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创新性实验大全
41个初中物理优质课的创新实验

41个初中物理优质课的创新实验原文作者:高山初中物理优质课创新实验汇总(共41个)一、瓶内吹气球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操作:;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
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
二、能抓住气球的杯子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流程:1、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2、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3、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4、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说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延伸: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气球吸起来>三、会吸水的杯子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操作:1. 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 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4. 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讲解:1. 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
2. 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水位会渐渐上升。
创造: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动收集其它溶液吗四、会吃鸡蛋的瓶子!思考:为什么,鸡蛋能从比自己小的瓶子口进去材料:熟鸡蛋1个、细口瓶1个、纸片若干、火柴1盒操作:1、熟蛋剥去蛋壳。
让物理课堂更具活力的演示实验

让物理课堂更具活力的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在教学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通过直观的实物演示,学生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物理学原理,并且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在物理课堂上,老师们应该多多利用演示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课堂更具生动性和活力。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来分享一些让物理课堂更具活力的演示实验吧。
一、火箭汽水瓶实验在这个实验中,你需要准备一个空的汽水瓶、一些白醋、一些小苏打粉和一个气球。
将汽水瓶底部的一半填满白醋,然后将小苏打粉放入气球中。
接下来,将气球套在汽水瓶口上,并将小苏打粉倒入汽水瓶中。
随着小苏打粉与白醋发生反应,产生出二氧化碳气体,气球会逐渐膨胀,最终甚至会推出汽水瓶。
这个实验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化学反应的过程,并且让学生们对气体的产生有了直观的认识。
二、磁铁和铁屑实验在这个实验中,你需要准备一个小盒子、一些铁屑和一个磁铁。
将磁铁放在小盒子的底部,然后在磁铁周围撒上铁屑。
当你轻轻地抖动小盒子时,你会发现铁屑会像是被磁铁吸引一样,围绕着磁铁聚集起来。
这个实验可以生动地展示磁场的作用,并让学生对磁性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三、士力架实验在这个实验中,你需要准备一些士力架巧克力、一根平滑的线、一个小罐子和一些水。
将士力架用线穿起来,悬挂在小罐子的边缘上。
接下来,将小罐子里面加入一些水。
当水煮沸后,你会发现士力架开始慢慢地融化,并且向下滴落。
这个实验可以生动地展示热传导的过程,并让学生们对热量的传递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但是在进行演示实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安全是最重要的。
在进行实验之前,老师应该向学生们说明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并且要保证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性。
实验的设备应该要准备齐全。
老师们需要提前做好实验设备的准备工作,确保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要注重实验的设计。
对于演示实验来说,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应该要具有足够的吸引力,能够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帮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学知识。
41个初中物理优质课的创新实验

41个初中物理优质课的创新实验原文作者:高山初中物理优质课创新实验汇总(共41个)一、瓶内吹气球思考:瓶内吹起的气球,为什么松开气球口,气球不会变小?材料:大口玻璃瓶,吸管两根:红色和绿色、气球一个、气筒操作:1、用改锥事先在瓶盖上打两个孔,在孔上插上两根吸管:红色和绿色2、在红色的吸管上扎上一个气球3、将瓶盖盖在瓶口上4、用气筒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5、将红色吸管放开气球立刻变小6、用气筒再打红吸管处将气球打大7、迅速捏紧红吸管和绿吸管两个管口8、放开红色吸管口,气球没有变小讲解:当红色吸管松开时,由于气球的橡皮膜收缩,气球也开始收缩。
可是气球体积缩小后,瓶内其他部分的空气体积就扩大了,而绿管是封闭的,结果瓶内空气压力要降低——甚至低于气球内的压力,这时气球不会再继续缩小了。
二、能抓住气球的杯子思考:你会用一个小杯子轻轻倒扣在气球球面上,然后把气球吸起来吗?材料:气球1~2个、塑料杯1~2个、暖水瓶1个、热水少许流程:1、对气球吹气并且绑好2、将热水(约70℃)倒入杯中约多半杯3、热水在杯中停留20秒后,把水倒出来4、立即将杯口紧密地倒扣在气球上5 、轻轻把杯子连同气球一块提起说明:1、杯子直接倒扣在气球上,是无法把气球吸起来的。
2、用热水处理过的杯子,因为杯子内的空气渐渐冷却,压力变小,因此可以把气球吸起来。
延伸:小朋友,请你想一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把气球吸起来?三、会吸水的杯子思考:用玻璃杯罩住燃烧中的蜡烛,烛火熄灭后,杯子内有什么变化呢?材料:玻璃杯(比蜡烛高)1个、蜡烛1支、平底盘子1个、打火机1个、水若干操作:1. 点燃蜡烛,在盘子中央滴几滴蜡油,以便固定蜡烛。
2. 在盘子中注入约1厘米高的水。
3. 用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4. 观察蜡烛燃烧情形以及盘子里水位的变化讲解:1. 玻璃杯里的空气(氧气)被消耗光后,烛火就熄灭了。
2. 烛火熄灭后,杯子里的水位会渐渐上升。
创造:你能用排空的容器自动收集其它溶液吗?四、会吃鸡蛋的瓶子思考:为什么,鸡蛋能从比自己小的瓶子口进去?材料:熟鸡蛋1个、细口瓶1个、纸片若干、火柴1盒操作:1、熟蛋剥去蛋壳。
30个有趣的物理小实验及原理讲解

30个有趣的物理小实验及原理讲解1.霓虹灯的工作原理:霓虹灯是一种气体放电灯,其内部充满了稀有气体,当电流通过时,气体会发出可见光。
这是因为电流激发了气体原子的电子,电子被激发到更高的能级,并在返回基态时释放出能量,形成可见光。
2.手摩擦产生静电:当我们用干燥的毛巾或橡皮擦拭塑料橡皮时,它们会产生静电。
这是因为摩擦会导致外层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使得其中一个物体带有正电荷,另一个带有负电荷。
3.气球粘附走墙:将一个充满气体的气球在头发上摩擦一段时间后,将它靠近墙壁时,气球会粘附在墙壁上。
这是因为气球摩擦产生了静电,使得气球带有静电荷,而墙壁带有相反的电荷,所以气球被墙壁吸引。
4.水音受热原理:将水加热至沸点时,我们可以听到水发出的咕嘟声。
这是因为加热使水中的水分子转化为水蒸气,形成气泡。
当气泡在液体中移动时,会引起周围液体的振动,产生声音。
5.磁铁引力实验:将两个同性磁铁的北极或南极对齐时,它们会相互排斥,而将不同性的磁铁对齐时,它们会相互吸引。
这是因为磁铁中的磁场产生了磁力,同性磁铁的磁场相互抵消,而不同性磁铁的磁场相互增强。
6.折射实验:将一根铅笔放入水中,我们会看到铅笔在水中弯曲的样子。
这是因为光在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速度和方向都发生了改变,导致物体看起来弯曲。
7.简易电池实验:将一片铜片和一片锌片分别插入柠檬中,再用导线将它们连接起来,我们可以点亮一个小灯泡。
这是因为柠檬中的酸性物质能够使铜和锌之间产生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8.声音的传播实验:用玻璃棍敲击一个容器,我们可以听到清脆的声音。
但当我们用海绵敲击容器时,声音就变得低沉。
这是因为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更快,在海绵中则更慢,导致声音的音调发生变化。
9.气压实验:将一个纸杯倒扣放入水中,然后用手指封住杯口,慢慢提出杯子,我们可以看到水不会从杯口流出。
这是因为水压力大于外部气压,使得水保持在杯子里,形成了一个真空密封。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创新性实验汇编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创新性实验汇编125 光的折射的如图所示,用眼睛可以观察到石块,但用竹签穿过细管却碰不到,改用激光笔通过细管照射,石块可以被照亮。
直观说明了光的折射。
调整细管角度,把石块改为容器壁上的记号,再次做实验,演示“池水变浅”现象。
1.直观性强,创造性的用呈直线状竹签比对沿直线传播的光路,学生易于观察和感受到光路发生了偏折的事实;2.器材简单,便于开展实验;3.实验过程加入学生参与,使其在探索中有“出乎意料”的情感体验过程,印象深刻。
6 凸透镜成像 1.准备两张同样大小的硬纸板,在其中一个上按一定形状(如三角型)扎几个小孔,嵌入手电筒上的led灯珠,连接好电路,立于光具座上,代替蜡烛进行实验。
2.在另一张同样大小的硬纸板上,用笔标记出对应的灯珠位置,实验时用来比较物像是否同样大小。
1.灯珠的亮度更高,便于在较强光线环境下演示。
2.物像大小关系比较方法更科学。
7 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如图,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调整位置,使其能够成清晰实像。
1.近视眼: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演示成像在视网膜前。
将近视镜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成像又变得清晰。
能够直观的演示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办法和部分成因。
32.远视眼: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演示成像在视网膜后。
将远视镜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成像又变得清晰。
8 练习使用温度计将简单的测量改为先估测后进行测量,在实验室中准备好一大杯热水和一大杯冷水,让同学先进性任意混合,再用手试水温(注意烫伤),估测水温,同组之间进行比较,看谁估计的值与测量值最接近。
让学生用热水和冷水混合配比适当温度的温水,例如37摄氏度,再进行测量,看谁配制的水温最接近要求。
1.引入竞争机制,同组之间比较,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注意力更加集中。
2.通过估测,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对温度这个物理量有了更进一步的直观理解。
9 汽化吸热实验一:烧不坏的手绢:将两份酒精和一份水兑在一起,将手绢放到兑了水的酒精里浸湿。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创新性实验大全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创新性实验汇编5 光的折射的如图所示,用眼睛可以观察到石块,但用竹签穿过细管却碰不到,改用激光笔通过细管照射,石块可以被照亮。
直观说明了光的折射。
调整细管角度,把石块改为容器壁上的记号,再次做实验,演示“池水变浅”现象。
1.直观性强,创造性的用呈直线状竹签比对沿直线传播的光路,学生易于观察和感受到光路发生了偏折的事实;2.器材简单,便于开展实验;3.实验过程加入学生参与,使其在探索中有“出乎意料”的情感体验过程,印象深刻。
6 凸透镜成像1.准备两张同样大小的硬纸板,在其中一个上按一定形状(如三角型)扎几个小孔,嵌入手电筒上的led灯珠,连接好电路,立于光具座上,代替蜡烛进行实验。
2.在另一张同样大小的硬纸板上,用笔标记出对应的灯珠位置,实验时用来比较物像是否同样大小。
1.灯珠的亮度更高,便于在较强光线环境下演示。
2.物像大小关系比较方法更科学。
7 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如图,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调整位置,使其能够成清晰实像。
1.近视眼: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演示成像在视网膜前。
将近视镜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成像又变得清晰。
2.远视眼: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演示成像在视网膜后。
将远视镜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成像又变得清晰。
能够直观的演示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办法和部分成因。
(注意不能对人),瓶内出现“白雾”。
学生在课堂表演,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和瓶内出现白雾的原因。
改进后的实验简单易行,器材信手拈来,还增加了互动性,学生乐于接受。
14 气体的体积随温度的变化原实验要求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分别把它们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和炉火附近,过一会儿,观察出现的现象。
改进方法是把一个气球套在空的矿泉水瓶的瓶口上。
先把矿泉水瓶放在热水中,气球明显胀鼓起来,再放入冷水里,气球又明显瘪下去。
演示气体的热胀冷缩。
也可以用一个乒乓,先捏扁,再放进热水中,演示气体受热后体积膨胀。
物理创新实验100例

物理创新实验100例以下是50个物理创新实验,供参考:1.静电悬浮球:使用静电原理,将小球悬浮在空中。
2.热传导实验:通过观察不同物质在加热时热量传递的速度,探究热传导的规律。
3.光的折射实验:通过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现象,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4.摩擦力实验:通过测量不同表面粗糙度的物体在不同接触面上的摩擦力,探究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5.共振摆实验:通过观察不同频率的振动对摆动周期的影响,探究共振现象。
6.声速测量实验:通过测量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探究声速与介质的关系。
7.电磁感应实验:通过观察磁场变化时产生的感应电流,探究电磁感应的原理。
8.霍尔效应实验:通过观察磁场中导体内部的霍尔电压,探究霍尔效应的原理。
9.表面张力实验:通过观察液体表面在不同情况下的张力现象,探究表面张力的影响因素。
10.压强实验:通过观察不同高度水柱产生的压强,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
11.热辐射实验:通过比较不同温度下物体辐射的热量,探究热辐射的规律。
12.电流的热效应实验:通过观察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探究电流热效应的规律。
13.电磁波实验:通过观察电磁波的传播和干涉衍射等现象,探究电磁波的性质。
14.光的干涉实验:通过观察光波的干涉现象,探究光的波动性。
15.光纤通信实验:通过传输不同频率的光信号,探究光纤通信的原理和技术。
16.电阻测量实验:通过测量不同材料的电阻值,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
17.电容测量实验:通过测量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探究电容器的电容值与其结构的关系。
18.磁悬浮实验:通过磁力排斥原理,将物体悬浮在空中。
19.光的衍射实验:通过观察光波经过障碍物时的衍射现象,探究光的波动性。
20.光的偏振实验:通过观察光波的偏振现象,探究光的波动性。
21.量子纠缠实验:通过观察两个粒子之间的纠缠关系,探究量子力学的神奇现象。
22.超导现象实验:通过观察超导材料在低温下的特殊性质,探究超导现象的原理。
41个有趣的物理小实验及原理讲解实验

41个有趣的物理小实验及原理讲解实验
一、托比现象实验
原理:托比现象是由英国物理学家托比(Toby)发现的一个实验现象。
它可以通过实验演示物质的束流现象。
材料:一块水晶管,一个交流变压器,三个弹片,一个9V电池,热胶,一块铁片。
实验步骤:
1、将水晶管放在铁片上,并用热胶固定。
2、将变压器的一端与电池相连,另一端与水晶管相连。
3、将三块弹片放在同一水平平面内,并用一根线将他们连接起来。
4、通电,当弹出的火花达到一定数量时,弹片会突然跳起,就是托
比现象。
原理:当电流经过水晶管时,水晶管内会产生一个磁场。
该磁场会与
弹片上弹出的火花电流产生能量交互,从而产生推力,使得弹片突然跳起。
二、空气压汞柱实验
原理:空气压力对汞柱的高度的影响。
材料:玻璃漏斗,汞柱,硅胶塞,乙醇,平板。
实验步骤:
1、将乙醇放入玻璃漏斗中,并用硅胶塞密封。
2、将汞柱放入玻璃漏斗中,观察汞柱的高度改变。
3、将玻璃漏斗放在一个平板上,慢慢改变玻璃漏斗的高度,观察汞柱的高度是否有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原理:空气压力改变会影响汞的蒸发率,汞柱的高度会受到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创新
性实验大全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创新性实验汇编
蜡烛,排除烛焰易受气流影响不稳定的缺点,还增加了安全性。
5光的折射
的
如图所示,用眼睛可以观察到石块,但用竹签穿过细管却碰不到,
改用激光笔通过细管照射,石块可以被照亮。
直观说
明了光的折射。
调整细管角度,把石块改为容器壁上的记号,再次做
实验,演示“池水变浅”现象。
1.直观性强,创造性的用呈直线状竹签比对沿直线传播的光路,学生易于观察和感受到光路发生了偏折的事实;
2.器材简单,便于开展实验;
3.实验过程加入学生参与,使其在探索中有“出乎意料”的情感体验过程,印象深刻。
6凸透镜成
像1.准备两张同样大小的硬纸板,在其中一个上按一定
形状(如三角型)扎几个小孔,嵌入手电筒上的led
灯珠,连接好电路,立于光具座上,代替蜡烛进行实
验。
2.在另一张同样大小的硬纸板上,用笔标记出对应的
灯珠位置,实验时用来比较物像是否同样大小。
1.灯珠的亮度更
高,便于在较强光
线环境下演示。
2.物像大小关系比
较方法更科学。
7近视眼远
视眼的成
因与矫正如图,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调整位置,
使其能够成清晰实像。
1.近视眼: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
演示成像在视网膜前。
将近视镜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成像又变
得清晰。
2.远视眼: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
演示成像在视网膜后。
将远视镜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成像又变
得清晰。
能够直观的演示近
视眼和远视眼的矫
正办法和部分成
因。
8练习使用
温度计将简单的测量改为先估测后进行测量,在实验室中准
备好一大杯热水和一大杯冷水,让同学先进性任意混
合,再用手试水温(注意烫伤),估测水温,同组之
间进行比较,看谁估计的值与测量值最接近。
让学生用热水和冷水混合配比适当温度的温水,例如
37摄氏度,再进行测量,看谁配制的水温最接近要
求。
1.引入竞争机制,
同组之间比较,学
生的参与意识提
高,注意力更加集
中。
2.通过估测,使学
生获得感性认识,
对温度这个物理量
有了更进一步的直
观理解。
9汽化吸热实验一:烧不坏的手绢:
将两份酒精和一份水兑在一起,将手绢放到兑了水的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汽化吸
信手拈来,还增加了互动性,学生乐于接受。
14气体的体
积随温度
的变化原实验要求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分别把它们放
在冰箱的冷藏室和炉火附近,过一会儿,观察出现的
现象。
改进方法是把一个气球套在空的矿泉水瓶的瓶口上。
先把矿泉水瓶放在热水中,气球明显胀鼓起来,再放
入冷水里,气球又明显瘪下去。
演示气体的热胀冷
缩。
也可以用一个乒乓,先捏扁,再放进热水中,演示气
体受热后体积膨胀。
原实验的问题是在
课堂上操作不方
便。
无法把电冰
箱、火炉搬到教室
当堂给学生演示。
改进后教师可以在
课堂上当堂演示,
学生也可回家操
作,效果好,具有
可行性。
15压缩点火取一根火柴,用小刀刮下药粉,倒入
引火仪的玻璃管底部,先用力下压活
塞一次(以便升高一些温度,起到预
热作用),提升后换气并用力迅速压
下活塞,火柴被压燃,效果很好,即
使在冬天也同样能成功完成本实验。
改进后实验成功率大幅提高,更具说服力。
16探究不同
物质吸热
能力如图组装器材,在其大烧杯中装入一定量的水。
在两
只相同的大试管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水和煤油,再分
别放入温度计。
将两只大试管分别放入大烧杯的热水
中进行实验。
1、装置比原来简
单,器材容易得
到,实验室都有。
2、用水加热能够
保证水和煤油在相
同时间内吸收热量
相同。
3、用试管加热受
热面积大,受热均
匀,整个实验时间
短,现象明显。
17力的三要
素
推纸盒
将粉笔盒放在水平桌面
上,先用较小的力沿F1
方向推,推不动,再用
较大的力推,粉笔盒移
动,说明力的大小对作
用效果的影响。
改变力的方向,沿F2推粉笔盒,运
动方向相反,说明力的方向对作用效果的影响。
再沿
条理清楚,易于实
验和观察,结论明
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