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考试试卷
中医适宜技术题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试卷科室: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30分)1.穴位热敷现象不包括()A、透热B、扩热C、传热D、散热2.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的是()。
A、三阴交B、渎鼻C、足三里D、外膝眼3.雷火灸的作用不包括()A、活血化瘀B、祛风除湿C、消肿止痛D、通络散结4.钩活术疗法中局部放血目的是()A、祛瘀生新B、活血散结C、消肿止痛D、活血化瘀5.平衡针灸的作用机制就是针刺()A、中枢神经靶点B、外周神经靶点C、交感神经D、副交感神经6.带状疱疹常选用以下哪项疗法()A、平衡针B、火针C、铍针D、雷火灸法7.热敏灸疗法采用艾条悬灸的方法,可分为()A、单点温和灸、双点温和灸、三点温和灸、接力温和灸、循经温和灸。
8.钩活术疗法中进针钩治中不包括()A、钩治B、割治C、挑治D、灸疗9.头针疗法中治疗对侧下肢瘫痪选择的区域()A、运动区上2/5B、运动区中2/5C、运动区上1/5D、运动区中1/510.下列不属于头针疗法禁忌症的是()A 、孕妇B、囟门未完全闭合的婴幼儿C、70岁以上的老人D、心衰患者11.火针疗法中细火针的直径()A 、0.5mmB 、0.8mm C、1.1mm D、1.5mm12.火针疗法中散刺法常用于()A、头晕B、心悸C、呕吐D、麻木13.腕筋结常用的取穴是()A、神门B、列缺C、内关D、阿是14.腹痛为主的患者常选用雷火灸中()A、雀啄法B、小回旋法C、摆阵法D、螺旋灸法15.铍针整个治疗的关键步骤是()A、定位B、消毒C、进针D、松解16、青黛散外用主治:()A,积滞B.痛经. C.痄腮. D.泄泻.17、针刺中脘可治:()A,胁痛. B.感冒. C.咳嗽. D.中风.18、风寒咳嗽选用中成药:(D)A,羚羊清肺丸. B.川贝枇杷膏. C.二陈丸. D.通宣理肺丸.19、风寒感冒主证:()A,发热、咽喉疼痛、痰黄粘稠. B.鼻塞、时流清涕、痰清稀色白.C.年老或体虚、恶风寒、或发热、倦怠无力D.发执恶风、头身困重、胸脘痞闷.20、痰湿阻肺选用中成药:()A,羚羊清肺丸. B.川贝枇杷膏. C.二陈丸. D.通宣理肺丸.21、风热感冒主证:()A,发热、咽喉疼痛、痰黄粘稠. B.鼻塞、时流清涕、痰清稀色白.C.年老或体虚、恶风寒、或发热、倦怠无力D.发执恶风、头身困重、胸脘痞闷.22、视物眩转,头重如裹,胸闷恶心食少多寐,属那种证型眩晕。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试卷

新天中心卫生院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测试卷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共计30分,每题2分)1、中医药适宜技术是临床实践的经验结晶,下列叙述不妥的的是()a简便易学b安全可靠c疗效确切d经济效益高2、拔罐疗法的作用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负压原理b温热作用c机械刺激作用d热胀冷缩原理3、下列属于拔火罐禁忌症的是()a痈疽疮疡初起未溃b风湿痹痛c胃脘痛d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温和灸时,艾条点燃的一端距施灸部位的皮肤约()a0.5厘米b1厘米c3厘米d5厘米5、关于艾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b施灸过后,皮肤出现微红现象属正常c施灸后皮肤局部出现较大水泡可无需处理d孕妇腰骶部不宜艾灸6、以下哪项不属于刺血疗法的常用腧穴a大椎b十宣c神阙d少商7、刺血疗法又称放血疗法,具有疏经通络,祛瘀生新之效果,以下不属于放血疗法作用的是a热病不退b肝阳上亢所致的高血压c神经性头痛d心悸8、敷贴疗法是将中草药贴于患处或穴位处的治疗方法,下列不属于敷贴疗法适应症的是()a清热解毒b活血化瘀c皮肤过敏d消肿止痛9关于敷贴疗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麻油或饴糖常作为药物的调和剂b疮疡成脓期药物应完全敷于创面c敷药后皮肤出现红疹瘙痒等过敏现象应停止使用d如敷新鲜中草药应将药物捣碎加少许食盐后拌匀平摊于棉纸上10、刮痧疗法的操作流程以下哪项不正确()a用75%酒精消毒刮痧板b刮拭方向应由下而上、由外而内,c每条经络或穴区依病情需要刮20至30次左右d刮痧力量应为单方向用力,回程不刮11、刮痧时如果如果痧色鲜红,呈点状常提示()a多为表证b病程长c预后差d里证12、针刺疗法中斜刺时针身与施刺平面呈多少度夹角()a15度b45度c60度d90度13、指切进针法适用于()a较短毫针针刺b较长毫针针刺c皮肤松弛部位针刺d皮肤浅薄处针刺14、推拿按摩中关于揉法的叙述以下错误的是()a频率为每分钟160—200次b操作时压力要柔和动作要协调c常用大小鱼际或掌根d用前臂带动腕关节做柔和摆动。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试题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试题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考试题(卷)姓名科别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70分):单选题:1.隔姜灸治疗癌症病人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所选主穴为(A )A.大椎隔俞脾俞胃俞B.肝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C.大椎肺俞脾俞肾俞D.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2.毫针的组成为(D )A.针尾、针根、针身、针尖B.针柄、针根、针身、针尖C.针尾、针根、针身、针尖D.针尾、针柄、针根、针身、针尖3.轻度晕针的处理一般选择(B )A.将患者移到通风处B.安静平卧C.针灸刺激D.综合救治4.运用三棱针治疗时,针对具体反应点最佳的选择方法是(D )A.点刺法B.散刺法C.刺络法D.挑刺法5.常见的针刺异常情况包括(A )A.晕针、滞针、弯针、断针、血肿、刺伤脏器B.晕针、滞针、断针、弯针、血肿C.滞针、弯针、断针、血肿、刺伤脏器D.晕针、滞针、弯针、断针、刺伤脏器6.常用的拔火罐方法包括(C )A.闪火法、架火法、贴棉法、水煮法B.贴棉法、投火法、闪火法、水煮法C. 闪火法、贴棉法、投火法、架火法D. 闪火法、贴棉法、水煮法、架火法7.失眠的危害包括(D )A.免疫力下降;引发高血压、心脏病、老年性痴呆B.记忆力减退;白天精神不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C.早衰、缩短寿命;影响生长发育;意外事故的发生D.以上都是8.失眠治疗五步法为(C )A.针刺、放血、透灸、耳压、走罐B.针刺、放血、耳压、透灸、走罐C.针刺、透灸、耳压、走罐、放血D.放血、耳压、走罐、针刺、透灸9. 五行对应的五脏为(C )A.目舌口鼻耳B.筋脉肉皮骨C.肝心脾肺肾D.胆小肠胃大肠膀胱E.酸苦甘辛咸10.十四经穴共有多少个?(B ).361 C11.板蓝根颗粒属于哪类中成药?(D )A.清热泻火B.清肝解毒C.清热祛湿D.清热解毒12.属于益气养阴剂的药物是(A )A.消渴丸B.补中益气丸C.六味地黄丸D.金匮肾气丸13.肺俞穴位于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C )A.0.5寸寸寸寸14.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寸的为何穴?(D )A.肝俞B.隔俞C.脾俞D.风门15.位于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的穴位是(A )A.阳陵泉B.丰隆C.悬钟D.足三里16.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处的穴位是(D )A.中府B.中极C.中髎D.中脘17.临床上要闭口取的穴位是(B )A耳门 B.下关 C.听宫 D.听会18.握拳,掌后横纹处所取穴位是(B )A.神门B.内关C.后溪D.太渊19.两虎口交叉,食指尖处是(A )B.合谷C.戒烟D.外关20.两手臂自然下垂,于大腿外侧中指尖达到处是(C )A.环跳B.阳陵泉C.风市D.梁丘21.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所取穴位是(B )A.后顶B.百会C.投维D.阳白22.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何处,胫骨内侧缘后方。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考试试卷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考试试卷(第一季度)单位: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四个答案,在括号内填入正确答案。
总分75分,每空3分1、青黛散外用主治:()A,积滞 B.痛经. C.痄腮. D.泄泻.2、针刺中脘可治:()A,胁痛. B.感冒. C.咳嗽. D.中风.3、风寒咳嗽选用中成药:()A,羚羊清肺丸. B.川贝枇杷膏. C.二陈丸. D.通宣理肺丸.4、风寒感冒主证:()A,发热、咽喉疼痛、痰黄粘稠. B.鼻塞、时流清涕、痰清稀色白. C.年老或体虚、恶风寒、或发热、倦怠无力 D.发执恶风、头身困重、胸脘痞闷.5、痰湿阻肺选用中成药:()A,羚羊清肺丸. B.川贝枇杷膏. C.二陈丸. D.通宣理肺丸.6、风热感冒主证:()A,发热、咽喉疼痛、痰黄粘稠. B.鼻塞、时流清涕、痰清稀色白. C.年老或体虚、恶风寒、或发热、倦怠无力 D.发执恶风、头身困重、胸脘痞闷.7、视物眩转,头重如裹,胸闷恶心食少多寐,属那种证型眩晕。
()A,肝阳上亢. B.心脾两虚. C.肝肾不足 D 、痰浊中阻8、饮食停滞胃痛证型选用中成药()A,三九胃泰颗粒. B.四君子汤. C.保和丸. D.附子理中丸.9、脾胃虚寒胃痛证型选用中成药()A,三九胃泰颗粒. B.四君子汤. C.保和丸. D.附子理中丸.10、八纲辨证中,哪一种是总纲:()A,表,里. B.寒,热. C.阴,.阳 D.虚,实.11、中医病脉有多少种:()A,20. B.15. C.28. D..27.12、寒凝血瘀型痛经使用中成药:()A,艾附暖宫丸. B.益母草膏. C.元胡止痛片. D.宁坤养血丸. 13、浮脉的特点:()A.轻取即得. B. 浮大满指 C.浮散无力 D.浮大中空14、固摄作用是哪一和物质的功能()A.血 B气. C.津液 D.痰液15、痰饮的形成与哪三脏密切相关()A,心,肝,肾. B.心,肺,脾. C肺,脾,肾. D.肺,肝,肾16、下列事物的五行归属,哪一项是不对的?()A、木—肝、春、东B、土—脾、夏、南C、金—肺、秋、西D、水—肾、冬、北17、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肝之“母”是:()A、心B、肺C、脾D、肾18、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脾之“子”是:()A、心B、肺C、肝D、肾19、根据五行相克规律,肺之“所胜”是:()A、心B、脾C、肝D、肾20、根据五行的相克规律,肾之“所不胜”是:()A、心B、肺C、脾 D肝21、肾藏精以滋养肝血,用五行学说解释就是:()A、木生火B、火生土C、土生金D、水生木22、肺气的肃降,能制约肝气的上升,肺与肝的这种关系属于五行学说中的:()A、相生关系B、相克关系C、相乘关系D、相侮关系23、肾阴上升以制约心阳,用五行学说解释就是:()A、木克土B、土克水C、水克火D、火克金24、先有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肝水,从而形成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这种疾病的传变称为:()A、母病及子B、子病犯母C、相乘D、反侮25、肝气横逆犯脾,用五行学说解释就是:()A、木克土B、木乘土C、木不疏土D、土侮木二、填空题。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考试试卷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考试试卷(第一季度)单位: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四个答案,在括号内填入正确答案。
总分75分,每空3分1、青黛散外用主治:()A,积滞 B.痛经. C.痄腮. D.泄泻.2、针刺中脘可治:()A,胁痛. B.感冒. C.咳嗽. D.中风.3、风寒咳嗽选用中成药:()A,羚羊清肺丸. B.川贝枇杷膏. C.二陈丸. D.通宣理肺丸.4、风寒感冒主证:()A,发热、咽喉疼痛、痰黄粘稠. B.鼻塞、时流清涕、痰清稀色白. C.年老或体虚、恶风寒、或发热、倦怠无力 D.发执恶风、头身困重、胸脘痞闷.5、痰湿阻肺选用中成药:()A,羚羊清肺丸. B.川贝枇杷膏. C.二陈丸. D.通宣理肺丸.6、风热感冒主证:()A,发热、咽喉疼痛、痰黄粘稠. B.鼻塞、时流清涕、痰清稀色白. C.年老或体虚、恶风寒、或发热、倦怠无力 D.发执恶风、头身困重、胸脘痞闷.7、视物眩转,头重如裹,胸闷恶心食少多寐,属那种证型眩晕。
()A,肝阳上亢. B.心脾两虚. C.肝肾不足 D 、痰浊中阻8、饮食停滞胃痛证型选用中成药()A,三九胃泰颗粒. B.四君子汤. C.保和丸. D.附子理中丸.9、脾胃虚寒胃痛证型选用中成药()A,三九胃泰颗粒. B.四君子汤. C.保和丸. D.附子理中丸.10、八纲辨证中,哪一种是总纲:()A,表,里. B.寒,热. C.阴,.阳 D.虚,实.11、中医病脉有多少种:()A,20. B.15. C.28. D..27.12、寒凝血瘀型痛经使用中成药:()A,艾附暖宫丸. B.益母草膏. C.元胡止痛片. D.宁坤养血丸. 13、浮脉的特点:()A.轻取即得. B. 浮大满指 C.浮散无力 D.浮大中空14、固摄作用是哪一和物质的功能()A.血 B气. C.津液 D.痰液15、痰饮的形成与哪三脏密切相关()A,心,肝,肾. B.心,肺,脾. C肺,脾,肾. D.肺,肝,肾16、下列事物的五行归属,哪一项是不对的?()A、木—肝、春、东B、土—脾、夏、南C、金—肺、秋、西D、水—肾、冬、北17、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肝之“母”是:()A、心B、肺C、脾D、肾18、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脾之“子”是:()A、心B、肺C、肝D、肾19、根据五行相克规律,肺之“所胜”是:()A、心B、脾C、肝D、肾20、根据五行的相克规律,肾之“所不胜”是:()A、心B、肺C、脾 D肝21、肾藏精以滋养肝血,用五行学说解释就是:()A、木生火B、火生土C、土生金D、水生木22、肺气的肃降,能制约肝气的上升,肺与肝的这种关系属于五行学说中的:()A、相生关系B、相克关系C、相乘关系D、相侮关系23、肾阴上升以制约心阳,用五行学说解释就是:()A、木克土B、土克水C、水克火D、火克金24、先有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肝水,从而形成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这种疾病的传变称为:()A、母病及子B、子病犯母C、相乘D、反侮25、肝气横逆犯脾,用五行学说解释就是:()A、木克土B、木乘土C、木不疏土D、土侮木二、填空题。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考试试卷

邵阳县白仓镇卫生院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考试试卷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下面有四个答案,在括号内填入正确答案。
总分45分,每题3分。
1、青黛散外用主治:(C)A,积滞 B.痛经. C.痄腮. D.泄泻.2、针刺中脘可治:(A)A,胁痛. B.感冒. C.咳嗽. D.中风.3、风寒咳嗽选用中成药:(D)A,羚羊清肺丸. B.川贝枇杷膏. C.二陈丸. D.通宣理肺丸.4、风寒感冒主证:(B)A,发热、咽喉疼痛、痰黄粘稠.B.鼻塞、时流清涕、痰清稀色白.C.年老或体虚、恶风寒、或发热、倦怠无力D.发执恶风、头身困重、胸脘痞闷.A,发热、咽喉疼痛、痰黄粘稠.5、痰湿阻肺选用中成药:(C )A,羚羊清肺丸 B.川贝枇杷膏. C.二陈丸. D.通宣理肺丸.6、风热感冒主证:(A)A,发热、咽喉疼痛、痰黄粘稠.B.鼻塞、时流清涕、痰清稀色白.C.年老或体虚、恶风寒、或发热、倦怠无力D.发执恶风、头身困重、胸脘痞闷.7、视物眩转,头重如裹,胸闷恶心食少多寐,属那种证型眩晕。
(D )A,肝阳上亢. B.心脾两虚. C.肝肾不足 D 、痰浊中阻8、饮食停滞胃痛证型选用中成药(C )A,三九胃泰颗粒. B.四君子汤. C.保和丸. D.附子理中丸.9、脾胃虚寒胃痛证型选用中成药(D)A,三九胃泰颗粒. B.四君子汤. C.保和丸 D.附子理中丸.10、八纲辨证中,哪一种是总纲:(C)A,表,里 B.寒,热. C.阴,.阳 D.虚,实.11、中医病脉有多少种:(C)A,20 B.15. C.28. D..27.12、寒凝血瘀型痛经使用中成药:(A)A,艾附暖宫丸.B.益母草膏. C.元胡止痛片. D.宁坤养血丸.13、浮脉的特点:(A)A,轻取即得. B.浮大满指 C.浮散无力. D.浮大中空14、固摄作用是哪一和物质的功能(B )A,血.B气. C.津液.D.痰液15、痰饮的形成与哪三脏密切相关(C )A,心,肝,肾B.心,肺,脾. C肺,脾,肾.D.肺,肝,肾二、填空题。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试题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试题
一、选择题:
1.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以下哪项是中医领域中常用的技术培训形式?
A. 线下面授课程
B. 在线视频教学
C. 实地实践研修
D. 手抄笔记自学
2.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的目的是什么?
A. 提高中医师的临床技能
B. 推广中医的药物应用
C. 增加中医行业的收入
D. 扩大中医药在国际间的影响力
3.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通常包括以下哪些方面的内容?
A. 中医诊断与治疗原则
B. 草药的种植与采集
C. 针灸与推拿技巧
D. 中医内科疾病的诊治
4. 哪种培训形式对于中医适宜技术的学习效果更好?
A. 线下面授课程
B. 在线视频教学
C. 实地实践研修
D. 手抄笔记自学
5.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可以通过以下哪些方式获得证书?
A. 参加国家级考试
B. 完成培训机构的课程学习
C. 发表相关研究论文
D. 参加专业学术会议
二、问答题:
1. 简要介绍一下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的意义和重要性。
2. 请列举几个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的常见项目。
3. 中医诊断与治疗原则是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请说明其在中医临床中的作用。
4.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一般需要多长时间?具体培训周期根据什么因素确定?
5. 请简要说明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的认证和评估体系。
三、综合题: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
以上题目仅供参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题目进行适当调整和增删。
请根据需求完成试题,祝您写作顺利!。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考试试卷

邵阳县白仓镇卫生院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考试试卷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下面有四个答案,在括号内填入正确答案。
总分45分,每题3分。
1、青黛散外用主治:( C)A,积滞 B.痛经. C.痄腮. D.泄泻.2、针刺中脘可治:( A)A,胁痛. B.感冒. C.咳嗽. D.中风.3、风寒咳嗽选用中成药:( D)A,羚羊清肺丸. B.川贝枇杷膏. C.二陈丸. D.通宣理肺丸.4、风寒感冒主证:( B)A,发热、咽喉疼痛、痰黄粘稠.B.鼻塞、时流清涕、痰清稀色白.C.年老或体虚、恶风寒、或发热、倦怠无力D.发执恶风、头身困重、胸脘痞闷.A,发热、咽喉疼痛、痰黄粘稠.5、痰湿阻肺选用中成药:(C )A,羚羊清肺丸 B.川贝枇杷膏. C.二陈丸. D.通宣理肺丸.6、风热感冒主证:(A)A,发热、咽喉疼痛、痰黄粘稠.B.鼻塞、时流清涕、痰清稀色白.C.年老或体虚、恶风寒、或发热、倦怠无力D.发执恶风、头身困重、胸脘痞闷.7、视物眩转,头重如裹,胸闷恶心食少多寐,属那种证型眩晕。
(D )A,肝阳上亢. B.心脾两虚. C.肝肾不足 D 、痰浊中阻8、饮食停滞胃痛证型选用中成药( C )A,三九胃泰颗粒. B.四君子汤. C.保和丸. D.附子理中丸.9、脾胃虚寒胃痛证型选用中成药(D)A,三九胃泰颗粒. B.四君子汤. C.保和丸 D.附子理中丸.10、八纲辨证中,哪一种是总纲:( C)A,表,里 B.寒,热. C.阴,.阳 D.虚,实.11、中医病脉有多少种:( C)A,20 B.15. C.28. D..27.12、寒凝血瘀型痛经使用中成药:( A)A,艾附暖宫丸 .B.益母草膏. C.元胡止痛片. D.宁坤养血丸.13、浮脉的特点:( A)A,轻取即得. B.浮大满指 C.浮散无力. D.浮大中空14、固摄作用是哪一和物质的功能(B )A,血.B气. C.津液.D.痰液15、痰饮的形成与哪三脏密切相关(C )A,心,肝,肾B.心,肺,脾. C肺,脾,肾.D.肺,肝,肾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考试试卷(第一季度)单位: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四个答案,在括号内填入正确答案。
总分75分,每空3分1、青黛散外用主治:()A,积滞 B.痛经. C.痄腮. D.泄泻.2、针刺中脘可治:()A,胁痛. B.感冒. C.咳嗽. D.中风.3、风寒咳嗽选用中成药:()A,羚羊清肺丸. B.川贝枇杷膏. C.二陈丸. D.通宣理肺丸.4、风寒感冒主证:()A,发热、咽喉疼痛、痰黄粘稠. B.鼻塞、时流清涕、痰清稀色白. C.年老或体虚、恶风寒、或发热、倦怠无力 D.发执恶风、头身困重、胸脘痞闷.5、痰湿阻肺选用中成药:()A,羚羊清肺丸. B.川贝枇杷膏. C.二陈丸. D.通宣理肺丸.6、风热感冒主证:()A,发热、咽喉疼痛、痰黄粘稠. B.鼻塞、时流清涕、痰清稀色白. C.年老或体虚、恶风寒、或发热、倦怠无力 D.发执恶风、头身困重、胸脘痞闷.7、视物眩转,头重如裹,胸闷恶心食少多寐,属那种证型眩晕。
()A,肝阳上亢. B.心脾两虚. C.肝肾不足 D 、痰浊中阻8、饮食停滞胃痛证型选用中成药()A,三九胃泰颗粒. B.四君子汤. C.保和丸. D.附子理中丸.9、脾胃虚寒胃痛证型选用中成药()A,三九胃泰颗粒. B.四君子汤. C.保和丸. D.附子理中丸.10、八纲辨证中,哪一种是总纲:()A,表,里. B.寒,热. C.阴,.阳 D.虚,实.11、中医病脉有多少种:()A,20. B.15. C.28. D..27.12、寒凝血瘀型痛经使用中成药:()A,艾附暖宫丸. B.益母草膏. C.元胡止痛片. D.宁坤养血丸. 13、浮脉的特点:()A.轻取即得. B. 浮大满指 C.浮散无力 D.浮大中空14、固摄作用是哪一和物质的功能()A.血 B气. C.津液 D.痰液15、痰饮的形成与哪三脏密切相关()A,心,肝,肾. B.心,肺,脾. C肺,脾,肾. D.肺,肝,肾16、下列事物的五行归属,哪一项是不对的?()A、木—肝、春、东B、土—脾、夏、南C、金—肺、秋、西D、水—肾、冬、北17、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肝之“母”是:()A、心B、肺C、脾D、肾18、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脾之“子”是:()A、心B、肺C、肝D、肾19、根据五行相克规律,肺之“所胜”是:()A、心B、脾C、肝D、肾20、根据五行的相克规律,肾之“所不胜”是:()A、心B、肺C、脾 D肝21、肾藏精以滋养肝血,用五行学说解释就是:()A、木生火B、火生土C、土生金D、水生木22、肺气的肃降,能制约肝气的上升,肺与肝的这种关系属于五行学说中的:()A、相生关系B、相克关系C、相乘关系D、相侮关系23、肾阴上升以制约心阳,用五行学说解释就是:()A、木克土B、土克水C、水克火D、火克金24、先有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肝水,从而形成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这种疾病的传变称为:()A、母病及子B、子病犯母C、相乘D、反侮25、肝气横逆犯脾,用五行学说解释就是:()A、木克土B、木乘土C、木不疏土D、土侮木二、填空题。
总分25分,每空5分。
1、中医区别于西医的主要特点()。
2、五行是()五种物质的运动。
3、中医六淫是指()。
4、中医六腑是指:()。
5、中医奇恒之府指:()。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考试试卷(第二季度)单位:姓名:得分单项选择题,四个答案,在括号内填入正确答案。
每空2.5分,总分100分。
1、在中医学中成功地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是:()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小儿药证真诀》2、在中医病因学方面提出著名的“三因学说”的医家是:()A、张仲景B、巢元方C、陈无泽D、吴又可3、倡导“相火论”,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后称为养阴派的医家:()A、刘完素 3、张从正 C、李杲 D、朱丹溪4、人体整体统一性形成,是以何者为中心的?()A、五脏B、六腑C、经络D、气血5、中医治疗疾病时“必先岁气,无伐天和”,其意思主要是指在治疗用药时必须注意:()A、四时气候的变化B、昼夜晨昏的变化C、地理环境D、社会环境6、“证”的概念是:()A、疾病的名称B、疾病过程中出现的症状C、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体征D、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7、阴阳的概念是:()A、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B、代表白昼和黑夜C、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D、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8、下列哪种情况不能构成阴阳关系?()A、寒与热B、动与静C、上升和外出D、表与里9、事物的阴阳属性是:()A、绝对的B、相对的C、统一的D、平衡的10、不属于阴的是:()A、晦晴的B、内在的C、静止的 D轻清的11、不属于阳的是:()A、明亮的B、外在的C、运动的D、重浊的12、阴阳学说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主要是由于阴阳之间的:()A、制约和消长B、互根互用C、相对平衡D、相互转化13、某些急性热病,在持续高热的情况下,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脚厥冷,脉微软绝等症象,这种现象用阴阳学说解释就是:()A、阴阳的对立制约B、阴阳的互根互用C、阴阳的消长平衡D、阴阳的相互转化14、健康人体的阴阳关系可以概括为:()A、阴阳相互制约B、阴阳互根C、阴阳相互转化D、阴平阳秘15、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不属于阳的是:()A、头面部B、腰背部C、腹部D、体表16、用阴阳学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不属于阴的是:()A、五脏B、六腑C、津液D、血17、阴阳学说认为,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阴阳偏胜B、阴阳偏衰C、阴阳互损D、阴阳失调18、属阴阳偏胜的病理是:()A、阳虚则寒B、阴胜则寒C、阴虚则热D、阳损及阴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阴阳偏衰的病理?()A、阴损及阳B、阳损及阴 C阴阳两虚 D、重阴必阳20、阴虚可以导致阳虚,阳虚也可以导致阴虚,这是因为阴阳之间是:()A、对立制约的B、互根互用的C、消长平衡的D、可以转化的21、“阴病治阳”的治法适用于:()A、阴的绝对亢盛B、阳的绝对亢盛C、阴虚而致阳亢D、阳虚而致而致阴盛22、“阳病治阴”的治法适用于:()A、实热证B、实寒证C、虚热证D、虚寒证23、说明阴阳互根互用关系的是:()A、孤阴不生,孤阳不长B、阳平阳秘,精神乃治C、阴胜则寒,阳胜则热D、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24、阴阳学说认为,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A、寒者热之,热者寒之B、壮水之主,以制阳光C、益火之源,以消阴翳D、调整阴阳,恢复其相对平衡25、属于阳的药味是:()A、酸B、咸C、淡D、苦26、属于阴的药味是:()A、辛B、甘C、淡D、苦27、五行中木的特性,古人形容概括为:()A、曲直B、炎上C、从革D、润下28、五行中金的特性是:()A、寒凉B、收敛C、承载D、条达舒畅29、五色中属水的是:()A、青B、黄C、白D、黑30、“喜”这种情志活动归属于五行中的:()A、木B、火C、土D、金31、下列事物的五行归属,哪一项是不对的?()A、木—肝、春、东B、土—脾、夏、南C、金—肺、秋、西D、水—肾、冬、北32、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肝之“母”是:()A、心B、肺C、脾D、肾33、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脾之“子”是:()A、心B、肺C、肝D、肾34、根据五行相克规律,肺之“所胜”是:()A、心B、脾C、肝D、肾35、根据五行的相克规律,肾之“所不胜”是:()A、心B、肺C、脾 D肝36、肾藏精以滋养肝血,用五行学说解释就是:()A、木生火B、火生土C、土生金D、水生木37、肺气的肃降,能制约肝气的上升,肺与肝的这种关系属于五行学说中的:()A、相生关系B、相克关系C、相乘关系D、相侮关系38、肾阴上升以制约心阳,用五行学说解释就是:()A、木克土B、土克水C、水克火D、火克金39、先有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肝水,从而形成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这种疾病的传变称为:()A、母病及子B、子病犯母C、相乘D、反侮40、肝气横逆犯脾,用五行学说解释就是:()A、木克土B、木乘土C、木不疏土D、土侮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