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教学案例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案例【设计思路分析】本课是第八单元的起始课,应注意单元知识的整合,本课侧重于讲述二战之后的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
本课设计试图以材料的呈现整合教材,结合当今政治经济的趋势,学生自主活动,探究美国在战后初期是如何凭借其经济实力和政治强权主导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从而确立其经济霸主地位的。
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看待不同经济现象的产生、发展及其作用,形成正确的国际关系意识和洞察力。
【教学过程】导入:出示美国与苏联国旗,师:战后世界呈现那两大经济体系?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简洁直观的让学生进入本课学习《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案例一:一、布雷顿森林会议背景:展示1941年美国的“怀特计划”和英国的“凯恩斯计划”,师:美国和英国都想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到底鹿死谁手呢?设置问题情境,学生阅读以下材料,思考讨论,得出结论。
材料一:展示英国伦敦圣保罗大教堂在二战中被炸毁的图片,配以文字说明(二战中,英国有1/4的财富毁于战火之中,战争期间出口贸易减少近70%。
法国1944年,工业生产总指数只相当于1938年得40%。
德国1946年工业产量为1937年的34%。
材料二:结合书中【历史纵横】,强调美国已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
材料三: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前的20多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争相贬值,动荡不定,国际贸易呈现出一种无政府状态。
20世纪30年代世纪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巩固,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国际货币体系成为可能。
教师:从以上三则材料中,二战之后的英国和美国,用时下流行的pk说法,你认为谁占得上风?教师引导学生去阅读材料,找出其中的关键词,培养其分析史料,运用史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教案]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4bf3590b0740be1e650e9afe.png)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成立,理解美国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目的;(2)了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理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世界贸易发展的作用。
(3)探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美国为中心的新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1)感知→思考→主动参与合作学习。
(2)对比探究问题→迁移与拓展。
(3)通过讨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美国霸权政策的体现,也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待历史事物,辨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随着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中国也应当适应这一趋势的发展,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
中国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以适应新的国际形势。
(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外交活动,从而加深对当前我国一心一意发展经济这一国策的理解,激发学生认真学习、报效祖国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难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作用。
★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如何逐步建立起来的。
一方面,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掌握了国际金融控制权。
另一方面,美国又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适当补充一些史实(主要是二战后美国、西欧经济发展的数据),引导学生通过史实总结出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特点,并通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了解美国成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经济的主导的原因和过程。
★教学过程及要点:【导入新课】【方法一】复习提问法:复习提问:有人认为,世界经济的混乱、各国利己主义的政策,是导致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加深的重要原因,并由此促使德意日三国走上使用武力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道路。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课标要求】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归纳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条件,理解其形成是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2)能够说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名称,比较分析它们职能的异同点;2、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完成自学提纲,初步掌握战后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2)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材料探究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美国霸权政策的体现,也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待历史事物,辨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感悟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离不开规则和制度约束。
【教学重难点】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难点:美国的主导作用是如何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体现的【教学方法】三学三导式教学法。
【教学工具】学案、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复习提问】有人认为,世界经济的混乱、各国利己主义的政策,是导致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加深的重要原因,并由此促使德意日三国走上使用武力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道路。
你认为呢?【导入新课】小强的困惑:小强的爸爸在海尔集团驻美国办事处工作,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寄生活费给小强的爷爷。
每次拿到汇款爷爷都会高兴的对小强说:“你爸爸又寄来美金啦!”小强不解的问:“爷爷为什么把美元叫美金?”你知道吗?美元和黄金直接挂钩源于何时?今天我们就把视野投向二战期间的美国去一探究竟。
(板书: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讲授新课】一、主题设计1、主题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2、主题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国际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二、自主学习提纲三、主题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1、阅读以下材料并结合课本相关内容(p104前两段和历史纵横),探究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背景?(板书:国际货币金融体系)(1)乱象——战前的世界经济,无序的金融1933年美元与英镑的比价变化情况(2)冰·火——战争改变的世界1947年6月,英国外交大臣欧内斯特·贝文感慨地说,美国“今天正处在拿破仑战争结束时英国的地位。
《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江西省县级优课)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课程标准】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构成,认识美国在其中的地位和特权。
正确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材料分析法:培养学生归纳历史事件,透过现象看本质,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美国霸权政策的体现,也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待历史事物,辨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析美国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其国际地位。
使学生树立努力学习,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志向,增强自己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
【重点难点】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难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作用【导入新课】展示一系列关于1929-1932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图片,教师在忧伤的曲调的轻音乐伴奏下加以独白:自新航路开辟后,世界便开始走在经济全球化的路上,一去不复返。
直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建立,世界便不存在孤岛。
在20世纪就曾发生过三次重要的全球性事件。
两次世界大战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世界受各民族宗教差异和国家利益冲突的深刻毒害,没有亲身经历,难以体会其中的残酷!这三次全球性事件给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以当头棒喝,那么他们在战后想出了怎样的方案重建世界经济,促进世界合作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2课,一起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讲授新课】一、追根问底·问背景【教师活动】师展示引导性资料启发学生材料一:从1929年到1933年,各国之间展开货币战,贸易战,使危机一发不可控制。
各国货币金融缺乏一种协调机制,……矛盾越来越大。
(完整word版)22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

22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课标要求: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认识美国在其中的地位和特权, 探讨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世界经济所产生的影响。
本单元阐述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
作为本单元第一课,本课分三个子目向学生介绍了二战后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第一子目承上启下,讲述“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历史背景;第二子目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构成了战后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掌握了国际金融控制权;第三个子目讲述了二战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这三大支柱的出现,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
本课是第八单元中的第一课,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既是对本书前面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内容的呼应与深化,又启领本单元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内容,因此本课上承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般规律,下启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的总趋势。
在处理本课教材时我将遵循两个指导思想,分别是:注意线索清晰,使知识的呈现系统化;结合二战后美国、西欧经济发展的数据等学生现实可以感知的内容,加强中外联系,便于认知和体会。
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难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识记《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成立以及《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内容,认识美国在其中的地位和特权。
培养学生的识忆、理解能力;运用具体史实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世界经济所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历史资料和图表,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通过设置各种问题,培养学生归纳历史事件,透过现象看本质,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基本构成,理解其形成的原因和过程,掌握其主要特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关注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基本构成,形成的原因和过程,主要特征。
2. 教学难点: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三、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六单元“繁荣与危机”,第190页起。
2. 辅助材料:相关历史资料、图片、图表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二战后世界经济形势的图片和数据,引发学生对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教材内容,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基本构成,形成的原因和过程,主要特征。
3. 课堂讲解: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辅助材料,详细讲解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过程,分析其形成的原因,阐述其主要特征。
4.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自己的观点。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强调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五、课后作业1. 根据教材内容和课堂讲解,绘制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基本构成图。
2. 写一篇短文,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原因和过程,以及其主要特征。
3.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并结合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六、教学内容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基本构成,理解其形成的原因和过程,掌握其主要特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高二历史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1]
![高二历史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325a95e9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b5.png)
新
课
导
入
利用一则材料提问思考:
1 二战对欧美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 这一影响导致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什么变化?
2 这一影响导致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什么变化?
教师
概述
新课
预习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50-152页, 寻找以下问题的答案:
1“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 时间, 内容, 以与所带来的影响?
2世界贸易体系形成的背景, 过程, 影响?
(2)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和发展, 认识它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的史实, 认识其作用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 探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对美国为中心新的世界经济体系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国家经济实力决定外交活动;(2)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美国霸权政策的体现, 也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学生
自主
课
程
讲
授
专题综述:
本专题主要探讨的是二战后至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演变趋势, 其演变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二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美国建立以它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开始到80年代末——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发展,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成为经济全球化在现阶段的表现。
(2)、他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扩大了世界贸易
消极:他是建立在美国金融、经济实力占绝对优势的基础之上, 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性质: 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过渡: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发生后, 美国提高关税, 引起世界各国纷纷提高关税保护本国的市场, 国际贸易遭到重创, 危机进一步加剧。二战结束后, 吸引经济危机的教训, 美国等国家采取了什么措施呢?对国际贸易产生什么影响?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如何逐步建立起来的。
一方面,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掌握了国际金融控制权。
另一方面,又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形成了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这三大支柱的出现,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为美国的对外扩张和确立霸主地位提供了条件,但在客观上,这个体系的建立也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创造了相对良好的国际环境。
除此之外课本还以标志性的图片资料、资料回放、学思之窗等多种形式对课本内容进行补充、丰富,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图片与资料,并进行适当的补充,把抽象的理论化为学生较容易理解接受的史实,利于学生对世界经济体系有系统的理解与掌握。
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由于在初中时历史基础打得不扎实,所以总体素质不高,对专题史的学习和理解有一定难度。
虽然对美元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有一定的认识,但不够系统,所以本课除讲述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外,还会补充一些课外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拓展学生的视野。
三、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2)理解:美国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目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世界贸易发展的作用。
(3)运用:探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美国为中心的新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数据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2)通过问题探究、实践体验、历史比较、图表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外交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23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使用日期】【学案序号】21【编写人】【审核人】【学科联系人签字】【课程标准】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重点难点】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国际贸易体系--关税贸易总协定及评价【旧知回顾】1、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历程:新航路开辟,使世界由彼此隔绝成为密切联系的整体,开始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两次工业革命,加速了全球化的发展;进入20世纪,尤其是90年代以来,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
(将在第26课学习)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指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经济制度的总和。
19世纪末20世纪初,通过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通、以及武力威逼等方式,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该体系在20世纪20、30年代遭受重创,以美国为主导的新的经济体系在二战后建立并发展。
【自主学习】一、战后新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背景:1、吸取经济大危机及二战的教训(必要性):随着二战胜利的临近,有识之士主张建立有效机制,防止战争悲剧重演,以稳定2、资本主义经济格局变化,亟待世界经济体系的重建(契机):二战打破了旧有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冲击了的世界中心地位,使原有的发生深刻的变化。
如:德、意、日战败国经济百废待举;英法赢得战争,输尽财富,实力大为削弱,英国金融霸主地位丧失;国经济实力大大膨胀。
3、美国称霸世界的国家利益的要求(物质基础和动力):美国经济实力膨胀,企图按照自己的意志规划战后的“”,确立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
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过程(一次会议、二个体系、三大支柱):(一)、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1、建立及标志:年夏,美、英、中等个战时同盟国的代表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召开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简称“”。
会议主要内容:按照美国方案通过《》,决定成立和。
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称“”。
建立的标志:《》的签订。
2、具体内容: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成立。
其宗旨是:稳定;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②世界银行:年成立。
其宗旨是:向成员国提供;以促进该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推动并促进。
③“双挂钩”原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成员国有义务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各国货币与的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的比价固定。
美元取得高于其他国家货币的地位。
3、作用:①积极: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促进了,有利于。
②消极: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美元成为国际支付手段和,确立了美国战后相当一段时期内的经济霸主地位,便利其对外经济扩张(资本输出)。
4、瓦解:(参见教材p105知识链接)原因:西欧、日本崛起;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体系内部的不稳定性。
表现:美元贬值,地位下降,各国放弃本国货币和美元的固定汇率。
【想一想】1、观察下图思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标志有什么特色?体现了两个组织什么特点?以地球为背景或主要内容;体现了全球性、世界性的特点2、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国的主导地位是如何体现的?(1)根据认缴资金的数额决定投票权的多少;美国认缴资金数额最多,拥有最多的投票权。
(2)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各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
(二)、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关贸总协定)1、建立原因:①严重阻碍国际贸易的发展;②经济大危机的教训:经济大危机使人们认识到加强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
③战后美国积极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以利于其。
2、目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消除,实现,充分利用世界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3、建立标志:年美国、等23国签署《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简称“”。
4、性质:是一个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国际性,实际上一直起着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
5、影响:①积极:规范了国际贸易行为,缓解了国际贸易中的矛盾,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确立了体制,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体系。
②消极:存在诸多弊端,特别是在解决争端时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性措施。
它越来越不适应规范化、法制化的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于1995年1月1日被世界贸易组织(WTO)取代。
【知识点拨】美国积极倡导建立关贸总协定的目的是什么?(1)直接目的是以此为工具,占领和垄断世界市场。
(2)根本目的是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为其世界霸权政策服务。
(三)战后世界新的经济体系的形成:①包括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
②、和成为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
三、影响:1.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和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美国拥有特殊地位,是其推行霸权的工具。
2.顺应了经济的历史趋势,反映了二战后世界经济向着、的方向发展。
【思维拓展】战前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战前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区别;提示:(1)形成的手段不同:战前是以殖民扩张和侵略的方式确立;战后是通过会议协商的方式确立;(2)主要国家的地位不同:战前以欧洲为中心,世界金融中心在英国;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世界金融中心由英国转向美国;(3)组织形式不同:战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缺乏体系;战后则向着体系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本课小结】本节可依据一个中心、两个体系、三大组织进行总体掌握。
【巩固练习】1、杨宁一教授在其著作《20世纪的文明演进》中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20世纪上半期的震荡,人们开始认识到维护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性,由此诞生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整体世界开始①。
……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整体世界的发展更加迅猛,②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其中文中①②处可能出现的文字是A.近代化全球化 B.制度化近代化 C.一体化自由化D.制度化全球化【考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解析】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20世纪上半期的震荡,人们开始认识到维护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性”表明这些组织建立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秩序,要加强制度化建设,材料“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整体世界的发展更加迅猛”重点强调的是整体世界的发展,指的是全球化,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近代化、一体化和自由化,故A、B、C三项错误。
【答案】D2、如果让你为右侧漫画配上一个标题,比较合适的是( )A.“世界货币体系制度化建设迫在眉睫”B.“各国货币改革须在美元主导下进行”C.“全球化和多极化呼吁重建国际货币体系”D.“人民币、美元和欧元等货币结成了同盟”【考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解析】漫画中呈现了欧元,时间应该是2002年以后,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世界货币体系制度化建设的完成,故A项错误;漫画中人民币、欧元等货币要求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改变美元的主导地位,故B、D项错误;这一要求反映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主权国家或地区呼吁重建国际货币体系的要求,故C项正确。
3、2010年4月25日,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中国在世行投票权由原来的2.77%提高到4.42%,一举超越德国、英国和法国,仅次于美国、日本,成为世行第三大股东国。
世行的这一改革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世行投票权实现了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B.只要中国不同意,任何重要决议都不可能通过C.世行投票权大小要看国家的国际地位高低D.一国认缴股金份额多少视经济和财政实力决定【考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世界银行【解析】从材料可知,美、日是最大的股东国,所以A项说法错误;中国的投票权只是到4.42%,所以B项说法错误;世行的投票权是以股权来决定的,所以C项错误,故D项正确,符合题意。
【答案】D4、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表述正确的是()A.贸易保护主义的弊端已被革除B.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繁荣局面C.美国的经济实力受到严重削弱D.英美苏中等大国间的合作仍在维持5、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实质是()A.美国操纵世界基金及霸权的工具B.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进步产物C.恢复战后经济秩序的得力举措D.英美争夺世界经济霸权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6、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战后世界经济的影响有①客观上为资本主义世界开创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②阻碍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③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④为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提供了基础⑤为美国操纵世界贸易,向外扩张经济开了方便之门⑥由于提高了关税,保护了缔约国的国内市场()A.①③⑤⑥B.②④⑤⑥C.①③④⑤ D. ②④⑤⑥7、2007年是美国宪法制定220周年、十月革命胜利90周年和中国抗日战争爆发70周年。
下列各项中,2007年为其签订60周年纪念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A.布雷顿森林协定B.北美自由贸易协定C.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D.关税与贸易总协定8、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最确切的是( )从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上看,其根本原9、1850年,伦敦毫无疑问是世界金融体系的太阳。
1950年,纽约成为全球财富的中心。
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英国丧失“世界工厂”地位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D.美国经济实力独霸天下10、从1981年起中国多次获得一个国际组织的贷款,用于改良农田建立商品粮基地,发展教育事业等。
1998年6月18日,该组织批准向中国提供总额6亿美元的贷款,以帮助中国农业和能源建设。
这个组织是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世贸组织C、世界银行D、亚太经合组织11、下图是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各代表团团长的合影,有关这次会议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为解决国际金融秩序的混乱B.规定了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C.活跃着新中国代表团的身影D.决定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2、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建立的历史上,许多国家的城市先后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请排出顺序并说明理由。
伦敦纽约阿姆斯特丹威尼斯顺序:威尼斯阿姆斯特丹伦敦纽约理由:新航路开辟前欧洲贸易中心在地中海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成为金融中心;17世纪荷兰崛起,阿姆斯特丹成为世界金融中心;18世纪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两次世界大战英国受到削弱,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成为世界霸主,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