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教案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初中生物教案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初中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2. 使学生掌握细胞中的物质种类及其功能。
3. 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2. 细胞中的物质种类及其功能。
三、教学重点1.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2. 细胞中各种物质的功能。
四、教学难点1. 细胞中各种物质的功能。
2. 能量在细胞内的转化过程。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使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细胞的生活过程。
3. 利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4. 运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细胞?细胞有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它们承担着生命活动的各种功能。
3. 提问:细胞的生活需要什么?4. 学生回答后,教师导入本节课的主题:《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二、细胞中的物质(10分钟)1. 教师介绍细胞中的主要物质种类,如水、无机盐、有机物等。
2. 分别讲解这些物质在细胞中的作用和功能。
3.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质对细胞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性?三、细胞中的能量(10分钟)1. 教师介绍细胞中的能量转换过程,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2. 讲解能量在细胞内的转化过程,以及能量对细胞生活的作用。
3. 引导学生思考:能量对细胞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性?四、案例分析(5分钟)1. 教师展示案例,如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生活过程。
2. 学生观察案例,分析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3. 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小结与作业(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2.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教材和所学知识,总结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的重要性。
六、细胞中的无机物质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细胞中的物质种类。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教案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2)掌握细胞中物质的分类和功能。
(3)了解细胞能量的来源和利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细胞中物质的种类和功能。
(2)通过模拟实验,了解细胞能量的产生和利用过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认识到细胞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2)细胞中物质的分类和功能。
(3)细胞能量的来源和利用。
2. 教学难点:(1)细胞中物质的种类和功能。
(2)细胞能量的产生和利用过程。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教材和教辅资料。
(2)实验器材和试剂。
(3)多媒体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点。
(2)准备好实验器材和试剂。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多媒体展示细胞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细胞的生活。
(2)提问:你们知道细胞的生活需要什么吗?2. 探究细胞中的物质:(1)引导学生观察细胞实验材料,发现细胞中的物质。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细胞中物质的种类和功能。
3. 了解细胞的能量来源:(1)讲解细胞能量的来源,如食物、阳光等。
(2)引导学生了解细胞如何利用能量。
4. 模拟实验:(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模拟细胞能量的产生和利用过程。
(2)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现象,理解细胞能量的利用。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2)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细胞研究的兴趣,如:细胞如何利用物质和能量?五、课后作业1. 绘制细胞中物质的分类和功能的思维导图。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准确描述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2)学生能列举出细胞中主要的物质种类及其功能。
(3)学生能解释细胞能量的来源和利用过程。
(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细胞的生活》教案(推荐)

细胞的生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说出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2.说出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3.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4.说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根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过程与方法】1.养成通过类比、推理等方法获取抽象知识的能力。
2.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与动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2.说出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3.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教学难点】1.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2.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课前准备课件、有关克隆的资料等。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对于一个重度烧伤患者来说,在十年前可能只有一种方法,就是用自己的皮肤进行移植。
而在十年后的今天,还有另一种选择,就是移植人造皮肤,接下来我们共同了解一下人造皮肤的应用。
讲授新课一、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课件展示“人造皮肤在我国临床上的应用〞。
问:为了保持细胞的活性,应该向给这些活体细胞提供哪些物质?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和能量,生物也是如此。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单位,细胞是如何从外界获取物质和能量的呢?我们将在这节课的学习中得到答案。
〔引出课题:第一章第四节细胞的生活〕〔讲解〕首先,我们来看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我们之前提到的水、无机盐、糖类等都是物质,那么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呢?我们先来看一个实验。
〔展示〕flash动画展示蔗糖溶解的过程——蔗糖在水中溶解时分子运动摸拟图。
〔提问〕蔗糖溶解后,为什么水的总量没有增加呢?〔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了物质都是分子构成的。
〔讲解〕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子比较小的,如水、无机盐、氧等,一般不含有碳,统称为无机物;一类是分子比较大的,如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一般含有碳,统称为有机物。
讲解课本“试一试〞小麦燃烧的例子使学生简单了解无机物和有机物,如时间允许,可附加鱼骨在盐酸中溶解的实验〔无机物被溶解〕。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教学设计和反思

第二章细胞的生活第一节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细胞中含有的物质。
2、了解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3、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中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1、通过对细胞膜功能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想象力。
2、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通过对细胞中物质和能量的认识,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
4、了解细胞的生命活动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的,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乐于探索生命奥秘的情感,养成科学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1、细胞中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
2、叶绿体和线粒体在能量转换中的作用,以及细胞中物质变化与能量转化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描述细胞质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教具准备]1、实验器材:纸,酒精灯,火柴,镊子;水,墨水,锥形瓶。
2、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一、细胞中的物质无机物:分子比较小,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氧等。
有机物:分子比较大,一般含有碳,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等。
二、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一般地说,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例如水、葡萄糖),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出细胞外(例如二氧化碳、尿素)三、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和线粒体教学反思:第二单元第二章《细胞的生活》中的内容微观、抽象难懂,只有通过课件实验等教学手段,突破这些难点,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运用比喻、推理的方法,把抽象的内容转化成易于理解的生活中的一些例子,进行知识的迁移,同时教学方法尽量多样化,如: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动画课件等,都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本章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不足之处,不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学生合作学习讨论,还不够默契,讨论不是非常充分。
另外,学生活动方式比较单一,重视了思维训练的度,忽视了学生亲身体验和感悟,即在“做中学”。
《细胞的生活》(教案)-2024-2025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2024)生物六年级上册

3.物质的作用
4.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5.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1). 叶绿体
(2). 线粒体
6.细胞核是控制中心
7.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九、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的运用,如问题导向、直观教学、实验探究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细胞生活的基本概念和知识,还培养了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部分学生在理解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和能量转换器的功能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讲解和演示。在实验探究活动中,有些学生的操作不够规范,需要加强实验指导。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同时,我将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总之,通过本次教学,我对《细胞的生活》这一章节的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或视频,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2. 细胞中的物质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细胞中物质的种类和作用。
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细胞的结构图片,介绍细胞中物质的分类,如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核酸等。提问学生这些物质在细胞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观察图片,了解细胞中物质的种类和作用,回答教师的问题。
4.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及其作用。
教师活动: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结构图片,介绍它们在能量转换中的作用。提问学生叶绿体和线粒体是如何将能量进行转换的?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认真听讲,了解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及其作用,回答教师的问题。
生物教案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教案

生物教案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说出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能够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2学生能够认同细胞生命活动具有物质基础。
3学生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
二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本章内容围绕细胞是构成生物体功能的基本单位,讲述细胞的生活,内容比较抽象,与学生的距离较远.教学难度较大,2教学重点:①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②学生能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
3教学难点: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能够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学生对于微观的知识缺乏感性的认识,难于理解。
)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演示实验器材四.教学策略:1.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建议可先请学生观察一滴紫药水使烧杯中的水慢慢变紫的过程,体会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处于不断的运动当中;再请他们讨论吃水果是,或酸或甜的口感,议论哪种水果的汁液多,推测水果可能含有哪些物质;然后再结合背景材料,介绍细胞中的无机盐和有机物的种类及含量,目的使“细胞中的物质”教学具体化.可通过师生共同列举生活中的常见实例,引入“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教学.例如,甘薯被晒成甘薯干,是由甘薯细胞中的水分子通过细胞膜散失到空气中了.我们吃甘薯干时会感到由甜味,说明甘薯细胞中的糖类物质并未通过细胞膜到达细胞外.由此形象的引出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然后再展开论述.“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是本节教学的难点,难在如何使学生理解细胞通过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和线粒体实现了能量的转变,可先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做功的实例,然后教师指出:在细胞中物质的转变,物质的移动,细胞的生长,细胞内有序状态的的维持,等等,都是做功.然后结合教科书的素材,还可参考背景材料,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通俗的解释细胞通过叶绿体的线粒体实现了能量的转变.2.案例的设计思路通过吃水果时的各种口感,引入细胞中具有各种物质.演示实验:龙胆紫溶液滴入清水中。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初中生物教案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初中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的基本概念。
掌握细胞中的主要物质和能量的来源。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通过观察细胞实验,了解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实验操作,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生物学感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培养学生珍惜食物,节约能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的基本概念。
细胞中的主要物质和能量的来源。
2. 教学难点:细胞中物质的分类和功能。
细胞能量的产生和利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的基本概念。
实验法:观察细胞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细胞中物质的分类和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2. 教学手段:显微镜:观察细胞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多媒体课件:展示细胞中物质的分类和功能,生动形象地讲解细胞能量的产生和利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细胞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2. 讲解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的基本概念:讲解细胞中物质的分类和功能。
讲解细胞能量的产生和利用。
3. 观察细胞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4. 讲解细胞中物质的分类和功能: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细胞中物质的分类和功能。
讲解细胞中主要物质的来源和作用。
5. 讲解细胞能量的产生和利用:讲解细胞能量的产生过程。
讲解细胞能量的利用过程。
6. 课堂小结: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身边的生物,思考它们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的方式。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细胞的基本功能。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的理解程度。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①细胞中物质和能量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无机物、有机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②细胞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过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过程和关系。
③细胞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过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食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身体活动的能量。
板书设计应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设计: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理解细胞中物质和能量的重要性,掌握细胞中物质和能量的基本概念和转化过程,从而对细胞的生活有更深入的理解。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通过学习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使学生能够理解细胞中物质和能量的重要性,形成对生命过程的深刻认知。同时,通过分析细胞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过程,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使其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观点来思考和解决问题。此外,通过对细胞中物质和能量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增强其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
6.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通过拓展学习和反思总结,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和创新能力。
7.增强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1.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细胞中物质和能量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学生应该能够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包括水、无机盐等,有机物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同时,学生应该掌握细胞中的能量转换过程,包括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以及它们在细胞生活中的作用。
-在组织课堂活动时,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细胞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
能量教案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第一节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一、教学目标
①学生能说出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能够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②学生能够认同细胞生命活动具有物质基础。
③学生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
二、教学重点:
①细胞中的物质,以及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能量转换作用。
②学生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及其转换。
三、教学难点: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能量转换作用。
(学生对于微观抽象的知识缺乏感性的认识,难于理解。
)
四、课前准备:
演示实验器材、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对上一章的内容进行回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明确学习目标。
复习:细胞都有哪些结构
导入:植物体和动物体都有许多细胞构成,细胞中不同的结构又有不同的功能。
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在不知不觉中,有些细胞在长大,有些细胞在变老,有些细胞在死去,同时又不断的有新细胞在形成。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同走进细胞,看一看细胞是怎样生活的。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一)细胞中有哪些物质。
根据提出的生物现象作出讨论:
1、生物体能由小变大
2、庄稼需要浇水,施肥;动物需要喝水,吃食物……得出结论: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根据这个结论,提出三个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1、细胞中有哪些物质
2、细胞怎样控制物质的进出
3、细胞怎样获取和转换能量
A、细胞中有哪些物质
根据问题推测细胞内可能含有哪些物质
1、吃西瓜或苹果时,有什么感觉(水、糖、酸……)
2、小麦磨制后能得到面粉。
(淀粉)
3、动物油(脂类)
得出:
B、细胞内物质的分类:
小分子(一般不含有碳)如无机盐、水、等——无机物
大分子(一般含有碳)如糖、蛋白质、脂类等——有机物
实验认识有机物和无机物:
用浸软的小麦种子放在火上烧,留下的灰就是不能燃烧的无机物,而烧掉的就是有机物,水在这过程中蒸发掉了。
C、组成物质的基本颗粒。
无论是有机物还是无机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颗粒——分子构成的。
分子又是由更小的颗粒——原子构成的。
(举例: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
做实验验证:蔗糖放到水中,糖溶化了,水也有了甜味。
得出结论:
1、分子是能够运动的。
2、蔗糖在水中溶解,其实就是一个个蔗糖分子分散开来,挤进去水分子之间的
空隙中。
(二)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认识到细胞中有这些物质后,那细胞中的物质是否封闭的细胞里面的物质会到外面去吗细胞外面的物质能到里面来吗是什么控制细胞中的物质进出的
思考:物质进出细胞的界限为细胞膜
根据现象作出判断:
放入清水中的萎蔫青菜会重新硬挺起来。
据测定,某海藻细胞中镁的浓度仅为海水中镁浓度的万分之一。
细胞膜并未将细胞完成封闭起来,它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怎样控制呢
1、对有用的物质——进入
2、对无用的物质——挡在外面
3、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出
(三)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
我们人类为什么要吃饭呢进去体内的营养物质有什么作用呢
能量的形式和转换:
电流中的电能——光能和热能
蜡烛的化学能——光能和热能
汽油的化学能——光能和热能
食物中的能量属于哪种形式呢
这些食物,有的来自动物、有的来自植物,说到底,是来自这些生物的细胞。
那么细胞中的能量又是哪里来的又将怎样转变为生命活运所需要的能量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离不开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怎样转换(看动画)
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叶绿体相当于加油站,线粒体相当于发动机。
尝试着对能量转换器进行理解。
通过练习对本节课知识进行巩固。
植物体中,叶绿体把太阳光能转化成化学能,这些化学能被线粒体转化成植物生活所需要的能量。
因此我们把叶绿体、线粒体称为能量转换器。
其中:
叶绿体中将太阳光能转换成化学物质中的能量;
线粒体中化学物质中的能量转换成生命活动所利用的能量。
(四)、总结:我们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
教学反思:
让学生根据探究课题而讨论时学生讨论激烈,但是会出现一些与本课堂无关的问题,必须引导学生进入本课题的讨论中,不要过多地关注其他问题,控制好课堂时间。
因为这一课的内容比较难,课时比较紧张,但还是尽量让学生做关于本课题的练习,巩固知识,这样才能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
教材上安排先学习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再学习细胞里面有什么物质,我觉得这样安排连贯性不大,学生也很难一下子理解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然后又一下子变成有机物,无机物,所以我先让学生认识细胞中的物质,从而归纳出物质可分为有机物,无机物,再把有机物、无机物总结起来它们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