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大气压强
第三节大气压强详解

A、用离心泵把深井中的水抽上来 B、帕斯卡用口杯水就撑裂了木桶 C、夏天我们用吸管喝饮料 D、在茶壶盖上做了一个小孔
6.用塑料管吸瓶内果汁时,是由于( B )
A.人体内部对果汁产生吸引力。 B.人用嘴吸去管内气体使管内气压降低,大气压 使果汁沿管上升。 C.吸管本身有吸水作用。 D.果汁本身产生压强较大。
7.某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若玻璃管上端混有少量
气泡,则水银柱高度( C )
A、等于76cm
B、大于76cm
2、与天气有关,冬天一般比夏天气压要高; 早晨比中午要高;晴天气比阴天气压高。
3、大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反之,大气 压越低,液体沸点越低。
四、 大气压对沸点的影响
【自主学习】 阅读课文P42最后一段,回答: 大气压减小,沸点 。
【反馈练习】 宋朝文学家范成大到海拔3700m的峨眉山旅游,发现 在山上“米煮不成饭”,他认为是因为山上的泉水太 冷。实际上是因为高山上的 大气压 较低,从而导致水 的沸点 降低的缘故。在高山上应采用 高压锅 来煮 饭。
1654年,德国马德堡市市长奥托格里克在马德 堡市表演了一个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第一次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而且表明大气压是很大的.
演示实验一 覆杯实验”
二、大气压的测量
在实验一中,如果能找到大气压 能托起水柱的最大高度,则水柱 产生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
水柱太高,用水银代替
托里拆利实验 1.最早测定大气压的是意大利科 学家托里拆利
【反思实验】
1.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玻 璃管若倾斜会怎样?
玻璃管倾斜,水银长度增大 但高度差不变。
0.76m
2.玻璃管的粗细影响水银的高度吗? 水银的高度差与玻璃管的粗细无关。
第3节《大气压强》课件

2.1654年,在德国马德堡市的广场上曾经做过个著名的马德堡 半球实验。人们把两个铜制空心半球合在一起,抽去里面的空 气,用两支马队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当每侧的马匹达到 16匹时,才将半球拉开,并发出巨大的响声。图9.3—9为同学们 利用直径26cm的压力锅代替空心铜半球糢拟马徳堡半球实验 的情形。他们将压力锅拉开需要多大力?实际用力大小与计算 的结果是否相同?请说出你的理由。
1.013×105 Pa 4、大气压随高度上升而 减小 。
1.人的血压的正常值(收缩压和舒张压)大约是多少帕
?自己查找资料进行估算。 人的正常血压值范围是:舒张压为60~90mmHg, 收缩压为90~140mmHg。 若人的舒张压为80mmHg,则p= ρ水银gh水银 =13.6×103kg/m3×10N/kg×0.08m=1.1×104Pa。 若人的收缩压为110mmHg,则p= ρ水银gh水银 =13.6×103kg/m3×10N/kg×0.11m=1.5×104Pa。
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二、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确实是存在的。 大气压强简称为大气压或气压。 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大气具有流动性 大气也受到重力作用
三、大气压的测量
大气压究竟有多大? 看大气压所能托起液柱的最大高度。
水柱太高,用水银代替
托里拆利实验 最早测出大气压的是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
实验原理:P=ρgh、二力平衡 实验方法:等效替代法
大气压的测量
三、大气压的测量
问题1 玻璃管倾斜时 水银柱的长度如何变化? 水银柱的高度如何变化? 水银柱的长度变长 水银柱的高度不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件 9-3 大气压强

牛刀小试
(1)小明由于疏忽,将前三项的顺序写颠倒了,正确的顺序是__B_C_A____。 (2)实验中小明将蘸水的吸盘放在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的目的是
__排__尽__吸___盘__内__空__气__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中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是10 cm2,他__不___能___(填“能”或“不
托里拆利实验
最早测定大气压的是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
大气压的测量
托里拆利实验
大气压的测量
在内外液面相平处取一个水平液片,液片
保持静止,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可知:p0=p水银。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得:
p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水银=ρ水银gh
p水银
只决定于
h只决定于大气压强p0,而与玻璃管
p0
是否竖直、玻璃管的粗细、水银槽中水银的多少、玻璃管口在水银面下的
应用实例
③活塞式抽水机
活塞式抽水机由圆筒、活塞、出水管、两个单向阀门A、B等组成。
①提起活塞,阀门A受 到大气压的作用关闭。活 塞的下面,空气稀薄,气 压小于外界的大气压。低 处的水受到大气压的作用, 推开阀门B进入圆筒。
②当压下活塞 时,阀门B被水压 下关闭,水被阻 不能向下流动, 于是冲开阀门A 进入圆筒的上部。
课堂小结
大气压 的存在
大气压 的测量
大 气 压 强
大气压 的大小
大气压 与生活
大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大气压)。
产生原因:空气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托里拆利实验:首次测量出大气压的大小。
水银气压计(最精确)
测量仪器
无液气压计(便携)
自制气压计(粗测) 标准大气压值:通常把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叫做
第3节 大气压强

返回目录
第3节 大气压强
对点巩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综合提升
素养培优
对点巩固
返回目录
第3节 大气压强
知识点 大气压的存在 1.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A.眼药瓶拔掉盖子后,药水倒不出来 B.将空软塑料瓶密封后置于深水中,塑料瓶变瘪 C.保温杯内装入半杯热水,一段时间后杯盖不易打开 D.堵住茶壶盖的小孔,茶壶里的水不容易被倒出来
导 液 管 通 过 进 液 阀 门 进 入 到 储 液 筒 , 是 因 为 瓶 中 气 压 __大__于____( 选 填
“ 大 于 ”“ 小 于 ” 或 “ 等 于 ”) 储 液 筒 中 气 压 , 其 工 作 原 理 和
__活__塞__式__抽__水__机___(选填“船闸”或“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原理相同。
返回目录
7.如图4所示,小明把橡胶管一端放入位置较低盛有冷水的烧杯
中,另一端插入塑料瓶盖并将缝隙密封,在空塑料瓶中倒入少许热水摇
晃后倒掉,然后迅速盖上瓶盖并拧紧,发现烧杯中的水通过橡胶管慢慢
流入瓶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塑料瓶中倒入热水摇晃后倒掉,目的是增加瓶内空气
B.盖上瓶盖并拧紧,目的是让瓶内气压始终等于大气压
明 大 气 压 随 高 度 的 增 加 而 __减__小____( 选 填 “ 增 大 ”“ 减 小 ” 或 “ 不 变”),往A端继续加入红墨水,管A和管B的液面___不__会___(选填“会”
或“不会”)相平。
图2
第3节 大气压强
知识点 大气压的应用 5.下列事例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A.高原上用普通锅不易煮熟米饭 B.用活塞式抽水机抽水 C.吸盘式挂钩能紧贴在墙壁上 D.轮船通过船闸
人教版九年级第十四章第三课大气压强 PPT课件

后来发现,在这个条件下的大气压强值并不稳定, 它受风力、温度等条件的影响而变化。于是就规 定76厘米汞柱高为标准大气压值。
但是后来又发现76厘米汞柱高的压强值也是不稳 定的,汞的密度大小受温度的影响而发生变化;g 值也随纬度而变化。
在海拔2千米以内,可以近似地认为每升高9米 大气压降低100帕(或者每升高12米,大气压 降低1毫米汞柱)。
大气密度越大的地方,大气压强越大。
大气压随地理纬度的变化
随地理纬度的增加,g增大,地球对大气的吸引力 逐渐增大,空气密度增大;
另一方面由于两极地区温度较低,所以空气中的 水汽较少,空气密度较小,所以由赤道向两极, 随地理纬度增加,大气压逐渐增大。 空气湿度越大,密度越小。
大气压随气候的变化
晴天的大气压比阴天高
阴天地区大气的湿度比较大,也使大气的密度减小。 从而导致阴天的大气压比晴天的大气压低。
莎台 ”风
“ 罗
Oct 6,2007
大气压的日变化
上午高,下午低。
在下午15~16时,大气温度较高,大气的湿度也 达较大值,一天中此时的大气压最低。 在上午9~10时,湿度最小,空气密度最大,此 时的大气压是一天中的最高值。
大气压强的定义
大气产生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
大气压强产生原因
大气受到重力作用。 大气具有流动性。
马德堡半球实验
1654年,德国马德 堡市长葛里克,将 两只直径约37厘米 的空心铜半球,密 合后抽走里面的空 气。当时用了16匹 骏马向两边使劲拉 了很久,最后才在 一声巨响中拉开了 两只半球。如果空 气不抽去,用手轻 轻一拉就能拉开。
大气压的年变化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第3节大气压强

空气受重力作用而且具有流动性。
物理史话 马德堡半球实验:
1654年,马德堡市市长奥托•格里克公开表演了一 个著名的实验。他将两个直径为30多厘米的空心铜球 紧贴在一起,用抽气机抽出球内的空气,然后让马向 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直到两边的马各增加到8匹时, 才把半球拉开,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
2、什么力使悬 空塑料管里的水 不会流出来?
3、用吸管吸饮料 时,是什么力量 使饮料升到嘴里?
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1 实验探究:大气压强是否存在
实验:覆杯实验
探究结论:大气压强存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2 大气压强的定义
空气对物体产生的压强是大气压强。大气压强简称 为大气压或气压。
3. 拿一个空矿泉水瓶,往瓶内倒一点开水,晃动几下 后倒掉,并迅速盖紧瓶盖。随后看到的现象是 瓶子变瘪,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水蒸气将空气挤出,盖上瓶盖温度下降瓶内水蒸气液化, 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将瓶子压瘪。
4. 图中为“研究水的沸点跟水面气压关系”的实验
装置,当用注射器给正在沸腾的水打气加压时,可以 看到水___不__再____沸腾(选填“继续”或“不再”), 这个现象表明:水面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将__升__高___。
第3节 大气压强
1、液体因为什么的作用产生向下的压 强?
受到重力的作用
2.为什么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液体具有流动性
空气也受到重力的作用,并且也有流 动性,那么空气中是不是也存在朝各 个方向的压强呢?
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现象分析:(阅读课本39页)
1、什么力把塑 料吸盘(皮碗) 压在光滑的墙面 上而不掉下?
9.3 大气压强 基础+能力(解析版)

第九章第三节大气压强基础+能力一.基础题(共15小题)1.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17世纪40年代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值。
1标准大气压相当于76厘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解析】(1)由课本中提到的物理史实可知,马德堡市的市长奥托•格里克做的马德堡半球实验,最早证明大气压存在的。
(2)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最早测得大气压的值,一个标准大气压支持的水银柱的高度h=76cm。
【答案】大气压;托里拆利;76。
2.如图所示,在铁桶内放入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沸腾之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铁桶被压扁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解析】(1)在薄皮铁桶内放些水,烧开后把开口堵住,再浇上冷水,铁桶内的气压减小,桶内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铁桶被压扁了;(2)薄皮铁桶被压扁,大气压力改变了铁桶的形状,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答案】大气压强;改变物体的形状。
3.如图所示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将装满水银的玻璃管开口向下竖直放入水银槽中再将玻璃管倾斜,管中水银面的高度如图示,则此时大气压强等于750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如管内上方混入了部分空气,则管内水银柱将小于750mm;若将此装置移到高山上,则管内水银柱将小于750m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解析】(1)如图所示,玻璃管倾斜,管中水银柱长度将增大,高度不变为750mm;故此时大气压强等于750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2)试管的顶端混入了部分空气,这些空气会对管内水银柱有个向下的压强,会导致管内水银柱高度减小;(3)若将此装置移到高山上,外界大气压减小,则水银柱的高度将变小。
【答案】750;小于;小于。
4.已知人体皮肤的表面积约1.5m2.那么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1.5m2的面积上受到的大气压力约为1.5×105N;图中所测到的当时大气压强是750m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3大气压强-课件-(共43张PPT)

大气压强预习检查 1.像液体一样,在大气内部的各个方 向也存在着压__强__,这个压强叫做_大__气__压__强_, 简称大__气__压__. 2.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_马_得_堡.半球实验 3.能够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是:托_里_拆_利.实验 4.通常将1_.0_1×_1_05的Pa 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 5.大气压的变化: (1)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压减__小_; (2)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一定质量的 气体体积减小它的压强就_增__大_,体积_增__大_它 的压强就减小.
1.01105Pa
水银气压计
760 m m 高水银柱产生 的压强称为_标__准__大__气__压_。
实际上,某个地区气体 的压强会经常变化。实时的 大气压强可以用_水__银__气__压__计_ 测量。
大气压的变化规律 气体压强的变化规律
堵住塑料注射器的注射嘴,推压注射 柄。内部气体的体积减小,压强增大。这 表明:
拆利实验。
D、玻璃管的粗细,长短不影响托里
拆利实验的测量结果。
3、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如果使玻璃
管倾斜,那么管内水银柱
(B)
A、长度减小 B、高度不变
C、高度增大 D、高度减小
4、在冬天,保温瓶未装满水,当瓶内
温度下降时软木塞不易拔出,这主要是
(C) A、塞子与瓶口间摩擦力太大
Hale Waihona Puke B、瓶口遇冷收缩C、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5.自来水笔吸墨水时,把笔上的弹簧 片按几下,笔胆里气体压强_减__小_,在大__气__压_ 的作用下,墨水被“吸”到橡皮管里去了。
6.在做托里拆利实现时,已测得管内 外水银面高度差为76cm,若再向槽内加水 银,使槽内水银面上升1cm,则管内外的高 度差为76c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76cm
(2)改用粗一些或细一些的玻璃管, 会影响结果吗?为什么?
l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是 由于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l那么,空气也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我们 周围是否存在朝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
他们在干什么?是什么力量使罐子不会 掉下来?
我们生活在大气中, 大气有哪些特征呢?
为什么一点儿感觉都 没有?液大气象体那 样有压强吗?如果有, 我们
第九章 压强
想一想马德堡半球实验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也证明了大气压强很大
下一张
.
3思考? 大气能产生如此大的压强 而生活在大气中的人却没事呢?
解释: 因为人内部也有气压,内 外大气压平衡了!
.
下一张
大气压的测量
如图,记录刚刚拉 脱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这就是大气对吸盘的压 力。再量出吸盘与桌面 的接触面积,算出大气 压的大小。
分析:
玻璃管内汞柱上方是真空,而管
汞
外汞面上受到大气压强,正是大气压
柱
强支时大气压强跟760毫米
高汞柱产生的压强相等。
计算:
P=gh
大大 气气 压压
= 13.6 × 10 3㎏/m3 × 9.8 N/㎏× 0.76m
= 1.013× 10 5 Pa
汞
1 大气压强的测定
.
回答下列问题
1小伟由于疏忽,将前三项的顺序写颠倒, 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
2实验中小伟将蘸水的吸盘放在光滑的玻璃 板上,用力挤压吸盘的目的是什么?
3能用最大量程是5N的弹簧测力计测出大气 压的大小吗?
4你认为吸盘的面积应尽量大一些或小一些?
.
5测的结果相差很大。分析,可能测的是吸 盘面积不准确,也可能是吸盘与玻璃板脱离 是,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不准确,还可能是— ————。
大气
大气 大气
覆杯实验让我们了解什么呢?
毫无疑问 大气压. 强的存在
下一张
讨论分析
都来 谈一谈
从以上实验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得出了什么结论?
可见,和液体一样,空气内部各个 方向也都存在压强。这种压强称为大 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一、大气压强 1、定义: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 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气机的奥托·格里克,把两个直径35.5 cm的空心 铜半球紧贴在一起,抽出球内的空气,然后用两队
马(每队各八匹马)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如图所 示.当这16匹马竭尽全力终于把两个半球拉开时, 竟然像放炮一样发出了巨大的响声.这就是著名的
马德堡半球实验.
马德堡半球实验
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而且表明大气压是很大的.
.
二、大气压的测量
问题2: 如果玻璃管足够长呢?此时,玻璃管中的
水会一直下落吗?当水不再下落时,管内水 柱的压强和大气压什么关系呢?
.
这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
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和大气 压产生的托力是相等的。
原理:
P大气=P水银=ρ水银 gh
.
二、大气压的测量
托里拆利实验
.
二、大气压强的测量
真
1.托里拆利(意大利 )实验 空
1m3的空气有1.29kg的质量, 算算你教室的空气的质量。
答:320kg左右
在大气层里,下边的空气被上 边的空气所压,地球被整个大气 层所压。空气有质量,在地球引 力的作用下会对所作用的面积上 产生压强。
一: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运用你手边的材料怎么 证明出大气压强的存在呢?
观察实验
趣味实验—你来观察
问题: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下列几种情 况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
1、玻璃管选择粗一些或细一些。 2、向水银槽再注入水银,使液面上升2cm。 3、玻璃管上提或下降1cm。
4、玻璃管内不小心进入少量空气。 5、玻璃管顶部突然破裂,出现小孔。
讨论: (1)如果玻璃 管倾斜,会影 响结果吗? 为什么?
水银柱长度 h=76cm 怎么变?
6玻璃板放在不同的方向,都能测出大气压 的值,说明大气压的方向是——。
.
•大气压的精确测量
托里拆利实验:
想知道世界上 第一个精确
测出大气压值 的实验吗?
.
二、大气压的测量
问题的引出:我们做过“覆杯” 实
验,不用纸板,你还有办法不 让杯 的中水流出来吗?
二、大气压的测量
用玻璃杯装满水倒插入水槽中,慢慢上提, 保持杯口不离开水面。 问题1:杯中的水为什么会 充满而不落下来呢?换用 更长的玻璃管,水还会充 满不下落吗?
.
分组实验
用皮碗模拟 马德堡半球实验, 感知大气压的存 在,体验大气压 的大小 。
.
•为什么两个皮碗不容易被拉开?
解释: 1、用力挤出皮碗内的空气,里面的空 气压强减小。 2、皮碗内空气压强小于大气压强, 3、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把两个皮 碗紧紧的压在一起,所以两个皮碗不 容易被拉开。
.
2、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
2、产生原因: 1)由于空气受到重力的作用。 2)具有流动性
3、浸在大气中的物体都受到大气产生的压强。 大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4、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
马德保半球实验
1体验大气压的大小 马德堡半球实验
1654年5月8日,德国马德堡市的市民们看到了一 件令人既惊奇叉困惑的事情:他们的市长、发明抽
用吸盘测量大气压
➢只能估测大气压,不精确。
.
l A.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这就是大气对吸盘的压力。 l B.将蘸有水的塑料挂衣钩的吸盘放在光滑的玻璃板
上,用力挤压吸盘。 l C。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缓慢向上拉,直到吸
盘脱离玻璃板面。 l D.量出吸盘与玻璃接触面的直径,计算出接触面积s. l E.根据P=F/s计算出大气压强
第三节 大气压强
卧龙中学 韩飞
第3节 大气压强
第1课时 大气压强
.
目标:
一. 大气有压强吗? 二.大气压的产生原因: 三. 大气压大不大?
四.大气压到底有多大?
五.大气压的变化:
学 空气有质量吗?
海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
拾 厚厚的气体包围着坚实的土地,养育、
贝
保护着地球上的生命。厚厚的气体人 们通常称之为大气层。
“变形”实验 1
瓶子吃鸡蛋
演示实验2
鸡蛋压入瓶中是什么原因?
点燃浸过酒精的棉花,放入瓶中,然 后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鸡蛋 会慢慢进入瓶内
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大气压强的存在!
演示实验3:
玻璃注射器为什么没有被拉下来?
大气压强的存在!
“覆杯”实验4
此实验说明了什么? 大气压强的存在!
覆杯实验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