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石粉含量实验亚甲蓝法

合集下载

石粉含量试验(亚甲蓝法)

石粉含量试验(亚甲蓝法)

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石粉含量试验(亚甲蓝法)1.将亚甲蓝粉末在下烘干至恒重,称取烘干亚甲蓝粉末10g精确至0.01g,倒入盛有约600ml蒸馏水(水温加热至35~40℃)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持续搅拌40min,直至亚甲蓝粉末完全溶解,将溶液倒入1L的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容量瓶1L的刻度。

2.将人工砂或者混合砂样品缩分至4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公称直径5.0mm的颗粒。

3.称取试样200g,精确至1g。

将试样倒入盛有(500±50)ml蒸馏水的烧杯中,用叶轮搅拌机以(600±60)r/min转速搅拌5min,形成悬浮液,然后以(400±40)r/min 转速持续搅拌,直至试验结束。

4.悬浮液中加入5ml亚甲蓝溶液,以(400±40)r/min转速搅拌至少1min后,用玻璃棒蘸取一滴悬浮液(所取悬浮液滴应使沉淀物直径在8~12mm内),滴于滤纸(置于空烧杯或其他合适的支撑物上,以使滤纸表面不与任何固体或者液体接触)上。

若沉淀物周围未出现色晕,在加入5ml亚甲蓝溶液,继续搅拌1min,再用玻璃棒蘸取一点悬浮液,滴于滤纸上,若沉淀物周围仍未出现色晕,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沉淀物周围出现约1mm宽的稳定浅蓝色色晕。

此时,应继续搅拌,不加亚甲蓝溶液,每1min进行一次蘸染试验。

若色晕在4min内消失,在加入5ml亚甲蓝溶液;若色晕在第5min消失,在加入2ml亚甲蓝溶液。

两种情况下,均应继续进行搅拌和蘸染试验,直至色晕可持续5min。

5.记录色晕持续5min时所加入的亚甲蓝溶液总体积,精确至1ml。

6.亚甲蓝MB值按下式计算:MB=V/G×10式中MB—亚甲蓝值(g/kg),表示每千克0~2.36mm粒级试样所消耗的亚甲蓝克数,精确至0.01;G—试样质量(g)V—所加入的亚甲蓝溶液的总量(mL)注:公式中的系数10用于将每千克试样消耗的亚甲蓝溶液体积换算成亚甲蓝质量。

利用亚甲蓝滴定法确定机制砂的含泥量

利用亚甲蓝滴定法确定机制砂的含泥量

利用亚甲蓝滴定法确定机制砂的含泥量作者:尹慧来源:《价值工程》2017年第31期摘要:利用振筛机筛出机制砂中石粉开口泥土的混合物,利用泥土对亚甲蓝的吸附性,通过滴定亚甲蓝,在亚甲蓝值和泥土含量的线性关系图中找出该亚甲蓝值下泥土的含量,就可以得出石粉的精确含量。

关键词:石粉含量;含泥量;亚甲蓝;线性关系0引言石粉主要是指岩石经过机械加工后的微细颗粒。

石粉形貌与水泥颗粒相似,为形状不规则的多棱体。

由于混凝土中胶凝材料和水的用量较少,当人工砂中含有适量的石粉时,因与掺合料的细度基本相当,石粉在砂浆中能够替代部分掺合料,与胶凝材料一起起到填充空隙和包裹砂粒表面的作用,即相当于增加了胶凝材料浆体,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灰浆量较少的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增进混凝土的匀质性、密实性、抗渗性,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及断裂韧性,改善施工层面的胶粘性能,减少胶凝材料用量,降低绝热温升。

泥含量是砂石材料的一个重要指标,微小颗粒大大增加了粉料的比表面积,单方用水量大大提高,强度不能满足要求,势必需要提高外加剂掺量,从而增加混凝土成本。

含泥量过大会降低混凝土骨料界面的粘结强度,降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能产生影Ⅱ向,也会引起混凝土本身起皮、开裂,给工程质量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另外砂石中泥含量过多,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度相应降低,若要求混凝土的坍落度相同,用水量必然增加,这样也会相应增加水泥用量或提高外加剂掺量,在很大程度上又增加了混凝土成本。

由于限于广大铁路所在地云南大理凤仪河砂量少,进货渠道不便,以及隧道石料较多,我们采用机制砂搅拌混凝土。

但在施工实际中,石料厂挖采岩石制作机制砂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混入泥土,所以我们筛分出来的石粉中或多或少的有泥土的含量。

通过上面的石粉和泥土的优劣点的分析,我们更为迫切的需要知道到底筛出的粉末中哪种物质含量更大。

在GB/T 14684-2011≤建设用砂≥中规定了可用亚甲蓝试验方法,在TB 10424-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中规定MB值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原材料石粉的采集:把机制砂通过振筛机筛分出大于1.18mm筛的颗粒,再用水浸泡清洗干净,以彻底排除泥土的混入,避免泥土对试验结果有所影响;再装入机制砂压碎值仪中,用压力机加压破碎成粉,再筛出并收集小于0.075mm的石粉,反复几次,制备足够试验用的石粉。

机制砂石粉含量亚甲蓝试验方法

机制砂石粉含量亚甲蓝试验方法

机制砂石粉含量亚甲蓝试验方法一、仪器和试剂准备1.1仪器-干燥箱:用于将试样干燥至恒定质量。

-筛分装置:用于筛分试样。

-电子天平:用于称量试样及试剂。

-砂浆搅拌器:用于搅拌试样。

-热风炉:用于燃烧混凝土试样。

-烘干器:用于干燥试样。

-偏光显微镜:用于观察试样中的颗粒。

-显微镜摄像系统:用于拍摄试样图像。

1.2试剂-亚甲蓝溶液:浓度为0.1%的亚甲蓝溶液。

二、试验步骤2.1取样按照规定,从待测混凝土中取得一定量的试样。

2.2筛分试样将试样进行筛分,分别得到不同颗粒大小的砂石颗粒。

2.3烘干试样将筛选得到的不同颗粒大小的砂石颗粒分别置于烘干器中,干燥至恒定质量。

2.4燃烧试样将烘干好的试样置于热风炉中,进行燃烧。

2.5称量试样将燃烧后的试样取出,使用电子天平称量其质量。

2.6加入亚甲蓝溶液将称量好的试样放入容器中,添加一定量的亚甲蓝溶液,并用砂浆搅拌器将其均匀混合。

2.7观察和摄影将试样置于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并使用显微镜摄像系统拍摄试样图像。

2.8分析结果通过分析试样中砂石颗粒的颜色和分布,评估机制砂石粉的含量。

三、实施原理机制砂石粉含量亚甲蓝试验方法主要是基于亚甲蓝的染色作用和色彩观察分析,通过染色试剂对试样进行处理,以夹在胶结材料(水泥石)中的细石粒相对于胶结材料的含量来直接或间接反映机制砂石粉含量的多少。

亚甲蓝能与胶结材料起反应,生成明显的蓝色染色物。

而细石粒和砂石粉不会起反应,仍然保持原来的颜色。

所以,通过观察试样中颗粒的颜色和分布,可以评估机制砂石粉的含量。

总之,机制砂石粉含量亚甲蓝试验方法是评价混凝土中砂石粉含量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通过染色处理和颜色观察分析,可以对混凝土中机制砂石粉的含量进行评估。

石粉含量试验

石粉含量试验

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石粉含量试验(亚甲蓝法)1.将亚甲蓝粉末在下烘干至恒重,称取烘干亚甲蓝粉末10g精确至,倒入盛有约600ml蒸馏水(水温加热至35~40℃)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持续搅拌40min,直至亚甲蓝粉末完全溶解,将溶液倒入1L的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容量瓶1L的刻度。

2.将人工砂或者混合砂样品缩分至4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公称直径的颗粒。

3.称取试样200g,精确至1g。

将试样倒入盛有(500±50)ml蒸馏水的烧杯中,用叶轮搅拌机以(600±60)r/min转速搅拌5min,形成悬浮液,然后以(400±40)r/min 转速持续搅拌,直至试验结束。

4.悬浮液中加入5ml亚甲蓝溶液,以(400±40)r/min转速搅拌至少1min后,用玻璃棒蘸取一滴悬浮液(所取悬浮液滴应使沉淀物直径在8~12mm内),滴于滤纸(置于空烧杯或其他合适的支撑物上,以使滤纸表面不与任何固体或者液体接触)上。

若沉淀物周围未出现色晕,在加入5ml亚甲蓝溶液,继续搅拌1min,再用玻璃棒蘸取一点悬浮液,滴于滤纸上,若沉淀物周围仍未出现色晕,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沉淀物周围出现约1mm宽的稳定浅蓝色色晕。

此时,应继续搅拌,不加亚甲蓝溶液,每1min进行一次蘸染试验。

若色晕在4min内消失,在加入5ml亚甲蓝溶液;若色晕在第5min消失,在加入2ml亚甲蓝溶液。

两种情况下,均应继续进行搅拌和蘸染试验,直至色晕可持续5min。

5.记录色晕持续5min时所加入的亚甲蓝溶液总体积,精确至1ml。

6.亚甲蓝MB值按下式计算:MB=V/G×10式中MB—亚甲蓝值(g/kg),表示每千克0~粒级试样所消耗的亚甲蓝克数,精确至;G—试样质量(g)V—所加入的亚甲蓝溶液的总量(mL)注:公式中的系数10用于将每千克试样消耗的亚甲蓝溶液体积换算成亚甲蓝质量。

石粉含量试验(亚甲蓝法)

石粉含量试验(亚甲蓝法)

石粉含量试验(亚甲蓝法)石粉含量试验是指为了确定混凝土、砂浆等建筑材料中石粉含量的试验。

亚甲蓝法是目前较为常见的确定石粉含量试验方法之一,具有简单、快速、精确等优点,下面将详细介绍亚甲蓝法进行石粉含量试验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和结果分析。

1.试验原理亚甲蓝法是利用石粉中的CaO或MgO与亚甲蓝溶液产生蓝色复合物的反应,从而测定石粉含量的试验方法。

其中,亚甲蓝分子中N=N键与Ca2+或Mg2+离子形成配位偶联物,从而消耗亚甲蓝分子的颜色,所剩余的亚甲蓝分子的浓度就可以反映出样品中CaO或MgO的含量,从而确定石粉含量。

2.试验步骤2.1 样品的制备将3个试件按比例混合后,再取四分之一作为试验样品,要求样品中的石粉粒度均匀、无团聚。

2.2 标准溶液的配制将1.246 g氨基甲酸加入约20 mL去离子水中,用盐酸调节pH值,配制出1 L 的亚甲蓝标准溶液,并用钾氯化物标准溶液标定。

2.3 试验操作①取一小量标准溶液,加入数滴亚甲蓝指示剂液,颜色为粉蓝色;②取样品1 g,加入约25 mL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均匀后加入3 mL钾氢氧化溶液,搅拌均匀,使样品中的CaO或MgO石粉完全溶解,并加入数滴亚甲蓝指示剂,颜色为深蓝色;③将样品中亚甲蓝含量浓度减小的程度与标准溶液浓度之比,即为样品中石粉含量的百分数。

3.注意事项3.1 石粉的选取应选取粉末成分稳定,颜色均匀的样品,避免选择颗粒或掺杂多种杂质的石粉。

3.2 溶液的取样量样品加入去离子水量适中,吸取需加3 mL的钾氢氧化溶液,加入超声的条件下,搅拌均匀。

3.3 指示剂液的浓度指示剂液的浓度要稳定、均匀,如果不均匀将影响试验准确度,最好选择鲜制的,并根据实验的需要适当调节其酸度和浓度。

4.结果分析石粉含量试验结果反应的是样品中CaO或MgO含量的百分数,反映了石粉添加的浓度是否符合实际需要,是否达到了设计要求。

若石粉含量偏高,则混合物保水性好、泌水性差,拉伸强度、抗压强度高,但易开裂;石粉含量偏低,则混合物保水性差,泌水性好,拉伸强度、抗压强度低,易变形。

054亚甲蓝试验怎么做

054亚甲蓝试验怎么做

亚甲蓝试验怎么做?
亚甲蓝试验的目的是用亚甲蓝溶液,测定机制砂和混合砂中石粉的含量。

除试验室已有的仪器设备外,还需以下仪器设备:移液管、三片或四片式叶轮搅拌器、定时装置、滤纸及亚甲蓝试剂等。

1.试验操作步骤
(1)配制亚甲蓝溶液
(2)将样品缩分至4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筛除公称直径大于 2.36mm 的颗粒后备月
(3)称取样品200g,将试样倒入盛有(500±5)ml.蒸馏水的烧杯中,用叶轮搅拌器以(600±60)r/min转速搅拌5min,使成悬浮液,然后以(400±40)7/min转速持续搅拌,直至试验结束。

(4)悬浮液中加入5mL亚甲蓝溶液,以(400±40)/min转速搅拌至少1min后,用玻璃棒蘸取一滴悬浮液,滴于滤纸上。

若沉淀物周围未出现色晕,再加人 5mL.亚甲蓝溶液, 继续搅拌1min,再用玻璃棒蘸取一滴悬浮液,滴于滤纸上,若沉淀物周围仍未出现色晕, 则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沉淀物周围出现约1mm 宽的稳定浅蓝色色晕。

此时,继续搅拌,不加亚甲蓝溶液,每1min进行一次蘸染试验。

若色晕在4min 内消失,再加入5mL亚甲蓝溶液;若色晕在第5min 消失,再加入2mL亚甲蓝溶液。

两种情况下,均应继续进行搅拌和蘸
染试验,直至色晕可持续5min,
(5)记录色晕持续5min时所加入的亚甲蓝溶液总体积,精确至1mL。

3.结果判定
当MB<1.4时,则判定是以石粉为主;当MB≥1.4时,则判定为以泥粉为主。

(完整版)砂石内部考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砂石内部考试题及答案

砂石考试题姓名:站点:一、名词解释(共10分每题2分)1、碎石:由天然岩石或卵石经破碎、筛分而得的粒径大于5mm的岩石颗粒。

2、针、片状颗粒:凡岩石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2.4倍者为针状颗粒;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4倍者为片状颗粒。

平均粒径指粒级上、下限粒径的平均值。

3、含泥量:砂、石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颗粒的含量。

4、表观密度:集料颗粒单位体积(包括内部封闭空隙)的质量。

5、石粉含量:人工砂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且其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与被加工母岩相同的颗粒含量。

二、填空题(共15分每空0.5分)1、砂的表观密度试验以两次试验结果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差大于20kg/m3时,应重新进行试验。

2、砂的细度模数,粗砂3.7-3.1中砂3.0-2.3细砂2.2-1.6。

3、砂按0.630 mm筛孔累计筛余量(以重量的百分率计)分成三个级配区Ⅰ、Ⅱ、Ⅲ级。

4、《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的标准编号为JGJ52-20065、砂中含泥量砼强度等级≥C60≤2.0%,C30~C55≤3.0 %,≤C25≤5.0%。

6、碎石或卵石中含泥量砼强度等级≥C60≤0.5%,C30~C55≤1.0 %,≤C25≤2.0%。

7、对于钢筋混凝土用砂,其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0.06% ,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用砂,其氯离子含量不得大于0.02% 。

8、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的石粉含量的测定,首先应进行亚甲蓝试验,通过该实验来评定细粉是石粉还是泥粉,当其值MB <1.4 时,则判定是石粉;若MB ≥1.4 时,则判定为泥粉。

9、碎石含泥量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

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2 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10、碎石的强度可用岩石的抗压强度和压碎指标表示。

11、从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应先将部位表层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砂8 份,石子为16 份,组成各自一组样品。

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石粉含量与亚甲蓝值方法原理

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石粉含量与亚甲蓝值方法原理

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石粉含量与亚甲蓝值方法原理1.引言在建筑材料领域,人工砂以其成本低、资源丰富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和砂浆等工程中。

而在人工砂中,石粉是一种常见的填料,其含量对人工砂的性能起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科学准确地测定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的石粉含量是非常必要的。

同时,在混凝土和砂浆中,亚甲蓝值是一种重要的指标,用于评估其耐久性和抗渗性能。

因此,研究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的石粉含量与亚甲蓝值方法原理具有实际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测定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石粉含量的方法,以及一种测定亚甲蓝值的方法原理。

2.人工砂中石粉含量测定方法2.1背景测定人工砂中的石粉含量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

石粉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人工砂的使用性能和工程质量。

因此,准确地测定石粉含量对于工程建设至关重要。

2.2原理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酸碱中和滴定法来测定人工砂中的石粉含量。

具体步骤如下:(1)取一定质量的人工砂样本,将其分散于酸溶液中,使石粉与酸发生反应,生成气体。

(2)在酸溶液中加入酚酞指示剂,用盐酸滴定,使溶液颜色由粉红变为无色,即达到中和终点。

(3)根据滴定液的用量,计算出人工砂中的石粉含量。

2.3结果分析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准确地测定人工砂中的石粉含量,这对于质量控制和工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不同样本的测试,可以得到人工砂中石粉含量的分布情况,以便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应用。

3.混合砂中石粉含量与亚甲蓝值方法原理3.1背景混合砂是指将人工砂与天然砂等进行混合而得到的一种建筑材料。

混合砂的性能和质量受到石粉含量和亚甲蓝值的影响,因此研究混合砂中石粉含量与亚甲蓝值的方法原理是十分必要的。

3.2原理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光学显微镜法来测定混合砂中的石粉含量。

具体步骤如下:(1)取一定质量的混合砂样本,将其制备成薄片。

(2)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薄片中的颗粒特征,通过计数和测量石粉颗粒的数量和尺寸,得到石粉的含量。

(3)通过亚甲蓝值测试仪对混合砂样本进行测试,得到其亚甲蓝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石粉含量实验亚甲蓝法
一、依据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人工砂和混合砂中石粉含量。

二石粉含量实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1 烘箱——温度控制范围为(105±5)℃;
2天平——称量为1000g,感量1g;称量100g,感量0.01g;3试验筛——筛孔公称直径为80μm及1.25mm的方孔筛各一只;
4容器——要求淘洗时样时,保持时样不溅出(深度大于250mm);
5移液管——5mL,2mL移液管各一只;
6三片或四片式叶轮搅拌器——转速可调〔最高达(600±60〕r/min),直径(75±10)mm;
7定时装置——精度1s;
8玻璃容量瓶——容量1L;
9温度计——精确1℃;
10玻璃棒——2支,直径8mm,长300mm;
11滤纸——快速;
12搪瓷盘,毛刷,容量为1000mL的烧杯等。

三溶液的配制及试样的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亚甲蓝溶液的配制按下列方法:
将亚甲蓝粉末在(105±5)℃下烘干至恒重,称取烘干亚甲蓝粉末10g,精确至0.01g,倒入盛有约600g蒸馏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40min,直至亚甲蓝粉末完全溶解,冷却至20℃。

将溶液倒入1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淋洗烧杯等,使所有亚甲蓝溶液全部移入容量瓶中,容量瓶和溶液的温度应保持在20±1℃,加蒸馏水至容量瓶1L刻度。

震荡容量瓶以保证亚甲蓝粉末完全溶解。

将容量瓶中的溶液移入深色储藏瓶中,标明制备日期,实效日期(亚甲蓝溶液保质期应不超过28d),并置于阴暗处保存。

2将样品缩分至4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等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公称直径5.0mm的颗粒备用。

四人工砂和混合砂中石粉含量按下列步骤进行:
1亚甲蓝实验应按下述方法进行:
1)称取试样200g,精确至1g,将试样倒入盛有(500±5 )mL蒸馏水的烧杯中,用叶轮搅拌机以(600±60)r/min 转速搅拌5min,形成悬浮液,然后以(400±40)r/min 转速持续搅拌,直至实验结束。

2)悬浮液中加入5mL亚甲蓝溶液后,用玻璃棒蘸取一滴悬浮液(所取悬浮液滴应使沉淀物直径在8-12mm内),滴于滤纸(置于空烧杯或其他合适的支撑物上,以使滤纸表面不与任何固体和液体接触)上,若沉淀物周围未显色晕,在加入5mL亚甲蓝溶液,继续搅拌1min,再用玻璃棒蘸取一滴悬浮液滴于滤纸上,若沉淀物周围仍未显色晕,在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沉淀物周围出现约1mm宽的稳定浅蓝色色晕,此时,应继续搅拌,不加亚甲蓝溶液,每一分钟进行一次蘸染实验。

若色晕在4min后消失,再加入5mL亚甲蓝溶液;若色晕在第5min后消失,再加入2mL亚甲蓝溶液。

两种情况下,均应继续进行搅拌和蘸染
实验,直至色晕可持续5min。

3)记录色晕持续5min时所加入的亚甲蓝溶液总体积,精确至1mL。

4)亚甲蓝MB值按下式计算:
M B=V/G×10
式中 MB——亚甲蓝值(g/kg),表示每千克0-2.36mm颗粒试样所消耗的亚甲蓝克数,精确至0.01;
G——试样质量(g);
V——所加入的亚甲蓝溶液的总量(mL)
5)亚甲蓝实验结果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MB值﹤1.4时,则判定是以石粉为主;当MB值≧
1.4时,则判定为以泥粉为主的石粉。

2 亚甲蓝快速试验应按下述方法进行:
1)应按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要求进行制样;
2)一次性向烧杯中加入30mL亚甲蓝溶液,以(400±40)r/min转速持续搅拌8min,然后用玻璃棒蘸取一滴悬浊液,滴于滤纸上,观察沉淀物周围是否出现明显色晕,出现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