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推荐下载

合集下载

SmartBattery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

SmartBattery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

79ELECT RONIC PRODUCTS CHINA MARCH 2005电源技术Smart Battery 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Smart Battery Li Ion Power Management System微电通导技术有限公司 王大瑞 张志贤山东经济学院 刘培德山东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姜威一、 引言Intel和Duracell于1995提出了笔记本智能电池的概念-Smart Battery,即把锂电池和管理控制系统结合在一起,本身具有测量、计算、保护、通信等功能,也即我们所说的电池夹。

随着Microsoft的Windows98的推出,笔记本的BIOS同Smart Battery实现真正的命令交换,Smart Battery成为真正的行业应用标准。

其应用的协议已发展到了SBdata 1.1(数据协议)和SMbus2.0(总线协议)。

本文介绍的管理系统使用测量和保护芯片X3100同MCU配合,完成各种参数的测量、电量的计算、电量的平衡、智能充电管理、通信和保护功能等。

本文介绍了硬件的实现和软件的设计,以及X3100的特性和相关控制软件程序。

二、 系统硬件实现Smart Battery系统是一个完整的小型智能系统,特定的应用要求其必须有完备的保护措施和高精度的测量、计算和稳定可靠的控制功能。

本系统的硬件使用功能强、集成度高的芯片,尽量减少外围组件,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可靠性。

系统的硬件框图如图1所示。

系统包括电池组、平衡电路、X3100、控制MCU、检测器件、控制FET和外围接口组成。

X3100的稳压电路提供系统的稳定工作电源;其独立测量每节电池的电压,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并向MCU输出测量结果。

通过MCU的设定,其具有独立的过压、欠压、过流(短路)保护功能。

在MCU的控制下,其控制充、放电FET和平衡电路的动作。

平衡电路由电阻和控制FET组成,在对某节cell平衡时,形成旁路电流,从而实现各电池的充电电流不同,达到平衡目的。

锂离子电池BMS电池管理系统具有哪些功能-

锂离子电池BMS电池管理系统具有哪些功能-

锂离子电池BMS电池管理系统具有哪些功能?BMS电池管理系统俗称之为电池保姆或电池管家,主要就是为了智能化管理及维护各个电池单元,防止电池出现过充电和过放电,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监控电池的状态。

BMS管理系统主要由各类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以及信号线等组成。

为了使新能源汽车能够安全的上路行驶,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BMS管理系统应当具有以下功能:电池参数检测包括总电压、总电流、单体电池电压检测(防止出现过充、过放甚至反极现象)、温度检测(最好每串电池、关键电缆接头等均有温度传感器)、烟雾探测(监测电解液泄漏等)、绝缘检测(监测漏电)、碰撞检测等。

电池状态估计包括荷电状态(SOC)或放电深度(DOD)、健康状态(SOH)、功能状态(SOF)、能量状态(SOE)、故障及安全状态(SOS)等。

在线故障诊断包括故障检测、故障类型判断、故障定位、故障信息输出等。

故障检测是指通过采集到的传感器信号,采用诊断算法诊断故障类型,并进行早期预警。

电池故障是指电池组、高压电回路、热管理等各个子系统的传感器故障、执行器故障(如接触器、风扇、泵、加热器等),以及网络故障、各种控制器软硬件故障等。

电池组本身故障是指过压(过充)、欠压(过放)、过电流、超高温、内短路故障、接头松动、电解液泄漏、绝缘降低等。

电池安全控制与报警包括热系统控制、高压电安全控制。

BMS诊断到故障后,通过网络通知整车控制器,并要求整车控制器进行有效处理(超过一定阈值时BMS也可以切断主回路电源),以防止高温、低温、过充、过放、过流、漏电等对电池和人身的损害。

充电控制BMS中具有一个充电管理模块,它能够根据电池的特性、温度高低以及充电机的功率等级,控制充电机给电池进行安全充电。

电池均衡不一致性的存在使得电池组的容量小于组中最小单体的容量。

电池均衡是根据单体电池信息,采用主动或被动、耗散或非耗散等均衡方式,尽可能使电池组容量接近于最小单体的容量。

热管理根据电池组内温度分布信息及充放电需求,决定主动加热/散热的强度,使得电池尽可能工作在最适合的温度,充分发挥电池的性能。

阐述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的定义

阐述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的定义

阐述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的定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高性能电池,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移动通信、电动汽车、储能等。

为了确保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和性能,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是一种集成化的电池管理系统,通过对锂离子电池的监测、控制和保护,以确保电池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寿命。

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1. 电池状态监测与估计: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能够监测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等参数,并根据这些参数来估计电池的状态,如剩余容量、健康状态等。

通过对电池状态的监测与估计,可以及时发现电池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2. 充放电控制: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能够根据电池的状态和需求,对电池的充放电过程进行控制。

通过合理的充放电控制,可以提高电池的效率,延长电池的寿命,并且保证电池的安全性。

3. 温度控制:锂离子电池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工作,都会对电池的性能和寿命产生不良影响。

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能够监测电池的温度,并根据温度变化来控制电池的工作状态,以确保电池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4. 保护措施: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能够对电池进行多种保护措施,如过充保护、过放保护、过流保护等。

当电池出现异常情况时,系统会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防止电池的损坏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电池的特性、电池的工作环境、系统的可靠性和成本等。

同时,不同应用领域对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例如,在电动汽车领域,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需要具备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和长寿命等特点;在储能领域,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需要具备高效率、高可靠性和低成本等特点。

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用于监测、控制和保护锂离子电池。

它能够提高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延长电池的寿命,为锂离子电池的应用提供可靠的支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和发展将会越来越重要,为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提供更好的保障。

什么是锂离子电池BMS电池管理系统?

什么是锂离子电池BMS电池管理系统?

什么是锂离子电池BMS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英文为BMS(Battery ManagementSystem),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够检测收集并初步计算电池实时状态参数,同时根据检测值与允许值的比较关系控制供电回路的通断;此外,还会将收集到的关键数据反馈给整车控制器,并接收控制器的指令,与汽车上的其他系统协调工作。

不同电芯类型,对管理系统的要求一般不太一样。

电动汽车所用的锂离子电池容量大、串并联节数多、系统复杂,而且对安全性、耐久性、动力性等性能要求高、实现难度大,因此其成为影响电动汽车推广普及的瓶颈。

锂离子电池安全工作区域受到温度、电压的窗口限制,当超过该窗口的范围时,电池性能就会加速衰减,甚至会引发安全问题。

电池管理系统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证电池系统的设计性能,从安全性、耐久性、动力性三个方面提供作用。

安全性方面,即BMS管理系统能保护电池单体或电池组免受损坏,防止出现安全事故。

耐久性方面,即使电池工作在可靠的安全区域内,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动力性方面,即要将电池的工作状态在维持在满足车辆要求的情况下。

一组锂离子电池组里有很多快电芯,BMS是如何管理的?BMS系统的重要工作分成两大任务对电池的检测和保证锂离子电池安全。

其中电池检测实现相对简单一些,重要是通过传感器收集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参数信息比如:温度、每一个电池单体的电压、电流,电池组的电压、电流等。

这些数据在之后的电池组管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用途,可以说假如没有这些电池状态的数据作为支撑,动力锂离子电池的系统管理就无从谈起。

电池管理系统的重要功能,可以分解成如下三个方面:1,安全性,保护电池单体或电池组免受损坏,防止出现安全事故;2,耐久性,使电池工作在可靠的安全区域内,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3,动力性,维持电池工作在满足车辆要求的状态下。

锂离子电池安全管理系统

锂离子电池安全管理系统

锂离子电池安全管理系统摘要: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化学储能及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安全性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对锂电池热失控早期预警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对锂电池电压、温度及故障产气浓度等多种参量进行一体化监测,综合分析多参数的实时数据及历史信息,确定电池的故障级别及发展趋势;通过综合灭火措施,实现电池故障的及时、有效处置。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安全管理;气体检测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发展,其市场需求正在不断扩大,锂离子电池已经在电动汽车、电化学储能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能量密度高及特有的电化学特性,锂离子电池在安全性及稳定性方面存在隐患。

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过充、过放、外部短路等均可导致电池热失控,一旦进入热失控状态,大量释放的热量会导致电池负极SEI膜分解、正极活性物质分解和电解液的氧化分解,产生大量的气体,导致锂离子电池内部气体压力急剧升高,引起电池发生爆炸,进而危害人身及财产安全[1][2]。

1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早期预警技术研究现状为了提高故障响应速度,目前已有方案在电池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增加气体检测功能。

通过对电池故障机理的研究表明,在电池使用过程中,由于电解液的分解会产生部分气体,尤其在电池过充、过放及内部短路等情况下,会加速电池的产气速度,造成电池失效[4]。

电池因受热或内部短路造成热失控情况下,气体的产生要早于电池温度的上升及电压的显著下降[5]。

因此,该方案在电池箱内安装气体感测模块,通过感测电池热失控产生气体浓度值,并根据气体浓度值与参考值的比较来确定电池故障级别。

上述气体检测方案一般在电池箱内安装一个或多个气体感测模块,通过检测并分析箱内气体浓度表征电池故障级别。

一般情况下,这种方案只对电池产生的单一气体或可燃气体总量进行检测,传感器易受到电池箱内密封材料挥发气体的影响;另外,锂电池的热解气体释放量受电池荷电状态(SOC)、电池温升等因素影响很大[6],在不同环境下其热解气体的成分及含量变化较大,故采用单一气体作为检测手段,容易造成误报。

[VIP专享]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

[VIP专享]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

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 动力锂电池管理系统实现对锂电池动力电池组的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过流保护和均衡充电等功能。

锂离子电池的保护主要包括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过电流及短路保护等。

1电池管理系统功能 1.1过充电保护 对锂离子电池来说,其充电后单节电芯最高电压不得超过规定值,否则电池内的电解质会被分解,使得温度上升并产生气体,降低电芯的使用寿命,严重时甚至会引起爆炸,所以保护电路一定要保证绝对不可过度充电,必须对电池组中每一节电池的端电压进行监控,当电芯的电压超过设定值时,即激活过充电保护功能,由保护电路切断充电回路,中止充电。

在电芯电压回归到允许的电压并解除过充锁定模式时,才能停止保护。

不同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其保护电压和释放电压都有其不同的规定值。

另外,还必须注意因噪声所产生误动作,为了防止误判和误操作,还要设置过充保护延时,并且延迟时间不能短于噪声的持续时间。

当电压持续超过过充检测电压一定时间以上才会触发过充保护。

1.2过放电保护 锂离子电池的过度放电,也会缩短其使用寿命,而且对电池造成的损害往往是不可逆的。

为了防止锂离子电池的过放电状态,当锂离子电池电压低于其过放电电压检测点时,即激活过放电保护,中止放电,并将电池保持在低静态电流的待机模式,参数设置类似过充保护。

1.3过电流/短路保护 锂离子电池的最大放电电流有一定限制,过大的放电电流同样会引起锂电池的不可恢复的损坏,影响其使用寿命。

短路保护这个功能其实是过流保护的扩展,若由于外部短路等原因引起的大电流放电时要立刻停止放电,否则对锂电池本身和外部设备都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损害。

过流保护的延时时间一般至少要几百微秒至毫秒,而短路保护的延时时间是微秒级的,几乎是短路的瞬间就切断了回路,可以避免短路对电池带来的巨大损伤。

就电动工具而言,保护电流值和延时时间的设置还必须和电动工具本身的参数结合起来,否则会影响工具的输出扭矩和电机的寿命。

相关关键字:锂离子动力电池组均衡控制过流管理系统 1.4电池均衡 动力锂离子电池一般都要几串、几十串甚至几百串以上,由于电池在生产过程中,从涂膜开始到成为成品要经过很多道工序,即使经过严格的检测程序,使每组电源的电压、电阻、容量一致,但使用一段时间以后,电池内阻、电压、容量等参数产生波动,形成不一致的状态,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差异。

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综述

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综述

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综述摘要:锂离子电池的理想工作温度为25~40℃,电池模组内的最大温差应低于5℃。

温度过高会加快固体电解质相界面(SEI)膜的分解,造成热失控隐患;而低温会增加电解液的黏度,影响电池充放电性能,还会加快锂沉积反应速率,形成镀锂层或锂枝晶。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策略1电特性和热失控1.1电特性锂离子动力电池电特性和电池工作的温度、SOH与充/放电倍率等存在一定联系,特别是其可用容量、等效内阻与工作电压平台。

以下将基于放电分析电池电特性。

其一,电池充/放电倍率因素。

在电池放电倍率不断增加的状态下,因存在内阻,受内阻分压影响会降低电池外电路端电压,在放电结束以后,端电压能够提前满足截止电压,进而减少其实际可用容量。

另外,高倍率放电会增加内阻对电能的消耗,最终会减少店址可输出能量。

其二,电池温度因素。

在电池工作温度降低的同时,其放电端电压也会下降,而其可用容量也会随之减小。

究其原因,在工作环境温度的影响下,电池电化学反应速率会受到影响,致使电化学反应阻力显著增加。

如果其工作的温度未达到273K,电池可用容量会在短时间内衰减,而内阻增加速度会加快。

1.2热失控对于电池使用者而言,其热安全性的作用不容小觑。

在过高温度条件下,锂离子电池的体积会膨胀,而受单体电池温度分布不均匀的影响,其热应力也会表现出不均匀,致使电池出现变形,进而对其使用寿命与热安全性产生不利影响。

与此同时,电池短路亦或是温度过高也会引起热失控,在电池温度升高的过程中,放热反应也会被连续触发,集中表现在SEI膜分解、正极和电解液反应、电解液分解以及负极和电解液反应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如果电池起火爆炸,会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能量,由电极反应形成的氧气也会使热失控状态加剧,在形成有毒气体的情况下会使使用者安全受到威胁。

通常,引起电池热失控的因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产热故障。

电池的内部出现短路而出现产热失控。

(2)热阻故障。

Smart Battery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

Smart Battery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

值可设定
8 低压禁充保护功能
2. 参数测量
X3100 独立测量每节电池的电压
如V1=Vcell1-Vcell2 电流的测量是通过测 量连接于 VCS1 和 VCS2 之间的电阻压差实 现的 其内部采用高效的差分电路 并
通过正向和反向两次测量 滤除电路的
误差影响 还可以通过 MCU 设定不同的
电路增益 从而获得非常高的测量精度
X3100 具有多种工作模式 适应不 同的需要和降低功耗 并具有完善的 Sleep 和 Wakeup 机制
9. 高速 SPI 通信 其通过 SPI 接口与 MCU 进行命令和 状态的交换以及对其 E E P R O M 的操作 时钟最高可达 3.3MHz 10. EEPROM 其内部的 E E P R O M 可以通过字节 或页的方式操作 并可选择8种不同方式 之一进行锁定保护
79
电源技术 P O W E R S U P P L Y
充放 FET 的温度 并依据 X3100 的电流 测量原理计算电流 MCU 依据电流计算 电池的电量 并计算SBdata规定的三十 几个参数 依据平衡算法 通过 X3100 控制平衡电路的动作 同 HOST 进行命 令交换 主动广播充电电流和充电电压 依据电池的状态 进行智能充电的控制 依据测量确定Smart Battery自身的状 态 进行软件的过压 欠压 过流 温度 等的保护

包括电池组 平衡电路 X3100 控制 MCU 检测器件 控制 F E T 和外围接口 组成
X3100 的稳压电路提供系统的稳定 工作电源 其独立测量每节电池的电压 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 并向 MCU 输出测 量结果 通过 MCU 的设定 其具有独立 的过压 欠压 过流 短路 保护功能 在 MCU 的控制下 其控制充 放电 FE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
动力锂电池管理系统实现对锂电池动力电池组的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过流保护和均衡充电等功能。

锂离子电池的保护主要包括过充电保护、过放电
保护、过电流及短路保护等。

1电池管理系统功能
1.1过充电保护
对锂离子电池来说,其充电后单节电芯最高电压不得超过规定值,否则电池内的电解质会被分解,使得温度上升并产生气体,降低电芯的使用寿命,严重时甚至会引起爆炸,所以保护电路一定要保证绝对不可过度充电,必须对电池组中每一节电池的端电压进行监控,当电芯的电压超过设定值时,即激活过充电保护功能,由保护电路切断充电回路,中止充电。

在电芯电压回归到允许的电压并解除过充锁定模式时,才能停止保护。

不同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其保护
电压和释放电压都有其不同的规定值。

另外,还必须注意因噪声所产生误动作,为了防止误判和误操作,还要设置过充保护延时,并且延迟时间不能短于噪声的持续时间。

当电压持续超过过充检测电压一定时间以上才会触发过充保护。

1.2过放电保护
锂离子电池的过度放电,也会缩短其使用寿命,而且对电池造成的损害往往是不可逆的。

为了防止锂离子电池的过放电状态,当锂离子电池电压低于其过放电电压检测点时,即激活过放电保护,中止放电,并将电池保持在低静态电流的待机模式,参数设置类似过充保护。

1.3过电流/短路保护
锂离子电池的最大放电电流有一定限制,过大的放电电流同样会引起锂电
池的不可恢复的损坏,影响其使用寿命。

短路保护这个功能其实是过流保护的扩展,若由于外部短路等原因引起的大电流放电时要立刻停止放电,否则对锂电池本身和外部设备都可能会造成严
重的损害。

过流保护的延时时间一般至少要几百微秒至毫秒,而短路保护的延时时间是微秒级的,几乎是短路的瞬间就切断了回路,可以避免短路对电池带来的巨
大损伤。

就电动工具而言,保护电流值和延时时间的设置还必须和电动工具本身的参数结合起来,否则会影响工具的输出扭矩和电机的寿命。

相关关键字:锂离
子动力电池组均衡控制过流管理系统
1.4电池均衡
动力锂离子电池一般都要几串、几十串甚至几百串以上,由于电池在生产过程中,从涂膜开始到成为成品要经过很多道工序,即使经过严格的检测程序,使每组电源的电压、电阻、容量一致,但使用一段时间以后,电池内阻、电压、容量等参数产生波动,形成不一致的状态,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差异。

这种差异体现为电池组充满或放完时串联电池芯之间的电压不相同。

这种情况下导致电池组充电的过程中,电压过高的电池芯提早触发电池组过充电保护,而在放电过程中电压过低的电池芯导致电池组过放电保护,从而使电池组的整体容量明显下降,整个电池组体现出来的容量为电池组中性能最差的电池芯的容量,而且使用时很容易发生过充和过放现象,且不易发现,导致提前失效。

因此要求保护电路能够完成电池单元的均衡操作,用以从具有较高电压的电池抽取多余的电流,消耗多余的电量,实现电池均衡,最大限度地发挥动力锂电池的效用,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增加安全性。

目前常用的均衡方法有储能均衡和电
阻均衡。

储能均衡是利用电池对电感或电容等储能元件的充放电,通过继电器或者开关器件实现储能元件在不均衡电池间的切换,达到电池间的能量转移。

这种均衡充电方法一般控制网络复杂,安全性管理要求高,在使用中应注意掌握好储能元件的充放电时间,其最大的优点是充、放电(工作)使用中,都可平衡各单元电池的功能,且不消耗锂离子电池组的电能。

电阻均衡一般是通过控制器控制电阻网络的通断对电池组进行分流均衡,这种方法可以同时对多节电池进行均衡,控制简单。

但是均衡过程中如果电阻选的过大,则均衡电流太小,效果甚微;如果电阻选的过小,则电阻功率很大,系统能量损耗大,均衡效率低,系统对热管理要求较高,需要进行温度检测控
制。

电阻均衡的原理是在电池组充电的过程中,当某节电池充电速度较快,电压高于其他电池,系统通过控制开关控制均衡电阻的导通分流,降低电池的充电速度,以达到各节电池均衡充电的目的。

2保护功能的实现
对于锂离子电池的保护方法主要有两种:单片机控制和集成电路保护芯片。

2.1 IC控制
目前可以实现锂离子电池保护功能的芯片很多,国外、台湾、大陆都有很多种芯片可以选择,目前日系理光和精工的方案采用的比较多,方案成熟,外
围电路简单,但是价格比较贵。

各种保护IC实现的功能相差无几,其保护模式和外部线路也大同小异,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IC。

选择IC的时候要多方考虑,不同型号的IC的过充电保护电压是不同的,有4.25V也有4.35V的,还有IC的自身功耗、外围电路是否够简单、保护IC的各参数精度是否符合要求,体积是否足够小,
都要考虑周到。

保护板除了保护功能完善以外,低功耗也是重要的参数。

为防止过度放电,保护IC必须检测电池电压,一旦达到过度放电检测电压以下,就必须关断功率MOSFET而截止放电。

但此时电池本身仍有自然放电及保护IC的消耗电流存在,因此需要使保护IC消耗的电流降到最低程度,在保护状态时,其静态耗电流必
须要小0.1uA。

另外动力锂离子电池包工作或充电时瞬间会有高压产生,因此保护IC应满
足耐高压的要求。

图1是以精工S-8254A为保护IC的4串应用原理图。

S-8254系列内置高精度电压检测电路和延迟电路,是用于3节或4节串联锂离子或者锂聚合物可充电电池保护的IC。

通过SEL端子的切换,可用来保护3节或4节串联电池。

图1 S-8254A 4串保护原理图
当然目前的电池保护芯片一般最多能保护4节锂离子电池,然而很多应用都需要5节以上的锂离子电池串联工作,比如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和UPS,
此时又如何解决呢?如图2所示,该电路可以实现20A/24V的输出功率,以精
工S-8254AAV作为控制芯片的一个应用实例,它同时使用两个保护芯片串联在一起,保护8串锂离子电池组,过放保护电压为2.70V±0.080V,过充保护电
压为4.250V±0.025V。

图2 8串动力锂离子电池保护电路
该电路均衡控制采用R5408芯片,电压测量精度比较高,均衡电流可达
1A。

2.2 MCU控制
现有的一些集成电路保护芯片主要是针对4节电芯以下的电池组的保护,而对于4节以上的电池组可以采用多个单级保护芯片串联的方式或几个多级保护芯片串联的方式。

但这种利用多个保护芯片串联的方式对4节电芯以上的电池组进行保护的电路可扩展性差。

同时,集成保护芯片往往只针对一种或一类电池的特性,缺乏灵活性,成本往往也比较高。

为此,结合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充放电特点,许多场合动力锂离子电池保护电路,采用以MCU(微处理器)为
核心的设计方案。

以微处理器作为各种功能控制的核心,除了对锂离子电池组提供过充、过放、过流保护,有效地对锂离子电池组内各单节锂电的充、放电提供动态均衡、温度保护、短路保护外,同时可以提供如容量预测、通讯、身份识别等功能。

3 硬件抗干扰措施
动力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作为一个应用系统的一部分,会经常受到各种电磁干扰,其实际的工作环境是比较恶劣,有必要在硬件设计和PCB板的布线上采取一定的抗干扰措施。

4 其他要求
因为电池主要是用来给主应用项目供电,因此要求BMS只有极低的功耗。

5 结束语
动力锂离子电池组的监控是一个较新的课题,其管理系统将会综合监测保护技术设计思想,具有对电池组进行静止、充电、放电、管理、自动维护等基本功能,达到实用、可靠的使用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