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册物理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八年级下册物理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巩固练习
1. 用手捡起一本物理书所花的力大约为( B )
A. 0.2N
B. 2N
C. 20N
D. 50N
2.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 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 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处。 C. 使用前,弹簧、指针、秤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 使用前要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 的测量范围。
(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1)了解弹簧测力计的 量程
,使用时不
能测量 超出量程 的力。
(2)观察弹簧测力计的 每小格表示多少牛 ,
了解刻度值的大小。
(3)将弹簧测力计按测量时所需的位置放好,检
查指针 是否指零 ,若不在,应 校零 。
(4)使用前应拉住挂钩来回轻拉几下,看是否卡
住了
(5)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
F
7. 画出木棒所受弹力。
N1
·
A
N2 O
B
2.小强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刚拉开时没 感到太费力,可是两手拉开的距离越大,就感到 越费力.这是什么原因?
解答:两手拉开的距离越大,弹簧伸长量越 长,产生的弹力越大,所以就感到越费力.
3.试分析一个旧弹簧测力计不能准确测量 的原因.
解答:(1)弹簧会轻微变形导致原长变长, 结果偏大;(2)弹簧弹性变小.
(见教材P8动手动脑学物理) 1.在“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 印”“跳板被跳水运动员压弯(如 图)”两个现象中,发生的是不是 弹性形变?说说你的理由.
解答:“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橡皮 泥发生的是塑性形变,因为橡皮泥在撤去外力后 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跳板被跳水运 动员压弯”,跳板发生的是弹性形变,因为跳板 在撤去外力后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初中物理课件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初中物理课件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 ②轻拉挂钩几 次,检查指针 是否指在零刻 度线上;
2、使用时
• ③最大拉力 不要超过量 程;
• ④正确读数 和记录数据;
3、使用后 • ⑤整理器材。
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 (1)观察手中弹簧测力计。 • (2)感受1N和5N的力;
• (3)测量拉力:F= 1.2N 。
• (4)整理器材。
测量一根头发所能承受 的最大拉力,并总结使用弹 簧测力计时的注意事项。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一、弹簧测力计:
(1)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 测力计 ; 弹簧测力计
(2)测力计的分类: 其他测力计
二、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在 弹性限度 内,弹簧受到的 拉力越 大 ,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

弹 簧













三、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使用前
• ①认清量程和 分度值;

《弹簧测力计》教案.docx

《弹簧测力计》教案.docx

《弹簧测力计》教窠
学习目标
1.认识弹黄测力计的基本结构.
2.使用舁黄测力计测事力的大小.
♦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二】
体验活动1:认识弹簧测力计结构。

体验活动2:用手拉弹簧测力计挂钩,观察并费长度与拉力的关系,
【学习任务一】
用舞簧■力计■■物体拉力的大小
【学习任务三】
产节课的学习准着:
纸盆、细戏、珞圈、圆柱形铅笔或锁子、平板小车(或4个小车轮)、木板
I.力的单位是( ),简称( ),用符号( )来表示.
2.力的大小通常用( )来测
A.托盘天平
B.弹簧测力计
C.杆秤
3.使用弹费测力计前要先检查哪些方面?。

弹簧与弹簧测力计练习题精选附答案

弹簧与弹簧测力计练习题精选附答案

2017年12月05日弹簧与弹簧测力计练习题精选一、选择题(共14小题)1.甲体重大、乙手臂粗、丙手臂长,三位同学用同一个拉力器比试臂力,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得就是( )A.甲所用拉力大B.乙所用拉力大C、丙所用拉力大D.甲乙丙所用拉力一样大2.在图中,A、B两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得图就是()A、 B. C.ﻩD.3。

小明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发现指针指在0.4N处,没有调节就测一物体得重力,且读数为2、5N,则物体重力得准确值应为( )A。

2.1N B。

2、5NﻩC.2。

7NﻩD.2.9N4。

如图所示得四个力中,不属于弹力得就是( )A、跳板对运动员得支持力B。

弦对箭得推力C。

熊猫对竹子得拉力ﻩD.地球对月球得吸引力5.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得就是()A。

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B。

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C。

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就是否指在零点上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得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得测量范围6、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得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得力”描述正确得就是( )A。

弹簧对手得拉力B。

手对弹簧得拉力C.墙对弹簧得拉力ﻩD.以上说法都正确7。

如图所示,一个铁块放在一块薄木板上,下列关关于铁块与木板受力情况得叙述正确得就是()①木板受到向下得弹力就是因为铁块发生了弹性形变;②木板受到向下得弹力就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③铁块受到向上得弹力就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④铁块受到向上得弹力就是因为铁块发生了弹性形变、A.①③B。

①④C。

②③ D.②④8、如图中甲、乙、丙、丁四根弹簧完全相同,甲、乙左端固定在墙上,图中所示得力F均为水平方向,大小相等,丙、丁所受得力均为一条直线上,四根弹簧在力得作用下均处于静止状态,其长度分别就是L甲、L乙、L丙、L丁,下列选项正确得就是()A.L甲<L丙L乙>L丁B.L甲=L丙L乙=L丁C.L甲〈L丙L乙=L丁D.L甲=L丙L乙〉L丁9.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得拉力与弹簧得伸长量成正比.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这种关系得就是()A. B、 C、ﻩD.10。

初二物理弹簧测力计期中考试真题专练

初二物理弹簧测力计期中考试真题专练

初二必做的提分秘籍《弹簧测力计专练》一.弹簧测力计基础(共4小题)1.使用弹簧测力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处B.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能倾斜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D.测量力的大小不能超出测量范围2.如图所示,某人用12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一根轻质弹簧,则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12N(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手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此时,弹簧具有的能量是;用力将一块橡皮泥压变形,此时橡皮泥这种能量(选填“具有”或“不具有”)。

3.学校初中部的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成弹簧测力计,它们选了A、B两种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图象中只有OA段和OB段是弹性形变,若它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

(均选填“A”或“B”)4.在测量范围内,一根轻质弹簧下端挂10N重物时长为25cm,挂5N重物时长为17.5cm,则弹簧的原长为cm,若用N力拉它,弹簧长为22cm。

二.弹簧测力计实验(共7小题)5.在实验时,小明将一个正常的铁质外壳测力计的挂钩挂在铁架台上,静止时有如左图所示的示数。

接着,他把这个测力计像如图那样,上下各挂一个50g的钩码,并挂到甲测力计下,则甲、乙两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A.1.0N和1.5N B.1.0N和1.0NC.2.0N和1.0N D.2.0N和1.5N6.小明在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如图甲所示(1)小明在甲图中使用的问题是。

(2)他将测力计竖直放置,反复几次轻拉挂钩后,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

此测力计的量程是0~N.若此时他将一个3N重的物体悬挂于挂钩上,静止后,测力计的示数应3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帆调整好了测力计,将某物体悬挂好,物体静止后,指针指在如图丙所示的位置,此时物体的重力G=N。

实验记录单7.2-7.3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探究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实验记录单7.2-7.3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探究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1 一、实验目的: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二、实验器材:1只弹簧测力计、待测物体1个(带线头) 三、实验步骤: 1.检查弹簧测力计, 并调整零点 2.将待测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在竖直方向上保持静止 3.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正确记录在表格上 4.重复测量3次,并正确记录 5.整理复原器材

四、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五、随堂练习 1. 弹簧测力计工作原理是 。

八年级物理实验记录单《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 八年____班____组____号 姓名 _____年____月____号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最终结果 2 2. 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①要认清它的 和 。 ②要看清指针是否与 对齐,若没有,必须先“ ” ③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检查弹簧是否 。 3.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时:①要使弹簧伸长的方向与所测量的力的方向 , 避免弹簧与测力计的外壳发生__________。②所测力的大小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 的 。③读数时,应让指针的示数保持稳定,视线要与刻度板 。 4. 本实验中多次重复测量是为了 。 5. 如图所示是正在使用的弹簧测力计,这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 N, 所测拉力F的大小是 N。

六、拓展提升: 1. 如图, 为研究弹簧的性质,我们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挂钩码,同时记录弹簧总长度L与钩码质量m,所得数据记录在表一中。已知弹簧原长L0=6.0cm,实验过程中,弹簧形变在弹性限度内,不计弹簧所受的重力。(g取10N/kg) 表一:

(1)请根据表一中的数据,将表二填写完整。 表二:

(2)请在右图坐标系中描点作出弹力F 跟弹簧伸长量Δx的关系图像。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钩码质量m/g 0 30 60 90 120 150 弹簧总长度L/cm 6.0 7.2 8.4 9.6 10.8 12.0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弹力F/N 0 0.3 0.9 1.5

弹力弹簧测力计同步练习题

弹力弹簧测力计同步练习题

九年级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同步练习题1.橡皮泥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当弹力作用在物体上时,会使物体发生形变。

2.弹簧受力时会,不受力时又会,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而产生的力,力、力、力都是弹力。

在一定范围内拉弹簧,弹簧所受的越大,它被拉得,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弹簧的这种性质制成的。

3.如图所示,是正在使用的弹簧测力计,这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分度值为,此时的测力计的示数为N。

4.在实验室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上图C.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D.测量力的大小不能超出测力计的范围5.小明在实验室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重时不小心将物体挂在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0.0N,则该物体重是()A.一定为10.0NB.一定小于10.0NC.一定大于10.0N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6.若先在地球上后在月球上分别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称量同一个物体,则会发现()A.天平示数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B.天平示数变小,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C.天平示数不变,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D.天平示数不变,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7.下列关于弹力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B.只要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C.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D.只有弹簧才产生弹力8.某同学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发现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在0.2N的位置,为了使测量准确,这个同学提出了以下调整方法,其中正确的是()A. 把指针扳动到“0”刻度线B.测出拉力后,再减去0.2NC.因为实验总有误差,直接读出数值就可以D.以上方法都可以9.弹簧测力计在端点附近断裂,小明把断裂的那一部小段取下,将剩余部分弹簧重新安装好,并校准了零点,用这个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为测量值M ,弹簧没有断裂前测量相同的力的测量值为N ,比较两次测量值的大小则 ( )A.M 比N 大B.M 比N 小C.M 等于ND.以上具有可能10.铁架台上悬挂一根弹簧,如图所示,分别用6次大小不等的力拉弹簧,测得弹簧伸长记录如下表格,则用这根弹簧制成的弹簧测力计,其量程为 ( )A. 0-3.0NB. 0-2.5NC. 0-2.0ND. 0-1.5N.11.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每个弹簧测力计都有一个测量范围,被测力应小于这个范围B.使用前必须先对弹簧测力计校零C.弹簧测力计只能竖直放置,测竖直方向的力D.弹簧测力计可以测不同方向的力12.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0.0N ,则物体的重力为( )A.一定等于10.0 NB.一定小于10.0 NC.一定大于10.0 ND.以上判断都不正确13.测一个大小为8 N 的力时,应选用的弹簧测力计,最恰当的规格是( )A.量程为10 N ,最小刻度值为0.2 NB.量程为5 N ,最小刻度值为0.1 NC.量程为15 N ,最小刻度值为0.5 ND.上述三个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14.使用弹簧测力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测量前应让测力计的弹簧自由下垂,看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B .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准倾斜C .应避免弹簧测力计指针、挂钩与外壳摩擦D .所测的力的大小不能超出它的测量范围15.有一弹簧测力计放在水平桌面上,两位同学各拉着它的一端,当弹簧测力计静止时,其示数5N ,忽略其他力的影响,两位同学所用的拉力分别是( )A .5N 、5NB .10N 、10NC .2.5N 、2.5ND .5N 、0N图12-216.有三根完全相同的弹簧并联在一起做成的拉力器,如果将一根弹簧拉长5cm,需要用力15N。

弹簧与弹簧测力计练习题精选附答案

弹簧与弹簧测力计练习题精选附答案

2017年12月05日弹簧与弹簧测力计练习题精选一.选择题(共14小题)1.甲体重大、乙手臂粗、丙手臂长,三位同学用同一个拉力器比试臂力,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得就是()A.甲所用拉力大B.乙所用拉力大C.丙所用拉力大 D.甲乙丙所用拉力一样大2.在图中,A、B两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得图就是()A.ﻩB. C.ﻩD.3.小明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发现指针指在0、4N处,没有调节就测一物体得重力,且读数为2、5N,则物体重力得准确值应为( )A.2、1NB.2、5NC.2、7N D.2、9N4.如图所示得四个力中,不属于弹力得就是()A.跳板对运动员得支持力 B.弦对箭得推力C.熊猫对竹子得拉力ﻩD.地球对月球得吸引力5.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得就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B.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C.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就是否指在零点上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得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得测量范围6.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得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得力”描述正确得就是()A.弹簧对手得拉力ﻩB.手对弹簧得拉力C.墙对弹簧得拉力 D.以上说法都正确7.如图所示,一个铁块放在一块薄木板上,下列关关于铁块与木板受力情况得叙述正确得就是( )①木板受到向下得弹力就是因为铁块发生了弹性形变;②木板受到向下得弹力就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③铁块受到向上得弹力就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④铁块受到向上得弹力就是因为铁块发生了弹性形变.A.①③B.①④ﻩC.②③ﻩD.②④8.如图中甲、乙、丙、丁四根弹簧完全相同,甲、乙左端固定在墙上,图中所示得力F 均为水平方向,大小相等,丙、丁所受得力均为一条直线上,四根弹簧在力得作用下均处于静止状态,其长度分别就是L甲、L乙、L丙、L丁,下列选项正确得就是( )A.L甲<L丙L乙>L丁B.L甲=L丙L乙=L丁C.L甲<L丙L乙=L丁D.L甲=L丙L乙>L丁9.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得拉力与弹簧得伸长量成正比.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这种关系得就是()A. B.ﻩC. D.10.书放在桌面上,会受到桌子对它得弹力得作用,产生这个弹力得直接原因就是( )A.书得形变 B.桌面得形变C.书受到得重力 D.桌面受到得重力11.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得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得示数为( )A.0NB.2NC.4NﻩD.8N12.两只完全相同得弹簧测力计,自重均为0、5牛,按如图所示得方式(甲“正挂”,乙“倒挂”)悬挂起来,图中钩码均为2牛,甲乙弹簧测力计得示数分别为( )A.2、5N、2、5N B.2、5N、2N C.2N、2、5N D.1、5N、2N13.某同学在实验时,将一物体挂在竖直悬挂得弹簧秤得秤钩上,测出物体对弹簧秤得拉力为2、5牛(如图甲),然后把弹簧秤倒过来,又将同一物体挂在弹簧秤得吊环上,如图所示,当物体静止时,弹簧秤得示数就是( )A.一定大于2、5牛B.一定等于2、5牛C.一定小于2、5牛ﻩD.一定等于5、0牛14.小明就是一名发育正常得九年级学生,下面就是与她有关得一些数据,您认为合理得就是()A.她得体重约为200NB.她得手掌宽度为2、5dmC.身体得平均密度约为1×103kg/m3D.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s二.填空题(共2小题)15.某研究小组得同学们准备制作一个弹簧测力计,她们选用了甲、乙两种不同规格得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得图象,图象中只有OA段与OB段就是弹性形变.若她们要制作量程较大得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得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选填“甲”或“乙”)16.一根10cm长得弹簧,受到6N得拉力时,伸长了3cm;若要使弹簧伸长5cm,受到得拉力就是N;若弹簧只受4N得拉力时,弹簧得长度就是cm.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17.小明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得刻度就是均匀得,由此她猜想弹簧得伸长量与它受到得拉力成正比.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决定独自进行实验.(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图1所示得一根两头带钩得弹簧、若干相同得钩码(每个钩码重力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得测量仪器就是.进行实验后小明记录数据如下表,表中数据明显错误得就是第次实验.实验次数1234567拉力(钩码总重)F/NO123456弹簧伸长量△L/cm O0、400、801、701、602、002、40(2)去除错误得一组数据,在图2中画出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得关系图线.(3)由图象可验证小明得猜想就是得(填“正确”或“错误”).(4)小华认为实验中可以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她独自实验得过程就是:用弹簧测力计挂钩勾住弹簧下端向下拉来改变力得大小,力得数值由弹簧测力计读出.您认为独自完成实验用弹簧测力计好,还就是用钩码更好一些?答:;理由就是:.18.课外学习小组在探究“弹簧得伸长量与受得拉力得关系”实验时,实验数据如表.拉力F/N00、511、522、533、54弹簧长度/cm2223242526272828、528、6根据实验数据,您认为:(1)用这样得弹簧能做一个测量范围就是得测力计;(2)在一定范围内,弹簧所受得拉力F与伸长量△L关系得数学表达式就是;(3)当悬挂物体后,弹簧长度就是25、5cm,那么该物体向下拉弹簧得力就是N.19.为制作弹簧测力计,小明对弹簧得伸长与拉力得关系作了探究.如表就是小明利用甲、乙两根不同得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得数据.弹簧受到得拉力/N012345甲弹簧得长度/cm6、06、57、07、58、08、5乙弹簧得长度/cm6、07、08、09、010、011、0(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①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得长度与它所受得拉力成;②在拉力相同得情况下,甲弹簧伸长得长度比乙弹簧(大/小).(2)如图所示得A、B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得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分析如表数据可知:量程较大得就是(A/B)测力计,精度较高得就是(A/B)测力计.(3)经实验探究发现:在拉力相同得情况下,弹簧伸长得长度与弹簧得材料、粗细、原长(弹簧不受外力时得长度)等均有关系,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实弹簧伸长得长度与弹簧原长有关.答:.20.某同学用一只弹簧秤做研究弹簧得伸长与拉力关系得实验,具体记录数据如下表:拉力/N1234567891011弹簧长度/cm 6、07、08、09、010、011、012、013、1014、3015、6016、20(1)根据实验数据,该弹簧得原长就是cm.(2)根据实验数据,能做一个测量范围就是N得弹簧秤,理由就是.(3)当悬挂某物体时,弹簧长度为10、5cm,问该物体对弹簧得拉力就是N.21.小华在课外探究:弹簧得伸长量跟所受拉力得变化关系,利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g=10N/Kg)钩码质量/g050100400指针位置/cm2345677、57、5(1)根据数据分析可知弹簧得原长为cm;(2)分析实验数据您可以得到得结论就是:在弹簧得使用范围内, .(3)小华做出了如图乙三个图象,其中正确得就是图.(4)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若用此弹簧做成弹簧测力计,量程就是.四.解答题(共1小题)22.在“制作橡皮筋测力计”得活动中,同学们发现:在一定得范围内,橡皮筋受到得拉力越大,橡皮筋得长度越长.根据这一现象,小明与小丽提出如下猜想(见图).究竟谁得猜想正确呢?她们决定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得猜想.加油站(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一根橡皮筋、若干个相同得钩码、铁架台与细线外,还需要得器材就是.(2)小明与小丽得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1拉力(钩码总重)F/N00、51、01、52、02、52橡皮筋得总长度L/cm4、55、15、76、36、97、53橡皮筋伸长得长度△L/cm00、61、22、43、0①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得长度L0= cm.②请将表格中第3行得数据补充完整.③要判断小丽得猜想就是否正确,应对表格中得哪两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答:应对(选填序号)两行数据进行比较.④分析表格中得数据,您认为实验能初步验证谁得猜想就是正确得?答:.您就是如何分析数据并做出此判断得?请简要写出您得判断依据:.2017年12月05日弹簧与弹簧测力计练习题精选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4小题)1.甲体重大、乙手臂粗、丙手臂长,三位同学用同一个拉力器比试臂力,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得就是()A.甲所用拉力大ﻩB.乙所用拉力大C.丙所用拉力大D.甲乙丙所用拉力一样大【解答】解:甲、乙、丙三位同学用同一个拉力器比试臂力,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但手臂长度不同时,拉力器得变形程度不同,手臂越长,拉力器形变越大,受到得拉力越大.故选C.2.在图中,A、B两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得图就是()A.ﻩB. C.ﻩD.【解答】解:弹力得产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由图可知:A、C中两个小球都相互接触,但它们之间并没有相互挤压得作用,也就不能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不能产生弹力.D无法确定两个小球之间到底有没有挤压作用,所以也就无法确定有没有弹力.B中,两个小球所受得重力与绳子得拉力不就是一对平衡力,所以这两个小球都受到了对方得合力作用,从而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故选B.3.小明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发现指针指在0、4N处,没有调节就测一物体得重力,且读数为2、5N,则物体重力得准确值应为( )A.2、1NB.2、5NﻩC.2、7N D.2、9N【解答】解: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弹簧测力计得指针指在0、4N处,没有调零去测力,就相当于从0、4N处开始测起,弹簧测力计最后得示数为2、5N,所测力得大小就等于2、5N﹣0、4N=2、1N.故选A.4.如图所示得四个力中,不属于弹力得就是( )A.跳板对运动员得支持力ﻩB.弦对箭得推力C.熊猫对竹子得拉力ﻩD.地球对月球得吸引力【解答】解:A、跳板在人得压力作用下弯曲,发生形变,会产生弹力得作用,不符合题意;B、拉弓射箭时,弓发生形变,会产生弹力作用,不符合题意;C、熊猫拉竹子,竹子发生弹性形变,会产生弹力作用,不符合题意;D、地球对月球得吸引力,并没有接触,不就是弹力,符合题意.故选D.5.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得就是()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B.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C.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就是否指在零点上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得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得测量范围【解答】A.测量力得大小时,只要使用时力得方向应与弹簧得轴线一致即可,不一定竖直放置,故A错误;B.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否则会影响实验得结果,故B正确;C.每次使用弹簧测力计就是都要观察指针就是否指在零点,不在零点得就要校零,故C正确;D.加在弹簧测力计上得力,不能超出弹簧测力计得测量范围,故D正确.故选:A.6.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得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得力”描述正确得就是()A.弹簧对手得拉力ﻩB.手对弹簧得拉力C.墙对弹簧得拉力ﻩD.以上说法都正确【解答】解:弹簧形变产生得力,即弹簧得弹力,施力物体为弹簧,因为就是手拉弹簧,所以弹簧发生形变,产生得就是对手得拉力.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7.如图所示,一个铁块放在一块薄木板上,下列关关于铁块与木板受力情况得叙述正确得就是()①木板受到向下得弹力就是因为铁块发生了弹性形变;②木板受到向下得弹力就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③铁块受到向上得弹力就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④铁块受到向上得弹力就是因为铁块发生了弹性形变.A.①③ﻩB.①④C.②③D.②④【解答】解:弹力就是由于施力物体发生形变后想要恢复原状而对与它接触得物体产生得力;①②木板受到向下得弹力即铁块对木板得压力,就是因为铁块发生了弹性形变产生得,故①正确,②错误;③④铁块受到向上得弹力即木板对铁块得支持力,就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产生得,故③正确,④错误.故选A.8.如图中甲、乙、丙、丁四根弹簧完全相同,甲、乙左端固定在墙上,图中所示得力F 均为水平方向,大小相等,丙、丁所受得力均为一条直线上,四根弹簧在力得作用下均处于静止状态,其长度分别就是L甲、L乙、L丙、L丁,下列选项正确得就是( )A.L甲<L丙L乙>L丁B.L甲=L丙L乙=L丁C.L甲<L丙L乙=L丁D.L甲=L丙L乙>L丁【解答】解:由图可知,图甲与丙得力都会使弹簧伸长,图乙与图丁得力都会使弹簧压缩;在图甲中,力F通过弹簧传递给墙,力得作用就是相互得,墙对弹簧施加得力等于F,方向水平向左,所以图甲与图丙得作用力情况相同,效果相同,故它们伸长得长度相同,所以L甲=L丙;在图乙中,力F通过弹簧传递给墙,力得作用就是相互得,墙对弹簧施加得力等于F,方向水平向右,所以图乙与图丁得作用力情况相同,效果相同,故它们缩短得长度相同.所以L乙=L丁.故选B.9.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得拉力与弹簧得伸长量成正比.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这种关系得就是()A.ﻩB.C.ﻩD.【解答】解:因为在弹簧得弹性限度内,弹簧得伸长量与其所受得拉力成正比,综合上述分析四个图象中只有A符合;B就是成反比,C就是保持不变;D图象不就是正比.故选A.10.书放在桌面上,会受到桌子对它得弹力得作用,产生这个弹力得直接原因就是( )A.书得形变ﻩB.桌面得形变C.书受到得重力D.桌面受到得重力【解答】解:AC.书放在桌面上,桌面发生向下得形变,由于恢复原状,桌面对书产生向上得弹力,所以产生这个弹力得直接原因就是桌面得形变,故A错误、B正确.BD.弹力产生得原因就是由于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不就是由于物体得重力,故CD 错误.故选B.11.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得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N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得示数为()A.0NﻩB.2NﻩC.4N D.8N【解答】解:弹簧测力计所受到得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或因为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因此这两个力就是平衡力;因为弹簧测力计得示数应以弹簧测力计其中一端所受得拉力为准,所以其示数就是4N..故选C12.两只完全相同得弹簧测力计,自重均为0、5牛,按如图所示得方式(甲“正挂”,乙“倒挂”)悬挂起来,图中钩码均为2牛,甲乙弹簧测力计得示数分别为( )A.2、5N、2、5NﻩB.2、5N、2NﻩC.2N、2、5N D.1、5N、2N【解答】解:乙“倒挂”,且在乙弹簧测力计得下端挂了一只钩码,所以,乙弹簧测力计得示数等于=0、5N+2N=2、5乙弹簧测力计得重力加上钩码重,则乙弹簧测力计得示数F乙N;甲“正挂”,在甲弹簧测力计得下端,挂了一只钩码与乙弹簧测力计,所以,甲弹簧测力计得示数等于乙弹簧测力计得重力加上钩码重,则甲弹簧测力计得示数F=甲0、5N+2N=2、5N.故选A.13.某同学在实验时,将一物体挂在竖直悬挂得弹簧秤得秤钩上,测出物体对弹簧秤得拉力为2、5牛(如图甲),然后把弹簧秤倒过来,又将同一物体挂在弹簧秤得吊环上,如图所示,当物体静止时,弹簧秤得示数就是( )A.一定大于2、5牛ﻩB.一定等于2、5牛C.一定小于2、5牛ﻩD.一定等于5、0牛【解答】解:弹簧秤得读数等于弹簧相连得挂钩受到力得大小,当将弹簧测力计倒置过来后,把物体挂在吊环上,因为弹簧测力计本身受重力,则弹簧秤显示得示数等于物体重力与弹簧测力计本身重力之与,所以此时弹簧秤得示数大于2、5N.故选A.14.小明就是一名发育正常得九年级学生,下面就是与她有关得一些数据,您认为合理得就是()A.她得体重约为200NB.她得手掌宽度为2、5dmC.身体得平均密度约为1×103kg/m3D.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s【解答】解:A、中学生得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得重力大约为G=mg=50kg×10N/kg=500N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九年级学生手掌宽度为1d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水得密度就是1、0×103kg/m3,人体密度与水得密度差不多,在1、0×103kg/m3左右.故C符合实际;D、正常情况下,人得脉搏跳动一次得时间接近1s,1min跳动得次数在70次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二.填空题(共2小题)15.某研究小组得同学们准备制作一个弹簧测力计,她们选用了甲、乙两种不同规格得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得图象,图象中只有OA段与OB段就是弹性形变.若她们要制作量程较大得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乙,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得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甲.(选填“甲”或“乙”)【解答】解:因为OA段与OB段就是弹性形变,通过观察图象可知,甲能承受得最大拉力就是4N,而乙能承受得最大拉力就是8N,若她们要制作量程较大得弹簧测力计,应选用乙;当甲受到得拉力就是4N时,弹簧伸长6cm,当乙受到得拉力就是8N时,弹簧伸长4cm,说明甲受到得拉力虽小,但伸长得长度却长,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得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弹簧甲.故答案为:乙;甲.16.一根10cm长得弹簧,受到6N得拉力时,伸长了3cm;若要使弹簧伸长5cm,受到得拉力就是10 N;若弹簧只受4N得拉力时,弹簧得长度就是12 cm.【解答】解:(1)受到6N得拉力时,伸长了3cm;那么,伸长1cm时受得拉力为2N,根据正比关系,弹簧伸长5cm时,受到得拉力F=2N×5=10N;(2)受到4N得拉力时,弹簧得伸长△L=1cm×2=2cm,因此,弹簧得长度L=L0+△L=10cm+2cm=12cm.故答案为:10;12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17.小明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得刻度就是均匀得,由此她猜想弹簧得伸长量与它受到得拉力成正比.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决定独自进行实验.(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图1所示得一根两头带钩得弹簧、若干相同得钩码(每个钩码重力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得测量仪器就是刻度尺.进行实验后小明记录数据如下表,表中数据明显错误得就是第4次实验.实验次数1234567拉力(钩码总重)F/NO123456弹簧伸长量△L/cm O0、400、801、701、602、002、40(2)去除错误得一组数据,在图2中画出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得关系图线.(3)由图象可验证小明得猜想就是正确得(填“正确”或“错误”).(4)小华认为实验中可以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她独自实验得过程就是:用弹簧测力计挂钩勾住弹簧下端向下拉来改变力得大小,力得数值由弹簧测力计读出.您认为独自完成实验用弹簧测力计好,还就是用钩码更好一些?答: 用钩码更好;理由就是: 弹簧测力计难控制,力得大小、弹簧得伸长量不易确定.【解答】解:(1)①钩码得重力已知,因此不需要测量,实验中要测量得就是弹簧得伸长量,所以需要刻度尺;②分析数据发现,除第4次实验数据外,其余6次弹簧得伸长量跟受到得拉力成正比,因此第4次实验数据就是错误得.(2)将表中拉力对应横坐标,弹簧伸长量对应纵坐标,图象如下:(3)由图象可以得出得结论就是:弹簧得伸长量与它受到拉力成正比,因此小明得猜想就是正确得.(4)实验中,如果用弹簧测力计挂钩勾住弹簧下端向下拉来改变力得大小,尽管力得数值由弹簧测力计读出,但就是弹簧测力计难控制,力得大小、弹簧得伸长量难以确定,因此还就是用钩码好些.故答案为:(1)刻度尺;4;(2)如图;(3)正确;(4)用钩码更好;弹簧测力计难控制,力得大小、弹簧得伸长量不易确定.18.课外学习小组在探究“弹簧得伸长量与受得拉力得关系”实验时,实验数据如表.拉力F/N00、511、522、533、54弹簧长度/cm2223242526272828、528、6根据实验数据,您认为:(1)用这样得弹簧能做一个测量范围就是0~3N 得测力计;(2)在一定范围内,弹簧所受得拉力F与伸长量△L关系得数学表达式就是F=0、5△L ;(3)当悬挂物体后,弹簧长度就是25、5cm,那么该物体向下拉弹簧得力就是1、75N.【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在0~3N拉力作用下,弹簧得伸长量与所受到得拉力成正比,超过3N得拉力后,弹簧得伸长与所受拉力不成正比,故用这样得弹簧能做一个测量范围就是0﹣3N得测力计;(2)观察表格中得数据可知:当弹簧伸长得长度为△L1=23cm﹣22cm=1cm时,弹簧受到得拉力为0、5N,当弹簧伸长得长度为△L2=24cm﹣22cm=2cm时,弹簧受到得拉力为1N,当弹簧伸长得长度为△L3=25cm﹣22cm=3cm时,弹簧受到得拉力为1、5N,由此可以得出弹簧所受得拉力F与伸长量△L关系得数学表达式为:F=0、5△L;(3)若弹簧长度就是25、5cm,则物体向下拉弹簧得力为:F=0、5△L=0、5×(25、5﹣22)N=1、75N.故答案为:(1)0~3N;(2)F=0、5△L;(3)1、75.19.为制作弹簧测力计,小明对弹簧得伸长与拉力得关系作了探究.如表就是小明利用甲、乙两根不同得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得数据.弹簧受到得拉力/N012345甲弹簧得长度/cm6、06、57、07、58、08、5乙弹簧得长度/cm6、07、08、09、010、011、0(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①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得长度与它所受得拉力成正比;②在拉力相同得情况下,甲弹簧伸长得长度比乙弹簧小(大/小).(2)如图所示得A、B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得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分析如表数据可知:量程较大得就是A(A/B)测力计,精度较高得就是B (A/B)测力计.(3)经实验探究发现:在拉力相同得情况下,弹簧伸长得长度与弹簧得材料、粗细、原长(弹簧不受外力时得长度)等均有关系,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实弹簧伸长得长度与弹簧原长有关.答: 将一根弹簧截成长度不同得两段,分别用大小相同得力拉两根弹簧,比较弹簧伸长得长度.【解答】解:(1)①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得出,不论就是甲弹簧还就是乙弹簧,弹簧受到得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得长度越长,弹簧伸长得长度与弹簧受到得拉力之比就是定值,即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得长度与它所受得拉力成正比;②计算出甲乙弹簧在拉力相同时伸长得长度,发现甲弹簧伸长得长度总小于乙弹簧伸长得长度;(2)根据甲乙弹簧在拉力相同时甲弹簧伸长得长度大于乙弹簧伸长得长度,可得出在弹簧得伸长相同时,甲弹簧所受拉力小于乙弹簧所受拉力,由题意知,A、B两弹簧测力计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得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即两弹簧得伸长相同,则甲弹簧所受拉力大于乙弹簧所受拉力即甲弹簧测力计得量程大于乙,即量程较大得就是A测力计;同样根据甲乙弹簧在拉力相同时甲弹簧伸长得长度小于乙弹簧伸长得长度,在拉力相同时用乙弹簧做成得测力计,示数间得间距较大,刻刻度时可以刻得更小,因此用乙弹簧做成得测力计精度更高,即精度较高得就是B测力计;(3)要证实弹簧伸长得长度与弹簧原长得关系,设计实验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需要控制弹簧得材料、粗细、所受拉力相同,只改变弹簧得原长,要控制弹簧得材料、粗细相同可以取同一根弹簧来做实验,再将弹簧截成长度不同得两段,就可以改变弹簧得原长,并分别用大小相同得力拉两根弹簧,就可以控制弹簧所受得拉力相同,最后比较弹簧伸长长度得关系.故答案为:(1)①正比;②小;(2)A;B;(3)将一根弹簧截成长度不同得两段,分别用大小相同得力拉两根弹簧,比较弹簧伸长得长度.20.某同学用一只弹簧秤做研究弹簧得伸长与拉力关系得实验,具体记录数据如下表:拉力/N1234567891011弹簧长度/cm 6、07、08、09、010、011、012、013、1014、3015、6016、20(1)根据实验数据,该弹簧得原长就是5、0 cm.(2)根据实验数据,能做一个测量范围就是7N得弹簧秤,理由就是在7N得拉力范围内,弹簧发生弹性形变.(3)当悬挂某物体时,弹簧长度为10、5cm,问该物体对弹簧得拉力就是5、5 N.【解答】解:(1)(2)分析实验数据可得拉力为1N时,弹簧得长度为6、0cm;拉力为2N时,弹簧得长度为7、0cm;一直到拉力为7N时,都就是弹簧得受到得拉力增加1N,弹簧就伸长1cm.因此在该范围内,弹簧得伸长与受到得拉力成正比;该弹簧测力计得范围就是0~7N,拉力为0N时,弹簧得长度为5、0cm,这就就是弹簧得原长.(3)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弹簧得伸长与受到得拉力成正比,因此当用手将弹簧拉到10、5cm长时,手对弹簧得拉力:F=kx=1N/cm×(10、5cm﹣5cm)=5、5N.故答案为:(1)5、0;(2)7;在7N得拉力范围内,弹簧发生弹性形变;(3)5、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步骤
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N,分度值是0.2N,检查指针是(选填“是”或“否”)指在零刻度处,若不在,应该调到零刻度处。
2.将弹簧测力计挂在铁架台上,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使指针分别指到1N、3N、5N处,感受1N、3N、5N的力的大小。
3.将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分别测出1个、2个钩码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正确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录:F1=0.5N,F1=1N。
4.把一根头发拴在弹簧测力计上用力拉头发(用力均匀),读出头发拉断时拉力大小F3=3N。
5.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拖动桌面上的文具袋,测量文具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4=1N。

实验
现象
记录
实验
结论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操作要求:1.所测拉力不得超过测力计的量程。2.拉力方向要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
实验报告单
班级
组次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
物理实验室
实验
名称
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实验
目的
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
器材
弹簧测力计2个,铁架台、钩码若干,头发。
实验
原理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
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