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综试题及答案(政史地)
2024年新课标卷高考文综历史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新课标卷高考文综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考古学者在某史前遗址发掘出1300余座墓葬,大、中、小三类墓葬分别占总数的不到1%、近10%和90%。
其中大型墓葬规模大、随葬品丰富,出土了成套的石制、陶制礼器等。
据此可以推断,该遗址处于()A.旧石器时代早期B.旧石器时代晚期C.新石器时代早期D.新石器时代晚期2.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进行政治变革,争相延揽人才,诸子百家大都呼吁“选贤与能”。
不认同这一理念的学派是()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3.三国魏代汉、西晋代魏,都通过“禅让”实现:权臣在切实掌握军政权力后,皇帝下诏表彰其功业、德行,表示尊重天意、民心,主动让位;公卿大臣则群起劝进,权臣再三谦退,“不得已”建立新政权。
“禅让”反复出现()A.保障了政治和平稳定B.放弃了血缘世袭传统C.维护了特权阶层利益D.巩固了儒学忠孝伦理4.表1所列史书皆涉及南宋初年与金朝关系,研讨这一问题,首先应信重的是()A.《宋史》B.《三朝北盟会编》C.《建炎以来系年要录》D.《宋史纪事本末》5.清乾隆进士李调元在《卖田说》中借佃户王某之口说明“卖田以佃田”的好处:家中有十亩耕地,难以养活十口之家;卖出自己的十亩地,则可以长期租佃一百亩维持生计,且能免于官府钱粮加派。
当时农业中租佃关系的盛行()A.延续了个体农耕方式B.遏制了土地兼并扩大C.抑制了商业货币经济D.削减了国家赋税来源6.表2是清末新军第九镇、第八镇及第二十一协军官的来源构成。
这可用于说明新军()A.抵制了列强入侵B.导致了军阀势力扩大C.引发了军阀混战D.助推了民主革命发展7.公元前5世纪,波斯的一份契约记载,有商人承租了国王的私有水源、土地,并以土地收成支付租费;另一份契约记载,商人将份地、农具和种子等租给他人,承租人需要按要求支付小麦、扁豆、芝麻等。
据此可知,当时波斯()A.开始出现经营借贷业务的商人B.地租的征收以实物为主C.成为西亚最早使用契约的国家D.国王占有全部生产资料8.16世纪上半叶,航海家在太平洋开发了连接美洲和亚洲的东风带海上走廊,中后期利用日本洋流从菲律宾群岛航行至美洲西海岸;17世纪初,荷兰人利用西风带环球航行。
广西卷 大纲版 文综 2013年高考真题试题及参考答案 地理 政治 历史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全国卷)文科综合试题(适用省区:广西)2013年高考文综地理部分(大纲卷)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1小题 每题4分 共44分图1示意某跨国公司的制造企业和研发中心在中国的分布。
读图1 完成1—2题。
1.该公司在中国多地投资建制造企业主要是为了A.扩大市场份额B.分散投资风险C. 建立营销网络D.利用廉价原料2.该公司研发中心选址考虑的首要因素是A.交通B.人才C.市场D.资金在太行山南段东麓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上分别建有甲、乙水库 它们的汇水面积大体相等。
2009年雨季 乙水库入库水量912万立方米 甲水库却几乎没有入库水量。
据此完成3—4题。
3.甲、乙两水库上游流域A.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B.自然植被为针阔叶混交林C.降水集中于7、8月份D.位于半干旱地区4.2009年雨季 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是因为其流域A.几乎没有降水B.植被截留降水C.降水大量下渗D.人工拦截径流自20世纪90年代初 浙江温州的一些瓜农到海南岛承包土地 种植西瓜 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他们每年8月底到海南岛种西瓜 次年五月中旬返回温州。
据此完成5—6题。
5.温州瓜农选择在海南岛种植西瓜 是因为海南岛A.西瓜品种优B.种植成本低C.种植利润高D.市场需求大6.温州瓜农每年5—8月离开海南岛 主要原因是此时间A.温州正值农忙季节B.海南岛不宜种植西瓜C.瓜地休耕以恢复肥力D.海南岛西瓜竞争力弱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爆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
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
据此完成7—9题。
7.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A.重金属盐B.氮、磷营养物C.固体废弃物D.泄漏的石油8.赤潮爆发的海域一般A.水温偏高、风力偏大B.水温偏低、风力偏大C.水温偏高、风力偏小D.水温偏低、风力偏小9.赤潮多发的海域位于A.赤道附近B.大洋中部C.中、低纬近海D.高纬近海某种生物的种密度指单位面积该种生物的个体数量。
2010年高考文综全国卷

2010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第Ⅰ卷(地理部分)一、单项选择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改造,4~5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
据此完成1~2题。
1.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A.耐湿B.耐旱C.耐盐D.抗倒伏2.若缩短滩涂改造时间,需投入更多的A.化肥B.农家肥C.农药D.淡水北京的王女士登录总部位于上海的M公司(服装公司)网站,订购了两件衬衣,两天后在家收到货。
下图示意M公司的企业组织、经营网络。
据此完成3~5题。
3.王女士此次购买的衬衣,由M公司员工完成的环节是A.设计B.提供面料C.加工D.送货上门4.M公司的产品销售依靠A.大型服装超市B.服装专卖店C.代理销售商D.信息交流平台5.在M公司的组织、经营网络中,区位选择最灵活的是A.配送仓库B.面料厂C.制衣厂D.仓储中心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
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9(晴)18时。
监测结果如图所示。
据此完成6~8题。
6.图示的最大温差可能是A.4℃ B.12 C. 16℃ D. 18℃7.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强烈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 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8.下午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A.8日15时左右 B.8日22时左右C. 9日15时左右D.9日18时左右假设从空中R点看到地表的纬线m和晨昏线n如图所示。
R点在地表的垂直投影为S.据此完成9~11题。
9.S地的纬度A.与M 地相同B.介于M 、N 两地之间C.高于N 地D.低于M 地10.如果在位于大陆上的N 地看见太阳正在落下,则这一时期A.S 地的白昼比N 地长B.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火险等级高C.巴西东南部正值雨季D.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处于高值期11.若R 点沿直线RSA.上升,看到m 、n 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B.下降,看到m 、n 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C.上升,看到m 、n 呈现弯曲方向相反的相交曲线D.上升或下降,看到m 、n 的形状保持不变二 、综合题3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新课标Ⅲ文综历史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绝密★启封前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文科综合(历史部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
这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历史改变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学.科.网A.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熟知秦朝典章制度26.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
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地位的确立,是因为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
这一变化反映了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政府积极推行重政策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学科.网28.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
2021年陕西成人高考高起点历史地理(文综)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1年陕西成人高考高起点历史地理(文综)考试真题及答案1、单项选择题1.明清时期,由于大量种植经济作物,很多地区粮食不能自给,如松江地区种稻之地只占1/3,每年都从外地运进大量粮食。
这一现象()A造成了土地的兼并B推动农产品商品化C阻碍了农业的发展D导致了严重的饥荒2.自1899年以来,在殷墟出土了有字甲骨10万片以上,这些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汉字体系,被称为甲骨文。
甲骨文的主要内容是()A地方文书B占卜记录C神话传说D法律规范3.东汉末年,军阀割据,长期战乱,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鸡鸣”的凄惨景象。
重新统一国家的是()A蜀汉B西晋C曹魏D东吴4.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的“治世”,其中发生在西汉的是()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光武中兴D开元盛世5.隋炀帝好大喜功,追求奢侈,每月役使的丁男达二百多万,从江南征调木、石、花、草、禽、兽等运至洛阳,用以布置宫苑。
这些做法的后果是()A提高皇帝个人声望B促进社会经济发展C推动中外文化交流D导致社会矛盾激化6.1842年以后,在我国被迫开放的各通商口岸中,上海的对外贸易增长最快,19世纪50年代已超过广州。
与这一现象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A《辛丑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北京条约》7.1955年7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届二次会议正式通过由周恩来、陈云等主持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属于“一五”计划重点建设的是()A私营手工业B轻工纺织业C机械制造业D粮食种植业8.南宋时,宋理宗发布诏书,追赠朱熹为太师、信国公,提倡学习其著作,认为“有补治道”。
此后。
理学成为官方正统学说。
属于朱熹著作的是()A《日知录》B《资治通鉴》C《四书章句集注》D《春秋繁露》9.甲午战争中,黄海海战是中日海军的一次主力决战。
此次战役中,为国捐躯的清军将领是()A叶志超B左宝贵C丁汝昌D邓世昌10.1917年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发文,“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江西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

江西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根据题目所给材料,下列关于历史事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
B. 汉武帝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C.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
D. 明朝时期,实行了海禁政策,限制了海外贸易。
答案:B2. 在地理学中,下列关于气候类型的判断错误的是:A. 地中海气候以夏季干燥、冬季湿润为特点。
B.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C. 温带季风气候有明显的四季变化。
D. 极地气候全年寒冷,降水稀少。
答案:A3. 在政治学中,下列关于国家机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国家权力机构包括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
B. 国家元首是国家的最高代表。
C. 行政机构负责国家的行政管理工作。
D. 司法机构是最高权力机关。
答案:D二、填空题4. 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是________,它位于今天的________省。
答案:都江堰;四川5.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________小时,公转周期是________年。
答案:24;16.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是________。
答案:社会主义制度三、简答题7. 简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答案: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造纸术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记录和传播,印刷术的发明则进一步加速了知识的普及和文化的交流。
火药的发明改变了战争的形式,对军事战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指南针的发明为航海提供了方向,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探索和贸易。
8. 描述我国当前的外交政策及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答案:我国当前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这一政策在国际事务中促进了国际关系的和谐发展,维护了世界和平与稳定,同时为我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和支持。
四、论述题9. 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文综历史真题(含答案)

(2)[参考答案]影响:通过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为铁路建设扫清了一些障碍;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为铁路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为铁路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农奴制改革,为俄国铁路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A.早晨在家喝红薯玉米粥B.晚上去夜市听人说书
C.到指定市场用银元购物D.出门时穿件黄色棉袍
4.明代很多熟读儒经而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秉持“虽终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的信条。尽心于实践“圣人之学”。与这种社会行为最契合的思想观念是( )
A.“百姓日用即道”B.“心外无物”C.“存天理,灭人欲”D.“工商皆本”
A.促进妇女彻底摆脱封建束缚B.有利于抗日根据地政权巩固
C.扩大了陕甘宁边区阶级基础D.适应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需要
9.共和之前的古罗马部分诉讼中,败诉方须将用于担保的牛羊祭神,以赎伪誓之罪。担保的牛羊多超出诉讼物价值,且影响农牧生产。共和国早期,败诉方改向国家缴纳罚金,到公元前3世纪末,罚金已无足轻重。这一变化表明罗马共和国时期( )
该地图后被英国东印度公司的约翰·萨利斯获得,辗转落到了约翰·塞尔登(1584—1654)手中。塞尔登是英国律师,下议院议员,东方学家,是对波斯、阿拉伯以及中国的相关知识感兴趣的英国学者之一。在他那个年代,海洋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塞尔登比同时代的人更敏锐地察觉到,自己生活在一个正经历海洋变迁的时代。他主张海洋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由国家行使管辖权。在去世前夕,他将该地图捐赠给母校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塞尔登中国地图》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泸县四中高2023届高三上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试题文科综合共300分,包括地理、思想政治、历史,考试时间共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I卷选择题(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下图中的斜线表示晨昏线。
甲地经度为15°E,地方时为6日6时20分。
据此完成下面1-2小题。
1.火奴鲁鲁(22°19′N,157°50′W)的区时为A.5日19时20分B.5日18时20分C.6日18时20分D.7日19时20分2.下列关于甲地位置与该日白昼较长的城市的组合,正确的是A.北半球,悉尼B.北半球,莫斯科C.南半球,悉尼D.南半球,莫斯科下图是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模拟的黄河源区多年冻土的退化过程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3-4题。
3.与图中显示信息相符的推断A.多年冻土厚度加大B.多年冻土上限抬升C.多年冻土面积缩小D.多年冻土下限下降4.多年冻土的变化趋势持续将导致黄河源区占主导地位的高寒草甸A.土壤肥力提高B.草地干化加重C.水源更加充足D.物种变得丰富区域内住房需求受人口特征、城镇化水平等因素影响。
下图示意某研究团队测算的2010-2050年辽宁省住房需求,该团队随后以辽宁的预测数据推广到东北三省。
据此完成下面5-6小题。
5.辽宁省常住人口数量的减少,目前没有导致住房总需求下降,可能由于A.迁出人口回辽宁购房养老B.迁入人口在辽宁投资房产C.城镇化的持续推进D.居住空间需求提升6.研究团队以辽宁的预测数据推广到东北三省,主要考虑东北三省①地理位置相邻①产业结构接近①发展阶段相似①交通联系紧密①开发历史相近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沙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山区,地域文化与历史上中原文化南扩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