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与弹簧测力计练习题精选附答案讲解学习

弹簧与弹簧测力计练习题精选附答案讲解学习
弹簧与弹簧测力计练习题精选附答案讲解学习

弹簧与弹簧测力计练习题精选附答案

2017年12月05日弹簧与弹簧测力计练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甲体重大、乙手臂粗、丙手臂长,三位同学用同一个拉力器比试臂力,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所用拉力大B.乙所用拉力大

C.丙所用拉力大D.甲乙丙所用拉力一样大

2.在图中,A、B两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图是()

A.B.C.D.

3.小明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发现指针指在0.4N处,没有调节就测一物体的重力,且读数为2.5N,则物体重力的准确值应为()

A.2.1N B.2.5N C.2.7N D.2.9N

4.如图所示的四个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A.

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B.

弦对箭的推力

C.

熊猫对竹子的拉力D.

地球对月球的吸引力

5.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C.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上

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6.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描述正确的是()

A.弹簧对手的拉力 B.手对弹簧的拉力

C.墙对弹簧的拉力 D.以上说法都正确

7.如图所示,一个铁块放在一块薄木板上,下列关关于铁块和木板受力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木板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铁块发生了弹性形变;②木板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③铁块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④铁块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铁块发生了弹性形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如图中甲、乙、丙、丁四根弹簧完全相同,甲、乙左端固定在墙上,图中所示的力 F 均为水平方向,大小相等,丙、丁所受的力均为一条直线上,四根弹簧在力的作用下均处于静止状态,其长度分别是 L甲、L乙、L丙、L丁,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L甲<L丙 L乙>L丁

B.L甲=L丙 L乙=L丁

C.L甲<L丙 L乙=L丁

D.L甲=L丙 L乙>L丁

9.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这种关系的是()

A. B. C.

D.

10.书放在桌面上,会受到桌子对它的弹力的作用,产生这个弹力的直接原因是()

A.书的形变 B.桌面的形变

C.书受到的重力D.桌面受到的重力

11.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A.0N B.2N C.4N D.8N

12.两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自重均为0.5牛,按如图所示的方式(甲“正挂”,乙“倒挂”)悬挂起来,图中钩码均为2牛,甲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

A.2.5N、2.5N B.2.5N、2N C.2N、2.5N D.1.5N、2N

13.某同学在实验时,将一物体挂在竖直悬挂的弹簧秤的秤钩上,测出物体对弹簧秤的拉力为2.5牛(如图甲),然后把弹簧秤倒过来,又将同一物体挂在弹簧秤的吊环上,如图所示,当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是()

A.一定大于2.5牛B.一定等于2.5牛

C.一定小于2.5牛D.一定等于5.0牛

14.小明是一名发育正常的九年级学生,下面是与他有关的一些数据,你认为合理的是()

A.他的体重约为200N

B.他的手掌宽度为2.5dm

C.身体的平均密度约为1×103kg/m3

D.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s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5.某研究小组的同学们准备制作一个弹簧测力计,他们选用了甲、乙两种不同规格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图象中只有OA段和OB段是弹性形变.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选填“甲”或“乙”)

16.一根10cm长的弹簧,受到6N的拉力时,伸长了3cm;若要使弹簧伸长5cm,受到的拉力是N;若弹簧只受4N的拉力时,弹簧的长度是

cm.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17.小明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他猜想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决定独自进行实验.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图1所示的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力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进行实验后小明记录数据如下表,表中数据明显错误的是第次实验.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拉力(钩码总重)F/N O 1 2 3 4 5 6

弹簧伸长量△L/cm O 0.40 0.80 1.70 1.60 2.00 2.40

(2)去除错误的一组数据,在图2中画出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图线.(3)由图象可验证小明的猜想是的(填“正确”或“错误”).

(4)小华认为实验中可以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他独自实验的过程是:用弹簧测力计挂钩勾住弹簧下端向下拉来改变力的大小,力的数值由弹簧测力计读出.你认为独自完成实验用弹簧测力计好,还是用钩码更好一些?

答:;理由是:.

18.课外学习小组在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受的拉力的关系”实验时,实验数据如表.

拉力F/N 0 0.5 1 1.5 2 2.5 3 3.5 4

弹簧长度/cm 22 23 24 25 26 27 28 28.5 28.6

根据实验数据,你认为:

(1)用这样的弹簧能做一个测量范围是的测力计;

2)在一定范围内,弹簧所受的拉力F与伸长量△L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是;

(3)当悬挂物体后,弹簧长度是25.5cm,那么该物体向下拉弹簧的力是

N.

19.为制作弹簧测力计,小明对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作了探究.如表是小明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

弹簧受到的拉力

/N

0 1 2 3 4 5

甲弹簧的长度/cm 6.0 6.5 7.0 7.5 8.0 8.5

乙弹簧的长度/cm 6.0 7.0 8.0 9.0 10.0 11.0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①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

②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比乙弹簧(大/小).

(2)如图所示的A、B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分析如表数据可知:量程较大的是(A/B)测力计,精度较高的是(A/B)测力计.

(3)经实验探究发现: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的材料、粗细、原长(弹簧不受外力时的长度)等均有关系,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实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原长有关.答:.

20.某同学用一只弹簧秤做研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关系的实验,具体记录数据如下表:

拉力/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弹簧长

度/cm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10 14.30 15.60 16.20 (1)根据实验数据,该弹簧的原长是cm.

(2)根据实验数据,能做一个测量范围是N的弹簧秤,理由是.(3)当悬挂某物体时,弹簧长度为10.5cm,问该物体对弹簧的拉力是

N.

21.小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伸长量跟所受拉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g=10N/Kg)

钩码质量/g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400 指针位置/cm 2 3 4 5 6 7 7.5 7.5

(1)根据数据分析可知弹簧的原长为cm;

(2)分析实验数据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弹簧的使用范围内,.(3)小华做出了如图乙三个图象,其中正确的是图.

(4)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若用此弹簧做成弹簧测力计,量程是.四.解答题(共1小题)

22.在“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活动中,同学们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橡皮筋受到的拉力越大,橡皮筋的长度越长.根据这一现象,小明和小丽提出如下猜想(见图).究竟谁的猜想正确呢?他们决定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加油站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一根橡皮筋、若干个相同的钩码、铁架台和细线外,还需要的器材是.

(2)小明和小丽的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1 拉力(钩码总重)F/N 0 0.5 1.0 1.5 2.0 2.5

2 橡皮筋的总长度L/cm 4.5 5.1 5.7 6.

3 6.9 7.5

3 橡皮筋伸长的长度△L/cm 0 0.6 1.2 2.

4 3.0

①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L0=cm.

②请将表格中第3行的数据补充完整.

③要判断小丽的猜想是否正确,应对表格中的哪两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答:应对(选填序号)两行数据进行比较.

④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实验能初步验证谁的猜想是正确的?

答:.

你是如何分析数据并做出此判断的?请简要写出你的判断依据:.

2017年12月05日弹簧与弹簧测力计练习题精选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甲体重大、乙手臂粗、丙手臂长,三位同学用同一个拉力器比试臂力,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所用拉力大B.乙所用拉力大

C.丙所用拉力大D.甲乙丙所用拉力一样大

【解答】解:

甲、乙、丙三位同学用同一个拉力器比试臂力,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但手臂长度不同时,拉力器的变形程度不同,手臂越长,拉力器形变越大,受到的拉力越大.

故选C.

2.在图中,A、B两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图是()

A.B.C.D.

【解答】解:弹力的产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

由图可知:A、C中两个小球都相互接触,但它们之间并没有相互挤压的作用,也就不能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不能产生弹力.

D无法确定两个小球之间到底有没有挤压作用,所以也就无法确定有没有弹力.

B中,两个小球所受的重力与绳子的拉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所以这两个小球都受到了对方的合力作用,从而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

故选 B.

3.小明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发现指针指在0.4N处,没有调节就测一物体的重力,且读数为2.5N,则物体重力的准确值应为()

A.2.1N B.2.5N C.2.7N D.2.9N

【解答】解:

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指在0.4N处,没有调零去测力,就相当于从0.4N处开始测起,弹簧测力计最后的示数为2.5N,所测力的大小就等于2.5N﹣0.4N=2.1N.

故选A.

4.如图所示的四个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A.

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B.

弦对箭的推力

C.

熊猫对竹子的拉力D.

地球对月球的吸引力

【解答】解:A、跳板在人的压力作用下弯曲,发生形变,会产生弹力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B、拉弓射箭时,弓发生形变,会产生弹力作用,不符合题意;

C、熊猫拉竹子,竹子发生弹性形变,会产生弹力作用,不符合题意;

D、地球对月球的吸引力,并没有接触,不是弹力,符合题意.

故选D.

5.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C.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上

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解答】A.测量力的大小时,只要使用时力的方向应与弹簧的轴线一致即可,不一定竖直放置,故A错误;

B.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否则会影响实验的结果,故B正确;

C.每次使用弹簧测力计是都要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点,不在零点的就要校零,故C正确;

D.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出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故D正确.故选:A.

6.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描述正确的是()

A.弹簧对手的拉力 B.手对弹簧的拉力

C.墙对弹簧的拉力 D.以上说法都正确

【解答】解:弹簧形变产生的力,即弹簧的弹力,施力物体为弹簧,因为是手拉弹簧,所以弹簧发生形变,产生的是对手的拉力.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

7.如图所示,一个铁块放在一块薄木板上,下列关关于铁块和木板受力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木板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铁块发生了弹性形变;②木板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③铁块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④铁块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铁块发生了弹性形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答】解:弹力是由于施力物体发生形变后想要恢复原状而对和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①②木板受到向下的弹力即铁块对木板的压力,是因为铁块发生了弹性形变产生的,故①正确,②错误;

③④铁块受到向上的弹力即木板对铁块的支持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产生的,故③正确,④错误.

故选A.

8.如图中甲、乙、丙、丁四根弹簧完全相同,甲、乙左端固定在墙上,图中所示的力 F 均为水平方向,大小相等,丙、丁所受的力均为一条直线上,四根弹簧在力的作用下均处于静止状态,其长度分别是 L甲、L乙、L丙、L丁,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L甲<L丙 L乙>L丁

B.L甲=L丙 L乙=L丁

C.L甲<L丙 L乙=L丁

D.L甲=L丙 L乙>L丁

【解答】解:由图可知,

图甲和丙的力都会使弹簧伸长,图乙和图丁的力都会使弹簧压缩;

在图甲中,力F通过弹簧传递给墙,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对弹簧施加的力等于F,方向水平向左,所以图甲和图丙的作用力情况相同,效果相同,故它们伸长的长度相同,所以L甲=L丙;

在图乙中,力F通过弹簧传递给墙,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对弹簧施加的力等于F,方向水平向右,所以图乙和图丁的作用力情况相同,效果相同,故它们缩短的长度相同.所以L乙=L丁.

故选B.

《弹力和弹簧测力计》说课稿

《弹力和弹簧测力计》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 1.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特点 本节知识是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从前后联系来看,弹力的认识有利于巩固学生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和力的三要素的认识。而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不但能加深学生对力的认识,还能为今后学习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为后面力和运动的知识打下必要的基础,让学生体会到许多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什么是弹力,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 3.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学会使用使用弹簧测力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做实验的兴趣,严谨的科学态度,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和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爱护仪器,做事有条理,善始善终的良好品质。 二.教具:拉力计、握力计、弹簧测力计,吸盘挂钩、多媒体课件、玻璃瓶等。 三.说教法 1.目标导学法:明确学习目标(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使学生学有方向,促使学生积极地探索和发现。 2.课件演示与实验结合法、多媒体辅助法(通过观察、分析课件,并用学生实验来验证自已的想法是否正确)。 四.说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弹力 (1)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 2.弹簧测力计的教学及展示课件 (1)弹簧测力计的作用 用来测量力的大小。 (2)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主要是由弹簧、指针、刻度盘、外壳等组成的。 (3)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演示:拉拉力计,用力越大,拉力计伸的越长。 结论: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分组实验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测量力的大小。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课后第1、2题。 七.板书设计 第三节弹力和弹簧测力计 1.(1)弹性形变:物体发生形变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

弹簧测力计的正确校零方法

弹簧测力计的正确校零方法 江苏省泗阳县李口中学沈正中 弹簧测力计(弹簧秤)是初中物理力学中重要的测量工具,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是物理实验技能的一个基本要求。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根据“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的原理制成。即在一定范围内,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越多。 正确使用的第一步就是观察零点并校正:看指针是否指在零位置,如果不是,则应调整到指针的位置,使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上。这一步并非是简单地八指针移至“0”刻度。 但大多数老师在校零这一步都是:在竖直方向上,手提弹簧测力计提钮,让挂钩自然下垂,看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度线上,若不是,然后直接将指针移至零刻度度线上即可。还有少部分老师是旋转弹簧下端的金属片来改变弹簧的匝数来校零,或者结合移动指针进行校零。特别是平板弹簧测力计,因为这样操作很方便。其实上面的校零方法都是错误的,都不能起到真正的校零作用。 我们知道弹簧测力计都有最大量程(最大刻度值)和分度值(最小刻度),我们必须知道他是怎么绘制出来的?它的刻度绘制,基本原理是这样的:首先,它是把挂钩金属杆上面的金属片移至距弹簧下端几匝,其次,手提弹簧测力计提钮,让挂钩自然下垂,在金属杆上端固定指针,并在刻度板上把这点绘制为零刻度线,第三,在挂钩上挂一定的重物,如5N,指针这时所指的刻度板上的这点绘制为5N刻度线,最后在0—5N之间分为10等分,再把每一等分为5等分。这样绘制后,这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分度值(最小刻度)为

0.1 N。 因此,弹簧测力计的正确校零方法是:在竖直方向上,手提弹簧测力计提钮,让挂钩自然下垂,在挂钩上挂已知标准砝码来检查示数是否准确(更精确方法是:所挂已知标准砝码是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值),然后旋转弹簧下端的金属片来改变弹簧的匝数,结合移动指针位置进行校零,使得挂已知标准砝码时,指针指在标准刻度值上,不挂已知标准砝码时指针指在零刻度线。这也是生产弹簧测力计时的校零方法。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弹簧测力计挂钩来说,上面的校零是弹簧测力计挂钩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当弹簧测力计挂钩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时,这时除了用上述的方法弹簧测力计挂钩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后,再在竖直方向上手提挂钩直接将指针下移至零刻度线即可;当弹簧测力计挂钩受到水平方向上的拉力时,同样用上述的方法校零后,再将弹簧测力计水平放置,直接把指针移至零刻度线,然后手拿弹簧测力计的外壳在水平平放,用手指多次弹振弹簧测力计的外壳,使弹簧测力计中的弹簧在水平方向上,减少因秤钩、金属杆的重力作用与外壳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影响而自由地伸展,当指针对准弹簧测力计刻度盘上零刻度线即可;当弹簧测力计挂钩受到其它方向的拉力时,也是这样校零。 综述所述,根据所测力的方向,弹簧测力计的校零分四种,分别是:竖直向下、竖直向上、水平方向和其它方向。不管用弹簧测力计测那种方向上的力,首先都要在竖直向下的方向上校零,然后再进一步做其它方向上的校零。

弹力和弹簧测力计(教案)

《弹力和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2).通过自制弹簧测力计以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教学重点】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教学难点】 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启发诱导 【课前准备】 直尺、橡皮筋、橡皮泥、弹簧测力计、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观察思考1 跳水运动员跳水时,变弯的跳板对运动员有力的作用吗? 观察思考2 当用手拉(或压)弹簧时,手上有什么感觉?

是否感到弹簧对手也产生一个拉(或推)的力? 二、新课讲解 一、形变 (1) 物体受到作用力,形状会变化,叫形变。 (2)、形变分类: 弹性形变、塑性形变 ①性形变:撤去外力后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橡皮筋的形变和弹簧的形变都属于弹性形变 ②性形变:撤去外力后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形变叫塑性形变。 施加外力产生形变;停止用力形变保留 学以致用 下列物体中,没有发生弹性形变的是() A、被拉长的橡皮筋 B、被压扁的橡皮泥 C、被压弯的竹竿 D、钟表内被旋紧的发条 答案:B 二、弹力 1、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拉弯的弓、拉长的橡皮筋、被挤压的皮球等都具有弹力。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 3、弹力方向 通常所说的拉力、压力都是弹力 (1)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的物体. (2)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支持的物体. (3)绳子的拉力方向:沿着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4、弹力的大小 对于同一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形变消失,弹力也消失. (1)弓拉的越满弹力越大。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3.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4.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2.经历选择材料自制弹簧测力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具有积极探索制作和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意识。 2.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具有保护仪器的意识。 【教学重点】1.理解弹簧的伸长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的关系 2.让学生经历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过程。 3.掌握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正确方法。 【教学难点】1.形变、弹力 2.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定量关系 【教具准备】臂力器,体重秤,弹簧秤,握力器,拉力器,气球 分组实验:弹簧、铁架台、刻度尺(30cm)、钩码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跳水运动员在跳板上跳水的比赛录象,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二)进行新课 一、弹力 演示实验:当用手拉(或压)弹簧时,弹簧受力发生形变,这时,弹簧对手也产生一个拉(或推)的力。 举例:跳水运动员向下压跳板时,跳板受压后变弯,发生形变。同时,变弯的跳板也在向上推运动员。 师:当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一个力的作用。 这种因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师:你还知道哪些物体在哪种情况下产生弹力?

生甲:撑杆跳高运动员在撑杆跳时,将杆压弯,杆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弹力。 生乙:我将手中的尺子压弯时,尺子对手有力的作用,这个力也是弹力。 生丙:射箭运动员射箭时,将弓拉弯,被拉弯的弓对手也有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弹力。 生丁:我将手中的橡皮筋拉长,橡皮筋也会产生弹力。 生戊:打篮球时,球与地面挤压(或碰撞),也会产生弹力。 师:以上同学都说得很好,生活中产生弹力的例子还很多,例如我们通常所说 的压力、支持力,其实质都是弹力。 举例:把手指压在桌面上,手指发生形变,对桌面有一个力(弹力)的作用,同样,桌面发生形变,对手也有力(弹力)的作用,手对桌面的弹力就是压力,而桌面对手的弹力就是支持力。 师:对这个问题同学们有疑问吗? 生:桌面发生形变我们都看不出来。 师:我们来看一个演示实验。 关于物体微形变的演示实验: 演示玻璃瓶的形变。如图5.3一l所示,找——只横截面为椭圆的大号墨水瓶,在瓶口所加的橡皮塞中穿入一根两头开口的细玻璃管(半径1~2mm,长约30cm)。向瓶内灌满红水,使水柱在管中有适中的高度,再在管的背面衬以带刻度的白纸板。 演示时,先用教鞭(或钢笔杆)轻敲瓶壁,让它发出清脆的响声,(表示玻璃比较硬)。然后用手指沿横截面的短轴方向紧压瓶子。因瓶子受到这样的按压后容积变小,管中水柱明显上升(如图9)。当放开手后,水柱液面就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再沿瓶横截面的长轴方向压瓶,则由瓶的容积变大,水柱就明显下降(如图b)。这说明玻璃受力要发生形变的。同理,桌面受力也是要发生形变的,只是形变很微小我们肉眼看不出来而已。 师:归纳以上例子及实验现象,你可得出什么结沦? 生: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一种力,这种力叫弹力。 板书:因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二、弹簧测力计 师:要知道力的大小,我们就要用专门的仪器进行测量,测量力的仪器叫测力计,实验室用的测力计叫弹簧测力计。 教师出示弹簧测力计,请大家观察桌面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报告.doc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报告 学校班级实验日期年月日同组人姓名 一、实验名称: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二、实验目的: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正确方法。 三、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细线;斜面;木块。 四、实验原理:在弹性限度(即弹簧发生弹性形变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和弹簧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五、实验操作步骤及要求: 甲乙丙 1、观察图甲,弹簧测力计的主要结构有。 2、观察图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观察图丙,掌握在使用测力计测力时,要始终保持弹簧测力计弹簧的轴线与被测力的方向一致。 4、用细线拴住木块,利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木块吊在空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在桌面上拉动木块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和在斜面上拉动木块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六、现象及数据记录: 实验次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1 F1 = 2 F2= 3 F3= 收拾整理器材。 七、实验结论:(1)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看清其,所要测量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2)测量前要看清楚弹簧测力计的,以便测量时读数。(3)测量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4)使用前,要轻轻地来回拉动弹簧测力计的,以免指针被卡住,给测量带来较大的误差。(5)测量时,拉弹簧测力计挂钩的力要和测力计的外壳平行,避免扭曲和摩擦,尽量减小由于摩擦产生的测量误差。(6)要等到指针静止

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表面。XX大学生实习报 告总结3000字 社会实践只是一种磨练的过程。对于结果,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胸襟: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一定非要用成功来作为自己的目标和要求。人生需要设计,但是这种设计不是凭空出来的,是需要成本的,失败就是一种成本,有了成本的投入,就预示着的人生的收获即将开始。 小草用绿色证明自己,鸟儿用歌声证明自己,我们要用行动证明自己。打一份工,为以后的成功奠基吧! 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板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的走向社会,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记得老师曾说过学校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身份。而走进企业,接触各种各样的客户、同事、上司等等,关系复杂,但你得去面对你从没面对过的一切。记得在我校举行的招聘会上所反映出来的其中一个问题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在校的理

教科版物理《弹力 弹簧测力计》教案

3.弹力弹簧测力计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弹力。 2.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验分析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规则和方法,会测量力的大小。 二、教学难点 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的形变产生的,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量与外力的大小有关。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播放视频:蹦床、蹦极、撑竿跳高、跳水等场景。

思考:撑杆跳高、跳板跳水比赛中,运动员怎样才能取得好成绩?蹦极中的选手为什么下落到最低点后又会上升?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其中的奥秘。 教学活动 一、弹力 介绍:跳水,蹦床,蹦极,射箭… 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活动1:找一名学生演示用橡皮筋将粉笔头弹出去。 思考:不让橡皮筋发生形变,能把粉笔头弹出去吗?当使橡皮筋、弹簧、气球发生弹性形变的同时,你的手有何感觉?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归纳总结: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对支持面的压力、物体受到的支持力、绳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 活动2:取出废旧圆珠笔里的小弹簧,先用较小的力拉,再用较大的力拉,观察发生形变的变化。观察后一种情况下,撤去力后弹簧还能恢复原状吗?引出弹性限度概念。 总结: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不能恢复到原状。 弹力产生的条件:(1)物体发生弹性形变;(2)物体互相接触。 二、测力计及其使用 1.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叫测力计。 2.弹簧测力计:

《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案

第三节弹力和弹簧测力计 教材地位和作用: 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是“通过常见的事例或实验,了解弹力。会测量力的大小。”从本课的内容上看,弹力是在学生学习力的概念的基础上对生活中常见的力进行的研究,是高中进一步学习弹力的基础,弹簧测力计是力学中重要的测量仪器,是今后研究重力、摩擦力、浮力、机械效率的基础,通过看说明书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可以起到方法上的指导,这节课的内容和方法在教材中可以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从学生的认知角度看,弹力比重力和摩擦力更抽象更难理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弹性、塑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研究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的关系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弹性、塑性的体验,探究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关系 2、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会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理论服务于实践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然现象、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点: 1、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拉力的关系 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 教学方法 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新知的能力。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用具 教师演示用:气球、锯条、弹簧、直尺、弹簧秤、钩码(10个)、细木条、多媒体课件学生实验用:橡皮筋、硬导线、测力计、钩码、头发、橡皮泥、气球等 教学设计思路:创设丰富的弹力环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弹力的浓

厚兴趣。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实验,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过程从而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科学道理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观看些运动图片(射箭、跳水、蹦极、蹦床)说说这些运动中所用器材的共性。引入课题。 二、新课教学 (一)弹性形变 请同学们利用老师给出的皮筋和硬导线等分别做挤压或拉伸小实验。说说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1、用力拉皮筋,皮筋伸长,失去拉力,皮筋恢复原来长度。 2、硬导线用力弯,变形,失去力不恢复原状。 课件投影老师推荐的物体,同学们对其分类。并找出他们的不同点:橡皮筋类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后又恢复原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物体的这种形变叫弹性形变。(板书:1、弹性形变 试一试:用力弯折细木条,当力量过大时细木条会怎样 结论:弹性物体的弹性是有限度的。 (二)弹力 小实验:拉长橡皮筋和弹簧,体会手的感觉 (板书:2、弹力:因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同学们看完视频后接着列举:拉力器、弹弓、弹簧秤、摩托车的减震器…… 前面物体形变都很明显,那么用手按压桌面、捏瓶子能产生形变吗 探究:拉弹簧、皮筋观察弹簧伸长与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 (三)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1、引导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提问逐步引出弹簧测力计的构造、作用、原理、及使用方法。 (1)了解测力计的作用:测量力的大小(板书) (2)构造:弹簧、指针、刻度盘(外壳)、提环、秤钩(板书) (3)用手将弹簧秤的示数拉至1N、2N、4N、5N,体验它们的大小,并体会测力计的原理: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板书) (4)进行实验 分别将1、2、3个钩码悬挂于测力计下,读出示数并填表。

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与使用中的误区

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与使用中的误区 江苏省泗阳县李口中学沈正中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测力计,在实验室常用的测力计是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是初中物理力学中重要的测量工具,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是物理实验技能的一个基本要求。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探究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通过观察和对比,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但笔者在参加各种培训、实验操作竞赛和深入课堂实验教学等活动中发现,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误区,特别是在弹簧测力计的校零上还存在较大的偏差,因而直接影响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在此和有关老师、实验员商讨一下“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和使用中的误区”,供大家参考。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根据“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的原理制成。即在一定范围内,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越多。 一、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1.观察 ①观察量程:即观察弹簧测力计面板上的最大刻度值; ②观察察弹簧测力计分度值(最小刻度):就是弹簧测力计刻度的每一最小格表示多少; ③观察零点并校正:看指针是否指在零位置,如果不是,则应调整到指针的位置,使指针指在零刻度线。并用已知标准砝码来检查示数是否准确。

2.检查 ④检查弹簧测力计的弹簧是否受阻,拉几下弹簧挂钩,看看是否灵活。 3.使用 手拉提钮,沿弹簧的中心轴线方向给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施加拉力。 4.注意 ⑤使用中尽量避免弹簧、指针、拉杆与刻度板(或外壳)等之间的摩擦.; ⑥待指针稳定后读数,观察指针示数时,视线要正视指针所指的刻度线垂直(即视线垂直刻度线且与刻度线所在的平面垂直); ⑦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且不可用力猛拉弹簧测力计或让弹簧测力计长久受力,以免损坏。 二、弹簧测力计使用中的误区 弹簧测力计使用中的误区主要是在校零这一步,大多数老师的校零方法都是:在竖直方向上,手提弹簧测力计提钮,让挂钩自然下垂,看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度线上,若不是,然后直接将指针移至零刻度度线上即可。还有少部分老师是旋转弹簧下端的金属片来改变弹簧的匝数来校零,或者结合移动指针进行校零。特别是平板弹簧测力计,因为这样操作很方便。其实上面的校零方法是错误的,都不能起到真正的校零作用。 我们知道弹簧测力计都有最大量程(最大刻度值)和分度值(最小刻度),我们必须知道他是怎么绘制出来的?它的刻度绘制,基本原理是这样的:首先,它是把挂钩金属杆上面的金属片移至距弹簧下端几匝,其次,手提弹簧测力计提钮,让挂钩自然下垂,在金属杆上端固定指针,并在刻度板上把这点绘制为零刻度线,第三,在挂钩上

2017-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7.3 弹力 弹簧测力计教案 (新版)教科版

弹力弹簧测力计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弹力。 2.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验分析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规则和方法,会测量力的大小。 二、教学难点 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的形变产生的,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量与外力的大小有关。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播放视频:蹦床、蹦极、撑竿跳高、跳水等场景。 思考:撑杆跳高、跳板跳水比赛中,运动员怎样才能取得好成绩?蹦极中的选手为什么下落到最低点后又会上升?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其中的奥秘。 教学活动 一、弹力 介绍:跳水,蹦床,蹦极,射箭… 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活动1:找一名学生演示用橡皮筋将粉笔头弹出去。 思考:不让橡皮筋发生形变,能把粉笔头弹出去吗?当使橡皮筋、弹簧、气球发生弹性形变的同时,你的手有何感觉?这又说明了什么呢? 归纳总结: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对支持面的压力、物体受到的支持力、绳的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

活动2:取出废旧圆珠笔里的小弹簧,先用较小的力拉,再用较大的力拉,观察发生形变的变化。观察后一种情况下,撤去力后弹簧还能恢复原状吗?引出弹性限度概念。 总结: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不能恢复到原状。 弹力产生的条件:(1)物体发生弹性形变;(2)物体互相接触。 二、测力计及其使用 1.测量力的大小的仪器叫测力计。 2.弹簧测力计: 原理: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构造:弹簧、指针、挂钩、刻度盘、吊环。 3.观察并使用弹簧测力计 思考:根据物体的形变与外力的大小的对应关系,能否制造一个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出示弹簧测力计,让学生知道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学生用思考、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认识弹簧测力计,知道其用途、原理、结构。 观察弹簧测力计,说出弹簧测力计由弹簧、秤钩、指针、刻度盘组成。 让学生说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能否超过其量程?如果指针不指零应该怎么办? 分组实验:按照课本中安排的实验步骤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感受力的大小,记录好数据,交流归纳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1)要先轻轻拉挂钩几次,以避免测量时指针被刻度盘卡住; (2)被测的力要施加在挂钩上,被测力的方向要沿弹簧的轴线方向,以防摩擦或其他阻碍; (3)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允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4)当指针相对于刻度盘静止时方可读数,读数时视线必须和刻度盘垂直。 小结: (1)观察:量程与分度值。 (2)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弹簧是否灵活。 (3)测量:a.不能超过量程; b .弹簧伸长方方向与受力方向一致,弹簧一要靠在刻度板上; c.沿力的方向静止或匀速拉测力计。 (4)读数:数值+单位。 多媒体展示其他形式的测力计。

认识弹力和弹簧测力计

认识弹力和弹簧测力计 DIV.MyFav_1326349883207 P.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326349883207 LI.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326349883207 DIV.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326349883207 A:link{COLOR: blu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DIV.MyFav_1326349883207 SPAN.MsoHyperlink{COLOR: blu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DIV.MyFav_1326349883207 A:visited{COLOR: purp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DIV.MyFav_1326349883207 SPAN.MsoHyperlinkFollowed{COLOR: purple; TEXT-DECORATION: underline}DIV.MyFav_1326349883207 PRE{FONT-SIZE: 10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Arial Unicode MS"}DIV.MyFav_1326349883207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考点名称: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①首先看清它的量程,也就是它的测量范围,加存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允许超过它的量程: ②认清它的分度值,以便读数时快速准确; ③观察指针是否在零位置,若没有,需要校零; ④使用之前,最好轻轻拉几次它的挂钩,可以避免弹簧被壳子卡住; ⑤使用时,拉力方向应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确保测量准确 读数: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比较简单,要先搞清楚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然后再根据指针所指的位置(一定要看指针末端所指的位置)读出所测量力的大小。 ?弹簧测力计的具体使用方法: 使用前: 1.拉动弹簧:反复拉动弹簧(用力过度可能会损坏弹簧),防止其卡住,摩擦,碰撞。 2.了解量程:知道测量力的最大范围(量程)是多少。 3.明确分度值: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知道每一大格,最小一格表示多少牛(N)。 4.校零:检查指针是否对齐零刻度线,若没有对齐,需要调节至对齐。 使用中: 1.不能超量程使用。(天平,量筒,量杯等都不能超量程使用,但刻度尺除外)(补充说明: 因为超量程使用可能会损坏弹簧测力计,并且造成塑性形变,导致误差。而且超量程使用了,

会导致测不出准确的力,比如一个6N的力,你用一个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测,指针指向5N,但是实际上是6N,就产生了误差。) 2.同方向:测力时,要让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一条直线上,且弹簧不能靠在刻度盘上。 3.视线要与刻度盘垂直。 使用后: 调节弹簧测力计,让指针对齐零刻度线。 提醒: 1. 如果指针在零刻度线以上或者以下,这时候没有把指针调节至0,就会产生误差。在零刻度线以上,测出来的力比实际的力小,反之在零刻度线以下,测出来的力比实际的力大。 2. 如果弹簧测力计侧放,会使测量数值偏小

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三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案

第三节:《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能得出形变及弹力的概念以及外力的大小与物体形变大小的关系 2.能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认识其构造,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 过程与方法: 1、借助多媒体让学生体会物理思维过程 2、通过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堂学生自主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体验物理实验的乐趣。 【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弹性形变和弹力 【教具准备】弹簧、弹簧测力计、气球、橡皮泥、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上一节我们讲怎样描述力,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单位是牛(N)同时我们还讲了力的示意图。压力和支持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表面,也可以标在物体的重心位置,前提是不改变力的作用效果。 (二)进行新课 一、弹力 1.形变与弹力 师:请同学们利用提供给你们的橡皮筋、橡皮泥、弹簧、气球等器材,想办法改变它们的形状,待会儿将你的亲身感受与大家交流。 在外力的作用下,你们看到物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弹力。 师:当用手压弯直尺时,直尺受力发生形变能把物体弹飞,这时,直尺对物体产生了一个力。 举例:跳水运动员向下压跳板时,跳板受压后变弯,发生形变。同时,变弯的跳板也在向上推运动员。(请学生看课本插图) 师:当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一个力的作用。

但是当直尺或跳板被压断了还能把物体弹起吗?还会对物体施力吗? 师:我们把能恢复原状的形变为弹性形变。 而物体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师:我们学过的拉力、支持力、压力、引力、磁力等哪些属于弹力呢? 【实验】 拿一把直尺放在两粉笔盒之间,在直尺中间放一重物,使直尺发生弹性形变,此时直尺对重物有一个向上的支持力为弹力 师:说明支持力属于弹力 师:其实压力、拉力都属于弹力,这些力都有相应的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而引力、磁力不属于弹力 3.弹簧测力计。 【实验】 实验目的: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大小的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钩码(1.5N)、直尺 实验简要步骤:(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完成实验) 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 在弹簧下挂一个钩码,用直尺测出这时弹簧的长度 再在弹簧下添加一个钩码,再用直尺测出弹簧的长度(这样把每次的钩码个数和弹簧的长度记录下,记录5次。) 分析数据 结论: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大小成正比。 师:就可以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专门的测力仪器叫做弹簧测力计。 师:这里请大家注意,弹簧受到的拉力能不能无限制地增大?弹簧会不会无限制地伸长?会出现什么情况? 师:对。那么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大小成正比。 板书:2.弹簧测力计 板书:工作原理: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大小成正比。 教师出示弹簧测力计,请大家观察桌面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师:请一位同学说说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8-1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练习题及答案

弹力和弹簧测力计 基础知识训练 1.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____.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___就越大.根据这个特性制成的____,可以测量力的大小,_______就是其中的一种.2.物体形变能产生力,这个力叫做___.拉力、压力都属于___.(题型一) 3.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做____.撑杆跳高中弯曲的撑杆和跳水时的弯曲跳板都具有______能. 4.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题型二) A.弹簧测力计是常见的测力计 B.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就是它的量程 C.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D.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根据弹簧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5.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把它的挂钩轻轻来回拉动几次,这样做的好处是 ( ) (题型二) A.试试弹簧的弹性B.可避免弹簧被卡壳 C.是无意识的随便拉拉D.看看能测多大的拉力,以便确定量程 6. 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题型二) A.测力计的量程不允许超过被测力的大小 B.弹簧测力计不仅能测竖直方向的力,也能测其他方向上的力 C.被测力应作用在挂钩上 D.测量时指针不要与外壳接触 7.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前,发现指针指在的位置上,为了使测量准确,他提出了以下调整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题型二) A. 必须将指针拨到“0”刻度线,若不能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该弹簧测力计已不能使用 B.仍可以直接测出拉力,然后再减去 C.仍可以直接测出拉力数值,因为实验时误差不可避免 D. 必须换一个弹簧测力计测量,该弹簧测力计已不能使用 图8-4

8.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物体靠墙静止着,如图8-4所示. 问:(1)物体与墙壁之间有没有弹力作用? (2)给物体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 ,物体与墙壁间是否有弹力作用? (题型一) 综合提高训练 1.如图8-5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___N ,分度值为___N .弹簧测力计在测量前位于第二小格的A 处,未作调整便用来测量手的拉力,指针位于B 处,则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___N . (题型二) 2.健身用的弹簧拉力器,共有四根并接在一起,假如每根伸长1cm 要用1N 的拉力,则将健身器拉长,需要拉力为 N 。(题型三) 3.在下图中,A 、B 两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图是 ( ) (题型一) 4.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题型一) A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作用 B .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作用 C .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作用 D .弹簧的弹力总是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A B C D 图8-5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7.2弹力教案新版

第2节弹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经历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过程的探究,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2.通过对弹簧测力计使用过程的探究,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科学道理的情感,培养学生探索新器件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难点: 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及使用。 【教法与学法】 1.教法:“探究式”教学模式,边实验、边总结并应用启发式的综合性教学法。 2.学法:学案导学自学、小组合作讨论、动手操作。 【探究新课堂】 【课前准备】 弹弓、气球、弹簧、橡皮泥、塑料直尺、弹簧测力计、钩码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教师让一个学生用弹弓打粉笔头,学生操作后,教师提出问题:是什么力把粉笔头打出去?学生凭感觉回答,教师由此引入新课。 【新授课】 (一)认识弹性和塑性 1.学生体验:让学生分别挤压气球、拉伸弹簧、挤压橡皮泥等物体,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1)手施加的力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2)撤去手上的力,物体的形状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根据学生回答引出弹性和塑性。 2.弹性和塑性 弹簧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则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我们把像弹簧这类物体所具有的这种特性,叫弹性。发生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注意:物体的弹性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形变就无法自动恢复,我们把这个限度叫作弹性限度。塑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二)认识弹力 1.学生体验:用手拉弹簧,弹簧发生形变,体验弹簧对手有力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接着提问:这个力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观看撑竿跳的视频和再次体验用弹弓打粉笔头后回答。 2.弹力 (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产生的这种力叫弹力。 (2)分析定义:教师提出问题: 由定义可知: 弹力的产生条件是什么? 弹力的施力物体是谁?受力物体是谁? 弹力的方向怎样? 在学生讨论分析后回答。 (3)认识拉力、压力、支持力 教师通过一个图片,如图,引导学生认识支持力和压力都是弹力,通过拉弹簧,体验、认识拉力是弹力。 教师强调: ①弹力的大小是随着物体形变程度的变化而变化的;②对同一物体而言,发生的弹性形变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③具有弹性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弹力,弹性物体只有在发生弹性形变时才具有弹力。 (三)弹簧测力计

初二物理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弹力和弹簧测力计练习题及答案 8.1弹力和弹簧测力计 基础知识训练 1.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____.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___就越大.根据这个特性制成的____,可以测量力的大小,_______就是其中的一种. 2.物体形变能产生力,这个力叫做___.拉力、压力都属于___.(题型一) 3.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做____.撑杆跳高中弯曲的撑杆和跳水时的弯曲跳板都具有______能. 4.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题型二) A.弹簧测力计是常见的测力计 B.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就是它的量程 .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D.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根据弹簧的长度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 5.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把它的挂钩轻轻回拉动几次,这样做的好处是 ( ) (题型二)

A.试试弹簧的弹性B.可避免弹簧被卡壳 .是无意识的随便拉拉D.看看能测多大的拉力,以便确定量程 6. 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题型二) A.测力计的量程不允许超过被测力的大小 B.弹簧测力计不仅能测竖直方向的力,也能测其他方向上的力 .被测力应作用在挂钩上 D.测量时指针不要与外壳接触 7.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前,发现指针指在0.1N 的位置上,为了使测量准确,他提出了以下调整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题型二) A. 必须将指针拨到“0”刻度线,若不能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该弹簧测力计已不能使用 B.仍可以直接测出拉力,然后再减去0.1N .仍可以直接测出拉力数值,因为实验时误差不可避免 D. 必须换一个弹簧测力计测量,该弹簧测力计已不能使用 8.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物体靠墙静止着,如图8-4所示. 问:(1)物体与墙壁之间有没有弹力作用?

弹力 弹簧测力计教案

13.1 弹力弹簧测力计 说课稿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是“通过常见的事例或实验,了解弹力。会测量力的大小。”从本课的内容上看,弹力是在学生学习力的概念的基础上对生活中常见的力进行的研究,是高中进一步学习弹力的基础,弹簧测力计是力学中重要的测量仪器,是今后研究重力、摩擦力、浮力、机械效率的基础,通过看说明书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可以起到方法上的指导,这节课的内容和方法在教材中可以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从学生的认知角度看,弹力比重力和摩擦力更抽象更难理解。 二、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1、知识与技能: a 、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b、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构造和使用方法。 2、过程和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并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关心生活中有关弹力的现象; b、通过实验养成爱动手的好习惯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 三、教法和学法: 本节主要采用实验法,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自己动手探究,感悟弹力的概念,了解测力计的原理。其次用到了分析归纳法,通过观察及实际使用测力计归纳出正确使用测力计的一般方法,并学会正确使用测力计。在教学时,调动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共同探索来寻找问题的答案。 四、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复习上节所学习的力的作用效果,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力使物体发生形变上,指出在实际生活中能见到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二种不同的状况,指出这是物体的一种性质,引入要学习的内容。 2、推进新课: 本节课的教学分为弹力的概念与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两个部分。 ①弹力的概念:a、在引入新课后,通过演示实验重现上面所说的二种不同的形变,明确指出它们的区别,并指导学生用手边的一些学习用品(如直尺、橡皮、饮料瓶等)进行主动探究,从而得出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的概念。b、通过学生实验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现象,如饮料瓶被弄瘪不恢复状或通过拉直小弹簧的实验给出弹性限度的概念。c、引导学生共同感受出现上述状况的原因(力足够大)结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指出物体在弹性形变时会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从而得到弹力的概念。d、分析指出常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 ②弹簧测力计:a、从上述力有大小之分过渡到怎样才能得到力的具体大小,从而引入常见的测力计——弹簧测力计。b、对照课本的图和实物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c、结合前面拉弹簧的实验,引导学生明确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d、根据其工作原理,在强调弹簧有弹性限度的基础上,回顾所学习的温度计、流表、电压表、天平等的使用方法,明确对测量工具进行使用前都应先认清其测范围和分度值,再让学生自己找出所用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并指出测量前要先校零。 e、演示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说明观察求数时要让视线正对着刻度线。同时在演示时创设情景,对学生说明使用时要让所测力的方向和弹簧伸长的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3、课堂小结,拓展深化: ①共同回顾本节内容:弹力的概念、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②指出微小形变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显现出微小形变。 ③通过实验让学生明确,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对弹簧的两边都有拉力的作用,而测力计的示数等于作用在其一端较小的力的大小。 4、布置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1、4.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

弹力和弹力测力计 【教材地位和作用:】 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是“通过常见的事例或实验,了解弹力。会测量力的大小。”从本课的内容上看,弹力是在学生学习力的概念的基础上对生活中常见的力进行的研究,是高中进一步学习弹力的基础,弹簧测力计是力学中重要的测量仪器,是今后研究重力、摩擦力、浮力、机械效率的基础,通过看说明书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可以起到方法上的指导,这节课的内容和方法在教材中可以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从学生的认知角度看,弹力比重力和摩擦力更抽象更难理解。 【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1、知识与技能: a 、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b、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构造和使用方法。 2、过程和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并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关心生活中有关弹力的现象; b、通过实验养成爱动手的好习惯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对弹力概念的理解,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教学难点】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压力和支持力属于弹力 【教学准备】弹弓、尺子、拉力器、弹簧、钩码、铁架台、投影仪,橡皮筋、气球等。【教法和学法:】 本节主要采用实验法,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自己动手探究,感悟弹力的概念,了解测力计的原理。其次用到了分析归纳法,通过观察及实际使用测力计归纳出正确使用测力计的一般方法,并学会正确使用测力计。在教学时,调动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共同探索来寻找问题的答案。 【教学过程】 复习准备: 什么是力?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三要素? 引入:

让手中的小物块从静止打到门的上方,需要对物体做什么? 生:施加力 现象:用手扔,物体的速度慢,且不容易打到门 师:我可以用一个办法,可以让我们在做的事,事半功倍。 出示弹弓 活动:用弹弓弹射物体 现象:物体快速的打到门 师:我们有时候需要借助工具来帮助我们完成一些我们独立难以完成的任务,从而超越我们自身的局限性,这是科技力量、是知识的力量。 思考:小小弹弓如何产生这么好的弹射力——弹力 要怎样做,弹弓才能将物体弹得很远呢?拉橡皮筋,橡皮筋变长,松手后,橡皮筋又恢复了原状。弹弓不发生形变,就无法对物体弹射。 弹力与形变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一、认识弹性 活动:用力拉橡皮筋、弹簧,挤压气球、橡皮泥,将纸张揉成纸团 观察: 1、它们是否发生形变? 2、松手后,它们是否恢复原来的形状 总结:橡皮筋、弹簧、气球形变后可以恢复原状,橡皮泥、纸团不能恢复原状。 橡皮筋类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后又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橡皮泥类的物体受到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不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塑性形变。 思考:用手拉弹簧,弹簧可能发生什么形变? 用力小,弹簧发生弹性形变 用力太大,弹簧发生塑性形变 总结: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撤去力后物体也不能恢复的原来形状 二、弹力 1、活动探究:是否所有的形变都能产生弹力? 分别用力拉橡皮、弹簧,挤压气球、橡皮泥时,当手停止在某一位置不动,说说你的手在那个物体上面时感受到来自物体的弹力? 总结: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能产生弹力。 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弹力的产生条件:1、互相接触 2、发生弹性形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