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试卷(押题卷)
【中考压轴】2024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模拟语文试卷(附答案)

2024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句子默写1.古诗文名句填写。
(1)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阐明了国家兴衰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唇齿相依的深层关系。
(4)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推己及人的崇高理想。
(5)思念,唯有一封家书尚能安慰心灵,而战火中的思念让家书倍觉珍贵。
杜甫在《春望》中以家书的珍贵表达强烈思念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往往不能用语言表达,只能用心去感受,正如陶渊明《饮酒(其五)》中表述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中国足球陷入低谷之时,新一届足协领导班子任重道远。
记者引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对新一届足协领导班子寄予期待。
(8)青少年要心怀天下,在国家危难之时,应该有秋瑾“拼将十万头颅血,_______________”那样的豪情与牺牲精神。
二、选择题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热忱.(chén)瞥.(piē)见睥.(bì)睨味同嚼.(jiáo)蜡B.蜷.(juán)伏豢.(huàn)养栈.(zhàn)桥囫.(hú)囵吞枣C.驰骋.(chěn)诡谲.(jué)蓦.(mò)然笔耕不辍.(chuò)D.稽.(qǐ)首带挈.(qiè)顷.(qǐng)刻强聒.(guō)不舍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中考语文押题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是()A. 蹒跚(pán shān)赏识(shǎng shí)悲鸣(bēi míng)B. 惊愕(jīng è)氤氲(yīn yūn)纷扰(fēn rǎo)C. 沉默(chén mò)摧枯拉朽(cuī kū lā xiǔ)沧海一粟(cāng hǎi yī sù)D. 沐浴(mù yù)恣意(zì yì)恬淡(tián dàn)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这篇文章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深刻的内涵,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B. 我最近一直在关注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新闻,特别是关于我国疫情防控的最新进展。
C. 他的演讲既鼓舞人心,又发人深省,赢得了与会者的热烈掌声。
D.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答案:C3.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是()A.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答案:B4. 下列成语中,与“画龙点睛”意思相近的是()A. 雕虫小技B. 一鸣惊人C. 独具匠心D. 画蛇添足答案:B5. 下列词语中,含有比喻义的是()A. 优美B. 高兴C. 明亮D. 清澈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荷塘月色》中,作者运用了()的写法,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荷塘夜景。
答案:动静结合7. 《背影》一文中,作者通过()和()两个方面的描写,展现了父爱的伟大。
答案:语言描写、动作描写8. 《沁园春·雪》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北国雪景。
答案:比喻9. 《匆匆》一文中,作者通过()的描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2023年广东省中考模拟押题卷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二、字词书写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mí máng的暮色中。
(2)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zhān yǎng了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
(3)我们从古以来,就有mái tóu kǔ gàn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4)我们要在全社会弘扬jīng yì qiú jīng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三、选择题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鲁迅先生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他用犀利的文字为这个民族记录下一段屈辱却又慢慢觉醒的历史。
B.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创造了绵延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尊师重傅、昌教兴学的优良传统深深融入世代传承的文化血脉之中。
C.月圆月缺,周而复始,从某种意义上说,中秋是对时间的提点,在月圆的时刻,它照见人间团圆,不论你在家乡还是远方。
⑪看似满满一竹篮的冬笋,实际只有十五个,剥壳后可食用的部分很少。老杨预计十五天后大雪能停,他要用这十五个冬笋帮大家度过大雪封山期。
⑫老杨煮好笋汤,端到两名战士手中,但两人都不肯喝。老杨明白,自己没给那名昏迷的战士喂兔肉汤,特别是手折了的战士掉进深涧牺牲后,他俩就生了戒心。老杨当着两人的面,一仰脖把冬笋汤喝了个精光,又把碗底的几小块笋片放入嘴里。两名战士见老杨喝了笋汤,吃着笋片,就跟着喝了。
【最新】中考仿真押题卷《语文卷》附答案解析

中考仿真模拟测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3分)①凡心未____(mǐn)②____(diē)落③____(zhèn)翅高飞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注音。
(2分)①旷____(A.kuàng B.guǎng)②折____(A.zhé B.shé)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声嘶力竭B.前仆后继C.憧憬D.荫庇4.古诗文名句填空。
(5分)古人常在古诗中诉说愁情,但方式各有不同。
秋瑾在明丽的秋色中,纵然是“为篱下黄花开遍,①”,也抹不去国难心愁,乐景反增悲愁;苏轼在中秋之夜,通过描写月光的移动,“转朱阁,②,照无眠”,暗示夜已深沉,自己却因思念弟弟而生出无限相思之愁;“烽火连三月,③”,杜甫在历经多年战乱之后,满腔愁苦,久盼家音;李清照在《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中用路途遥远,时光易逝来比喻理想难以实现,通过“④,⑤”来显示她内心的苦闷浓愁。
5.下列各句中,所引古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儿子想踢足球,张华要他学钢琴,几番争执后,张华摇摇头说:“这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啊!”B.人难免会遭受挫折,用刘桢的诗句“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来激励人们,面对逆境,志向坚贞,顽强不屈,是恰当不过了。
C.杭州西湖风景天下闻名。
在“曲院风荷”,我们吟诵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在“柳浪闻莺”,我们看到“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情景。
D.“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要植根于历史与现实,坚定对自身发展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信。
6.请根据下面方框内的提示,推测会意字“引”的意思。
(2分)“休”,从人,从木,表示人依傍大树休息。
2020年中考预测押题语文卷(含答案)

2020年广西中考预测押题语文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14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姓名、考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本卷和答题纸的指定位置。
3.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1.古诗文默写。
(10分)(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2)脱我旧时袍,著我旧时裳。
▲,▲。
《木兰诗》(3)受命以来,▲,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出师表》(4)纷纷暮雪下辕门,▲。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自经丧乱少睡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7)角声满天秋色里,▲。
《雁门太守行》(8)崔颢在《黄鹤楼》中融情于景,抒发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感慨的诗句是:▲,▲。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伫.(zhù)立跋涉.(shè)羸.(léi)弱怪诞.(dàn)不惊B.干涸.(hé)锃.(zèng)亮诡谲.(jú)藏污纳垢.(gòu)C.镌.(juān)刻告罄.(qìng)遒劲.(jìng)拈.(niān)轻怕重D.懈怠.(dài)拾.(shè)级俯瞰.(kàn)鸠.(jiū)占雀巢3.根据语境作答。
(4分)生命,是一树花开,或安静或(▲),或寂寞或璀璨。
日子,就在岁月的年轮中渐次厚重,那些天真的、跃动的、抑或沉思的灵魂,就在繁华与喧嚣中,被刻上深深浅浅、或浓或淡的印痕。
在这喧闹的凡尘,我们都需要有适合自己的地方安放。
也许是一座安静宅院,也许是一本无字经书,也许是一条迷津小路。
只要是自己(▲),都是驿站,为了将来起程不再那么迷惘。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2分)热闹热烈心之所往梦寐以求(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2分)4.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水浒传》通过各路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上层统治者的罪恶,表现了“替天行道”的主题。
2024江西省中考一模押题预测卷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江西卷)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分)B.世界期待中国的发展蓝图传递更多积极信号,为全球发展带来更多利好。
C.世界期待中国的发展蓝图传递更多积极信号,为了全球发展带来更多利好。
D.世界期待中国的发展蓝图传递更多积极信号,为全球更多发展带来利好。
5.(2分)将下面句子排列成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诗经》中就有“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的记载②琴由于和文人雅士的艺术审美活动联系在了一起③古琴,亦称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④因此,操琴弄曲,或聆听琴曲以心解心,就成了衡量一个人修养的标准之一成了抒发心志的寄托⑤上古时期,古琴便被儒雅君子列为“琴、棋、书、画”四大雅好之首A.③①②④⑤B.⑤①③②④C.③①⑤②④D.⑤④③②①6.(2分)下列选项中,符合语境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端午节的家宴上,王苗给爷爷奶奶敬茶,她说:“爷爷奶奶,端午节安康!祝你们生活潇洒,心情愉快,年年高升!”B.“这周我们班拿到‘流动红旗’,”班长兴奋地说,“主要归咎于班主任的英明管理,也是同学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今后我们再接再厉。
”C.在“环境保护月”活动中,你所在的班级将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倡导节约、低碳、环保的理念。
初三语文押题卷答案

13’植物能发出表达自己意愿的特殊声音。 A句: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树木体内的水分不够时,细胞会发出各种声音,浅显易懂。 B句:举例子,通过具体的实例说明了植物在不同的环境中会发出各种表达自己意愿的特殊声音,真实可信,饶有趣味。 不能删去。“单单”在这里是“只”、“唯一”的意思,强调了植物发出的杂音极其微弱,人耳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听到。去掉以后,语意过于绝对,表意不够准确严密。 题目新颖独特,口语化,并运用了拟人手法,亲切生动,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⑴ “咯”这个动词用得好,生动传神的写出看到那簇新簇新的一打钱时,想到了父亲打工赚钱的艰辛,“我”的内心难过、自责、愧疚。 侧面描写,通过写家里各种动物的恐惧表现,突出了父亲对“我”学习管教的严厉程度。 ①关注孩子成长,得之孩子被停课,请假连夜赶回家。 尊重儿子,教育孩子时,平静、持重,像是和孩子商量。 对孩子学习要求严格,曾经因为我逃课拿棍子打我。 勤劳节俭,在建筑工地打工,舍不得休息,穿的破旧。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中招押题快卷3
01
⑴雾霾笼罩中国大部工业排放加重污染 这幅画构思巧妙,寓意深刻。人们活动空间越来越小,需要排队到人造“森林公园”活动,提醒人们关注污染,主动做出低碳环保行为。 他在冬夜与一位乞讨的老奶奶相遇、交流‘并发到网上,当人们纷纷献出爱心时,却发现老人却已悄悄离开。 外貌描写。细致的外貌描写突出了老奶奶年龄大,衣着单薄,在寒风中分外可怜,为下文他同情并帮助她作铺垫。
译文:
晏子担任齐国之相时,有一天出去,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看她丈夫。她丈夫替国相驾车,坐在伞下,用鞭子同驾车前的四匹马,趾高气昂,十分得意。车夫回来后,他妻子要求离婚,车夫问她是什么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满六尺,身为齐相,名闻各国。今天我看他出门,智谋深远,态度谦虚。现在看看你,身高八尺,却做人家的车夫,可是看你的样子,好像还觉得很满足,我因此要求离婚。”从此之后,她丈夫处处收敛,谦卑多了。晏子觉得奇怪,就问他怎么回事,车夫据实相告,晏子就推荐他做大夫。
中考语文押题卷及答案

中考语文押题卷及答案中考语文押题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皎洁(ji ǎo)B. 矗立(chù)C. 歼灭(qiān)D. 哽咽(gěng)正确答案是:B. 矗立(chù)。
A项的“皎”应读为“jiǎo”,C项的“歼”应读为“jiān”,D项的“哽”应读为“gěng”。
故选B。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在花瓣上,一群蚂蚁排队成形,井然有序地前进,仿佛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我不禁感叹,在这大自然中,每个生物都在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A. 悄然B. 寂静C. 安静D. 冷静正确答案是:A. 悄然。
悄然:形容安静而无声。
寂静:形容无声无息。
安静:指安宁,平静,鸦雀无声。
冷静:指人少而静,不热闹或是人沉着而不感情用事。
根据句意,这里用“悄然”形容蚂蚁排队有序前进的状态最为合适。
故选A。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们应该充分肯定新时代青少年崇拜偶像的积极方面,但必须及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健康的追星观念。
B. 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不仅要有充足的物质基础和正确的方向,更需要对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和足够的人文关怀。
C. 川剧作为巴蜀地区的传统戏曲形式,凝聚了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历史文化,是当地人民重要的精神支柱。
D. 在成都市中小学中开展的“阅读我最棒”活动,就是为了培养和提高青少年对阅读的重视和阅读的能力而进行的。
正确答案是:B. 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不仅要有充足的物质基础和正确的方向,更需要对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和足够的人文关怀。
A项,语序不当,“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形成健康的追星观念”交换位置;C项,搭配不当,“生产生活”和“历史文化”调换位置;D项,句式杂糅,“为了……而……”或“就是……而……”二者取其一。
故选B。
二、填空题4、请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满分l20分,考试时间l20分钟。
一、基础(28分)(一)(1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名句(在6小题中选做5题,若6题全做则按前5题给分,每题2分,共10分)(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范仲淹《渔家傲》)(5)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6)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曹操《观沧海》)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两项是(4分)()()A.皆以美于徐公/以光先帝遗德B.泉香而酒冽/任重而道远C.夫战,勇气也/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D.或王命急宣/而或长烟一空(二)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3-5题。
(7分)在大兴安岭,最早的春色出现在向阳山坡。
嫩绿的草芽像绣花针一样①丰厚的腐殖土,要以它的妙手,给大地绣出生机时,背阴山坡往往还有残雪呢。
这样的残雪,还妄想着做冬的巢穴。
然而随着冰河炸裂,达子香花开了,背阴山坡也绿意盈盈了,残雪也就没脸再赖着了。
山前山后,山左山右,是透着清香的树、làn màn()的山花和飞起飞落的鸟儿。
那wǎn yán()在林间的一道道春水,被暖风②得起了鱼鳞似的波痕。
投在水面的阳光,便也跟着起了波痕,好像阳光在水面打起蝴蝶结了。
3.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
(2分)(1)làn màn()(2)wǎn yán( )4.根据文意填写①②处空缺的两个词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2分)() A.冲破吹动B.突破吹落C.顶破吹拂D.顶破吹动5.仿照画横线的句子,用上文段中加点的任意两个词语,仿写一个描写夏天的比喻句(不能照抄原文)。
(3分)(三)根据要求完成第6—8题。
(7分)九年级开展“尊老、爱老、敬老、助老”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就下面的问题对他们的活动进行指导。
6.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你说说计划为家中长辈做的力所能及的两件事。
(2分)(1)(2)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活动小组将要到福利院慰问,请为老人们送上你的祝福语。
(2分)(用两个字数相等、句式大致整齐的句子,20字以内)8.为呼吁全社会关心老年人,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请你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两点建议。
(3分)A.建议一B.建议二二、阅读(42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22题。
(一)文言文阅读(10分)四知范晔大将军邓陟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后转涿郡太守。
性公廉,不受私谒。
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选自《后汉书·杨震列传》)9.选出对下列加点文言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
(2分)()A.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征召他)B.当之郡,道经昌邑(到……赴任)C.暮夜无知者(没有知识)D.性公廉,不受私谒(本性).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
译文:11.仔细阅读杨震所回答王密“天知,神知,我知,子知"的话,谈谈你对这句话的含义以及杨震品格的理解。
(3分)12.本文最后一句话是杨震不肯为子孙开办产业以留下物质遗产的回答,请你指出“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这句话的内涵。
(2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1分)(A)在平交路口,谁遇到红灯谁避让,这是交通规则。
都说在法律与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法律规则人人必须遵守,但却常有事实上的特权,事实上的一部分人无须遵守。
l608年,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突发奇想,提出亲自进行司法审判,过把审案瘾,却当即受到英国法官们的反对。
当时的大法官柯克认为,国王非专业人员,不能很好地把握法律,因此不适合进行司法审判。
他说:“国王在万人之上,但是在上帝与法律之下。
”按照他们的理念,即使贵为国王也只能在法律之下,也不能干扰司法。
北京对“两会"车队与社会车辆一视同仁,谁遇红灯谁让道,事情虽小意义深远,体现的是交通法规面前无特权。
(B)人民代表、政协委员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参政议政的。
这样做只会使他们的平等意识、民主意识更强,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紧密,从而更好地行使人民赋予他们的权力。
13.指出划横线的(A)、(B)两句中“这"、“这样”两个词的指代内容。
(A)句中“这”指代。
(2分)(B)句中“这样"指代。
(2分)14.引用“国王在万人之上,但是在上帝与法律之下”这句话有什么作用?(3分)15.文段中贯穿两个段落的论证方法是:。
(2分)证明的观点是:。
(2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导读]一个淘金者被同伴抛弃,受了伤,迷了路,一个人在接近北极圈的荒野中苦苦挣扎,在又饿、又冷、又受伤,只能爬行的困境中,偏偏遇到凶残的野兽。
他能否活着走出去?他一动不动地仰面躺着,听到病狼一呼一吸地喘着气,慢慢地向他逼近。
它越来越近,一直在向他逼近,好像经过了无穷的时间,但是他始终不动。
它已经到了他耳边。
那条粗糙的干舌头正像砂纸一样地摩擦着他的两腮。
他那两只手一下子伸了出来——或者,至少也是他凭着毅力要它们伸了出来。
他的指头弯得像鹰爪一样,可是抓了个空。
敏捷和准确是需要力气的,他没有这种力气。
那只狼的耐心真是可怕。
这个人的耐心也一样可怕。
这一天,有一半时间他一直躺着不动,尽力和昏迷斗争,等着那只要把他吃掉的狼,而他也希望能吃掉那只狼,只要他能够的话。
有时候,疲倦的浪潮涌上来,淹没了他,他会做起很长的梦;然而在整个过程中,不论醒着还是做梦,他都在等着那种喘息和那条粗糙的舌头来舔他。
他并没有听到这种喘息,他只是从梦里慢慢苏醒过来,觉得有条舌头在顺着他的一只手舔去。
他静静地等着。
狼牙轻轻地扣在他手上了;扣紧了;狼正在尽最后一点力量把牙齿咬进它等了很久的东西里面。
可是这个人也等了很久,那只给咬破了的手也抓住了狼的牙床。
于是,慢慢地,就在狼无力地挣扎着、他的手无力地掐着的时候,他的另一只手已经慢慢摸过来,一下把狼抓住。
5分钟之后,这个人已经把全身的重量都压在狼的身上。
他的手的力量虽然还不足以把狼掐死,可是他的脸已经紧紧地压住了狼的咽喉,嘴里已经满是狼毛。
半小时后,这个人感到一小股暖和的液体慢慢流进他的喉咙。
这东西并不好吃,就像硬灌到他胃里的铅液,而且是纯粹凭着意志硬灌下去的。
后来,这个人翻了一个身,仰面睡着了。
3个星期以后,这个人躺在“白德福号"捕鲸船的一个铺位上,眼泪顺着他的消瘦的面颊往下淌,他说出他是谁和他经过的一切。
(选自美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杰克·伦敦的短篇小说《热爱生命》) 16.本文段是小说的高潮部分,生动地描写了主人公“他"和病狼的一场。
(4-7个字以内均可)(2分)17.狼是凶残的动物,小说中的“病狼”虽然已不够敏捷,但仍暴露出其吃人的本性,请你从文段中找出两个最能体现狼凶残、恐怖特征的短语(或短句)。
(4分)(1);(2)。
18.仔细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这个人感到一小股暖和的液体慢慢流进他的喉咙。
这东西并不好吃,就像硬灌到他胃里的铅液,而且是纯粹凭着意志硬灌下去的"。
(1)这句话描写了什么事情?(2分)(2)联系主人公“他"的经历,简要概括加点词“意志"在文中的含义和表达主题方面的作用。
(4分)19.有人认为,小说中的那只狼有更深的寓意,你如何理解?请简要作答。
(50字左右)(3分)(四)文学名著阅读(6分)一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
”玄德惊问曰:“有甚紧事?”许褚曰:“不知。
只教我来相请。
”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
操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玄德面如土色。
操执玄德手,直至后园,曰:“玄德学圃不易!”玄德方才放心,答曰:“无事消遣耳。
”操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
’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
今见此梅,不可不赏。
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
”玄德心神方定。
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
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
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
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
”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
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
请试指言之。
”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
”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
天下英雄,实有未知。
"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
"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
”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4L?"操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
”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
”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
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
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
”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
操遂不疑玄德。
后人有诗赞曰:“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