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报告.doc
八年级下册学生实验报告册(2014)

学年八年级下册班姓名
学年八年级下册班姓名
物理实验报告单
学年八年级下册班姓名
.在木块上加钩码,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再做上述实验.
.将棉布、毛巾分别铺在木板上,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重做上述实验.
物理实验报告单学年八年级下册班姓名
物理实验报告单学年八年级下册班姓名
学年八年级下册班姓名
学年八年级下册班姓名
学年八年级下册班姓名
学年八年级下册班姓名
)同一滑轮组,所提升重物越重,机械效率越___________。
(2)双滑轮组和单滑轮组,提升同样
重的物体,相同的高度,___________
滑轮组机械效率大。
(3)指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报告.doc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报告学校班级实验日期年月日同组人姓名一、实验名称: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二、实验目的: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正确方法。
三、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细线;斜面;木块。
四、实验原理:在弹性限度(即弹簧发生弹性形变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和弹簧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五、实验操作步骤及要求:甲乙丙1、观察图甲,弹簧测力计的主要结构有。
2、观察图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观察图丙,掌握在使用测力计测力时,要始终保持弹簧测力计弹簧的轴线与被测力的方向一致。
4、用细线拴住木块,利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木块吊在空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在桌面上拉动木块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和在斜面上拉动木块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
六、现象及数据记录:实验次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1 F1 =2 F2=3 F3=收拾整理器材。
七、实验结论:(1)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看清其,所要测量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2)测量前要看清楚弹簧测力计的,以便测量时读数。
(3)测量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
(4)使用前,要轻轻地来回拉动弹簧测力计的,以免指针被卡住,给测量带来较大的误差。
(5)测量时,拉弹簧测力计挂钩的力要和测力计的外壳平行,避免扭曲和摩擦,尽量减小由于摩擦产生的测量误差。
(6)要等到指针静止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表面。
XX大学生实习报告总结3000字社会实践只是一种磨练的过程。
对于结果,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胸襟: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一定非要用成功来作为自己的目标和要求。
人生需要设计,但是这种设计不是凭空出来的,是需要成本的,失败就是一种成本,有了成本的投入,就预示着的人生的收获即将开始。
小草用绿色证明自己,鸟儿用歌声证明自己,我们要用行动证明自己。
打一份工,为以后的成功奠基吧!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板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的走向社会,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记得老师曾说过学校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身份。
小学五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Hale Waihona Puke 的大小东边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五年级
实验名称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能正确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
条形弹簧测力计2个(14002)、钩码(11029)、铁架台、转笔刀一个、小瓶矿泉水(350ml)
实验步骤
1、检查实验器材。在实验之前,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0”的位置,若不在,应该调到“0”的位置上。2、测量手的拉力。将弹簧测力计挂在铁架台上,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使指针分别指到1N、2N、5N处,感受1N、2N、5N的力的大小。(注意:拉力的大小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3、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测一个钩码所受的重力,我们估计一个钩码的重力为0.5N,将一个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正确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录0.4N;测两个钩码所受的重力,估计两个钩码的重力为1N,将两个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正确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录0.9N. 4、测量转笔刀所受的重力。我们估计转笔刀的重力为1N,将转笔刀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正确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录1N. 5、测量矿泉水所受的重力。我们估计矿泉水的重力为3.5N,将矿泉水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正确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录3.7N.6.测两个弹簧测力计相互作用的拉力。将弹簧测力计放在水平桌面上,互相钩挂在一起,两手分别向左右拉两个拉环,使拉力方向与弹簧测力计轴线近似在同一直线上,并使弹簧测力计的指针静止在2N的位置,读出和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N。7、整理器材,归类放回原处。
力热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和掌握力的基本概念及其测量方法。
2. 探究物体在受力时的运动规律,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3. 学习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探究物体在温度变化下的热效应。
4.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1. 力学实验台2. 弹簧测力计3. 速度传感器4. 温度计5. 计时器6. 数据采集器7. 计算机三、实验原理1. 力的测量:通过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的拉力或压力。
2. 牛顿第二定律:F = ma,其中F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3.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 Q - W,其中ΔU为系统内能的变化,Q为系统吸收的热量,W为系统对外做的功。
四、实验步骤1. 力的测量:- 将物体固定在力学实验台上。
- 使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对物体施加不同大小的拉力。
- 记录每个拉力下物体的加速度。
2. 牛顿第二定律验证:-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物体的加速度。
- 绘制拉力与加速度的关系图,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3. 热效应探究:- 将物体放入温度计中,测量其初始温度。
- 对物体加热或冷却,测量其温度变化。
- 使用温度计和计时器记录温度变化过程中的时间。
- 计算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4. 数据处理:-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 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绘图。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力的测量:- 通过实验,成功测量了物体在不同拉力下的加速度。
- 结果与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论预期相符。
2. 热效应探究:- 通过实验,成功测量了物体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 结果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理论预期相符。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实验,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和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正确性。
2. 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3. 对力热学的基本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七、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2. 使用实验仪器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3. 记录实验数据时,确保准确无误。
物理中探究实验报告

物理中探究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实验目的:探究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了解物体自由下落的运动规律。
实验器材:1. 弹簧测力计2. 重物3. 计时器4. 直尺实验原理: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在当地重力作用下的自由下落运动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F = m·g,其中F为物体所受的重力,m为物体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根据公式可以得出重力加速度g的计算公式为:g = F/m实验步骤:1. 将弹簧测力计挂在支架上,并调整为垂直于地面。
2. 在弹簧测力计的下方放置一个重物。
3. 使用直尺测量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拉伸的长度l,并记录下来。
4. 将重物从弹簧测力计上方释放下落,并同时启动计时器。
5. 当重物再次回到释放的位置时停止计时器,并记录下来所用的时间t。
6. 根据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拉伸的长度l和所用的时间t,计算得到受力F。
7. 根据重物的质量m,使用计算公式g = F/m计算得到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计算,得到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
重复实验,取多组数据并求平均值,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实验中要注意排除外界因素的影响,如空气阻力等。
将测量标准硅片或铂铱标准测示子放在受力臂上做为制动质量,改变空气加爆击的温度和湿度,试验答应榔头捣击方式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可与理论数值进行比较,探究实验误差的来源,并分析可能的原因。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探究了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并进行了测量。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为X。
通过与理论数值进行比较,发现实验结果误差较小,说明实验结果较为准确。
实验中要注意消除外界因素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该实验不仅加深了对重力加速度的理解,还培养了科学实验的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物理实验:测量力的弹簧振动频率

此外,我们还发现力的弹簧振动频率还与弹簧的长度有关,长度越短,振动频率越高。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力的弹簧振动频率的物理原理,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实验依 据。
增加测量次数,以减小误差 调整弹簧的长度和刚度,以提高测量精度 使用更精确的测量仪器,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对实验数据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处理,以挖掘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测量力的弹簧振动频 率的物理实验
汇报人:XX
目录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与讨论
实验总结与思考
实验目的
了解弹簧振动的原理和特 点
学习测量弹簧振动频率的 方法和步骤
掌握实验所需的仪器和工 具
理解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 释
实验目的:探究 力的弹簧振动频 率与物理特性的 关系
实验原理:通过 测量力的弹簧在 不同条件下的振 动频率,分析其 物理特性
将弹簧固定在支架 上,调整弹簧的长 度使其处于自由振 动的状态。
用力传感器轻轻按 压弹簧,使其产生 振动,并观察振动 频率。
记录弹簧振动的频 率,并记录在实验 表格中。
重复实验多次,以 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
记录实验数据:将 测量到的力与数据计算平均值、 标准差等统计量
实验结论:根据 实验数据和图表 分析,得出了关 于力的弹簧振动 频率的物理实验 结论
测量工具的精度: 弹簧测力计的精度 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操作过程中的误差: 操作不当或读数不 准导致的误差
环境因素:温度、 湿度等环境因素对 实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数据处理的误 差:数据处理方法 或计算错误导致的 误差
通过实验,我们测量了力的弹簧振动频率,得到了相应的数据。
初三物理实验报告汇总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一、实验目的: 1.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2.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二、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2个(规格相同),钩码2个,铁架台。
三、实验操作要求: 1.检查实验器材。
2.测量手的拉力。
3.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
4.测两个弹簧测力计相互作用的拉力。
5.整理器材。
四、实验记录:1.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分度值 。
2.记录数据:五、反思拓展: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什么?学校 报名号 姓名 得分____探究浮力的大小和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的关系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实验时间:年月日实验预习:1、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是其公式是:2、若已知排开液体的体积V和液体的密度ρ液,能否推导一个公式来计算浮力?若能,请写出推导过程。
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1、参照实验一,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G=N。
2、如图,在溢水杯中盛适量的水,(液面刚好到达溢水口),弹簧测力计挂住物体,将物体放入溢水杯中。
3、待溢水杯中的液体不在溢出时,在量筒中直接读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mL=m34、计算物体排开测量桶和液体的重力G排=mg=ρ液g V排=N。
写出计算过程4、液体受到的重力G液=N。
数据分析实验结论实验反思在物理实验操作考查中,小雨抽测的实验题目是“探究浮力的大小”.他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如下.A.用细线将橡皮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橡皮的;B.将水倒入溢水杯中;C.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橡皮浸没水中,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一、探究目的:通过实验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二、实验器材:杠杆、钩码盒一套、弹簧测力计、细线、刻度尺三、探究假设:杠杆的平衡可能与“动力和力臂的乘积”、“阻力和阻力臂的乘积”有关。
】,(假设左端砝码F1,)F2,然后移动阻分别记录下此时动力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F2的大小,在移动阻力作F2和11F2大小不变,再改变阻力F2作用点,直至杠杆重新平衡,记录下此时动力F1大小和阻力臂l2的大小,并填入到实验数据记录表。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报告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报告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报告引言:牛顿第二定律是经典力学中的重要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的关系。
为了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准确性,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加速度和作用力,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有效性。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在实验开始之前,我们首先准备了一台光滑的水平桌面、一个光滑的滑轮、一段细绳、一个小物块和一个弹簧测力计。
2. 悬挂物块:我们将细绳固定在滑轮上,然后将物块系在细绳的另一端。
3. 测量质量:使用天平测量物块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4. 测量加速度:将物块轻轻推动,让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同时使用计时器记录物块从静止到达一定速度所用的时间。
根据物块的位移和时间的关系,可以计算出物块的加速度。
5. 测量作用力:将弹簧测力计连接到细绳上,然后逐渐拉紧细绳,直到物块开始运动。
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物块所受的作用力。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进行实验时,我们对不同质量的物块进行了多次测量,并记录下了相应的数据。
通过计算,我们得到了物块的加速度和作用力的数值。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 F = m * a,其中 F 为作用力,m 为物体的质量,a 为物体的加速度,我们可以将实验数据代入公式进行验证。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物块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而与物块的质量无关。
这与牛顿第二定律的预测相符。
实验结果表明,当作用力增大时,物块的加速度也随之增大;而当物块的质量增大时,加速度则减小。
这进一步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的有效性。
实验误差:在进行实验时,我们必须考虑到实验误差的存在。
实验误差可能来自于测量仪器的精度、实验环境的影响以及实验操作的不准确等因素。
为了尽量减小误差的影响,我们在实验过程中进行了多次测量,并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的有效性。
实验结果表明,牛顿第二定律的描述与实际物理现象相符合。
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报告
学校班级实验日期年月日同组人姓名
一、实验名称: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二、实验目的: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学会使用弹簧测力
计测量力的正确方法。
三、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细线;斜面;木块。
四、实验原理:在弹性限度(即弹簧发生弹性形变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和弹簧所受
的拉力成正比。
五、实验操作步骤及要求:
甲乙丙
1、观察图甲,弹簧测力计的主要结构有。
2、观察图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观察图丙,掌握在使用测力计测力时,要始终保持弹簧测力计弹簧的轴线与被测
力的方向一致。
4、用细线拴住木块,利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木块吊在空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在桌面上拉动木块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和在斜面上拉动木块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
六、现象及数据记录:
实验次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1 F1 =
2 F2=
3 F3=
收拾整理器材。
七、实验结论:(1)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看清其,所要测量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2)测量前要看清楚弹簧测力计的,以便测量时读数。
(3)测量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
(4)使用前,要轻轻地来回拉动弹簧测力计
的,以免指针被卡住,给测量带来较大的误差。
(5)测量时,拉弹簧测力计挂钩
的力要和测力计的外壳平行,避免扭曲和摩擦,尽量减小由于摩擦产生的测量误差。
(6)
要等到指针静止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表面。
资料供参考,加油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