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考试试题1、2

合集下载

《统计基础知识》试题一及参考答案

《统计基础知识》试题一及参考答案

《统计基础知识》试题及参考答案(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理论准备和技能训练两部分,共计120分,测试时间为120分钟)一、理论准备(30分)(一)单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将其编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某企业计划规定某产品单位成本降低5%,实际降低了8%,则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A 101.9%B 160%C 60%D 96.84%2.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 该企业的全部职工B 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C 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D 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3.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之一是()。

A 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B 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C 指标是说明有限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无限总体单位特征的D 指标是说明无限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有限总体单位特征的4.试指出比较相对数:(甲)同年甲国小麦产量为乙国的155%,(乙)某年某国人均粮食产量为1005千克()。

A 甲B 乙C 甲、乙D 全不是5.某单位有500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额加起来除以500,则这是()。

A 对500个标志求平均数 B对500个变量求平均数C 对500个变量值求平均数 D对500个指标求平均数6.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 社会总产值B 劳动生产率C 国民收入 D人口总数7.划分连续型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

A 相等B 不等C 重叠D 间断8.某市工商银行要了解2001年第三季度全市储蓄金额的基本情况,调查了储蓄金额最高的几个储蓄所,这种调查属于()。

A 普查B 重点调查C 典型调查D 抽样调查9.下列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A 性别B 年龄C 专业D 住址10.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 企业个数B 职工人数C 利润额D 设备台数(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

统计学复习试题与答案(1) 2

统计学复习试题与答案(1) 2

泉州师院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本科2008级《统计学》期末复习试卷A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并在原题上改正。

每小题2分,共10分)1.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 )2.相关系数为零,说明两现象之间毫无关系。

( )3.方差分析是为了推断多个总体的方差是否相等而进行的假设检验。

( )4.对总体参数提出某种假设,然后利用样本信息判断假设是否成立的过程称为参数估计。

( )5.统计表的总标题位于表的上端,统计图的总标题也是位于图的上端( )二、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1.某森林公园的一项研究试图确定哪些因素有利于成年松树长到60英尺以上的高度。

经估计,森林公园长着25000棵成年松树,该研究需要从中随机抽取250棵成年松树并丈量它们的高度后进行分析。

该研究的总体是( B )A. 250棵成年松树B.公园里25000棵成年松树C.所有高于60英尺的成年松树D.森林公园中所有年龄的松树2.从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0的总体中,抽出一个50 n 的简单随机样本,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和方差分别为( A )A. 100和2B. 100和0.2C. 10和1.4D. 10和23.若两个变量的平均水平接近,标准差越大的变量,其( B )A .标准差代表性越大B .离散程度越大C .稳定性越高D .分布偏斜程度越严重4.某电视台就“你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是哪个”随机询问了200名观众,为了度量调查数据的集中趋势,需要运用的指标是( D )A .算术平均数B .几何平均数C .中位数D .众数5.将抽样单位按某种特征或某种规则划分为不同的层,然后从不同的层中独立、随机地抽取样本,这种抽样方式称为( B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整群抽样D.系统抽样6.对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时,其他条件不变,置信度1-α 越小,则( D )A .抽样推断的准确度越低B .抽样推断的把握程度越高C .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越大D .允许误差范围越小7.点估计的缺点是( C )A.不能给出总体参数的准确估计B.不能给出总体参数的有效估计C.不能给出点估计值与总体参数真实值接近程度的度量D.不能给出总体参数的准确区间8.假设检验中,拒绝域的大小与我们事先选定的( D )A.统计量有一定关系 B.临界值有一定关系C.置信水平有一定关系 D.显著性水平有一定关系9.假设检验是对未知总体某个特征提出某种假设,而验证假设是否成立的资料是(A )A.样本资料 B.总体全部资料C. 重点资料D.典型资料10.下面现象间的关系属于相关关系的是(C )A.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B.价格不变条件下,商品销售额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C.家庭收入愈多,其消费支出也有增长的趋势D.正方形面积和它的边长之间的关系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统计”一词有三种理解()A. 统计工作B. 统计资料C. 统计信息D. 统计科学2.根据某样本资料得居民平均收入(万元)与某种产品销售量(台)之间的回归方程为xy6820ˆ+=,这意味着()A.居民平均收入与某种产品销售量之间是负相关B.居民平均收入与某种产品销售量之间是正相关C.居民平均收入为1万元时,某种产品的销售量平均为826台D.居民平均收入每增加1万元,某种产品销售量平均增加6台E.居民平均收入每增加1万元,某种产品销售量平均减少6台3.在参数估计中,评价估计量好坏的标准有()A. 无偏性B. 有效性C. 相合性D. 一致性4.假设检验中所犯错误有两种类型()A. 取真错误B. 弃真错误C. 取伪错误D. 弃伪错误5.样本单位数取决于下列因素()A. 被研究总体的标志变异程度B. 抽样极限误差C. 抽样调查组织方式和抽样方法D. 研究的代价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在实际试验中,许多不能控制的偶然因素引起试验结果数值的差异,称为______误差。

统计学考试样题第一

统计学考试样题第一

一、单项选择5、已知某分组数列的最后一组为500 以上,该组次数是10,又知其邻组为 400-500,则最后一组的组中值是( )。

A. 400 B.450 C.500 D. 5506、在两组数列中,若甲数列的标准差小于乙的,则()。

A.两数列平均数代表性相同B.甲数列平均数代表性高于乙数列C.乙数列平均数代表性高于甲数列D.不能确定哪一数列均数代表性高8、某企业职工工资总额,今年比去年减少2%,而平均工资上升5%,则职工人数减少()。

A.3% B.10% C.75% D.6.7%二、多项选择2、对统计总体进行分组时,采用等距分组还是异距分组,决定于()。

A.现象的特点B.变量值的多少C.次数的多少D.数据分布是否均匀E.组数的多少3、下列应采用算术平均数计算的有()。

A已知工资总额和工人数,求平均工资B已知计划完成百分比和计划产值,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C已知计划完成百分比和实际产值,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D已知某厂1995年至2000年产值,求平均发展速度E已知各级工人月工资和相应工人数,求工人平均工资4、用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时,所谓优良的估计应具备()。

A.客观性 B.无偏性 C.一致性 D.准确性 E.有效性5、某水产公司1993年产值为2000万元,2000年产值为1993年的300%,则年平均增长速度及年平均增长量为()。

A.年平均增长速度=16.99% B.年平均增长速度=14.72% C.年平均增长速度=20.09% D.年平均增长量=571.43万元E.年平均增长量=500万元14. 已知某班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7.8岁,18岁的人数最多,则该分布属于()。

A.正态 B.左偏 C.右偏 D.无法判断15. 公司2004年管理人员年均收入35000元,生产人员为25000元;2005年各类人员年均收入水平不变,但管理人员增加15%,生产人员增加25%,则两类人员平均的年收入2005年比2004年()A.持平 B.提高 C.下降 D.无法判断23. 在某大学随机抽取400名学生进行调查,其中优等生比重为20%,概率保证程度为95.45%,则优等生比重的极限抽样误差为( D )。

《统计基础知识》第一二章测试题

《统计基础知识》第一二章测试题

《统计基础知识》第一三章填空题1、统计的职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其中________________是基本职能。

2、统计的特点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是基本特征。

3、统计工作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统计描述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统计总体有三个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完整的标志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

7、标志按其变异情况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按其变异情况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8、统计指标一般由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个基本组成部分。

9、统计指标的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变异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之分。

11、变量的具体取值称______________。

12、变量按其取值是否连续,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3、不连续变量又称_____________,是指变量值只能取_________的变量,相邻两个整数之间不可能有____________连接。

统计学期考试题1(附答案)

统计学期考试题1(附答案)

西南财经大学本科期末考试卷课程名称:《统计学》考试学期: 2008-2009学年第2学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对电子元器件的寿命调查时,应该采用()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2.某地区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分别为21000元和17000元,标准差分别为186元和165元,则居民人均年收入的差异()A 城市大B农村大C城市和农村一样D二者不能比较3.为了便于统计处理,用“1”表示合格品,用“0”表示不合格品,这样的数据是()A定类尺度B定序尺度C定距尺度D定比尺度4.重复抽样条件下,若抽样单位数减少到原来的1/9,其他条件不变,抽样误差将()A 减少1/3B 减少2/3C 增加2倍D 增加3倍5.下列关于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 众数、中位数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B 平均数不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C 无论左偏还是右偏分布,一般中位数都在平均数和众数之间D 任何一个数列都存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6.某连续变量数列,最末组是开口组,下限为500,相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最后组的组中值为()A 540B 510C 580D 5207.对总体参数进行区间估计时,估计区间不含零点的是()A 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B 总体成数的区间估计C 总体方差的区间估计D 总体均值、成数及方差的区间估计8.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A 商品销售量B国内生产总值C 商品库存量D 人均月收入9.在总离差平方和中,如果回归平方和所占比重大,而相应的剩余平方和和所占比重小,则两变量之间( ) A 相关程度低 B 相关程度高 C 完全相关 D 完全不相关10.同样多的货币,报告期只能购买基期商品量的90%,则价格指数为( ) A 110% B % C105% D120%11. (1X ,2X , …)是来自总体的简单随机样本,在下列样本统计量中,总体均值的无偏估计量是( ) A221X X + B 21X C 321X X + D 32X1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置信度(1-α)越大,则区间估计的( )A 抽样推断的精确度越高B 抽样推断的置信区间越小C 抽样推断的可靠性越高D 抽样推断的极限误差越小13.下列调查中不存在代表性误差的是( )A 简单随机抽样B 典型调查C 重点调查D 普查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每次抽样的实际误差可以计算和控制B 实际抽样误差是估计量的标准差C 实际抽样误差是随样本不同而改变的随机变量D 抽样误差是抽样估计结果与真实数值之差15.对某企业产品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合格品率为95%,抽样平均误差为1%。

统计学试题库1

统计学试题库1

统计学试题库一、判断题(×)1.统计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不考虑个别事物的数量特征。

(×)2.一个人口总体的特征,可以用人口总数、年龄、性别、民族等概念来反映。

(√)3.凡是以绝对数形式出现的指标均为数量指标,凡是以相对数和平均数形式出现的指标均为质量指标。

(×)4.男性是品质标志。

(×)5.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质量指标反映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二者都不能用数值表示。

(×)6.标志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指标也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

(×)7.数量标志值是由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汇总而来的。

(×)8.品质标志和质量指标一般都不能用数值表示。

(√)9.变量与变量值的主要区别是变量不能相加平均,而变量值可以相加平均。

(×)10.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11.统计调查的任务是搜集总体的原始资料。

(√)12.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调查任务与目的,其核心是调查表。

(√)13.在统计调查方案中,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调查期限是指调查工作的期限。

(×)14.调查对象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15.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所以其调查结果不可能存在误差。

(×)16.我国第6次人口普查规定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是为了保证登记工作在同一时刻进行。

(×)17.抽样调查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代表性误差,还有可能产生登记性误差,所以它的误差要比全面调查的误差大。

(√)18.重点调查所选择的重点单位是指这些单位的被研究的标志总量占总体单位总量的绝大比重。

(√)19.观察法可获得大量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但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

(×)20.一览表是指一份表格上只体现一个调查单位的情况表。

(√)21. 统计整理的关键步骤在于统计分组。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1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1

1、一个统计总体( )A 、只能有一个标志B 、只能有一个指标C 、可以有多个标志D 、可以有多个指标 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 、2000名学生B 、 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 、每一名学生D 、 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

A 、该地所有商业企业 B 、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 C 、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 D 、该地每一商业企业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

A 、工业普查B 、工业设备调查C 、职工调查D 、未安装设备调查5、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

A 、调查时间B 、调查期限C 、标准时间D 、登记期限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 )A 、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 、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C 、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 、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7、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用( )A 、简单算术平均法B 、加权算术平均法C 、加权调和平均法D 、几何平均法 8、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A 、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B 、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C 、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D 、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9、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

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

A 、平均指标B 、强度相对指标C 、总量指标D 、发展水平指标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

A 、相对数时间序列B 、时期数列C 、间断时点数列D 、平均数时间序列11、根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二次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 )。

《统计基础知识》期末试题合并一、二省赛一等奖

《统计基础知识》期末试题合并一、二省赛一等奖

2022级《统计基础知识》期末复习题(2套)()一判断题1、统计标志都是用文字表示的,而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

()2、统计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统计指标是说明单位特征的。

()3、数量指标用绝对数表示,而质量指标是用平均数或相对数表示()4、数量指标是用数值表示的,而质量指标不是用数值表示的。

()5、一个完整统计指标的六要素包括:时间限制、空间限制、指标名称、指标数值、计量单位、计算方法()6、统计总体具有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三个基本特征。

()7、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8、某生产组有5名工人,日产零件数分别为68件、69件、70件、71件、72件,因此说这5个数是数量标志或变量。

9、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10、对所属企业在2022年1月底上报2022年工业总产值资料,则调查时间是2022年,调查期限是1个月。

11、按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就是变量数列。

()12、连续变量组限所在组原则是“上限不在内”。

()13、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一是受变量值大小的影响;二是受到权数的影响。

()14、平均增长速度不能根据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直接求得。

()15、变量按其是否连续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16、离散变量即可编制单项数列,也可以编制组距数列。

()17、全面调查是对研究对象所有的单位无一遗漏地进行调查登记的一种调查方式。

()18、一次性调查是对调查对象的变化情况每隔一定时间进行一次登记的调查方式()19、可以用标准差直接比较平均数不相等的总体标志变动度大小()20、保证时间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具有可比性是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二单项选择题1、研究某市50家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其中某一家工业企业职工人数是150人,则“150人”是()A 指标B 数量标志C 品质标志 D数量标志值2、()属于品质标志A 商品零售额B 工龄C 计划完成百分数D 企业经济类型3、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A 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数量方面B 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C 社会经济总体现象的数量方面D 社会经济个体现象的数量方面4、一个总体()A 只能有一个标志B 可以有多个标志C 只能有一个指标D 可以有多个指标5、属于分类数据的是()A 年龄B 工资C 汽车产量D 购买商品时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等)6、统计最基本的职能是()A 信息职能B 咨询职能C 监督职能D 核算职能7、下列属于离散变量的是()A 粮食产量B 职工人数C 年龄 D工资8、下列属于截面数据的是()A 某企业2022年1---6月份产品的产量B 2022---2022年全国钢产量C 2022年某市各工业企业的总产值D 2022----2022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9、要了解某工业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则总体单位是()A 该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 B该工业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C 该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工D 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10、()属于品质标志A 身高B 工资C 年龄D 文化程度11、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A调查单位 B总体单位 C调查对象 D填报单位1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统计总体是()A 2000名学生B 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每一名学生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13、()属于连续变量A 国民生产总值B 机器设备台数C 全国总人数D 某市三资企业个数14、某花炮厂为了检查该厂的产品质量要对生产的花炮进行一次质量检查,这种调查应该选择()A统计报表 B普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15、数量指标一般表现为()A 绝对数B 平均数C 相对数D 中位数16、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称为()A 分类数据B 顺序数据C 数值型数据D 数值型变量17、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所有单位的调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为了解某校初中毕业班男生的体能状况,从该校初中毕业生抽取50名男生进行调查,调查人员需确定的总体是()A.该校初中毕业班学生 B.该初中毕业生50名学生C.该校初中毕业班男生 D.该校所有男生2.属于对无限总体调查的是()A.全国的人口总数调查 B.上市公司的总数调查C.养鱼塘的育苗总数调查 D.大气的污染情况调查3.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A.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B.数量特征和客观规律C.数量关系和认识客体 D.数量关系和研究方法4. 关于“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数学与统计考试的分数不同是一种变异表现B.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的数值大小的不同叫变异C.隔年国民生产总值数值的不同是一种变异的表现D.年龄、性别、籍贯之间的不同存在着变异5. 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使用情况,那么统计总体是()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B.该市全部工业企业每一台设备C.该市每个工业企业D.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6. 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

A.二者均为离散变量 B.二者均为连续变量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 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7.某学校的所有学生为一总体时,则学生的平均年龄就是()A. 数量标志B.质量指标C. 品质标志D. 数量指标8. 某工人月工资为1000元,其中工资是()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9. 构成总体的每个单位所有方面的特征()A.必须完全相同B.不完全相同但至少有一个方面相同C.完全不相同D.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10. 统计工作与统计科学是( )的关系.A.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 B.统计活动与活动成果C.内容与本质 D.时间先后11. 普查规定的标准时间是()A.登记时限B.时点现象的所属时间C.时期现象的所属时间D.以上都对12. 正确选择( ) 是统计分组的核心问题.A.分组标志B.分组标志的个数C.组距D.组数13. 统计整理阶段最关键的问题是( )A.对调查资料的审核B.统计分组C.资料汇总D.编制统计表14. 频数分布数列是指( )A.各组组别依次排成的数列B.各组频数依次排成的数列C.各组频率依次排成的数列D.各组组别与频数依次排成的数列15. 如果我们所需研究的是某市工业企业职工人员的状况,则频数总量是( )A.该市工业企业的个数之和B.该市工业企业职工工资总额C.该市工业企业职工人数之和D.该市工业企业的总产值之和16. 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有( )A.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B.企业按工业总产值分组C.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D.企业按资金占用额分组17. 对于连续变量数列,第一组75以下,第二组75—85,第三组85—95,第四组95以上,则数据( )A.85在第三组B.75在第一组C.95在第三组D.85在第二组18. 下面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有()A.工人按政治面貌分组B.工人按工龄分组C.工人按性别分组D.工人按文化程度分组19. 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A.必须是重叠的B.必须是间断的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D.必须取整数20. 某村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为809元,最低为570元,据此分成由6个组组成的等距数列,则组距应为( )。

A.240B.120C.40D.5621.组距数列中每组上限是指( )。

A.每组的最小值B.每组的最大值C.每组的中点数值D.每组的起点数值22. 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层叠起来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分组的统计方法是( )。

A.品质标志分组B.复合标志分组C.混合标志分组D.数量标志分组23. 组距式变量数列的全距等于()A.最高组的上限与最低组的上限之差B.最高组的下限与最低组的下限之差C.最高组的下限与最低组的上限之差D.最高组的上限与最低组的下限之差24. 按连续变量分组,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0,已知相邻组的组中值为1750,则末组组中值为()A.2500B.2250C.2100D.220025.组距和组数是组距数列中的一对基本要素,当变量的全距一定时,组距和组数( )。

A.不相干 B.关系不确定 C.有正向关系 D.有反向关系二.多项选择题1.在工业普查中()A.机器总台数是统计指标B.机器台数是离散变量C.工业总产值是离散变量D.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2.要了解某地区全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那么()A.全部大学毕业生是研究的总体B.大学毕业生总数是统计指标C.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是统计标志D.某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的标志表现是教师3.下列指标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废品率B.产品出厂价格C.投资回报率D.贷款余额4.连续变量的数值( )A.是连续不断的B.是以整数位断开C.相邻两值之间可取无限数值D.要用测量方法取得5. 统计表的结构从形式上看,包括( )A.总标题B.横行标题C.纵栏标题D.数字资料6. 统计分组是将统计总体按一定标志区分为若干个部分的统计方法。

它( )。

A.是统计研究中的基本方法 B.是在统计总体内部进行的C.个体而言是合 D.对总体而言是分7. 统计分组有按品质标志分组和按数量标志分组两种,下述人口总体分组属于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是( )。

A.按性别分组 B.按年龄分组 C.按文化程度分组 D.按收入水平分组8. 对一些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不同分为三组:第一组为80%~100%,第二组为100%~120%,第三组为120%以上,则会( )。

A.若将上述各组组别及次数依次排列,就是变量分布数列B.该数列的变量属于连续变量,所以相邻组的组限必须重迭C.此类数列只能是等距数列,不可能采用异距数列D.各组的下限分别为80%、100%、120%,某企业计划完成应归第二组9. 下列分组中,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有( )。

A.企业按所有制分组 B.企业按产值分组C.企业按工人数分组 D.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10. 在某厂工人按日产量(件)分组的变量数列中,( )。

A.“日产量”是分组的数量标志 B.各组工人的日产量数值是变量值或标志值C.各组的工人数是次数或频数 D.各组工人数的比重是频率11. .统计数据的审核主要是对( )A.时效性B.完整性C.统一性D.准确性12. 统计汇总的组织形式一般有()A.逐级汇总B.集中汇总C.手工汇总D.电子计算机汇总13. 报送统计资料的组织形式有( )。

A.邮寄报送 B。

电话报送 C。

计算机远程传输 D。

使用磁介质报送14. 按所起作用不同,统计表可以分为( )。

A.调查表 B。

汇总表 C。

分析表 D。

复合分组表15. 抽样调查的应用范围主要有( )。

A.调查一些不可能进行全面调查的社会经济现象B.调查一些难于进行全面调查而又必须取得全面数值的社会经济现象C.调查一些不必要进行全面调查的社会经济现象D.对普查等全面调查资料的质量进行检查三.判断题1.在统计的三大职能中,是以监督职能为主的. ( )2.统计学对事物量的认识是以质作为前提的. ( )3.全地区中学生身体健康状况调查,总体单位是每所中学. ( )4.在统计中若干个统计指标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形成指标体系. ( )5.统计工作过程中,统计抽查阶段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阶段. ( )6.一个统计指标可以反映总体多方面的特征. ( )7.统计是在社会经济现象质与量的辩证统一中去研究其数量方面的. ( )8.社会经济统计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各个方面. ( )9. 统计表是表达统计整理结果的唯一形式。

( )。

10. 统计分组实际上是通过分组保持组内统计资料的同质性,组间统计资料的差异性。

( )。

11. 复合分组就是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组标志对同一总体进行的并列分组。

( )。

12. 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 )。

13. 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 )。

14. 统计整理是统计由对个别现象的认识上升到对总体现象认识的一个重要阶级,它在统计工作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 )。

15. 统计资料整理就是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汇总,并按要求进行各种分组。

( )。

16. 统计分组是根据研究的任务和对象的特点,按照某种分组标志将统计总体分为若干个组成部分。

( )。

17. 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分组标志。

( )。

18. 将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重叠起来进行分组,就是复合分组。

( )。

19. 平行分组体系是要按照主要标志和次要标志对总体进行多次分组。

( )。

20. 简单分组就是用简单标志进行的分组。

( )。

四.综合题1.组距式变量分布数列编制的步骤?2.某班有40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6 89 88 84 86 87 75 73 72 6875 82 97 58 81 54 79 76 95 7671 60 90 65 76 72 76 85 89 9264 57 83 81 78 77 72 61 70 81按60分以下,60~70,70~80,80~90,90~100分组,编制分布数列,写出频率。

绘制直方图和折线图3.抽样调查某省20户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可支配收入(单位:百元)如下:88 77 66 85 74 92 67 84 77 9458 60 74 64 75 66 78 55 70 66根据上述资料分成以下几组:60以下,60-70,70-80,80-90,90以上,进行分组整理编制频数分布数列.编制向上和向下累计频数、频率数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