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教案(全套)(99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1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背景1.2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1.3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著作1.4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实践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2.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体特征2.2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2.3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2.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第三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3.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3.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和规律3.3 剩余价值理论3.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的发展第四章: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4.1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基础4.2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历程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和宝贵经验4.4 实现共产主义的展望和任务第五章: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和价值意义5.1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5.2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5.3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5.4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六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6.1 当代世界的主要矛盾和问题6.2 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世界问题的分析6.3 马克思主义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6.4 马克思主义在解决当代世界问题中的指导作用第七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7.1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背景7.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运用7.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指导作用7.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和宝贵经验第八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科学发展8.1 当代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8.2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科学的关系8.3 马克思主义对当代社会科学发展的贡献8.4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第九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化艺术9.1 当代文化艺术的现状与发展9.2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化艺术的关联9.3 马克思主义对当代文化艺术的影响与启示9.4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文化艺术创作与批评中的应用第十章:马克思主义的传承与发展10.1 马克思主义的传承使命10.2 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新要求10.3 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现状与挑战10.4 面向未来的马克思主义:机遇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背景:需要重点关注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包括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的形成以及社会主义思想的兴起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教学目的和要求中宣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方案意见的通知中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本门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问题,为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扎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本章主要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认识马克思主义作为时代的旗帜并永葆科学青春的奥秘所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基本特征和理论品质,弄清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意义,坚持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方法学习马克思主义。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后人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了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它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根本研究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特别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同时又是一种意识形态,即现代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它一方面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革命运动的反映,另一方面又是为实现无产阶级根本利益服务的,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叶自由资本主义时代,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特定的阶段——机器大工业的社会化生产的新的阶段。

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熟和基本矛盾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根本的社会经济根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1
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这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无法存在的。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
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设想超时空的存在,只能导致唯心主义;设想无物质、无运动的时空,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第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2、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社会历史趋向属于历史决定论的内容,讲的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主体选择讲的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定了人们的活动要受规律性的制约,但不否认人在可能的空间内的选择。
主体选择是在既定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的方向、目标、方式的选择。在这当中,社会生活未来发展存在着多种可能性是主体选择的客观前提,主体利益和需要是选择的内在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之所以强调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是为了实现主体的正确选择,从而推动社会历史的前进。
第一、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任何物质都不可能离开运动而存在。设想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哲学史上,形而上学的观点认为,事物在本质上是不运动、不变化的,即使有运动和变化,也只是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不会发生质的变化。同时,形而上学还认为,运动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在事物的外部,一切运动变化都是由于外力推动的结果。
第四,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
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但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在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的对物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的实现,还要受物质条件的制约。片面夸大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就会陷入唯心主义的泥坑。

大学教师教案政治马原理

大学教师教案政治马原理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点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2.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三、教学难点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和外延2. 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的实际运用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马克思主义有什么了解?2. 引导学生回顾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二)讲授新课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a.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背景和条件b.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阶级斗争理论c.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a. 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b. 剩余价值理论: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为无产阶级解放提供理论依据c. 阶级斗争理论:揭示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指导d.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三)课堂讨论1. 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发展历程2.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实际运用(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方法。

2. 强调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五)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发展历程的短文。

2. 针对某一社会现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进行分析。

五、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提问、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方法。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

3. 课后作业的设计旨在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一、引言1.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2)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当代的意义。

2. 教学内容(1)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及其历史发展。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 教学时间45分钟二、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及其历史发展1.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定义。

(2)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

2. 教学内容(1)马克思主义的定义。

(2)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历史案例,引导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

4. 教学时间45分钟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1.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2)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意义。

2. 教学内容(1)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2)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意义。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现实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 教学时间45分钟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1.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2)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意义。

2. 教学内容(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2)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意义。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现实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 教学时间45分钟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1.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2)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的意义。

2. 教学内容(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的意义。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现实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4. 教学时间45分钟六、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1.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2)让学生了解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意义。

2. 教学内容(1)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2)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精彩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精彩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精彩教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1 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介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背景阐述《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2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讲解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欧洲社会的历史背景概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1.3 马克思主义的传承与创新强调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介绍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承与发展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2.1 唯物论与唯心论比较两种对立的哲学观点:唯物论与唯心论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唯物论的观点2.2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讲解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与意识关系问题的科学回答2.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历史发展的观点阐述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第三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3.1 剩余价值理论讲解剩余价值的含义和产生分析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重要作用3.2 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的发展阐述资本积累的过程及其规律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趋势3.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介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强调历史唯物主义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第四章: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4.1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介绍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区别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4.2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发展讲解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程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与发展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实践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与发展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与特点第五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5.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讲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强调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承与发展5.2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讲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主要内容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和作用5.3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创新阐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与成就强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指导地位第六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关系6.1 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阐述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及其规律分析国家利益、国际竞争和全球治理在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解读6.2 当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介绍当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特点和趋势强调马克思主义对于理解和发展国际关系的指导作用6.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愿景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及其内涵分析马克思主义对于推动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贡献第七章: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7.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意义解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内涵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重要地位7.2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阐述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分析马克思主义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作用7.3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介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强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重要性第八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技革命8.1 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探讨科技革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挑战和机遇分析马克思主义如何指导科技革命的社会实践8.2 当代科技革命的主要趋势与马克思主义的解读介绍信息科技、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领域的最新发展阐述马克思主义对这些科技革命的理论解读和指导意义8.3 马克思主义与科技创新的社会责任探讨科技创新在促进社会进步中的责任和挑战强调马克思主义对于科技创新伦理和社会责任的指导作用第九章: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建设9.1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阐述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和内涵分析马克思主义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导作用9.2 生态环境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解读探讨生态环境问题的本质和根源强调马克思主义对于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指导意义9.3 生态文明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介绍生态文明建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分析马克思主义如何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第十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10.1 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与挑战阐述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和面临的挑战强调马克思主义对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作用10.2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探讨马克思主义如何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分析马克思主义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贡献10.3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艺创作介绍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文艺创作中的指导作用强调文艺工作者如何践行马克思主义,创作优秀的文艺作品重点和难点解析六、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关系重点环节:6.2 当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难点解析: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可能对马克思主义如何指导理解和分析当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具体方法感到困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认识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重点: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3、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难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学时安排:4学时思考题:1、如何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3、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的特征和品质是什么?4,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行动的指南?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整学习要求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

重点: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

2、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3、对立统一规律4、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难点:1、哲学物质概念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

2、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学时安排:8学时思考题: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2、为什么说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3、联系实际思考矛盾普遍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4、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5、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和理解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认识的本质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以及实践和认识的相互作用。

2、理解和掌握认识过程的辨证运动机制及其发展规律。

3、树立客观真理的观点,弄清真理和谬误的本质区别,领会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辨证统一,掌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

重点:1、科学的实践观及其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通过对实践含义和特点及其决定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清认识的本质,懂得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发展1.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背景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与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实践与理论研究1.2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历史唯物主义与阶级斗争理论剩余价值理论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理论1.3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传播马克思主义在欧洲的传播与发展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2.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与方法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2.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世界观与方法论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3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意义与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世界的价值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个人成长与实践中的应用第三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3.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剩余价值社会生产关系与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3.2 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与危机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资本主义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3.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的意义与应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世界的价值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个人成长与实践中的应用第四章: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4.1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与历史背景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与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19世纪欧洲的社会变革与社会主义思想的兴起4.2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观点与体系无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建设与共产主义理想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4.3 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意义与应用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的价值科学社会主义在个人成长与实践中的应用第五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与建设5.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入与传播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背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5.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与建设中的应用中国革命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5.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前景第六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世界经济政治6.1 当代世界经济的特征与挑战全球化的影响与局限性新自由主义与资本主义发展的矛盾经济发展不平衡与贫富差距问题6.2 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超级大国的竞争与多极化趋势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的兴起国际关系民主化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6.3 马克思主义在分析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与当代世界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视角与时代价值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七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化与社会7.1 当代文化的多元化与冲突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的挑战文化产业的崛起与意识形态斗争网络文化与数字时代的社会变迁7.2 当代社会的问题与挑战社会不平等与社会公正问题人口老龄化与城乡差距问题环境污染与可持续发展问题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与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在解决当代社会问题中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第八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科技发展8.1 当代科技发展的趋势与影响信息技术的革命与的应用生物科技的发展与伦理挑战能源科技与气候变化问题8.2 科技革命与社会生产力的提升数字经济的兴起与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智能制造与产业结构的升级科技创新与经济全球化8.3 马克思主义在科技发展中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与科技革命的理论联系马克思主义在科技政策与科技伦理中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与科技发展的未来展望第九章: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想理论斗争9.1 当代思想理论的多元与斗争意识形态对立与思想观念的碰撞马克思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等理论的对抗当代思想理论斗争的实质与特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优势与时代价值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基础与创新精神马克思主义在当代思想理论斗争中的指导地位9.3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与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加强与创新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斗争能力与水平第十章: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方法与要求10.1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与个人的世界观塑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方法与途径1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方法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结合实践与时代特点学习马克思主义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讨论10.3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要求与评价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态度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评价马克思主义学习成果的标准与方法重点和难点解析六、当代世界经济的特征与挑战:在这一章节中,理解全球化的影响与局限性、新自由主义与资本主义发展的矛盾以及经济发展不平衡与贫富差距问题是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