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福建省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19年福建省中考物理试卷(Word版 含答案)

2019年福建省中考物理试卷(Word版  含答案)

2019年福建省中考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1.最早发现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得物理学家就是A.焦耳B.欧姆C.安培D.奥斯特2.北斗导航卫星与地球之间得通讯就是利用A.电磁波B.次声波C.超声波D.空气3.图中得四种现象中,由于光得折射形成得就是A. 水中荷花得倒影B. 屏幕上得手影C.观后镜中汽车得像D.放大镜下树叶得像4.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这里得“高”就是指声音得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5.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得危害,要求人们A.乘车时系好安全带B.候车时站在安全线外C.市区行车禁鸣喇叭D.夜间行车车内不开灯6.光线从空气射到平静得水面,入射角为50°,则反射光线与水面得夹角为A.0°B.40°C.50°D.100°7.图中得四个实验中,反映电动机工作原理得就是A. B. C. D.8.下列实例中,属于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得就是A.搓手会发热B.用冷水冷却热鸡蛋C.晒太阳取暖D.给热咖啡加冰降温9.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得就是A.人得正常体温约为42 ℃B.人得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 m/sC.一层普通教室得高度约为10 mD.一个鸡蛋得重力约为2 N10.图中得四幅图选自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A、“试弓定力”中弓得重力与秤砣得重力就是一对平衡力B. "赶稻及菽"中牛拉犁得力大于犁拉牛得力C. “透火焙干”中把湿纸贴在热墙上可加快纸中水分升华D. “炒蒸油料”中在同一灶台上同时炒与蒸可提高能源利用率11.下表列出一些物质得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止确得就是物质水煤油冰铝铜比热容/( J˙kg-1˙℃-1) 4、2×1032、1×1032、 l×l030、88×1030、39×103A.不同物质得比热容一定不同B.物质得物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不变C.质量相等得铝与铜升高相同得温度,铝吸收得热量更多D.质量相等得水与煤油吸收相同得热量,水升高得温度更多12.工人用图中机械将物体匀速提升到某一高度,若物体得重力与滑轮得重力之比G物:G滑轮=9 :1,忽略绳重与摩擦得影响,则机械效率为A.10%B.45%C.80%D.90%13.在相同温度下,关丁导体得电阻,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A.铜线得电阻一定比铝线得小B.长度相同粗细也相同得铜线与铝线电阻相等C.长度相同得两根铜线,粗得那根电阻较大D.粗细相同得两根铜线,长得那根电阻较大14.如图,装有两种不同液体得烧杯置于水平面上,两液体没有混合。

福建福州2019中考试卷-物理(解析版)

福建福州2019中考试卷-物理(解析版)

福建福州2019中考试卷-物理(解析版)【一】选择题{本大题有l4小题,每题2分,共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2018•福州〕2018年国际田联110m栏竞赛中,刘翔以12秒97破赛会记录夺得冠军、如下图是刘翔在跨栏时的情景,假设说赛场的主席台是运动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刘翔B、看台上坐着的观众C、地面D、刘翔前方立着的栏参照物及其选择。

{考点:专题:应用题。

分析:依照题目中出现的物理情景,确定研究对象,然后再利用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的有关知识来解决问题、解答:解: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赛场的主席台是运动的,因此主席台是研究对象,主席台位置的变化是相关于刘翔的位置而言的,故参照物是刘翔、故A正确、\应选A、点评:告诉了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选取参照物时,要以物理情景中出现的物体为参照物、2、〔2018•福州〕为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健康的小明做了一些测量,其中记录错误的选项是〔〕A、质量50kgB、身高160mC、体温37℃D、 1min心跳75次考点:质量的估测;温度;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

专题:应用题。

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关于选项中的单位,可依照需要进行估算,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一个中学生的质量〔体重〕一般在100斤即50kg左右;故A正确;B、一个人的身高约是160cm;故B错误;;C、一个人正常的体温是37℃;故C正确;D、一个人的心跳大约在65~75次之间;故D正确;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对常见的一些量要有数据、数量级的认识,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3、〔2018•福州〕福州地铁正在建设中,为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地铁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A、声源处B、传播过程中C、人耳处D、声源和人耳处?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完整版)2019年福建省中考物理试卷(版含答案)

(完整版)2019年福建省中考物理试卷(版含答案)

2019 年福建省中考物理试卷(Word 版含答案)1.最早发现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的物理学家是A.焦耳B.欧姆C.安培D.奥斯特2.北斗导航卫星与地球之间的通讯是利用A.电磁波B.次声波C.超声波D.空气3.图中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水中荷花的倒影B.屏幕上的手影C.观后镜中汽车的像D.放大镜下树叶的像4.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5.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要求人们A.乘车时系好安全带B.候车时站在安全线外C.市区行车禁鸣喇叭D.夜间行车车内不开灯6.光线从空气射到平静的水面,入射角为50°,则反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A.0°B.40°C.50°D.100°7.图中的四个实验中,反映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A.B.C.D.8.下列实例中,属于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搓手会发热B.用冷水冷却热鸡蛋C.晒太阳取暖D.给热咖啡加冰降温9.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42 ℃B.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 m/sC.一层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10 m D.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2 N10.图中的四幅图选自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试弓定力”中弓的重力与秤砣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赶稻及菽"中牛拉犁的力大于犁拉牛的力C.“透火焙干”中把湿纸贴在热墙上可加快纸中水分升华D.“炒蒸油料”中在同一灶台上同时炒和蒸可提高能源利用率11.下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止确的是物质水煤油冰铝铜比热容/( J˙kg-1˙℃-1) 4.2×103 2.1×103 2. l×l030.88×1030.39×103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B.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不变C.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更多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更多12.工人用图中机械将物体匀速提升到某一高度,若物体的重力与滑轮的重力之比G 物:G 滑轮=9:1,忽略绳重与摩擦的影响,则机械效率为A.10% B.45% C.80% D.90%13.在相同温度下,关丁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线的电阻一定比铝线的小B.长度相同粗细也相同的铜线和铝线电阻相等C.长度相同的两根铜线,粗的那根电阻较大D.粗细相同的两根铜线,长的那根电阻较大14.如图,装有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置于水平面上,两液体没有混合。

2019年福建省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2019年福建省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20.如图9电路,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向b端移动过程中,示数减小的电表是(选填“A”“V1”或“V2”电路的总功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1.如图10,气球下面用细线悬挂一石块,它们恰好悬浮在水中。已知石块与气球的总重力为 G总,则气球受到的浮力 (选填“>”“<”或“=”);若水温升高,石块将(选填“上浮”“下沉”或“保持悬浮”)。
D.“炒蒸油料”中在同一灶台上同时炒和蒸可提高能源利用率
11.下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止确的是()
物质

煤油



比热容/( )
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B.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不变
C.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更多
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更多
22.图11为某种灯泡的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图象。若有6只这种灯泡串联接在电压为6 V的电源上,通过灯泡的电流为A;若把一只这种灯泡与一电阻并联接在电压为6 V的电源上,总电流为1.5 A,则该电阻的阻值为。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23.如图12,悬挂在天花板下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画出电灯的受力示意图。
B.当列车驶进站台时,会带动人和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此时人外侧的空气流动速度慢,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人外侧空气流速慢压强大,而内侧流速快压强小,会产生一个向内侧的压强差,将人推向火车,易出现危险,与惯性无关,故不符合题意。
C.机动车在市区禁鸣,是在声源处减弱,与惯性无关,故不符合题意;
③测出接水后小桶与水所受的总重力G1(图丙);
④将小桶中的水倒出,测岀小桶所受的重力G2(图丁);

(完整版)2019年福建省中考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完整版)2019年福建省中考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9年福建省中考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1.最早发现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的物理学家是A.焦耳B.欧姆C.安培D.奥斯特2.北斗导航卫星与地球之间的通讯是利用A.电磁波B.次声波C.超声波D.空气3.图中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水中荷花的倒影B.屏幕上的手影C.观后镜中汽车的像D.放大镜下树叶的像4.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5.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要求人们A.乘车时系好安全带B.候车时站在安全线外C.市区行车禁鸣喇叭D.夜间行车车内不开灯6.光线从空气射到平静的水面,入射角为50°,则反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A.0°B.40°C.50°D.100°7.图中的四个实验中,反映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A.B.C.D.8.下列实例中,属于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搓手会发热B.用冷水冷却热鸡蛋C.晒太阳取暖D.给热咖啡加冰降温9.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42 ℃B.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 m/sC.一层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10 m D.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2 N10.图中的四幅图选自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试弓定力”中弓的重力与秤砣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赶稻及菽"中牛拉犁的力大于犁拉牛的力C.“透火焙干”中把湿纸贴在热墙上可加快纸中水分升华D.“炒蒸油料”中在同一灶台上同时炒和蒸可提高能源利用率11.下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止确的是物质水煤油冰铝铜比热容/( J˙kg-1˙℃-1) 4.2×103 2.1×103 2. l×l030.88×1030.39×103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B.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不变C.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更多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更多12.工人用图中机械将物体匀速提升到某一高度,若物体的重力与滑轮的重力之比G物:G滑轮=9 :1,忽略绳重与摩擦的影响,则机械效率为A.10% B.45% C.80% D.90%13.在相同温度下,关丁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线的电阻一定比铝线的小B.长度相同粗细也相同的铜线和铝线电阻相等C.长度相同的两根铜线,粗的那根电阻较大D.粗细相同的两根铜线,长的那根电阻较大14.如图,装有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置于水平面上,两液体没有混合。

2019年福建省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9年福建省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9年福建省物理中考物理试题一、选择题: 。

1.最早发现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的物理学家是A. 焦耳B. 欧姆C. 安培D. 奥斯特【答案】D【解析】【详解】A. 焦耳发现了焦耳定律,故不符合题意;B. 欧姆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欧姆定律,故不符合题意;C. 安培发现了安培定则,故不符合题意;D. 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故符合题意。

2.北斗导航卫星与地球之间的通讯是利用A. 电磁波B. 次声波C. 超声波D. 空气【答案】A【解析】【详解】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定位、导航和通信等功能,它传递信息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A正确。

3.图中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 水中荷花的倒影B. 屏幕上的手影C. 观后镜中汽车的像D. 放大镜下树叶的像【答案】D【解析】【详解】A. 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荷花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故属于光的反射,故不符合题意;B. 手影属于影子,是光线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C. 汽车观后镜是一个平面镜,所以司机从观后镜中看到汽车后面的景物是利用光的反射造成的,故不符合题意;D. 用放大镜看树叶时,树叶的叶脉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符合题意。

4.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频率【答案】A【解析】【详解】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在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故A正确。

5.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要求人们A. 乘车时系好安全带B. 候车时站在安全线外C. 市区行车禁鸣喇叭D. 夜间行车车内不开灯【答案】A【解析】【详解】A. 系安全带是防止急刹车时,人由于惯性向前撞击车体而发生事故,属于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故符合题意;B. 当列车驶进站台时,会带动人和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此时人外侧的空气流动速度慢,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人外侧空气流速慢压强大,而内侧流速快压强小,会产生一个向内侧的压强差,将人推向火车,易出现危险,与惯性无关,故不符合题意。

2019年福建省中考物理试卷(答案解析版)

2019年福建省中考物理试卷(答案解析版)

2019年福建省中考物理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1.最早发现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的物理学家是()A. 焦耳B. 欧姆C. 安培D. 奥斯特2.北斗导航卫星与地球之间的通讯是利用()A. 电磁波B. 次声波C. 超声波D. 空气3.如图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 水中荷花的倒影B. 屏幕上的手影C. 观后镜中汽车的像D. 放大镜下树叶的像4.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频率5.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要求人们()A. 乘车时系好安全带B. 候车时站在安全线外C. 市区行车禁鸣喇叭D. 夜间行车车内不开灯6.光线从空气射到平静的水面,入射角为50°,则反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A. 0∘B. 40∘C. 50∘D. 100∘7.如图的四个实验中,反映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A. B.C. D.8.下列实例中,属于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搓手会发热B. 用冷水冷却热鸡蛋C. 晒太阳取暖D. 给热咖啡加冰降温9.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是()A.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42℃B. 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m/sC. 一层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10 mD. 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2N10.如图的四幅图选自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试弓定力”中弓的重力与秤砣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 “赶稻及菽“中牛拉犁的力大于犁拉牛的力C. “透火焙干”中把湿纸贴在热墙上可加快纸中水分升华D. “炒蒸油料”中在同一灶台上同时炒和蒸可提高能源利用率11.如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物质水煤油冰铝铜比热容/(J•kg-1•℃-1) 4.2×103 2.1×103 2.1×l030.88×1030.39×103A.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B. 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不变C. 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更多D. 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更多12.工人用如图的机械将物体匀速提升到某一高度,若物体的重力与滑轮的重力之比G物:G滑轮=9:1,忽略绳重与摩擦的影响,则机械效率为()A. 10%B. 45%C. 80%D. 90%13.在相同温度下,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铜线的电阻一定比铝线的小B. 长度相同粗细也相同的铜线和铝线电阻相等C. 长度相同的两根铜线,粗的那根电阻较大D. 粗细相同的两根铜线,长的那根电阻较大14.如图,装有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置于水平面上,两液体没有混合。

2019年福建中考物理中考试卷和答案(可编辑)-精选.pdf

2019年福建中考物理中考试卷和答案(可编辑)-精选.pdf

A. 人的止常体温约为 42 T
B.
C. 一层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 10 m
D.
图2
川冷水冷却热鸡蛋 给热咖啡加冰降温
人的止常步行速度约为 1 m/s 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 2 N
10. 图 3 的四幅图选自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试弓定力”中弓的重力与秤砣的重力是图一3对平衡力 B. " 赶稻及菽 " 中牛拉犁的力大于犁拉牛的力 C. “透火焙干”中把湿纸贴在热墙上可加快纸中水分升华 D. “炒蒸油料”中在同一灶台上同时炒和蒸可提高能源利用率 11. 下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 , 下列判断止确的是
四、简答题 : 本题共 1 小题,共 4 分。 25. 蒸粽子时将碗倒扣在盛有适量水的锅中当支架, 把装有粽子的盘子放在上方, 如图 14 甲。蒸好后打开锅
盖,看到锅盖内表面有许多小水珠。熄火一会儿,发现锅中的水被“吸入”碗内,如图乙。 (1) 锅盖内表而为什么有许多小水珠? (2) 锅中的水为什么会被“吸入”碗内?
6. 光线从空气射到平静的水面,入射角为 50° , 则反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
A.0°
B.40°
C.50°
7. 图 2 的四个实验中,反映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
放大镜下树叶的像 频率
D.100°
A
B
C
D
8 . 下列实例中,属于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搓手会发热
B.
C. 晒太阳取暖
D.
9. 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像 ( 选填“实”或“虚” ) 。生活中常用的 ___________________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作的。 (3) 将蜡烛移至 1 倍焦距与 2 倍焦距之间某处,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烛焰中心下降 lcm,光屏上的像会 ________移动 ( 选填“向上”或“向下 ") ,移动的距离 _______1cm(选填“大于”“小于 " 或“等于” ) 。 27. (5 分) 图 15 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 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______________ ℃ c (2) 图内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 海波熔化过程对应图线中的 ______段( 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福建省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最早发现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的物理学家是()A. 焦耳B. 欧姆C. 安培D. 奥斯特【答案】D【详解】A. 焦耳发现了焦耳定律,故不符合题意;B. 欧姆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欧姆定律,故不符合题意;C. 安培发现了安培定则,故不符合题意;D. 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故符合题意。

2.北斗导航卫星与地球之间的通讯是利用()A. 电磁波B. 次声波C. 超声波D. 空气【答案】A【详解】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定位、导航和通信等功能,它传递信息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A正确。

3.图中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 水中荷花的倒影B. 屏幕上的手影C. 观后镜中汽车的像D. 放大镜下树叶的像【答案】D【详解】A. 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荷花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故属于光的反射,故不符合题意;B. 手影属于影子,是光线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C. 汽车观后镜是一个平面镜,所以司机从观后镜中看到汽车后面的景物是利用光的反射造成的,故不符合题意;D. 用放大镜看树叶时,树叶的叶脉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符合题意。

4.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频率【答案】A【详解】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在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故A正确。

5.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要求人们()A. 乘车时系好安全带B. 候车时站在安全线外C. 市区行车禁鸣喇叭D. 夜间行车车内不开灯【答案】A【详解】A. 系安全带是防止急刹车时,人由于惯性向前撞击车体而发生事故,属于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故符合题意;B. 当列车驶进站台时,会带动人和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此时人外侧的空气流动速度慢,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人外侧空气流速慢压强大,而内侧流速快压强小,会产生一个向内侧的压强差,将人推向火车,易出现危险,与惯性无关,故不符合题意。

C. 机动车在市区禁鸣,是在声源处减弱,与惯性无关,故不符合题意;D.夜间驾驶室外的光线是比较暗的,打开驾驶室内的灯,室内物体的光线是比较强的,就可以通过前挡风玻璃在车前形成一个虚像(平面镜成像),干扰司机的视线,不安全,与惯性无关,故不符合题意。

6.光线从空气射到平静的水面,入射角为50°,则反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A. 0°B. 40°C. 50°D. 100°【答案】B【详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为50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等于50º,则反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90°-50°=40°,故B正确。

7.图中的四个实验中,反映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A. B.C. D.【答案】C【详解】A. 通电的螺线管放上小磁针,小磁针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不符合题意;B. 图中绕在铁钉是的线圈通电后吸引大头针,是电磁铁的原理,不符合题意;C. 电路中有电流,通电导体棒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而运动,与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相同,符合题意;D. 导体棒切割磁感应线,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此时电路中有电流,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不符合题意。

8.下列实例中,属于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搓手会发热B. 用冷水冷却热鸡蛋C. 晒太阳取暖D. 给热咖啡加冰降温【答案】A【详解】A. 双手因摩擦而发热属于做功改变内能,符合题意;B. 煮熟的鸡蛋,放冷水里,与冷水发生热传递,不符合题意;C. 晒太阳时,通过热传递改变人的内能,人因此会感觉热,不符合题意;D. 把冰块放热咖啡里,喝时感觉很凉爽,是热咖啡和冰块之间发生了热传递,不符合题意。

9.下列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A.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42 ℃B. 人的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 m/sC. 一层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10 mD. 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2 N【答案】B 【详解】A.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故不符合实际;B. 人步行的速度为4km/h =1m/s 左右,故符合实际;C. 一层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3 m ,故不符合实际;B. 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0.05kg 左右,受到的重力为G mg =0.05kg×10N/kg=0.5N ,故不符合实际。

10.图中的四幅图选自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试弓定力”中弓的重力与秤砣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 "赶稻及菽"中牛拉犁的力大于犁拉牛的力 C. “透火焙干”中把湿纸贴在热墙上可加快纸中水分升华 D. “炒蒸油料”中在同一灶台上同时炒和蒸可提高能源利用率 【答案】D 【详解】A.弓的重力与秤砣的重力方向相同,不是是一对平衡力,故错误; B. 牛拉犁的力与犁拉牛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故错误; C. “透火焙干”应用了加热的方法提高温度,使纸面水分蒸发加快,故错误; D. 同一灶台上同时炒和蒸可以充分的利用能源,能提高能源利用率,故正确。

11.下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止确的是( ) 物质 水 煤油 冰 铝 铜比热容/( J ˙kg -1˙℃-1)4.2×103 2.1×103 2. l×l03 0.88×103 0.39×103A.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B. 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不变C. 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更多D. 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更多【答案】C【详解】A. 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冰和煤油的比热容是相同的,故错误;B.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决定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状态改变,比热容也发生改变,故错误;C. 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根据吸热公式Q =cm △t 知,铝比铜的比热容大,铝吸收的热量多,故正确;D. 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根据公式Q t cm ∆=知,煤油比水的比热容小,因此煤油升高的温度更多,故错误。

12.工人用图中机械将物体匀速提升到某一高度,若物体的重力与滑轮的重力之比 G 物:G 滑轮=9 :1,忽略绳重与摩擦的影响,则机械效率为( )A. 10%B. 45%C. 80%D. 90%【答案】D【详解】物物滑轮9100%100%90%91有用总W G W G G η==⨯=⨯=++ ,故D 正确。

13.在相同温度下,关丁导体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铜线的电阻一定比铝线的小 B. 长度相同粗细也相同的铜线和铝线电阻相等 C. 长度相同的两根铜线,粗的那根电阻较大 D. 粗细相同的两根铜线,长的那根电阻较大 【答案】D 【详解】电阻是导体自身的一种特性,它由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决定,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无关。

A. 由于没有控制导体长度和粗细相同,所以不能说铜导线电阻一定比铝导线的电阻大,故错误;B. 长度相同,粗细也相同的铜线、铝线,材料不同,电阻不相等,故错误;C. 导线的材料和长度相同的两根铜线,粗的那根电阻较小,故错误;D. 导线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长的那根电阻较大,故正确。

14.如图,装有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置于水平面上,两液体没有混合。

上层液体的高度为h,密度为0.8ρ;下层液体的高度为2h,密度为ρ,则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为()A. 2. 4ρghB. 2.7 ρghC. 2. 8ρghD. 3 ρgh【答案】C【详解】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为:则甲烧杯对水平桌面压强:P =0.8ρgh+ρg2h=2. 8ρgh,故C正确。

15.踢毽子是一项有益的休育活动。

如图,毽子某次被踢出后,竖直上升经过某一位置时,毽子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分别为E K1和E P1,下落经过同一位置时,毽子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分别为E K2和E P2,则()A. E K2> E K1B. E K2< E K1C. E P2 >E P1D. E P2 <E P1【答案】B【详解】毽子的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上升和下落经过同一位置时,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故E P2=E P1;上升过程中,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下的空气阻力f作用,毽子下落过程中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空气阻力f′作用,重力做功机械能不变,空气阻力做功机械能减少,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上升和下落经过同一位置时,故动能减少,E K2< E K1,故B正确。

16.如图电源电压恒定,R1= 12Ω R2=6Ω R3是定值电阻。

闭合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接a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 A,接b时电流表的示数可能为()A. 0.3 AB. 0.6 AC. 0.9 AD. 1.2 A【答案】C【详解】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 1,单刀双掷开关S 2接a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 A , R 1与R 3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由U I R = 可得,电路中电流是:1330.6A 12UU R R R ==++ (1);接b 时, R 2与R 3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流表的示数是:22336U U I R R R ==++ (2),如图电源电压U 恒定,电阻R 3恒定,分析等式(1) (2)可知,C 选项正确。

二、填空题。

17.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百花绽放,鸟语花香。

远处就能闻到花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_______;游客坐在游览车上游览,以游览车为参照物,游客是_______的。

【答案】 (1). 无规则运动(热运动) (2). 静止【解析】【详解】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热运动),花中的芳香类物质扩散到空气中,因此我们能闻到花香;游客坐在游览车上游览,以游览车为参照物,游客与游览车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因此游客是静止的。

18.如图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地上运送巨木的情景。

架在支架上的横杆属于_______杠杆(选填“省力” “费力”或“等臂” );支架下面垫有面积较大的石块,是为了______对地面的压强(选填“增大”或“减小” )。

【答案】 (1). 省力 (2). 减小【解析】【详解】横杆移动木料时,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能够省力,相当于省力杠杆; 支架下垫有石块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