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研一课程,大陆地壳演化考试资料整理

合集下载

中国地质学复习资料

中国地质学复习资料

1.中国区域大地构造研究中国及其邻区地壳及其岩石圈形成演化的一门宏观地质学。

2. 举例说明我国地形特征与大地构造单元之间的关系阶梯状地形从西向东递降,可分成四个台阶:第一台阶:青藏高原海拔4000-5000米以上,号称世界屋脊,主体构造单元为滇藏造山系。

第二台阶:青藏高原以北,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以西,海拔1000-2000米,包括内蒙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及塔里木、准噶尔和四川等大型盆地与山脉相间。

第三台阶:包括松辽、华北、江汉等东部平原、平原东侧的胶辽山地、东南沿海山地。

第四台阶:从鸭绿江口到广西北海,沿蜿蜒海岸线以东的近海大陆架。

这是一个起伏和缓,略向东南倾斜的水下大平原,一般水深几十到百余米,而南海水深达成2000-4000 m属于边缘海深海洋盆。

3.单式大陆、复式大陆单式大陆:陆地面积大,活动性小,如西伯利亚和北美。

复式大陆:每个陆块面积小,具有多元性,它们来自不同的古大陆,具有较大的活动性的大陆,如中国和亚洲。

4. 中国莫霍面等深线特征及其成因莫霍面等深线图——反映地壳厚度与上地幔起伏地形高低与莫霍面(M)深度成镜象反映青藏高原(M)面埋深50-60km,最厚达70 km,而东部(M)面埋深20-30 km,地壳厚度减薄,说明地幔软流圈的上隆;有两个地幔斜坡带(梯度带)青藏高原的边缘(M)面埋深从50-60 km,变化幅度10 km,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是第二个梯度带(M)面埋深从36-40 km,变化幅度4 km,东部为地幔隆;其它大部分地区为地幔坪。

地壳厚度等深线走向与山脉走向一致说明(M)面起伏与山脉都是最新构造运动的产物,其历史一般不超过10Ma-3Ma,青藏高原新到0.9-0.8Ma(Q1末),所以,(M)面埋深图反映的是现代构造格局。

阴山-燕山山脉、秦岭-大别山、南岭等三条东西向山脉在(M)面起伏上无反映,说明这些山脉比(M)面的形成要老,现在是无根的山脉。

5. 中国造山运动分为几个旋回?时代?加里东旋回(Pz1)早古生代海西旋回(D3—P1)印支旋回(T3—J1)燕山旋回(J1—K2)喜马拉雅旋回(E—Q)6.我国热流值较高的地区有哪些?是什么原因导致的?(1)我国克拉通的热流值普遍偏高。

山东省考研地质学复习资料地球演化与构造梳理

山东省考研地质学复习资料地球演化与构造梳理

山东省考研地质学复习资料地球演化与构造梳理地球演化是地质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涉及到地球自形成以来的演化过程、地壳构造演化、岩石演化等方面的内容。

地球构造则研究地球内部的构造特征、岩石圈的运动、地震、火山等地质现象。

在山东省考研地质学复习中,地球演化与构造是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

本文将对地球演化与构造进行梳理,帮助考生理解和掌握此部分知识。

一、地球演化概述地球的演化可以分为原始地壳形成、地壳再造与维持和现代构造与演化三个阶段。

1. 原始地壳形成早期地球物质凝聚形成了地幔和上地壳。

地球演化的初期,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地壳形成的岩石为火成岩和一些少量堆积岩。

2. 地壳再造与维持地壳再造是地球长期演化的重要内容。

它包括造山运动、地壳平衡调整和构造地貌的形成等。

造山运动是地壳再造的核心过程,是由板块构造活动引起的,主要表现为地壳褶皱、断裂和重力滑动等。

3. 现代构造与演化现代构造演化主要指地球表面的大地构造和构造地貌的演化。

大地构造是指地球表面的地形、地势和地球物质分布的总体特征。

构造地貌是地壳构造运动的结果,包括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台地、峡谷等地貌类型。

二、大地构造大地构造是地球表面的整体形态以及地球材料分布的总体特征。

1. 山地山地是地球表面凸起相对较高的地区,是构造运动的结果。

山地的形成涉及到地壳的抬升和折叠,主要有隆升型山地和折叠型山地两种类型。

2. 高原高原是指相对平坦、海拔较高的地区。

高原的形成主要与地壳隆起和侵蚀作用有关,可分为构造性高原和侵蚀性高原。

3. 丘陵丘陵是地表起伏较小的区域地形,形成原因较为复杂,既与构造运动有关,也与侵蚀作用有关。

4. 盆地盆地是地壳下沉形成的相对于周围地区海拔较低的地区,具有较大的平坦面积,常常是生产、交通和人口集聚的重要区域。

5. 台地台地是由侵蚀和卸荷作用形成的地形地貌单元,是比较平坦的地区,与高原有相似之处,但海拔较低。

6. 峡谷峡谷是由溪流或河流侵蚀而成的狭长而深的地形,具有陡直的岩壁和狭窄的河床。

中国科学院大学,岩石地球化学考题预测+复习要点+目录

中国科学院大学,岩石地球化学考题预测+复习要点+目录

目录1、简述类质同象法则,并举例说明它对微量元素集中和分散的影响.................................................... - 1 -2、举例说明在岩浆岩中主要造岩矿物和副矿物的分离对Rb、Sr或REE等元素的影响; ................ - 1 -3、简述在什么条件下可能发生地幔和地壳的部分熔融;........................................................................ - 2 -4、地幔的地球化学不均一性表现在哪里?说明四种端元组分的差异及成因; .................................... - 4 -5、造成地幔不均一性的可能因素有哪些?................................................................................................ - 5 -6、简述大陆岩石的同位素组成变化大于大洋岩石同位素组成变化的原因? .......................................... - 6 -7、简述I型、S型、A型花岗岩的概念与区别标志 ................................................................................. - 6 -8、简述埃达克岩定义、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机制........................................................................ - 7 -9、对比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的结构和组成................................................................................................ - 8 -10、简述早期地壳演化期太古代高级地质体的岩石组合;...................................................................... - 8 -11、简述洋中脊玄武岩、洋岛玄武岩、岛弧玄武岩的组成、主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以及成因机理构造环境。

河南省考研地质学复习资料地球构造演化知识点总结

河南省考研地质学复习资料地球构造演化知识点总结

河南省考研地质学复习资料地球构造演化知识点总结河南省考研地质学复习资料:地球构造演化知识点总结地球构造演化是地质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关注着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球表面的演化过程。

作为河南省考研地质学的复习资料,本文将总结地球构造演化的知识点,并提供适合考研复习的内容。

以下是地球构造演化的主要知识点。

一、结构地质学1. 地球的结构地球的结构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

其中,地壳为最外层,地幔为中层,地核为最内层。

地壳又可细分为地壳板块,每个板块由大陆壳和海洋壳组成。

2. 构造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研究地球的构造和构造形态。

其中,构造是指地球内部岩石在各种力的作用下所表现出的各种形状和构造形态。

构造形态包括褶皱、断裂、地块等。

二、板块构造理论1. 主要板块地球的地壳板块可以划分为主要板块和辅助板块。

主要板块包括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等。

这些板块相互作用并导致地质效应,如地震、火山喷发等。

2. 板块边界板块边界可分为三类:板内边界、板间边界和边缘边界。

板内边界是同一板块内不同部分的交界线,板间边界是不同板块之间的交界线,而边缘边界则是板块与大洋或大陆边缘的交界线。

三、地球演化理论1. 岛弧理论岛弧理论是解释地球地壳演化的重要理论之一。

该理论认为,在弧形地带,岛弧与陆块的相互作用导致火山作用和构造变动,从而形成地壳的变动与演化。

2. 大陆漂移理论大陆漂移理论是指地球上的大陆在地质历史上移动的现象。

根据该理论,地球上的大陆曾形成一个超级大陆,随后发生了漂移,分散成现在的大陆。

四、地震与地震预测1. 地震原理地震是地球内部岩石因地壳运动而发生应力积累和释放的现象。

当岩石达到破裂极限时,就会产生地震。

2. 地震波地震波是地震能量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动。

主要有P波、S波和表面波等类型的地震波。

3. 地震预测地震预测是指基于地震学理论和地震活动规律,通过观测和分析地震前兆,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地震的发生概率。

综上所述,地球构造演化是地质学中一个关键的研究领域。

中考地理地球的结构和地壳运动专题历年真题及答案解读

中考地理地球的结构和地壳运动专题历年真题及答案解读

中考地理地球的结构和地壳运动专题历年真题及答案解读地球的结构和地壳运动一、地球的结构地球是一个由不同层次组成的巨大行星,其主要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1. 地壳: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态岩石层,与我们生活的地表直接接触。

地壳分为大陆壳和海洋壳两种类型。

大陆壳主要由花岗岩、片麻岩等组成,厚度较厚;而海洋壳主要由玄武岩组成,较薄。

地壳厚度在不同区域有所不同,一般大陆壳约30-70公里,海洋壳约5-10公里。

2. 地幔:地幔位于地壳下方,由岩石和熔融态物质组成。

它是地壳和地核之间的过渡层。

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两个层次,上地幔主要为固态物质,下地幔则是由固态和半固态物质混合构成。

地幔的厚度约为2900公里。

3. 地核:地核是地球的最内部,由铁和镍等金属组成。

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两个部分。

外核主要由熔融的金属物质组成,内核则为固态。

地核的直径约为3480公里,约占地球半径的20%。

二、地壳运动地壳运动指的是地表上地壳岩石的运动和变形。

1. 构造运动: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地壳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

地球的地壳被分为多个大板块,它们以深海岩浆喷发带或大地震带为界相互靠近或远离,造成地壳变形和地震活动。

常见的构造运动有地壳的悬崖峭壁、山脉的抬升、地裂缝的形成等。

2. 地壳变动:地壳变动主要包括地壳隆起、地壳沉降、地壳伸展和地壳挤压等现象。

地壳变动往往与构造运动密切相关,例如,地球多年以来发生的造山运动使某些区域的地壳产生隆起或抬升现象,而地球内部的地壳伸展则可能导致地壳溃塌和地震等自然灾害。

三、历年真题及答案解读以下是中考地理中与地球的结构和地壳运动相关的历年试题及答案解读:【题目一】以下哪个说法正确?A. 大陆壳比海洋壳更薄。

B. 地壳的厚度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样的。

C. 上地幔是地壳的最外层。

D. 地幔由固态岩石组成。

【答案解读】选项A是正确的。

根据地壳的组成和分布特点,大陆壳比海洋壳更厚。

【题目二】地壳运动能够引发哪些现象?A. 大陆漂移及地震活动。

中科院大学-构造地质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解读

中科院大学-构造地质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解读

1.1应变椭圆:在二维应变中,初始为单位半径的圆,经均匀变形后为一椭圆。

1.2石香肠构造:是不同力学性质的岩系互层受到垂直或近垂直岩层挤压时形成的,软弱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强硬层被拉伸、以致拉断,构成剖面上形态各异,平面上平行排列的长条块段状,即石香肠。

1.3窗棂构造:由强硬层组成的形似一排棂柱状的大型线状构造,他代表横向上挤压缩短。

1.4褶劈理:发育于具有先存次生面理的岩石中,它是一组切过先存次生面理的差异性平行滑动面。

1.5伸展褶劈理:是褶劈理的一种,韧性剪切带内发育的晚期褶劈理,与糜棱面理成小角度(约35°)相交,其运动方向反映沿糜棱面理的伸展方向,所以叫伸展褶劈理1.6.A-线理:是指与物质运动方向平行的线理。

由于其与最大应变主轴A轴一致,顾又称A 型线理,如拉伸线理,矿物生长线理。

1.7.S-C-C’面理:S-C面理:组构是一种普遍发育于韧性剪切带中的构造组合形式,即由S面理和C 面理组成。

其中,S面理是先于C面理的挤压面理,C面理是形成稍晚的剪切面理。

1.8A型褶皱:指褶皱枢纽与A线理平行的褶皱,常发育于强烈韧性剪切带中。

褶皱轴与a线理具有等同的运动学意义,即指示物质运动方向。

1.9鞘褶皱:是特殊的A褶皱,因形似刀鞘而得名,是韧性剪切带的标志性构造之一,其规模一般几米到几百米,有的可达数公里。

大多呈扁圆状、舌状或圆筒状,多数为不对称褶皱,沿剪切方向拉的很长。

1.10.眼球构造:强硬的碎斑(porphyroclast)与其周缘的弱的基质的动态重结晶的集合体或优选定向,形成不对称的眼球构造。

可分为σ型和δ型。

残斑的拖尾指示剪切方向。

1.11压力影构造:是矿物生长线理的另一种表现,常产出于低级变质岩中。

压力影构造由岩石中相对刚性的物体及其两侧(或四周)在变形中发育的同构造纤维矿物组成1.12雪球构造:剪切带中常伴随同构造期的石榴石等轴矿物的变斑晶(porphyroblast)在剪切作用过程中生长,即边旋转边生长,类似于滚雪球,形成螺旋式尾巴,指示相反剪切方向。

中科院区域地质与大地构造复习题答案

中科院区域地质与大地构造复习题答案

分析固定论与活动论大地构造学的主要理论差别所谓固定论是指主张大陆固定、大洋永存,或虽然大陆与海洋位置曾有互换,但也是原地垂直运动的地壳运动观。

与此相对,活动论认为在地质历史时期,不同大陆的位置对于地极以及大陆之间都发生过大规模相对位移。

固定论的代表是槽台学说,基本思路是在早起地壳强烈下降,接受沉积,后期褶皱、抬升成山,且升降运动频繁,故形成一套有韵律性的复理石建造。

地槽从接受巨厚沉积,伴随着蛇绿岩的形成,再经褶皱抬升,伴随着中酸性岩浆活动,最后经长期演化侵蚀转变为地台,这一演化过程成为造山旋回。

但是槽台学说并没有阐明地槽的发生、发展、迁移和封闭的本质,也不能解释为什么地壳上会出现长条状的活动带及其间的大面积稳定区。

仅仅着眼于某一区域的自身发展,忽略了各地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彼此联系。

最重要的是在现今地球上,不能确定地槽到底出现在一个什么样的地质环境。

活动论的代表是板块构造。

固体地球上层垂向上可划分为物理性质截然不同的两个圈层——上部的刚性岩石圈和下部的塑性软流圈。

侧向上又可以分为若干个大小不一的板块,板块之间相互运动。

在地幔物质对流、洋中脊推挤、重力滑脱及下行板块的拖拽的作用下,板块发生俯冲消亡形成一系列的沟、弧、盆等构造单元,在洋中脊处新的洋壳又生长出来。

发生更新的主要是洋壳物质,陆壳也会通过拆沉作用发生小规模的消亡,再通过岩浆底垫或板块俯冲发生垂向和侧向上的增生。

各类板块边缘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从板块的相对运动方式来看,将板块边缘分为三种类型:分离型板块边界,相当于大洋中脊轴部,两次板块相背离开。

中脊轴部是海底扩张中心,当两侧板块拉开,软流圈物质上涌,冷凝成新的洋底岩石圈,并添加到两侧板块的后缘上,故又称分离型边界或建设型边界。

以洋脊为中心,向两侧地势逐渐降低,且沉积物厚度逐渐增大。

洋脊新生成的岩石,在海水的作用下发生蛇纹石化。

在大洋中脊顶部,地震集中在极窄的地带,宽度通常不到20公里,这里集中着全球百分之九十的浅源地震。

大学地科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地科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地科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久?A. 24小时B. 12小时C. 36小时D. 48小时答案:A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 氧B. 硅C. 铝D. 铁答案:A3. 板块构造学说是由哪位科学家提出的?A. 魏格纳B. 赫斯C. 哈姆D. 李四光答案:B4. 地球上的大气层中,最外层是?A. 对流层B. 平流层C. 电离层D. 散逸层5. 地壳中含量第二多的元素是?A. 硅B. 铝C. 铁D. 钙答案:B6. 地球的磁场是由什么产生的?A. 地球内部的液态铁B. 地球表面的岩石C. 地球的自转D. 太阳风答案:A7. 地壳中含量第三多的元素是?A. 铁B. 钙C. 钠D. 钾答案:C8. 板块构造学说中,板块之间的边界类型不包括?A. 俯冲带B. 转换断层C. 地缝合线D. 地幔柱答案:D9. 地球上的大气层中,对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B. 平流层C. 电离层D. 散逸层答案:A10. 地壳中含量第四多的元素是?A. 钾B. 钙C. 镁D. 钛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地球的气候?A. 太阳辐射B. 大气成分C. 海洋洋流D. 地壳运动答案:A, B, C, D12. 地壳中常见的矿物有?A. 石英B. 长石C. 云母D. 黄铁矿答案:A, B, C13. 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A. 地壳B. 地幔C. 地核D. 地缝合线答案:A, B, C14. 以下哪些是地球的自然圈层?A. 岩石圈B. 水圈C. 大气圈D. 生物圈答案:A, B, C, D15. 地壳中常见的岩石类型有?A. 火成岩B. 沉积岩C. 变质岩D. 风化岩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从西向东。

(对)17.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部分。

(对)18. 地球的内核是液态的。

(错)19.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矿物是石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点1 陆壳的起源1 地球的形成年龄和前寒武纪地质年表地球形成年龄为45.67亿年2 月球的启示月球起源的三种学说一、分裂说——认为月球原是地球赤道区的一部分。

在太阳系形成初期,所有的行星都处在高温熔融且高速自转的状态。

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有些部分被从行星上甩了出去,形成卫星。

月球也是这么来的。

但是据现代科学家们的模拟计算,地球诞生时的离心力只不过是现在的4倍,不可能将这么大质量的物质抛出去。

分析月岩样本也能发现,月球和地球的化学成分有很大不同。

二、同源说——认为月球和地球是从同一块原始星云中分别凝聚成团诞生的。

但是它也同样面临着化学成分不同这一难题。

三、俘获说——认为月球原来是一颗离地球不远的小行星,受地球引力吸引成为围绕它转动的卫星。

这一说法较好地解释了上面的难题,但也存在着明显缺陷。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并不比月球大多少,要俘获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月球的年龄:通过地球与月球的对比,一般认为它们都形成于45-46亿年前后,月球最古老岩石4.456 Ga月壳的组成:月壳辉长岩+苏长岩+斜长岩高地(4-4.4Ga),高地之间是月海玄武岩(3.8-3.3Ga),高地的岩石类型主要由斜长岩( Anorthosite )和辉长岩( gabbro )组成,月球的结构核、幔、壳撞击构造:月海,就是陨石冲击坑,主要的岩石类型为玄武岩月球的演化:岩浆海学说:月球表面熔融成岩浆海(44亿年)~~~分异成三层壳慢结构:斜长岩层、富钛铁矿层、低钛橄榄辉石岩层(43亿年)~~~富钛铁矿层下沉至月幔(39-41亿)年3 地球先有陆还是先有洋地球最古老的物质锆石,~4.4Ga (Jack Hills, Australia)地球最古老的岩石长英质片麻岩,~4.1Ga (Acasta, Canada)最古老的成规模的陆壳:片麻岩+表壳岩,~3.8Ga (Greenland)锆石-比较好的定年办法:形成于岩浆、变质以及热液条件下U和Th含量高、Pb含量低重要的U-Pb定年矿物以及Lu-Hf同位素测定有较高的封闭温度可有岩浆生长环带和变质环带或交代环带原位分析会得到多个年龄和不同阶段的信息锆石形态学和地球化学是区分不同成因的锆石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合理的解释锆石年龄的地质意义根据锆石的REE含量和长英质熔体和锆石之间元素的分配系数,可以估算母岩浆REE 含量。

根据LREE富集HREE亏损的老锆石计算所得的熔体成分具有太古宙花岗岩的特征(TTG,Martin et.al.,2005)。

如Jack Hills的锆石具有的稀土特征与Acasta片麻岩(TTG)相同(Hoskin,2005)。

因此,Jack Hills锆石结晶于TTG类的长英质岩浆。

Jack Hills 锆石具有环边结构,指示在 4.4-4.0Ga之间经历了改造(重熔re-melting)。

这也暗示Hadean大陆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可以被岩浆和沉积过程所改造氧同位素测量结果(d18O = 5.4 -15)计算所得其母岩浆氧同位素为d18O =7-11 (Mojzsis et al., 2001; Peck et al., 2001; Wilde et al., 2001)。

从而认为这些锆石包含与液态水在地表或者近地表相互作用的地壳物质。

这些数据的重要性在于它们指示早在4.4Ga的Hadean时期,液态水(海水?)可能存在于地球表面。

另外,也指示在石榴石稳定域内,TTG类岩浆的起源来自于变玄武岩的含水熔体(Martin, 1986; Martin et al., 2005),暗示水圈的存在总之,Jack Hills锆石说明早在4.4Ga就存在与TTG类似的大陆地壳并且在整个Hadean 时期被持续的产生和改造。

地壳也是稳定的并足以经受陨石的冲击。

另外,锆石氧同位素组成和Hadean地壳成分(TTG)都支持Hadean时期地球表面存在液态水,这也是讨论早期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强有力的根据。

Jack Hills 锆石年龄( 4404±8Ma)的意义➢根据锆石的REE含量和长英质熔体和锆石之间元素的分配系数,可以估算母岩浆REE 含量。

根据LREE富集HREE亏损的老锆石计算所得的熔体成分具有太古宙花岗岩的特征(TTG,Martin et.al.,2005)。

如Jack Hills的锆石具有的稀土特征与Acasta 片麻岩(TTG)相同(Hoskin,2005)。

因此,Jack Hills锆石结晶于TTG类的长英质➢锆石中存在石英、长石、角闪石、黑云母、独居石的矿物包体,这些矿物和锆石同时结晶,是典型的花岗质岩石矿物( Wilde et al., 2001; Cavosie et al., 2004)。

花岗质岩石是大陆地壳的主要成员,因此可以推断大陆地壳在4.4Ga已经存在。

➢Jack Hills锆石不仅仅记录4.4Ga的年龄,还记录了几次大陆地壳产生的事件。

在锆石年龄频率柱状图中显示4.4、4.25、4.2、4.0Ga的地壳生长事件( Cavosie et al. ,2004)。

据此可以推断Hadean大陆地壳的生长持续了400Ma。

4 最古老的陆壳38亿年的地幔亏损:这种强烈亏损的地幔只存在3800Ma以前强烈亏损地幔的出现暗示地球在早期或者有过强烈的陆壳形成时期或者存在类似于月球的岩浆海式的陆壳形成过程反映在3800Ma以后存在有弱亏损地幔或者LREE富集的大陆地壳物质的混合。

38亿年陆壳的组成TTG的意义:➢TTG is the widespread composition of the Archaean crust between 3.8 and 2.5 Ga, crust which is considered as generated by hydrous basalt melting, possibly in subduction like environment (Martin et al., 2005).➢The ages obtained on the Amitsoq gneisses indicate that as early as 3.87 Ga ago, these mechanisms were already active and efficient, able to generate the huge volumes of continental crust observed at Amitsoq.基性岩表壳岩的意义 :The Isua and Akilia supracrustal rocks are extremely important, because they represent the oldest huge volumes of rocks so far recognized (Nutman et al., 1996), but also because:➢They contain sediments, thus demonstrating the existence of a hydrosphere (ocean?) as old as 3.87 Ga.➢The origin of sediments has been subject to active discussion.●Pure chemical origin, or transformation (metasomatism) of pre-existing magmatic rocks (Rose et al., 1996; Fedo, 2000; Fedo et al., 2001; 2002; Myers, 2001; Bolhar et al., 2004).●Some parts of Isua supracrustals correspond to true clasticsediments of mixed mafic and felsic provenance. The weathering, erosion and transport of the clasts are strong arguments in favour of emerged continents as early as 3.87 Ga (Bolhar et al.,38亿年陆壳及其地质意义?至少从3800Ma开始,地球就已经开始发育一定规模的陆壳,只是由于后来受多次的变质、变形、岩浆和地外物质撞击作用的影响,使这些早期陆壳变得支离破碎(陆核?)抑或循环进入地幔,从而现在难以准确估计它的形成量。

要点2 早期陆壳的性质1 早期陆壳的岩石-构造单元(克拉通分为高级区和绿岩带)高级区:又称为太古宙麻粒岩-片麻岩区(带),岩石经受了高级变质作用,主要由片麻岩以及麻粒岩组成,它们提供了有关深部地壳演化的关键资料特征:片麻岩(TTG和花岗质)>80%;层状岩体(斜长岩-辉长岩组合、辉长岩-超镁铁质岩组合);少量高级变质的表壳岩;高级变质作用;穹隆构造;可强烈变形为条带状、眼球状片麻岩,高应力域和低应力域绿岩带:太古宙绿岩带保存的最古老的火山沉积盆地,一般未变质或浅变质,它们以向斜状出现,并被花岗岩侵入又称花岗岩-绿岩地体(带)特征:表壳岩组合(火山-沉积岩系),三段组合,科马提岩;低(未)变质作用;变形的向斜构造;花岗岩侵入;有片麻岩基底(或者不清楚)高级区与绿岩带的关系?关键难题:有片麻岩基底(或者不清楚)二者同时:蛇绿岩与岛弧、弧后盆地高级区老于绿岩带:造山带与古老陆块绿岩带老于高级区:古老洋壳转化为陆壳2 主要的岩石类型块状(侵入)岩类型成因层状岩石:前寒武纪层状岩体: 斜长岩太古宙层状岩体:斜长岩-辉长岩组合辉长岩-超镁铁质岩组合元古宙层状岩体:斜长岩(anorthosite)最早由Hunt(1863)提出,指的是以斜长石为主的岩石。

目前定义的斜长岩指斜长石含量>90%的侵入岩。

未发现与其成分相对应的火山岩斜长岩-辉长岩(含钛铁矿)目前普遍认为,月球斜长岩形成于月球的早期分异过程( > 4. 4 Ga) ,为漂浮于早期“岩浆海”之上的斜长石堆晶体(James et al, 1989) 。

此外,斜长岩在火星、金星及水星上可能也有分布(Ashwal, 1993) 。

虽然斜长岩在地球的各个地质时期(从4. 4 Ga前至现在)均有出现,然而巨晶斜长岩(太古宙)、岩体型的斜长岩(元古宙),具有明显的时限性。

有关斜长岩成因和地球动力学等问题的解决,对于揭示行星地质演化过程、不同阶段的壳- 幔作用特征等有重要意义。

类型岩石学特征4种重要的岩石类型TTG片麻岩:又称为“灰色片麻岩”(grey granulite),是由奥长花岗岩(trondhjemite)、英云闪长岩(tonalite)、花岗闪长岩(granodiorite)三种成分组成的片麻岩组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