四系坡积,洪积层外,主要为侏罗系中上统髫髻山期岩浆岩,成分主要为安山岩,分布广,厚度大,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杏仁构造,同时存在少量粗安岩,粗面岩,火山碎屑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某山前泥石流特征及理论计算
[摘要]根据对泥石流的流域特征、泥石流特征和堆积物特征进行分析,该泥石流为准山前沟谷型中~大型稀性砂石型泥石流。
经现场调查试验,科学选取计算参数,采用雨洪修正法(东川泥石流流量公式)和西南地区(铁二院)公式,模拟计算出泥石流设计流量和流速,为泥石流治理设计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计算结果与该县水利局对2010年8月1日发生泥石流时现场测量最大洪峰流量、流速基本相近,证明理论计算结果可靠。
本文通过对泥石流实例的特征分析和理论计算,为今后坝区边缘的山前泥石流防治在工程实际中的运用提供了参考。
[关键字]泥石流泥石流特征设计流量设计流速
1.泥石流流域特征
该泥石流位于云南省某坝区,流域面积为55.46km2,形似一”鸭梨形”,集流时间短,河道长17.7km。
泥石流流域特征见表1。
2.泥石流特征
⑴泥石流流体特征
据该泥石流1986年7月26日暴发的泥石流情况描述:这次泥石流规模最大,暴发时,有响声隆隆和硫磺气味,地有震感,流体呈稀~稠浆状。
当时所做的现场泥石流浆体试配,泥石流密度为1.53t/m3。
⑵泥石流暴发频率及流量
暴发频率:该泥石流1953年至今,暴发中~大型泥石流8次,平均每7.1年暴发一次;1985年以来暴发6次,平均每4.2年暴发一次。
小型泥石流几乎每年都会暴发,暴发频率有上升趋势。
泥石流流量:该泥石流30年一遇流量为121.48m3/s,50年一遇流量为145.51m3/s,100年一遇流量为173.99m3/s。
⑶泥石流堆积物特征
沿河道分布的堆积物,纵坡平缓,坡度45~16.7‰。
平面上泥石流堆积物粒径自上而下变细。
泥石流一次淤积厚度一般大于0.15m,最大2.3m,估算最大一次淤积量≥8.5万m3。
3.泥石流类型
该泥石流堆积扇均位于山前地带,沟谷明显,流体密度在1.32~1.53t/m3间,
为准山前沟谷型泥石流,泥石流性质为稀性砂石型泥石流,规模中~大型,目前处于发展期。
4.泥石流发展趋势
近期泥石流有由发展期向旺盛期发展的趋势。
通常中型泥石流三年到十年暴发一次,小型泥石流几乎年年暴发。
5.泥石流设计流量
⑴流体密度(ρc):现场调查试验为1.32~1.53t/m3,取1.40t/m3。
⑵固体物密度(ρh):取2.6t/m3。
⑶堆积物颗粒级配:堆积物粒径20~40cm,最大直径≥1.0m。
粒径>2mm 的占总量的80%。
⑷采用雨洪修正法(东川泥石流流量公式)计算,成果见表2.
据该县水利局对2010年8月1日发生泥石流时现场测量最大洪峰流量为137.67m3/s,相当于50年一遇流量,和理论计算结果QC,2%基本相近,证明理论计算结果可靠。
6.泥石流设计流速:
采用西南地区(铁二院)公式(由于篇幅有限,计算参数选取及分析本文不在累述),计算结果,不同断面位置该泥石流流速(VC)为3.78~6.65(m/s)。
7.结论
⑴该泥石流为准山前沟谷型泥石流,泥石流性质为稀性砂石型泥石流,规模中~大型,目前处于发展期。
⑵泥石流的浆液密度为1.40g/cm3,为稀性泥石流,固体密度为2.60t/m3。
松散固体物储量为1164.75×104m3,可移动方量为154.14×104m3。
⑶该泥石流出口断面处泥石流流量QC,3.33%=121.48m3/s,QC,2%=145.51m3/s,QC,1%=173.99m3/s,泥石流流速VC=6.0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