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北京东城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

2017~2018学年北京东城区初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详解)一、基础运用(共15分)1.(1)(2)A.B.(3)为了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学校的文学社团组织大家来到位于朝阳区文学馆路45号的中国现代文学馆参观学习。
现代文学馆主要展示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以及重要作家和文学流派的文学成就,是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阵地。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题。
阅读下面展厅里的一段话,在横线处填入正确的字形和读音。
1917年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终结和现代文学的发端。
郭沫若、茅盾、老舍、曹禺等一大批优秀的中国作家怀着强国富民的理想,虽饱受苦难而不悔,致力于文学的现代化与民族化,在对外来文化的吸收、融汇与对传统文化的革新创造中,不断探索和实践,为中国文学贡献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改革开放以来,作家们关注现实,贴近时代,贴近生活,以敏锐的洞chá 力担当思想解放的先锋,在文学的题材、风格和手法上不断推陈出新,为推动我国社会的文明进步,为构建中国特色的文学新局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们深信,经过一代代中国作家前赴 后继的奋斗与努力,中国文学一定会以崭新的风貌矗立在世界文学之林。
集合时间就要到了,但你的好友顺顺还没到。
原来他到了下图中星号处,但不知道路该怎么走。
请你给步行的他发一条指路信息。
终于你等到了姗姗来迟的顺顺,他激动地说:“你的指路太暖心了!”下列选项中加粗词语与上句中“暖心”的“暖”含义最贴近的一项是北京的冬天十分寒冷,人们出门时总是习惯的带上手套暖手。
2017年11月7日,因突然降温,北京市启动了提前试供暖。
D.(4)A.雨果 B.梁启超C.吴敬梓D.鲁迅(5)A.B.C.D.(6)(7)到了10月,装修市场明显回暖,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顺顺突然指着下面的图问你:“这幅油画里的主要人物是谁呢?”你笑了笑,说:“这幅画中的主要人物就是咱们读过的名著《 1 》中的 2 和 3 。
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2B 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祈.祷(qí)诓.骗(kuāng)谀.词(yú)气吞斗.牛(dòu)B.静谧.(bì)谮.害(zèn)发窘.(jiǒng)强聒.不舍(guō)C.襁.褓(qiǎng) 睿.智(ruì)腆.着(tiǎn)面面厮觑.(qù)D.狡黠.(xiá)瑟.索(sè)诘.难(jí)咬文嚼.字(jiáo)2.下面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
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
B.在那恢宏的气势里,在那壮美的意境中,你能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C.“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D.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就是“格物”和“至知”。
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3.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古琴艺术的价值不在于乐器本身,也不限于古琴曲目和弹奏技术,更重要的在于古琴所代表传统美学特质,这种特质贯穿中华雅文化的发展当中。
钟子期和俞伯牙高山流水的故事是以古琴为依托的,它不仅深邃感人,而且历久弥新。
可以说,知音意识和获得知音的愉悦是雅士阶层不可分割的一种人生内容,,音乐境界与生命境界、乐品与诗品文品都互相沟通。
A.所以既然那么因此B.并且因为所以因此C.所以因为所以甚至D.并且既然那么甚至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唱”古诗有两种途径,一是让一些现成曲谱与古诗联姻;二是用今人为古诗谱的曲。
B.科研创新能够成为快乐的源泉,快乐就来源于创新的各个环节。
从源头到过程再到结果。
C.他说,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写《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文章?是值得谈一谈的问题。
2017-2018北京东城初三上学期期末(含答案)

东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初三语文2018.1一、基础运用(共15分)为了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学校的文学社团组织大家来到位于朝阳区文学馆路45号的中国现代文学馆参观学习。
现代文学馆主要展示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史以及重要作家和文学流派的文学成就,是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阵地。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7题。
1.阅读下面展厅里的一段话,在横线处填入正确的字形和读音。
(2分)1917年的文学革命,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标志着古典文学的终结和现代文学的发端。
郭沫若、茅盾、老舍、曹禺等一大批优秀的中国作家怀着强国富民的理想,虽饱受苦难而不悔,致力于文学的现代化与民族化,在对外来文化的吸收、融汇与对传统文化的革新创造中,不断探索和实践,为中国文学贡献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改革开放以来,作家们关注现实,贴近时代,贴近生活,以敏锐的洞chá____力担当思想解放的先锋,在文学的题材、风格和手法上不断推陈出新,为推动我国社会的文明进步,为构建中国特色的文学新局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们深信,经过一代代中国作家前赴.____后继的奋斗与努力,中国文学一定会以崭新的风貌矗立在世界文学之林。
2.集合时间就要到了,但你的好友顺顺还没到。
原来他到了下图中星号处,但不知道路该怎么走。
请你给步行的他发一条指路信息。
(2分)答:___________3.终于你等到了姗姗来迟的顺顺,他激动地说:“你的指路太暖.心了!”下列选项中加粗词语与上句中“暖.心”的“暖”含义最贴近的一项是(2分)A.北京的冬天十分寒冷,人们出门时总是习惯的带上手套暖.手。
B.2017年11月7日,因突然降温,北京市启动了提前试供暖.。
C.东城区委开展了“支援西部,情暖.人间”爱心捐赠公益活动。
D.到了10月,装修市场明显回暖.,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4.顺顺突然指着下面的图问你:“这幅油画里的主要人物是谁呢?”你笑了笑,说:“这幅画中的主要人物就是咱们读过的名著《__①__》中的__②__和__③__。
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 (2017九上·扬州月考)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 《鼎湖山听泉》是一篇写景散文,按照作者的行踪,描绘了山泉的各种声响和情态,透露出对人生的见解:历史是生生不息的,美感是充满生机的。
B . 《林中小溪》作者普里什文,苏联作家。
本文通过对小溪流过森林全程中表现出来的冲决一切障碍、非到达自由水域不可的顽强精神的描写,表现出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C . 《陈涉世家》选自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作者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本文记叙了陈胜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后的浩大声势。
D . 《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南宋文学家。
本文刻画了富阳至桐庐一带富春江的山山水水,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二、情景默写 (共1题;共7分)2. (7分) (2019八下·内江期末) 古诗文名句默写(1) ________,白露为霜。
(《<诗经>两首》)(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4) ________,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5)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________,讲信修睦。
(《<礼记>二则》)(6)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________,________”与“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同为写洞庭湖的名联。
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8分)3. (8分)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①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略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恶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
②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枕,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
2017东城区语文一模答案

2016—2017学年北京市东城区初三年级综合能力测试(一)2017.5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基础·运用(共20分)1.(共6分)(1)B(2分)(2)答案示例:“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借鸡表达坚定信念(2分)(3)D(1分)B(1分)2.(共6分)(1)法国(1分)中西方的艺术殿堂被震撼了(1分)(2)C(2分)(3)答案示例:莎士比亚创作了《威尼斯商人》等伟大的戏剧作品,他不但是英国杰出的戏剧家,而且是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
(2分)3.(共8分)(1)箫鼓追随春社近(1分)(2)朔气传金柝(1分)寒光照铁衣(1分)(3)白云千载空悠悠(1分)天接云涛连晓雾(1分)(4)B(1分)答案示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现的是兄弟虽远隔千里,但希望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里共赏美好的月色,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美好的祝愿。
这与小琪即将和朋友远离,不能常见,但希望友谊长存,感受彼此的思念与祝愿的情形、心愿相符。
(2分)二、文言文阅读(共9分)4.(1)赐福,保佑(1分)(2)方法(1分)5.B(2分)6.(1)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
(1分)(2)辅佐有失误,国家就必定变弱。
(1分)7.答案示例:长勺之战的指挥者曹刿,知悉应战齐国的条件;曹刿能正确运用战略战术,打败了强大的齐国;鲁国上下一心,有战胜齐国的意愿;鲁庄公在整个战役中充分信任曹刿,使曹刿的军事才能得以发挥。
(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三、名著阅读(共10分)8.(共6分)(1)五行山(1分)行者(1分)(2)答案示例:我那铁棒叫“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如今变成一根针放进耳朵里了。
(2分)(3)答案示例:不同意。
孙悟空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伏魔,历尽艰险,忠心耿耿。
我认为他是顶天立地的英雄。
(2分)9.②(1分)⑤(1分)10.答案示例:小说结尾祥子成为好吃懒做的行尸走肉,话剧结尾祥子对生活仍抱有信心;小说结尾小福子上吊自杀,话剧结尾小福子怀着希望活着,等待祥子回来。
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二、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2.为方便同学们学习诗歌,初三语文兴趣社开设了“诗词研究与创作”的公众号。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下面是“诗词与诵读”研究小组即将推送的岳飞名作《满江红》及相关材料,阅读后,完成下题。
满江红【宋】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①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②.【注】①[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掳走徽、钦二帝。
②[天阙]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赏析】词作开篇通过刻画作者“怒发冲冠”、“仰天长啸”的情态,揭示了他凭栏远眺中原失地所引起的激荡心情。
接着,“三十功名”一句,表现了他蔑视功名,以报国为念的高风亮节和披星dài月、转战南北的漫长征程,隐然有任重道远、不可稍懈的自励之意。
“莫等闲”一句则表现了他_____激励自己,_____鞭策部下的拳拳之心:珍惜时光,倍加奋勉,以早日实现匡复大业。
下片进一步表现作者报仇雪耻、重整乾坤的壮志豪情。
“靖康耻”四句用反诘的口吻吐露其一腔民族义愤,“驾长车”一句则表达了自己踏破重重险关、直捣敌人巢穴的决心。
“壮志”一句是“以牙还牙,以血还血”式.的愤激之语,表现出作者对敌寇的切齿痛恨。
结篇“待从头”一句再度慷慨明誓:等到失地收复、江山一统之后,再回京献捷。
全词抒发了岳飞扫荡敌寇、还我河山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念,笔力沉雄而又情致深婉,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①大家对“冠”字的读音、“披星dài月”的书写和“式”字的笔顺产生了争议,你认为完全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怒发冲冠.”的“冠”读“guàn”,“披星dài月”写为“披星戴月”,“式”字第六笔为点。
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7八上·宜兴月考) 诗句默写。
诗词默写填空。
(1) 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2)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
(3) 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4)白头搔更短,________。
(5) ________,生于淮北则为枳。
(6)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
(7) 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
(8) ________,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
(9) ________,恨别鸟惊心。
(10)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
二、名著阅读 (共1题;共4分)2. (4分)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面题目。
【甲】当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地方时,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么有力的“掌”重重地打击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
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
【乙】对着这灿烂的美景,康塞尔跟我一样惊奇地欣赏着。
显然,这个守本分的人,要把眼前这些形形色色的植虫动物和软体动物分类,不停地分类……我们继续前进,在我们头上是成群结队的管状水母,他们伸出它们的天蓝色触须,一连串的飘在水中。
【丙】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活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
甲段选自名著《________》,他为我们展现大自然的小生灵们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乙段中的“我”是________(写出人名),跟随他,我们得以领略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丙段的作者是________(写出人名),他引我们结识大观园中一位位至情至性的女子。
三、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3分)3. (13分) (2017八下·南京期中) 春天到了,班级开展“寻觅春天的踪迹”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东城区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测试初三语文考试题及答案_0.doc

东城区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测试初三语文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6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祈祷(qí)诓骗(kuāng)谀词(yú)气吞斗牛(dòu)B.静谧(bì)谮害(zèn)发窘(jiǒng)强聒不舍(guō)C.襁褓(q iǎng)睿智(ruì)腆着(tiǎn)面面厮觑(qù)D.狡黠(xiá)瑟索(sè)诘难(jí)咬文嚼字(jiáo)【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字音2.下面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
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
B.在那恢宏的气势里,在那壮美的意境中,你能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C. “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D. 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就是“格物”和“至知”。
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字形3.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古琴艺术的价值不在于乐器本身,也不限于古琴曲目和弹奏技术,更重要的在于古琴所代表传统美学特质,这种特质贯穿中华雅文化的发展当中。
钟子期和俞伯牙高山流水的故事是以古琴为依托的,它不仅深邃感人,而且历久弥新。
可以说,知音意识和获得知音的愉悦是雅士阶层不可分割的一种人生内容,,音乐境界与生命境界、乐品与诗品文品都互相沟通。
A.所以既然那么因此B.并且因为所以因此C.所以因为所以甚至D.并且既然那么甚至【答案】B难度:中等知识点:词语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唱”古诗有两种途径,一是让一些现成曲谱与古诗联姻;二是用今人为古诗谱的曲。
B.科研创新能够成为快乐的源泉,快乐就来源于创新的各个环节。
从源头到过程再到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城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初三语文2017.1一、基础·运用(共20分)茶,是一种植物,却与我们的文化根脉相连。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完成1-6题。
(共12分)①中华茶艺,孕育于汉魏,滥(伤觞)于隋唐,发展于宋元,成熟、光大于明清。
茶由药用而变为日常饮品,已逐步超越了自身的物质属性,而迈入一个精神领域,成为一种文化、一种修养、一种人格、一种境界的象征。
与此相应,茶具的发展,也表现为由大趋小,自简趋(烦繁),复又返璞.归真、从简行事的过程。
它与时代风气相涤荡,逐渐趋于艺术化和人文化。
②唐代以前的茶具,文献有所提及,但大都语焉不详。
那时茶具与食器不甚分明,相混而用。
自从“茶圣”陆羽创作了《茶经》后,“茶道大行”,中国的茶,也由此进入了一个新境界。
《茶经•器》列举了数十种煮茶和饮茶的器具,成套茶具,曾风靡.朝野,以致“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
③如果说唐代茶具以古朴为特点,那么,宋代茶具则以绮.丽为时尚。
宋代茶具,较之唐代,变化的主要方面是煎水用具改为茶瓶,茶盏尚黑,又增加了“茶筅(xiǎn)”。
这一切,都是与宋代风行的“斗茶”(一种近乎游戏的饮茶方式)时尚相适应的。
④明清茶具呈现一种返璞归真的趋向,表现为(祟崇)尚陶质、瓷质。
但这类陶瓷茶具之精巧绮丽,又非唐人、宋人所能企及。
明代开始,对茶盏色泽的要求,又出现一大转变。
明人屠隆《考盘余事》中称“质厚难冷,莹白如玉,可试茶色,最为要用”;许次纾《茶疏》说“纯白为佳”。
到了后来,白瓷茶具发展至“薄如纸,白如玉,声如磬.,明如镜”的程度,成为十分雅致的艺术品。
⑤明清茶具,最为后人所称(到道)的,除了白瓷,就是江苏宜兴的紫砂陶壶、陶盏的创制和普及了。
明代宜兴紫砂茶壶,造形典雅,工艺独具匠心,一些制壶名师的作品更是珍奇瑰宝。
⑥茶具的发展,。
这一轨迹,与茶自身的发展,饮茶方法的演进,也是同步合拍的。
1.对文中加点字读音、横线处选填汉字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滥伤返璞.(pǔ)归真B.自简趋繁风靡.(mǐ)C.崇尚声如磬.(pán)D.称到绮.(qǐ)丽2.在文中第⑥段“”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富丽、古朴、典雅三种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从中涌现出来B.流露出富丽、古朴、典雅三种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C.典雅、富丽、古朴三种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从中映现出来D.显示出古朴、富丽、典雅三种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3.“绮”有两个常用义项。
下面诗句、文句中加点的“绮”,与文段中“但这类陶瓷茶具之精巧绮丽,又非唐人、宋人所能企及”一句中的“绮”,属于同一个义项的一句是(2分)A.新诗绮.语亦安用,相与变灭随东风。
(宋•苏轼《登州海市》)B.同舍生皆被绮.绣。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C.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乐府诗集•陌上桑》)D.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宋•张俞《蚕妇》)4.品茗会友是文人生活中的一件雅事,不少诗作就是在悠悠茶香中酝酿出来的。
对下面与茶有关的诗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唐•皎然《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理解:“谁解助茶香”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慨叹世人很少有人能品鉴茶的香味和其中蕴含的真谛。
B.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宋•苏轼《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理解:“从来佳茗似佳人”把好茶比作美人,形象地写出好茶的美味,令人产生美好的联想。
C.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盘香的烟)来。
(宋•张镃《竹轩诗兴》)理解:“叶声轻逐篆烟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渲染了叶子的声音与升起的烟缕相伴的动态。
D.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理解:“碧云引风吹不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碧绿的茶水,热气袅袅不断的样子。
5. 对下面四幅与茶有关的名家书法作品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第一幅作品虽然只有十四个字,但通篇气韵生动,神采飞扬。
B.第二幅作品用墨丰赡,骨力洞达,丰秀雅逸。
C.第三幅作品无一倦笔,劲实端严,颇有二王楷法。
D.第四幅作品方劲古拙,讲究“蚕头雁尾”和“一波三折”。
第一幅《苦笋帖》(唐•怀素 ) 第二幅《啜茶帖》(宋•苏轼)第三幅《茶录》(宋•蔡襄) 第四幅《奉同公择尚书咏茶碾煎啜三首》(宋•黄庭坚)6.如果为茶室选择一幅对联,上联为“石鼎火红诗咏后”,从下面句子中选择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 .小窗横幅画江南 B. 非叶非花自是香C .竹炉汤沸客来时 D. 含露梅边煮岭云7.默写(共8分)(1)八百里分麾下炙, ,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夕阳,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温庭筠《望江南》中的“ 。
肠断白洲”,借“斜晖”诉愁肠;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 “ , ” ,以“夕阳”衬游子;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用“落日”绘奇观。
(3)“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是唐代诗人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诗句,抒写了戍边将士强烈的思乡之情,《渔家傲·秋思》中表达同样感情的句子是:“ , , 。
”二、文言文阅读(共9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8-10题。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乙】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①,约②官职,从权制③,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④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⑤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⑥之亚匹⑦矣。
【注释】①仪轨:礼仪法度。
②约:省减,简化。
③权制:合乎时宜的制度。
④服罪输情:认罪、悔改。
⑤物:人,百姓。
⑥亚匹:同一类人。
⑦管、萧:管仲、萧何。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以昭陛下平明之理.理:(2)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释: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翻译:(2)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翻译:10.【乙】文中称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请结合【甲】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诸葛亮的“识治”体现在哪里。
(3分)答:三、名著阅读(共10分)11.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1)-(3)题。
(共6分)(1)第一幅画文字部分横线处应填入的人物是①(人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性格特点是②,《水浒传》中以此人物为主角的故事还有③。
(3分)(2)请你为第8幅画补写相应的故事情节。
(2分)答:(3)在这组连环画所描绘的情节之后,梁山英雄们紧接着又,终于大破祝家庄,取得胜利。
(1分)12.下面的语段选自小说《红岩》,描述的场景出自①的事件,这一事件最后的结局是②。
(2分)“哪里,哪里!”警察局长心慌口软。
他知道,这和三年前那个风雨之夜完全不同。
那时老太婆是一个人,赤手空拳。
今天,双枪老太婆是带队下山的司令员,他哪里还敢动手动脚?冷汗不住地滴,他不知所措的连声音也在颤抖:“这,这……是,是误会,误会……”“误会!悬赏大洋壹万元,白花花的银子你都不想要啰?”警察局长满头流汗,嘴唇发青,不敢乱说一个字。
几个农民装束的狙击队员,不慌不忙地缴去警察局长腰间的枪,两个弁兵和乡丁们,早已把枪弹全献出来了。
“你到这里来干什么?”老太婆问。
“报告你老……老人家……重庆二处来人,抓住一名女共产党……名叫,叫江雪琴……今天下午,专车……押送重庆……这不关我的事,西南特……特区沈副区长亲自指……指挥……我……我是奉……奉命巡查护路……”13.《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①。
小说主人公鲁滨逊所乘的船在途中遇到风暴触礁,他只身飘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
他想方设法克服了种种困难,比如用简陋的工具搭建房子,②,尝试用烟叶治好了疟疾,……鲁滨逊凭着智慧和努力,在小岛上生活了28年。
(2分)四、现代文阅读(共31分)(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 -17题。
(共12分)【材料一】苏州园林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名,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苏州园林有着深邃的立意,大多在有限的空间内巧妙布景,将造园者或园主人的主观意趣、造园理念,寄托在具体景物上,通过一花一木、一亭一石、一窗一匾等等,体现雅致的情趣,营造出无限的意境,让观赏者在欣赏园林的同时,领会到造园者所要表达的弦外之音、象外之致。
苏州园林有高低起伏,有藏有隐,有动观、静观,宜细加欣赏。
欣赏苏州园林不能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也不能走马观花、到此一游,而要以细腻、恬静的心态欣赏,才能得到美的享受。
由于是在极为有限的范围内经营,为求得意境的深邃,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建造者大多不遗余力地用各种方法来增强景致的深度感,使园林空间丰富多变。
明园林艺术家计成说:“夫借景,园林之最要也。
如远借、邻借、应时而借等等。
”一座园林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为了扩大景物的深度和广度,丰富游赏的内容,除了运用多样统一、迂回曲折等造园手法外,造园者还常常运用借景的手法,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收无限于有限之中。
借,要对周围的风景画面进行取舍、剪裁、制作,才能将园外的自然美借入园内为我所用,使园景扩延至无穷,拓展了欣赏空间,增加了自然之趣。
【材料二】“百戏之祖归昆曲,天下昆曲出苏州”,昆曲,又称昆剧、昆腔、昆山腔,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
昆曲以婉转深细的声腔,婀娜妩媚的姿态和优美风雅的曲词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情感。
昆曲舞台上,仅仅一桌两椅,就能让观众在演员细腻、丰富的演唱和婀娜多姿的形体语言中感受到无限的意境。
昆曲曲词典雅清丽,情意万千。
它继承了古代诗歌、唐诗、宋词、元曲的优点,长句、短句参差错落、疏密相间,充满诗情画意。
昆曲曲词有很强的音乐性,通过音调、韵律、句法结构,产生一种刚柔相济、长短和谐、轻重妥当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