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自动调节基础(费章胜)

合集下载

硅酸盐热工基础第四章

硅酸盐热工基础第四章
1 层燃燃烧法:块煤铺于炉篦上形成一定 厚度煤层进行燃烧的方法。

2 煤粉喷流燃烧法(悬浮燃烧法):原煤经 破碎、风干、粉磨,制得的煤粉随空气喷 至燃烧室燃烧。 3 沸腾燃烧法:介于二者之间,原煤破碎成 8mm以下(多2~3mm),喂入沸腾燃烧室内, 空气由风压较高的的鼓风机从下鼓入,使燃 料在沸腾状态下燃烧。
固 体 燃 料 燃 烧 过 程 及 设 备
• 燃料颗粒大,氧化层厚; • 燃料挥发分高,氧化层薄;灰分多,氧化层厚
• 如果燃烧层稳定,氧化层的厚度几乎不随鼓风量 变化 • 改变煤层的厚度还可以改变烟气的成分
• 一次空气主要是供给焦炭燃烧的需要,二次空气 则是供给挥发物、CO以及部分被气流扬起的细小 煤粒等燃烧的需要; • 一般取空气过剩系数1.3~1.7

固 体 燃 料 燃 烧 过 程 及 设 备
加热速率对挥发分析出的速率及其成分有很 大的影响; 慢速加热时大部分转化成碳,而快速加热 时则得到很少,甚至无碳。 煤粒终温对挥发分析出的最终产量影响很大: 随着热解温度的提高,挥发分产量可高达70% 以上,即挥发分并不是一个确定不变的常数。
1 构造及主要原理
固 体 燃 料 燃 烧 过 程 及 设 备
(1)回转炉篦燃烧室(链条炉) 无端链状炉条:缓慢回转。 煤:由煤斗下部经煤闸门带入燃烧室。 灰渣:由尾部排出 空气:风舱中自下 而上穿过炉篦 *** 回转炉篦作用:承托煤层、加煤、除渣。
(2)倾斜推动炉篦燃烧室
固 体 燃 料 燃 烧 过 程 及 设 备
2 计算步骤

固 体 燃 料 燃 烧 过 程 及 设 备
(1)根据对热量的要求,考虑燃烧室效率, 确定燃烧室需要发出的热量或燃煤量B。
(2)根据工艺要求 选择燃烧室形式

热工自动控制原理教学改革与实践

热工自动控制原理教学改革与实践

热工自动控制原理教学改革与实践作者:谢七月陈志盛来源:《科教导刊》2015年第09期摘要热工自动控制原理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及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具有理论性强、涉及面广等特点。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探讨了在热工自动控制原理教学过程中的改革措施。

实践表明,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热工自动控制原理教学改革实践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3.058Teaching Reform of Thermal Automatic Control Principle with PracticeXIE Qiyue, CHEN Zhisheng(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Changsha University ofScience & Technology, Changsha, Hu'nan 410076)Abstract Thermal automatic control principle is one of the major professional courses for both thermal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major and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equipment major, which has a strong theoret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volves wide field. In order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on the study and improve the ability of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the reform measure o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thermal automatic control principle is discussed.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teaching reform has achieved good effect.Key words thermal automatic control principle;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热工自动控制原理是长沙理工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及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课堂教学为主实验为辅的理论性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经典控制理论与热工过程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内容。

《热工过程自动控制》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热工过程自动控制》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热工过程自动控制Automatic Control of Thermal Process课程代码:02410069学分:3学时:48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44实验学时:4上机学时:0课程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控制基础适用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教材:《热工过程自动控制》(自编讲义)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热工过程自动控制》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它是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电子技术、传感技术、测量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管理学等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将自动控制原理应用到热工过程的一门应用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热工过程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以及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以及相关专业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热工过程自动控制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课程目标2:能够针对热工过程自动控制中的复杂工程问题,选择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提出热工过程自动控制的解决方案、预期的实现目标以及控制质量的综合评定,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课程目标3:能够就热工过程自动控制中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和解释。

(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认证专业专业必修课程填写)1.毕业要求3: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必需的技术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机械和力学理论(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能源动力工程理论、热流体理论(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电工电子和自动控制理论以及必要的计算机知识。

2.毕业要求4:掌握本专业领域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并对其它相关专业方向的有关知识有一定了解。

3.毕业要求5:具有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的能力,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热工教科书 第六章 FSSS

热工教科书 第六章 FSSS

第六章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SSS)第一节概述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urnaceSafeguardSupervisorySystem,FSSS),也称作燃烧器管理系统(Burner Management System,BMS)。

它包括燃烧器控制系统及燃料安全系统,它是现代大型火电机组锅炉必须具备的一种监控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实现炉膛安全监控,是为了确保运行人员和燃烧系统的安全面而设计的。

在锅炉的各种运行方式下,FSSS能连续、密切地监视燃烧系统的大量参数和状态,不断地进行逻辑判断和运算,必要时发出动作指令,使燃烧系统中的设备按照既定的程序完成动作,以保证锅炉燃烧系统的安全。

FSSS实际上是把燃烧系统的安全运行规程用一个逻辑控制系统来实现。

它不仅能完成各种操作和保护动作,还能避免运行人员在手动操作时的误操作,并能及时执行手动操作来不及的快速动作,如紧急切断和跳闸等。

这些措施用来保护锅炉炉膛安全和稳定锅炉炉内工况,避免发生爆炸事故,防止不安全的燃料空气混合物在炉膛内的扩大,并在需要防止锅炉承压部件过热时使燃料系统跳闸。

FSSS是监控系统,是安全装置,是安全联锁功能级别中的最高等级。

一、FSSS的组成从设备的角度看,FSSS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操作界面,现场设备和逻辑控制柜。

(一)操作界面炉膛安全监控系统的人机操作界面主要是操作员CRT与键盘,此外在就地控制盘也可进行操作。

在CRT上除了可发出控制命令外,在模拟图上还可直接反映设备的状态。

例如阀门的开关,设备运行停止,以及其他操作情况。

当出现总燃料跳闸时,CRT上将显示首次跳闸原因。

在就地控制盘上,用按钮或操作开关也可对燃烧系统的有关设备设备进行启、停控制,当希望从主控室的CRT上实现对有关设备的控制或由FSSS逻辑实现控制时,相应的现场控制开关放置在遥控位置。

就地控制通常限制在最低限度,主要用于维修、测试和进行现场调试。

(二)逻辑控制拒逻辑控制柜是整个炉膛安全监控系统的核心,指令都是通过逻辑系统实现的,驱动装置和敏感元件的状态都通过逻辑系统进行连续监测。

《热工过程自动调节》课程学习指导

《热工过程自动调节》课程学习指导
《热工过程自动调节》课程学习指导
章节、内容
第九章汽包锅炉燃烧过程自动调节系统
§9-1燃烧过程调节对象的动态特性
§9-2燃烧过程调节信号的测取
§9-3锅炉燃烧调节的基本策略
§9-4燃烧过程调节系统实例
目的要求
1、掌握燃烧调节对象的动态特性
2、掌握燃烧调节系统的任务、组成
3、了解对几个物理量的测量:燃料量信号、风量、氧量。理解热量信号
2、分析三个子调节系统组成的基本控制策略及原理。
3、改进方法介绍。、单元机组汽包炉燃烧调节的任务是什么?有哪几个被调量?
相应的调节变量是什么?
2、为什么要采用热量信号?理想热量信号与实际热量信号有什么不同?
3、燃烧过程的调节中,如何实现风量对燃料量始终有足够富裕的操作方法?
4、燃烧调节系统中,常用来反映燃料量的信号有哪几种?
5、燃料量控制策略有哪几种?
6、送风量控制策略有哪几种?
7、氧量校正有几种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8、试述引风调节子系统原则方案及改进措施。(画出方框图)
学习心得
年月日
4、掌握锅炉燃烧调节的基本策略及常用的改进策略
5、了解锅炉燃烧调节系统的几个较复杂的实例
重点难点
重点:
1、对象的动态特性
2、燃烧调节系统的任务、组成、基本策略及常用的改进策略
3、热量信号的概念
难点:
1、燃烧调节系统基本策略及常用的改进策略
2、燃烧系统实例分析
时间分配:
6课时
教师教学思路
1、指出燃烧调节系统区别于前面介绍的调节系统,具有三个被调量、三个调节量,由三个子调节系统组成。

自动控制理论第四版夏德钤翁贻方第五章笔记

自动控制理论第四版夏德钤翁贻方第五章笔记

第5章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频域分析法是一种图解分析方法,其特点是可以根据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去判断闭环控制系统的性能,并能较方便地分析系统中的参量对系统暂态响应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指出改善系统性能的途径。

一、频率特性1.基本概念(1)定义频率特性是将传递函数中的s以j代替。

当电路中的输入为正弦信号时,其输出的稳态响应(频率响应)也是一个正弦信号,其频率和输入信号的频率相同,但幅值和相角发生了变化,其变化取决于。

(2)分类①幅频特性:输出信号的幅值与输入信号幅值之比;②相频特性:输出信号的相角与输入信号相角之差。

2.频率特性的图形表示(1)极坐标图①定义极坐标图是指在平面上,以横坐标表示,纵坐标表示,采用极坐标系的频率特性图,又叫做奈奎斯特图。

②表达式可以分为实部和虚部,即(2)伯德图①定义伯德(Bode)图是指将频率特性化成对数坐标图的形式,又叫做对数坐标图。

②表达式对数幅值表达式为,单位为dB。

③优点利用对数运算可以将幅值的乘除运算化为加减运算,并且可以用简便的方法绘制近似的对数幅频特性,从而使绘制过程大为简化。

3.线性定常系统的频率特性(1)定义频率特性是指,它反映了正弦输入信号作用下,系统稳态响应与输入正弦信号之间的关系。

(2)分类①幅频特性:系统稳态输出信号与输入正弦信号的赋值比;②相频特性:系统稳态输出信号对输入正弦信号的相移。

二、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1.比例环节(1)比例环节的频率特性为其特点是输出能够无滞后、无失真地复现输入信号。

(2)比例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为(3)比例环节的伯德图如图所示(K>1的情况)。

2.惯性环节(1)惯性环节的频率特性为(2)惯性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为式中,。

惯性环节的幅频特性随着角频率的增加而衰减,呈低通滤波特性。

而相频特性呈滞后特性。

3.积分环节(1)积分环节的频率特性为(2)积分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为它的幅频特性与角频率成反比,而相频特性恒为,即。

热工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知识

热工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知识

一、单容有自平衡的对象 有自平衡的单容对象就是 前面介绍过的惯性环节。 微分方程为:
微分方程的解为:
传递函数为:
阶跃响应曲线: 特征参数: 1、K值:放大倍数
2、T值:时间常数
3、ρ值:自平衡率 被调量变化1个单位引起的 流量变化的数量
4、ε值:飞升速度 单位阶跃扰动下被调量的 最大变化速度
综上所述:
(3)起变送作用。
3.显示件 显示件接受中间件送来的信号,并将其转 变为测量人员可以识别的信号,它是与测 量人员直接联系的部件。可分为三种: (1)模拟显示:由指针、光标、色带等反映 被测参数的连续变化。 (2)数字显示:直接用数字显示被测参数的 大小或高低。 (3)屏幕显示:用计算机和电视屏幕等显示 测量结果。还可以给出要求的图形、数据 表格、曲线等。
测量就是利用测量工具,通过实验方法将
被测量与同性质的标准量(测量单位)进行
比较,以确定被测量是标准量多少倍数的
过程。其所得倍数就是测量值,可见,被
测量由测量值和测量单位两部分组成。
二、测量方法: 直读法:
直接测量:
比较法:
零值法:
微差法:
间接测量: 组合测量:
1.2 测量误差 一、误差的表示方法
根据各类仪表的设计、制造质量不同,国家 对每种仪表均规定了基本误差的最大允许值, 即允许误差。它可用绝对误差来表示,也可 以用引用误差来表示。
3、准确度等级: 仪表的准确度等级在数值上等于允许误差 去掉百分号后的绝对值。国家规定的准确 度等级系列有0.005,0.01,0.04,0.05, 0.1,0.2,0.5,1.0,1.5,2.5,4.0,5.0 等级.1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知识 一、常用术语: 1、调节对象:指被调节的生产过程或生产设备 2、被调量:表征生产过程是否符合工艺要求的 物理量,也是调节作用所要维持为给定值或 维持在一定范围内的参数。 3、给定值:被调量应维持的数值。 4、扰动:引起被调量改变的各种因素。 扰动分为内扰和外扰

第2章热工过程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第2章热工过程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t
发散振荡的品质指标
2.0
过渡时间??? 峰值时间???
1.5
1.0
0.5
0.0
0
1
2
3
4
5
6
7
8
t
偏差性能指标min
平方误差积分准则 J e2 tdt
0
时间乘误差平方积分准则J te2 t dt
0
误差绝对值积分准则 J e2 t dt
0
时间乘误差绝对值积分准则 J t e2 tdt
衰减振荡(2)的MATLAB模拟
单调过程的MATLAB模拟
汽车ABS刹车时的车速和轮速
三、品质指标
余差(e) :系统过渡过程终了时给定值与被控参 数稳定值之差 最大偏差(A):被控参数第一个波的峰值与给 定值的差 衰减比(n):振荡过程的第一个波的振幅与第二 个波的振幅之比
衰减率(f):经过一个周期后,波动幅度衰减的 百分比 过稳渡定过值程 的5时%间或(2t%s)范:围系内统所过需渡的过时程间曲线进入新的 峰值时间(tp):系统过渡过程曲线到达第一个峰 值所需的时间,反映系统响应的灵敏程度
反应快,按设定的程序控制,必须有模型
人工控制
人在完成一项有目的的任务所经历的过程 眼睛观察 大脑分析决策、预期目标 油门执行 汽车受控对象
预期 分析决策
目标
观察 执行 观察
干 扰
工作对象被控量
预期 目标
设定 速度
汽车定速巡航

观察

分析决策 执行 受控对象
调节器
观察 测量 执行
干 扰
受控对象
测量
最 大 偏 差
h(t)
0.8
0.6
0.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工自动调节基础知识费章胜一、单容水箱的特性所谓单容指只有一个贮蓄容器。

自衡是指对象在扰动作用下,其平衡位置被破坏后,不需要操作人员或仪表等干预,依靠其自身重新恢复平衡的过程。

图2-1所示为单容自衡水箱特性测试结构图及方框图。

阀门F1-1、F1-2和F1-8全开,设下水箱流入量为Q 1,改变电动调节阀V 1的开度可以改变Q 1的大小,下水箱的流出量为Q 2,改变出水阀F1-11的开度可以改变Q 2。

液位h 的变化反映了Q 1与Q 2不等而引起水箱中蓄水或泄水的过程。

若将Q 1作为被控过程的输入变量,h 为其输出变量,则该被控过程的数学模型就是h 与Q 1之间的数学表达式。

根据动态物料平衡关系有 Q 1-Q 2=Adtdh(2-1)将式(2-1)表示为增量形式 ΔQ 1-ΔQ 2=Adthd ∆ (2-2) 式中:ΔQ 1,ΔQ 2,Δh ——分别为偏 离某一平衡状态的增量;A ——水箱截面积。

在平衡时,Q 1=Q 2,dtdh=0;当Q 1 发生变化时,液位h 随之变化,水箱出 口处的静压也随之变化,Q 2也发生变化。

由流体力学可知,流体在紊流情况下, 液位h 与流量之间为非线性关系。

但为 了简化起见,经线性化处理后,可近似 认为Q 2与h 成正比关系,而与阀F1-11 的阻力R 成反比,即 ΔQ 2=R h ∆ 或 R=2Q ∆∆h (2-3) 图2-1 单容自衡水箱特性测试系统式中:R ——阀F1-11的阻力,称为液阻。

(a )结构图 (b )方框图 将式(2-2)、式(2-3)经拉氏变换并消去中间变量Q 2,即可得到单容水箱的数学模型为W 0(s )=)()(1s Q s H =1RCs R +=1s +T K (2-4)图2-2 单容水箱的阶跃响应曲线K=x 0h h )()(-∞=阶跃输入输出稳态值(2-5)该曲线上升到稳态值的63%所对应的时间,就是水箱的时间常数T 。

由响应曲线求得K和T 后,就能求得单容水箱的传递函数。

如果对象具有滞后特性时,其阶跃响应曲线则为图2-2(b ),在此曲线的拐点D 处作一切线,它与时间轴交于B 点,与响应稳态值的渐近线交于A 点。

图中OB 即为对象的滞后时间τ,BC 为对象的时间常数T ,所得的传递函数为:H(S)=TsKe s+-1τ (2-6)二、双容水箱的特性被测对象由两个不同容积的水箱相串联组成,故称其为双容对象。

自衡是指对象在扰动作用下,其平衡位置被破坏后,不需要操作人员或仪表等干预,依靠其自身重新恢复平衡的过程。

根据单容水箱特性测试的原理,可知双容水箱数学模型是两个单容水箱数学模型的乘积,即双容水箱的数学模型可用一个二阶惯性环节来描述:G(s)=G 1(s)G 2(s)=)1s T )(1s T (K1s T k 1s T k 212211++=+⨯+图2-9 双容水箱对象特性测试系统(a)结构图 (b)方框图式中K =k 1k 2,为双容水箱的放大系数,T 1、T 2分别为两个水箱的时间常数。

图2-10 双容水箱液位的阶跃响应曲线(a )中水箱液位 (b )下水箱液位双容对象两个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可按下述方法来确定。

在图2-11所示的阶跃响应曲线上求取:(1) h 2(t )|t=t1=0.4 h 2(∞)时曲线上的点B 和对应的时间t 1; (2) h 2(t )|t=t2=0.8 h 2(∞)时曲线上的点C 和对应的时间t 2。

图2-11 双容水箱液位的阶跃响应曲线 图2-11 双容水箱液位的阶跃响应曲线然后,利用下面的近似公式计算式阶跃输入量输入稳态值=∞=O h x )(K 2 (2-10) 2.16t t T T 2121+≈+ (2-11) )55.074.1()T (T T T 2122121-≈+t t (2-12)0.32〈t 1/t 2〈0.46由上述两式中解出T 1和T 2,于是得到如式(2-9)所示的传递函数。

在改变相应的阀门开度后,对象可能出现滞后特性,这时可由S 形曲线的拐点P 处作一切线,它与时间轴的交点为A ,OA 对应的时间即为对象响应的滞后时间τ。

于是得到双容滞后(二阶滞后)对象的传递函数为:G (S )=)1)(1(21++S T S T KS e τ- (2-13)三、常用的调节控制系统1、单容水箱水位控制系统单容水箱控制方框图:单容水箱控制SAMA图:2、双容水箱水位串级控制系统双容水箱水位串级控制方框图双容水箱水位串级控制SAMA图四、调节系统性能指标衡量控制系统动态响应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动态性能指标和稳态误差。

用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各项指标来表征,见图所示。

①上升时间t ra.响应曲线从稳态值的10%到90%(常用于不发生振荡的场合,如一阶惯性环节)b.响应曲线从稳态值的5%到95%(也用于不发生振荡的场合)c.响应曲线从零上升到第一次到达稳态值所需的时间(常用于有振荡的场合,如 二阶振荡环节等)。

②峰值时间t p响应曲线到达过调量的第一个峰值所需时间③调节时间t s又称为过渡过程时间,是指响应曲线开始全部进入接近稳态值的 ±5%(或±2%)区域内(即全部进入误差带内),所需要的时间。

④最大超调量σp响应曲线偏离稳态值的最大偏差值。

⑤衰减率Ψ响应曲线经过一个衰减周期后,振幅的相对减小量。

即第一、二次正向振幅衰减了的比率。

ψ=1 非周期的调节过程 ψ=0 等幅振荡的调节过程 0<ψ<1 衰减振荡的调节过程 ψ<0 渐扩振荡的调节过程。

稳态误差:稳定系统误差的终值,即响应的稳态值与给定值之间的偏差。

它是衡量系统()()()%100%⨯∞∞-=y y t y p p σpp p M M M M M 331-=-=ψ最终控制精度(准确性)的重要性能指标。

五、PID调节的基本规律1、比例带δ对调节质量的影响在比例调节器构成的自动调节系统中,可调整的参数只有一个,就是调节器的比例带δ,它对系统瞬态响应的影响如图6-1所示,图中的瞬态响应曲线反映的是在给定值发生阶跃扰动时被调量的变化过程。

2、积分时间Ti对调节质量的影响在这里仅讨论积分时间Ti对调节质量的影响。

如图6-2所示,图中反映的是给定值发生阶跃扰动时,被调量瞬时响应受Ti数值的影响。

●比例控制器:●(1)动作快,调节及时、迅速;●(2)对干扰有很强的抑制作用;●(3)调节过程结束,存在静态偏差。

●比例控制器参数整定原则:●(1)比例带大,则调节阀动作幅度小,被调量变化平稳,超调量小,但残差较大,静态偏差随比例带的加大而加大;●(2)减小比例带导致系统激烈振荡甚至不稳定,比例带设置必须有一定的稳定裕度。

●积分控制器:●只要偏差存在,积分控制作用一直增加;●消除稳态偏差,实现无差调节,其控制作用体现在调节过程的后期。

●积分控制器整定原则:●积分时间越小,积分速度越快,调节阀动作愈快,容易引起和加剧振荡。

●积分调节作用是随时间而逐渐增强的,与比例调节作用相比过于迟缓,恶化了动态品质,使过渡过程的振荡加剧,甚至造成系统的不稳定。

●微分控制器:●微分作用不能单独作为PID的控制规律,可适当减小静态偏差,但它不能像积分作用那样消除稳态偏差。

●调节过程开始时,被调量偏差小,但其变化速度却较大,可使执行机构产生较大的位移。

六、PID调节的基本规律1、临界比例带法●临界比例带法是在纯比例作用下将系统投入闭环运行,不断改变比例带δ的数值使调节系统产生等幅振荡,并记录对应的比例带和振荡周期,我们分别称为临界比例带δc和临界振荡周期Tc。

然后根据临界比例带δc和临界振荡周期Tc得到系统所希望的衰减率时的其它整定参数。

● 1.设置调节器整定参数Ti→∞,Td=0,δ置于较大的数值后,将系统投入闭环运行。

● 2.系统运行稳定后,适量减小比例带的数值并施加阶跃扰动(减小比例带是设法使系统产生等幅振荡),观察被调量的变化,直到出现等幅振荡为止。

记录此时的临界比例带δc和临界振荡周期Tc。

● 3.根据临界比例带δc和临界振荡周期Tc,查表6-1。

表6-1是提供临界比例带法整定参数用的计算表,表中所列的计算公式是按衰减率ψ=0.75时为依据的。

根据调节系统采用不同的调节器类型,选用表中不同的计算公式(如采用的是比例积分调节器,即选用δ=2.2δc;Ti=0.85Tc),求出调节器中的各整定参数。

● 4.将计算出的各整定参数值设置到调节器中,对系统作阶跃扰动试验,观察被调量的阶跃响应,适当修改各整定参数,直到满意为止。

2、衰减曲线法●临界比例带法整定调节器参数时要求调节系统产生临界稳定的振荡过程,它总不利于安全的生产过程。

衰减曲线法是在纯比例作用下将系统投入闭环运行,不断改变比例带δ的数值使调节系统达到所要求的衰减率ψ(如ψ=0.75),并记录对应比例带δs和衰减振荡周期Ts,然后根据δs、Ts来确定调节器的其它整定参数。

●1.设置调节器的整定参数Ti→∞,Td=0,δ置于较大的数值后,将系统投入闭环运行。

●2.系统运行稳定后,适量减小比例带的数值并施加阶跃扰动(减小比例带是设法使系统达到所要求的衰减率),当系统调节过程达到所要求的衰减率时,记录当时对应的比例带δs和衰减振荡周期Ts。

●3.根据比例带δs、衰减振荡周期Ts查表6-2,表中提供衰减曲线法整定参数用的计算公式。

根据调节系统中采用不同类型的调节器,选用表中不同的计算公式,求出调节器中的各整定参数。

4.将求出的各整定参值设置到调节器中,对系统作阶跃扰动试验,观察被调量的阶跃响应,适当修改各整定参数,直到满意为止。

3、图表整定法(响应曲线法)图表整定法是通过被调对象阶跃响应曲线的特征参数,经查图表求取调节器各整定参数的。

图表整定法适用于典型的多容热工被调对象。

采用图表整定法首先对被调对象作阶跃扰动试验,记录阶跃响应曲线,求取阶跃响应曲线上的特征参数:自平衡率ρ、飞升速度ε、迟延时间τ和时间常数T c,然后通过整定参数表6-3h或表6-4的计算公式计算调节器的各整定参数。

表中的计算公式是依据衰减率ψ=0.75制定的,若需要得到其它衰减率数值,计算公式要进行修正。

4、经验试凑法1.根据现场经验同时设置调节器的整定参数δ、T i、T d,将系统投入闭环运行。

2.根据投运效果进行调节器参数的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