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动力锂电池组的的智能管理系统
比亚迪e6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

解析比亚迪e6锂电池组的BMS电池管理系统导读: e6电动汽车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简称铁电池,也是锂电池组的一种,它放在汽车底部,由90个单体电池组成,总电压307V,电池容量达220A·h,可以使续驶里程达到300km。
比亚迪E6是比亚迪自主研发的一款纯电动crossover,它兼容了SUV和MPV的设计理念,是一款性能良好的跨界车。
它的续驶里程超过300Km,为同类车型之冠。
e6最大的亮点,即采用电力驱动,其动力锂电池和启动锂电池组均采用比亚迪自主研发生产的ET-POWER铁电池,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危害,其含有的所有化学物质均可在自然界中被环境以无害的方式分解吸收,能够很好地解决二次回收等环保问题,是绿色环保的电池。
电动汽车锂电池组管理系统BMS锂电池组管理系统的作用电池管理系统英文单词batterymanagementsystem,简称BMS。
它的主要作用如下:①电池温度控制汽车动力电池采用大容量单体电池容易产生过热现象,从而影响电池的安全和性能,必须监测和控制温度。
②保持电池组电压和温度的平衡由于电池正负极材料和电池制造水平的差异,电池组各单体电池之间尚不能达到性能的完全一致,在通过串并联方式组成大功率大容量动力锂电池组后,苛刻的使用条件也容易诱发局部偏差,从而引发安全问题。
因此,为确保电池性能良好,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必须使用BMS对电池组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③防止电池过充过放串联的电池组充电/放电时,部分电池可能先于其他电池充满/放完。
继续充电/放电就会造成过充/过放,电池的内部副反应将导致电池容量下降、热失控或者内部短路等问题。
电池老化、低温等情况,均会导致部分电池的电流超过其承受能力,降低电池的寿命。
④防止电池短路或者漏电由振动、湿热、灰尘等造成电池短路或漏电,威胁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
⑤预测电池的SOC和剩余行驶里程SOC(stateofcharge)是指电池的荷电(存电)状态,估算出电动汽车的剩余行驶里程,以便驾驶人提早做好准备。
智能锂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能锂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锂电池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能源储备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然而,锂电池的管理和维护一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智能锂电池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旨在介绍智能锂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锂电池的智能管理和优化。
一、智能锂电池管理系统的背景随着新能源车辆的普及,锂电池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然而,锂电池的管理和维护一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传统的方案是使用保护板进行管理,但是保护板的精度和可靠性并不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智能锂电池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它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时地监测、分析和优化锂电池的状态,提高锂电池的效率和寿命。
二、智能锂电池管理系统的原理智能锂电池管理系统的核心是人工智能技术。
系统利用传感器对锂电池的电量、温度、压力等参数进行采集和监测,然后借助人工智能算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最终输出优化后的控制指令,来实现对锂电池的智能管理。
具体来说,智能锂电池管理系统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1. 数据采集技术智能锂电池管理系统需要对锂电池的电量、温度、压力、电流等参数进行采集。
目前,常用的传感器有电流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等。
2. 数据处理技术获取到锂电池的数据之后,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锂电池的状态和性能。
数据处理技术包括数据清洗、数据分析、数据建模等。
3. 人工智能算法人工智能算法是智能锂电池管理系统的核心。
根据锂电池的状态和性能,选择适当的算法进行分析和处理,比如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
4. 控制指令输出技术智能锂电池管理系统最终需要输出控制指令,来实现对锂电池的智能管理。
控制指令可以通过无线电信号或者有线方式传输到锂电池中,从而对其进行控制。
三、智能锂电池管理系统的优势智能锂电池管理系统相对于传统的锂电池管理方案具有以下优势:1. 提高锂电池的效率和寿命智能锂电池管理系统能够实时地监测、分析和优化锂电池的状态,有效地提高了锂电池的效率和寿命。
动力锂电池组的管理系统(BMS)的认知

放电 V = g 一 ,( R + r ) 一V C
+3 0 m V o 充 电大 电流均 衡时应避 免出现 被均 能 ”范 畴 。 但 这 里 讲 的 智 能 主 要 是 指 操 作 衡 电池处在 放电状 态, 而放电被均衡时应避 免 “ 智能” 。 管 理 系统 工作 时, 无 论 是 充电 、 放 被均 衡电池 处在 充电状 态。 否则被 均衡的单节 电 、 电 池 检 查 皆是 一 键式 , 即 同一 按 键 一次 电池 , 相当于循环使 用一 次。
! ! 垒 : 塑
工 业 技 术
Sc i e n ce e nd Tech nol og y 1 n no va t i o n Her a l d
动 力锂电池组的管理 系统 ( B MS)韵认 知
李永菲 ( 无锡汽车工程学校 江苏无锡
2 1 4 1 5 3 )
放电每节 能 自检 , 并 能 有 效处 理 。 确 保 不 会 因管 理 系 1 管理 系统 B MS 应 能对 每 节电池的特 征 组 充电每节电池 皆充 满而又无过 充, 电池 都放 完而又无过放 , 才能达到提 高续 行距 统 有 问题 而使 如车辆 等用 电设 备发 生故 障 , 参 数 进 行测 算
操作。 系 统 自动 识 别工作 内 容及 工作 是 否结
式中 : 为电池 的电 极结 点和 引线 电 阻,
可认 为是 已知的常 数 。 R : 为 电池的内阻, 它是
束, 当判 定 工作 已结 束时 则 自动 切 断 电源 包 括 自身的供 电电源。 动力锂 电池 组管 理系统 ,
中图分类号: T M 9 1 2
文献标识码 : A
新型锂电池组智能管理模块的介绍

te p oe t n u h a v r h r e o e d s h re n v r u r n o ny rt e b t r p c u [ u a h l h u h r tci ss c s o e c a g . v r ic a g .a d o ec re tn to l ) h at y aks b tas fre c i i m o e o_ t in b t r ft e b t r a k . I d i o o t a. te mo u e s p ot t e tmp JI1 p oe t n a d t e s 0 t i u t o a t y o h a t y p c s n a dt n t h t h d l u p rs h e e‘ I rt ci n h h r cr i e e i } 1 l’ o c
Ap i 2 6 rl 00
新型锂电池组智能管理模块的介绍
李 凯 , 张
斌
广 州 503 ) 16 0 ( 东省 电子技 术研 究所 , 广 东 广
摘
要 :智能动 力锂 离子 电池组能 源管理模 块安装在动 力锂 离子 电池组 内部 ,以微处理 器作 为各种
功能控制的核心. 除了*4 - 1 - .离子电池组提供过充、 过放 、 过流保护外, 还可有效地对锂离子电池组 内各
电动汽车动力锂电池组电源管理系统设计

电动汽车动力锂电池组电源管理系统设计张辉;李艳东;李建军;赵丽娜【摘要】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对于动力锂电池进行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在电池进行充电时,对电池状态的监控及均衡充电可很好地保护电池的寿命和安全.在需要对大量电池进行管理时,可以通过CAN通信将需要监控的电池进行统一管理.为了更好的管理电池,采用了液晶显示器和上位机对电池进行监控.当电池充电发生故障或者电池充满时,通过电压组的均衡来保护电池组,并发出相应的提示信号.在控制设计方面,主控制处理器采用的是DSP处理器,芯片采用的是C语言编程,通信方式运用了SCI、SPI、CAN等传输形式.上位机是在LabVIEW开发平台上进行设计.【期刊名称】《电源技术》【年(卷),期】2016(040)007【总页数】5页(P1407-1411)【关键词】DSP;电池管理;上位机;CAN总线【作者】张辉;李艳东;李建军;赵丽娜【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齐齐哈尔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齐齐哈尔大学理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齐齐哈尔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912为了缓解全国环境污染问题,纯电动汽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而纯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之一却又在动力蓄电池方面,这给纯电动汽车在续航、动力和安全方面带来了很多麻烦,在蓄电池技术没有很大改进的前提下,对纯电动汽车提升性能方面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对电池的管理,使其在电池寿命、安全、续航等方面得到很大的改善,所以说一个好的电池管理方案对纯电动汽车是至关重要的[1]。
人们很早就对电池的管理开始进行了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早在1997年日本青森工业研究中心就开始对BMS的实际应用进行研究,美国Villanova大学和USNanocorp公司已经合作多年对各种类型的电池SOC进行基于模糊逻辑的预测,丰田、本田及通用汽车公司等都把BMS纳入技术开发重点[2-3]。
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管理系统设计

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管理系统设计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交通工具的多样化,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环保、便捷的交通工具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然而,电动自行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锂电池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充电时间长、充电效率低、寿命短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设计一个高效的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管理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管理系统应该具备智能充电功能。
智能充电功能可以通过控制充电电流和充电时间来实现,以提高充电效率和缩短充电时间。
此外,锂电池管理系统还应该具备电池容量检测功能,及时监测电池的剩余容量,以免在行驶过程中电池耗尽而无法继续使用。
其次,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管理系统还应该具备电池保护功能。
锂电池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需控制电流和电压,以避免过充和过放的情况发生,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此外,锂电池管理系统还应该具备过流保护和过温保护功能,当电池出现过流或过温现象时,系统应及时停止充电或放电,以保护电池的安全使用。
最后,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管理系统还应该具备电池均衡功能。
由于锂电池组中的每个单体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容量不均衡的情况,导致整个电池组容量下降,降低了电动自行车的续航里程。
因此,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管理系统应该能够通过控制每个单体电池的充放电状态,实现电池均衡,从而提高整个电池组的使用效率。
综上所述,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应该包括智能充电功能、电池保护功能和电池均衡功能。
通过合理设计和控制,可以提高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的充电效率、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电动自行车的续航里程和使用便利性。
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将对电动自行车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更加便捷、环保的选择。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的核心技术【深度解析】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的核心技术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什么是BMS的核心技术?BMS系统通常包括检测模块与运算控制模块。
检测是指测量电芯的电压、电流和温度以及电池组的电压,然后将这些信号传给运算模块进行处理发出指令。
所以运算控制模块是BMS的大脑。
控制模块一般包括硬件、基础软件、运行时环境(RTE)和应用软件。
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应用软件。
对于用Simulink 开发的环境的一般分为两部分:电池状态的估算算法和故障诊断以及保护。
状态估算包括SOC(State Of Charge)、SOP(State Of Power)、SOH(Stateof Health)以及均衡和热管理。
电池状态估算通常是估算SOC、SOP和SOH。
SOC (荷电状态)简单的说就是电池还剩下多少电;SOC 是BMS中最重要的参数,因为其他一切都是以SOC为基础的,所以它的精度和鲁棒性(也叫纠错能力)极其重要。
如果没有精确的SOC,加再多的保护功能也无法使BMS正常工作,因为电池会经常处于被保护状态,更无法延长电池的寿命。
此外,SOC的估算精度也是十分重要的。
精度越高,对于相同容量的电池,可以有更高的续航里程。
所以,高精度的SOC估算可以有效地降低所需要的电池成本。
比如克莱斯勒的菲亚特500e BEV,可以一直放电SOC=5%。
成为当时续航里程最长的电动车。
下图是一个算法鲁棒性的例子。
电池是磷酸铁锂电池。
它的SOCvs OCV曲线在SOC从70%到95%区间大约只变化2-3mV。
而电压传感器的测量误差就有3-4mV。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意让初始SOC有20%的误差,看看算法能不能够把这20%的误差纠正过来。
基于STM32的锂电池管理系统设计

本设计是对 15节单体锂电池进行电 压 采集, 要求从每一节 锂 电 池 的 正 负 极 引 出 接 线 端 子,然 后通过 RC滤波 电 路 连 接 到 芯 片 的 VC端 口 作 为 电压信号的 输 入 端。RC低 通 滤 波 电 路 可 以 滤 除 信号中的 高 频 干 扰 信 号。 通 过 BQ76940芯 片 对 电压信号进行 模 数 转 换,将 转 换 结 果 送 到 内 部 逻 辑电路。经过 I2C总线接口与控制器通信 。 [4]
硬件电路分为 MCU单 元、检 测 单 元、均 衡 单 元和电源单元,其整体结构如图 1所示。
图 1 系统整体结构
1.1 MCU单 元 笔者 采 用 STM32系 列 单 片 机 的 F103VBT7,
该单片机具有以下的特性: a.它 是 基 于 32位 的 ARM CortxM3内 核,
具有 72MHz的高速处理能力,可以很 好 地 满 足 控 制要求 ; [3]
b.具有较 大 的 片 上 Flash,存 储 器 容 量 达 到 了 128KB。 1.2 电 源 单 元
在本系统中,电 源 单 元 主 要 是 为 整 个 系 统 提 供稳定的 5V和 3.3V直 流 电 源,运 用 lm5008和 ams117两款稳压芯片,电 路 设 计 简 单 而 且 能 高 效 地满足整个系统供电。 1.3 检 测 单 元
因为 BQ76940芯片内 部 有 库 仑 电 荷 计 数 器, 该芯片是可以直接测量电池电流的。除此之外该 芯片 还 可 以 测 量 外 部 的 3处 温 度,但 是 需 要 配 合 外部的温度传感器进行使用。本设计采用热敏电 阻作为传感器,然 后 将 热 敏 电 阻 的 正 负 极 分 别 与 芯片的引脚连接。 1.4 均 衡 电 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力锂电池组智能管理系统设计锂电池由于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电压高、功率大、自放电少以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逐渐成为动力电池的主流。
但是由于锂离子电池具有明显的非线性、不一致性和时变特性,因此在应用时需要进行一定的管理。
另外锂电池对充放电的要求很高,当出现过充电、过放电、放电电流过大或电路短路时,会使锂电池温度上升,严重破坏锂电池性能,导致电池寿命缩短。
当锂电池串联使用于动力设备中时,由于各单节锂电池间内部特性的不一致,会导致各节锂电池充、放电的不一致。
一节性能恶化时,整个电池组的行为特征都会受到此电池的限制,降低整体电池组性能。
为使锂电池组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优越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必须要对锂电池在充、放电时进行实时监控,提供过压、过流、温度保护和电池间能量均衡。
本文设计的动力锂电池组管理系统安装在锂电池组的内部,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在实现对各节锂电池能量均衡的同时,还可以实现过充、过放、过流、温度保护及短路保护。
通过LCD显示电池组的各种状态,并可以通过预留的通信端口读取各节锂电池的历史性能状态。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动力锂电池智能管理系统主要由充电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电压、电流、温度数据采集)、均衡模块、电量计算模块、数据显示模块和存储通信模块组成。
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管理系统结构框图整个系统以单片机为主控制器,通过采集电流信息,判断出电池组是在充电、放电还是在闲置状态及是否有过流现象,并对其状态做出相应处理。
对各节电池电压进行采集分析后,系统决定是否启动均衡模块对整个电池组进行能量均衡,同时判断是否有过充或过放现象。
温度的采集主要用于系统的过温保护。
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电流、各节电压、剩余电量及温度信息都会通过液晶显示模块实时显示。
下面对其各个模块的实现方法进行介绍。
微控制器ATmega8本系统采用的微控制器是美国ATMEL公司推出的一种高性能8位单片机ATmega8。
该单片机具备AVR高档单片机系列的全部性能和特点,支持在线编程(ISP),只需要一条可自制的下载线就可以进行单片机系统的开发。
其中A Tmega8单片机有6路A/D转换通道,其中有4路为10位精度,在设计中可直接用于电池电压的测量。
A Tmega8的各项性能使其成为适应性强、灵活性高、成本低的嵌入式高效微控制器,特别适合在开发阶段使用。
充电控制模块原理与实现锂电池常规充电法是按预充、恒流、恒压三个阶段进行的,时序图如图2所示。
图2 常规充电法时序图由于管理系统是随电池组一起放在电池箱内,且充电器是外置的,因此如果增加通信接口和外接充电器形成闭环控制,就会使该管理系统的通用性降低。
为实现高通用性,使管理系统和外部的充电器单独工作,本电池管理系统采用间歇式充电法,如图3所示。
图3 间歇式充电法时序图间歇式充电法是在预充和保持阶段通过间歇地打开和关闭充电回路,等效地改变充电电流的大小,进而实现在预充和保持状态时需要小电流、在正常充电时需要大电流的的性能要求。
在对带有管理系统的电池组进行充电时,需要外接与之匹配的恒压电源充电器,对其恒压值U的要求为:U=4.2V×N+损耗电压,其中N为电池节数。
限流值为该动力锂电池的常规充电电流0.3C(C为电池容量),在进行充电前必须先进行系统的初始化,然后按照间歇式充电法对电池组自动充电。
电压采样模块原理与实现锂离子电池在充电时要求其端电压控制在4.2V以下,为防止过充损坏电池,要求必须在充电时实时检测各单节锂电池电压。
管理系统采用图4所示的电压采样检测方案。
其工作原理是:首先把单刀双掷开关K1、K2向上打到电压测量档,并通过MCU控制的多路开关Kn-1、Kn-2 (n=1、2、3、4、5、6、7),同步地将电容分别接到各单节电池两端,使电容充电至电容电压等于被测单节电池的电压;然后断开MCU控制的多路开关Kn-1、Kn-2,同时合上开关K3和K4接入A/D转换器进行测量。
该方案可直接使用微处理器内的10位A/D转换器,不需要另外加入A/D芯片,节省了设计成本。
实际电路中的模拟开关采用继电器实现。
均衡模块原理与设计动力电池组是由多个单节电池串联组成的电池模块,由于电池个体之间内部特性的差异,若干次充、放电后,电池组会失衡,严重影响动力电池组的效率与安全。
另外,电池组在充放电过程中的过充电、过放电、电流过大、温度过高等现象会加剧电池间特性的差异,从而引起单节锂电池之间容量、电压等性能的不平衡,最终导致电池组整体特性的急剧衰退和部分电池的加速损坏。
因此在锂电池组合使用时必须要解决各个单节电池在电池组中的平衡问题。
电池组中各节电池电量的均衡可采用电阻均衡、电容均衡、变压器均衡等多种方案。
由于本管理系统是针对大容量的动力锂电池组,若采用电阻均衡,均衡速度快但将会有过多的能量白白浪费掉;电容均衡虽然不额外耗能,但是均衡电流一般较小,很难胜任动力锂电池之间的均衡。
故本均衡模块采用兼顾效率和速度的变压器均衡方案。
在具体设计中直接采用DC/DC开关电源模块。
由于开关电源模块具有功耗小、效率高、体积小、质量轻等优点,将其直接作为均衡模块使用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在具体使用时,根据检测到的各单节电池的电压值判断是否需要对电池组进行能量均衡。
若需要,闭合均衡总开关K5,开关K1、K2向下打到均衡档,用电池组的整体能量对电压最低节电池进行额外的均衡充电,直到各节电池电压值的差别在系统要求范围之内。
原理图如图4所示。
图4 电压采样、均衡充电原理图电流采样的实现电流是电池容量估计的关键参数,因此对电流采样的精度、抗干扰能力和线性度误差的要求都很高。
在本设计中采用LEM公司的闭环电流传感器LTSR25-NP,如图5所示,图5 LTSR25-NP实物图该元件具有出色的精度、良好的线性度和最佳的反应时间。
其额定电流为25A,最高可测80A的电流,满足系统设计的要求。
该电流传感器可把充放电电流转换为0V~5V的电压信号,送至单片机的10位A/D转换器进行转换后可测得充放电电流,测量精度为0.2A。
其工作特性曲线如图6所示。
图6 电流传感器LTSR25-NP 工作特性曲线图中以VREF为参考点电压,默认为2.5V,IP为被测量电流。
温度采样的实现电池管理系统中的温度检测采用的是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生产的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
它是单片结构,无需外加A/D转换器即可输出9~12位的数字量。
通信采用单总线协议,对DS18B20的各种操作通过一条数据线即可完成。
因为每个DS18B20都含有唯一的序列码,使每条总线上可同时连接多个DS18B20,这就使得DS18B20连线简单,系统设计灵活,适合用于多点测温系统,特别是与单片机合用构成的温度检测与控制系统。
显示模块的实现LCD显示选用DM12864M汉字图形点阵液晶显示模块。
该模块可显示汉字及图形,内置8192个中文汉字(16×16点阵)、128个字符(8×16点阵)及64×256点阵显示RAM。
主要技术参数和显示特性如下:电源VDD:3.3V~5V(内置升压电路,无需负压);显示内容:128列×64行;LCD类型:STN;与MCU的接口:8位或4位并行/3位串行;多种软件功能:光标显示、画面移位、自定义字符、睡眠模式等。
本系统使用串行接口,通过液晶模块可显示电池组总电压、各单节电池电压、充放电电流、充放电时间、工作温度以及剩余电量等。
数据存储通信模块的实现锂电池管理系统在锂电池充放电过程中把充放电信息,包括各节电池的电压、充放电电流、工作温度、电池电量等通过采样实时写入Flash存储芯片SST25VF020中保存。
在需要时,可通过串口与上位PC机通信把存储在Flash中的历史数据读到PC上。
SST25VF020是SST25VF系列Flash存储芯片。
其芯片具有以下特点:总容量为2M;单电源读和写操作,工作电压为2.7V~3.3V;低功耗,工作电流为7mA,等待电流为3μA;时钟频率高达33MHz;数据可保存100年;其封装为SOIC和小尺寸的WSON封装。
实际应用电路如图7所示。
图7 FLASH存储器电路原理图软件设计该系统的软件设计采用单片机C语言完成,主要包括单体电压测量程序、电流检测程序、温度检测程序、能量均衡程序、充电管理程序、LCD显示程序及数据存储通信程序等几个程序模块。
其主流程图如图8所示。
图8 主流程图电压测量程序通过单片机的10位A/D转换模块测量单节电池的电压值。
为了提高测量的精度,软件采用“筛值平均”的软件滤波方法。
在对每节电池的模拟量进行测量时,连续测量多次,然后筛去最高值和最低值,再对剩余的测量值取平均值,以获得最佳的测量结果。
然后根据电压的计算方式,获得电池的电压。
在电压测量完成后,运行“冒泡排序”的程序,对所有的电池电压进行排序,标记出最低、最高电池,为均衡模块服务。
充电管理程序通过检测到的单节电池电压判断电池所处的充电阶段,并利用单片机的脉宽调制输出(PWM)来控制MOSFET以实现预充阶段的小电流充电和保持充电阶段的脉冲充电。
当检测到电池充电完毕后,自动断开充电回路。
充电管理模块通过检测到的电压、电流、温度值判断电池是否工作在正常状态,如出现过压、过流或温度过高等现象,立刻通过MOSFET关闭充放电回路,并点亮故障提示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