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招生宣传
2021年同济大学表演类艺术生招生计划

2021年同济大学表演类艺术生招生计划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表演本科专业设于2021年。
影视剧表演方向依托上海深厚的影视文化底蕴以及区位优势,在专业知识学习和表演实践训练的同时,注重学生人文艺术素质与综合表达能力培养,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以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从而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现代影视表演行业的需求。
本专业的师资团队力量雄厚,包括多位活跃在国内戏剧影视表演及导演行业的一流高级专业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去向包括各类影视制作公司以及文化和教育事业单位等。
毕业生大量从事专业影视剧、广告拍摄工作,并活跃在专业话剧舞台上。
表演:影视剧表演方向,本科,学制四年,每学年学费10000元。
招生计划拟定17名文理兼收,具体招生地区名额如下。
以上计划供参考,最终以各省级招办公布的计划为准。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治思想表现良好,品行端正。
2.符合教育部有关2021年高考报名条件,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入学文化考试。
高考文化成绩达到所参加高考省份高招办划定的我校艺术类专业招生批次相应录取控制分数线。
3.参加高考所在省级考试部门统一组织的表演类专业考试,成绩达到省统考本科合格分数线,取得表演类专业省统考合格证。
4.具有良好文化素养与艺术素质。
5.身体健康,符合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五官端正、口齿清晰、听力正常,无生理缺陷。
注:高考文化成绩含教育部和各省级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全国性高考加分,下同。
(一)投档各省级招办负责投档,请考生关注各省相关政策规定。
(二)录取同济大学对各省级招办投档进我校、且符合我校“招生对象及条件”要求的考生进行专业录取,录取规则如下:1.同济大学按考生的专业统考成绩和高考文化成绩计算进档考生的合成分[合成分=(专业统考成绩/专业统考满分)×400+(高考文化成绩/高考文化满分)×600],按照合成分从高到低不分文理统一排序,依据计划数择优录取。
同济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同济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根据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20】1号)等文件,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经批准,我校2020年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又称“同济大学强基计划”),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高端顶尖人才,实现同济大学社会栋梁与专业精英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符合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报名,申请报名考生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考生: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且综合素质优秀。
第二类考生: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
高中阶段须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任一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二等及以上奖项。
二、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我校强基计划招生专业见下表:我校强基计划招生的分省计划见报名系统。
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考生的选考科目必须符合我校招生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要求,否则视为无效。
江苏省考生的选测科目等级要求为BB。
三、报名方式与选拔程序报考我校强基计划的考生不能兼报其他高校。
(一)报名时间和办法5月11日至30日,考生可登录同济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按要求准确、完整地完成网上报名。
第一类考生选择一个专业组填报,最多填报组内两个专业,并选择是否服从组内调剂。
第二类考生报考专业不受分省专业计划限制,选择一个专业组填报,最多填报组内两个专业,并选择是否服从组内调剂。
(二)考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三)入围学校考核办法7月下旬(具体时间另行公布),按以下办法确定入围学校考核的考生名单。
1.第一类考生按我校在生源所在省份分专业组招生计划数的3倍,以考生高考成绩(不含高考加分,下同)从高到低,确定各省份各专业组参加学校考核考生名单(在高考成绩相同的情况下,依次以数学、语文、外语成绩高低排序),并按照教育部要求公示各专业组入围标准。
同济大学emba招生简章

同济大学emba招生简章同济大学是全国首批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培养高级工商管理硕士(以下简称EMBA,专业代码125100)的高校之一。
作为中国管理教育的先行者,同济大学经管学院EMBA项目自2002年开办以来,始终坚持走“特色化、国际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大批具有“全球视野、社会责任感及创新精神、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知识和技能、践行可持续发展”的业界领袖。
一、项目简介二、申请条件1.申请高级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硕士(EMBA,专业代码125100)的考生,须符合下列条件: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3.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5.具有国家承认大学本科学历毕业3年(从大学本科毕业到2023年9月1日,下同)或3年以上;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学历毕业5年或5年以上;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2年或2年以上6.在境外获得学位的考生,须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证书,且学位要求与报考条件一致三、申请流程1、网上申请同济大学EMBA采用“无纸化”方式。
申请系统已开通,请按提示填写、上传材料、提交申请。
注意事项:a.每位考生当年仅限申请一个项目,切勿重复注册账号b.填写材料前请务必充分了解项目详情,项目选定并提交材料后,将无法更改c.申请材料提交前,如需更改申请项目,EMBA中心将在2个工作日内予以处理2、背景审核背景审核将综合评定申请人的学业背景、职业背景、申请人自述、推荐信等,满分100分。
申请人通过申请系统查询是否获得提前批考核资格。
“创新创业型人才”、“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社会卓越贡献型人才”可直接获得考核资格,需在申请系统中上传相应支撑材料,具体要求如下:a.创新创业型人才:获得过国家级专利,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过论文的申请人,以及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省部级以上奖励的申请人;自主创业,且个人持股比例高于25%的申请人(证明材料:公司营业执照、法人资质、注册资本、验资报告等)b.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所在企业具有一带一路相关背景,契合沿线国家与地区行业所需的具有全球化视野、面向国际市场的高级管理人员c.社会卓越贡献型人才: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引领行业发展进步,长期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的创始人及高级管理人员3、政治考试政治考试主要考查考生的政治立场、政治素质及思想品行,。
同济大学2019年本科免试招收香港学生简章

同济大学2019年免试招收香港学生简章同济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
前身是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同济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
经教育部批准,同济大学2019年继续免试招收香港学生。
一、报名资格
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或非永久性身份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港澳台居民居住证,并参加2019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的考生均可报名。
考生所持证件须在有效期之内。
二、招生计划和专业
2019年初定免试招收香港学生10名,实际录取时,根据各专业(类)办学实际及投档考生所报专业(类)志愿等,确定各专业录取人数。
以下为同济大学2018年招生专业(类)一览表,供参考。
最终招生计划及招生专业,以对港免试招生网上报名系统公布为准。
(完整版)同济大学招生宣传PPT

环境类
❖ 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环境的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四个部分的学科。它提供了综合、定量,和跨学
科的方法来研究环境系统。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 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
我校翼驰学生车队获2016年中国FSAE大赛冠军
我校学生卫冕2015年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 公开赛标准平台组冠军
大学生“挑战杯”
大学生活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我校承办2014年全国象棋男子甲级联赛
医学院举办2015年医学生临床技能竞赛
我校学生荣获2016年“21世界杯” 全国英语演讲赛总决赛一等奖
建造节
结构赛
欧方秘书处设在瑞典皇家工学院,中方秘书处设在同济大学。 教育平台包括欧洲13所高校,中国18所高校。
国际(或境外)合作教育与交流
以对欧洲合作为中心,拓展北美,辐射亚非 先后建立8个国际化合作平台学院,与200多所海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
1、中德学院 2、中法工程和管理学院 3、中德工程学院 4、中意学院 5、中西学院 6、中芬中心 7、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和研究中心(上海)
我国科学家主导的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上半场”圆满结束, 其中我校海洋学院共有8位科学家参与
2015年底,我校牵头实施“国家大科学工程” ——海底观测网项目获批立项
同济近年发展大事记摘选
同济为“世越”号沉船提供提升方案并付诸实施
国内首个“汽车风洞”
同济汽车设计研究院两款新能源汽车亮相上海车展
同济大学多功能振动实验中心进行泰州长江公路大桥抗震减震实验
同济今年起设立新生院八大学堂

龙源期刊网
同济今年起设立新生院八大学堂
作者:刘昕璐
来源:《学生导报·高中版》2019年第17期
与以往以学院为单位设立迎新点不同,在今年的同济大学迎新现场,新生院八大学堂崭新亮相,向新学子热情敞开怀抱。
同济大学今年本科招生以十大特色试验班为主体,它们分别是5个工科试验班,涵盖“建筑城规景观与设计类”“土木与环境类”“智能交通与车辆类”“智能化制造类”“信息类”5个类别,以及医学试验班、理科试验班、经济管理试验班、人文科学试验班、社会科学试验班各1个。
这十大特色试验班的新生入校后,全部进入新生院设立的这八大学堂进行学习,在第一学年主要以通识教育和专业引导为主,自大二起,学生开始进入各专业学院进行专业学习。
同济大学新生院所设八大学堂分别为同心学堂、同德学堂、同舟学堂、同和学堂、济人学堂、济世学堂、济勤学堂、济美学堂。
比如,工科试验班(土木与环境类)新生进入“同舟学堂”,工科试验班(建筑城规景观与设计类)、设计学类、工科试验班(智能交通与车辆类)新生进入“济美学堂”等。
为此,同济大学聘请了一批知名专家学者担任这八大学堂的院长,他们分别为工艺与设备、设施规划与设计及产业发展战略专家郭重庆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同济大学原校长钟志华院士,建筑施工技术专家肖绪文院士,著名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院士,同济大学原校长裴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人文学院原院长孙周兴教授,教育部原副部长、同济大学原校长吴启迪教授,以及著名建筑学家郑时龄院士。
来自相关学院的资深學者担任各学堂的执行院长。
2020年同济大学招生章程

2020年同济大学招生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同济大学本科生招生工作顺利进行,切实维护学校和考生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和教育部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同济大学是国家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型、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
学校地处上海市,本科教学主要在四平路校区(四平路1239号)和嘉定校区(曹安公路4800号)开展。
第三条我校对在规定年限内达到所在专业毕业要求的本科生颁发同济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对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有关规定者颁发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证书。
第四条我校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本年度《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全面贯彻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从知识、能力、人格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择优选拔。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五条同济大学招生委员会为学校招生工作最高领导机构,下设招生领导小组和招生监督小组。
第六条招生委员会主任由校长担任,成员由学校领导、相关职能部处代表、教师代表、各省招生工作组代表、校友代表、学生代表组成。
主要职责是研究制定学校招生工作战略及规划,对学校招生工作进行宏观指导,对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做出战略决策和安排,审议招生工作重大事项,监督招生工作。
第七条招生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常务副组长由分管招生工作的副校长担任,其他成员包括学校的纪委书记、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教务处和招生办公室等部门领导。
负责招生工作的统筹、指导、协调、审核、监督等工作,对学校招生工作进行管理,对具体招生方案和具体实施方法进行集体决策。
第八条同济大学招生办公室作为学校常设工作机构,负责学校本科生招生的日常工作,主要职责如下:1.严格执行教育部有关招生工作的政策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的补充规定和实施细则;2.按照教育部下达的年度招生计划及有关规定编制分省分专业招生来源计划,制定学校招生工作章程;3.开展招生宣传、咨询服务工作,向考生和家长介绍本校情况和招生政策;4.客观、公正地完成招生录取工作,并负责协调和处理录取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情况;5.履行高校招生信息公开相应职责;6.配合学校有关部门对录取的新生进行复查;7.完成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下达的其他工作任务。
同济大学网络教育2009年秋季招生简章

同济大学网络教育2009年秋季招生简章(高起专、专升本)同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一所拥有理、工、医、文、法、哲、经济、管理、教育9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被列入国家财政立项资助的“211工程”和国家“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与地方重点共建的高水平大学。
目前学校共有83个本科专业、218个硕士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以及94个博士授权点、16个博士后流动站。
各类学生5万多人,教学科研人员4200多人,其中中科院院士6人、工程院院士7人、教授等正高级职称者710多人、副教授等副高级职称者1500多人。
同济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是教育部批准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最早的试点学校之一。
学院汇聚了优秀的教学资源,开发了一批融知识和智慧于一体的课程,拥有一流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设施、现代化的教室和科学的管理,采用了网上直播、实时交互、课件点播、自学导读、电子阅览等通过网络教育实现的现代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资源。
学院将本着“教育服务社会,知识改变人生”的办学宗旨,为网络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而努力奋斗!同济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09年秋季招收高中起点专科和专科起点本科的网络非全日制学生。
同济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网址:一、报名事项1、报名资格:(1)报考高中起点升专科的考生,须具有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及以上学历毕业证书。
(2)报考专科起点升本科的考生,须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专或大专以上学历毕业证书。
(3)报考护理学专业的考生,应当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执业护士资格证书。
2、报名时间:报名时间:2009年3月23日至2009年8月23日3、报名须知:(1)考生须持本人身份证及毕业证书的原件和复印件、两张1寸蓝底彩色照片,到招生报名点办理报名手续,填写《报名登记表》,签写《承诺书》,并现场拍摄数码照片。
(2)报名及入学考试费:92元(含报名费14元、入学考试费每门26元)。
加试科目考试费每门26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4
学校概况 特色专业 招生政策
学校概况
110
建校历史
985
工程学校
211
工程学校
9
9校-卓越联盟
五大 功能
人才 培养
科学 研究
社会 文化传 服务 承创新
国际 交流
39375
在读生
17228
本科生
18581
硕士、博士生
3800+
校园面积
4 38
校区
学院(系)、 二级办学机构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专业是:临床医学
卓越律师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入选“上海市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和“上海市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 “卓越律师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专业是:法学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1、基于强化数理基础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2、基于德语强化班的国际化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3、基于学科交叉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艺术类与工程类) 4、工程力学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5、环境科学专业复合型创新性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 6、车辆工程与工业设计跨学科联合培养汽车造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7、中法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8、中德机械与能源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9、化学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10、工程(土木)-法学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11、轨道交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12、数理金融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13、材料-汽车-新能源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卓越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
“卓越大学联盟” 合作九校
北京理工大学 重庆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东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天津大学 同济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合作领域: 本科生、研究生招生与联合培养;国际合作交流;产学研合作;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教学资源共享等
中欧工程教育平台
同济近年发展大事记摘选
2014年3月我校首个海外校区落户意大利佛罗伦萨
我校参与设计的上海中心大厦工程结构封顶仪式
2016年3月德国总统高克访问同济大学并发表主题演讲
办学优势
传统 历史悠久、学风严谨、师资力量雄厚
学科 建筑、土木、海洋、环境、车辆、交通等水平居先
国际 交流
博采众长,对德(欧)交往“窗口”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1拔尖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 1试点 试点学院改革 3卓越 卓越工程师、医师、律师教育培养计划
13实验区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专业是:
土木工程
建筑学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
工业设计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交通运输
交通工程
物流工程
欧方秘书处设在瑞典皇家工学院,中方秘书处设在同济大学。 教育平台包括欧洲13所高校,中国18所高校。
国际(或境外)合作教育与交流
以对欧洲合作为中心,拓展北美,辐射亚非 先后建立8个国际化合作平台学院,与200多所海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
5
国家级 教学名师
140+
培养的两院院士
科学研究
3
国家重点实验室
1
国家工程实验室
5
国家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
38 省部级 重点实验室和工 程技术研究中心
100+ “863”重大 科研项目
世界规模最大“多功能震动实验中心” 国内首个“汽车整车风洞”
国内首个“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试验平台” 国内首个“海底观测研究实验基地”
2大特色 国际化教育、实践化教育、国际化3个600+3个300 3大联盟 100所国外知名大学、300家著名企业、500所中学 4大改革 招生改革、培养模式改革、专业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5项建设 质量保证系统、师资队伍、学风与人文环境、教学软件载体、教学硬件载体 6个行动 卓越生源、卓越实践、卓越环境、卓越师资、卓越课程、卓越管理
车辆工程
环境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自动化
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信息安全
软件工程
飞行器制造工程 测绘工程
建筑学、土木工程、车辆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4个专业进入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之列
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
国家首批“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并承担“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和“五年制临床医学人 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
我国科学家主导的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上半场”圆满结束, 其中我校海洋学院共有8位科学家参与
2015年底,我校牵头实施“国家大科学工程” ——海底观测网项目获批立项
同济近年发展大事记摘选
同济为“世越”号沉船提供提升方案并付诸实施
国内首个“汽车风洞”
同济汽车设计研究院两款新能源汽车亮相上海车展
同济大学多功能振动实验中心进行泰州长江公路大桥抗震减震实验
国内首个“工业4.0—智能工厂实验室” 领衔“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2011计划”
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基础、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国际视野、 社会责任、引领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精英与社会栋梁”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1条主线 质量一流、模式创新、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同济特色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
3566
留学生
7
附属医院
6
附属中学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校园风光
校园风光
同济近年发展大事记摘选
“同济设计”使日喀则重现“小布达拉宫”——桑珠孜宗堡
同济主持设计的非盟会议永久会址——非盟会议中心
我校对口援建都江堰
舟山西堠门大桥
同济近年发展大事记摘选
同济团队突破世界级难题,冻结技术助力港珠澳大桥全线贯通 同济师生在上海世博会中写下了“大学,为城市添光彩”的厚重一笔
地域 立足上海,紧密结合国际化大都市发展
建制 隶属中央、服务全国经济建设主战场
学科设置
十大门类
艺术 学
教育 学
理学 工学
管理 学
综合性、研究型、 国际化知名高水平大学
医学
经济 学
哲学
文学 法学
学科设置
75
本科招生专业
3
国家重点一级 学科
31
有博士学位授 权的一级学科
7
国家重点二级 学科
3
国家重点(培育) 二级学科
54
有硕士学位授 权的一级学科
17
专业学位类别
25
博士后流动站
师资力量Biblioteka 2708专任教师2
第三世界 科学院院士
27
教育部 “长江学者”
945
教授
9
中国科学院院士
8
中国工程院院士
1
美国工程院 外籍院士
1
瑞典皇家工程 科学院外籍院士
42
中组部 “千人计划”
23
“973”首席 科学家
42
国家杰出青年 基金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