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个人所得税[19页]
第十六章 个人所得税 《国家税收》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二(经营所得适用)
级 数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1 不超过30000元的 2 超过30000元至90000元的部分 3 超过90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4 超过300000元至500000元的部分 5 超过500000元的部分
税率 (%)
5 10 20 30 35
速算扣 除数
0 1500 10500 40500 65500
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适 用税率
费-800] ×20%
每次收入在4 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每次(月)收入额-税费-修缮 费]×(1-20%)×20%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计算 二、应纳税额计算
(四)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 =每次转让财产的收入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
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20%
税率(%)
速算扣 除数
3
0
10
2520
20
16920
25
31920
30
52920
35
85920
45
181920
注1: 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税法规定,居民个人 取得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 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 (综合计算)
换算后的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概述 4.减免税
(二)减征项目
1.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 2.因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 3.其他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减税的。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概述
4.减免税
((三)暂免征税项目 1.外籍个人外籍个人:①非现金形式或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住房补贴、伙食费、搬迁费、洗衣 费;②境内外出差补贴;③语言训练费、子女教育费;④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 所得。 6.个人举报、协查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而获得的奖金。 7.个人办理代扣代缴税款手续,按规定取得的扣缴手续费。 8.个人转让自用达5年以上,并且是唯一的家庭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 9.对个人购买福利彩票、体育彩票,一次中奖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含1万元)暂免征收个人 所得税,超过1万元的全额征收个人所得税。 10.达到离休、退休年龄,但确因工作需要,适当延长离休、退休年龄的高级专家(指享受国 家发放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其在延长离休、退休期间的工资、薪金所得,视同 离休、退休工资免征个人所得税。 11.对国有企业职工,从破产企业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费收入,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 12.国有企业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在当地上年企业职工年平均工 资的3倍数额内,可免征个人所得税。 13.下岗职工从事社区居民服务业,对其取得的经营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从事个体经营的自 其领取税务登记证之日起、从事独立劳务服务的自其持下岗证明在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备案之 日起,3年内免征个人所得税。 14.个人取得的教育储蓄存款利息和按国家或省级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医 疗保险金、基本养
国家税收(第六版)第十六章个人所得税

(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某项使用权的 一次转让所取得的收入为一次。一个纳税义 务人,可能不仅拥有一项特许权利,每一项特许 权的使用权也可能不止一次地向他人提供。因此, 对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次”的界定,明确为每 一项使用权的每次转让所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如 果该次转让取得的收入是分笔支付的,则应将各 笔收入相加为一次的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 (四)财产租赁所得,以1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五)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支付利息、股 息、红利时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六)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为一次。 (七)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为一次。
第十六章 个人所得税
二、 纳税人 按照住所和居住时间标准,区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分
别承担不同的纳税义务。 ⑴居民纳税人 —— 对中国政府承担无限纳税义务的纳税义务人,包括
非法人地位的企业。( 国内外收入均应纳税) 判断标准:在中国有住所;在中国无住所但居住时间满一年 ⑵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 对中国政府承担有限纳税义务的纳税人。
(只就在中国境内的收入纳税) 标准:在中国无住所,且居住不满一年
第十六章 个人所得税
三、征税对象 列举11项应税项目: 所得来源地的确定: 四、税率
⑴工资薪金所得:9级超额累进 ⑵个体工商户、承包承租经营:5级超额累进 ⑶稿酬:名义20%,实际14% ⑷劳务报酬:名义20%,实际3级超额累进 ⑸其他:20% 五、 减免税
二、应纳税所得额的其他规定 (一)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 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捐赠,捐 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从其 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二)个人的所得(不含偶然所得和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 征税的其他所得)用于资助非关联的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研究开发新产
《新个人所得税系列课》

1、新个人所得税法综合所得包括工资、薪金所得。
()• A.正确• B.错误答案解析:正确答案是:正确您填写的答案是:正确2、经营所得,是指个人依法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
()• A.正确• B.错误答案解析:正确答案是:正确您填写的答案是:错误3、新个人所得税个税项目包括经营所得。
()• A.正确• B.错误答案解析:正确答案是:正确您填写的答案是:正确4、离职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A.正确• B.错误答案解析:正确答案是:正确您填写的答案是:正确5、新个人所得税个税项目包括其他所得。
()• A.正确• B.错误答案解析:正确答案是:错误您填写的答案是:正确6、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 A.正确• B.错误答案解析:正确答案是:正确您填写的答案是:正确7、无社保的只能是劳务报酬。
()• A.正确• B.错误答案解析:正确答案是:错误您填写的答案是:错误8、个人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而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应按照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实际年度数平均分摊。
()• A.正确• B.错误答案解析:正确答案是:正确您填写的答案是:正确9、新个人所得税法综合所得包括劳务报酬所得。
()• A.正确• B.错误答案解析:正确答案是:正确您填写的答案是:正确10、个人以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应按评估后的购置初始价值确认非货币性资产转让收入。
()• A.正确• B.错误答案解析:正确答案是:错误您填写的答案是:错误11、2020年度年终一次性奖金政策不在施行。
()• A.正确• B.错误答案解析:正确答案是:错误您填写的答案是:正确12、新个人所得税个税项目包括综合所得。
()• A.正确• B.错误答案解析:正确答案是:正确您填写的答案是:正确13、新个人所得税法个税税目中取消了:偶然所得。
个人所得税法powerpoint69页

①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应纳税额=(收入-800)×20% ②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额=收入(1-20%)×20% ③20000元以上的,应纳税额=收入(1-20%)×税率-速算扣除数
(四)劳务报酬所得
歌星刘某一次取得表演收入40000元,扣除20%的费用后,应纳税所得额为32000元。 请计算其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其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每次收入的确定 按次计算收入的有: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等七项所得,明确规定按次计算征税。
二、应纳税所得额的规定
非按次计算收入的有: 工资薪金所得:按月收入额计征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按年 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按年
(1)稿酬减征30% 实际税率14%。 (2)劳务报酬加成征收; 一次取得的劳务报酬的应纳税所得额在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加征五成税率为30%; 5万元以上的加征十成,税率为40%。(实际上适用20%、30%、40%的三级超额累进税率)
其中应注意的问题:
(3)财产租赁所得:个人出租住房减按10%税率 (4)储蓄存款利息:2007年8月15日起,税率由20%调整为5%。 变化:自2008年10月9日起暂免征收储蓄存款利息的个人所得税
LOREM IPSUM DOLOR
1、判定标准: (1)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不居住的个人。 (2)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且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 2、征税对象范围: 境内所得
二、非居民纳税人(负有限纳税义务)
(一)工资、薪金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11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11修正)发布部门:全国人大常委会发文字号:主席令第48号发布日期: 2011.06.30实施日期: 2011.09.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法律法规类别:税收法规,个人所得税【本法变迁史】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19800910]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1993)[19931031]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1993修正)[19931031]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1999)[19990830]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1999修正)[19990830]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2005)[20051027]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05修正)[20051027]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2007)[20070629]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07修正)[20070629]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2007第二次修正)[20071229]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07第二次修正)[20071229]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2011)[20110630]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11修正)[20110630]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根据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1999年8月30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根据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四次修正根据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五次修正根据2011年6月30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六次修正)第一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
16第十六章个人所得税

每次收入<4000元:定额扣800元 每次收入>4000元:定额扣20% (5)财产转让所得: 转让财产的收入
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指卖出财 产时按规定支付的有关费用)。
第五节 应纳税所得额的规定
一、工资、薪金所得 注意的问题: 1.免纳个人所得税 2.不予征税项目(4项):独生子女补贴;
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 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 托儿补助费;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 3.结合免税项目,(有些工薪所得是不征税 的);
第三节 应税所得项目
4.了解内部退养人员工薪征税问题 5.免收差旅费、旅游费对个人实行的营销
3.财产租赁所得:自2001年1月1日起,个 人出租房屋减按10%税率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 “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是指个 人一次取得劳务报酬,其应纳税所得额超 过20000元。对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 至50000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 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 50000元的部分,加征十成。因此,劳务 报酬所得实际上适用20%、30%、40%的三 级超额累进税率。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 和其他所得: 这三项无费用扣除,以 每次收入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附加减除费用的范围和标准(只是 针对应税项目中的工资、薪金所得)。
1.适用附加减除费用的纳税人可归纳为 以下三类:
(1)外籍人员; (2)境外任职中国公民; (3)华侨、港澳台同胞。 2.附加减除费用标准:每月减除2800元。
②对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九级超额累 进税率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第1章绪论1. 1研究背景与意义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取得的收入或所得征收的税,它于1799年为英国所首创,此后各国先后开征。
目前,个人所得税己被全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采用,在各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己成为发达国家首屈一指的主要税种。
1994年中国个人所得税收入为72个亿,到2004年,达到2700多亿,坐上了中国第四大税种的交椅。
其增长势头之迅猛可见一斑。
1935年,英国上议院汤姆林勋爵在《国内税务局专员与威斯特公爵诉讼案》中提出:“任何人都有权根据恰当的法律来安排他的事务,使缴纳的税收比没有这样安排要少。
"1947年,美国法官汉德:“法院一直认为,人们安排自己的活动以达到低税负的目的,是不可指责的,每个人都可以这样做。
以道德的名义来要求税收,纯粹是侈谈。
”我国的纳税筹划起步较晚。
1999年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在国内开设了纳税筹划课程,《中国税务报》从1999年开始推出《纳税筹划》周刊。
中国加入的WTO和OECD组织赋予国民八项权利,其中便有纳税人的筹划权。
我国理论界对于税收筹划内涵的界定一直存在分歧,狭义派观点认为:税收筹划只限于节税,节税是为选择税负最低的纳税方案而进行的纳税优化,它不仅仅合法,还体现了税收的政策导向。
广义派观点认为:税收筹划是采用一切合法和非违法的手段进行的纳税方向的策划和做出有利于纳税人的财务安排,它包括节税和避税。
本文本着“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采用广义派观点。
即:税收筹划包括节税和避税两方面。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是在现行税制条件下,通过合理利用各种对自已有利的税收政策和合理安排税务行为,以获得最大的税后利益的一种经济行为。
其意义体现在:(1)有助于税法知识普及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作为税收筹划的组成部分,具有最广大的人群———几乎所有的公民在其一生当中都会或多或少的与个人所得税相关联。
而纳税人要想进行税收筹划,熟悉相关税法知识就是其基本的前提条件。
习题班 第16章 个人所得税法(答案解析)

第十六章个人所得税法(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中国居民纳税人的是()。
A.美国人甲2000年9月1日入境,2001年10月1日离境B.日本人乙来华学习180天C.法国人丙2000年1月1日入境,2000年12月20日离境D.英国人丁2000年1月1日入境,2001年11月20日离境至12月31日2.某演员一次获得表演收入80000元,其应纳个人所得税为()。
A.16000元B.19200元C.12800元D.18600元3.个人所得税法中规定不适用附加减除费用的是()。
A.在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取得工资、薪金的外籍人员B.应聘在我国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中工作的外籍专家C.在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取得工资、薪金的中方雇员D.华侨和港澳台同胞4.某个人独资企业2004年经营收入48万元,应税所得率为10%,则全年应纳所得税为()A.4800元B.9600元C.10150元D.14065元5.唐某于2005年在原任职单位办理了退职手续,单位一次性支付了退职费12000元(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
唐某原工资水平1280元/月。
根据有关规定,唐某领取的退职费应计算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金是( )。
A.200元B.216元C.570元D.1865元6.建筑设计院某工程师为一工程项目制图,3个月完工交付了图纸。
对方第1个月支付劳务费8000元,第2个月支付劳务费12000元,第3个月支付劳务费15000元。
该工程师应纳个人所得税()元。
A.5600B.6400C.8400D.65207.某大学教授2005年5月编写教材一本并出版发行,获得稿酬14600元;2006年因加印又获得稿酬5000元。
该教授所得稿酬应缴纳个人所得税是( )。
A.1635.2元B.2195.2元C.2044元D.2744元8.无法实行查账征收的律师事务所,经地市级地方税务局批准,应根据税法规定确定应税所得率来核定其应纳税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 税收优惠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 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 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保险赔款。 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 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
第四节 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及应 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四节 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及应
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
的确定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应纳税所
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 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第五节 税收优惠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依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 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
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 关于发给见义勇为者的奖金问题。 企业的个人按照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提取并缴付的住房
个人所得税的产生与发展 个人所得税的作用
调节个人的收入水平 维护国家权益和贯彻平等互利原则 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纳税意识 为国家财政筹集资金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居民纳税人 非居民纳税人 所得来源的认定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居民纳税人
一是在中国境内定居的中国公民和外国侨 民。但不包括虽具有中国国籍却并没有在 中国大陆定居,而是侨居海外的华侨和居 住在香港、澳门、台湾的同胞。
核批准的部分。 个人举报、协查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而获得的奖金。 个人办理代扣代缴税款手续,按规定取得的扣缴手续费。 个人转让自用达5年以上,并且是唯一的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 达到离休、退休年龄,但确因工作需要,适当延长离休退休年龄的高级专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的应税所得项 目与税率
税率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5%~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 率。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 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5%~35%的五级超 额累进税率。
稿酬所得,劳动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利息、股息、红 利所得,偶然所得等,适用20%的税率。
第五节 税收优惠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批准可以减征个 人所得税
残疾、孤老人员和烈属的所得 因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 其他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减税的
第五节 税收优惠
下列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外籍个人以非现金形式或实报实销形式取得的住房补贴、伙食补贴、搬迁 费、洗衣费。
外籍个人按合理标准取得的境内、外出差补贴。 外籍个人取得的探亲费、语言训练费、子女教育费等,经当地税务机关审
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不计入个 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 对个人取得的教育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以及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的 其它专项储蓄存款或者储蓄性专项基金存款的利息所得,免征个 人所得税。 储蓄机构内从事代扣代缴工作的办税人员取得的扣缴利息税手续 费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免税的项 目与税率
应税所得项目
工资薪金所得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 稿酬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 偶然所得 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二是从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居住 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海外侨胞和香港、 澳门、台湾同胞。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非居民纳税人
一是习惯性居住地不在中国,而且不在中 国居住的个人。
二是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 不满1年的个人。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所得来源的认定
及其他各种特许权利而取得的所得。 因持有中国的各种债券、股票、股权而从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
或者其他经济组织以及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 红利所得。 在中国境内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取得的奖金所得以及参加有奖活动,
购买彩票等中奖所得。 在中国境内以图书、报刊方式出版、发表作品,取得的稿酬所得。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的应税所得项 目与税率
在中国境内任职、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 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 在中国境内提供各种劳务而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 个人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转让中国境内的房屋、建筑物、土地使用权,以及在中国境内转
让其他财产而取得的财产转让所得。 提供在中国境内使用的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权、著作权,以
第十六章 个人所得税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的概述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的应税所得项目与税
率 第四节 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及应纳税额
的计算 第五节 税收优惠 第六节 税款的缴纳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的概述
个人所得税的概念与特点
概念 特点
实行分类征收 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并用 费用扣除额较宽 计算简便 采用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两种征收方法
得额的确定 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股息、利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应纳税所得
额的确定 关于应纳税所得额的其它规定
第四节 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及应
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的计算
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办法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对劳务报酬所得的应纳税额的计算 稿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的计税方法 财产租赁所得的计税方法 财产转让所得的计税方法 偶然所得的计税方法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的特殊规定 境外所得已纳税款的抵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