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ppt课件

合集下载

通货膨胀及其案例分析ppt课件

通货膨胀及其案例分析ppt课件

这种情况被称为通货膨胀螺旋。
P
P
AS
AD0 AD1
P3 AD0
P1
P1
AD2 AS AD1
超额需求
超额需求
P0
E
P0
超额需求
E
O
yf
y
O
yf
y
8
4、结构性通货膨胀: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 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由于不同部门生产率提高的快慢不同,不同部门 的工资增长快慢也有区别。但是,生产率提高慢 的部门要求工资增长向生产率提高快的部门看齐。 结果是全社会工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率增长速度, 因而引发通货膨胀。
5
三、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
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 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
P
AS
P4
E4
AD4
P3
E3 AD3
P2
E2 AD2
P1
E1
AD1
O y1 y2 y3
y
6
2、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只在没有超额需求的 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 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3
二、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1、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
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
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
通货膨胀在债务人于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 作用
通货膨胀对居民户的影响可相互抵消;通货膨胀的 再分配效应是自发的
4
2、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 温和的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对产出和就业将有扩大的 效应 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会使收入减少,从而引致失业 超级通货膨胀会导致经济崩溃
成本上升原因可分为: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利 润推动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及其治理(ppt 53页)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及其治理(ppt 53页)

1、凯恩斯的“需求拉上论”
凯恩斯认为,一般物价水平是由于总需求的过度增加所 引起,而总需求的过度增加却不一定由货币增加所引起。
凯恩斯对充分就业和非充分就业作了区分,
– 他认为,当经济中存在大量失业和闲置资源时,如果货币供给数 量增加不会使一般物价水平上升,而只能促使就业增加和产出增 加。
– 当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后,货币供给量增加所形成的过度总需求会 使一般物价水平与货币数量同比例上升,产生“真正的通货膨 胀”。
第18章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线索:
通货膨胀(定义—原因—影响— 措施)—通货紧缩(定义—原因—影 响—措施)
第一节 通胀和通缩的定义及其分歧
一、通货膨胀(inflation)定义:
❖ 马克思的通货膨胀定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由于货币的 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 一般物价水平上涨的经济现象。隐含几层含义:(1)通货膨 胀产生的前提条件是纸币流通。 (2)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的 相互联系与区别。
由此可见,西方经济学的主流观点都采用通 货紧缩的唯一标准:即通货紧缩是物价总水 平的普遍、持续下降。
2.通货紧缩的“多重标准”
采用“多重标准”的通货紧缩定义为:通货 紧缩不仅包括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降,而且 也要包含货币供应量的持续下降、经济衰退 或经济增长率的持续下降。
由于通货紧缩是一个复杂的现象,用多重标 准加以判断,不但在理论上容易将通货紧缩 的原因和后果加以混淆,而且不适于对实际 经济情况的判断,因而采用通货紧缩“多重 标准”定义的经济学家和学者并不多。
通货膨胀:
n 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因纸币发行过多,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实 际需要量所引起的纸币贬值、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经济学ppt--通货膨胀

经济学ppt--通货膨胀

Q2 Q1
通货收缩
费雪方程式为: MV=PT (1) 其中,M为流通中的货币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物价水平,T为 实际产出水平。对式(1)两边取自然对数,可得 lnM+lnV=lnP+lnT (2) 对式(2)两边同时微分,可得 M/M+V/V=P/P+T/T (3) 对式(3)中, M/M表示货币供给增长率,以M%表示;V/V表 示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率,以V%表示; P/P表示物价变化率,以 P%表示; T/T 表示经济增长率,以T%表示。则有 M%+V%=P%+T% (4) P%=(M%-T%)+V% (5)
汉森—萨谬尔森模型
Yt =Ct+It+Gt Ct=bYt-1 其中b是边际消费倾向 It=v(Ct-Ct-1) 假设Gt是常数 ,则 Yt = bYt-1 + v(Ct-Ct-1) +Gt 假设b=0.5,v=1,Gt为1亿元,乘数与加速系数会有怎样的相互作用
汉森—萨谬尔森模型
汉森—萨谬尔森模型 时期(t) Gt Ct It Yt 经济变化趋势
世界末日模型
资源
人均粮食产量 污染 人口 人均工业产量 1900
2100
经济政策目标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运用
繁荣 政府支 出 减少 衰退 增加
二、赤字政策 1、大举公债 2、增加政府支出 3、提倡浪费性消费
税 收
增加
减少
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主要手段
1
2 3 4 5 6 7 8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通货膨胀原因》课件

《通货膨胀原因》课件

具体表现
影响范围
结构性通货膨胀的具体表现包括某些行业 或地区的产品价格上涨、部分商品供不应 求等。
结构性通货膨胀主要影响特定行业或地区 ,对整体经济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2023
PART 03
通货膨胀的后果
REPORTING
价格水平上升
物价普遍上涨
通货膨胀导致货币的购买力下降 ,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普遍上涨。
财政政策
减少政府支出
通过削减不必要的公共项目和福利开支,降低财政赤字,从而减轻通货膨胀压力。
增加税收
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收,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有助于抑制消费和投资,缓解通货膨 胀。
投资策略调整
多元化投资组合
将资金分散投资于股票、债券、房地产 等多个领域,降低单一资产价格波动对 整体投资组合的影响。
企业面临资金周转的困难,因为货币的流动性增加导致资金难以回流。
2023
PART 04
如何应对通货膨胀
REPORTING
货币政策紧缩ຫໍສະໝຸດ 币政策通过提高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 ,减少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从而抑 制通货膨胀。
稳健货币政策
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控制货币供 应量适度增长,避免过度宽松导致通 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影响
01
02
03
04
价格水平上升
导致货币贬值,消费者购买力 下降,企业成本增加。
生产成本上升
原材料、人工等成本上涨,企 业负担加重,可能引发成本推
动型通货膨胀。
投资与消费
通货膨胀可能导致投资减少和 消费增加,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
通货膨胀可能对低收入人群产 生更大的影响,导致收入分配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PPT教学课件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PPT教学课件

如图所示。开始的情况是,总需求曲线D0D0 与总供给曲线SS相交于E点,经济处于均衡状态。 真实国民生产总值是2万亿美元,价格指数为100。 现在假定消费者决定花费更多,或者企业决定投资 更多,总需求曲线由D0D0转移动到D1D1时,新 的均衡将位于A点上,而在A点上的产量和价格都 高于E点上的数字水平,即产量由2万亿美元上升 到2.2万亿美元,价格水平由100上升到104。这就 说明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过程,伴随真实产量上升 而出现的通货膨胀数量取决于总供给曲线的斜率。
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理论
(一)基本理论观点
“成本推动说”的特点是从供给方面寻找通货膨胀的 成因。该理论认为,当代社会中存在着强有力的两大 集团,即工会组织和雇主协会.工会组织有提高工资 的力量,雇主协会有操纵市场价格的力量。因此,在 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这两大组织能够人为地提高商 品的供给价格,在短期内引起物价上,形成通货膨胀。 如果政府为了避免失业增加和经济萧条,采取扩张性 的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来默认由于提高供给价格所导 致的成本上升,物价就会呈螺旋形上涨,即持续性的 通货膨胀。这样由于供给本身的价格提高而引起的成 本上升,导致了物价普遍上涨的通货膨胀,就称作成 本推动的通当大的上涨过程。”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
(一) 按市场机制的作用和表现形式分类
1.公开型通货膨胀
2.隐蔽型通货澎胀
(二)按程度分类
1.爬行式通货膨胀(3%以下,也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应 在5%以下)
2.温和式通货膨胀 比爬行式高,但又不是很快,具体 百分比没有统一的说法。
7、目前,中国的通货紧缩以制度性和结构性为 主要特征。对于因市场竞争而导致的价格下降, 应当基本采取不干预政策;对由于对外开放而 引起的国际嫁入型通货紧缩,应当采取既鼓励 又适当保护的对策;对由于技术进步、管理水 平提高、生产方法改进等种种原因而引起的通 货紧缩,必须采取积极鼓励的对策。

通货膨胀PPT课件

通货膨胀PPT课件
旋”。如1960-1970年代欧洲各国的通货膨胀。
2021/6/21
11
2、利润推进通货膨胀
❖主要原因:
寡头企业和垄断企业为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而提高价格, 使总供给曲线上移从而导致通货膨胀,又称“供给冲击 型”通货膨胀。如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
2021/6/21
12
(三)结构型通货膨胀
定义:由经济结构、部门结构失调引致的物价总水
价水平普遍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判断:非典时期部分医药品、消毒用品涨价是否属通货 膨胀现象?
2021/6/21
4
二、通货膨胀的度量
度量指标:通货膨胀率
t
Pt Pt1 Pt1
,其中Pt表示价
格指数,可以通过以下指数来代入: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根据家庭消费的代表性商品和劳务
的价格变动状况而编制的。
零售物价指数(RPI):反映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经
济指数。
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根据企业所购买的商品的价格变化状
况编制的。
国民生产总值价格平减指数(GNP deflator):反映一国生产
的各种最终产品价格变化状况。
2021/6/21
5
1、按照物价上涨的速度与幅度区分:
爬行式通货膨胀:缓慢持续地上升,≤3%; 步行式通货膨胀:明显持续上升,4%~9%; 奔腾式通货膨胀:急速上涨,10% ~ 100%; 恶性通货膨胀:又称极度通货膨胀,一般物价水 平失去控制,100% ~ 1000%。
高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上出售有价证券等。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如消费信用、不动产信用、证
券市场信用控制、直接信用控制与间接信用控制等。
2021/6/21

通货膨胀PPT课件

通货膨胀PPT课件

额和竞争力。
国家经济安全
货币政策调整
政府应关注通货膨胀率的变化,适时调整货币政策,以保持经济的 稳定增长。
财政政策调整
政府应通过税收、支出等财政政策手段,调节经济活动,缓解通货 膨胀压力。
产业政策调整
政府应鼓励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提高国家的经济安全水平。
06
通货膨胀案例分析
XX年美国通货膨胀
措施
欧洲央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提高 利率、减少货币供应等,以控制通货 膨胀。
XX年日本通货紧缩
背景
表现
XX年,日本经济在长期通货紧缩后开始复 苏,但由于国内需求不足和出口下降,通 货紧缩现象仍然存在。
物价持续下跌,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持续 负增长。
影响
措施
对企业而言,销售收入下降,可能影响投 资和生产。对家庭而言,实际收入增加, 但由于消费信心不足,可能抑制消费。
由于成本上升导致物价上涨的 通货膨胀类型,通常由原材料 、燃料等价格上涨引起。
输入型通货膨胀
由于进口商品价格上升,导致 国内物价水平上涨的通货膨胀 类型。
结构性通货膨胀
由于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 升级导致的物价普遍上涨的通
货膨胀类型。
02
通货膨胀的原因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原因
过度的货币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进而推高物价。
减少政府税收
通过减少政府税收,增加居民和企业的可支配收 入,提高总需求,从而降低通货膨胀。
政府投资
政府投资于基础设施等领域,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提高总需求,从而降低通货膨胀。
结构性改革
劳动力市场改革
通过改革劳动力市场,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增加就业机会, 从而提高总供给,降低通货膨胀。

6第六章通货膨胀-PPT课件

6第六章通货膨胀-PPT课件
P1 P0 P AD SAS0 LAS SAS1
起的通胀 。如图 6-3 所
示。
Y 通货膨胀 Y
6.3 通货膨胀的原因
很多经济学家认为, 需求拉上型通胀与成本推 动型通胀常常难以截然分 开,它们相互促进、相互 推动。这种相互推动的通 胀被称为混合通胀。如图 6-4所示。
P2 P1 P0 AD0 AD1 LAS SAS1 SAS0 AD2

货币数量论认为,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行为最 终决定着经济社会的通胀率。通胀的产生主要是货 币供给增加的结果,通胀始终只是一种货币现象。
通货膨胀
6.3 通货膨胀的原因
二、需求拉上型通胀
需求拉上型通胀指的是总需求的增长速度超出了经
济潜在生产能力而形成的通胀。
“ 瓶颈”( bottle neck)部门的存在是这类通 货 膨胀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所谓瓶颈部门指的是其
通货膨胀
6.3 通货膨胀的原因
四、结构型通胀
结构型通胀指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所引起的 通胀,最易产生于经济结构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
五、输入型通胀
输入型通胀指国外的通胀通过国际经济传导引起 本国的总体价格水平上涨 。这方面分析的著名模型 是北欧模型,又称斯堪的那维亚模型。
通货膨胀
6.3 通货膨胀的原因
四、经济增长效应
实证研究证明,经济增长与通胀之间存在正相关 关系,但这种关系是暂时的。长期来说,通胀与经济 增长之间存在一种类似倒U 形的关系。
五、通货紧缩效应
持续的通货紧缩会产生诸多消极效应,如抑制消 费与投资,导致经济衰退;就业状况恶化;诱发金融 危机;降低人们生活水准。
通货膨胀
6.3 通货膨胀的原因
(一)斯堪的那维亚模型
该模型假定的分析对象为开放的小国经济。 小国经济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开放经济部门, 以 E 来代表;二是非开放经济部门,以 S 来代表。 且E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E)高于S部门的 劳动生产率增长率(B),即E > B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津巴布韦:遍地都是“百万富翁” • 25.2 通货膨胀的含义 • 弗里德曼称:通货膨胀永远而且到处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只
有当物价水平上升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时,它才是一个货币现 象。货币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唯一原因。
25-5
• 25.3 有关通货膨胀的观点
• 25.3.1 货币增长如何导致通货膨胀
• 图25-2描述了货币供给量持续增长会造成的后果。货币供给 量的持续增长,使得总需求曲线从AD1右移至AD2、AD3,乃 至AD4,短期总供给曲线则从AS1左移至AS2、AS3,乃至 AS4,结果是物价水平从P1持续上升至P2、P3,乃至P4。
•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 如图25-5,在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中,短期总供给曲线从 AS1左移至AS2,乃至AS3,从而使得以高就业为目标的政府 不断地推动总需求曲线右移,以保证失业和产出位于自然率 水平。结果是价格水平从P1到P2、P3等的持续上升。
25-12
图25-5 促进高就业的积极政策引起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 25.5.2 预期与相机抉择和非相机抉择的争论
• 如果工人对于政策是适应性的或者非适应性的判断在工资决 定过程中起作用的话,支持采取相机抉择政策的论据就会变 得非常无力。
• 应用25-2 政策的可信度帮助沃尔克战胜了通货膨胀
25-21
本章小结
1. 弗里德曼的著名论断“通货膨胀永远而且到 处是一种货币现象”得到下列的实证证据的 支持—在所有经历过持久高速通货膨胀的国 家中,也都出现过货币供给增长率过高的现 象。
25-2
• 25.1 货币与通货膨胀:实证研究
• 如果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在一定时期内非常高,那在同一 时期内该国的货币增长率也会非常高。
• 25.1.1 德国的恶性通货膨胀,1921~1923年
• 德国恶性通货膨胀始自1921年,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偿付 战争赔款和重建经济的需要使德国政府的支出大大超过收入 。德国政府的最后一条路:开动印钞机印钞票。如图25-1所 示,当时德国政府就是采取了这种方法,到了1921年年末, 货币供给量开始快速增长,物价水平也开始急剧上升。而到 了1923年,德国通货膨胀率超过了1 000 000%。
• 只有在政府预算赤字长期存在而非短暂发生,并且政府采取 印钞而非向公众发行债券的方式来弥补赤字,才可能导致持 续性通货膨胀的发生。
25-16
• 美国的预算赤字与货币创造 • 如图25-7所示,当财政部发行债券以弥补预算赤字时,债券
供给曲线会从B1s右移至Bs2。许多经济学家认为由于债券需 求曲线保持不变,均衡点会移至点2,此时债券价格从P1降 至P2,利率水平升高。然而李嘉图等价定理的拥护者认为, 债券需求曲线也会向上移至BdR ,均衡点将移至点2’,此时 债券价格没有发生变动仍为P1,利率也不会上升,因此美联 储没有必要购买债券和增加货币供给。 • 应用25-1 对美国1960~1980年通货膨胀率上升的解释
2. 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表明,只有在货币供给 量高速增长时,通货膨胀才会发生。只要我 们将通货膨胀定义为物价水平的持续快速增 长,那么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会同意弗里 德曼的说法。
25-22
本章小结
3. 尽管高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 货币现象”意味着,没有货币供给量的高 速增长,就不会有通货膨胀发生,但是存 在两个原因会导致通货膨胀型货币政策: 第一个是政府制定了过高的就业目标,第 二个则是政府预算赤字的长期存在。
25-8
图25-3 政府支出一次性永久增加的影响 25-9
• 供给方面的现象会独自引起通货膨胀吗 • 如图25-4所示,负向的供给冲击(或工资推动)使短期总供
给曲线左移至AS2,导致,导致点1’的高失业。最终,短期 总供给曲线会移回至AS1,经济恢复到点1,价格水平也会回 到原来的P1。
结论 供给方面的现象不会是持续性高通货膨胀的根源。
• 25.5.1 高失业的政策反应
• 如图25-11,当经济活动移至点1’,政策制定者有两种政策 选择:什么也不做的非相机抉择政策,使经济重新回到点1 ;相机抉择政策将总需求曲线右移至AD2,从而使经济转移 到点2。
25-19
图25-11 相机抉择和非相机抉择政策选择
25-20
• 如果政策制定者可以迅速推动需求曲线右移至AD2,经济就 可以迅速移至点2,实现充分就业。但是几种类型时滞的存 在使得这种变化难以实现: 数据时滞 认识时滞 立法时滞 执行时滞 作用时滞
• 25.3.3 总结
• 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分析表明,只有高货币供给增长率才能导 致持续的高通货膨胀。
25-10
图25-4 供给冲击的影响 25-11
• 25.4 通货膨胀性货币政策的根源
• 25.4.1 高就业率目标与通货膨胀
• 政府为提高就业率而积极采取的稳定政策,可能会导致两种 类型的通货膨胀:一种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起因于负面 的供给冲击或工人要求提高工资水平;另一种是需求拉动型 通货膨胀,它通常会在政策制定者采取使总需求曲线右移的 政策时发生。
25-3
图25-1 德国恶性通 货膨胀期间的货币 供给量与物价水平
25-4
• 25.1.2 近期快速通货膨胀的实例
• 2008年津巴布韦官方宣布的通货膨胀率超过2 000 000% 。原因也是羸弱的穆加贝政府不愿通过提高税收来满足政府 开支的需要,只能通过发行货币来为巨额政府预算赤字提供 融资,从而导致货币供给增长率急剧上升。
25-13
结论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因为如果 货币当局不采取高货币供给增长率的适应性政策,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是不会发生的。
•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 如图25-6,失业率目标过低(即总产出目标YT过高)会使得 政府持续推动总需求曲线右移,从AD1到AD2再到AD3,等等 ,短期总供给曲线将会不断左移,从AS1到AS2再到AS3,等 等。结果是价格水平不断上升,即所谓的需求拉动型通货膨 胀。
第 11章 货币理论
Section 3:货币与
本章学习目标
通货膨胀表现为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升高,现 在它已经成为政治家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如何 持续地控制通货膨胀也一直是经济政策讨论的主要 议题。本章我们运用23章中的AD-AS分析框架,来 揭示货币政策在引发通货膨胀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然而是什么导致了通货膨胀的发生呢?通货膨胀性 货币政策是如何形成的呢?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将会 发现,通货膨胀性货币政策不过是其他政府政策的 一个分支。考察这些政策是如何导致通货膨胀的, 有助于我们了解如何以失业率和总产出水平方面的 最小代价来预防通货膨胀。
25-17
图25-7 利率与政府预算赤字 25-18
• 25.5 相机抉择政策与非相机抉择政策的争论
• 相机抉择政策的支持者认为,通过工资和价格水平调整使经 济重新达到均衡的经济自我校正机制的作用非常缓慢,因此 政府有必要在出现高失业率的情况下,实施相机抉择的干预 政策来消除高失业率。相反,非相机抉择政策的支持者则认 为,如果政府不实施相机抉择来消除失业,整个经济状况会 有所改善。
25-23
25-14
图25-6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设定过低失业率目标的后果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5
• 25.4.2 预算赤字与通货膨胀
• 政府预算约束:政府预算赤字DEF等于政府支出G与税收收 入T之差,又必然等于基础货币变化量△MB与公众手中持有 的政府债券变动量△B之和。我们有如下的公式:
• 这表明:如果政府通过增发债券来弥补财政赤字,那么基础 货币和货币供给都不会受到影响,但如果政府不是通过增发 债券来弥补财政赤字,那么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都会增加。
结论 高货币增长引起高通货膨胀。
25-6
图25-2 货币供给量持续增长的影响
25-7
• 25.3.2 货币供给增长之外的其他因素能引起持续的通货膨 胀吗?
• 财政政策能够独自引起通货膨胀吗 • 图25-3说明了政府支出的一次性永久增加对于总产出和价格
水平的影响。政府支出的一次性增加导致总需求曲线由AD1 右移至AD2,经济由点1移至点1’。由于此时的总产出水平 高于产出的的自然率水平Yn,因此短期总供给曲线最终将会 左移至AS2,价格水平从P1升至P2,这是价格一次性永久的 上升,而非持续的上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