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第10课 拼 泥 板》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10. 拼泥板》教学设计2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10. 拼泥板》教学设计2

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10. 拼泥板》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10. 拼泥板》是湘美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以泥板画为主题,让学生通过了解泥板画的制作过程和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泥板画的历史、制作技巧和创作方法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泥板画的基本制作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的泥板画作品。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好奇心,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热情。

但由于年龄特点,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和方法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在泥板画方面,学生可能对泥巴有一定的接触,但对泥板画的制作和艺术特点了解不多。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泥板画的知识和技能。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泥板画的历史和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泥板画的历史和艺术特点,掌握泥板画的基本制作技巧。

2.难点:创作出具有个性的泥板画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泥板画的历史、制作技巧和创作方法。

2.示范法:展示泥板画的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方法。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制作泥板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评价法: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泥板画的相关知识,准备好制作泥板画的材料。

2.学生准备:带好制作泥板画的材料,提前了解泥板画的基本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泥板画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泥板画的历史和艺术特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泥板画的制作过程,讲解制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同时,让学生注意观察泥板画的构图、颜色和纹饰等要素。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泥板画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改进制作方法。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十课 拼泥版 ︳湘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十课 拼泥版 ︳湘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十课拼泥版︳湘美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拼泥版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拼泥版进行创作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美术作品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拼泥版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拼泥版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3. 拼泥版的创作和应用。

教学重点:1. 拼泥版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拼泥版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拼泥版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 拼泥版的创作和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拼泥版的制作工具和材料。

2. 学生准备拼泥版的制作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向学生介绍拼泥版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拼泥版的相关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拼泥版的认识和了解。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拼泥版的制作方法和技巧,边讲解边示范。

2. 学生认真听讲,观察教师的示范,学习拼泥版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三、学生练习1.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示范,自己动手制作拼泥版。

2.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心得。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从作品的创意、技巧和美观等方面进行评价。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拼泥版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以及制作方法和技巧。

2. 学生谈一谈自己对拼泥版的认识和体会,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和评价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拼泥版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了拼泥版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了丰富多彩的作品。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拼泥版的创作和应用,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作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拼泥版的制作方法和技巧拼泥版的制作方法和技巧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关键技能。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拼泥版的制作方法和技巧,教师需要详细补充和说明以下几个方面:一、拼泥版的材料选择拼泥版的制作需要选用适合的泥土材料。

湘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十课拼泥版

湘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十课拼泥版

湘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十课拼泥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湘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第十课《拼泥版》。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泥工的基本技巧,通过捏、揉、拍、压等手法,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泥塑的基本制作过程。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二章“形与色”的第五节,详细内容为利用泥土进行创意拼贴,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泥工的基本技巧,能够独立完成泥塑作品的制作。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增强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泥工技巧的掌握,如何引导学生将创意融入作品中。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泥土、泥工工具、剪刀、胶水、彩笔等。

学具:泥土、泥工工具、彩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泥塑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泥工的基本技巧,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捏、揉、拍、压等手法。

3. 实践操作:a.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设计一个创意泥塑主题。

b. 学生根据主题,运用泥工技巧,合作完成泥塑作品。

c.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作品展示与评价:a. 学生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进行全班展示。

b.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提出改进意见。

c.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b.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六、板书设计1. 拼泥版2. 内容:a. 泥工基本技巧:捏、揉、拍、压b. 创意泥塑主题c. 作品展示与评价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家庭”为主题,运用泥工技巧制作一个创意泥塑作品。

2. 答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家庭成员特点,进行创意设计,如制作一个全家福泥塑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泥工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创意泥塑作品的完成情况。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用其他材料进行创意制作,如废旧物品、纸艺等,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第10课《拼泥板》(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下册

第10课《拼泥板》(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下册

第10课《拼泥板》(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下册课程目标1.了解泥板的制作方法和用途,领会用泥制作拼贴作品的方式。

2.通过制作拼贴作品,提高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1.泥板的制作方法和用途。

2.拼贴作品的制作技巧和表现方法。

教学准备1.预备泥板、有机颜料、刷子、纸板、剪刀、胶水等材料。

2.教师制作泥板样板。

教学过程1. 展示泥板样板教师先向学生展示一些使用泥板制作的作品,比如花、鸟、人物等,让学生感受泥板作品的质感和立体感,并询问学生制作泥板的方法。

2. 制作泥板教师向学生介绍制作泥板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先准备好一块面积适中的泥板,规定好泥板的大小。

2.将泥板放在平整的桌面上,用平整的工具(比如刮板)将泥板搓平,并抹上一层薄的泥土,让泥板变得光滑。

3.按照设计好的样板,用手把泥板塑造成所需要的形状。

4.在泥板造型结束后,拿起一根竹签,在泥板上按照设计好的样板,麻烦地按出图形的轮廓线和细节,让泥板看起来更加立体。

5.将泥板放在通风处晾干,大约需要2-3天左右。

3. 制作拼图作品制作好泥板后,教师再向学生介绍制作拼图作品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提供一些不同颜色的有机颜料,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

2.在一块纸板上涂上一层胶水。

3.把干燥的泥板放在纸板上,用剪刀把泥板切成所需要的形状(比如花瓣、树叶等)。

4.把切好的泥板放在纸板上,按照自己的想法,拼成一个完整的作品。

5.将拼好的作品晾干,完成。

4. 展示和分享完成拼图作品后,教师组织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到不同作品的差异和特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泥板的制作方法和用途,学会了用泥制作拼贴作品的方式,提高了手工制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通过互相分享作品,让学生感受到了彼此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加强了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同时,本节课的教学还注重了环保理念和学生情感体验的培养,同时也对学生的美术素养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0《拼泥板》 湘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0《拼泥板》 湘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0《拼泥板》湘美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湘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第10课《拼泥板》,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创新等环节,掌握用彩泥进行造型表现的基本方法,培养动手能力与审美意识。

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彩泥的特性、制作技巧、颜色搭配以及创意设计等方面。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彩泥的特性,掌握用彩泥进行造型表现的基本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创新等环节,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观察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提高审美意识。

教学难点1. 彩泥的调色技巧。

2. 造型表现的创意设计。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彩泥制作视频、PPT、彩泥作品范例。

2. 学具:彩泥、泥工刀、擀面杖、剪刀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彩泥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彩泥的特性。

2. 新课内容学习:讲解彩泥的制作技巧、颜色搭配以及创意设计方法。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彩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课后进行拓展创作。

板书设计1. 拼泥板2. 主题:彩泥制作技巧、颜色搭配、创意设计3. 副分组实践、作品展示与评价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用彩泥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物品。

2. 拓展任务:收集不同材质的彩泥,比较它们的特性,并尝试进行创作。

课后反思1. 学生对彩泥的特性及制作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如创意设计、颜色搭配等。

3. 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及学生的反馈意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彩泥制作的基本技巧,提高动手能力和审美意识,激发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践、创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彩泥作品。

同时,教师还需不断反思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10. 拼泥板-湘美2011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10. 拼泥板-湘美2011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拼泥板-湘美2011版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拼泥板的制作工艺和材料
2.掌握拼泥板的基本制作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准备
1.拼泥板制作材料:纸板、砂纸、吸管、糊糊水、水彩笔、颜料
2.教师设计的拼泥板样板
3.制作拼泥板的工具:剪刀、尺子、笔
三、教学过程
1. 引入
教师先展示一些拼泥板样品,向学生介绍拼泥板的特点和美感,然后激发学生的拼泥板兴趣。

2. 操作演示
教师简要向学生介绍拼泥板制作工艺和材料,并详细示范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整个制作过程。

3. 拼泥板制作
1.将纸板剪成所需拼泥板的大小和形状。

2.砂纸将剪好的纸板磨光,使表面更加平滑。

3.然后,使用吸管或任何圆形物质来制作泥土半球。

4.在纸板上涂上糊糊水,然后将泥球放在糊糊水中使其附着在纸板上。

5.用制作印章的方式将花瓣、叶子、枝干等装饰涂在泥塑上(可用叶子或枝干轻按泥塑表面,形成有花边的外形)。

6.待泥塑表面完全干燥后,用水彩笔在泥塑表面进行涂色。

4. 整理展示
1.等所有学生制作完毕后,可以在班级内进行拼贴展览。

2.可以邀请学校中其他班级来宣传展览,促进作品的展示和交流。

四、教学效果
通过拼泥板制作,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拼泥板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材料,还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在展览中,学生们作品不仅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表扬,也增强了学生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十课拼泥版 ︳湘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十课拼泥版 ︳湘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十课拼泥版︳湘美版一、教材分析《湖南美术出版社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第十课为《拼泥版》,本课主要讲授拼泥版的制作方法。

课本内容简介:通过观察作品《成长》和《水仙花》的泥塑版面,让学生初步了解线条、造型基本知识的应用。

并引导学生观察作品内容,猜想出泥塑版面制作的方法。

然后介绍泥塑版的制作方法和材料以及注意事项,并在此基础熟练掌握各自泥塑制作方法,耐心揉、搓、成型。

最后,让学生按照预定的主题制作自己的泥塑板面。

二、教学目标1.了解泥塑版的作用与方法。

2.通过观察和猜想,理解泥塑版的制作方法。

3.熟练掌握泥塑版的制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4.创造性地、按照主题制作自己的泥塑板面。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让学生真实地感受泥塑版的纹理、重量、软度等特征。

2.引导学生观察作品内容,猜测泥塑版面制作方法。

3.熟练掌握泥塑版的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在制作泥塑版面时,学生需要耐心揉、搓、成型,要求精细而细致,确保制作出的泥塑版面质量好。

2.通过主题创作泥塑版,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创意思维,激发学生探索美的欲望,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通过教师亲自制作泥塑版的过程,让学生了解泥塑版的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观察法:通过让学生观察作品《成长》和《水仙花》的泥塑版面,让学生初步了解线条、造型基本知识的应用。

3.创意法:让学生按照预定的主题制作自己的泥塑版面,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感受泥塑版的特征1.让学生触摸泥塑版,了解泥塑版的质感、重量、软度等特征。

2.让学生品尝泥塑版的材料(不经过加工处理的),了解泥塑版材料的制作过程。

第二步:泥塑版制作方法的引导和演示1.通过观察作品《成长》和《水仙花》的泥塑版面,引导学生猜测泥塑版面的制作方法。

2.教师进行示范,学生跟着教师的步骤完成泥塑版的制作。

3.泥塑版制作完成后,进行作品分享和交流,让学生观察彼此的作品,发现不同之处和制作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湘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第10课拼泥扳》说课稿

湘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第10课拼泥扳》说课稿

湘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第10课拼泥扳》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10课拼泥板》是湘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泥板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的泥板制作工艺。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泥板的制作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运用泥板进行创作。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泥板的基本制作方法,创作出具有个性的泥板作品。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手工制作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但是,他们在泥板制作方面可能还没有接触过,因此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此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各不相同,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泥板的制作方法和技巧,掌握泥板的基本制作过程,创作出具有个性的泥板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合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工艺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泥板的制作方法和技巧,泥板的基本制作过程。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泥板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范法、实践法、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泥板的制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泥板制作的过程和作品,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泥板制作的方法;同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泥料和工具,保证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践操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泥板制作的过程和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泥板制作的基本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教师讲解泥板的制作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了解泥板制作的过程。

3.示范:教师进行泥板制作的示范,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制作方法。

4.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泥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合作: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泥板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拼泥板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泥板造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学会运用泥板来塑造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有趣的形象,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3、增强学生的感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和掌握其基本的表现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表现生活中各种有趣的人、事、物
教学准备:泥板作品、泥塑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习用陶泥做各种物体的方法。

(欣赏泥板造型作品出示课题)
2、师生讨论。

揭示课题:拼泥板
二、体验感受
1、你会用什么方法来做泥板? (分组讨论)
2、学生动手做一做。

3、教师示范泥板的成型方法,学生体验感受(演示用泥料及制作物品)
三、了解工具材料
泥板成型是陶艺制作中一种常用的方法。

引导学生认识工具材料出现圆木棒、瓶子、布、牙签、小刀等,标出名称和作用。

(出示课件)
四、方法和步骤
1、泥板造型的几种方法:
卷(教师边讲边示范“卷”的方法、要领及注意事项)、折、切、挖、粘。

2、制作步骤:
a、用拍压的方法将陶泥做成泥板;
b、用泥板卷筒(示范做鱼)做成鱼身,捏出鱼嘴、鱼尾;
c、用多余的泥板做鱼鳍、鱼眼粘在鱼身上;
d、装饰刻画,整理成形。

五、作品欣赏
出示用泥板制成的具有代表性的陶艺作品,欣赏中外经典陶艺作品及儿童优秀陶艺作品。

六、作业要求
1、将泥板卷折成型后,大胆想像装饰,独立制作成一个形状独特、新颖的形象。

注意粘接要牢。

2、讨论:你会用泥板做一个什么样的物体?
七、学生作业分组进行教师巡视。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