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 有机化合物结构模型的装配
7.5实验活动8搭建球棍模型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特点(课件ppt24页)

二氯甲烷结构式
二氯甲烷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二氯甲烷球棍模型
新课讲解
3.分子中含有4个碳原子的烃可能有多少种结构?尝试用
球棍模型进行探究
粗盐
4个碳原子的烷不烃溶有性:丁烷、异杂丁质 烷,结构简式 泥沙
分别为:CH3-CH2-CH2-CH3; CH3-CH(CH3)-CH3。
丁烷
异丁烷
新课讲解
4个碳原子的单烯烃有:1-丁烯、2-丁烯、2-甲基丙 烯、1,3-丁二烯。结构简式CH2=CH-CH2-CH3; CH3-CH=CH-CH3;CH3-C(CH3)=CH2, CH2=CH-CH=CH2 4个碳原子的炔烃有:1-丁炔、2-丁炔、 1,3-丁二炔,其结构简式分别为 CH≡C-CH2-CH3;CH3-C≡C-CH3; CH≡C-C≡CH
新课讲解
5、某烃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二氯代物有四
种,则该烃是( D)
A .甲烷
B. 异戊烷
C. 2-甲基丙烷 D. 丙烷
新课讲解
6、把2-丁烯(CH3-CH=CH-CH3)跟溴水作用,其
产物主要是 ( C ) A 、1,2-二溴丁烷
B 、2-溴丁烷
C、2,3-二溴丁烷 D、1,1-二溴丁烷
课堂小结 有机物化合物结构的特点
新课讲解
乙炔
分子式 C2H2
乙炔
结构式 H一C≡C一H
结构特点 直线结构。分子里有碳-碳叁键(其中含两个不牢固的共价键) , 键与键之间的夹角是180° , 是直线型分子。两个不牢固的共 价键易断裂。
新课讲解
乙炔分子的球棍模型搭建 注意:是直线型分子,分子里每个C 和H形成一个C-H键,碳和碳之间通 过叁键链接(其中含两个不牢固的共价 键) , 键与键之间的夹角是180° 。
有机化合物的构造、构型和构象构造构型PPT

有机化合 物的构型异构
构型(configuration)是指分子中各 原子和基团在空间的相对位置
是分子结构体现的一种表观 现象, 即分子的几何形象。
能否知道一个有机分子的构型?
CH3(CH2)7 C H
( C H2)12C H3 C
H
CH3(CH2)2 C H
H
C C
H
(CH2)9OH CH
Carrots,Alkenes, and the Chemistry of Vision
β -Carotene (a purple-orange alkene)
by enzymes in the liver
顺反标记法 如果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基团在双键平 面或环平面的同侧称为顺式,在不同 侧为反式。
A
A
CC
B
B
顺式
A
B
CC
B
A
反式
举例
C2H5
CH3
CC
H
H
顺-2-戊烯
CH3 C H
H
C
H
CC
H
CH3
反,反-2,4-己二烯
H COOH
HOOC H
反-环丙烷-1,2二甲酸
Z/E标记法 按照原子或基团的大小次序规则,优 先的两个原子或基团位于双键同侧的 为Z式,位于双键两侧的为E式。
将光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聚合物
• 如果可以将光能直接转换成机械能,那么很多 机器就可以由此运转。聚合物将光能向机械能 转换的原理是聚合物材料具有可逆光化学形变 能力。许多聚合物在光照时可以观察到光力学 现象。用这些材料制成的薄膜在恒定外力的作 用下,光照时薄膜的长度增加,停止照射时, 长度会迅速恢复。这一现象的产生是由于聚合 物中的某些基团在光线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化。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第七章 实验活动8:搭建球棍模型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特点

甲烷
分子式
结构式
CH4 结构特点
环节二 搭建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对搭建好的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进行观察,分析其结构特点。
甲烷的分子式:CH4
甲烷的结构式:
甲烷分子的结构特点: (1)正四面体空间结构,碳原子位于中心,4个氢原子位于4个顶点。 (2)4个C-H是极性键,键长相等, (3)4个C-H之间的夹角(键角)相等,都是109°28′。 (3)4个氢原子在空间位置上是等同的,用一个氯原子取代任意1个 氢原子都得到相同的物质,即一氯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用2个 氯原子取代任意2个氢原子也得到相同的物质,即二氯甲烷也没有 同分异构体。同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都是各自只有一种结构。
3.烷烃分子中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的结合方式是( A )。 A.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 B.通过非极性键 C.通过两个共价键 D,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
课堂练习
4.二氯甲烷的结构式可表示如下,它们二者是否互为同分异构体?
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是同一种物质。
谢谢观看
环节一 认识球棍模型
环节一 认识球棍模型
球棍模型,是一种分子结构模型,用来表现化学分子的三维空间分布。
问题:观察模型箱中各种球、棍,思考其代表的是 什么原子、什么化学键? 黑球:碳原子 白球:氢原子 棍:共价键 单键:灰白色的棍 双键或三键:紫色的棍
环节二 搭建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填写下表,并搭建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乙烷
分子式
结构式
乙烯
分子式
结构式
C2H6
乙烷的结构特点: (1)立体结构
C2H4
乙烯的结构特点: (1)平面结构,
(2)键角:109°28′
(2)键角:120°
高三化学课件《搭建球棍模型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特点》

甲烷
乙烯
乙炔
比例模型
空间构型 正四面体
平面形
键角
109º28ˊ
120º
空间各原子 4H位于正四面体 2C和4H在同
的位置
的四个顶点,C在 一平面上 正四面体的中心
直线形 180º
2C和2H在 同一直线上
请描述碳原子形成双键和叁键时,各键在空 间形成哪种构型?
1. 双键碳原子所形成的三个键向空间尽量伸展, 形成平面型结构。 2. 叁键碳原子所形成的两个键向空间尽量伸展, 形成直线型结构。
109º28ˊ
C H4
60º
P4
CH4 CH3Cl CH2Cl2 CHCl3 CCl4
状态 气态 气态 液态 液态 液态
空间 构型
正四面体 四面体 四面体 四面体 正四面体
乙烷分子的模型
小结:
当碳原子与4个原
子以单键相连时,碳原子与周围的4个原子都以四面
体取向成键。
乙烯分子的模型(C2H4)
试比较乙烷、乙烯、乙炔在组成 和结构上的差异?
在烃分子中,仅以单键方式成键的 碳原子称为饱和碳原子;以双键或叁键 方式成键的碳原子称为不饱和碳原子。
讨论:二氯甲烷有同分异构体吗?
Cl
H—C—Cl
H
Cl
H—C—H
Cl
二氯甲烷 同一种物质
因为甲烷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而不是平面型
讨论:4个碳原子相互结合可能有多少种方式?
H
H
H C=C H
约120º
球棍模型
比例模型
小结: 当碳原子形成碳碳双键时,双键上的碳原子以及与 之直接相连的4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乙炔分子的模型(C2H2)
180º
实验11搭建球棍模型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特点(原卷版)

【同步实验课】 搭建球棍模型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特点【实验目的】1.加深对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认识。
2.初步了解使用模型研究物质结构的方法。
【实验用品】 分子结构模型(或橡皮泥、黏土、泡沫塑料、牙签等代用品)。
1.填写下表,并搭建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甲烷分子式结构式CH4结构特点碳原子与4个氢原子形成4个C—H ,4个C—H 的长度和强度完全相同,夹角也相同均为109°28′,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碳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中心,4个氢原子分别位于正四面体的4个顶点2.填写下表,并搭建乙烷、乙烯和乙炔分子的球棍模型,比较三者的空间结构。
乙烷乙烯乙炔分子式 结构式分子式 结构式分子式 结构式 C 2H 6C 2H 4C 2H 2H—C ≡C—H结构特点结构特点结构特点6个C—H 长度和强度完全相同,碳原子之间通过单键相连,分子由两个四面体构成,2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不在同一个平面上碳原子之间通过碳碳双键相连,不能旋转,4个C—H 长度和强度完全相同,夹角为120°,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碳原子之间通过碳碳三键相连,2个C—H 长度和强度完全相同,夹角为180°,2个碳原子和2个氢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1.通过以上有机物分子球棍模型的搭建,归纳碳原子的成键特征和各类烃分子中的化学键类型。
2.根据二氯甲烷的结构式推测其是否有同分异构体,并通过搭建球棍模型进行验证,体会结构式与分子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
01实验梳理 02实验点拨 03典例分析 04对点训练 05真题感悟3.分子中含有4个碳原子的烃可能有多少种结构?尝试用球棍模型进行探究。
二、规律与方法:1.碳原子的成键特点2.烷烃的组成与结构特点注意:(1)烷烃包括链状烷烃(C n H2n+2)和环状烷烃。
(2)烷烃是饱和烃,碳原子数一定的链状烷烃分子中氢原子数已达到最多,其他含有相同碳原子数的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数都比链状烷烃少。
有机物的空间构型模型建立

微观探析,科学思维——有机化合物的共线共面问题探究 有机化合物中原子共面问题可充分考查学生的立体思维,是教学难点,也 是高考常考的知识点。2020 年全国Ⅱ卷第 10 题中就涉及原子共平面问题的考 查。在 2020 年山东等级考第 7 题也涉及原子共平面问题的考查。建立高效有 序的思维方法和基本立体模型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策略。
,中间两个碳原子既在
乙烯平面上,又在乙炔直线上,所以直线在平面上,所有原子共平面。
2.平面与平面连接 如果两个平面结构通过单键相连,则由于单键的旋转性,两个平面不一定重
合,但可能重合。如苯乙烯分子
中共平面原子至少 12 个,
最多 16 个。
同理可分析萘分子中 10 个碳原子,8 个氢原子,共 18 个原子共面;蒽分子
[方法规律]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共线、共面的思维方法——三步法
中,
共面原子至少 6 个,最多 7 个。甲苯中的 7 个碳原子(苯环上的 6 个碳原子
和甲基上的一个碳原子),5 个氢原子(苯环上的 5 个氢原子),这 12 个原子
一定共面。此外甲基上 1 个氢原子也可以转到这个平面上,其余两个氢原
子分13 个原子共
中 14 个碳原子,10 个氢原子,共 24 个原子共面。
再如:
其结构简式可写成最少 6 个碳原子(因双键与双键之间
的碳碳单键可以转动),最多 10 个碳原子,6 个氢原子,共 16 个原子共面。
3.平面与立体连接 如果甲基与平面结构通过单键相连,则由于单键的旋转性,
甲基的一个氢原子可能暂时处于这个平面上,如丙烯分子
乙烯→C2H4→CH2===CH2→ [结构特点]
→
→
→
①乙烯分子中 6 个原子共平面,键角为 120°。
实验活动8搭建球棍模型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特点-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2019版)教案

实验活动8 搭建球棍模型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特点-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2019版)教案一、活动目的通过搭建球棍模型,让学生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特点,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及含义,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综合素养,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二、活动材料•球棍模型套装•各种有机化合物模型三、活动步骤活动一: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特点1.通过讲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基本组成。
2.让学生观察、比较一些有机化合物模型,发现其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的特点。
活动二:搭建球棍模型1.分配物质,并要求学生在包括它在内的同一类型的氢原子中,任意选择一些作为代表。
2.按照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搭建球棍模型,并对其进行相关的命名规则的阐述。
3.学生需要在实验记录本上记录实验过程。
活动三:交流讨论1.让学生归纳总结,通过交流讨论分析不同有机化合物的特点,从而加深对有机化合物的理解。
2.学生通过讨论分享自己的实验心得,提高实验操作能力,提升了解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这一知识点的能力。
四、实验记录卡实验名称实验日期实验人实验活动8 搭建球棍模型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特点-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2019版)教案一、认识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特点提高活动:这部分活动没有需填写的内容二、搭建球棍模型需填写的模型命名:模型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名称:实验过程:实验结果:三、交流讨论需加深理解的有机化合物名称:其它讨论内容:五、注意事项1.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安全,注意模型拼装的正确性。
2.实验完成后,学生需要对实验记录本上记录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出有关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特点。
3.学生需要仔细阅读教材,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及含义,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
有机化合物的构造构型和构象

O CH3CCH2COOEt
酮式
OO CH3CCH2CCH3
酮式
OH
CH3C CCOOEt H 烯醇式
OH
CH3C CCOCH3 H
烯醇式
3.1 构造异构
碳链异构 官能团位置异构
没有数目限制,碳数越多,异构体数目 就越多 理化性质相近有差异,分离困难 难以通过简单的化学或物理方法相互转变
官能团异构 互变异构
手 性:
物与其镜像不能重叠的现象
手性分子: 不能和其镜象重合的分子
非手性分子:能和其镜象重合的分子
乳酸分子
名称
熔点/oC
(+)-酒石酸 170
(-)-酒石酸 170
[]25(20%水) 溶解度 pka1 pka2
+12o
139 2.93 4.23
- 12o
139 2.93 4.23
3.3.1 手性 如何判断一个有机分子是否具有手性
CH2
H
Cl
CH2
CH2
Cl
3.3.2 对称性
3)对称轴
N
H
H H
C3
非手性 (无)
CH3
C2
CH3 手性 ( 有)
HH CH3 CH3
H H C2
非手性 (无)
只含旋转轴对称因素的分子是手性分子
HO H
(
3.3.3 对映异构和旋光性
对映异构体
凡手性分子,必有互为镜像的构型, 互为镜像的两种构型的异构体称为对映体
CH3CCHH32CCHO2COCHO3OCCHH2C3COOHOCO3HCHCO3HCCO3HHC3H2CC3OOOOCHH3 CH3COOCH3 CH3CCHO3CClOCClHC3HCC2lOCCHlO2CCHClCOHH32CCOHCOl ClCH2CH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装配正丁烷分子的构象,首先使所有C-C 键都成 重叠构象(C2-C3键全重叠构象),沿着C2-C3键轴观察。 通过观察比较这两种构象哪一种更稳定。
4. 装配乙烯的分子结构模型,观察判断乙烯分子 有无对称中心,对称面、对称中心各有多少个? 乙烯分子为什么是平面型分子?
5. 装配顺-2-丁烯和反-2-丁烯的分子模型,说明产生 顺反异构现象的原因,它们能否重合。
1 有机化合物结构模型的装配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装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模型,加深对有机化 合物立体结构的理解。
2. 了解球棍模型与透视式和纽曼式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立体模型常用的有凯库勒模型和 斯陶特模型。应用最广泛的是凯库勒模型。它用不 同大小和不同颜色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或官能团, 用木棍代表化学键,因此又称为球棍模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实验步骤
1. 装配甲烷、一氯甲烷、二氯甲烷的球棍模型,观 察判断有无对称中心,对称面各有多少个。
2. 装配乙烷分子的两种最典型的构象,并用灯光投 影出透视式和纽曼投影式。观察判断两种构象有 无对称中心和对称面,各有多少个。旋转C-C σ键, 观察构象异构,判断哪种结构最稳定,哪种结构 最不稳定,为什么?
稳定,并说明其说明。
7. 装配乳酸分子一对对映体的分子结构模型,观 察两模型能否重合。 调换其中一个模型两个基团的位置,再观察与另 一模型能否重合,再看是不是对映体? 乳酸分子有无对称中心和对称面?没有对称面和 对称中心。
6.装配环己烷分子的船式和椅式两种构象 首先观察椅式环己烷,并判断: (1)六个碳原子是否在同一个平面上,为什么? (2)相邻碳原子之间的构象是交叉型还是重叠型? (3)将此椅式构象翻转为另一椅式构象,观察原来的e键是
否都变为α键,原来的α键都变为e键,它们在空间的指向 有无改变?
再观察船式环己烷,并作灯光投影 ① 画出其立体透视图,将碳环编号 ②分别指出相邻碳原子之间属什么构象? 通过观察比较环己烷的船式和椅式两种构象哪种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