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低压台区线损管理的因素及其对策

合集下载

论低压台区线损异常的原因与对策

论低压台区线损异常的原因与对策

论低压台区线损异常的原因与对策低压台区线损是指在电力供应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从高压线路到低压台区的输电线路上出现电能损失的现象。

低压台区线损的异常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过电流损耗:过电流损耗是低压台区线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过电流可能是由于用电负荷超过了线路的额定容量,或者由于线路本身存在缺陷、绝缘破损等而导致的。

2. 导线线路电阻:低压台区线路导线的电阻是造成线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导线的材质、粗细、长度等都会影响导线的电阻,电阻越大,线损越大。

3. 错误接线:在低压台区线路的建设和维护过程中,由于技术水平不高或者疏忽等原因,导致了错误的接线,导致线路电阻增大,从而造成线损异常。

4. 设备老化:低压台区线路上的设备,如变压器、断路器等,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设备本身的老化程度逐渐加大,会导致设备内阻增加,从而造成线损增加。

对于低压台区线损异常问题,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对策来减少线损,提高供电质量:1. 定期检测和维护线路设备:定期对低压台区线路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及时发现设备的老化和故障问题,并及时更换或维修。

2. 提高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选用具有较高质量和可靠性的设备,如使用低损耗材料制造的导线,使用耐老化、耐腐蚀的设备。

3. 加强线路管理:加强对低压台区线路的管理,建立完善的巡检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线路故障和缺陷。

4. 优化线路结构和布置:对低压台区线路的结构和布置进行优化,合理选择导线材质、粗细和长度,减小线路的电阻,降低线损。

5. 提高用电设备的能效:引导用户选择能效较高的用电设备,促进用户节约用电,减少线路上的负荷,降低线损。

6. 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加强对从事低压台区线路建设和维护的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技术水平,减少人为错误造成的线损。

低压台区线损异常的原因较为复杂,对策也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只有从多个层面同时考虑,才能有效地减少线损异常,提高供电质量。

低压台区线损原因及治理措施

低压台区线损原因及治理措施

低压台区线损原因及治理措施低压台区线损一直是电力系统运行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台区供电质量和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低压台区线损主要是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为了有效解决低压台区线损问题,需要全面分析其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本文将围绕低压台区线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展开详细的探讨。

一、低压台区线损的原因1. 非法用电非法用电是造成低压台区线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些用户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用电窃漏等行为,导致台区线路过载,电力损耗增加。

为了躲避电力部门的监管,一些用户还会采取各种非法接电的手段,如串接电表、设立独立电表等,使得电力损耗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2. 设备老化低压台区的设备老化也是导致线损的重要原因。

一些台区的变压器、开关设备等设备长时间使用,经受了风吹日晒、雨淋雪打等自然环境的侵蚀,逐渐出现老化、损坏的情况。

设备老化导致了台区线路的故障率增加,线损也随之上升。

3. 建设质量问题在一些地区,低压台区的建设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线路绝缘不合格、接头连接不牢固等,这些问题都会导致线损的增加。

由于建设质量问题严重,线路容易出现断线、短路等情况,使得线损率居高不下。

4. 电能盗窃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谋取私利,会采取各种手段进行电能盗窃行为,如串接电表、非法改装电表等,这些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自己的用电成本,但对于台区线路的负荷和安全却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也使得台区线损严重。

5. 人为操作和管理不善低压台区的线损还与人为操作和管理不善有一定关系。

由于部分用电单位对用电设备的管理不善,导致设备漏电、故障频发,进而造成线损增加。

而对于台区的运行维护人员,如果操作不当、维护不及时,也会造成线路故障,引发线损问题。

1. 严格监控,加强巡检针对非法用电行为,需要电力部门建立完善的监控体系,加强对用电单位的巡检力度。

建立健全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用电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加大对用电单位的巡查力度,对于存在违规用电行为的单位,严厉打击,给予相应的处罚。

浅析低压台区线损不合格原因及改进措施

浅析低压台区线损不合格原因及改进措施

浅析低压台区线损不合格原因及改进措施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低压配电网的线损问题日益凸显。

影响低压台区线损的原因有很多,如线路电压降低、线路阻抗增加、负载不均衡等,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各方面的协作和改进措施。

1. 线路电压降低线路电压降低是低压台区线损的主要问题之一。

线路电压降低可能是由于线路的距离过远或过多、供电电压不足、线路损耗大等原因造成的。

2. 线路阻抗增加线路阻抗增加也是低压台区线损不合格的原因之一。

线路阻抗增加会使线路电压降低,从而导致电能损失增加。

3. 负载不均衡二、改进措施1. 加强对设备的维护管理要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低压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同时,要对供电区域进行定期巡视,发现设备隐患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

2. 强化电网设备的升级改造对老旧低能效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提高设备能效水平,将传统配电方式改造为现代化智能配电方式。

在电网的传输、变配电等环节中,加强汇集控制,尽力降低能量损失。

3. 加强负载管理应建立科学的负载管理制度,通过准确的负载预测,根据负载特点合理地分配供电和稳定电压,实现对电网的有效管理,从而降低电能损耗。

4. 强化宣传教育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对应用效率低下的电气设备、未经过调整的参数设置和灵活运用清晰的操作规范进行宣传教育,改变生产和生活使用电的消耗习惯,推广用新能源、节约用电,减少损耗和浪费,提高用电效率。

5. 优化配电网经济模式要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经济模式,发挥竞争优势,提高供电企业与用户的合作,形成配电网络的优化配置和运行方式,从而实现能源利用的优化和最大化。

总之,低压配电网线损问题的解决需要各方面的协作和发挥作用。

只有通过加强设备管理、负载管理、宣传教育以及优化配电网经济模式等措施的综合推进,才能使低压配电网线损得到根本解决。

浅析低压台区线损不合格原因及改进措施

浅析低压台区线损不合格原因及改进措施

浅析低压台区线损不合格原因及改进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力需求量不断增长,而低压台区线损的问题也成为了当前电力行业不可忽视的难题之一。

在低压台区线损不合格的情况下,影响了电网的运行效率,同时也损害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对低压台区线损不合格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改进措施,对于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和降低企业成本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低压台区线损不合格原因分析1. 电网老化问题由于低压台区线路长期使用,其线路设备容易出现老化现象。

老化导致线路介质损耗增加,线路阻抗增大,从而产生线损。

尤其是一些老旧的城市低压台区,线路老化问题尤为突出。

2. 负荷失衡由于低压台区用户负荷变化大,存在着负荷失衡的现象。

一些用户负荷高、线路距离远,而一些用户负荷低、线路距离短,导致线路上存在着明显的负荷失衡。

这样就会导致一部分线路负荷过重,产生过多的线损。

3. 线路投运质量差在一些低压台区线路建设和改造中,存在着线路投运质量差的情况。

比如线路接头连接不牢固,绝缘子老化等现象,直接导致了线路本身的质量不过关,容易产生线损问题。

4. 管理不善在低压台区线路日常运维管理中,存在着一些管理不善的情况。

比如对于线路的维护保养不及时,对于线路负荷情况缺乏及时监管等。

导致一些问题在初期就没有得到及时的发现和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线损的问题。

5. 电力盗窃在一些地方和时期,电力盗窃现象严重。

电力盗窃者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电力,不仅损害了电力企业的经济利益,也增加了线路的负荷,导致了更多的线损问题。

1. 加强线路设备维护针对低压台区线路老化问题,应当加强对线路的设备维护工作。

定期对线路设备进行检修和更换,确保线路设备的良好状态,从而降低线路老化导致的线损问题。

2. 实施负荷均衡措施对于负荷失衡问题,可以通过实施负荷均衡措施来降低线损。

比如对于负荷较大的用户进行合理规划,减少线路损耗。

同时也可以采取一些技术手段来提高线路的负荷均衡度,减少线损。

论低压台区线损异常的原因与对策

论低压台区线损异常的原因与对策

论低压台区线损异常的原因与对策低压台区线损是指从变电站至用户用电设备中,因电能输送中各种原因所造成电能的损耗,其中包括铜损、铁损、磁漏损和电容耗损等多种原因。

低压台区线损异常是指低压配电网中某一电缆或电线线损超过正常范围的现象。

如何减少低压台区线损,达到节能降耗,优化供电质量的目的是电力系统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介绍低压台区线损异常的原因及对策。

一、原因分析1. 线路老化随着低压配电线路的运行时间的增长,电线电缆会逐渐老化,绝缘层破损、绝缘度下降,从而引起线损的增加。

2. 合接头或附件的损坏低压电线电缆之间的接头或连接器可能会因为天气变化,热胀冷缩等因素引起损坏,导致线损率上升。

3. 负载率不均当负载不均时,会导致有些线路过载,而有些线路负载不足,从而引起线损的增加。

因此,低压配电中建议采用负荷均衡的策略。

4. 电缆埋造不合理一些低压线路既存在重载,又存在缆线埋设不合理情况,导致短路故障率增加,电能的损失也会随之增加。

5. 线间距离过近低压线路间距离过近,可能会导致其互相影响而引起线损的增加。

6. 瞬态过电压冲击瞬态过电压来自于雷击和其他短时的高电压,它们会使电缆和电线绝缘材料变差,从而阻止电流正常流动,导致线损率上升。

二、对策建议1. 采用低损耗材料低损耗材料的引入是减少低压台区线损的一种有效手段。

使用低损耗的材料来绝缘电线发生的损耗,可以改善线路的能量传输效率。

2. 采用新型电缆铝芯XLPE电缆相比于普通铜芯电缆可以降低低压台区线损率,提高线路供电质量,抑制环境污染。

3. 加强线路检修定期检修低压线路与变压器,及时发现线路老化,合接头损坏、母排接头松动和损坏等故障,及时更换电缆和电器元件。

4. 加强绝缘检验对低压配电的线路进行定期的绝缘监测及小电流测量,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5. 优化电网结构进行电网的隔离改造,缩小线路负荷率,降低线路过载率,同时提高低压配电网的供电质量。

6. 规范升级线路布局升级线路布局,缩短线路长度,降低线路损耗,加强主干线与分布式电源的连接,加速电能由发电厂传输到用户单位。

论低压台区线损异常的原因与对策

论低压台区线损异常的原因与对策

论低压台区线损异常的原因与对策低压台区线损是指电力输送过程中,电能损耗在线路中的一部分,导致供电能力下降、不稳定甚至线路故障。

低压台区线损异常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原因引起:线路老化、缺乏维护保养、电流过载、电压波动、非法拉接私拉乱拉、盗电等。

线路老化是导致低压台区线损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线路使用时间的增长,电线电缆的绝缘材料会逐渐老化,导致线路电阻的增加,进而增加线路功耗,造成电能损耗增加。

及时检修老化线路、更换老化设备是降低线损的重要措施。

缺乏维护保养也是导致低压台区线损异常的原因之一。

由于一些低压台区线路处于人员管理不到位或者监管不严的状态,导致线路设备得不到及时的保养和维护,进而造成设备老化加速、电能损耗增加。

建立健全的维护保养制度,加强线路设备的保养与维护是减少线损的关键。

电流过载也是低压台区线损异常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一些用电设备的使用不规范,产生了电流过载,导致线路阻力上升,电线发热增加,电能损耗增加。

需要加强对用电设备的管理,确保合理使用电流负荷,避免电流过载。

电压波动也会导致低压台区线损异常。

电力供应系统中,电压稳定性不足会导致额外的电能损耗,从而增加了低压台区线损。

需要加强对供电系统的监测与维护,保持电压的稳定性。

非法拉接私拉乱拉和盗电也是低压台区线损异常的重要原因。

一些非法行为导致线路接触不良、线路短路、电流跳闸等问题,进而增加了线路的线损。

需要加大对非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线路的巡检与监管,保障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对于低压台区线损异常的对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线路设备的管理水平,建立定期检修、维护保养制度,及时更换老化设备,降低线路的电阻,减少线损。

加强对电力设备的监控与维护,及时发现线路故障与异常,快速解决问题,减少供电故障时间,降低线损。

对用电设备进行管理和检修,确保设备使用规范,避免电流过载情况的发生,减少线路的功耗,降低线损。

加强对供电系统的监测与维护,保持电压的稳定性,降低电压波动对线损的影响。

低压台区线损原因及治理措施

低压台区线损原因及治理措施

低压台区线损原因及治理措施低压台区线路是连接变电站和用户的重要电力设施,其线损率(线路输电中的能量损失所占的比例)直接影响着电力供应的质量和实际用电成本。

低压台区线路的线损率一般在3%~8%之间,但在某些地方可能会更高,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配合不当:低压配电线路接头、绝缘子、电缆头、保安装置等配合不当,导致电压不稳和损耗增加;2. 线路老化:低压线路长时间的暴露在外,自然消耗与低温高温得被磨损甚至老化,也增加了线损率的高发数据;3. 负荷过大:当低压台区负荷超过额定容量,会导致线路电压下降,这样会影响用户用电质量,同时也会导致线路损耗增加;4. 盗电:在一些地方,非法挂接电话线、电视线、网线等非法电缆,也会导致低压线路的损失量增加,从而增加线损率。

为了减少低压台区线损,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巡检和维护:加强低压线路的巡检和日常维护,检查并及时更换老化的线路设备,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能够减少线路老化造成的电能损失;2. 提高电力质量:优化电网设置,合理调整线路电压,提升系统可靠性,确保电力质量;3. 加强管理:建立科学、严格的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落实奖惩制度;强化质量控制,规范施工、安装和检测等工作,预防和及时消除线路故障,有效降低线路损耗;4. 技术升级:引进先进的治理技术设备,采用阻尼器、反相器、变压器支路等技术,降低电流的损耗,以提高线路的运行效率并减少线路损耗;5. 净化电力环境:加强对非法用电的查处,排除盗电现象以保证电力环境的干净、整洁,从而降低线路损耗。

综上所述,低压台区线路损耗率的高低与电网的维护、管理和升级设备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线路的巡查和维护,加强对线路质量的控制和管理,除了这些,有效的操作手段如提高电压质量、技术升级器材、对恶性盗电的打击等手段是降低线路损耗的有效方式。

浅析低压台区线损不合格原因及改进措施

浅析低压台区线损不合格原因及改进措施

浅析低压台区线损不合格原因及改进措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人们对电力需求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低压台区作为城市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将高压电力输送到用户家中的重要任务。

在低压台区运行过程中,线损问题一直存在着,给供电公司和用户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对低压台区线损不合格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对于提高电网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低压台区线损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一、设备老化和损坏低压台区中的设备,包括变压器、开关设备、线路等,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会因为老化和损坏导致电力传输效率降低,从而增加线损。

二、电力盗窃由于一些用户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通常采用非法连接电源设备的方式,进行电力盗窃。

这种情况不仅会增加线路的负荷,使得线损增加,同时也会给供电公司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三、缺乏完善的管理和监控在一些低压台区中,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和监控措施,导致对线路及设备的实时监测和管理不到位,从而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也会导致线损的增加。

四、不合理的电网结构一些低压台区存在着不合理的电网结构,比如线路过长、过密,变压器负载不均等问题,这些都会增加线损几率。

为了解决低压台区线损不合格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一、设备更新和维护对低压台区中的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及时更换老化和损坏的设备,提高电力传输的效率,降低线损。

二、加强监控和巡检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对低压台区的线路、变压器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同时加强巡检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加强安全防护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电力盗窃行为的打击,使用智能科技手段,提高电网的安全防护能力。

四、优化电网结构对不合理的电网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合理配置变压器,优化线路布局,降低线损率。

通过对低压台区线损不合格原因及改进措施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要解决低压台区线损问题,需要综合考虑设备更新、监控巡检、安全防护和电网结构优化等多方面因素。

只有通过综合而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真正降低低压台区线损率,提高供电质量,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低压台区线损管理的因素及其对策
发表时间:2018-11-11T12:39:18.09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0期作者:陈瑞良
[导读] 摘要:当前,给配电低压线损带来影响的因素有两点,一个是技术因素,另一个是管理因素。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供电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545005)
摘要:当前,给配电低压线损带来影响的因素有两点,一个是技术因素,另一个是管理因素。

其中技术因素一般涉及了调压、调频、调容等。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渐提升,用电需求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各个电网均加大了财务以及人力方面的投放,在实现技术水平全面提高的背景下,促进配电线路以及相关设施的改建,降低技术因素给配电低压线损带来的不利影响。

即便如此,技术影响依旧存在,但是已经不是主要给配电低压线损造成影响的核心要素。

对比之下,管理因素则是给配电低压线损带来影响的不可控因素。

下面,本文将进一步对影响低压台区线损管理的因素及其对策进行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低压台区线损管理;因素;对策
引言
目前供电所核心工作主要涉及低压台区管理、故障抢修服务及电费回收等。

工作之重在于低压台区管理,它涉及到经营、生产、安全等各个方面的指标,每个指标都很重要,关系到基层农电员工切身利益,该指标和他们的工资利益直接挂钩。

指标往往是基层供电所管理方面最“头痛”、最棘手和困扰的问题。

许多基层农电员工因为线损指标管理难度加大而收益难保障,工作积极性不高甚至放弃,对基层农电队伍建设的稳定构成极大的挑战,致使供电所工作处于被动。

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低压电网的硬件条件基础偏差,劣势的硬件条件下只有向管理要效益,对新的管理方法、新技术的需求是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1线损以及线损率的基本概述
线损作为电能从发电厂传递到用户的过程中,在输电、变电以及配电等环节中存在的电能消耗或者损失状况。

线损率则可以将电力网规划设计以及生产运行等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进行体现。

台区线损常规标准在于线损率控制在0~8%之间;采集覆盖的台区主要指该台区中含有一个覆盖,也就是采集覆盖台区;台区总电量应该低于配变总容量的二分之一,同时线损电量应该低于配变总容量的五分之一。

或者台区总容量为零,并且台区低压表计总容量低于50度的台区为轻载,也就是线损正常台区。

2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
2.1计量装置造成的故障
计量装置故障是造成配电台区线损异常最为常见的原因之一,一般情况下可以分成用户计量故障、变压器总表计量故障两种情况,需要针对性的采取两种不同方式查找故障。

对于用户计量故障来说,在查找故障时要注意:首先,要加强现场的排查,特别是经常发生故障的区域要实施重点排查;其次,在实施电费电量复核过程中要加强嫌疑计量装置的选择,在此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此台区线损电量实施,特别是加强季节性用电情况的用户检查。

对于变压器总表计量故障来说,在查找故障时要注意:首先,实施现场检查,找到台区总表计量故障所在;其次,通过计量自动化系统判定此台区总表计量是否存在问题。

2.2三相负荷的不平衡
配电台区三相负荷不平衡是造成变压器偏离正常经济运行方式的重要原因,会严重增加中性线的线损情况。

具体来说,若是三相负荷发生不平衡就会对线损的高低造成直接的影响,正常情况下线损会随着电流的不平衡度增加而增大。

同时,台区的相关人员没有对三相负荷平衡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充分考虑到临时性以及季节性等特殊情况,只是简单的进行用电负荷分配,从而大大增加了三相负荷不平衡的发生几率。

2.3抄表过程会对台区的线损造成影响
抄表过程会对配电台区的线损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所以为了确保相应数据具有足够的准确性,防止抄表过程中出现错抄、漏抄以及估抄等问题,需要提升抄表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确保抄表工作能够高质量的完成。

在抄表过程中出现的线损影响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对于同一个台区来说,若是总表和分表的抄录时间存在比较大的间隔就会严重影响到线损的结果;抄表人员没有及时发现计量装置出现的问题,例如不走字、损害等等,这些都会造成台区线损异常的情况。

除此之外,抄表错误也会造成台区线损的异常问题。

3影响低压台区线损管理的因素
3.1抄表方面
抄表作为供电企业的第一工作环节,不仅涉及了相关数据的采集,在进行抄表时,还要注重表计界线情况以及走字,电量没有出现大幅度改变时,是否会面临漏电的状况,是否存在窃电情况等。

部分抄表工作人员不具备较强的安全理念,职责意识偏低,忽视核查和排摸,无法第一时间找出存在的问题,导致配电低压线损逐渐提升。

3.2审核管理方面
抄表换表作为供电企业管理的第一内容,下一环节则在于抄表的核查和校对,做好第一环节数据采集的核查和审批工作。

结合相关标准,应该在抄表人员结束抄表工作之后,第一时间对所采集的相关数据进行核查,并核算出对应的数据线损率,以此便于对后续问题的体现和修整。

在进行审核时,常常会面临两项问题,一个是录入之前审核工作落实不到位;另一个是分析以及考核不充分。

不管存在哪一问题,就会导致线损管理失误现象出现,使得线损率提高。

3.3窃电行为对于台区线损的影响
虽然各方面都采取了相应措施,但是很难避免窃电行为的出现,并且窃电的方式也越来越多,特别是那些电线和网线等较为复杂的区域更是容易发生窃电问题。

大多数情况下,窃电人员都是根据计量装置的基本原理然后使用失流法、失压法等进行窃电。

还有些人为了不被发现,利用电缆埋入地下部分、电表进线分接箱进行隐形窃电,一旦出现窃电行为,就会导致台区出现线损异常现象。

4加强低压台区线损管理的优化对策
4.1严格抄核收工作质量管理
给予抄表管理工作高度注重,保证按例日进行抄表,保障抄表率以及实抄率满足百分之百的标准。

通常情况下,总抄表和分抄表例日可以设定在同一天,保证线损统计总、分表相吻合。

加大抄表管理力度,抄表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适当的构建对应的审批体系,并将其融合到常规稽查范畴中,定期进行汇报。

通过构建完善的异常数据核查体系,定期对抄表数据进行核查,设定抄表器异常检测、异
常电量检测、异常电费检测三道数据核查流程,要求抄表工作人员自行核查,并由上级负责人进行再次核查,以此防止抄表抄错现象出现。

4.2完善线损管理制度
要想保证线损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构建完善的线损指标体系、分析体系以及预警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结合相关理论实现线损结果的统计,并预测下发对应的线损指标,实现科学预测指标。

通过构建规范的线损分析标准模版,优化线损分析管理机制,利用分析结果实现降损,对各个领域线损情况进行汇总和播报,针对没有实现规划或者指标异常的现象进行预警,并采取对应的措施,对线损指标异常或者管理下滑的企业加以综合整治和改进。

4.3打击窃电现象
要想从基础上防止窃电现象的出现,就要从管理、技术、宣传等多个角度出发,一方面加强社会群众对电力相关法律体系的认识,让其从基础上意识到窃电的危害。

另一方面加大管理力度,做好对防窃电技术的探究和研发工作,在高新技术的作用下规避窃电行为的出现,从而减少窃电给电能带来的影响。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电网运行安全性以及平稳性遭受了一定的影响。

在电网运行过程中,低压台区线损作为一项即为普遍的现象。

通过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对低压台区线损管理力度,从基础上防止不必要问题出现,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林维莉,何其昌.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低压台区线损管理诊断模型[J].华东电力,2013,41(02):401-405.
[2]董佩纯.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35):127-1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