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变学原理和增稠剂选择(罗门哈斯)
丙烯酸类-增稠剂比较

丙烯酸类增稠剂的比较1比较增稠剂在水里的增稠效果称取5克增稠剂用去离子水稀释到150克,5克*30%=1.5克/150=1%,用AMP-95调PH值到8—9,然后测粘度称取7克增稠剂用去离子水稀释到150克,7克*30%=2.1克/150=1.4%,用AMP-95调PH值到8—9,然后测粘度2对比各增稠剂在树脂体系的增稠效果:1.北京东联公司苯丙乳液100A按100A:水=1:2稀释,然后摇匀,称取3.3克增稠剂加入到140克的稀释后乳液中,调PH值8-9后测粘度:北京东联公司苯丙乳液100A按100A:水=1:2稀释,然后摇匀,称取6.0克增稠剂加入到140克的稀释后乳液中,调PH值8-9后测粘度:2.衡水新光公司苯丙乳液2000按2000:水=1:2稀释,然后摇匀,称取3.0克增稠剂加入到140克的稀释后乳液中,调PH值8-9后测粘度:3.国民淀粉苯丙乳液7166T按7166T:水=1:1稀释,然后摇匀,称取3.0克增稠剂加入到140克的稀释后乳液中,调PH值8-9后测粘度:4.北京互益公司苯丙乳液YS-01按YS-01:水=1:2稀释,然后摇匀,称取4.0克增稠剂加入到140克的稀释后乳液中,调PH值8-9后测粘度:5.北京东联公司纯丙乳液201按201:水=1:2稀释,然后摇匀,称取2克增稠剂加入到140克的稀释后乳液中,调PH值8-9后测粘度:6.8C-410配置成25%含量的增稠剂,然后取5克稀释到150克测水相粘度:取3.3克增稠剂加入到140克的100A乳液(1:2)中测粘度:聚氨脂类增稠剂的比较1. 8C-122和2020在乳液中的对比1)聚胺酯流变改性剂在纯丙体系的对比,5克增稠剂加入140克罗门哈斯AC-261(2份乳液:1份水的稀释)的乳液中:2)聚胺酯流变改性剂在纯丙体系的对比,5克8C-122增稠剂加入140克东联纯丙201(2份乳液:1份水的稀释)的乳液中:聚胺酯流变改性剂在纯丙体系的对比,12克2020增稠剂加入140克东联纯丙201 (2份乳液:1份水的稀释)的乳液中:3)聚胺酯流变改性剂在纯丙体系的对比,5克增稠剂加入140克国民淀粉2800(1份乳液:1份水的稀释)的乳液中:2. 8C-102和RM-8W的比较8C-102和RM-8W在乳液(互益YS-01)中的对比增稠剂按1:3份水稀释, 乳液按1:1份水稀释,10克稀释后的增稠剂加入到140克乳液中测黏度:8C-102和RM-8W在乳液(东联纯丙BA-201)中的对比增稠剂按1:3份水稀释, 乳液按1:1份水稀释,10克稀释后的增稠剂加入到140克乳液中测黏度:8C-102和RM-8W在乳液(东联苯丙100A)中的对比增稠剂按1:3份水稀释, 乳液按1:1份水稀释,10克稀释后的增稠剂加入到140克乳液中测黏度:8C-102和RM-8W在乳液(AC-261)中的对比增稠剂按1:3份水稀释, 乳液按1:1份水稀释,10克稀释后的增稠剂加入到140克乳液中测黏度:3.8C-825,8C-725和日本ADEKA公司UH420的对比1)在在乳液(100A)中的对比增稠剂按1:3份水稀释, 乳液按1:1份水稀释,10克稀释后的增稠剂加入到140克乳液中测黏度:在乳液(互益YS-01)中的对比增稠剂按1:3份水稀释, 乳液按1:1份水稀释,10克稀释后的增稠剂加入到140克乳液中测黏度:在乳液(AC261)中的对比增稠剂按1:3份水稀释, 乳液按1:1份水稀释,10克稀释后的增稠剂加入到140克乳液中测黏度:在乳液(衡水新光苯丙2000)中的对比增稠剂按1:3份水稀释, 乳液按1:1份水稀释,10克稀释后的增稠剂加入到140克乳液中测黏度:在乳液(东联纯丙BA201)中的对比增稠剂按1:3份水稀释, 乳液按1:1份水稀释,10克稀释后的增稠剂加入到140克乳液中测黏度:4. 8C-925和德国明凌化学PUR32在乳液中的对比在乳液(AC-261)中的对比增稠剂按1:3份水稀释, 乳液按1:1份水稀释,10克稀释后的增稠剂加入到140克乳液中测黏度:在乳液(互益YS-01)中的对比增稠剂按1:3份水稀释, 乳液按1:1份水稀释,10克稀释后的增稠剂加入到140克乳液中测黏度:在乳液(100A)中的对比增稠剂按1:3份水稀释, 乳液按1:1份水稀释,10克稀释后的增稠剂加入到140克乳液中测黏度:我公司还有其他聚氨酯增稠剂,门类众多,可以根据贵公司要求提供比如8C-225在乳液(100A)中的对比增稠剂按1:3份水稀释, 乳液按1:1份水稀释,10克稀释后的增稠剂加入到140克乳液中测黏度:通过以上比较得出:8C-460与TT-935极其相似,8C-410性能非常突出,其增稠效果远远好于TT-935/8C-460与DR-73,但流平也毫不逊色。
药剂学之液体制剂-流变学相关知识

流变学相关知识及其在药剂学中的应用简介1. 流变学(Rheology)定义:研究物质流动和变形的科学。
2. 流变学的发展•1676年,胡可定律:弹性固体(形变与受力成正比)•1687年,牛顿定律:粘性液体(流动助力与流动速度成正比)•1905年,爱因斯坦:悬浮液粘度方程•1920年,宾汉(bingham)提出流变学概念•1945年,首台旋转粘度计问世•1951年内,首台旋转流变仪问世3. 流变学中相关概念•粘性(viscosity):流体在外力作用下质点间相对运动而产生的阻力;•变形(deformation):对某一物体施加压力时,其内部各部分的形状和体积发生变化的过程;•应力(stress):对固体施加外力,固体内部存在一种与外力相对抗的内力而使固体保持原状,此时单位面积上存在的内力称为应力;•弹性(elasticity):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外力解除后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塑性(plasticity):当外力消除后不能恢复到原有的形状的性质;•弹性变形(elastic deformation):可逆的形状变化;•塑性变形(plastic deformation):非可逆的形状变化;•屈服值S0(yield value):能引起变形或流动的最小应力称为屈服值;•剪切应变(shearing strain)和剪切应力(shearing stress):固定固体立方体地面,当对顶部A沿切线方向施加压力F时,物体以一定速度v发生变形。
这种变形称为剪切应变(shearing strain)γ。
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F/A称为剪切应力(shearing stress)S。
•理想固体中,剪切应力与剪切应变之间符合:胡可定律:S=γG,式中,S为剪切应力;γ为剪切应变;G为剪切模量(shearing module:指单位剪切应变所需要的剪切应力)•对液体:受剪切力F作用即流动,是不可逆过程。
对于理想液体,S与D成正比,即牛顿粘性定律。
增稠剂的性质

增稠剂的性质㈠浓度与粘度的关系*1、多数增稠剂在较低浓度时,随浓度增加,溶液的粘度增加,符合牛顿型流体的流变学特性。
*2、多数增稠剂在高浓度时具有非牛顿流体的性质。
随着C↑,η不增加,其粘度在相当大的温域内不产生波动。
㈡协同效应*如果增稠剂混合使用于同一溶液,会产生一种粘度叠加效应。
这种叠加可以是增效的,也可以是减弱的,如阿拉伯胶可降低黄蓍胶的粘度。
*有时单独使用一种增稠剂,往往得不到理想的结果,必须同其它几种乳化剂复配使用,发挥协同效应。
㈢增稠剂的凝胶作用*当体系中溶有特定分子结构的增稠剂,浓度达到一定值,而体系的组成也达到一定要求时,体系可形成凝胶。
*凝胶是空间三维的网络结构这个结构由下面3点组成1、大分子链之间的相互交联2、螯合3、增稠剂分子与溶剂的强亲和性。
*掌握增稠剂的特性,正确加以利用,如海藻酸盐制成的凝胶,则具有受热后不再稀化的特点,是热不可逆凝胶,可作人造果冻的原料。
影响凝胶特性的因素a 冷却热溶液:在保证凝胶浓度的条件下,有些增稠剂需先加热后冷却才可形成凝胶,如琼脂;离子诱导:海藻酸盐,低甲氧基果胶;增稠剂的协同作用:如黄原胶和刺槐豆胶;其他:加糖加酸,如高甲氧基果胶;b 胶凝临界浓度增稠剂形成凝胶所需的最低浓度。
如琼脂-0.5%.c 热可逆与热不可逆凝胶热可逆凝胶-有些增稠剂凝胶,加热时融化成溶液,冷却时又形成凝胶,这种热熔冷凝的凝胶称为热可逆凝胶。
Eg:琼脂,卡拉胶,明胶和低甲氧基果胶的凝胶属于这类。
热不可逆凝胶-有些增稠剂凝胶在受热时也不熔化,这种凝胶叫热不可逆性凝胶。
Eg:海藻酸钠,高甲氧基果胶瓜尔胶冰淇淋:能赋予产品润滑和糯性的口感。
使冰淇淋融化缓慢,并可提高产品抗骤热的性能,避免冰晶的生成而形成颗粒状饮料:有增稠、稳定作用,防止产品分层,沉淀,并使产品富有良好的滑腻口感。
增加稠度,消除水质感。
乳酪:由于瓜尔豆胶具有结合水的特性,故能控制产品的稠度和扩散性,使更滑腻和更均匀的涂抹乳酪有可能带有更多的水分。
第六章流变学

从微观结构上来看,胀性体系的悬浮体是高浓度的,固含 量高达40%以上,润湿性能良好;震凝性体系的固含量很 低仅1-2%左右,而且粒子完全不是对称性的,因此形成凝 胶完全是粒子定向排列的结果。但震凝性体系并不很多。
触变性是指一些体系在搅动或其他机械作用下,能使凝胶 状的体系变成流动性较大的溶胶,静置一段时间后又恢复 原来的凝胶状态。超过一定浓度的Fe(OH)3、V2O5溶胶以 及粘土泥浆、油漆等均有这种性质。
8.2 粘度的测定
测定粘度是研究流变学的最基本方法,测定方法有多种, 如落球法、振动法、毛细管流动法和转筒法等。
8.2.1 毛细管粘度计---液体的管式流动
毛细管粘度计是测定粘度的最常用方法之一。其基本原理 是在一定压力下液体通过一定长度和半径的毛细管,测定 它的流速就能计算液体的粘度。
常见的毛细管粘度计有Ostwald型和Ubbelohde型两种。
只有悬浮体粒子浓度达到彼此可以相互接触时才会有塑性 现象。
8.5
假塑性体系 羧甲基纤维素、淀粉、橡胶等高分子溶液均为假塑性体 系。
特点是体系没有屈服值,流变曲线从原点开始,粘度不 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常数。
与牛顿流体的差别在于有不对称取向,在高切速率下转 而定向,粘度不再变化。
8.6 胀性体系
达到新平衡所需的时间叫做松弛时间,此过程叫松弛过程。 在外力作用下,体系内部会有应力产生,开始时应力很大, 然后随时间应力逐渐松弛下来,这个过程叫应力松弛效应。
8.8.2 Weissenberg效应
Weissenberg效应是粘弹性的另一重要特征,1947年提出。 如果搅棒在粘弹性液体内搅动,液体会沿着棒向上爬, 爬的高度决定于液体的粘弹性和棒的旋转速率,这种能 克服地心引力和本身旋转离心力而又与切力方向无关的 现象,称为
流变学原理和增稠剂选择的技巧

罗门哈斯公司版权所有
流变学:
描述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流动 和形变规律的学科
基本概念
剪切应力:物体单位面积切线方向的力 剪切速率 粘度:流体阻碍流动的程度
罗门哈斯公司版权所有
剪切应力
剪切力
面积
剪切应力
罗门哈斯公司版权所有
剪切速率
V
剪切速率
罗门哈斯公司版权所有
乳液粒径大小
乳液的种类 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
与有机溶剂的相互作用
颜料体积浓度(PVC)的影响
体积固体量(VS)的影响
罗门哈斯公司版权所有
增稠效率影响因素
乳液粒径大小影响
增稠剂在乳液上的吸附
HEUR
50 nm 90 nm 140 nm
340 nm
600 nm
聚氨酯增稠剂浓度
罗门哈斯公司版权所有
d) CH2CH2OH
e) CH2CH2CH(OH)CH3 f) CH2CH(OH)CH3
增稠剂的分子结构
非离子型聚氨酯增稠剂(HEUR)
(Hydrophobically modified Ethylene oxide URethane)
线型类
亲水主链 聚氨酯链接 疏水基团
支链类
分子量: 5万 – 10万
1400 1200
乙二醇
丙二醇
1000 800 600 400 200 0
甲基卡必醇
异丙醇 异丙醇
丁基卡必醇
0 5 10 15 20 25 30
溶剂用量Wt %
罗门哈斯公司版权所有
6. 增稠剂选择指南
罗门哈斯公司版权所有
不同增稠剂性能比较
性质
食品增稠剂 教学PPT课件

– 凝胶的触变性 – 食品胶之间凝胶的协同效应
增稠剂在食品中的作用
凝聚性(澄清作用) 保水、持水性 控制结晶 成膜、保鲜作用 掩蔽作用 用于保健、低热食品的生产 :
– 绝大多数食品胶能发挥膳食纤维的功能。 – 食品胶也作为脂肪取代物较广泛地应用于低脂食
品、疗效食品和保健食品的生产中 。目前的脂肪 取代物,大部分与食品胶有关。
Β-CYCLODEXTRIN
食品增稠剂的选择
所应用食品的特点
– 产品形态:如凝胶、流动性、硬度、 透明 度及混浊度等
– 产品体系:悬浮颗粒能力,稠度、风味、 原料类型等
– 产品的口感 – 产品贮存:时间、风味稳定、水分、油分
温度:
– 温度升高,黏度下降 – 存在牛顿型和非牛顿型之间的转变
NDJ-8S 粘度计
转子、转速 温度 粘度范围 Pa.S
QND-1型粘度计
食品增稠剂的增稠性质
1、所有亲水胶体都具有一定黏度,具 有增稠效果,此时亲水胶体分子发生水 化作用。
2、对于不同种类的食品胶,其增稠效 果并不一样。大多数食品胶在很低的浓 度时(如1%),都能获得高黏度的流 体。
非离子型增稠剂:淀粉、海藻酸丙二醇酯 等
化学结构不同:
多糖类增稠剂:淀粉类、纤维素类、海藻 酸类、果胶、槐豆胶等 。大多数都属于此 类。
多肽类增稠剂:明胶、酪蛋白酸钠等。由 于来源有限,价格偏高,应用较少。
流变学差异:
增稠剂还可以按照其流变性质分为:
➢ 牛顿型增稠剂和非牛顿型增稠剂(假塑性) ➢ 凝胶型增稠剂和非凝胶型增稠剂
食品增稠剂的增稠性质
3、在溶液中容易形成网状结构或具有 较多亲水基团的增稠剂都具有较高的黏 度。
化妆品增稠剂的流变学特性研究进展_张珊

第43卷第4期 当 代 化 工 Vol.43,No.4 2014年4月Contemporary Chemical Industry April,2014收稿日期: 2013-12-24化妆品增稠剂的流变学特性研究进展张 珊,赵 华,邓颖妹,王 楠(北京工商大学 理学院, 北京 100048)摘 要:介绍了化妆品增稠剂的概念、种类、影响因素和增稠机理等特性,以及化妆品流变学概念、作用机理、研究进程和研究目的等,分析了相对分子质量、结构、溶液浓度、pH 值、温度、外界切变力等因素对增稠剂流变特性的影响,阐述了增稠剂间的增效作用以及增稠剂在改善化妆品流变特性中的应用,为使化妆品获得良好的流变特性产品性能,提高消费者的认可度提供理论支持。
关 键 词:增稠剂;影响因素;流变特性;应用中图分类号:TQ 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460(2014)04-0580-04Research Progress in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Cosmetic ThickenersZHANG Shan ,ZHAO Hua , DENG Ying-mei , WANG Nan(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8,China)Abstract : The concept, types, influence factors and thickening mechanism of cosmetic thickeners were introduced as well as cosmetic rheological concept, mechanism, research process and research purposes. Effects of relative molecular mass, structure, solution concentration, pH, temperature, shear force and other factors on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thickener were analyzed. The synergy between the thickener and the thickener was discussed as well as application of the thickener in improving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cosmetics.Key words : Thickening agent; Influencing factors; Rheological properties; Application目前,在实际生活中,流变学的应用范围已经越来越广泛,从石油开采、聚合物加工等传统工业已经延伸到了智能材料、生物血液、军工和化妆品等新型学科和行业方面[1]。
涂料中的流变学

(2)、丙烯酸类增稠机理 聚丙烯酸类增稠剂其增稠机理是增稠剂溶于水中,通
过羧酸根离子的同性静电斥力,分子链由螺旋状伸展为棒
状,从而提高了水相的黏度。另外它还通过在乳胶粒与颜 料之间架桥形成网状结构,增加了体系的黏度。
(3)、缔合增稠机理 这类增稠剂的分子结构中引入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使
其呈现出一定的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当它的水溶液浓度超过
1、动力黏度(η ):
=
D
式中:τ为剪切力;D为剪切速率。 在流体中取两面积各为1m2 ,相距1m,相对移动速度为 1m/s时所产生的阻力称为动力黏度。单位Pa· S(帕· 秒)。 过去使用的动力黏度单位为泊或厘泊,泊(Poise)或厘泊 为非法定计量单位。 1Pa· S=1N· 2=10P泊=103cp S/m
流体的类型与黏度密切相关,黏度是涂料流变学的 一个重要指标。
黏度的定义
黏度就是抗拒液体流动的一种量度。 黏度一般是动力黏度的简称,其单位是帕秒(Pa· S)或毫帕
秒(mPa· S)。
黏度的度量方法分为绝对黏度和相对黏度两大类。绝对黏 度分为动力黏度和运动黏度两种;相对黏度(条件黏度) 有恩氏黏度、赛氏黏度和雷氏黏度等几种表示方法。
三、流变性与涂膜弊病
1、流平不良与流挂
把不平整的湿膜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产生流动,最后达到完全平整
的过程叫做湿膜的流平。如果湿膜处于垂直于地面的被涂面上,它 在表面张力和重力合力的作用下,产生向下流淌或湿膜下部厚度远
大于上部的现象,叫做流挂。
2、缩孔
缩孔的形成取决于涂料本身的流动性,当涂膜上形成表面 张力梯度时,流体由一点到另一点流动,若流动量大,就 会形成露底缩孔。要减少缩孔,就应使涂料流动性减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2
10-1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0.1
1
剪切速率 (s-1 )
10
100
1,000 10,000 罗门哈斯公司版权所有
涂料和流变学的关系
涂料制备:分散
漆膜的光学性能(遮盖、光泽)主要取决于颜填料分散的质量 高研磨粘度 低研磨粘度
罗门哈斯公司版权所有
涂料和流变学的关系
涂料贮存:沉降
d) CH2CH2OH
e) CH2CH2CH(OH)CH3 f) CH2CH(OH)CH3
增稠剂的分子结构
非离子型聚氨酯增稠剂(HEUR)
(Hydrophobically modified Ethylene oxide URethane)
线型类
亲水主链 聚氨酯链接 疏水基团
支链类
分子量: 5万 – 10万
乳液粒径大小
乳液的种类 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
与有机溶剂的相互作用
颜料体积浓度(PVC)的影响
体积固体含量(VS)的影响
罗门哈斯公司版权所有
增稠效率影响因素
乳液粒径大小影响
增稠剂在乳液上的吸附
HEUR
50 nm 90 nm 140 nm
340 nm
600 nm
聚氨酯增稠剂浓度
罗门哈斯公司版权所有
pH ~ 3-4
乳液形态供货
pH ~ 7-10
罗门哈斯公司版权所有
增稠剂机理
HASE类缔合型增稠剂增稠机理
(如:TT-935, DR系列)
-乳液 -乳液 -乳液 - -
--
-
-
增稠水相及乳液相
罗门哈斯公司版权所有
HASE类缔合型增稠剂
(如:TT-935, DR系列)
粘度
6.2
7.5
pH
罗门哈斯公司版权所有
沉降就是颜料、填料和其他固体物质在重力作用下一直下沉到容器的底部 颜料沉降是一个低剪切速率的现象:所涉及的剪切速率小于10-2 s-1 ,所以 涂料在这种剪切速率下的粘度对防止颜料的沉淀至关重要
克服沉降的常用方法
平衡颜料/填料的粒径分布(采用小粒径填料代替部分粒径较大的填料) 尽量降低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它们会降低低剪切速率下的粘度 通过选择增稠剂调高低剪切下的粘度(如将RM-2020NPR 替换为RM2020NPR/RM-8W 混合物 加入少量( 0.5-2 g/L ) HEC来增加低剪切粘度。但会影响流动和流平性 以及抗飞溅性能
罗门哈斯公司版权所有
涂料和流变学的关系
涂料施工:蘸漆
蘸漆是在中等剪切速率(10-100sec-1)条件下的操作
涂料非常粘稠并且在罐内静置时就结构化,通常的一个 感觉就是这种涂料很难涂装 涂料在罐中非常稀会导致涂料在涂刷转移过程滴落、施 工时在垂直表面严重的流挂以及辊涂操作时飞溅
控制涂料在这个剪切速率范围的粘度会影响这些中等 剪切下的性能(罐内外观、蘸刷、搅拌)。
羧酸主链
COOH
疏水基团 分子量: 几万 – 几十万 (分子)刚性相对较弱
罗门哈斯公司版权所有
3.增稠剂的增稠机理
罗门哈斯公司版权所有
增稠剂机理
羟乙基纤维素HEC增稠机理
H
H
O H O H O H H H
O
H
O
H
H
◇ 增稠水相
(氢键) ◇ 粘度取决于分子量和极性基团的水合能力
罗门哈斯公司版权所有
Very rapid flow/流动很快
0.001 0.01
0.1
1
10
100
1000 10000 10000
剪切速率 (s-1 )
罗门哈斯公司版权所有
涂料和流变学的关系
涂装过程
流挂 流平 浸涂 泵送 混合 分散 喷涂 滚涂 刷涂
Brookfield粘度计 流变仪 KU 斯托默粘度计 ICI 锥板粘度计
罗门哈斯公司版权所有
涂料和流变学的关系
涂料施工:漆膜丰满度
刷涂、辊涂和喷涂操作取决于高剪切速率( >103sec-1)下 的粘度 高剪切速率下的粘度越高,施工过程中涂料分布所受到 的阻力越大,因而一次施工能获得较厚的漆膜。反之, 高剪切速率下粘度低意味着涂料分布时受到的阻力较低 ,涂料容易铺展在基材表面相应漆膜较薄,导致遮盖力 降低
1400 1200
乙二醇
丙二醇
1000 800 600 400 200 0
甲基卡必醇
异丙醇 异丙醇
丁基卡必醇
0 5 10 15 20 25 30
溶剂用量Wt %
罗门哈斯公司版权所有
6. 增稠剂选择指南
罗门哈斯公司版权所有
不同增稠剂性能比较
性质
抗飞溅性 流平性 漆膜丰满度 高光泽潜力 粘度稳定性 pH敏感性 耐擦洗性
纤维素
差 差 低 低 不敏感 不敏感 -
HASE TT-935, DR
很好 尚好-优 尚好-优 尚好-优 中度-敏感 中度敏感 取决于配方
罗门哈斯公司版权所有
塑性
塑性
剪 切 应 力
粘 度
假塑性
假塑性
剪切速率
剪切速率
剪 切 应 力
膨胀性
粘 度
膨胀性
剪切速率
剪切速率
罗门哈斯公司版权所有
粘 度
粘 度
触变性
震凝性
剪切速率/时间
剪切速率/时间
罗门哈斯公司版权所有
各类非牛顿型流动特点
粘度变化 下降
假塑性 (剪切变稀) 触变性
剪切条件
剪切速率上升
涂料中的流变学基本原理 增稠剂的类型和选择
罗门哈斯公司版权所有
流变学:
描述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流动 和形变规律的学科
基本概念
剪切应力:物体单位面积切线方向的力 剪切速率 粘度:流体阻碍流动的程度
罗门哈斯公司版权所有
剪切应力
剪切力
面积
剪切应力
罗门哈斯公司版权所有
剪切速率
V
剪切速率
罗门哈斯公司版权所有
(分子)柔性
罗门哈斯公司版权所有
增稠剂的分子结构
疏水改性碱溶性乳液(HASE)
(Hydrophobically modified Alkali Soluble Emulsion)
R CH2 C C OH O CH2 H C C O C2H5 O
EO链段
COOH
X
Y
( R = CH3 or H )
剪切速率
250mm/0.25s
湿膜厚度
剪切速率
罗门哈斯公司版权所有
粘度
牛顿认为要维持这种速度上差异的力与垂直于流体的速度差异(即速度梯度) 成正比,用下式来表示:
粘度 = 剪切应力/剪切速率 粘度的SI单位为帕斯卡· 秒, 涂料行业通用单位泊(厘泊) 1 Pa.s = 10 Poise =1000CP
罗门哈斯公司版权所有
增稠效果
HASE类缔合型增稠剂
局限性
使用时需调节pH 耐水/耐碱性相对较差 与分散剂配合使用不当时可能造成颜料絮凝或光泽下降 增稠效率受乳液、PVC、体积固含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对表面活性剂/醇类溶剂/分散剂等较敏感
罗门哈斯公司版权所有
增稠效率影响因素
5.影响缔合型增稠剂增稠效率的因素
分子量: 10万 – 100万
(环状分子)刚性
纤维素衍生物, 通过取代到纤维素主链上的烷基不同得到不同产品
其中R和R” 是: a) CH3 b) CH2COONa c) CH2CH3 生产 羧甲基纤维素钠(SCMC) (b) 羧甲基2-羧乙基纤维素钠(b+d) 羟乙基纤维素(HEC) (d) Natrosol 250 HBR 甲基纤维素(MC) - (a) 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a+f) 2-羟乙基甲基纤维素(HEMC) (a+d) 2-羟丁基甲基纤维素(a+e) 2-羟乙基乙基纤维素(HEMC) (c+d) 2-羟丙基纤维素(HPC) (f) 罗门哈斯公司版权所有
表面活性剂在乳胶颗粒表面的吸附
亲水端
罗门哈斯公司版权所有
增稠剂机理
聚氨酯缔合型HEUR增稠剂增稠机理
乳胶颗粒
胶束结构
水相中结构
与乳胶颗粒作用
增稠乳液相
罗门哈斯公司版权所有
增稠剂机理
HASE类缔合型增稠剂增稠机理
(如:TT-935, DR系列)
粘度上升, 体系增稠
COOH
碱性环境
COOH
COO- COO-
剪切时间增加 (剪切速率恒定)
上升
膨胀型 (剪切变稠) 震凝性
罗门哈斯公司版权所有
涂料与流变学的关系
罗门哈斯公司版权所有
涂料和流变学的关系
制备
研磨或高速分散
沉降(贮存过程) 涂料振荡器 涂装给料 蘸涂料 施工 流挂/流平
Very slow flow/流动很慢 Dry Paint 刷涂、辊涂、喷涂
4. 增稠剂的增稠效果
罗门哈斯公司版权所有
增稠效果
纤维素醚类增稠剂的增稠效果
导致体积限制絮凝
水
罗门哈斯公司版权所有
纤维素醚类增稠剂的增稠效果
增稠前 增稠后
乳液增稠前后的电子显微照片罗门哈斯公司版权所有
增稠效果
缔合型增稠剂增稠效果
乳胶颗粒 胶束结构
水相中结构
与乳胶颗粒作用
罗门哈斯公司版权所有
纤维素增稠剂
ACRYSOL TT-935
ACRYSOL RM-2020 NPR
罗门哈斯公司版权所有
增稠效果
聚氨酯类缔合型HEUR增稠剂
(如:RM-2020NPR, RM-8W) 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