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物实验报告 光电效应

合集下载

实验报告_光电效应

实验报告_光电效应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和规律;2. 掌握光电效应实验的操作步骤;3. 通过实验测量并分析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4. 利用光电效应测量普朗克常数。

二、实验原理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到某些物质表面时,物质表面的电子吸收光子能量而逸出的现象。

根据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光子能量与光子的频率成正比,即 E = hv,其中E为光子能量,h为普朗克常数,v为光子频率。

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如下:1. 光电效应的发生需要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截止频率;2. 光电子的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3. 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光电效应实验仪:包括光电管、滤光片、光阑、微电流放大器、示波器等;2. 汞灯:提供连续光谱;3. 电压表:测量光电管两端电压;4. 电流表:测量光电流;5. 数据采集器:记录实验数据;6. 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

四、实验步骤1. 将实验仪及灯电源接通,预热20分钟;2. 调整光电管与灯的距离,保持约40cm;3. 将光电管暗箱电压输入端与实验仪电压输出端连接;4. 选择合适的电流量程,进行测试前调零;5. 切换到伏安特性测试档位,调节电压调节范围,记录所测UAK及I的数据;6. 改变入射光的频率,重复步骤5,记录数据;7. 利用实验数据绘制伏安特性曲线;8. 根据伏安特性曲线,测量不同频率下的截止电压;9. 利用光电效应方程,计算普朗克常数。

五、实验数据整理与归纳1.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入射光的频率、电压、电流等;2. 绘制伏安特性曲线;3. 根据伏安特性曲线,测量不同频率下的截止电压;4. 利用光电效应方程,计算普朗克常数。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验证了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2. 通过测量伏安特性曲线,得到了不同频率下的截止电压;3. 利用光电效应方程,计算出了普朗克常数的值。

七、实验心得1. 光电效应实验是光学实验中的一个重要实验,通过实验加深了对光电效应基本原理和规律的理解;2.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实验仪器的操作,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3. 在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中,要运用正确的物理理论和方法,得出合理的结论。

实验报告_光电效应实验

实验报告_光电效应实验

实验报告_光电效应实验实验报告:光电效应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光电效应实验,探究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验证光电效应方程,以及了解光电效应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光电效应是指当金属或半导体受到光照时,会发射出电子,形成电流。

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包括:光电子的能量和频率无关,而与光的强度有关;光电子的能量等于光的能量减去逸出功;光电效应的电子是瞬间发出的,不受路径依赖。

三、实验器材1. 光电效应实验装置(包括光源、金属光电效应电池、反射镜等)2. 数显直流电压表3. 稳压电源4. 电阻箱四、实验步骤1. 将光电效应实验装置组装好并接通电源。

2. 调节稳压电源的电压,使得数显直流电压表的测量值在合适范围内。

3. 改变光电效应电池的位置,使光照射到光电效应电池的不同位置。

4. 观察实验装置中的电流变化,并记录下光电效应电池的位置和电流值。

5. 改变稳压电源的电压,重复步骤3-4,记录下不同电压下的光电效应电池的位置和电流值。

五、实验数据与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步骤得到的数据,绘制出光电效应电流与光电效应电池位置和稳压电源电压的关系曲线图,并进行分析。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进行计算,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

六、实验讨论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可以比较不同电池位置、不同电压下测得的电流值,并根据光电效应方程进行计算,以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讨论光电效应的应用,并对实验中存在的误差进行分析和讨论。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了解了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并验证了光电效应方程。

同时也了解到了光电效应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在实验中也发现了一些不确定因素,导致实验数据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大物光电效应实验报告

大物光电效应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2. 通过实验测量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3. 测定普朗克常量。

二、实验原理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金属表面会发射出电子的现象。

根据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光子具有能量E=hv,其中h为普朗克常数,v为光的频率。

当光子的能量大于金属的逸出功W时,金属表面会发射出电子。

光电效应的基本方程为E=hv-W=1/2mv^2,其中m为电子质量,v为电子速度。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光电管;2. 滤光片;3. 汞灯;4. 微电流放大器;5. 光电管工作电源;6. 伏安计;7. 秒表;8. 记录纸。

四、实验步骤1. 将光电管接入电路,确保电路连接正确;2. 调整光电管与汞灯的距离,使光电管接收到的光强度适中;3. 在不同频率的光照射下,记录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4. 测量不同频率下的截止电压,并记录数据;5.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普朗克常量。

五、实验数据与结果1. 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1)在577.0nm的紫光照射下,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所示。

(2)在546.1nm的蓝光照射下,伏安特性曲线如图2所示。

(3)在435.8nm的绿光照射下,伏安特性曲线如图3所示。

(4)在404.7nm的紫外光照射下,伏安特性曲线如图4所示。

2. 截止电压(1)在577.0nm的紫光照射下,截止电压为0.3V;(2)在546.1nm的蓝光照射下,截止电压为0.4V;(3)在435.8nm的绿光照射下,截止电压为0.5V;(4)在404.7nm的紫外光照射下,截止电压为0.6V。

3. 普朗克常量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普朗克常量为6.58×10^-34 J·s。

六、实验结果分析1. 从伏安特性曲线可以看出,光电效应遵循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即光子能量与电子速度之间的关系符合E=hv-W=1/2mv^2;2. 截止电压与光频率成正比,符合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3. 通过实验测得的普朗克常量与理论值较为接近,说明实验结果较为准确。

光电效应实验报告

光电效应实验报告

一、 引言当光束照射到金属表面时,会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光电效应”。

对于光电效应的研究,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本质,促进了光的量子理论的建立和近代物理学的发展。

现在观点效应以及基于其理论所制成的各种光学器件已经广泛用于我们的生产生活、科研、国防军事等领域。

所以在本实验中,我们利用光电效应测试仪对爱因斯坦的方程进行验证,并且测出普朗克常量,了解并用实验证实光电效应的各种实验规律,加深对光的粒子性的认识。

二、 实验原理1. 光电效应就是在光的照射下,某些物质内部的电子背光激发出来形成电流的现象;量子性则是源于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连续而是一份一份地进行,每一份能量称之为一个能量子,等于普朗克常数乘以辐射电磁波的频率,即E=h*f (f表示光子的频率)。

2. 本实验的实验原理图如右图所示,用光强度为P 的单色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阴极释放出的电子在电源产生的电场的作用下加速向A 移动,在回路中形成光电流,光电效应有以下实验规律;1) 在光强P 一定时,随着U 的增大,光电流逐渐增大到饱和,饱和电流与入射光强成正比。

2) 在光电管两端加反向电压是,光电流变小,在理想状态下,光电流减小到零时说明电子无法打到A,此时eUo=1/2mv^2。

3) 改变入射光频率f 时,截止电压Uo 也随之改变,Uo 与f 成线性关系,并且存在一个截止频率fo,只有当f>fo 时,光电效应才可能发生,对应波长称之为截止波长(红限),截止频率还与fo 有关。

4) 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hf=1/2m(Vm)^2+W,其中W 为电子脱离金属所需要的功,即逸出功,与2)中方程联立得:Uo=hf/e – W/e 。

光电效应原理图3.光阑:光具组件中光学元件的边缘、框架或特别设置的带孔屏障称为光阑,光学系统中能够限制成像大小或成像空间范围的元件。

简单地说光阑就是控制光束通过多少的设备。

主要用于调节通过的光束的强弱和照明范围。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系列之光电效应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系列之光电效应
0.664
0.546
-1
0.1
0.1
0.1
0.0
0.1
0
0.2
0.2
0.5
0.2
0.2
1
0.5
0.5
1.1
0.6
0.5
2
0.7
0.8
1.8
1.1
0.9
3
1.0
1.1
2.4
1.4
1.2
4
1.2
1.4
2.9
1.8
1.5
5
1.4
1.6
3.5
2.1
1.7
6
1.7
1.9
3.9
2.3
1.9
7
1.9
2.1
4.4
2.6
式中,A为金属的逸出功, 为光电子获得的初始动能。
由该式可见,入射到金属表面的光频率越高,逸出的电子动能越大,所以即使阳极电位比阴极电位低时也会有电子落入阳极形成光电流,直至阳极电位低于截止电压,光电流才为零,此时有关系:
eU0 (2)
阳极电位高于截止电压后,随着阳极电位的升高,阳极对阴极发射的电子的收集作用越强,光电流随之上升;当阳极电压高到一定程度,已把阴极发射的光电子几乎全收集到阳极,再增加UAK时I不再变化,光电流出现饱和,饱和光电流IM的大小与入射光的强度P成正比。
13.0
6.3
4.3
43
7.3
6.5
13.1
6.3
4.3
44
7.4
6.6
13.2
6.3
4.3
45
7.4
6.7
13.3
6.3
4.4
46
7.5

大学物理实验:光电效应

大学物理实验:光电效应

当高能光子(高频率光)照射在物质上时 ,物质可以吸收一个光子并释放一个正离 子和多个电子的现象。
光电效应的应用
光电倍增管
利用光电效应原理制成的器件, 可以将微弱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 号,广泛应用于高能物理、天文
学和医学等领域。
太阳能电池
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 是太阳能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
光电器件
THANKS
感谢观看
为了更好地研究光电效应的规律,可 以尝试改变光源的波长、光强等条件, 观察其对光电效应的影响。
0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光电效应实验原理
详细介绍了光电效应的基本原理,包括光子、电子、 能量转换等概念。
实验操作步骤
提供了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实验设备、实验操 作流程、数据记录等。
实验数据处理
介绍了如何处理实验数据,包括数据整理、图表绘制、 误差分析等。
普朗克效应
里德堡效应
当光照射在物质上时,物质吸收光的能量 并释放电子,电子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有关 ,与光的强度无关。
Hale Waihona Puke 当高能光子(高频率光)照射在物质上时 ,物质可以吸收一个光子并释放多个电子 的现象。
光电子发射
光离子化
当光照射在物质上时,物质吸收光的能量 并释放电子,电子的能量与光的频率和物 质的功函数有关。
2
光电效应的应用广泛,如太阳能电池、光电倍增 管等。
3
光电效应的发现和研究对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
02
实验原理
光电效应概念
光电效应
当光照射在物质上时,物质可以 吸收光的能量并释放电子的现象 。
光电效应的发现
19世纪末,德国物理学家赫兹和 勒纳德在实验中发现了光电效应 。

大物光电效应实验报告

大物光电效应实验报告

大物光电效应实验报告大物光电效应实验报告引言光电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到金属或半导体材料上时,会引起电子从材料中释放出来的现象。

这一现象的发现对于量子力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深入了解和研究光电效应,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本报告将对实验过程、结果和结论进行详细阐述。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观察和测量光电效应现象,验证光电效应方程,并探究光电效应与光强度、波长、材料性质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实验装置和方法实验所需的装置包括光电效应实验仪、光源、电压调节器、电流计等。

首先,将实验仪器连接好,并调节光源的亮度和位置。

然后,调节电压调节器,使电流计的示数为零。

接下来,通过改变光源的亮度和位置,记录下不同光强度下的电流值。

最后,通过更换不同波长的光源,记录下不同波长下的电流值。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记录了不同光强度和波长下的电流值,并将其整理成表格和图表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观察到当光源的亮度逐渐增加时,电流值也逐渐增大。

这表明光强度与光电效应的电流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当光源的亮度达到一定程度后,电流值趋于稳定,不再随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大。

其次,我们发现不同波长的光源对光电效应的电流值有不同的影响。

当波长较长时,电流值较小;而当波长较短时,电流值较大。

这说明波长与光电效应的电流值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我们还观察到在一定波长范围内,电流值随波长的变化呈现出波动的趋势。

讨论与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分析:1. 光强度与光电效应的电流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这是因为光强度越大,光子的能量越高,电子从材料中解离的能力也越强,从而导致电流值的增大。

2. 波长与光电效应的电流值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这是因为波长越短,光子的能量越高,电子从材料中解离的能力也越强,从而导致电流值的增大。

3. 在一定波长范围内,电流值随波长的变化呈现出波动的趋势。

这可能是由于材料的能带结构和电子的散射等因素导致的。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光电效应方程,并深入了解了光强度、波长和材料性质对光电效应的影响。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光电效应_1(nh5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光电效应_1(nh5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3. 实验原理(请用自己的语言简明扼要地叙述,注意原理图需要画出,测试公式需要写明)
光电效应的实验示意图如图所示,无光照射阴极时,由于阳极和阴极是断路的,所以G中无电流通过.用光照射阴极时,由于阴极释放出电子而形成阴极光电流(简称阴极电流).加速电压Ux越大,阴极电流越大,当U增加到一定数值后,阴极电流不再增大而达到某一饱和值IH,IH的大小和照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加速电位差U变为负值时,阴极电流会迅速减少,当加速电压Uxs负到一定数值时,阴极电流变为0,与此对应的电压称为遏止电压.这一电压用Ua来表示. Ua的大小与光的强度无关,而是随着照射光的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5. 实验记录(注意:单位、有效数字、列表)请粘贴“原始数据模板”照片(有教师盖章)
以下内容为报告保留内容,请勿填写或删除,否则影响实验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验名称:光电效应法测普朗克常量h 实验目的:是了解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

并用光电效应方法测量普朗克常量和测定光电管的
光电特性曲线。

实验原理
光电效应实验原理如图8.2.1-1所示。

其中S 为真空光电管,K 为阴极,A 为阳极。

当无光照射阴极时,由于阳极与阴极是断路,所以检流计G 中无电流流过,当用一波长比较短的单色光照射到阴极K 上时,形成光电流,光电流随加速电位差U 变化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8.2.1-2所示。

1.
光电流与入射光强度的关系
光电流随加速电位差U 的增加而增加,加速电位差增加到一定量值后,光电流达到饱和值和值I H ,饱和电流与光强成正比,而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

当U= U A -U K 变成负值时,光电流迅速减小。

实验指出,有一个遏止电位差U a 存在,当电位差达到这个值时,光电流为零。

2.
光电子的初动能与入射频率之间的关系
当U=U a 时,光电子不再能达到A 极,光电流为零。

所以电子的初动能等于它克服电场力作用的功。


a eU mv =2
2
1 (1) 根据爱因斯坦关于光的本性的假设,每一光子的能量为hv =ε,其中h 为普朗克常量,ν为光波的频率。

所以不同频率的光波对应光子的能量不同。

光电子吸收了光子的能量h ν之后,一部分消耗于克服电子的逸出功A ,另一部分转换为电子动能。

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 A mv hv +=
2
2
1 (2) 式(2)称为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3. 光电效应有光电存在
实验指出,当光的频率0v v <时,不论用多强的光照射到物质都不会产生光电效应,根据式(2),
h
A
v =
0,ν0称为红限。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同时提供了测普朗克常量的一种方法:由式(1)和(2)可得:
A U e hv +=0,当用不同频率(ν1,ν2,ν3,…,νn )的单色光分别做光源时,就有 A U e hv +=11 A U e hv +=22 ………… A U e hv n n += 任意联立其中两个方程就可得到 j
i j i v v U U e h --=
)( (3)
由此若测定了两个不同频率的单色光所对应的遏止电位差即可算出普朗克常量h ,也可由ν-U 直线的斜率求出h 。

因此,用光电效应方法测量普朗克常量的关键在于获得单色光、测得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和确定遏止电位差值。

实验内容
通过实验了解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并用光电效应法测量普朗克常量。

1.
在577.0nm 、546.1nm 、435.8nm 、404.7nm 四种单色光下分别测出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并根据此曲线确定遏止电位差值,计算普朗克常量h 。

本实验所用仪器有:光电管、单色仪(或滤波片)、水银灯、检流计(或微电流计)、直流电源、直流电压计等.
j
i j i v v U U e h --=
)(,求斜率,得到普朗克常量h.
入射光波长λ/nm 365nm
伏安图像如下
Y 电流/A
X 电压/V
-1
1
Y 电流
X 电压/V
用DATA READ 读出拐点值约为 1.8a U V =- 入射光波长λ/nm 405nm
伏安图像如下
Y 电流/A
X 电压/V
饱和电压为 15.1V 拐点处放大图如下:
Y 电流
X 电压
用DATA READ 读出拐点值为 1.4a U V =-
入射光波长λ/nm 436nm
X 电压
用DATA READ 读出拐点值为 1.2a U V =-
入射光波长λ/nm 546nm
伏安图像如下
Y 电流/A
Y 电流
X 电压
用DATA READ 读出拐点值为 0.7a U V =-
入射光波长λ/nm 577nm
伏安图像如下
Y 电流/A
X 电压/V
饱和电压为5.2V 拐点处放大图如下:
Y 电流
X 电压
用DATA READ 读出拐点值为 0.6a U V =-
2.
作a U v -的关系曲线,用一元线形回归法计算光电管阴极材料的红限频率、逸出功及h 值,并与公认值比较。

14
/10Hz
频率遏制电
做出~a U υ图像
拟合直线 斜率为14
0.388210
/k V Hz -=⨯ 截距 1.44b =-
A U e hv +=0,当用不同频率(ν1,ν2,ν3,…,νn )的单色光分别做光源时,就有 A U e hv +=11 A U e hv +=22 …………
A U e hv n n +=
所以有 n n h A
U v e e
=-
140.388210h e -=⨯ 1.44/A
J C e = 346.2110h -=⨯ 192.3010A J -=⨯
3434
346.6310 6.2110 6.3%6.6310h h ---∆⨯-⨯==⨯标准 红限140 3.4810A
Hz h
ν=
=⨯ 3
测量光电管的光电特性曲线,即饱和光电流与照射光强度的关系。

令光照强度,k 为比例系数.
入射光波长 577nm
透光率~饱和光电流图像如下
0.2
0.3
0.4
0.5
0.6
0.7
0.8
Y 透
光率X 饱和光电 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