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天都峰》教学实录.doc
17《爬天都峰》 第二课时 教学实录(2024年)

《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相互鼓舞、坚定信心,战胜困难。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精神。
3.学习作者运用动作、语言、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体会“我”和老爷爷相互鼓舞的过程,感悟他们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2.学习作者的描写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3.理解“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爬天都峰》这篇课文,谁能来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课文讲了“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在山脚下遇到一位老爷爷,“我”和老爷爷互相鼓励,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故事。
师:非常准确!那谁还记得“我”在爬天都峰的过程中有哪些感受呢?生:“我”一开始觉得爬天都峰很困难,有点害怕。
但是后来和老爷爷互相鼓励,就有了信心,最后爬上了天都峰。
师:很好!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
这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课文,体会“我”和老爷爷之间的相互鼓舞,以及他们不怕困难的精神。
(二)精读课文1.体会“我”爬天都峰前的感受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想一想“我”在爬天都峰之前有什么感受?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学生默读课文)师:谁来说一说?生:“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我”觉得天都峰很高,对自己能不能爬上去没有信心。
师:非常好!还有吗?生:“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这句话说明“我”看到天都峰的石级很陡,心里很害怕。
师:你的理解很到位。
那“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生:因为天都峰很高很陡,所以“我”觉得爬上去很困难。
师:没错。
天都峰的高和陡让“我”感到害怕和没有信心。
那面对这样的困难,“我”是怎么做的呢?生:“我”有点犹豫。
2023关于《爬天都峰》的课堂教学实录

2023关于《爬天都峰》的课堂教学实录《爬天都峰》的课堂教学实录1一、紧扣课题,再次感受天都峰的高和险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爬天都峰》。
你是否思考过,课题《爬天都峰》中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请你默读课文找找理由。
生默读课文,并作点划。
生1:因为天都峰很高。
师板书:高师:能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中读懂“天都峰”很高的吗?生1:我从课文的第二小节“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这一句看出天都峰很高。
师:这一句怎么能看出天都峰的高呢?生1:因为云彩一般都在天上,很高很高的,而天都峰的峰顶都在云彩上面了,这说明天都峰很高很高。
师:谁也能像他这样,既能找到词句,又能说出理由。
(学生发言踊跃)生2:老师,我从课文的插图也能看出天都峰很高。
师:你很会读书,不仅读文字,还能读课文里的插图。
引导学生欣赏插图。
生3:老师,我觉得天都峰不仅很高,而且还很险。
我是从“笔陡的石级”看出来的。
因为山越陡的话,爬上去就越危险,有可能要掉下来。
师:你很不简单!并板画“笔陡的山峰”,板书:险。
再次让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
生4:我从“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
”也读懂了天都峰的险。
因为“挂”都是指一样东西从上往下,很直的,没有斜度。
说明山很陡也很高。
师演示“挂图”的动作,让学生感受到挂是从上而下垂直地落,没有倾斜,深刻体会天都峰的“又高又陡”和“危险”。
师:刚才大家都说得非常好。
正是因为天都峰又高又险,所以能随随便便、轻轻松松地走上去吗?生:不能。
师:所以课题不是用“登”而是……生:“爬”天都峰。
学生试着读出天都峰的高与险。
指名读,齐读。
(因为有了自读感悟,学生的朗读很投入。
)二、深入读议,感悟“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含义师: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1、师: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17爬天都峰教学实录

17爬天都峰教学实录17课《爬天都峰》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认识“级、链"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相”,会写“级、链、颤"等9个字,会写“假日、抬头”等14个词语。
2.知道要按一定顺序写事,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3.品词析句,对文章的描写进行品析和未来在行文中的感受性应用。
[教学重难点]知道要按一定顺序写事,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入课题。
师导语:同学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八个字一直都是老师生命中最重要的几个字!是啊,人生的经历宛若行走在漫长的路上的每一个脚印的积累,正是这串串的足迹,汇成了我们灿烂绚美的生命!今天的语文课,我们是读书中的细细品味,也是经历里的深刻领悟,更是和文中的作者一起用登攀的经历吸取成长的给养!大家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师:在课前,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些今天文章的主景的黄山最险的天都峰的资料,请位同学来为大家读一下。
师:通过这份资料,再看一看课件上的图片,你能不能说一下黄山天都峰有什么特点或给你怎样的感受?生:美、高、陡等各种回答方式。
师:同学们概括的真好!真是未到其地,却领其情!那么,我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爬天都峰》这一课,一起感受一下作为黄山最高峰的天都峰又带给小作者怎样的感受,她又有怎样的经历。
来大家一起读一下课题:爬天都峰板书1:爬天都峰(居于左侧黑板的正上方)二、合作学习,初读课文,随文识字,了解课文内容,弄清写作顺序。
1.自由朗读课文,随文认读生字,梳理文章内容。
(教师小组指导)师:下面就请各小组同学打开语文书,默读课文。
将文章读通顺、流畅,标清段落序号,通过合作学习并借助文中的关键词句,梳理主要内容,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师:读文结束。
下面哪个小组的同学可以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生:这篇文章写了假日里,一个小女孩和爸爸到黄山爬天都峰,遇到了一位老爷爷,互相激励,并努力攀爬,爬上天都峰的事。
爬天都峰优秀课堂实录(通用7篇)

爬天都峰优秀课堂实录(通用7篇)爬天都峰优秀课堂实录1一、紧扣课题,再次感受天都峰的高和险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爬天都峰》。
你是否思考过,课题《爬天都峰》中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请你默读课文找找理由。
生默读课文,并作点划。
生1:因为天都峰很高。
师板书:高师:能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中读懂“天都峰”很高的吗?生1:我从课文的第二小节“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这一句看出天都峰很高。
师:这一句怎么能看出天都峰的高呢?生1:因为云彩一般都在天上,很高很高的,而天都峰的峰顶都在云彩上面了,这说明天都峰很高很高。
师:谁也能像他这样,既能找到词句,又能说出理由。
(学生发言踊跃)生2:老师,我从课文的插图也能看出天都峰很高。
师:你很会读书,不仅读文字,还能读课文里的插图。
引导学生欣赏插图。
生3:老师,我觉得天都峰不仅很高,而且还很险。
我是从“笔陡的石级”看出来的。
因为山越陡的话,爬上去就越危险,有可能要掉下来。
师:你很不简单!并板画“笔陡的山峰”,板书:险。
再次让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
生4:我从“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
”也读懂了天都峰的险。
因为“挂”都是指一样东西从上往下,很直的,没有斜度。
说明山很陡也很高。
师演示“挂图”的动作,让学生感受到挂是从上而下垂直地落,没有倾斜,深刻体会天都峰的“又高又陡”和“危险”。
师:刚才大家都说得非常好。
正是因为天都峰又高又险,所以能随随便便、轻轻松松地走上去吗?生:不能。
师:所以课题不是用“登”而是……生:“爬”天都峰。
学生试着读出天都峰的高与险。
指名读,齐读。
(因为有了自读感悟,学生的朗读很投入。
)二、深入读议,感悟“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含义师: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1、师: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爬天都峰》教学实录

《爬天都峰》教学实录一、教学设计说明这篇课文通过“我”和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登上了天都峰的事,告诉我们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克服生活中的困难。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课后思考练习的要求,应当把教学重点确立为:弄清“我”登天都峰前后的思想变化,读懂爸爸的话。
基于上述认识,我在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初步感知全文内容,了解行文顺序和认识天都峰的又高又陡,并启发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第二课时转入深究课文内容,以梳理出的学生的疑点为线索,解决教学重点;第三课时安排了各种不同形式的练习,有单项的、综合的,口头的、书面的,必做的、选做的……以达到对所学知识巩固、加深的目的,并让全体学生都有所得。
下面对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做进一步说明。
这课时有四个大的教学步骤:1.复习回忆,再现天都峰的高和陡;2.深入读议,理解小妹妹受老爷爷鼓舞登山的过程;(这是扶,实际上是学生体会小妹妹会从老爷爷身上汲取力量,解决教学的第一个重点。
)3.启发想象,理解老爷爷受小妹妹鼓舞登山的过程;(这是放,实际上是让学生体会老爷爷会从小妹妹身上汲取力量。
)4.总结全文,体会爸爸说的话。
(在前两步基础上,学生理解爸爸说的“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就不困难了,教学的第二个重点也顺势解决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把读的训练放在首位,在读书中教给学习的方法。
在本课设计中,读书贯穿了教学活动的始终,并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设计了包括自读、默读、试读、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等不同形式的读,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最终达到感情朗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弄清“我”是怎样爬上天都峰时,设计了几个相关问题:(1)小妹妹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2)她看见了老爷爷,心里又怎么想呢(3)后来,她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让学生静下心来一边读一边想。
课文第六自然段讲的是“我”受老爷爷精神鼓舞,不怕困难,奋力向峰顶攀登。
为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奋力”一词,首先,指名读本节,其余学生感受“我”是怎样不怕困难爬天都峰的;再让学生自读,找出体现我“奋力”爬的词句,并理解这些词句;最后,让学生结合生活感受,带着自身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爬天都峰》实录及反思

《爬天都峰》教学实录及反思一、通读课文,检查预习过的生字词二、再读题,再次浏览课文,哪个地方描写了天都峰的样子?师:请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哪个地方描写了天都峰的样子?生浏览生:第2自然段师:好,我们一起来读读,看你们读出什么样的感觉?生:读(较好)师:简评师:接下来,我要请女生来读一读,男生做评委,等会儿来说一说妇生哪个地方读得好女生::男生:评(都停留在表面的评价,很整齐,很有感情之类)男生4我从“啊,峰顶这么高”感觉到天都峰好像真得很高师:(惊喜地)啊,你听得真仔细,点评时也能说出自己的感觉师:现在我要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其他的同学认真听,等下你们来评一评他哪个地方读得好。
生:生评:我听出“真叫人发颤!”感觉真是有点害怕呀生评:我听出“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觉得爬天都峰一定很难生评:我感觉天都峰好险啦……(孩子们经过老师引导,能从重读词说出自己的感受了)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来读一读,带着同学们刚才的感受。
生【反复读,不光是熟悉内容,更重要的是在点评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师:孩子们,刚才我们通过朗读读出了自己的感受,接下来请你默读一遍,说说天都峰有什么特点?生:123不搭边生:4陡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们从“再看这笔陡的石级”知道的师:(高兴地,)太好了,你来把这个字板书在黑板上,同学们用双圈圈出这个词生师:知道笔陡是什么意思吗?生:回答不出来师:我们家乡也有这个词,我们来看一幅图(游华山图)看段老师背后的山崖,这时就可以用到这个词生:笔陆师:(再看老师爬的华山石级图片)这里又可以用上这个词生:笔陡师:知道笔陡是什么意思了吧生:很陡师:是的。
非常陡峭就是生:笔陡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出示: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师:哪句话具体地写了石级的陡?生: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师:哪个词最能感受到陡生:挂师:来,我们读读这句话,感受到天都峰的陡生【知道写什么,以生活中已有的知识去理解文本】师:天都峰除了陡这个特点外还有什么特点?生高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生: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师:好,你把这个字板书在黑板上,同学们用双圈圈出这个词生师:来看看这句话: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换个表达方式:啊,峰顶这么高,高得生:123师:再换个句子:啊,湖水这么清,清得……生:师评。
《爬天都峰》课堂教学实录

汇报人:
2024-01-04
目录
• 课程导入 • 课文内容讲解 • 课堂互动环节 • 课文拓展与延伸 • 课程总结与评价
01
课程导入
教学目标介绍
01
02
03
教学目标一
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 下文理解“犹豫、奋力、 攀登”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
教学目标二
体会作者由犹豫、畏惧到 坚定地爬上天都峰的心理 变化过程。
如何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讨论主题
从《爬天都峰》中学到了什么人生哲理?
讨论主题
如何将爬山的精神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
04
课文拓展与延伸
相关主题的拓展阅读
01
推荐阅读《黄山奇石》、《挑山 工》等与黄山风景区相关的文章 ,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黄山的壮 丽景色和人文风情。
02
引导学生阅读与攀登、挑战主题 相关的励志故事,如《登上珠穆 朗玛峰的勇士》等,培养学生的 意志种教学方法,如小 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了学
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能够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 并给予有效的指导和建议。
下节课的预习要求
要求学生提前预习下一课内容,了解 文章背景和主题。
要求学生思考一些问题,以便在课堂 上提出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见解。
要求学生准备相关资料和工具,以便 在课堂上更好地参与讨论和互动。
教学目标三
学习在困难面前要有勇气 和信心,明白只要努力坚 持,克服困难,就能获得 成功。
背景知识介绍
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10米。攀登天都峰 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前山,道路陡峭,需要翻越几个高峰,二是后山,比较平缓 ,但路程较长。
作者在爬山过程中遇到了一个老人,两人互相鼓励,一起克服困难,最终成功登 顶。
《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二

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二课程安排•课程主题:爬天都峰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爬云梯技巧及安全须知•授课教师:张老师•时间安排:2小时课程目标•熟悉爬云梯的技巧和要领。
•掌握安全须知,提高登山安全系数。
•加强探险精神,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爬云梯技巧爬天都峰必须经过悬崖上的云梯,因此需要掌握正确的爬云梯技巧。
在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以下几点:步伐平稳爬云梯的时候,一定不要急于求成,一步步地爬上去,保持平稳的步伐和身体的重心,一定要注意垂直爬升。
紧握栏杆处在高空之上,如果没有扶稳物,身体自然会不稳,因此,要紧握前方的栏杆,用双手稳定自己的身体。
防止晕眩在爬云梯之前,一定要保证自己充分休息,避免身体出现过度疲劳。
如果有晕眩感,可以暂时停顿一下,让身体恢复平衡。
安全须知登山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运动,因此,我们必须掌握正确的安全须知。
在此,我们介绍以下几点:了解气候山顶气温较低,氧气稀薄,必须提前了解气候情况,准备足够的保暖衣物和口罩,以及氧气罐等应急设备。
注意水源登山的身体消耗较大,因此要及时补充水分。
但是蓝天白云的背后,却有许多水源被污染,因此要注意选择符合标准的水源。
团队合作在爬天都峰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保持团队合作精神。
在困难时刻,团队成员之间要相互帮助,共同攀登到山顶。
教学总结在这次课程中,我们主要介绍了爬云梯技巧以及登山安全须知。
在掌握这些基本要领的同时,我们也加强了探险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我们希望,这些知识和精神可以对大家有所启发,为登上天都峰做好充分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爬天都峰》教学实录
山东泰安市泰安区徐家楼办事处小学陈炳峰
课文
暑假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山都峰。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小妹妹,你也来爬天都峰?”
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我不再犹豫,点点头,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也点点头:“对,咱们一起爬吧!”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个样……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在鲫鱼背前,爸爸给我和老爷爷照了一张相,留作纪念。
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妹妹。
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上来了!”
“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
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课堂实录
师:来,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说个绕口令。
一棵柳树搂一搂,两棵柳树搂两搂,三棵……来,谁先来试试。
几个学生读。
师:大家说了这么多,想不想听老师读一读。
老师一口气说到十二棵柳树。
全体鼓掌。
师:我说得不错嘛,对不对,同学们,老师也需要鼓励一下。
生:是。
师:好,开始上课。
同学们,昨天我们初次见面,希望大家能从不同的途径收集黄山的资料,大家带来了吗?
师:给大家看一看。
生:我搜集的是文字资料。
师:给大家念一念。
生念。
师:你带的什么资料?
生:照片。
师:这么美的资料如果不给大家展示真可惜,来,到这来。
投影出示照片。
师: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生介绍。
师:感谢您搜集的资料,大家想出这么多好办法,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大家能不能给教师一个机会,让我也展示一下我收集的资料。
多媒体展示:黄山的资料。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讲的就是发生在天都峰上的一个故事。
板书课题:爬天都峰
师:好,请大家齐读课题。
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读书。
放开声音读书。
读吧,自己读。
生自由读。
师:书读完了,接下来请同学们利用手里的卡片合作学习本课生字。
各组小组长负起责任来。
我们看看哪个小组最会利用生字卡片,学得最好。
小组学习生字。
师:有的同学已经进行了第二遍了,先停下来。
我发现咱们八个组的小组长都非常负责任。
我们来接读课文。
生读。
师:好,请坐,我发现同学们在读的时候有这样一个字非常容易志错,现在谁来当小老师来带大家读。
出示:攀
师:一起读。
生读攀
师:同学们,大家在较短的内容就能把课文读顺了,在读课文当中,哪些事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生:小朋友和老爷爷的对话。
师:这是你的读书感受。
生:第六自然段爬天峰。
师:你们都是这种感受吗?
生:是。
师:那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生:犹豫?
师:把话说完整。
生:犹豫是什么意思?
师:相信你在读书中能解决。
生:石级是什么意思?
师:谁能帮助他?
生:就是楼梯的样子一层一层的。
师:还有问题吗?
生:汲取什么意思?
师:这个问题有价值(师板书:汲取)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
那首先我们来看看大家都比较熟的天都峰。
出示:我站在天都峰……
师:老师教给你们一些读书方法,一边读一边想,把你想像的天都峰用最简洁的线条画出来。
看谁画得最快,最好。
生画。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你所画的天都峰展示给大家看。
展示同学作品。
师:你们觉得这位同学画出了天都峰什么特点?
生:天都峰的高。
师:来,你说。
生:画出天都的石级,铁链。
师:谁来补充?
生:就是画出了险。
师:为什么险?你自己来说说,想通过这幅图想体现天都峰什么特点?生:体现天都峰的石级,铁链。
师:看来同学们只是看到了这段天都峰的石级,铁链,谁再来展示。
展示学生画的图片。
师:请大家看看这两幅图哪幅好,为什么?
生:第二幅图山很多,又画出了太阳,比较好。
生:第二幅图好,是因为他把第二自然段的云彩那句话画出来了。
师:说得非常好,这位同学注意到了天都峰非常高,在云彩上面呢,并把他的想象画出来了。
天都峰这么高,这么险,那你们能把他读出来吗?自己来试,你的感受会更深。
生自由读。
师:谁愿意读?
生读。
师:读的这个地方多好了,这样读就把天都峰的高读了出来。
谁能来读,读得比他更好。
生读。
师:哪位同学也能像刚才老师一样评价一下这位同学呀?
生:读得流利、响亮。
师:你来说说?
生:他读得很有感情。
师:哪里有感情?
生:他读得好的地方就是真叫人发颤的颤。
师:现在谁还想读,而且比前边两个同学读得都要好。
好,你来读。
生读。
师:谁来评?
生:和前边一样,颤读得有感情。
师:有没有听出不一样的呢?
生:他读出了害怕的感觉。
师:读得好,评得妙,那我们该怎么读这一段呢?来,放开声音,读读这一段。
生读。
师:现在我邀请我们班同学读这一段,可以站着读,坐着读,如果能加上动作表情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