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水肥一体化技术要点
水肥一体化技术实践

体化技术后 ,滴灌 的灌水次数应适 当增
加。
() 2施肥制度 的确定
根据种植作物
的需肥规律 、 地块 的肥力水平及 目标产量
确 定 总施 肥量 、 磷 钾 比例 及底 、 肥 的 氮 追
果园和其他一些如棉花 、 芦笋等经济效益
定植前
苗期 开 花 期
1
1 1
2 2
1 5 1 2
l . l. l . 2O 2O 2 O
36 . 30 . 23 - 1 . 8 23 - 30 .
3 6
84 . 1 0
沟灌
滴 灌 滴 灌
采 收期 合计
1 1 1 4
1 6 25 2
植 区永 济 、 山 、 绛 、 马 、 次 、 稷 新 侯 榆 清徐 等 1 0 多 个 市 、县 、 ) 进 试 验示 范推 广 了此 项 技 ( 区 引
表 2 日光温室番茄水肥一体化技术灌溉施肥方案
每次灌溉加入的纯养分量
生育期 灌溉 每次灌水定额 次 数
m . 6 m 0 7h N
灌溉 每次灌水定额 次数
m3 . 6 m / 0 7h O
k/ . 7h g 0 m O6
N+ 2 + P O5 N O5 K2 0 K, 0
备 注
需要投入的养分数量及其各种养分 比例 、 作物 各个生育期所需养分数量及其 各种养分 比例 等进行拟合 , 最终形成完整的灌溉施肥制度。
较好 的 作物 。
比例、 施肥时间 、 肥料品种等。 作底肥的肥
料在整地前施人 , 追肥则按 照不同作物生 长期的需肥特性 , 确定其次数和数量。微
日光温室越冬茬黄瓜水肥一体化栽培关键技术

湿性粉 剂 8 0 0 ~ 1 0 0 0倍 液 喷雾 。 ( 6 ) 病毒 病: 发 病初期 , 用 1 . 5 %植 病 灵 6 0 0倍液 ,或 2 0 %病 毒 A可湿 性粉剂 5 0 0倍 液 ,或 5 %菌 毒 清水 剂 2 0 0 ~ 3 0 0倍 液 喷雾 防
二、 壮 苗的培 育及定 植
的管 材 、 连 接管 件 、 底阀、 滴灌 ( 喷灌 ) 头等。 采用 3级管 网铺设 , 即主干管 、 支管 、 毛管 ( 已 铺设 ) , 在 输水 管 上安 装 主控 阀和水 表 , 用 来 控制 水 的流量 , 然 后顺 着大棚 走 向布设支 管 , 支 管 的前 端与 主干管 相接 ,支管末 端用 堵头 堵住 , 毛管 与 支管 垂直 连接 。 喷灌 系统安 装简 单, 操作方 便 。
治。
( 7 ) 蚜虫 、 美洲斑潜蝇: 用 l 0 %吡虫 啉 可
湿性粉剂 4 0 0 0  ̄ 6 0 0 0倍 液 . 或 2 . 5 %联 苯 菊
酯 可 湿性 粉 剂 2 0 0 0倍 液 , 或2 . 5 %氯 氟氰 菊 酯 乳油 2 0 0 0倍 液 喷雾 。
八、 采 收
山 东 菇 某
S h 3期
I t 光温室越冬茬黄瓜水肥一体化栽培关键技术
杨怀亮 张 宇 许世芬 孙艳艳 丁 芳
( 山 东五 莲县 农 业 局 , 2 6 2 3 0 0 )
水 肥一 体 化技 术是 将灌 溉 与施 肥 融为 一
特 征确定 采 收期 。对果 实成 熟 时蒂部 易脱 落
的品种 以及成 熟后 果 肉易变 软 的品种 ,须适
当早采 收 。 采 收宜 在 清晨进 行 , 采 后存 放在 阴
水肥一体化(滴灌)详细全解!

⽔肥⼀体化(滴灌)详细全解!⽔肥⼀体化(滴灌)详细全解!1、什么是⽔肥⼀体化技术?答:狭义来讲,就是通过灌溉系统施肥,作物在吸收⽔分的同时吸收养分。
通常与灌溉同时进⾏的施肥,是在压⼒作⽤下,将肥料溶液注⼊灌溉输⽔管道⽽实现的。
溶有肥料的灌溉⽔,通过灌⽔器(喷头、微喷头和滴头等),将肥液喷洒到作物上或滴⼊根区。
⼴义讲,就是把肥料溶解后施⽤,包含淋施、浇施、喷施、管道施⽤等。
2、⽔肥⼀体化技术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答:植物有两张"嘴巴",根系是它的⼤嘴巴,叶⽚是⼩嘴巴。
⼤量的营养元素是通过根系吸收的。
叶⾯喷肥只能起补充作⽤。
我们施到⼟壤的肥料怎样才能到达植物的嘴边呢?通常有两个过程。
⼀个叫扩散过程。
肥料溶解后进⼊⼟壤溶液,靠近根表的养分被吸收,浓度降低,远离根表的⼟壤溶液浓度相对较⾼,结果产⽣扩散,养分向低浓度的根表移动,最后被吸收。
另⼀个过程叫质流。
植物在有阳光的情况下叶⽚⽓孔张开,进⾏蒸腾作⽤(这是植物的⽣理现象),导致⽔分损失。
根系必须源源不断地吸收⽔分供叶⽚蒸腾耗⽔。
靠近根系的⽔分被吸收了,远处的⽔就会流向根表,溶解于⽔中的养分也跟着到达根表,从⽽被根系吸收。
因此,肥料⼀定要溶解才能被吸收,不溶解的肥料植物"吃不到",是⽆效的。
在实践中就要求灌溉和施肥同时进⾏(或叫⽔肥⼀体化管理),这样施⼊⼟壤的肥料被充分吸收,肥料利⽤率⼤幅度提⾼。
3、常⽤的⽔肥⼀体化措施有哪些?答:⽔肥⼀体化的前提条件就是把肥料先溶解。
然后通过多种⽅式施⽤。
如叶⾯喷施、挑担淋施和浇施、拖管淋施、喷灌施⽤、微喷灌施⽤(南⽅最普及⽔带喷施)、滴灌施⽤、树⼲注射施⽤等。
其中滴灌施⽤由于延长了施肥时间,效果最好,最节省肥料。
4.滴灌施肥有哪些优点?答:滴灌施肥是⼀种精确施肥法,只施在根部,显著提⾼肥料利⽤率,与常规施肥相⽐,可节省肥料⽤量30—50%以上;⼤量节省施肥劳⼒,⽐传统施肥⽅法节省90%以上。
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

;
全 国设施 农业 及 水浇地 农、 I 区 ,广 泛适川 f小 ; 麦 、玉米 、马铃薯 、棉花 、 蔬 菜 、水果 、仡卉 、茶叶 ; 等作物 V
省 ( 自治 区,直辖市 )土壤肥料站
i 2 . 制定 微灌灌 溉 施肥方 案 。( 1 ) 灌 溉 制 度的 确
定 :根据种植作物的需 水 乖 I l 作物生育期的降水 确
质 少 , 不 相 互 作 用 产 乍 沉 ; 淀 。追 肥 补充 锌等 微 量元 素肥 料 ,应 避 免与 磷 素形 成不 溶性 ;
磷 酸 盐 沉 淀 ,堵 塞 滴 头 或 喷 ;
要求溶解性好 ,溶解速度快 ,杂 ; ; 统、F 管、 支 管 、 滴 灌 带 等 儿 部 分 组 成 。 水 源 可 选 择 应 选 择 水 溶 性 肥 料,
时期、 次数和每次的灌水量。 ( 2 ) 施肥制度的确定:; 根据种植作物需肥规律、 地块肥力水平及目 标产量确 i
定 总 施 肥 量 、氮 磷 钾 比 例 及 ; 底 、迫 肥 的 比例 。做 底肥 的肥 ;
料 在 整 地 前 施 入 ,追 肥 则 按 照 ;
I J } j f I I J 水农、 l 技术
;
i 定 水 定 颥 . 一 般 情 况 下 , 露 地 微 灌 施 肥 的 灌 溉 定 额 i 应比 大 水 漫 灌 减 少 5 0 %, 保 护 地 滴 灌 施 肥 的 灌 水 定 额
技术依托单位 :全 国农业技 术推 广服 务 中心 、各 ;
: 2 0 % ~3 0 % ,增 产 2 0 % ~5 0 %
:
三 、技 术要点 1 . 灌 溉施 肥 系统 的选择 。
8 0 %。 ( 3) 肥料 的选择 :灌 ;
第一章水肥一体化技术基本基础学习知识原理

(6)改善土壤环境状况。微灌灌水均匀度可达90%以上,克服了畦灌和淋灌可能造成的土壤板结。微灌可以保持土壤良好的水气状况,基本不破坏原有土壤的结构。由于土壤蒸发量小,保持土壤湿度的时间长,土壤微生物生长旺盛,有利于土壤养分转化。
(8)应用微灌施肥可以提高作物抵御风险的能力。近几年来,华南许多地区秋冬或秋冬春连续干旱,持续时间长,在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地块可保证丰产稳产,而人工灌溉地块则成苗率低、产量低。水肥一体化技术条件下的作物由于长势好,相对提高了作物的抗逆境能力。
(9)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有利于保护环境。我国目前单位面积的施肥量居世界前列,肥料的利用率较低。由于不合理的施肥,造成肥料的极大浪费,致使大量肥料没有被作物吸收利用而进入环境,特别是水体,从而造成江河湖泊的富营养化。在水肥一体化技术条件下,通过控制灌溉深度,可避免将化肥淋洗至深层土壤,从而大大减少由于不合理施肥、过量施肥等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尤其是硝态氮的淋溶损失可以大幅度减少。
(10)在水肥一体化技术中可充分发挥水肥的相互作用,实现水肥效益的最大化,相对地减少了水的用量。
(11)水肥一体化技术的采用有利于实现标准化栽培,是现代农业中的一个重要技术措施。在一些地区的作物标准化栽培手册中,已将水肥一体化技术作为标准技术措施推广。
(12)由于水肥协调平衡,作物的生长潜力得到充分发挥,表现为高产、优质,进而实现高效益。
(6)长期应用微灌施肥,特别是滴灌施肥,容易造成湿润区边缘的盐分累积。但在降雨充沛的地区,雨水可以淋洗盐分。如在我国南方地区田间应用灌溉施肥,则不存在土壤盐分累积的问题。而在大棚中多年应用滴灌施肥,盐分累积问题比较突出。
大棚水肥一体化工程方案

大棚水肥一体化工程方案一、大棚水肥一体化综合管理方案1.定期进行大棚土壤测试,以了解土壤的水分和肥力情况。
2.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制定合理的灌溉和施肥计划。
3.利用现代灌溉设备,如滴灌、喷灌等,实现定量定时的灌溉。
4.利用气象数据和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大棚内部的温湿度和光照条件,调整灌溉和通风等管理措施。
5.使用遮阳网、保温棚膜等材料,改善大棚内部的温湿度条件,提高作物的生长环境。
二、科学合理的水肥配比方案1.根据蔬菜的生长期和需求,制定合理的施肥计划。
根据不同蔬菜的生长特点,确定不同时期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比例。
2.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和蔬菜需水情况,确定灌水量和灌水频次。
3.在合理的灌溉计划下,按照作物的生长需要,使用精确的肥料投放装置,将水溶肥溶解后,通过滴灌、喷灌等方式均匀地施到大棚内的作物根系周围。
4.定期进行水肥浓度的监测和调整,保持合理的水肥比例,避免过量或不足造成的不利影响。
三、优化水肥利用效率的措施1.通过科学施肥和适时灌溉,减少水肥的流失和浪费。
2.合理安排作物的出苗时间和移栽时间,减少作物生长期内的水肥需求。
3.使用覆盖材料和耕作方式,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灌溉水的渗漏。
4.加强土壤保水能力,通过土壤改良和有机肥的施用,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减少灌溉水的使用。
5.使用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减少灌溉水的用量。
6.注重排水系统的设计和维护,保证灌溉后的余水能够及时排出,避免积水造成的根系窒息。
通过以上的大棚水肥一体化工程方案的实施,可以合理利用水肥资源,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和质量,减少水肥的浪费,降低环境污染。
同时,科学管理和技术手段的运用也可以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益,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温室大棚初步设计方案的水肥一体化与营养供应

温室大棚初步设计方案的水肥一体化与营养供应温室大棚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设施,其设计方案的水肥一体化与营养供应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可以充分发挥温室大棚的优势,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就温室大棚初步设计方案中的水肥一体化与营养供应进行探讨。
一、水肥一体化的概念及意义水肥一体化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将水肥供应进行统一管理和调控,以达到充分利用水肥资源、提高产量和质量、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在温室大棚设计方案中,实现水肥一体化可以有效提高作物的养分利用率,减少浪费和污染,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二、水肥一体化在温室大棚设计中的具体实施1. 智能化水肥供应系统的应用在温室大棚初步设计中,可以引入智能化水肥供应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自动控制水肥的供应量和时机,实现最佳的施肥浇水效果。
这样可以避免因为施肥浇水不当导致作物生长不良的问题,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2. 水肥供应管道的设计和布局在温室大棚的设计中,应合理设置水肥供应管道,确保水肥能够均匀、及时地供应到各个作物根系处。
同时,应注意管道的材质和质量,避免污染水源和土壤,保障作物的生长环境。
三、营养供应在温室大棚设计中的重要性除了水肥一体化外,营养供应也是温室大棚设计方案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养分的供应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因此需要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作物的养分需求和供应方式。
1. 营养液配方的制定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特点和需求,可以制定合适的营养液配方,确保作物能够得到全面和均衡的营养供应。
通过定期监测和调整,可以更好地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提高产量和品质。
2. 营养土壤的选择和改良在温室大棚设计中,应选择适合作物生长的营养土壤,并进行必要的改良和调节。
通过添加有机质、矿质元素等,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和养分含量,为作物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综上所述,温室大棚初步设计方案中的水肥一体化与营养供应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设计和管理,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水肥一体化大棚施工方案

水肥一体化大棚施工方案1. 引言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大棚种植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合理的水肥管理,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减少水肥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本文档介绍了水肥一体化大棚施工方案,包括大棚选址、建设材料和施工步骤等内容。
2. 大棚选址大棚选址是水肥一体化大棚施工的第一步,选址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后期的水肥管理效果。
在选择大棚的具体位置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光照条件:水肥一体化大棚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因此应选择光照较好的地段,远离高大建筑物或树木的遮挡。
•土壤条件:选址时需要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避免选在低洼地或农田积水区。
•水源条件:大棚施工需要充足的水源供应,选址时应选择靠近水源的地点,并确保水源的质量符合种植要求。
3. 建设材料水肥一体化大棚的建设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钢架:大棚的支架材料采用轻型钢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可以承受大棚覆盖材料的重量和天气环境的变化。
•外包膜:大棚的外包膜选择透光性好、抗UV能力强的材料。
常见的外包膜材料有聚乙烯薄膜和聚碳酸酯板材等。
•内遮阳网:为了调节大棚内部的光照强度,可以在大棚内部悬挂遮阳网,用来阻挡部分太阳光,避免作物过度受光。
•地膜:在大棚的种植床上铺设地膜可以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温度,促进作物生长。
4. 施工步骤水肥一体化大棚施工的步骤如下:第一步:制定施工计划在施工前,需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工期安排和物料配送等。
确保施工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
第二步:搭建大棚骨架根据大棚的尺寸和设计图纸,搭建钢架骨架,并进行固定和加固。
第三步:安装外包膜和内遮阳网将选定的外包膜材料覆盖在大棚骨架上,并进行固定。
根据需要,安装内遮阳网,以调节光照强度。
第四步:安装灌溉系统根据大棚大小和作物需求,设计合理的灌溉系统。
包括水泵、管道、喷头等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第五步:铺设地膜和种植床在大棚内部铺设地膜,并按照种植要求建立种植床。
根据作物种类和生长习性,选择适当的种植介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棚水肥一体化技术要点
1.微灌施肥系统的选择根据水源、地形、种植面积、作物种类,选择不同的微灌施肥系统。
保护地栽培、露地瓜菜种植、大田经济作物栽培一般选择滴灌施肥系统,施肥装置保护地一般选择施肥器、压差式施肥罐或注肥泵。
果园一般选择微喷施肥系统,施肥装置一般选择注肥泵,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选择自动灌溉施肥系统。
2.制定微灌施肥方案
(1)微灌制度的确定根据种植作物的需水量和作物生育期的降水量确定灌水定额。
露地微灌施肥的灌溉定额应比大水漫灌减少50%,保护地滴灌施肥的灌水定额应比大棚畦灌减少30%-40%。
灌溉定额确定后,依据作物的需水规律、降水情况及土壤墒情确定灌水时期、次数和每次的灌水量。
(2)施肥制度的确定微灌施肥技术和传统施肥技术存在显著的差别。
合理的微灌施肥制度,应首先根据种植作物的需肥规律、地块的肥力水平及目标产量确定总施肥量、氮磷钾比例及底、追肥的比例。
作底肥的肥料在整地前施入,追肥则按照不同作物生长期的需肥特性,确定其次数和数量。
实施微灌施肥技术可使肥料利用率提高40%~50%,故微灌施肥的用肥量为常规施肥的50%-60%。
仍以设施栽培番茄为例,目标产量为10000公斤/亩,每生产1000公斤番茄吸收N:3.18公斤、P2O5:0.74公斤、K2O:4.83公斤,养分总需求量是N:31.8公斤、P2O5:7.4公斤、K2O:48.3公斤;设施栽培条件下当季氮肥利用率57%-65%,磷肥为35%-42%,钾肥为70%-80%;实现上述产量应亩施N:53.12公斤、P2O5:18.5公斤,K2O:60.38公斤,合计132公斤(未计算土壤养分含量)。
再以番茄营养特点为依据,拟定番茄各生育期施肥方案。
(3)肥料的选择微灌施肥系统施用底肥与传统施肥相同,可包括多种有机肥和多种化肥。
但微灌追肥的肥料品种必须是可溶性肥料。
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尿素、碳酸氢铵、氯化铵、硫酸铵、硫酸钾、氯化钾等肥料,纯度较高,杂质较少,溶于水后不会产生沉淀,均可用作追肥。
补充磷素一般采用磷酸二氢钾等可溶性肥料作追肥。
追肥补充微量元素肥料,一般不能与磷素追肥同时使用,以免形成不溶性磷酸盐沉淀,堵塞滴头或喷头。
3.配套技术: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要配套应用作物良种、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技术,还可因作物制宜,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形成膜下滴灌等形式,充分发挥节水节肥优势,达到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增加效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