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水肥管理技术
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

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对农业生产方式的关注,设施蔬菜种植技术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热点之一。
在传统蔬菜种植方式中,水肥管理往往是一个关键问题,过多或者过少的水肥都会导致蔬菜生长不良,从而影响产量和品质。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概念、原理、优势及应用前景。
一、概念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是指在设施蔬菜种植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水肥管理方式,实现水肥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使植物能够获得所需的养分和水分,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产量。
这一技术通过监测和调控水分和肥料的供应,以适应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二、原理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核心原理是根据蔬菜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合理调控水分和肥料的供应。
具体来说,这一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监测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通过安装土壤湿度和养分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土壤中水分和养分的含量,掌握蔬菜生长环境的状况。
2.根据监测结果进行水肥供应调整: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水肥供应,使其与蔬菜生长需求相匹配,避免水肥浪费或者造成植物缺乏。
3.实施定量施肥和灌溉:采用科学的施肥和灌溉方式,控制水肥的投入量和频次,避免过量或者不足的施肥和灌溉,保证植物生长的需要。
三、优势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相比传统种植方式具有以下优势:1.提高生产效率:通过科学管理水肥供应,使植物能够充分吸收养分和水分,促进生长,提高产量。
2.节约资源:避免水肥的过量施用和浪费,减少水资源和肥料的消耗,节约资源。
3.改善品质:科学的水肥供应能够提高蔬菜的品质,使其更加饱满、口感更好。
4.环境友好:减少水肥的过量施用,减少土壤和水体的污染,保护环境。
四、应用前景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已经在一些先进的设施蔬菜种植基地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未来,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设施农业的发展,这一技术将在设施蔬菜生产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种植蔬菜的水肥管理制度

种植蔬菜的水肥管理制度一、水肥管理的重要性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食材,因此蔬菜的种植质量对人们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水肥管理作为农作物生长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于蔬菜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水肥管理不当会导致蔬菜生长缓慢、产量低下,甚至会出现一些病虫害。
因此,建立科学的水肥管理制度,对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水肥管理的原则1. 实施科学配方施肥。
根据具体的蔬菜品种和生长期,合理调配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比例,以保证蔬菜的正常生长发育。
2. 确立合理的灌溉制度。
根据土壤墒情和蔬菜的生长需要,科学测定灌溉水量和频次,避免过度或者缺水造成的影响。
3. 确保施肥、灌溉的有效性。
施肥应在蔬菜生长的关键时期进行,尽量减少养分的流失;灌溉应使水分能够迅速渗透到蔬菜根系附近,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三、蔬菜的水肥管理制度1. 土壤改良(1)深翻土壤:在选定的蔬菜种植地块上,先进行土壤的深翻,使土层疏松,有利于蔬菜根系的生长。
(2)施入有机肥:在深翻土壤的同时,每亩地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有机肥的施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并提供养分供给。
2. 科学施肥(1)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合理进行施肥。
在土壤测试结果的基础上,为蔬菜植株提供适量的氮、磷、钾等主要养分元素。
(2)采用定向施肥技术。
对于不同生长期和蔬菜品种,采取差异化的施肥方案,确保施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合理灌溉(1)按需灌溉。
在蔬菜生长期,测定土壤墒情,适时适量进行灌溉,避免过度或者缺水。
(2)科学浇水。
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需要水分,但过多的水分对蔬菜的生长也有不利影响,因此在浇水时应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出现积水。
4. 病虫害防治(1)定期监测病虫害发生情况。
蔬菜生长期间,要定期检查作物是否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使用生物防治技术。
在蔬菜生长期间,选用环保无公害的生物农药,对于病虫害设施进行有效防治。
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

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是指利用现代化设施和技术手段,将水与肥料的供给系统进行整合,从而实现水肥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产量、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增加农产品的安全性。
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主要包括水肥管理、灌溉方式、肥料供给、水肥平衡、土壤环境调控等方面的内容。
1. 水肥管理:根据不同蔬菜的生长需求和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需肥特点,制定合理的水肥管理方案,确保蔬菜的需水需肥量得到满足,防止浪费和污染。
2. 灌溉方式: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如滴灌、喷灌等,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淋溶损失,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降低灌溉用水量。
3. 肥料供给:通过全自动化的施肥系统,根据蔬菜的生长需求和土壤的肥力状况,提供精确的肥料供给,避免过量施肥和肥料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
4. 水肥平衡:通过监测土壤水分含量和肥料养分含量,控制水肥的供给量,实现水肥的平衡,避免水肥偏离平衡导致的生长不良和产量减少。
5. 土壤环境调控:通过调控设施环境,如温度、湿度、通风等,改善土壤环境,促进土壤养分释放和根系吸收,提高蔬菜的养分利用效率和抗逆能力。
1. 提高产量和品质: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准确控制水肥供给量,保证蔬菜的养分需求得到满足,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2. 资源节约:该技术能够准确计量和供给水肥,避免浪费和损失,提高水肥利用效率,节约资源。
3. 环境友好:通过减少过量施肥和农药使用,避免了水体和土壤污染,减轻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4. 产品安全: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控制土壤中的养分和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 自动化管理: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采用全自动化的管理系统,能够对水肥供给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提高管理效率和自动化程度。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人们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蔬菜园水肥管理的注意事项

蔬菜园水肥管理的注意事项蔬菜园是人们日常饮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水肥管理作为蔬菜生长的关键环节,需仔细掌握一些注意事项。
本文将介绍蔬菜园水肥管理的相关要点,包括适宜的水肥比例、施肥技巧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1. 了解不同蔬菜的需水需肥量每种蔬菜的生长状况和水肥需求是有差异的,因此在蔬菜园的水肥管理中,首先了解不同蔬菜的需水需肥量十分重要。
一般来说,叶菜类如菠菜、生菜等喜欢充足的水分,而根茎菜类如胡萝卜、葱姜蒜等较耐旱。
至于施肥,叶菜类需氮肥较多,而果菜类如西红柿、辣椒则偏好磷钾肥。
因此,在给蔬菜施肥之前,事先调查各个蔬菜的特点,合理调整水肥比例,是保证蔬菜园水肥管理的关键。
2. 确定合适的施肥时间在蔬菜园的水肥管理中,施肥时间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而言,蔬菜生长最快的阶段是开花结实期,此时蔬菜对养分的需求较大。
因此,在蔬菜生长周期的不同阶段,需要灵活地调整施肥时间。
同时,也要避免在高温天气或雨水过多时施肥,以防肥料的流失或者过量吸收,对蔬菜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3. 使用有机肥料在蔬菜园水肥管理中,有机肥料的使用是推荐的做法之一。
与化学肥料相比,有机肥料更加安全、环保,并能提高土壤质地,增加有益微生物数量。
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的保水性和持肥性,使蔬菜生长更加健壮。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选用自家制备的堆肥或者购买合格的有机肥料,用于蔬菜园的水肥管理。
4. 细心观察病虫害情况在蔬菜园的水肥管理中,病虫害是常见的问题之一。
为了防止病虫害对蔬菜的损害,应该定期巡视蔬菜园,细心观察植株和叶面是否出现异常。
一旦发现有病虫害情况,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蔬菜生长受到极大的影响。
同时,也要注意合理使用农药,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以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总结:蔬菜园水肥管理是保证蔬菜生长质量的重要环节,我们应该根据不同蔬菜的需水需肥量,合理掌握水肥比例。
此外,及时观察并防治病虫害,使用有机肥料等也是有效的措施。
蔬菜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

S h a n d o n g S h u c a i
2 0 1 3年 第 3期
蔬菜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
利 用 滴灌 系统 施 肥 , 一 方 面 由于可 溶 肥 随着滴 灌 水直 接施 入 蔬 菜根 系 密集 , 蔬 菜 株 间空地 上无肥 料浪 费 。另 一方 面滴灌 是 以 滴 水形 式 渗入 蔬菜 根 区 , 非 常容 易 控制 , 水、 肥 均不会 有深层 淋洗 浪费 。
施。
、
日光 温 室茄 果 类蔬 菜 滴灌 水肥 一 体
三、 日光温 室蔬 菜滴灌 施肥 具体 步骤
化 选用 的肥料 1 .天 瑞 磷 钾 铵 氮 、磷 、钾 总养 分 ≥
根 据 以上 滴 灌施 肥 方 法及 标 准 , 只 是第 三次 所用 肥 料不 同 , 但 每 次施 肥 具 体步 骤 完 全 一 致 。在 此 , 只 详细 说 明第 一 次施 肥 的具 体 步骤 , 第二 、 第三 次施肥 具体 步骤参 照第 一
1 . 6 6 、 沃力 丰 1 . 3 3 k g , 分 3次 在 3 0 mi n内
2 .沃力 丰
磷、 钾 的 比为 1 4 : 8 : 2 5 , 中微 量元 素如 镁 、 钙、 硫 等含 量 ≥8 %, 腐 植 酸+ 氨 基酸 含量 ≥1 0 %,
肥 料水 溶性 1 0 0 %。
1 . 支 管 用 于将 首 部流 出的有 压水 送 往
4 . 磷 酸二 氢钾 磷 和钾含 量 比为 5 2 : 3 4 , 中微量 元 素含量 ≥ 1 0 %, 水溶 性 1 0 0 %。
二、 日光 温 室 茄 果 类 蔬 菜 滴 灌 水 肥 一 体 化 施 肥 方 法 及 标 准
第二 步 : 在水 桶 内加入第 二份 肥料 , 对入
蔬菜栽培水肥一体化技术方案

蔬菜栽培水肥一体化技术方案一、蔬菜水肥一体化必要性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现代农业的重大技术,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以水调肥”和“以肥促水”的水肥耦合的农业新技术,通常以灌溉系统为载体,借助压力系统,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蔬菜作物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肥液与灌溉水一起相融后利用可控管道系统,将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蔬菜作物。
据统计,设施蔬菜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灌溉水利用率达95%,比传统灌溉省水30%-40%;氮的利用率可达90%,磷达到70%,钾达到95%,比常规施肥节省30%-70%;作物产量提高15%-28%。
因此,推广集合灌溉技术与平衡施肥技术优势的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可逐渐转变农民漫灌习惯为精准灌溉,转变盲目施肥为科学施肥,有效防止土壤盐渍化,改善农田生态环境,达到“三节”(节水、节肥、节yao)、“三省”(省工、省力、省心)和“三增”(增产、增收、增效)的良好效果。
二、番茄水肥一体化技术要领1、首先是建立一套滴灌系统在设计方面,要根据地形、田块、单元、土壤质地、作物种植方式、水源特点等基本情况,设计管道系统的埋设深度、长度、灌区面积等。
水肥一体化的灌水方式可采用管道灌溉、喷灌、微喷灌、泵加压滴灌、重力滴灌、渗灌、小管出流等。
2、施肥系统在田间要设计为定量施肥,包括蓄水池和混肥池的位置、容量、出口、施肥管道、分配器阀门、水泵肥泵等。
3、选择适宜肥料种类可选液态或固态肥料,固态以粉状或小块状为首选,要求水溶性强,含杂质少,一般不应该用颗粒状复合肥(包括中外产品);如果用沼液或腐殖酸液肥,必须经过过滤,以免堵塞管道。
本方案中采用的是以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相结合用现代工艺精心配制的土壤全价滴灌肥和大量元素水溶肥料。
具有营养均衡、100%水溶等特点,专为番茄水肥一体化设计。
三、灌溉施肥(水肥一体化)方案1、番茄栽培情况供试番茄品种为大番茄,土壤栽培,密度2200株/667m2,番茄生育期以4-5个月为计,一般是8-9月定植,1月中旬采收结束。
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

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随着农业发展的需要,设施蔬菜种植在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
设施蔬菜种植是指在大棚或温室等封闭环境下进行的蔬菜种植方式,相较于传统露天种植,设施蔬菜种植具有控温、控湿、保护作物、增加产量等优点。
设施蔬菜种植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水肥管理。
为了提高设施蔬菜的产量和质量,减少水肥的浪费和污染,研发了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
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是指通过对设施蔬菜生长环境的监测和控制,实现水肥的合理供应,提高养分利用率,减少浪费和污染。
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对土壤和水质的监测,了解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和水质的特性。
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水肥供应的方式和浓度,实现养分的精确供应。
可以利用自动控制系统,根据设施蔬菜的生长需要,精确控制水分和肥料的供应量,避免浪费和污染。
通过合理的灌溉制度和施肥方法,提高养分利用率。
常见的灌溉制度有滴灌、喷灌和微喷灌等,这些灌溉方式可以使水分精确到达根系,减少水分的蒸发和土壤水分的亏缺。
合理的施肥方法如基肥、追肥和叶面喷肥等,可以使养分在适当的时间和部位供给给蔬菜,提高养分的吸收效率。
通过设施环境的控制,提高水肥利用效果。
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因素对蔬菜的生长和养分吸收有直接影响。
通过控制这些环境因素,可以提高水肥利用效果。
控制温度和湿度,可以调整作物的生理代谢,提高养分的吸收和利用效率。
合理的光照条件也可以刺激蔬菜的生长,提高养分的需求和吸收。
通过土壤改良和养分循环利用,减少水肥的浪费和污染。
土壤改良可以改善土壤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提高作物对水肥的利用效率。
养分循环利用则是指将作物残体和剩余肥料转化为有机肥料或再利用,减少养分的流失和污染。
这样可以达到水肥一体化的目标。
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是目前设施蔬菜种植中十分重要的技术之一。
通过合理的水肥管理,可以提高设施蔬菜的产量和质量,减少水肥的浪费和污染。
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这一技术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蔬菜大棚水肥的管理制度

蔬菜大棚水肥的管理制度一、前言蔬菜大棚是蔬菜生产的重要场所,是保障蔬菜生产质量和产量的重要环节。
而水肥管理是蔬菜大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蔬菜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蔬菜大棚水肥管理制度,对于提高蔬菜生产效益,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管理制度1. 水肥管理人员为保障蔬菜大棚水肥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设立专职的水肥管理人员。
水肥管理人员需具备相关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负责蔬菜大棚内水肥的施用和调整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水肥管理中的问题。
2. 水源管理蔬菜大棚的灌溉水源需保证水质清洁卫生,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同时,需要对水源进行定期的水质监测,确保灌溉水源的安全性,避免对蔬菜的生长带来负面影响。
3. 施肥管理(1)合理施肥:根据蔬菜种植的不同阶段和蔬菜生长的需求,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同时也要结合土壤肥力指标和植物生长状况,科学调整施肥量和施肥时间。
(2)选择优质肥料:在蔬菜大棚的水肥管理中,应选用优质、高效、安全的肥料,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进行施用,避免使用过期、假冒伪劣肥料。
(3)施肥方式:应根据蔬菜品种的生长特点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施肥方式,包括基肥、追肥、叶面喷施等,以满足蔬菜生长的各个阶段营养需求。
4. 施水管理(1)合理灌水:根据蔬菜的生长需求和土壤水分状况,合理确定灌水的时间和用水量,避免过量灌水导致土壤板结和根系窒息。
(2)节水灌溉:在蔬菜大棚水肥管理中应提倡科学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方式,减少水资源的浪费,降低灌水成本。
(3)定期检测土壤水分:定期对土壤水分进行测试,避免因灌水不足或过量造成土壤湿润度不均衡,影响蔬菜的生长发育。
5. 监测和调整蔬菜大棚水肥管理人员需要定期进行水质、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合理的调整。
如调整施肥量、施肥频次、灌水时间、用水量等,以保证蔬菜生长全程处于合适的水肥环境中。
同时也需要对蔬菜的生长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及时发现病虫害等问题,可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合理灌水量的估算
土壤水分平衡法 含水率差值法 有效水比例法 土壤含水量测定
常用参数
1. 适量灌溉
1. 适量灌溉
1. 适量灌溉
3.现代合理灌溉技术
(1) 合理灌水量的估算 (2) 土壤湿度监测与自动供水技术
(2) 土壤湿度监测与自动灌水技术
张力法(土壤湿度计 pF ) 土壤溶液电导率法(EC) 全自动化灌溉系统
水分 温度 光照和气体 土壤肥力和土 壤pH值 蔬菜种类与品 种 栽培技术 养分间的相互 效应
蔬 菜 施肥技术
各项栽培技术:播种、育苗、定植、 栽植密度、中耕、培土、植株调整、 施肥方式方法等均与肥效的发挥有密 切关系。
表 蔬菜对土壤盐溶液浓度的反应
溶液的电导度 (豪西门子/cm) 0-2 2-4 4-8 8-16 溶液浓度 (ppm) 0-1000 1000-3000 3000-5000 5000-10000 生育状况 生育良好
蔬 菜 施肥技术
5、影响施肥效果的因素
水分 温度 光照和气体 土壤肥力和土 壤pH值 蔬菜种类与品 种 栽培技术 养分间的相互 效应
蔬 菜 施肥技术
光照 光照充足,光合旺盛,肥效高。 光照弱,植株徒长,根系弱,肥效 差。 气体 CO2施肥,光合旺盛,进而促进养 分吸收,提高肥效且应增施肥料。
5、影响施肥效果的因素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充分了解水肥在蔬
菜生产中的作用。初步掌握蔬菜的排水和灌 溉技术;能够依据蔬菜植物对水肥的需求特 点,进行科学的水肥管理,并能利用现代灌 溉水肥设备,创造蔬菜生长发育最佳的水肥 环境,实现蔬菜高产、优质、高效
菜田灌溉与排水
一、施肥技术
发棵肥/壮棵肥//催果肥/膨果肥
以水调肥,发挥肥效,防止肥害。
蔬菜施肥 的特点
2、施肥的基本原则与特点
蔬 菜 施肥技术
施肥的基 本原则
蔬菜施肥 的特点
露地蔬菜(与大田作物相比) 数量多,次数多 施肥种类多 施肥方式多 设施蔬菜(与露地蔬菜相比) 施肥量更大 对肥料质量和数量要求更加严格 有机肥要充分腐熟 防止施肥过多造成肥害 防止偏施化肥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 防治因施肥种类和施用方法不当造成 气体为害 尽管设施蔬菜对肥料的利用率较高,但 是设施土壤环境条件变化较大,应实行 增加肥效的措施。 增施CO2气肥
蔬 菜 施肥技术
5、影响施肥效果的因素
水分 温度 光照和气体 土壤肥力和土 壤pH值 蔬菜种类与品 种 栽培技术 养分间的相互 效应
蔬 菜 施肥技术
不同蔬菜种类的需肥量不同 不同品种的需肥量不同
不同生育期的需肥量不同
产品器官不同的蔬菜,需肥种类和数
量不同
蔬菜对土壤营养元素形态的要求不同
5、影响施肥效果的因素
土壤溶液电导率法(EC)
全自动化灌溉系统 由灌水器、土壤水分传感器、温度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水位传感器和雨量传感器、 电线等组成。
三、蔬菜的节水灌溉
1. 露地蔬菜 的节水栽 培技术
叶面肥及其它肥源
1、肥
源
蔬 菜 施肥技术
有机肥 化肥 叶面肥及其它肥源
尿素+磷酸二氢钾+白糖+陈醋 微量元素//光合微肥 市售各种叶面肥 黄腐酸类//氨基酸类//有机液态 肥
2、施肥的基本原则与特点
蔬 菜 施肥技术
施肥的基 本原则
施足基肥,配合追肥,辅以叶面喷肥 有机肥与化肥合理配合施用 适时适量施用与经济用肥 营养诊断与配方施肥 依肥料种类确定施肥方式方法和施肥时期 依蔬菜的需肥特性施肥 依植株长势和生育特点施肥---提苗肥/壮苗肥//
水分 温度 光照和气体 土壤肥力和土 壤pH值 蔬菜种类与品 种 栽培技术 养分间的相互 效应
蔬 菜 施肥技术
土壤养分浓度//土壤溶液浓度 蔬菜对土壤盐溶液浓度的反应
根系吸收土壤养分要求一定的适宜浓度。见下表。 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易发生次生盐渍障碍。 果菜类中,茄子、甜椒能耐较高的盐溶液浓度,其 次是番茄,最弱的是黄瓜。 氯化铵容易较早地出现危害,尿素危害较少,硝酸 铵的危害最轻。 增施有机肥,不增加土壤盐溶液浓度,且有缓冲作 用。 砂土的缓冲作用比壤土差。
(2) 土壤湿度监测与自动灌水技术
张力法(土壤湿度计 pF )
灌溉点
0.0 pF值 1.8 正常生长 有效水分 易效性有效水分 3.0 3.8 4.2 7.0
重力流失水
田间容水量
全有效水分
非有效性水分
生长受阻点 初期萎蔫点 永久萎蔫点
(2) 土壤湿度监测与自动灌水技术
张力法(土壤湿度计 pF )
营养诊断
形态诊断---直接诊断//指示植物诊断 化学诊断---土壤分析//植物分析 其他诊断方法---施肥诊断//培养法//物理化学诊断//组织化学与生物化 学诊断//土壤微生物诊断
二、 灌溉与排水 1、菜 田 灌 溉 方 法 2、蔬菜的合理灌溉 3、蔬菜的节水灌溉 4、菜 田 排 水
蔬菜栽培 技术基础
1、菜 田 灌 溉 方 法
灌溉系统
蔬 菜 灌溉排水
传统沟灌系统---水源(井、河、塘、池)、抽水机 械(水泵)、输水渠道(主干沟、支沟、毛沟)。 现代灌溉系统---图
传统灌溉方法
地面渗灌、高畦渗灌与泼灌、人工喷灌
节水灌溉方法
1、菜 田 灌 溉 方 法
灌溉系统 传统灌溉方法 节水灌溉方法
喷灌 ---移动式、半移动式、固定式。 ---节水30-50%;节约耕地约10%;对地形和整地要求不高; 保持土壤不板结,避免次生盐渍化;降低田间气温2-3℃;增加 空气RH4-8%。 微灌 ---滴灌、渗灌、微喷灌、小流灌 ---可连续或间歇式供水;节水量大;对整地要求严格;可结 合追肥;大幅度降低田间RH。投资较高。
3、施 肥 方 式 方 法
施肥方式
基肥 追肥 根外追肥//叶面喷肥
蔬 菜 施肥技术
施肥方法 注意事项
3、施 肥 方 式 方 法
施肥方式 施肥方法
普施//撒施 条施//沟施 穴施//环施 随水冲施 随水喷施(时间和部位)
蔬 菜 施肥技术
注意事项
3、施 肥 方 式 方 法
施肥方式 施肥方法 注意事项
1、肥 源
蔬菜栽培 技术基础
2、施肥的基本原则与特点 3、施 肥 方 式 方 法
1、肥
源
蔬 菜 施肥技术
有机肥
厩肥//堆肥---马粪、羊粪为热性 肥;牛粪和猪粪为凉性肥料; 鸡粪。 饼肥 消毒鸡粪//生物菌肥//酵素肥// 有机生物肥
化肥 叶面肥及其它肥源
1、肥
源
蔬 菜 施肥技术
有机肥 化肥
尿素//硫酸铵//碳酸氢铵//硝酸铵 磷酸二铵//磷酸一铵//过磷酸钙 硫酸钾//氯化钾//硝酸钾 复合肥//二元复合肥//三元复合肥 生石灰//熟石灰//氯化钙//石膏 硫酸镁//白云石//熔渣//氧化镁 硼砂//硼酸//硫酸亚铁//含铁微肥// 钼酸铵//钼酸钠//三氧化钼//石炭酸 钼//硫酸锌
以水调肥效→施肥少时,土壤含水量应较低; 多时,应较高。
5、影响施肥效果的因素
水分 温度 光照和气体 土壤肥力和土 壤pH值 蔬菜种类与品 种 栽培技术 养分间的相互 效应
土壤矿质营养的移动能力 温度影响水的粘度和盐类的溶解度、扩散 度。水的粘度在10℃比30℃增大60%。 根系对土壤养分吸收能力 根系吸收土壤养分要求适宜的土壤温度。 低温下根系膜透性和细胞质活性降低; 15℃比30-35℃下黄瓜和番茄根毛原生质流 动性降低近50%。 低地温对磷和锰元素的吸收影响最大下, 对镁和铁元素的吸收影响较小。黄瓜氮素 吸收在13 ℃以下或35 ℃以上受抑制,在 20-25 ℃吸收量最高。 土壤有益菌的活动
蔬 菜 施肥技术
生育良好,但对敏感作物有 影响 对很多作物都会发生危害, 但耐盐作物能生育良好 生育不良
6、施肥新技术与营养诊断 配方施肥
营养平衡法 测土施肥法 组织分析法---水稻叶色与氮素施肥
蔬 菜 施肥技术
施肥新方法新技术
随滴灌施肥 叶面喷肥---注意喷洒浓度、喷洒时间、合理混用(尿素不能与碱性物 质混用)、喷洒质量(喷洒上部新叶和叶背面)。 CO2施肥 光肥---转光膜、红蓝光灯 声肥
2、蔬菜的合理灌溉
1. 合理灌溉的目的 2. 传统的经验型灌水技术
3. 现代合理灌溉技术
3.现代合理灌溉技术
(1) 合理灌水量的估算 (2) 土壤湿度监测与自动供水技术
(1) 合理灌水量的估算
土壤水分平衡法 含水率差值法 有效水比例法 土壤含水量测定 常用参数
(1) 合理灌水量的估算
土壤水分平衡法
(1) 合理灌水量的估算
土壤水分平衡法 含水率差值法
有效水比例法 灌水定额mm=作物消耗有效土壤水分的适 宜百分比%×1米土层的有效土壤水分 mm/m×计划润湿层深度m
(1) 合理灌水量的估算
土壤水分平衡法 含水率差值法 有效水比例法
土壤含水量测定
标准烘干法测定土壤含水量。 土壤含水量=(湿土重- 干土重)/干土重×100%
蔬 菜 灌溉排水
地面渗灌
蔬 菜 灌溉排水
滴灌
微喷灌
2、蔬菜的合理灌溉
1. 合理灌溉的目的 适量、适时地供给蔬菜水分,保证正常生长发育的水 分需求。 2. 传统的经验型合理灌水技术 3. 现代合理灌溉技术
2.传统的经验型合理灌水技术
(1)传统的合理灌水经验 看天---气候、天气、季节。 看地---土壤质地、地下水位、土壤保水蓄水能力、 返盐返碱状况。 看苗---生育期的需水特性、植株体内水分状况、长 势及外观形态特征。 看设施---增温保温性能、覆盖密闭程度。 (2)传统的合理灌水技术
2.传统的经验型合理灌水技术
(1)传统的合理灌水经验 (2)传统的合理灌水技术 地表干湿度判断:见湿见干、地表发白、保持地表 湿润、手攥土团等。 水量:大水//小水//漫灌;明水//暗水;顶水畦// 慢跑水畦;畦面存水深浅和存水时间长短 季节与时间:夏秋高温季节宜在早晨或傍晚浇水// 冬春低温季节宜在晴天的上午;涝浇园;间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