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知识点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朝花夕拾考试题及答案

朝花夕拾考试题及答案

朝花夕拾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朝花夕拾》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郭沫若C. 茅盾D. 巴金答案:A2. 下列哪篇文章不是《朝花夕拾》中的篇目?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B. 《故乡》C. 《社戏》D. 《白光》答案:B3.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通过回忆童年往事,表达了哪种情感?A. 对童年的怀念B. 对现实的不满C. 对未来的憧憬D. 对自然的敬畏答案:A二、填空题1.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________作品,收录了他回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文章。

答案:散文集2. 在《社戏》一文中,鲁迅通过描述儿时观看社戏的经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________现象。

答案:封建迷信3.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提到了一位对他影响很大的老师,名叫________。

答案:寿镜吾三、简答题1. 请简述《朝花夕拾》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要内容。

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回忆自己童年时代的文章。

文章首先描述了百草园的自然风光和孩子们在其中的游戏,然后转入对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的回顾。

鲁迅通过对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场景的对比,表达了对童年自由快乐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旧式教育制度的束缚和压抑。

2.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是如何通过《白光》一文来批判封建迷信的?答:《白光》一文中,鲁迅通过讲述主人公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揭示了封建迷信对普通人生活的毒害。

祥林嫂因为相信丈夫死后要有人陪葬的迷信观念,被迫改嫁,最终精神崩溃。

鲁迅借此批判了封建迷信对人性的扭曲和对个人命运的摧残,表达了对受害者的同情和对封建迷信的强烈谴责。

四、论述题1. 论述《朝花夕拾》中体现的鲁迅对童年记忆的复杂情感。

答:《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以自己的童年经历为素材创作的散文集。

在这些文章中,鲁迅对童年记忆的复杂情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方面,他对童年时光充满了怀念和眷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对百草园的美好回忆,展现了童年的纯真和自由。

朝花夕拾测试题及答案

朝花夕拾测试题及答案

朝花夕拾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A 短篇小说集B 散文集C 诗歌集D 杂文集答案:B解析:《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2、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回忆了自己的保姆阿长,她的名字叫()A 长妈妈B 阿妈C 阿长妈D 长阿妈答案:A解析: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鲁迅称她为长妈妈。

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回忆了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先生,他的名字是()A 寿镜吾B 寿镜湖C 寿镜无D 寿镜吾先生答案:A解析:寿镜吾是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老师。

4、下列不属于《朝花夕拾》中的文章是()A 《社戏》B 《藤野先生》C 《范爱农》D 《父亲的病》答案:A解析:《社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并非《朝花夕拾》。

5、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刻画了很多生动的人物形象,以下不属于此类的是()A 衍太太B 闰土C 无常D 藤野先生答案:B解析:闰土出自鲁迅的小说《故乡》,不是《朝花夕拾》中的人物。

二、填空题1、《朝花夕拾》原名《_____》,共收录了 10 篇回忆性散文。

答案:《旧事重提》2、《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_____,“我”感到痛苦。

答案:《鉴略》3、《琐记》中,鲁迅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_____》。

答案:《天演论》4、《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_____。

答案:要从精神上拯救国民5、《无常》中,通过对_____的描写,讽刺了现实中的所谓正人君子。

答案:无常三、简答题1、请简要概括《阿长与〈山海经〉》的主要内容。

答案:这篇文章记述了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事,充满了尊敬和感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惦念以及对年幼无知的时光的深切怀念。

2、说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分别有怎样的特点?答案:百草园是一个充满生机和乐趣的地方,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还有鸣蝉、黄蜂、叫天子,以及油蛉、蟋蟀等昆虫,还有何首乌、木莲等植物,是作者童年的乐园。

初一语文 朝花夕拾名著阅读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 朝花夕拾名著阅读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语文朝花夕拾名著阅读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名著《朝花夕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中没有涉及个人生活,而是着重展现当时中国社会状况与风气。

B.《阿长与<山海经>》中,作者塑造了淳朴善良,但在某些方面颇为愚昧的阿长。

C.《五猖会》写出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顾及自己心理时的无奈和厌烦。

D.《藤野先生》写仙台医专日本“爱国青年”寻衅和看电影事件,揭露了他们的丑恶。

2.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回忆了童年生活里对自己影响深刻的几本书。

请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写书名。

《_____》虽然刻印粗拙,却是作者最心爱的宝书,使他今后更爱搜集绘有图画的书籍;《______》虽是带图画的儿童读物,读后却令他生疑,甚至引起反感和恐惧。

3.“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这句话出自《________》。

本文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感到痛苦。

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含蓄地批判封建教育制度的不合理。

4.《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________(体裁)集,共十篇。

如《__________》《__________》皆出自本书(除教材中篇目之外)。

5.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朝花夕拾》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

(_____)(2)《西游记》中化作妖精的白骨精先后三次变为姑娘、老翁、老妇来哄骗唐僧,都被孙悟空识破。

(_____)6.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1)唐僧西天取经,出发时唐太宗送给他一个紫金钵盂,作途中化斋之用。

(_____)(2)藤野先生向鲁迅询问中国女人裹脚的事,是对中国人的轻视。

(_____)(3)鲁迅在《琐记》中写自己一有空闲,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

朝花夕拾考题+全部答案

朝花夕拾考题+全部答案

朝花夕拾考题+全部答案一、简答题1.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哪一部代表作?《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

2. 为什么鲁迅选择《朝花夕拾》作为书名?鲁迅选择《朝花夕拾》作为书名,寓意着对旧时的追忆和对逝去的岁月的怀恋。

3. 《朝花夕拾》中的故事大都取材于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吗?是的,《朝花夕拾》中的许多故事都取材于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

4. 《朝花夕拾》以什么主题贯穿整个故事集?《朝花夕拾》以对旧日时光的回忆和对人性的思考为主题贯穿整个故事集。

二、选择题1. “无草胜有青,无鸡强求鸣。

”这句名言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作品?A.《八千字的疼痛》B.《热风》C.《许老头的后半生》D.《阿英》答案:C.《许老头的后半生》2. 《朝花夕拾》中的《药》一文主要写了鲁迅小学时冬天放学后回家戴氯酸钾药水眉毛上的原因。

下列哪项不是原因?A.为了防止冻伤B.为了防备鬼继续作祟C.为了对他人表示“不合作”D.为了标榜时髦答案:C.为了对他人表示“不合作”三、问答题1. 《朝花夕拾》中的《厌倦》一文通过讲述主人公在上学的过程中对教科书的厌倦,展示了作者对当时的教育体制的不满和反思。

请谈谈你的观点。

观点:《厌倦》一文揭示了教育体制对学生个性的束缚和限制,以及教科书知识内容的单一和陈旧。

学生在读教科书时缺乏兴趣,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记忆。

这种教育方式不但剥夺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也限制了他们个性的发展和探索。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2. 《朝花夕拾》中的《自杀日记》一文通过讲述作者童年时期的自杀念头,揭示了生活的艰辛和对现实的不满。

请谈谈你对这个题材的看法。

观点:《自杀日记》一文展示了童年时期作者对生活的极度失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让读者深刻意识到社会对人的压迫和环境对人的限制,对改变现状的呼唤。

这篇文章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提醒人们关注生活中的痛苦,呼吁改变社会制度以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朝花夕拾》测试题及答案2024

《朝花夕拾》测试题及答案2024

《朝花夕拾》测试题及答案2024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哪一类作品?A. 小说B. 散文C. 诗歌D. 戏剧答案:B2. 《朝花夕拾》原名是什么?A. 《呐喊》B. 《彷徨》C. 《旧事重提》D. 《野草》答案:C3. 《朝花夕拾》中,鲁迅回忆童年时在哪个城市的生活?B. 上海C. 杭州D. 绍兴答案:D4.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提到的“三味书屋”是他的什么场所?A. 家B. 学校C. 书店D. 朋友家答案:B5. 《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是鲁迅的什么人?A. 父亲B. 母亲C. 姐姐答案:D6. 《藤野先生》中,藤野先生是鲁迅在哪个国家的老师?A. 中国B. 日本C. 英国D. 法国答案:B7. 《范爱农》中,范爱农是鲁迅的什么人?A. 同学B. 朋友C. 老师D. 亲戚答案:B8. 《五猖会》中,鲁迅提到的主要节日是什么?A. 春节B. 中秋节C. 端午节D. 迎神赛会答案:D9. 《狗·猫·鼠》中,鲁迅主要表达了对哪种动物的喜爱?A. 狗B. 猫C. 鼠D. 兔答案:C10. 《父亲的病》中,鲁迅提到父亲患的是什么病?A. 肺病B. 肝病C. 脑病D. 心脏病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朝花夕拾》共收录了鲁迅的______篇散文。

答案:102. 《朝花夕拾》中的《______》描写了鲁迅童年时在百草园的乐趣。

答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3. 《______》中,鲁迅回忆了他在日本留学时的生活和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答案:藤野先生4. 《______》中,鲁迅通过描写迎神赛会的情景,表达了对封建教育的批判。

答案:五猖会5. 《______》中,鲁迅回忆了保姆阿长为他买《山海经》的事情。

答案:阿长与山海经6. 《______》中,鲁迅通过描写猫的行为,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

答案:狗·猫·鼠7. 《______》中,鲁迅回忆了父亲生病和去世的过程。

初中语文朝花夕拾名著阅读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语文朝花夕拾名著阅读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语文朝花夕拾名著阅读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关于《朝花夕拾》这部散文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与残酷。

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耍时的无限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上学生活。

D.《琐记》《范爱农》两篇,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生活,留下了鲁迅追寻真理的足迹。

2.你的同桌是一位小说迷,他(她)觉得《朝花夕拾》故事性不强,所以不太有兴趣阅读。

你将向他(她)做推荐性介绍,下面是其中一个片段,请按要求将下面篇目的选项填在①②③对应的横线上。

《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

在书中,有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①________;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②________;也有反映他的家乡赛会风俗的③________。

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理性的批判,令人回味无穷。

A.《狗·猫·鼠》 B.《阿长与<山海经>》 C.《二十四孝图》D.《五猖会》 E.《无常》 F.《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G.《父亲的病》 H。

《琐记》 I.《藤野先生》J.《范爱农》3.下列选项与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所刻画的这两位女性形象相匹配的分别是:衍太太:__________长妈妈:__________A.年轻时是“豆腐西施”,老了却尖酸刻薄,市侩俗气脸皮厚,一副“圆规”似的站姿。

B.表面理解孩子的调皮,却挑唆“我”去偷钱,迫使“我”出外求学,把孩子当成消遣的玩物。

C.知道很多规矩,睡觉不拘小节,常常“切切察察”,但“我”却对她怀有敬意。

D.无拘无束,不懂规矩,从不把事放在心上,天不怕地不怕,却又狡猾聪明地懂得躲避麻烦。

鲁迅《朝花夕拾》测试题及答案

鲁迅《朝花夕拾》测试题及答案

鲁迅《朝花夕拾》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创作的()A. 小说集B. 散文集C. 诗歌集D. 戏剧集答案:B2. 以下哪篇散文不属于《朝花夕拾》?()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B. 《藤野先生》C. 《社戏》D. 《狗·猫·鼠》答案:C3.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回忆起童年时代的老师是()A. 谢觉哉B. 蔡元培C. 陈独秀D. 胡适答案:A二、填空题1. 《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回忆起自己在_______里的童年生活。

答案:百草园2.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称自己的老师寿镜吾为“_______”。

答案:先生3. 《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一篇,描述了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时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答案:藤野先生三、判断题1. 《朝花夕拾》中的《狗·猫·鼠》一篇,讲述了鲁迅先生对狗和猫的喜爱。

()答案:错误2.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回忆起自己在私塾里的学习生活,对老师寿镜吾充满敬意。

()答案:正确3. 《朝花夕拾》中的《社戏》一篇,讲述了鲁迅先生童年时在农村看社戏的情景。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请简要概括《朝花夕拾》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篇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答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鲁迅先生童年时代在百草园的生活,以及后来进入三味书屋学习的过程。

这篇文章寓意着童年时代的美好时光,以及教育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 请简要分析《朝花夕拾》中《藤野先生》一篇中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情感。

答案:在《藤野先生》一篇中,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充满敬意和感激之情。

他认为藤野先生是一位严谨、认真、关爱学生的好老师,对鲁迅先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请谈谈你对《朝花夕拾》中《狗·猫·鼠》一篇的理解。

答案:《狗·猫·鼠》一篇通过讲述狗和猫的故事,揭示了人性中的善恶美丑。

鲁迅先生以狗和猫为象征,批判了社会的黑暗面,同时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朝花夕拾》知识点测试题及答案

《朝花夕拾》知识点测试题及答案

《朝花夕拾》知识点测试题及答案班级姓名得分一、单选题:1、下列人物不是《朝花夕拾》作者的是(D)A、周树人B、鲁迅C、周豫才D、周作人2、《朝花夕拾》是一本( A )A、散文集B、论文集C、文学评论集D、杂文集3、鲁迅先生的籍贯是(C)A、浙江杭州B、浙江温州C、浙江绍兴D浙江嘉兴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百草园”在(A)A、“我家的”后面B、“我家的”前面C、“我家的”左面D、“我家的”右面5、《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屋”是作者何时求学的地方(A)A、少年B、青年C、壮年D、老年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屋”是(D)A、学堂名B、书房名C、书院名D、私塾名7、寿镜吾先生是鲁迅在何处求学时的老师(A)A、本城书塾B、南京水师学堂C、东京“清国留学生速成班”D、仙台医专8、藤野先生是鲁迅在何处求学时的老师(D)A、本城书塾B、南京水师学堂C、东京“清国留学生速成班”D、仙台医专9、藤野先生的全称是(D)A、藤野B藤野严C藤野严九D藤野严九郎10、《藤野先生》回忆作者早年学医时的生活经历,地点不是在( C)A、日本B、仙台C、北京D、仙台医专11、《朝花夕拾》结集出版前,曾在何处连载(A)A、《莽原》B、《申报》C、《奔流》D《晨报副刊》12、《朝花夕拾》在报上连载时的栏目叫(C)A、《朝花夕拾》B、《花边文学》C、《旧事重提》D、《伪自由谈》13、除“小引”和“后记”外,《朝花夕拾》正文共有多少篇(B)A、12B、10 C、14 D、814、《朝花夕拾》正文前的“小引”讲的是《朝花夕拾》的(B)A、写作过程B、编纂过程C、修改过程D、构思过程15、《朝花夕拾》正文后的“后记”讲的是(D)A、本书的写作过程B、本书的编纂过程C、本书的修改过程D、与《二十四孝图》相关的内容16、《狗·猫·鼠》是一篇(B)A叙事散文B议论散文C抒情散文D杂文17、《狗·猫·鼠》写到了作者何种生活经历(C)A、养狗B、养猫C、养隐鼠D、都不是18、《狗·猫·鼠》开头提到的“名人”“教授”“大脚色”“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是(A)A、一种人B、两种人C三种人D四种人19、《阿长与<<FONT face=宋体>山海经>》中提到的“阿长”是作者家的(A)A、长工B、短工C日工D钟点工20、《阿长与<<FONTface=宋体>山海经>》中提到的“阿长”是作者家的(D)A、打工仔B、打工妹C、小保姆D、老妈子21、《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是对本人的(A)A、尊称B蔑称C昵称D一般称呼22、《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称“阿长”为(A)A、长妈妈B、阿长C、阿妈D、长妈23、《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我的祖母”称“阿长”为(B)A、长妈妈B、阿长C、阿妈D、长妈24、《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我”一般情况下称“阿长”为(C)A、长妈妈B、阿长C、阿妈D、长妈25、《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我憎恶她的时候”称“阿长”为(B)A、长妈妈B、阿长C、阿妈D、长妈26、《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阿长”这个称呼体现其人的特点是(D)A、她的姓氏B、她的身材C、她的名字D、沿用其前对一个女工的称呼27、《山海经》是我国的一部(A)A、地理著作B、天文著作C、神话(文学)著作D、历史著作28、《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管《山海经》叫(C)A、“山海经”B、“画儿书”C、“三哼经”D、都不是29、《二十四孝图》是一部宣扬何种思想的著作(A)A、封建孝道B、封建迷信C、因果报应D、都不是30、下列神话不是出自《山海经》的是(D)A、精卫填海B、夸父追日C、大禹治水D、愚公移山31、出自《二十四孝图》的故事有(A)A、子路负米B、刻舟求剑C、拔苗助长D、智子疑邻32、不出自《二十四孝图》的故事有(A)A、郑人买履B、黄香扇枕C、陆绩怀橘D、哭竹生笋33、出自《二十四孝图》的故事有(C)A、破釜沉舟B、卧薪尝胆C、卧冰求鲤D、中流击楫34、不出自《二十四孝图》的故事有(D)A、老莱娱亲B、郭巨埋儿C、黄香扇枕D、闻鸡起舞35、《五猖会》写的是一种(A)A、迎神赛会B、祭祀活动C、民间艺术D杂技表演36、举办“五猖会”的地点是在(B)A、绍兴城西关B、绍兴城东关C、绍兴城南关D、绍兴城北关37、“五猖会”中的“五猖”指的是(A)A、五通神B、五种人C、五种动物D、都不是38、下列项目中属于“五猖会”表演节目的是(A)A、高跷B、旱船C、秧歌D、舞狮39、下列项目中不属于“五猖会”表演节目的是(D)A、高跷B、抬阁C、马头D、舞狮40、《五猖会》中作者写急于去看五猖会的情景类似于(A)A、去看社戏B、去百草园玩C、去三味书屋读书D、去仙台医专求学41、《五猖会》对急于去看的东关五猖会的盛况(B)A、具体描绘了B、没有具体描绘C、形象描绘了 D、详细描绘了42、《五猖会》对父亲让我背《鉴略》的情景(A)A、具体描绘了B、没有具体描绘C、一笔带过D、都不是43、《五猖会》中作者对东关五猖会的盛况(D)A、印象深刻B、印象一般C、印象模糊D、完全忘却44、《五猖会》中作者对父亲让我背《鉴略》的情景(A)A、印象深刻B、印象一般C、印象模糊D、完全忘却45、《无常》中写到的“无常”是(B)A、一个人B、一种鬼神C、一个形容词D、一种动物4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迎神赛会上所扮鬼物的是(D)A、鬼王B、鬼卒C、活无常D、红脸关公47、下列各项中属于迎神赛会上所扮鬼物的是(A)A、鬼王B、黑旋风李逵C、阎王爷D、红脸关公48、《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的百草园里的昆虫有(C)A、蜘蛛B、蜜蜂C、蟋蟀D、蝎子4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未写到的百草园里的昆虫有(D)A、鸣蝉B、黄蜂C、斑蝥D、蚂蜂50、《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的百草园里的植物有(B)A、蔷薇B、何首乌C、月季D、玫瑰二、多选题: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的百草园里的植物有(ABCD)A、覆盆子B、何首乌C、木莲D、皂荚树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的百草园里的动物有(ABCD)A、云雀B、蜈蚣C、鸣蝉D、蟋蟀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的百草园里的景物有(ABC)A、菜畦B、石井栏C、皂荚树D、花园4、鲁迅在三味书屋学习时从事的学习活动有(ABC)A、读书B、习字C、对课D、学算术5、鲁迅上课时常趁先生不注意用荆川纸绣像,绣得最多的是(AB)A、《荡寇志》B、《西游记》C、《三国演义》D、《红楼梦》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与“怪哉”这个典故无关的人物是(CD)A、汉武帝B、东方朔C、魏征D、刘伯温7、《父亲的病》一文的体裁不是(ABD)A、小说B、诗歌C、散文D、戏剧8、《父亲的病》一文中的“父亲”不是(ACD)A、小说中虚构的B、生活中真实的C、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D、戏剧中的主角9、《父亲的病》中给父亲看过病的医生有(AB)A、一位不知名的“名医”B、陈莲河C、张仲景D、华佗10、《父亲的病》中父亲得的病不是(BCD)A、水肿B、肺结核C、流行性感冒D、急性肠胃炎11、给父亲看过病的那位不知名的“名医”常用的“药引子”有(AB)A、冬天的芦根B、经霜三年的甘蔗C、原对的蟋蟀D、平地木12、《朝花夕拾》中提到“百草园”的作品有(AB)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B、《父亲的病》C、《五猖会》D、《琐记》13、鲁迅作品中提到给父亲治病的那位“名医”常用的“药引子”的作品有(AB) A、《〈呐喊〉自序》B、《父亲的病》C、《藤野先生》D、《范爱农》14、《琐记》中提到的人物有(ABC)A、衍太太B、沈四太太C、母亲D祥林嫂15、鲁迅在南京雷电学堂学习时所做的功课有(ABC)A、读英文B、读汉文C、做汉文D、做数学16、鲁迅在南京矿路学堂学习时所学的功课有(ABCD)A、格致B、地学C、金石学D、小学集法17、鲁迅在南京矿路学堂学习时阅读到的新书报有(ABC)A、《天演论》B、《时务报》C、《译学汇编》D、《新青年》18、藤野先生不是(BCD)A、日本人B、中国人C、韩国人D、泰国人19、鲁迅先生到日本留学前不在以下这些地方读书(ACD)A、北京B、南京C、东京D、西京20、鲁迅一生思想发生巨大转折的地方不是在(ABC)A、中国北京B、中国南京C、日本东京D、日本仙台21、鲁迅变化了的思想不是(ACD)A、学医救国B、弃医从文C、投笔从戎D、弃文从医22、导致先生思想发生巨大转折的原因是(CD)A、赏樱花事件B、学跳舞事件C、匿名信事件D、看电影事件23、下列各项属于藤野先生相貌特征的是(ABC)A、黑瘦B、八字须C、戴着眼镜D、穿一件旧外套24、为说明“物以稀为贵”,作者举的例子有(AB)A、北京的白菜B、福建的芦荟C、广东的荔枝D、新疆的哈密瓜25、“匿名信事件”中引用《新约》上的句子不是(ABD)A、阿弥陀佛!B、阿门!C、你改悔罢!D、我的上帝!三、判断题:1、《藤野先生》写于作者在厦门大学任教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花夕拾》知识点测试题及答案班级姓名得分一、单选题:1、下列人物不是《朝花夕拾》作者的是(D)A、周树人B、鲁迅C、周豫才D、周作人2、《朝花夕拾》是一本( A )A、散文集B、论文集C、文学评论集D、杂文集3、鲁迅先生的籍贯是(C)A、浙江杭州B、浙江温州C、浙江绍兴D浙江嘉兴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百草园”在(A)A、“我家的”后面B、“我家的”前面C、“我家的”左面D、“我家的”右面5、《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屋”是作者何时求学的地方(A)A、少年B、青年C、壮年D、老年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三味书屋”是(D)A、学堂名B、书房名C、书院名D、私塾名7、寿镜吾先生是鲁迅在何处求学时的老师(A)A、本城书塾B、南京水师学堂C、东京“清国留学生速成班”D、仙台医专8、藤野先生是鲁迅在何处求学时的老师(D)A、本城书塾B、南京水师学堂C、东京“清国留学生速成班”D、仙台医专9、藤野先生的全称是(D)A、藤野B藤野严C藤野严九D藤野严九郎10、《藤野先生》回忆作者早年学医时的生活经历,地点不是在( C )A、日本B、仙台C、北京D、仙台医专11、《朝花夕拾》结集出版前,曾在何处连载(A)A、《莽原》B、《申报》C、《奔流》D《晨报副刊》12、《朝花夕拾》在报上连载时的栏目叫(C)A、《朝花夕拾》B、《花边文学》C、《旧事重提》D、《伪自由谈》13、除“小引”和“后记”外,《朝花夕拾》正文共有多少篇(B)A、12B、10C、14D、814、《朝花夕拾》正文前的“小引”讲的是《朝花夕拾》的(B)A、写作过程B、编纂过程C、修改过程D、构思过程15、《朝花夕拾》正文后的“后记”讲的是(D)A、本书的写作过程B、本书的编纂过程C、本书的修改过程D、与《二十四孝图》相关的内容16、《狗·猫·鼠》是一篇(B)A叙事散文B议论散文C抒情散文D杂文17、《狗·猫·鼠》写到了作者何种生活经历(C)A、养狗B、养猫C、养隐鼠D、都不是18、《狗·猫·鼠》开头提到的“名人”“教授”“大脚色”“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是(A)A、一种人B、两种人C三种人D四种人19、《阿长与<<FONT face=宋体>山海经>》中提到的“阿长”是作者家的(A)A、长工B、短工C日工D钟点工20、《阿长与<<FONT face=宋体>山海经>》中提到的“阿长”是作者家的(D)A、打工仔B、打工妹C、小保姆D、老妈子21、《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是对本人的(A)A、尊称B蔑称C昵称D一般称呼22、《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我的母亲和许多别的人”称“阿长”为(A)A、长妈妈B、阿长C、阿妈D、长妈23、《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我的祖母”称“阿长”为(B)A、长妈妈B、阿长C、阿妈D、长妈24、《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我”一般情况下称“阿长”为(C)A、长妈妈B、阿长C、阿妈D、长妈25、《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我憎恶她的时候”称“阿长”为(B)A、长妈妈B、阿长C、阿妈D、长妈26、《阿长与〈山海经〉》中提到,“阿长”这个称呼体现其人的特点是(D)A、她的姓氏B、她的身材C、她的名字D、沿用其前对一个女工的称呼27、《山海经》是我国的一部(A)A、地理著作B、天文著作C、神话(文学)著作D、历史著作28、《阿长与〈山海经〉》中,长妈妈管《山海经》叫(C)A、“山海经”B、“画儿书”C、“三哼经”D、都不是29、《二十四孝图》是一部宣扬何种思想的著作(A)A、封建孝道B、封建迷信C、因果报应D、都不是30、下列神话不是出自《山海经》的是(D)A、精卫填海B、夸父追日C、大禹治水D、愚公移山31、出自《二十四孝图》的故事有(A)A、子路负米B、刻舟求剑C、拔苗助长D、智子疑邻32、不出自《二十四孝图》的故事有(A)A、郑人买履B、黄香扇枕C、陆绩怀橘D、哭竹生笋33、出自《二十四孝图》的故事有(C)A、破釜沉舟B、卧薪尝胆C、卧冰求鲤D、中流击楫34、不出自《二十四孝图》的故事有(D)A、老莱娱亲B、郭巨埋儿C、黄香扇枕D、闻鸡起舞35、《五猖会》写的是一种(A)A、迎神赛会B、祭祀活动C、民间艺术D杂技表演36、举办“五猖会”的地点是在(B)A、绍兴城西关B、绍兴城东关C、绍兴城南关D、绍兴城北关37、“五猖会”中的“五猖”指的是(A)A、五通神B、五种人C、五种动物D、都不是38、下列项目中属于“五猖会”表演节目的是(A)A、高跷B、旱船C、秧歌D、舞狮39、下列项目中不属于“五猖会”表演节目的是(D)A、高跷B、抬阁C、马头D、舞狮40、《五猖会》中作者写急于去看五猖会的情景类似于(A)A、去看社戏B、去百草园玩C、去三味书屋读书D、去仙台医专求学41、《五猖会》对急于去看的东关五猖会的盛况(B)A、具体描绘了B、没有具体描绘C、形象描绘了D、详细描绘了42、《五猖会》对父亲让我背《鉴略》的情景(A)A、具体描绘了B、没有具体描绘C、一笔带过D、都不是43、《五猖会》中作者对东关五猖会的盛况(D)A、印象深刻B、印象一般C、印象模糊D、完全忘却44、《五猖会》中作者对父亲让我背《鉴略》的情景(A)A、印象深刻B、印象一般C、印象模糊D、完全忘却45、《无常》中写到的“无常”是(B)A、一个人B、一种鬼神C、一个形容词D、一种动物4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迎神赛会上所扮鬼物的是(D)A、鬼王B、鬼卒C、活无常D、红脸关公47、下列各项中属于迎神赛会上所扮鬼物的是(A)A、鬼王B、黑旋风李逵C、阎王爷D、红脸关公48、《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的百草园里的昆虫有(C)A、蜘蛛B、蜜蜂C、蟋蟀D、蝎子4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未写到的百草园里的昆虫有(D)A、鸣蝉B、黄蜂C、斑蝥D、蚂蜂50、《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的百草园里的植物有(B)A、蔷薇B、何首乌C、月季D、玫瑰二、多选题: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的百草园里的植物有(ABCD)A、覆盆子B、何首乌C、木莲D、皂荚树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的百草园里的动物有(ABCD)A、云雀B、蜈蚣C、鸣蝉D、蟋蟀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的百草园里的景物有(ABC)A、菜畦B、石井栏C、皂荚树D、花园4、鲁迅在三味书屋学习时从事的学习活动有(ABC)A、读书B、习字C、对课D、学算术5、鲁迅上课时常趁先生不注意用荆川纸绣像,绣得最多的是(AB)A、《荡寇志》B、《西游记》C、《三国演义》D、《红楼梦》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与“怪哉”这个典故无关的人物是(CD)A、汉武帝B、东方朔C、魏征D、刘伯温7、《父亲的病》一文的体裁不是(ABD)A、小说B、诗歌C、散文D、戏剧8、《父亲的病》一文中的“父亲”不是(ACD)A、小说中虚构的B、生活中真实的C、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D、戏剧中的主角9、《父亲的病》中给父亲看过病的医生有(AB)A、一位不知名的“名医”B、陈莲河C、张仲景D、华佗10、《父亲的病》中父亲得的病不是(BCD)A、水肿B、肺结核C、流行性感冒D、急性肠胃炎11、给父亲看过病的那位不知名的“名医”常用的“药引子”有(AB)A、冬天的芦根B、经霜三年的甘蔗C、原对的蟋蟀D、平地木12、《朝花夕拾》中提到“百草园”的作品有(AB)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B、《父亲的病》C、《五猖会》D、《琐记》13、鲁迅作品中提到给父亲治病的那位“名医”常用的“药引子”的作品有(AB)A、《〈呐喊〉自序》B、《父亲的病》C、《藤野先生》D、《范爱农》14、《琐记》中提到的人物有(ABC)A、衍太太B、沈四太太C、母亲D祥林嫂15、鲁迅在南京雷电学堂学习时所做的功课有(ABC)A、读英文B、读汉文C、做汉文D、做数学16、鲁迅在南京矿路学堂学习时所学的功课有(ABCD)A、格致B、地学C、金石学D、小学集法17、鲁迅在南京矿路学堂学习时阅读到的新书报有(ABC)A、《天演论》B、《时务报》C、《译学汇编》D、《新青年》18、藤野先生不是(BCD)A、日本人B、中国人C、韩国人D、泰国人19、鲁迅先生到日本留学前不在以下这些地方读书(ACD)A、北京B、南京C、东京D、西京20、鲁迅一生思想发生巨大转折的地方不是在(ABC)A、中国北京B、中国南京C、日本东京D、日本仙台21、鲁迅变化了的思想不是(ACD)A、学医救国B、弃医从文C、投笔从戎D、弃文从医22、导致先生思想发生巨大转折的原因是(CD)A、赏樱花事件B、学跳舞事件C、匿名信事件D、看电影事件23、下列各项属于藤野先生相貌特征的是(ABC)A、黑瘦B、八字须C、戴着眼镜D、穿一件旧外套24、为说明“物以稀为贵”,作者举的例子有(AB)A、北京的白菜B、福建的芦荟C、广东的荔枝D、新疆的哈密瓜25、“匿名信事件”中引用《新约》上的句子不是(ABD)A、阿弥陀佛!B、阿门!C、你改悔罢!D、我的上帝!三、判断题:1、《藤野先生》写于作者在厦门大学任教时。

(∨)2、《范爱农》是一篇小说。

(×)3、藤野先生的全称是藤野严九郎。

(∨)4、《藤野先生》中“匿名信事件”里引用《新约》上的句子是“你改悔罢!”(∨)5、“黑瘦”、“浓墨的隶体‘一’字须”都是藤野先生的相貌特征。

(×)6、导致鲁迅先生思想发生巨大转折的原因是“看电影事件”。

(∨)7、鲁迅先生到日本留学前在北京读书。

(×)8、《父亲的病》中给父亲看过病的第二位医生叫陈莲河。

(∨)9、《父亲的病》中也提到过“百草园”。

(∨)10、《父亲的病》一文中的“父亲”是虚构的人物。

(×)1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与“怪哉”这个典故有关的人物是东方朔。

(∨)12、鲁迅上课时常趁先生不注意用宣纸绣像。

(×)1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的百草园里的景物有菜畦、石井栏、皂荚树。

(∨)14、红脸关公属于《五猖会》中所写的迎神赛会上装扮的鬼物。

(×)15、《无常》中写到的“无常”是一种鬼神。

(∨)16、《五猖会》中作者对父亲让我背《鉴略》的情景印象深刻。

(∨)17、《五猖会》中作者对急于去看的东关五猖会的盛况没有具体描绘。

(∨)18、《父亲的病》中父亲得的病不是水肿。

(×)19、《父亲的病》一文的体裁是小说。

(×)20、“五猖会”上表演的节目有高跷、抬阁、马头。

(∨)21、出自《二十四孝图》的故事有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和哭竹生笋。

(∨)22、《二十四孝图》是一部宣扬封建孝道思想的著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