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系统分析-(1)系统28页PPT
合集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计划PPT幻灯片课件

7
全日行车计划编制的依据
(1)营业时间计划:例如6:00~24:00,计18h (2)全日分时最大客流断面分布:例如53000人 (3)列车运载能力:例如6×310=1860人 (4)设计实际满载率:例如取0.75~0.90
全日行车计划一般要在分时行车计划编制完毕的基础上 汇总形成。
8
分时行车计划中的列车开行对数:
通过合理、可行的交路组合来安排列车输送能 力是一种充分利用有限资源、降低运输成本的 常见方法,这种规定列车交路的方法与过程就 是编制列车交路计划。 列车交路计划规定列车运行区段、折返车站以 及按不同交路运行的列车对数。
21
列车运行交路如图2.1。
22
列车运行交路如图2.1。
23
长交路是指列车在全线各站间运行,为全线提 供运输服务,列车到达折返线/站后返回;
车辆保有数计划包括运用车辆数、在修车辆数 和备用车辆数三部分。
列车保有量根据线路远期客流预测数据,测算 远期运行行车间隔,可得出所需运用列车数; 备用列车数量按照运用列车数量的10%取得; 检修列车数量需根据运用列车数量综合维修能 力、修程修制取得,一般为运用列车数量的 10%~15%。
11
26
3. 列车折返方式 (1) 站前折返方式
指列车在中间站或终点站经由站前渡线进行折返 作业。
站前折返时,列车空走少,折返时间较短,上下 车乘客能同时上下车,可缩短停站时间,减少费 用。但列车折返会占用区间线路,从而影响后续 列车闭塞,对行车安全有一定威胁,客流量大时, 可能会引起站台客流秩序的混乱。
短交路是指列车在某一区段内运行,在指定车 站折返,它可为某一区段旅客提供服务;
混合交路则指线路上长短交路并存的情形。
全日行车计划编制的依据
(1)营业时间计划:例如6:00~24:00,计18h (2)全日分时最大客流断面分布:例如53000人 (3)列车运载能力:例如6×310=1860人 (4)设计实际满载率:例如取0.75~0.90
全日行车计划一般要在分时行车计划编制完毕的基础上 汇总形成。
8
分时行车计划中的列车开行对数:
通过合理、可行的交路组合来安排列车输送能 力是一种充分利用有限资源、降低运输成本的 常见方法,这种规定列车交路的方法与过程就 是编制列车交路计划。 列车交路计划规定列车运行区段、折返车站以 及按不同交路运行的列车对数。
21
列车运行交路如图2.1。
22
列车运行交路如图2.1。
23
长交路是指列车在全线各站间运行,为全线提 供运输服务,列车到达折返线/站后返回;
车辆保有数计划包括运用车辆数、在修车辆数 和备用车辆数三部分。
列车保有量根据线路远期客流预测数据,测算 远期运行行车间隔,可得出所需运用列车数; 备用列车数量按照运用列车数量的10%取得; 检修列车数量需根据运用列车数量综合维修能 力、修程修制取得,一般为运用列车数量的 10%~15%。
11
26
3. 列车折返方式 (1) 站前折返方式
指列车在中间站或终点站经由站前渡线进行折返 作业。
站前折返时,列车空走少,折返时间较短,上下 车乘客能同时上下车,可缩短停站时间,减少费 用。但列车折返会占用区间线路,从而影响后续 列车闭塞,对行车安全有一定威胁,客流量大时, 可能会引起站台客流秩序的混乱。
短交路是指列车在某一区段内运行,在指定车 站折返,它可为某一区段旅客提供服务;
混合交路则指线路上长短交路并存的情形。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ppt课件

完整最新ppt
19
2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工作总体设计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分为: • 城市道路发展战略规划 • 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 • 城市道路近期治理规划
完整最新ppt
20
2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工作总体设计
• 城市交通战略规划是城市交通的远景指导性规划,规划年限 比较长,一般在20-50年,规划用地范围也宜适当大一些,以 满足将来城市发展之需要。
• 城市交通综合网络规划是城市交通的中长期建设规划,规划 年限一般为5-20年,规划用地范围与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一致。
• 城市交通近期建设规划实际上是城市交通的近期建设计划, 一般为1-5年,规划用地范围为适当扩大后的建成区。
古代和近代的城市交通规划,主要是道路网络系统的布局与规划, 可以说是一种平面的和静态的道路交通规划。
现在的城市交通规划可以说是立体的、综合的规划。
完整最新ppt
2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定义
•所谓城市交通规划,是指为城市居民的交通行为进行合利的交通设 施配置,改善和优化城市交通条件,并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发达国家的城市在六、七十年代就完成了综合城市交通规划工作, 多数大城市每隔3-5年就进行一次规划方案的调整,这样使得规划 能够适应土地利用及交通状况的变化, •一些大城市每10年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规划修编(即滚动规划),以 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根据特定交通系统的现状与特征,用科学的方法预测交通系
统交通需求的发展趋势及交通需求发展对交通系统交通供给的要 求,确定特定时期交通供给的建设任务、建设规模及交通系统的 管理模式、控制方法,以达到交通系统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之间 的平衡,实现交通系统的安全、畅通、节能、环保的目的。
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教学课件完整版

交通运输安全管理
目录
第一章 安全管理概述
第二章 交通运输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章 交通运输安全理论与方法
第四章 交通运输安全系统分析
第五章 交通运输安全系统评价
第六章 交通运输安全系统管理
第一章
安全管理概述
一、安全管理重要性
交通运输事故惨痛教训
任何事故都必然会伴随着各种损
失和破坏。交通运输的目的,是要
由于认识上的局限,而未能有效控制的有可能引起事故的一种行为或一种状态
或二者的结合。
二、基本概念
安全基本概念
隐患的特征
(1)隐蔽性
隐患是潜藏的祸患,它具有隐蔽、藏匿、潜伏的特点,是不可明见的灾祸,是埋藏在生产过
程中的隐形炸弹。
(2)危险性
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安全工作中小小的隐患往往引发巨大的灾害。
因此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及其因果关系的存在,就决定了事故将必然会发生,只是在或迟或早
的问题,其随机性仅表现在何时、何地、因何原因意外触发产生而已。
(2)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
从概率论角度出发,事故其实是事物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对立统一。事故的发生都是与该
生产过程相关的各要素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冲突的结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事故的必然性中,又包含着规律性。从偶然性中找出必然性,认识事故发生的规律性,变
(3)重复性
针对某具体隐患,经过一次或若干次的治理后,并不等于该隐患就会从此销声匿迹、永不发
生了,也不会因为已经发生一两次事故,就不再重复发生类似隐患和重演历史的悲剧。
二、基本概念
安全基本概念
隐患的特征
(4)传播性
在安全管理的实践中,常常遇到一种隐患掩盖另一种隐患,一种隐患与其它隐患相联系而存
目录
第一章 安全管理概述
第二章 交通运输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章 交通运输安全理论与方法
第四章 交通运输安全系统分析
第五章 交通运输安全系统评价
第六章 交通运输安全系统管理
第一章
安全管理概述
一、安全管理重要性
交通运输事故惨痛教训
任何事故都必然会伴随着各种损
失和破坏。交通运输的目的,是要
由于认识上的局限,而未能有效控制的有可能引起事故的一种行为或一种状态
或二者的结合。
二、基本概念
安全基本概念
隐患的特征
(1)隐蔽性
隐患是潜藏的祸患,它具有隐蔽、藏匿、潜伏的特点,是不可明见的灾祸,是埋藏在生产过
程中的隐形炸弹。
(2)危险性
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安全工作中小小的隐患往往引发巨大的灾害。
因此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及其因果关系的存在,就决定了事故将必然会发生,只是在或迟或早
的问题,其随机性仅表现在何时、何地、因何原因意外触发产生而已。
(2)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
从概率论角度出发,事故其实是事物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对立统一。事故的发生都是与该
生产过程相关的各要素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冲突的结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事故的必然性中,又包含着规律性。从偶然性中找出必然性,认识事故发生的规律性,变
(3)重复性
针对某具体隐患,经过一次或若干次的治理后,并不等于该隐患就会从此销声匿迹、永不发
生了,也不会因为已经发生一两次事故,就不再重复发生类似隐患和重演历史的悲剧。
二、基本概念
安全基本概念
隐患的特征
(4)传播性
在安全管理的实践中,常常遇到一种隐患掩盖另一种隐患,一种隐患与其它隐患相联系而存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PPT课件

考虑是否继续购进。
•
一次性购进大量设备需投资100万,若现在只
购进一部分需投资40万;一年后继续购进需另投
资80万。(我们用一个指标来衡量利用率)
精选课件ppt
20
• 一次性购进: 第一年,当图书馆使用指标提高 60的概率为0.6时,第二年提高70;当图书馆使 用指标提高70的概率为0.4时,第二年提高80。
5
3.2 目标分析
• 目的: 方便读者在图书馆内进行书籍借阅和资料查
询,为读者创建舒适安全的阅读环境。
精选课件ppt
6
3.3结构分析
我们采用结构模型分析的方法来分析图书管 理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关系和层次。
保障图书馆系统良好运转的若干要素:
• 1)新书采购 • 2)图书编目 • 3)检索统计 • 4)借阅 • 5)归还 • 6)整理上架
0
0
0
0
0
7
0
1
1
1
1
1
0
1
1
0
0
1
8
0
0
0
1
0
0
0
0
1
0
1
1
9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10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1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12 0
0
0
0
0
0
0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焦自玲:201430610049 王 悠:201430610005 汤 静:201430610047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
• 城市交通运输:就是城市区域系统内和城市 间,利用运输工具,通过时间的延迟、空间 的占用,将客货的发生点和消失点联系起来 ,使客货发生位移。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停车场 维修站 加油站 车站
交通标志 交通信号 信号灯
驾驶员 乘客 行人等
城市交通系统的总体结构
• 三、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 目标 • 目标:沟通城市中各个功 能组成部分,在安全、经 济、迅速、方便、低公害 的条件下提供最大服务, 使城市成为动态的有机整 体。 •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基本 目标又可分解为三个子目 标:提高社会效益、提高 经济效益、提高生态效益 。
• 1.城市对外交通系统边界 • 在确定边界时,主要考虑各交通运输方式的站点,要划分 到综合交通枢纽的范围内。 • 分界点确定原则: • (1)现有城市和城市规划所确定的地理边界; • (2)各运输方式管理系统划分的行政边界; • (3)使划分到枢纽范围内的各种设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 (4)考虑组成枢纽的站点包括分解站点的等级及运量规模对 枢纽的影响,使枢纽工作有较强的可控性和独立性; • (5)满足城市对外交通系统的功能要求; • (6)民航的机场等设施既要满足城市对外交通的要求,又要 保持自身的特殊性和独立性。 • 分类:城市内站点,城市边缘站点,城市外站点。
• 二、城市交通流量分析
• • • (一)城市交通量 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在道路上所通行的车辆或行人的数量,分为车流量和人流量。 1.城市交通量的时间变化
•
北京市某交叉口交通量和时间关系
日本和欧洲大城市平均小时交通量的变化
焦自玲:201430610049 王 悠:201430610005 汤 静:201430610047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
• 城市交通运输:就是城市区域系统内和城市 间,利用运输工具,通过时间的延迟、空间 的占用,将客货的发生点和消失点联系起来 ,使客货发生位移。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停车场 维修站 加油站 车站
交通标志 交通信号 信号灯
驾驶员 乘客 行人等
城市交通系统的总体结构
• 三、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 目标 • 目标:沟通城市中各个功 能组成部分,在安全、经 济、迅速、方便、低公害 的条件下提供最大服务, 使城市成为动态的有机整 体。 •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基本 目标又可分解为三个子目 标:提高社会效益、提高 经济效益、提高生态效益 。
• 1.城市对外交通系统边界 • 在确定边界时,主要考虑各交通运输方式的站点,要划分 到综合交通枢纽的范围内。 • 分界点确定原则: • (1)现有城市和城市规划所确定的地理边界; • (2)各运输方式管理系统划分的行政边界; • (3)使划分到枢纽范围内的各种设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 (4)考虑组成枢纽的站点包括分解站点的等级及运量规模对 枢纽的影响,使枢纽工作有较强的可控性和独立性; • (5)满足城市对外交通系统的功能要求; • (6)民航的机场等设施既要满足城市对外交通的要求,又要 保持自身的特殊性和独立性。 • 分类:城市内站点,城市边缘站点,城市外站点。
• 二、城市交通流量分析
• • • (一)城市交通量 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在道路上所通行的车辆或行人的数量,分为车流量和人流量。 1.城市交通量的时间变化
•
北京市某交叉口交通量和时间关系
日本和欧洲大城市平均小时交通量的变化
交通运输工程学课件

研究内容:港口、航道、船 舶等水路交通运输设施的设 计、建设和运营
船舶设计:包括船舶结构、 船舶动力、船舶自动化等
水路运输管理:包括运输组 织、运输调度、运输安全等
水路运输经济:包括运输成 本、运输效益、运输市场等
航空交通运输工程
研究内容:航空运输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 主要领域:航空运输网络规划、航空运输设施设计、航空运输运营 管理、航空运输安全与环保 应用领域:民航、通用航空、航空物流、航空旅游等
交通基础 设施:需 要持续投 入资金和 资源,建 设高质量 的交通基 础设施
交通政策: 需要制定 科学合理 的交通政 策,引导 交通可持 续发展
YOUR LOGO
THANK YOU
汇报人:PPT 汇报时间:20X-XX-XX
交通运输工程学具有很 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需要与实际工程相结合, 解决实际问题。
学科发展历程
古代:交通运输工程学的萌芽阶段,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进行运输
工业革命:交通运输工程学的快速发展阶段,蒸汽机、铁路、轮船等交通 工具的出现
20世纪初:汽车、飞机等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交通运输工程学进入现代 阶段
绿色交通系统发展与挑战
绿色交通系统的定义和特点 绿色交通系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绿色交通系统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绿色交通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策略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与挑战
挑战: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技术成熟度、法律法规等
机遇:提高交通效率、降低 事故率、优化交通规划等
应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 能预测、智能交通系统等
交通安全: 包括交通 安全管理、 交通安全 设施设计 等
交通环境: 包括交通 环境影响 评价、交 通环境改 善等
交通运输工程学基础知识
船舶设计:包括船舶结构、 船舶动力、船舶自动化等
水路运输管理:包括运输组 织、运输调度、运输安全等
水路运输经济:包括运输成 本、运输效益、运输市场等
航空交通运输工程
研究内容:航空运输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 主要领域:航空运输网络规划、航空运输设施设计、航空运输运营 管理、航空运输安全与环保 应用领域:民航、通用航空、航空物流、航空旅游等
交通基础 设施:需 要持续投 入资金和 资源,建 设高质量 的交通基 础设施
交通政策: 需要制定 科学合理 的交通政 策,引导 交通可持 续发展
YOUR LOGO
THANK YOU
汇报人:PPT 汇报时间:20X-XX-XX
交通运输工程学具有很 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需要与实际工程相结合, 解决实际问题。
学科发展历程
古代:交通运输工程学的萌芽阶段,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进行运输
工业革命:交通运输工程学的快速发展阶段,蒸汽机、铁路、轮船等交通 工具的出现
20世纪初:汽车、飞机等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交通运输工程学进入现代 阶段
绿色交通系统发展与挑战
绿色交通系统的定义和特点 绿色交通系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绿色交通系统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绿色交通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策略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与挑战
挑战: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技术成熟度、法律法规等
机遇:提高交通效率、降低 事故率、优化交通规划等
应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 能预测、智能交通系统等
交通安全: 包括交通 安全管理、 交通安全 设施设计 等
交通环境: 包括交通 环境影响 评价、交 通环境改 善等
交通运输工程学基础知识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第一至四讲)

设定问题的方法: 直观经验法; 预测法; 结构模型法; 统计分析法 。
系统指标设计:
为了对建立的模型及对各个方案进行比较, 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用统一的指标来衡量, 即系统的指标体系。
方法:效用理论; 费用 / 效益分析; 风险估计。
弄清问题 目标选择 方案设计 建立模型 最优化
决策 实施
描述一个 你熟悉的 系统
说明: (1)系统的功能及其要素; (2)系统的环境及输入、输出; (3)系统的结构(最好用框图表达) ; (4)系统属性的表现。
第二节 系统工程的概念
含义 以大型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按一定
目的进行设计、开发、管理与控制,以 期达到总体效果最优的理论与方法。
系统的定义
系统是由若干个可以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而 又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在一定的阶层结构形 式中分布,在给定的环境约束下,为达到整体的 目的而存在的有机集合体。
推荐阅读书目:
《系统哲学引论》 欧文·拉兹洛 商务印书馆
《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系统论的思想与实践》
切克兰德 《系统思想的轮回》
王诺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第二章 系统分析
系统生命周期的概念与阶段划分 系统分析的概念、要素与步骤 系统环境分析 系统目标分析 系统结构分析 系统评价
1、时间维
规划 拟订方案
研制 生产 安装 运行 更新
2、逻辑维
明确问题 系统指标设计 系统方案综合 系统分析(模型化) 系统选择(最优化)
决策 实施
明确问题:
分析环境对系统的要求,收集资料。
1)问题的由来与背景; 2)问题的性质与条件;
提出者、决策者、目的、环境; 资源分析:人、财、物、技术、时间 3)性质与条件的匹配程度; 4)调整达到两者平衡。
第五章 交通运输需求与供给分析

第二节 交通运输需求分析
一、社会经济发展与运输需求
1、运输需求的派生性 交通运输需求来源于社会经济活动,其决定运输需求的复杂 性和影响因素的多样性。 人们社会活动(对食物、住所的需求是一种源需求,运输需 求是由社会源需求引起的派生需求。)(不是为了出行而出行, 出行本身不是出行目的) 2、运输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关系 运输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一定的作用。运输需求是社会需求系 统中的一个元素。关系如下图:
第三节 客货流系统分析
2、客流的分布 类型
(1)公务客流。(政府、机关、企业职工出差、开会形成的客流。客 流结构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2)新定居地与原居住地之间的大宗客流。(例如,东北地区与河北 省、山东省之间,新工业基地和老工业基地) (3)节假日客流。(职工、学生探亲访友等) (4)市郊客流。(主要在大城市及工矿中心。(居住市区,工作郊区, 早疏晚聚;工作市区,居住郊区,早集晚疏)) (5)旅游客流
第五章 交通运输需求与供给分析
2011.2.26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概述 交通运输需求分析 客货流系统分析 交通运输供给分析 交通运输供需均衡分析
第一节 概述
一、交通运输需求的产生 (一)概念 1、交通运输需求:指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的旅客 和货物空间移动的需要。 2、交通运输需求量:在一定时期、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下进 行经济活动所需要的客货运输量。 3、衡量指标:运量、周转量和交通运输需求结构 交通运输需求结构组成由需求的空间分布(客货运量是从何地出 发,到何地去,其数量多少)、时间分布(在某个具体时间点上客、 货运输的需求量)和客货运输的结构(以运输对象的分类来表达, 如货物分类22类,运输距离;客运距、出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