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复习课》ppt

合集下载

《力和运动》复习课课件

《力和运动》复习课课件

重力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 力,方向竖直向下,单位 是牛顿,简称牛。
弹力与弹簧
总结词
掌握弹力与弹簧的原理、 应用和计算方法
弹力
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 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弹簧
弹簧是一种弹性元件,具 有缓冲、减震、储能等作 用,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 和电子产品中。
摩擦力的应用
总结词
摩擦力的分类
了解摩擦力的概念、分类和在生活中 的应用
应用。
圆周运动的应用
总结词:丰富多样
详细描述:圆周运动是另一种常见的运动形式,其运 动轨迹为一个圆或圆弧。圆周运动的应用非常丰富多 样,包括各种旋转运动、机械传动和天体运动等。例 如,电风扇的转动、机械钟表的齿轮传动和地球的自 转等都是圆周运动的应用。此外,圆周运动在汽车、 自行车和轮船等交通工具的设计和制造中也有着重要 的应用。
减小阻力和摩擦的方法
总结词:应对策略
详细描述:为了减小阻力和摩擦,可以采用减少接触表面的粗糙度、减轻物体的重量、使用润滑剂或 改变接触表面的材料等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阻力和摩擦力,提高物体的运动效率和性能。
05
力的应用
重力与万有引力
总结词
理解重力与万有引力的概 念、性质和作用
万有引力
任何两个物体间都存在相 互吸引的力,这种力叫做 万有引力。
《力和运动》复习课 ppt课件
目录
• 力的基本概念 • 运动的基本原理 • 力和运动的关系 • 摩擦力与阻力 • 力的应用 • 运动的应用
01
力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力
总结词:力的定义
详细描述: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具有大小、量
总结词
运动的基本原理

九年级物理 《运动和力复习》课件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 《运动和力复习》课件 人教版

1.正确使用刻度尺: 正确使用刻度尺: 正确使用刻度尺
1.认:零刻线、测量范围、分度值 认 零刻线、测量范围、 2.选:据测量的实际要求选适当精确程度和量程 选 的刻度尺 3.放:贴、正、齐 放 4.看:视线与刻度尺垂直 看 5.读:估计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读 6.记:结果=数值 单位 记 结果 数值 数值+单位 数值=准确值 估计值 数值 准确值+估计值 准确值
• 教学重点
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力的概念. 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力的概念.
• 教学难点
惯性现象的解释及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惯性现象的解释及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 教学方法
1.归纳法:通过对本章知识的归纳总结,体验知 归纳法:通过对本章知识的归纳总结, 归纳法 识内容之间的联系,系统复习本章知识. 识内容之间的联系,系统复习本章知识. 2.引导分析法:通过引导学生对典型事例的分析, 引导分析法: 引导分析法 通过引导学生对典型事例的分析, 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 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 力平衡: 力平衡: 运动状态,就说几个力彼此平衡。它们的合力为“ 。 运动状态,就说几个力彼此平衡。它们的合力为“O”。
六 、 二 力 平 衡
概念: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 概念: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 二力平衡: 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二力平衡: 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二力平衡的条件: 同体,等大,共线, 二力平衡的条件: 同体,等大,共线,反向 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 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效果与不受力一样), ),将 物体在平衡力作 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效果与不受力一样),将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用下时的运动: 用下时的运动: 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即保持原来的 运动状态 平衡状态: 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平衡是指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平衡状态: 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平衡是指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平衡是指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 相互作用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 的特点: 的特点: 用于两个物体上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力学中的5个“不一定”
5.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一定等于容器内液体所受的重力
公式P=F/s,是计算压强的普遍适用的公式,而P=ρgh 是专门用来求液体产生压强的公式,由P=ρgh我们可 以看出,在液体的密度一定时,液体产生的压强仅与 液体的深度h有关,再根据F=Ps不难看出液体对容器 底产生的压力是由液体的密度、液体的深度和容器的 底面积决定的。 容器内盛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和液重G液的 关系是: 1、柱形容器:F=G液 2、非柱形容器:F≠G液 (广口式容器:F<G液; 缩口式容器:F>G液)。
横用滑轮组(克服摩擦力做有用功)
= W 有=F 摩l F摩
W 总
Fs
nF
10.斜面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力学部分:必记的常数及要了解的物理量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力学部分之浮力重要公式(4个)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力学部分之重要公式(4个)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方法锦囊】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1.记忆法:熟记常考的力学公式。
速度:v= ;密度:ρ= ;重力:G=mg;
压强:p= ,p液=ρ液gh; 浮力:F浮=G排=ρ液gV排,F浮=G-F, F浮=G物(漂浮、悬浮); 功:W=Fs;功率:P= ,P=Fv;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复习 优秀课件(共38张PPT)

运动和力复习课

运动和力复习课

图 12-F-5 A.实心球在空中上升 B.实心球从空中下落 C.实心球在地上越滚越慢 D.实心球停在地面上
运动和力
物体位置的变化 标准 相对 物体沿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 通过的路程 物体运动的快慢 1 m/s=3.6 km/h m/s km/h 物体沿直线快慢变化的运动 v=s/t 米 刻度尺 秒 测量值 停表 真实值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改进测量方法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使物体发生形变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相互的 受力物体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改变 保持运动状态不变
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仍处于平衡状态,这几个力就是平衡力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在同一直线上
考点一 例1
机械运动
(连云港中考)我国已成功实现三次载人航天飞行,
在飞船发射升空阶段航天员被固定在座舱内.选取下面哪个 物体作为参照物时,航天员在此阶段是静止的( ) A.飞船的座舱 B.天空中的云朵 C.地面上的发射架 D.太平洋上跟踪监测的测量船 分析:宇航员和座舱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故他们之间 静止 是______的;宇航员和天空中的云朵、地面上的发射架和太 平洋上跟踪监测的测量船之间都有位置的改变,他们之间是 ______的. 运动
2.(广州中考)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 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 12-F-2 所示,能正 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D )
图 12-F-2
3.(常州中考)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 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 7 倍”这一常识, 可知留下图 12-F-3 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 的身高约为( B ) A.1.65 m B.1.75 m C.1.85 m D.1.95 m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复习课件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复习课件

1、下列物体中受到的重力约为40牛的是 ( A.一只羊 B.中学生背的书包 C.一瓶饮料 D.一只鸡蛋
)
2、做出下图中球体所受的重力和拉力;已知质 量为5Kg;拉力为56N; m=5Kg
G=mg=5Kg×9.8N/Kg =49N G=49N
3、如图所示,一个重力为20牛的物体静止在斜面 上,请用力的图示法法画出物体所受的重力。 4、做出飞机受到的重力示意图;
5、一根绳子可以承受的拉力是1470N,现在有 一个物体的质量是200Kg,问绳子可否拉起这个 物体。
6、再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 做了如下记录,问:(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 ; (2)有表格可知重力G和质量m的比值是 ; (3)由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结论是: ;
2010吉林
6、弹簧秤的使用: 看清 分度值 和 量程 ; 拉力方向要和弹簧 轴线 方向相同; 读数时视线要和刻度 垂直 ; 使用时要使挂钩和外壳不要 摩擦 ;

1.一弹簧测力计水平放置,两人分别用2N的力拉挂 钩的吊环,则测力计的读数为 N. 2.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时,测一个物体重力时,手持 挂钩,将物体挂在拉环上,测力计的读数为5N,则 物体的重力为( ) A.大于5N C. 小于5N B. 等于5N D.以上都有可能. N;
2013吉林
2、图1所示的几种现象,能体现出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16、如图11所示,放在水平桌面的杯子,质量0.2kg,容积是 5×10-4m3,杯子与桌面接触的面积是5×10-3m2,现将杯子装满水。 求:(1)杯子中水的质量;(2)杯子对桌面的压强。(g取 10N/kg)
(2)F=G=(m1+m2)g=(0.5kg+0.2kg) ×10N/kg=7N………………………(1分)

12章《力和运动》复习课件

12章《力和运动》复习课件

一架直升机重力为6000牛顿,当它在空中静
等于 止不动时,空气对它向上的举力______6000牛
顿;当它匀速上升时,空气对它向上的举力 等于 _____6000牛顿;当它匀速下降时,空气对它向
或“小于”
等于 上的举力_____6000牛顿。(选“大于”“等于”
G V=5米/秒
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 的是( B ) A.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越大, 跳远成绩往往越好 B.用力将物体抛出去,物体最终 要落到地面上 C.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高 速向前飞行 D.古代打仗时,使用绊马索能将 敌方飞奔的马绊倒
变式练习
一氢气球吊着一重物以1米/秒 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在上升过程 中,吊物体的绳子突然断了,则在 绳子断开后物体( D ) A.立即下落,且速度越来越快 B.立即匀速下落 C.由于惯性,物体以1米/秒的速 度匀速上升 D.先上升一段距离再下落,下落时 速度越来越快。
(2)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 果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运动叫 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匀速直线运动.
(3)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在匀速直线运动中, 速度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单位: 国际单位:m/s 常用单位:km/h 换 算:l m/s=3.6km/h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
复习课
2011年邵阳有关运动和力的中考题,看看你能做对多少
5.同学们参加了今年邵阳市初中毕业生体育 测试。你认为下列成绩记录符合实际的是 A.立定跳远成绩为5m B.男子1000m跑成绩为50s C.女子800m成绩为40s D.掷实心球成绩为6.5m

2013年教科版中考专题复习课件《第二板块:力》

2013年教科版中考专题复习课件《第二板块:力》

F 定受力面积如何变化,再利用 p= 得出压强的变化。 S
③同一容器倾斜、倒置后比较压力、压强 该类问题,一般液体密度不变,分析液体深度如何 变化,就可得出容器底所受压强变化情况;再利用 F= pS 或根据容器形状比较重力与压力关系,分析压力变化。 ④不同容器底所受压力、压强比较 该类问题,一般液体深度相同,比较液体密度可知 容器底所受压强的大小关系,另外再通过 F=pS 分析压 力大小。

图解“运动与受力” 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是由其受力情况决定的,具 体分析思路如下:
变式题 [2012·达州] 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D ) A.某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一定受到了水平向 右的力 B.在空中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受到的合力与重力 平衡 C.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一定运动 D.1 N 的力可能比 800 N 的力产生的效果好
(1) 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
平衡螺母 到零刻度处,调节天平的___________使天平平衡。
(2) 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
62 上的游码位置如图 TZ6-1 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g。
图 TZ6-1
图 TZ6-2
(3)小军采用如图 TZ6-2 所示的方式测量小石块的体积: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 位置处作标记; 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153 g; 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 质量为 183 g; 30 d.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cm3。 (4)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g/cm3。 2.07(或2;或2.1) 偏小 (5)分析实验过程,测得的小石块密度值比真实值________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沪科版《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和练习ppt课件

沪科版《第五章-熟悉而陌生的力》复习和练习ppt课件

弹簧测力 计示数 F/N
/ / /
5、在研究摩擦力的实验时,某同学在同一水平桌 面上对一块各个侧面光滑程度相同的木块进行了三 次如图所示的实验,当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 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 F3,它们之间的数量是F1_=__F2_>__F3(选填“<”、 “>”或“=”),其中, (a)、(b)两图说明__滑_动__摩__擦_力__跟_接__触_面__积_大__小_无__关__。__ (a)、(c)两图说明__滚__动_摩__擦_力__比_滑__动_摩__擦_力__小_______。
12、足球是一个对抗性很强的运动 项目,如图(a)是守门员一下子抱住 飞来的球。这张图说明力是_改_变__物 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如图(b),用力 把直的钢卷尺弯成弧状,这说明力 可以使物体发生__形__变_。
13、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较多,因此在探究过 程中要用到_控__制__变_量_____的方法。在下列几个探究 实例中,运用同样研究方法的是 (3) (选填序号)。
6、如图3所示,暴雨狂风来临前, 狂风把树枝吹得摇摆,这是风力使树 枝发生了_形_变___;狂风把落叶吹得漫 天飞舞,这是风力使落叶的_运__动_状__态 发生了改变。(选填“运动状态”或 “形变”)
图3

7、质量为60kg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用120N 的水平推力刚能使木箱匀速前进,那么用200N的 水平推箱时,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1_2_0______N。 8、如图4所示,在玻璃杯内装满米,将竹筷竖直 插入米中,然后手提竹筷将玻璃杯沿竖直方向慢慢 提起,使玻璃杯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玻璃杯 与米的总质量是0.6kg,则玻璃杯与米受到的总重 力是6___N;玻璃杯没有掉下来是受到摩__擦__力_____ 力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 力》复习课
力的概念
定义 效果 单位及测量 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 力的示意图 弹簧测力计
力的表示方法 两种常见的力
பைடு நூலகம்
重力
摩擦力
力的概念 1、力的定义
•发生力的作用至少要有___个物体 •发生力的作用物体____(一定、不一定)要接触
2、力的作用效果 •形变 •运动状态改变 3、力的相互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施力物 体同时也是_____ 4、力的单位
2、图描述的是小红同学用手探究滑动摩擦力大 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情景。用手分别压在玻璃 板和桌面滑动(图甲、乙),然后用另一只手 压在手上在桌面滑动(图丙)。下面说法中正 确的有:___________ a、甲和乙是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 的关系 b、乙和丙是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c、比较甲和乙,感觉甲的阻力大 d、比较乙和丙,感觉丙的阻力大
例5:一个重为10N的木块放在斜面上,对斜面 的压力是8N分别画出这两个力的图示.
例6:用25N的拉力恰好使物体在水平地面上 做匀速直线运动,画出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 到力的图示
F=25N
力的测量
1、测量力的工具:______ 2、弹簧测力计 •结构 •原理 3、使用方法
测量范围 校零 ,明确测力计的________ 1.测量前必须______ 和分度值 _____. 2.实际测量时,要使弹簧称弹簧的伸长方向跟 所测力 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______ 正对 刻度线 3.读数时视线要_____
例1.用天平和弹簧称称一个物体,在月球上读数与地球 上读数相比应该是( )
A.天平在月球上读数不变,弹簧称在月球上读数变小 B.天平在月球上读数变小,弹簧称在月球上读数不变 C. 天平和弹簧称在月球上读数都变小
D.天平和弹簧称在月球上读数都不变
例2:一宇航员在地球上带了一个重98N的物体登上月 球,这个物体在月球上的质量为 ( ) A. 98N B. 10N C. 98kg D. 10kg
1.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它的结构和使用看, 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例如:A.轮胎上刻有花纹 B.车轮做成圆形 C.塑料套紧套在车把上 D.在转动部分添加润滑油 E.脚踏板凹凸不平 F.刹车时用力捏闸 G.车轴处装有滚珠 H.车的把手上有凹槽 (1)上述各项属于( )
二、摩擦力
1、摩擦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压力的大小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增大压力 增大摩擦 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减小压力 减小摩擦 加润滑剂 用滚动代替滑动
1、下列现象中哪些是为了增大摩擦,哪些是为了减小 摩擦?各用的是什么方法? A、遇到紧急情况,用力捏紧自行车的刹车把手 B、为防止传动皮带打滑,要把皮带张紧些 C、房间里的地板砖表面都有高低不平的花纹 D、举重运动员手上擦一些镁粉 E、给传动皮带打上皮带蜡 F、在锁孔中放一些铅笔屑 G、在衣服的拉链上涂一些蜡 H、旅行箱的下面装有轮子 I、拔河比赛中,运动员常穿上较新的运动鞋,且 扫掉地上的沙子 J、通常螺钉下面要放弹簧垫圈
3、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摩擦都是有害无益的,应尽量减小摩擦; B、摩擦有利、有害,应利用它有益的一面、减小 有害一面的影响; C、改变接触面大小,将改变摩擦力的大小; D、滚动摩擦是有用摩擦,所以往往用滚动来代替 滑动。 4、下列事例中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北方下雪时,常在道路上撒些灰渣 B.在自行车把套上做出凹凸花纹 C.自行车紧急刹车时用力捏闸 D.在衣服的拉链上涂些蜡
A.F1>F2 B.F1<F2 C.F1=F2 D.不能比较
F1
F2
例2、小车受到与水平面成30°斜向左上方27N 的拉力
例3:用15N的推力将质量为3kg的足球推出, 画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的力(不计空气阻 力)的图示
例4:如图所示,一个重为15N的小球静止在水 平地面上,画出它对地面压力的图示
5、如图所示,两个重为20N的相同的物块A、B 叠放在一起,受到10N的水平推力F1的作用,在 水平地面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A受到 的合力为____N;若将B与A并列,并让它们一起 在同一水平面上匀速前进,那么需要的水平推 力F2____F1(选填“>”、“<”或“=”)
F1
A B
F2
A
B
力的表示 1、力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 2、力的表示方法: •力的图示法 注意点:
1、作力的图示要明确几个力?什么力?谁受力? 力多大?何方向? 2、作力的图示要找全所有的力,而且只能统一用 一个比例标度
•力的示意图
例1.力F1与F2如图,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一定是( )
1、在湖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动力是:( ) A、人对船的推力; B、水对浆的推力; C、船的重力; D、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2、一个物体_____(能、不能)发生力的作用, 接球时,手接球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
3、在跳板跳水这一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 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但这 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改变了跳 板的_______,后者主要改变了运动员的 _______。 4、按图中的做法你观察到的 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说 明了________________力产生 的效果是_____________
•用手托住两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___N
注意:受力分析的重点是找准研究对象(受力物体)
例1:掷出手的铅球受什么力的作用(不计阻力) 施力物体是谁,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例2.手中提着用绳吊着的鱼.关于鱼所受力 的施力物体,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地球 B.只有地球和绳子 C.只有地球和手 D.地球,绳子和手都是 例3.放在斜面上静止的木块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两种力 一、重力 1、重力的定义、产生原因、方向及应用 2、物重与质量的关系是__________, g=________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1、重力是一种力,它是物体与地球之间的作 用,只有地球对物体的作用力才能称为重力 2、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重力并 不等于吸引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