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控制理论基础考试题及答案
大工《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

大工2018年春《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当二阶系统传递函数的极点分布在s 平面的虚轴上时,系统的阻尼比为( )。
A .<0 B .=0 C .0<<1 D .≧12、已知函数1()()s F s s s a +=+,则()f t 的终值()f ∞=( )。
A .0B .C .aD .1/a3、某系统的传递函数2100()12100G s s s =++,则无阻尼自然频率n ω等于( )。
A .10rad/sB .sC .1rad/sD .s 4、作为一个控制系统,一般来说( )。
A.开环不振荡B.闭环不振荡C.开环一定振荡D.闭环一定振荡5、系统不稳定时,其稳态误差为()。
A.+ B.- C.0 D.以上都不对6、一阶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 sKs s K()()=+,则该系统稳定的K值范围为()。
A.K>0 B.K>1 C.0<K<10 D.K>-17、某一系统的稳态加速度误差为一常数,则该系统为()系统。
A.0型B.I型C.Ⅱ型D.以上选项都不对8、以下关于系统稳态偏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A.稳态偏差只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和参数B.稳态偏差只取决于系统输入和干扰C.稳态偏差与系统结构、参数、输入和干扰等有关D.系统稳态偏差为09、在直流电动机的电枢回路中,以电流为输出,电压为输入,两者之间的传递函数是()。
A.比例环节B.积分环节C.惯性环节D.微分环节10、自动控制系统的反馈环节中必须具有()。
A.给定元件B.检测元件C.放大元件D.执行元件11、在阶跃函数输入作用下,阻尼比()的二阶系统,其响应具有减幅振荡特性。
A.ζ=0 B.ζ>1 C.ζ=1 D.0<ζ<112、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 sKTs()=+1,则该系统时间响应的快速性()。
A.与K有关B.与K和T有关C.与T有关D.与输入信号大小有关13、一阶闭环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 sss s s()()()()=+++83232,则该系统为()。
技能认证机械工程控制考试(习题卷1)

技能认证机械工程控制考试(习题卷1)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100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的根本区别在于()A)线性系统有外加输入,非线性系统无外加输入B)线性系统不满足迭加原理,非线性系统满足迭加原理C)线性系统满足迭加原理,非线性系统不满足迭加原理D)线性系统无外加输入,非线性系统有外加输入答案:C解析:2.[单选题]根轨迹起始于 ,终止于 。
()A)开环极点、开环零点B)闭环极点、闭环零点C)开环零点、开环极点D)闭环零点、闭环极点答案:A解析:3.[单选题]两个复数积的幅角等于它们的幅角。
()A)和B)差C)积D)商答案:A解析:4.[单选题]赫尔维茨矩阵的各项主子式行列式的值全部为正,是线性系统稳定的条件。
()A)充分B)必要C)充要D)即不充分也不必要答案:C解析:5.[单选题]振荡环节中的阻尼比等于()时,为最佳阻尼比。
A)0.8B)0.707C)0.5D)其他答案:B解析:6.[单选题]一阶系统的闭环极点越靠近坐标平面的s原点,其()A)响应速度越慢B)响应速度越快C)准确度越高D)准确度越低答案:A解析:7.[单选题]传递函数的零点和极点均在复平面的左侧的系统为()A)最小相位系统B)有差系统C)无差系统D)非最小相位系统答案:A解析:8.[单选题]劳斯判据只适用于特征方程是的代数方程。
()A)实系数B)虚系数C)正数D)负数答案:A解析:9.[单选题]直流伺服电动机的转速与对其输入的()成正比例关系。
A)以上都不对B)电流C)电压D)电阻答案:C解析:10.[单选题]系统伯德图的横坐标是以()表示的。
A)笛卡尔坐标B)级数坐标C)复数坐标D)对数坐标答案:D解析:11.[单选题]线性系统的频率特性()。
A)与时间t有关B)与输入幅值有关C)由系统的结构、参数确定;D)与输出有关答案:C解析:12.[单选题]若描述系统的微分方程是变量及其倒数的一次有理整式,并且描述系统的微分方程的系数均为常数,则此系统为()A)非线性定常系统B)非线性时变系统C)线性时变系统D)线性定常系统答案:D13.[单选题]机械工程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是稳定性、准确性和()A)美观性B)实用性C)快速性D)以上都不对答案:C解析:14.[单选题]线性定常二阶系统的闭环增益加大:()A)对系统的动态性能没有影响B)超调量愈大C)峰值时间提前D)系统的快速性愈好答案:A解析:15.[单选题]下面典型时域信号中,传递函数为1的是()。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答案(第七版)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答案(第七版)第一章: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1.1 什么是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由各种组件和部件组成的工程系统,它们通过传递信号和信息来控制和调节系统的运行状态。
1.2 控制系统的分类控制系统可以根据输入和输出信号的性质分为连续时间控制系统和离散时间控制系统。
1.3 控制系统的组成控制系统主要由输入部分、执行部分和输出部分组成。
输入部分负责接收输入信号,执行部分负责根据输入信号执行相应的操作,输出部分负责输出结果。
1.4 控制系统的闭环与开环闭环控制系统是指系统的输出信号可以作为输入信号的一部分进行反馈控制,而开环控制系统是指系统的输出信号不会作为输入信号的一部分进行反馈控制。
1.5 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包括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和鲁棒性等。
第二章:传输函数与信号流图2.1 传输函数的定义传输函数描述了控制系统中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它可以通过系统的微分方程和拉普拉斯变换来求得。
2.2 传输函数的性质传输函数具有线性、时不变和因果性等性质。
2.3 信号流图的表示信号流图是用于描述控制系统的一种图形表示方法,它由节点和支路组成。
节点表示系统的状态,支路表示信号的传递。
2.4 信号流图的简化信号流图可以通过串联、并联、反馈和转移等操作进行简化和求解。
第三章:经典控制系统设计3.1 一阶惯性环节的控制系统设计一阶惯性环节的控制系统设计主要包括根轨迹法和频率响应法。
根轨迹法通过绘制根轨迹来设计控制系统的参数,频率响应法通过频率特性来设计控制系统的参数。
3.2 二阶惯性环节的控制系统设计二阶惯性环节的控制系统设计主要包括模拟法和频率法。
模拟法通过模拟计算来设计控制系统的参数,频率法通过频率特性来设计控制系统的参数。
3.3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设计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在受到干扰时能够保持稳定的状态。
稳定性分析和设计是控制系统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3.4 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与设计控制系统的性能包括快速性、准确性和鲁棒性等方面。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2)

2.3 系统的传递函数方框图及其简化
三、 传递函数方框图简化的一般步骤 (1)确定系统的输入量和输出量,如果作用在系统的输入量有多个,则必须分别 对每一个输入量,逐个进行方框图的简化,求得各自的传递函数。对于具有多 个输出量的情况,也要分别进行变换,求取各自的传递函数。 (2) 若方框图中仅有多个无交叉回路,则按照先里后外的原则,逐个简化,直至 简化成一个方框的形式。若方框图中有交叉的连接,用如下的方法。 方法一:若系统的传递函数方框图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条件1,整个系统方框图中只有一条前向通道; 条件2,各局部反馈回路间存在公共的传递函数方框。 则可以直接用下列公式 求解:
2.2 系统的传递函数
三、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系统是由若干典型环节组成的。常见典型环节及其传递函数的一般表达式分 别为:
以上各式中:K为比例系数;T为时间常数;ξ为阻尼比;ωn为无阻尼固有频率; г为延迟时间。
2.2 系统的传递函数
2.2 系统的传递函数
2.2 系统的传递函数
2.2 系统的传递函数
开环传递函数可以理解为;封闭回路在相加点断开以后,以E(s)作为输入, 经G(s)、H(s)而产生输出B(s),此输出与输入的比值B(s)/E(s),可以认为 是一个无反馈的开环系统的传递函数。由于B(s)与E(s)在相加点的量纲相同, 因此,开环传递函数无量纲,而且H(s)的量纲是G(s)的量纲的倒数。
递函数环节之中。从根本上讲,这取决于组成系统的各物理的元件(物理的
环节或子系统)之间有无负载效应。 (2)不要把表示系统结构情况的物理框图与分析系统的传递函数的框图混 淆起来. (3)同一个物理的元件(物理的环节或子系统)在不同系统中的作用不同时, 其传递函数也可不同,因为传递函数同所选择的输入、输出物理量的种类 有关,并不是不可变的。
控制理论基础第二版部分习题答案

第二章2.1 求解下列微分方程2)dd2yy ddtt2+ddyy ddtt=ee4tt,初始条件yy(0)=2, yy(0)=0.解:首先对微分方程两边进行拉氏变换,得代数方程:ss2YY(ss)−ssyy(0)−yy(0)+ssyy(ss)−yy(0)=1ss−4代入初始条件yy(0)=2, yy(0)=0.ss2YY(ss)−ssyy(ss)=1ss−4+2ss+2YY(ss)=2ss+1ss(ss−4)(ss+1)YY(ss)=2ss+AA ss+BB(ss−4)+CC(ss+1)计算得到A=-0.25,B=0.05,C=0.2;YY(ss)=47ss+15(ss−4)+120(ss+1)拉氏反变换y(t)=1.75+0.05ee4tt+0.2ee−tt(t>0)3)dd2xx ddtt2+5ddxx ddtt+6xx=6,初始条件xx(0)=2,xx(0)=2.解:首先对微分方程两边进行拉氏变换,得代数方程:ss2XX(ss)−ssxx(0)−xx(0)+5ssxx(ss)−5xx(0)+6XX(ss)=6ssXX(ss)=2ss2+12ss+6ss(ss+2)(ss+3)=AA ss+BB ss+2+CC ss+3计算得到A=1,B=5,C=-4,拉氏反变换得到,x(t)=1+5ee−2tt−4ee−3tt(t>0)2.2.一阶微分方程组为4'103'20x yx y y+=−++=,已知(0)0,'(0)0,(0)5x x y===,求解(),()x t y t。
解:首先对微分方程两边进行拉氏变换,得代数方程组:4ssXX(ss)−4xx(0)+YY(ss)=10/s−XX(ss)+(3ss+2)YY(ss)=3yy(0)XX (ss )=15ss +20ss (2ss +1)(6ss +1)YY (ss )=60ss 2+10ss (2ss +1)(6ss +1)得到:XX (ss )=20ss +6.25ss +12�+−26.25ss +16�YY (ss )=10ss +12.5ss +12�+−17.5ss +16�x(t)=20+6.25ee −12�tt-26.25ee −16�tt (t>0)y(t)=10+12.5ee −12�tt-17.5ee −16�tt(t>0)2.3解: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写出电路方程: 如ii 1为分电流VV =(ii 1+ii 2)RR 1+LL 1dd (ii 1+ii 2)ddtt +ii 1RR 2+1CC 1�ii 1ddtt VV =(ii 1+ii 2)RR 1+LL 1dd (ii 1+ii 2)ddtt +LL 2ddii 2ddtt +1CC 2�ii 2ddttORVV =(ii 1+ii 2)RR 1+LL 1dd (ii 1+ii 2)ddtt +ii 1RR 2+1CC 1�ii 1ddttii 1RR 2+1CC 1�ii 1ddtt =LL 2ddii 2ddtt +1CC 2�ii 2ddtt如ii 1为总电流:VV =ii 1RR 1+LL 1ddii 1ddtt +LL 2ddii 2ddtt +1CC 2�ii 2ddttLL 2ddii 2ddtt+1CC 2∫ii 2ddtt )RR 2+1CC 1∫(ii 1−ii 2)ddtt2.5将滑阀节流扣流量方程Q c x ω=Q 是阀芯位移x v 和节流口压p 的函数,c 、w 分别为流量系数和滑阀面梯度,ρ为油的密度。
机械类专业理论基础试题题库

机械类专业理论基础试题题库(有答案)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选出)1.螺旋千斤顶中使用的传动螺纹,其工作面的牙侧角为()A.3° B.30° C.60° D.55°2.下列螺纹连接防松方法中,不属于固定螺母与螺杆相对位置的是()A.双螺母对顶防松B.槽形螺母与开口销防松C.止动垫片防松D.圆螺母与止动垫圈3.变速箱中的滑移齿轮与轴应选用的键连接是()A.钩头模键B.平头平键C.圆头平键D.导向平键4.汽车吊车等摆动缸式液动机构中采用的四杆机构类型是()A.曲柄摇杆机构B.曲柄摇块机构C.转动导杆机构D.摆动导杆机构5.在停机或低速时接合两轴的是()A.嵌合式离合器B.齿轮联轴器C.套筒联轴器D.安全离合器6.主要用于办公设备和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的V带型号()A.B型和C型B.A型和B型C.Z型和A型D.Y型和Z型7.以下设备中,螺旋传动工作原理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台式虎钳B.螺旋起重器C.螺旋压力机D.精密传动的数控机床8.已知曲柄摇杆机构的极位夹角θ=30°,行程速比系数K=()A.1 B.1.2 C.1.4 D.1.69.可实现转动和移动形式的转换,常用于车床溜板箱与床身的齿轮传动的是()A.斜齿圆柱齿轮传动B.人字形齿轮传动C.直齿圆柱齿轮传动D.齿轮齿条传动10.从装配工艺考虑,内燃机曲轴与连杆之间应采用的轴承是()A.对开式滑动轴承B.整体式滑动轴承C.深沟球轴承D.圆锥滚子轴承11.下列滑阀机能中能实现单出杆活塞式液压缸差动连接的是()A.0型B.M型C.Y型D.P型12.液压传动不适宜的场合是()A.易于实现控制B.精确传动比C.大型机械D.要求无级调速。
13.深沟球轴承,内径为50mm,尺寸系列为(0)2,则轴承代号标记为A.7210 B.6210 C.5202 D.625014.圆锥销的锥度是( )A.1:60 B.1:50 C.1:40 D.60:115.造成闭式蜗杆传动胶合失效的原因是( )A.载荷大B.承受冲击载荷C.润滑不良D.齿面滑动速度大,发热量大16.凸缘联轴器中,连接两半联轴器采用的是A.螺栓连接B.螺钉连接C.双头螺柱连接D.紧定螺钉连接17.国家标准中孔和轴的基本偏差均规定为()种A.18 B.20 C.28 D.2618.比较不同尺寸的精度,取决于()A.公差值的大小B.极限偏差的不同C.公差等级的高低D.基本偏差数值的大小19.形位公差基准代号中的字母应()A.垂直方向书写B.水平方向书写C.应和基准符号的方向一致D.任意方向书写20. 下列关于划线的操作正确的是()A.划线盘的直头用于找正,弯头用于划线B.游标高度尺一般用于粗毛坯的划线C.划针要与导向工具配合使用D.V形架一般用来支撑箱体类工件21.由于单锉纹锉刀是全齿宽同时参加切削,锉削时较费力,因此仅限于锉削()A.软材料B.硬材料C.较硬材料D.都可以22.用标准铰刀铰削IT9级精度、表面粗糙度Ra1.6的孔,其工艺过程为()A.钻孔、扩孔、铰孔B.钻孔、铰孔C.钻孔、扩孔D.钻孔、锪孔、铰孔23.钻深孔时的最主要问题是()A.易折断钻头B.钻孔精度低C.钻头轴线易偏斜D.排屑困难和不易冷却24.常用的刀具材料有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和()A.轴承合金B.铜合金C.铝合金D.硬质合金25.车削同一规格螺纹圆杆直径时,铸铁材料的应比碳钢材料的()。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陈康宁课后习题答案

使轴承下部压力上升。而基于与此相反的理由,轴承上半部压力减小,于是轴承下半部油腔产生
反作用力,与负荷相平衡,以减少偏移量 e,甚至完全消除偏移量 e,即达到“无穷大”的支承
刚度。
图题 1‐1 静压轴承薄膜反馈控制系统
举例 2:以数控机床工作台的驱动系统为例。 开环控制:一种简单的控制方案是根据控制装置发出的一定频率和数量的指令脉冲驱动步进 电机,以控制工作台或刀架的移动量,而对工作台或刀架的实际移动量不作检测,其工作原理如 图 1-5(a)所示。这种控制方式简单,但问题是从驱动电路到工作台这整个“传递链”中的任一环 的误差均会影响工作台的移动精度或定位精度。 闭环控制:为了提高控制精度,采用图 1-1(b)所示的反馈控制,以检测装置随时测定工作台 的实际位置(即其输出信息);然后反馈送回输入端,与控制指令比较,再根据工作台实际位置与 目的位置之间的误差,决定控制动作,达到消除误差的目的。
当初始条件均为零时,即
f (0) f '(0) f "(0) f (n1) (0) 0 则有
L f '(t) sF (s)
L f "(t) s2F (s)
L f (n) (t) sn F (s)
(3)积分定理
若 f(t)的拉氏变换为 F(s),则
L
f
(t )dt
F(s) s
解:有时间函数 f(t),t≥0,则 f(t)的拉氏变换记作:L[f(t)]或 F(s),并定义为
L[ f (t)] F (s) f (t) est dt 0
(2-1)
s 为复数,s j 。称 f(t)为原函数,F(s)为象函数。若式(2-1)的积分收敛于一确定的函数值,
则 f(t)的拉氏变换 F(S)存在,这时 f(t)必须满足: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题库解析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复习题第一章 绪论1、以同等精度元件组成的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其精度比较( )。
A .开环高 B.闭环高 C.相差不多 D. 一样高 1、系统的输出信号对控制作用的影响( )。
A .开环有 B.闭环有 C.都没有 D.都有 1、对于系统抗干扰能力( )。
A .开环强 B.闭环强 C.都强 D.都不强1、下列不属于按输入量的变化规律分类的是( )。
A .恒值控制系统 B.计算机控制系统 C. 随动控制系统 D. 程序控制系统1、按照系统传输信号的类型可分成( )。
A .定常系统和时变系统 B. 离散控制系统和连续控制系统 C. 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 D. 恒值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 1.按照控制系统是否设有反馈作用来进行分类,可分为___ ___和___ ___。
答案:开环控制系统 闭环控制系统1.对一个自动控制系统的最基本要求是 ,也即 是系统工作的首要条件。
答案:稳定 稳定性1.对控制系统性能的基本要求一般可归结为稳定性、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答案:快速性 准确性1、控制论的中心思想是,通过 , 和反馈来进行控制。
答案:信息的传递 加工处理1.什么是反馈(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根据反馈的有无,可将控制系统如何分类?答案:(1)反馈是指输出量通过适当的检测装置将信号全部或一部分返回输入端,使之与输入量进行比较。
如果反馈信号与系统的输入信号的方向相反,则称为负反馈;如果反馈信号与系统的输入信号的方向相同,则称为正反馈。
(2)根据反馈的有无,可将控制系统分为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
1.何为闭环控制系统?其最主要的优点是什么?答案:闭环控制系统就是反馈控制系统,即输出量对控制作用有影响的系统。
其最主要的优点是能实现自我调节,不断修正偏差,抗干扰能力强。
1.简述“自动控制”和“系统”的基本概念。
答案:(1)所谓“自动控制”就是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采用控制装置使被控对象的某些物理量在一定精度范围内按照给定的规律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分)
K 15, T1
1
(1 分)
所以:
G( s)
15 s2s 10.2s 1 20 lg Nhomakorabea c 0
15 2.74 2
(2 分)
(2)
20 lg
15 1
15
c
(2 分)
即, 3. 解:由系统阶跃响应曲线有
c 2 c
h() 3 t p 0.1 o o (4 3) 3 33.3 o o
(4 分)
三.计算题(第 1 题 20 分,第 2 题 10 分,共 30 分) 1.解: (1) 该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1 G ( s) 1
K 0 s(0.2s 1)(0.5s 1)
0.1s 3 0.7 s 2 s K 0
(1 分)
即,
s(0.2s 1)(0.5s 1) K 0,
所以:0<K<7
(2) K=3 时, G ( s)
1 1 1 1 3 2, 2 5 , 1 T1 0.5 T2 0.2 s(0.2s 1)(0.5s 1)
3
, G j 90 arctan 0.2 arctan 0.5
G j
2 2
20 lg K lg lg T 2 2 1
1 ,则低频渐近线为: L 20lg K lg T 1 K ,则高频渐近线为: L 20 lg 2 lg T T
要使该系统稳定,其开环对数幅频渐近线应以-20dB/dec 的斜率穿越零分贝线,并且此段渐近 线的频率应具有足够的宽度。故可画出其开环对数幅频渐近线如图所示: (4 分)
G s
s 。 1 s
都必须为负实数或为具有
15. 系统稳定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其特征方程的所有的根 负实部的复数 。
第 1 页
二、问答题(每题 8 分,共 40 分) 1. 解:
2f 2
ct B sint B sin(2t ) r t A sint A sin2t
G ( j )
j
2
2 2
2 2 j 4
2
2 4 j 2
2
(2 分)
G( j )
B G j A 0.0531 10 0.531
4 2
2
1 2 1
2 2
0.0531
2
(3 分)
G ( j ) arctan B 2t 19.5
西安交通大学本科生课程考试试题标准答案与评分标准 课程名称:机械控制工程理论基础 课时: 48 考试时间:2008 年 5 月 4 日 (A 卷) 一.填空(每题 2 分,共 30 分) 1. 对于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表现为三个方面,分别是: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 2. 影响一阶系统响应快速性的主要参数为:时间常数 T,影响二阶系统响应快速性的 主要参数为: 无阻尼自然频率 ωn、阻尼比 ζ 。 3. 若串联校正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90 90 90 arctanT
若令 90 arctanT ,则有: 180 而 tan
tan 90 tanarctanT tan 90 1 1 tan 90 tanarctanT tan 90 tanarctanT T
1, c
(2 分)
(1 分)
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 ( s )
2 K 2 n K1 K 2 2 s 2 as K 1 s 2 2 n s n
(1)
(1 分) 第 2 页
由
0.1 tp 2 1 n o 1 2 33.3 o o o e
第 5 页
(2) 证明:解法一:
即, 即, 解法二: 因为 G s
G j
K K T j j Tj 1 T 2 2 1 T j T 2 2 1
K
180 arctan
1 1 1 ,即 1 ,这样 arctan 45 。由此说明典型Ⅰ型系统具有足 cT cT T
够的相位稳定裕度。 由前所示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中的直角△ABC 可得:
tan
BC BC BC AC lg c lg 1 lg c
而 tan 20dB/dec,故 BC 20 lg c L 1 将 ω=1 代入前述低频渐近线表达式 L 20lg K lg 后,可得: L 1 20 lg K 比较以上两式可知:K=ωc 而
s 1
Ts 1
,当 τ > T
时该环节为相位超前校正。
4. 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大小与系统的类型 λ,开环增益 K 和 输入信号 r(有 t)关。 5. 某线性定常系统,当输入为单位阶跃函数时,其输出 y (t ) 的拉氏变换为 Y ( s ) ,则该 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sY(s) 。 当输入为单位脉冲函数时, 其输出为 脉冲响应函数 g(t)=y’(t) 。 6. 在系统开环伯德图上,低频段反映了闭环系统的 稳态 特性,中频段反映了闭环 系统的 动态 特性,高频段闭环系统的 抗干扰能力 特性。 7. 最小相位系统的定义为: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G(s)的所有零点和极点均在 s 平面的左 半平面,若最小相位系统具有 4 个极点,2 个零点,当 时,其相位角为: 180 。 8. 一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s),则其相位裕量 为:在开环奈奎斯特图上,从原点 到奈奎斯特图与单位圆的交点连一直线,该直线与负实轴的夹角 。 9. 系统的稳定性与结构参数 有 关,与外作用 无 关。 10. 若对某系统增加一个靠近虚轴的零点,则该系统的超调量会 增大 。 11.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s)=
联立求解得
0.33 n 33 .28
(2 分)
2 K1 n 1108 由式(1) a 2 n 22
(2 分)
另外
h() lim s ( s)
s 0
KK 1 lim 2 1 2 K2 3 s s 0 s as K1
G1 s G2 s G3 s Rs H s 1 G1 s G2 s G3 s H s
1 R s 1 G1 s G2 s G3 s H s
所以
E R (s) 1 R( s) 1 G1 s G2 s G3 s H s
0 .5 s 1 ,则其 G ( j ) 0 .5 s 1
1 ,
G( j ) 180 2 arctan0.5 。
12. 截至频率 b 的定义为:系统闭环频率特性的对数幅值下降到其零频率幅值以下 3 dB 时的频率,系统的频宽是指:由 0 至 ωb 的频率范围。 13. 闭环系统的谐振峰值定义为 闭环频率特性的幅值 M(ω)的最大值 Mr 。 14. 若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 s ) ,则其开环传递函数 G ( s ) 等于
0
30.2 0.5 2.1 1 0.04 2 1 0.25 2
3 1 0.1 2 lim ImG j lim 0 0 1 0.04 2 1 0.25 2
奈奎斯特图、伯德图分别如下所示:
0 .7 K 1 0 .7 0 0 K
① Hurwitz 矩阵: 0.1
由 2 0.7 0.1K 0, K 7
0
s3
② Routh 数列:
0.1
1 K 0
由
s
0.7 0 . 7 0.1K s1 0.7 s0 K
2
0.7 0.1K 0, K 7 K 0
(4 分)
即 arctan
1 T 1 T 1 T
(3 分) 第 6 页
即 180 arctan
这样由相位裕度的定义可知: arctan
(3) 证明:要使该系统稳定,则应使中频段斜率为-20dB/dec,这样由前面的伯德图可知,其幅值穿 越频率 ωc 应满足 c
3
20 lg 0.5 c 0,
3
1 1, c 6 2.45 0.5 c
(5 分)
2.解:(1) 幅频特性为:
T 2 2 1
L 20 lg G j 20 lg
在低频段: T 在高频段: T
T 1
1 0.04 2 1 0.25 2
当ω =0 时, G j , G j 90 当ω →∞时, G j 0 , G j 270 令ω →0,对 G(jω)的实部、虚部发别取极限。
0
lim ReG j lim
Gn s G3 s N s G1 s G2 s G3 s Rs 1 G1 s G2 s G3 s H s 1 G1 s G2 s G3 s H s
由输入 R(s)引起的系统的误差为:
E R s Rs H s C R s Rs
1 3 k 4
(4 分)
C s Gn s G3 s N s E s G1 s G2 s G3 s Gn s G3 s N s Rs H s C s G1 s G2 s G3 s
整理后得:
C s
(4 分)
由干扰 N(s)引起的系统的误差为:
E N s Rs H s C N s
Gn s G3 s H s N s 1 G1 s G2 s G3 s H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