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教案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一、教案背景1.教学内容分析:化学研究和应用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开发和利用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源基础;同时,应该注意到这一过程必须同自然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①本节从科学知识的角度,有利于学生将前面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必要的梳理、归纳和拓展。
②从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背景的角度,有利于学生加深体会化学在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作用,学会辨证地看待人类和自然协调发展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培养做出明达决策的意识和能力。
2.学情分析:知识方面:学生具备、必修模块所涉及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及元素周期律知识,知道物质分离的实验方法。
能力方面:学生有一定的网络搜索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
心理方面:高中生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重、接受新信息的能力强,但注意力易分散。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从海水资源的特点,了解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景。
(2)了解海水资源开发中的化学反应原理及实验方法,掌握简单的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
(3)揭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
(4)初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查阅资料的能力和信息素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数据列表、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内容展现过程,认识海水资源的特点以及水资源和化学资源的获取方法及化学原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通过课前搜索、选择信息资源,课堂交流共享资源的过程,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化学知识在海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热爱化学。
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
(2)提升爱护自然资源意识和合理开发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化学方法在海水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从海水中提取溴和检验海带中的碘元素的实验原理和方案设计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本课时内容信息容量大,教学设计为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课堂合作学习的模式可以解决内容多、时间短的矛盾。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教案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一、课前导学1.让学生观看10分钟左右的纪录片《海归计划》,了解我国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情况。
2.分组讨论,列出学生知道的海洋资源和利用方式。
二、概念解释1.海洋资源:指海洋中具有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的各种物质和能量,包括海洋生物、海水、海底矿产、海洋能等。
2.海洋开发:指人们对海洋资源进行开发,开发出各种可利用的产品或服务。
3.海洋利用:指人们对海洋资源进行利用,从中获得经济效益或实现社会效益。
三、实例探究1.第一组:海洋生物–知名海洋生物资源:珍珠、海参、鲍鱼、龙虾等。
–利用方式:养殖和捕捞–现状: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海洋生物资源日益减少,需要加强保护和管理。
2.第二组:海水–知名海水资源:盐、淡水、海水热能等。
–利用方式:海水淡化、海水热能发电–现状:海水淡化技术日趋成熟,但仍存在高成本和能耗等问题,需要不断进行技术改进。
3.第三组:海底矿产–知名海底矿产:锰结壳、多金属硫化物等。
–利用方式:海底矿产采矿–现状:海底矿产采矿技术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加强科技研发和环境保护。
4.第四组:海洋能–知名海洋能: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等。
–利用方式:海洋能发电–现状:海洋能发电技术尚处于研究阶段,需要大力发展海洋能源产业。
四、海洋资源开发利用风险1.环境风险:海洋污染、生态破坏等。
2.经济风险:开发成本高、市场供求不平衡等。
3.社会风险:社区抵制、文化损失等。
4.政治风险:领土争端、国际竞争等。
五、海洋资源管理1.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建立健全的科研平台,推动海洋经济的创新和发展。
3.强化海洋环境监测和评估,加强预防和治理工作。
4.建立跨领域的合作机制,加强各方合作,实现共赢。
六、结课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2.强化环保理念,宣传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
3.帮助学生了解各自所在的海洋国家在海洋资源开发中的优势和不足,增强他们的国家观念。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地理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及特点,理解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和开发利用的必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海洋、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海洋资源的概况1. 海洋资源的种类2. 海洋资源的特点第二课时: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2. 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与不足第三课时:海洋资源的保护1. 海洋资源保护的重要性2. 海洋资源保护的措施第四课时: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1. 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2. 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第五课时:案例分析——以舟山群岛为例1. 舟山群岛的海洋资源特点3. 舟山群岛海洋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舟山群岛为例,分析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及可持续发展。
3. 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海洋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讨论、案例分析等。
2. 评价学生对海洋资源种类、特点、开发利用、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3. 评价学生在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环保素养的提升。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地理》2. 参考资料:舟山群岛相关资料、海洋资源保护法规、可持续发展案例等。
3. 教学多媒体:PPT、地图、视频等。
六、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海洋资源的概况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海洋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海洋资源。
2. 讲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如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水资源等。
3. 分析海洋资源的特点,如总量丰富、不可再生性、区域分布差异等。
1. 讲解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如渔业、海洋工程、海上运输等。
2. 分析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与不足,如资源优势、技术水平、环境保护等。
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教案

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教案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讲述一下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教案。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海洋资源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开发利用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显。
然而,由于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之间的矛盾,如何实现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成为了当前国内外海洋管理领域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一、课程内容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方法、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讲解,帮助学生全面认识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和优秀品质,同时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明确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理念,培养他们的海洋文化意识和保护意识。
讲解内容包括:1.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分布2.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3.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原则4.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的规范和技术5.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及其解决方法二、教学目标和要求1.培养学生的海洋文化意识和保护意识,提高他们对海洋资源的了解和认识。
2.使学生具备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掌握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分布,掌握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和管理技术。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能力,以利于解决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问题,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方法及过程1.采用教师讲解与学生研讨相结合的方法,讲解主旨材料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让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和应用相关知识,培养其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
2.情景式案例分析,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解决问题,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创新能力和实际能力。
3.小组讨论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同班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共同思考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全面了解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方法、技术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提高其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认识和掌握能力。
2.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方法、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内容,为其在未来的实践中提供了基础性的准备。
海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设计

海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海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包括海水淡化、海水提盐、海水提溴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海水资源的概述2.海水淡化技术3.海水提盐技术4.海水提溴技术5.海洋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授基础知识,为后续的实验教学打下基础。
2.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海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交流和探讨。
4.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海洋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讲授新课:讲授海水资源的概述、海水淡化技术、海水提盐技术、海水提溴技术、海洋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等基础知识。
3.实验教学:进行海水淡化、海水提盐、海水提溴等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过程,深入了解相关知识。
4.复习小结: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调重点内容,强化学生的记忆。
5.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课外拓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学习,了解更多关于海洋资源的知识。
五、实验教学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海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实验器材:蒸馏设备、萃取设备、吸收设备等。
3.实验步骤:(1)取一定量的海水样品;(2)采用蒸馏法进行海水淡化;(3)采用萃取法进行海水提盐;(4)采用吸收法进行海水提溴。
4.实验结果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实验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地理教案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

地理教案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教学目标1.了解海洋资源的类型和特征,以及各类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2.了解世界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和海洋渔业生产状况;了解世界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过程。
3.了解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树立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观点。
教学建议关于海洋油、气开发的教学建议在教学中,教师可首先向学生介绍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过程。
教师利用课本插图《海上钻井平台》,从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采、运输、对生产设备和技术的要求、对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等方面进行讲述。
这里,也可以将海洋油气资源的生产与陆地油气资源的生产过程做一个对比,突出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的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的特点。
最后,向学生介绍我国在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过程中,采取的国际合作和工程招标方式。
关于海洋渔业生产的教学建议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读《大陆架剖面示意》图,了解大陆架海域的范围和自然条件,讲解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的原因。
在讲解渔场形成原因时,可结合已学过的有关洋流的知识进行分析,为什么有寒暖流交汇的地方或有冷海水上泛的地方会形成大渔场。
接下来,教师可引导学生读《世界主要渔业地区的分布》图,并说明在温带海区由于饵料丰富,世界大渔场多在温带海区,使很多温带的沿海国家成为世界的主要渔业国。
如中国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渔获量较多的国家,对国民的食品结构影响很大。
特别是日本可耕地有限,人口密度又大,海洋食品占有很大比重,如日本人喜欢吃的生鱼片、寿司等。
如有条件,可向学生播放有关日本饮食文化的录像。
关于海洋资源类型的教学建在教学中,教师可搜集一些有关陆地自然资源和能源短缺或枯竭的具体事例,向学生进行介绍,使之认识到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和必要性。
然后,让学生说出所知道的海洋资源的种类。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地理教案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及特点;(2)掌握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法;(3)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利用现状及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海洋资源的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关爱海洋、珍惜资源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海洋资源的种类及特点;(2)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法;(3)我国海洋资源的利用现状及问题。
2. 教学难点:(1)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法;(2)我国海洋资源的利用现状及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相关海洋资源的图片、资料;(2)制定调查问卷;(3)准备讨论话题。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2)分组准备调查问卷;(3)思考讨论话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海洋资源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海洋资源;(2)提问:“你们知道海洋资源有哪些吗?”引导学生回答。
2. 教学新课(1)介绍海洋资源的种类及特点;(2)讲解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法;(3)分析我国海洋资源的利用现状及问题。
3. 学生活动(1)填写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海洋资源的认知程度;(2)分组讨论,探讨海洋资源的保护措施;(3)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强调海洋资源的保护意识;(3)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海洋资源。
五、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3. 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节约和保护海洋资源。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1)能否准确描述海洋资源的种类及特点;(2)能否熟练掌握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法;(3)能否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利用现状及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调查问卷的完成情况;(2)讨论活动的参与程度及成果;(3)实践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是否有海洋资源保护意识;(2)是否关心我国海洋资源的利用现状;(3)是否珍惜和节约海洋资源。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地理教案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及特点;(2)掌握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法;(3)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现状及开发利用状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分析海洋资源的分布特点;(2)运用实例分析,掌握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3)进行海洋资源利用的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2)增强学生保护海洋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海洋资源的种类及特点;(2)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法;(3)我国海洋资源的现状及开发利用状况。
2. 教学难点:(1)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2)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海洋资源的魅力;(2)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海洋资源?为什么要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及特点;(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课堂讲解:(1)讲解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法;(2)分析我国海洋资源的现状及开发利用状况;(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4. 实例分析:(1)分析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例;(3)全班交流,分享学习成果。
5. 练习巩固:(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2)教师点评,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后作业1. 绘制我国海洋资源分布图;2. 调查身边的海陆资源利用情况,提出改进建议;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3. 学生对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认识程度;4. 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树立。
六、教学内容: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1. 教学目标:(1)了解海洋渔业资源的种类、特点及分布;(2)掌握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法和技术;(3)了解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海洋资源的类型和特征,以及各类海洋资源的
开发利用。
2.了解世界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和海洋渔业生产状况;了解世界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过程。
3.了解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
问题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树立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利
用和保护的观点。
教学建议
关于海洋油、气开发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可首先向学生介绍海洋油、气资源
的勘探和开发过程。
教师利用课本插图《海上钻井平台》,从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采、运输、对生产设备和
技术的要求、对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等方面进行讲述。
这里,也可以将海洋油气资源的生产与陆地油气资源的
生产过程做一个对比,突出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
采的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的特点。
最后,向学
生介绍我国在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过程中,采
取的国际合作和工程招标方式。
关于海洋渔业生产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读《大陆架剖面示意》图,了解大陆架海域的范围和自然条件,讲解海洋渔业资源
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的原因。
在讲解渔场形成原
因时,可结合已学过的有关洋流的知识进行分析,为什
么有寒暖流交汇的地方或有冷海水上泛的地方会形成大
渔场。
接下来,教师可引导学生读《世界主要渔业地区的分布》图,并说明在温带海区由于饵料丰富,世界大渔场多在温带海区,使很多温带的沿海国家成为世界的主要
渔业国。
如中国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渔获量较多的国家,
对国民的食品结构影响很大。
特别是日本可耕地有限,
人口密度又大,海洋食品占有很大比重,如日本人喜欢
吃的生鱼片、寿司等。
如有条件,可向学生播放有关日
本饮食文化的录像。
关于海洋资源类型的教学建
在教学中,教师可搜集一些有关陆地自然资源和能
源短缺或枯竭的具体事例,向学生进行介绍,使之认识
到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和必要性。
然后,让学生说
出所知道的海洋资源的种类。
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出
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的种类。
接下来,对海水
资源(包括海洋化学资源、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能源资源的特点和利用潜力进行讲述。
教学设计示例
〖引入新课〗
1.讲述:开发海洋资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提问:你所了解的人类可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有哪
些类型?
〖关于海洋资源类型的教学〗
1.讲解: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主要有海洋化学
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和海洋能源资源四类。
其中海洋化学资源的利用包括海洋有用化学元素的
提取和海洋水的淡化。
海水中溶解的矿物质,种类多,
数量大。
每立方千米的海水中含化学物质平均为3750吨,目前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
海水中的食盐可供人类消耗数亿年;海水中蕴藏的钾盐总量相当于陆地上钾
盐探明储量的数十万倍。
目前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的有
食盐、镁、溴、碘等。
发展海水淡化技术,向海洋要淡水,是解决世界性淡水不足问题的重要途径,但需要大
量的资金和技术投入。
为了节省资金投入,海洋有用化
学元素的提取和海洋水的淡化可以考虑综合开发和利用。
在这方面,陆地淡水资源匮乏的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做
的比较突出。
海水还可以直接作为工业冷却水源,但需
要解决海水对金属设备的腐蚀问题。
2.读图:课本《海洋农牧化生产--耕海牧渔》图
3.提问:看图说明人类是怎样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
的?
4.讲解:海洋中有20多万种生物,其中动物18万种,包括16000多种鱼类。
人类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在远古时代就已开始了,但那时只是捕捞和采集海产品。
随着海洋捕捞工具和技术的改进,随着人类对海洋水产品需求的数量和种类的增加,人类的海洋捕捞活动已从近海扩展到远海的各个海域。
同时,通过近海人工养殖各种海产品,并对海产品进行深加工,以满足人类的多种需要,实现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读图:课本《深海锰结核》图
6.讲解:近海大陆架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
在深海盆中,还广泛分布着多金属锰结核和多金属软泥,它们是解决陆地矿产资源枯竭问题的重要矿产资源来源,是实现未来人类对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可靠保证。
7.讲解:海洋能源资源的种类、特点和利用现状。
海洋能源资源主要有海浪、潮汐和洋流等类型。
其共同特点是:都属于可再生资源,而且是清洁的能源,对环境没有污染。
但是,这些能源密度很小,开发利用时对技术和设备要求高,投资较大。
目前,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
〖海洋渔业生产的教学〗
1.读图:《大陆架剖面示意》图、《世界主要渔业地区的分布》图、《舟山渔场的沈家门渔港》景观图
2.讲解:海底大陆架的地理环境特点,形成世界大渔场的条件(多在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多集中在温带海区),世界主要渔业生产国的渔业生产发展状况(主要是中国和日本)。
〖海洋油、气开发的教学〗
1.讲解:海底油气资源的分布,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过程,以及海洋油气资源在开发利用上不同于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些特点。
2.读图:《海上钻井平台》景观图
讲解:海上钻井平台的工作条件和环境,海底石油钻探、开采和运输过程,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的特点,海洋油气资源开发采取的国际合作和工程招标方式。
探究活动
1.参观化工厂:有些化工厂是以海盐为原料生产化工产品的,如天津市的某些化工厂就是这样的。
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观化工厂,了解以海盐为原料能生产哪些化工产品,能够满足人类的哪些需要。
2.社会调查:教师可组织学生到生物制药厂参观调
查,了解海洋生物在医药工业方面的利用情况;或由学生自己分组到市内各大药店进行调查,了解哪些药品的成分中有海洋生物的提取物,对人体具有哪些医疗保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