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白居易
忆江南词三首原文、翻译及赏析_白居易_古诗文网

忆江南词三首原文、翻译及赏析_白居易_古诗文网(3441人评分)7.8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写翻译
写赏析app下载
收藏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
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
参考赏析
创作背景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
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
赏析二
这三首词既是各自独立成篇又是互为联系的,必须把它们放在一起来分析。
第一首摄取一年之春的江南景色,写得▼
赏析
第一首泛忆江南,兼包苏、杭,写春景。
全词五句。
一开口即赞颂“江南好!”正因为“好”,才不能不“忆”。
▼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
《忆江南》古诗白居易

《忆江南》古诗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译文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
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像天堂一样的杭州:游玩灵隐寺寻找皎洁月亮中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那起落的钱塘江大潮。
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苏州的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
不知何时会再次相逢。
注释⑴忆江南:唐教坊曲名。
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
”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
”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
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⑵谙(ān):熟悉。
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⑶江花:江边的花朵。
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⑷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
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⑸“山寺”句:作者《东城桂》诗自注说:“旧说杭州天竺寺每岁中秋有月桂子堕。
”桂子,桂花。
宋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词:“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⑹郡亭:疑指杭州城东楼。
看潮头:钱塘江入海处,有二山南北对峙如门,水被夹束,势极凶猛,为天下名胜。
⑺吴宫: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馆娃宫,在苏州西南灵岩山上。
⑻竹叶:酒名。
即竹叶青。
亦泛指美酒。
《文选·张协〈七命〉》:“乃有荆南乌程,豫北竹叶,浮蚁星沸,飞华蓱接。
”⑼吴娃:原为吴地美女名。
《文选·枚乘〈七发〉》:“使先施、徵舒、阳文、段干、吴娃、闾娵、傅予之徒……嬿服而御。
”此词泛指吴地美女。
醉芙蓉:形容舞伎之美。
忆江南古诗的意思翻译

《忆江南》的意思是: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
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诗词原文】《忆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扩展资料
1、《忆江南》创作背景
刘禹锡曾作《忆江南》词数首,是和白居易唱和的,所以他在小序中说:“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
”此词在公元837年(唐文宗开成二年)初夏作于洛阳,由此可推白居易所作的三首词也应在开成二年初夏。
2、《忆江南》鉴赏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待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
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
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题中的“忆”字和词中的“旧曾谙”三字还说明了此词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层次:以北方春景映衬江南春景。
全词以追忆的情怀,写“旧曾谙”的江南春景。
而此时,作者却在洛阳。
比起江南来,洛阳的春天来得晚。
花发得比江南晚,水也有区别。
作者竭力追忆江南春景,从内心深处赞叹“江南好”,而在用生花妙笔写出他“旧曾谙”的江南好景之后,又不禁以“能不忆江南”的眷恋之情,收束全词。
这个收束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
《忆江南》诗意_白居易

《忆江南》诗意_白居易
【忆江南】
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古诗今译】
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景我熟悉。
日出时,江边红花比火还红艳,春天里,一江绿水仿佛被蓝草浸染。
怎能让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
【名句赏析】——“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这是一幅五彩的画,画出了江南好。
白居易虽出生在北方,但担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后,苏、杭的秀丽风景给他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回到北方以后他写了不少怀念旧游的作品,《忆江南》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这首诗开篇就感叹“江南好”,江南好,好在何处,当然是一言难尽,而一首词的篇幅很小,容不得详细叙述,白居易在
这里选择了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显得十分鲜艳奇丽,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
“日出”二句对仗工整,色彩明丽,是一句广为后人传诵的名联。
在作者笔下,江花与火对照,花的红艳令人赞叹;描绘江水,绿、蓝并举,水色的碧绿深浓似在眼前。
短短两句十四个字,写尽了江南春日胜景。
如此美丽的景色,怎能不使作者魂牵梦绕?因此,末句“能不忆江南”便自然流出,而作者对江南的忆念之情,对江南赞美之情也在不言中洋溢出来。
【注词释义】
忆江南:词牌名。
谙:熟悉。
江花:江边的花朵。
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蓝:蓝草,叶子青绿色的可以用来制作染料。
忆:怀念。
《忆江南》古诗三首

《忆江南》古诗三首忆江南- 其一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忆江南- 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庭枕上看潮头。
何日复重游!忆江南- 其三江南忆,其次是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何日复相逢!意思都很好理解的。
注意第二首诗中“山寺月中寻桂子”是引用了一个传说,传说中秋节晚上可以在宁静的寺院里听到月亮上桂花飘落的声音。
第三首诗中“吴宫”指苏州,“吴娃”指苏州的美女。
这诗是说苏州的酒好,美女和舞蹈更美妙。
译文及注释译文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
清晨日出的时候,江边盛开花朵颜色鲜红胜过火焰,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
月圆之时山寺之中,寻找桂子,登上郡亭躺卧其中,欣赏那钱塘江大潮。
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吴宫,喝一杯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那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
迟早会再次相逢。
注释忆江南:唐教坊曲名。
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
”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
”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
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谙(ān):熟悉。
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江花:江边的花朵。
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
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桂子:桂花。
郡亭:疑指杭州城东楼。
看潮头:钱塘江入海处,有二山南北对峙如门,水被夹束,势极凶猛,为天下名胜。
吴宫: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建的馆娃宫,在苏州西南灵岩山上。
竹叶:酒名。
即竹叶青。
亦泛指美酒。
吴娃:原为吴地美女名。
此词泛指吴地美女。
醉芙蓉:形容舞伎之美。
创作背景刘禹锡曾作《忆江南》词数首,是和白居易唱和的,所以他在小序中说:“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
”此词在公元837年(唐文宗开成二年)初夏作于洛阳,由此可以推断出白居易所作的三首词也应在开成二年初夏。
【经典诗句】白居易 忆江南,古诗的诗意,意思,赏析

【经典诗句】白居易 ? 忆江南,古诗的诗意,意思,赏析忆江南①江南好,风景旧曾②谙③。
日出江花④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⑤。
能不忆江南???唐?白居易注释①忆江南:词牌名,又叫“望江南”。
②曾:曾经。
③谙:熟悉。
④江花:江边的花。
⑤蓝:寥(liào)蓝,一种可以从叶子里提取青蓝色染料的草。
解读翻译江南多么美好,那里的风景我曾经很熟悉日出时,江边的花朵颜色鲜红胜过火焰,春天来了,江水清澈碧绿好像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赏析这首词是白居易老年时回忆江南风景而写的。
白居易曾在江南的苏州和杭州做官,对江南有很深的了解。
但是江南的美景很多,诗人怎样才能在不到三十个字的作品中,表现出江南景物的总体特点呢?诗人选取了江南最美的时刻和最美的景物,春天日出时的江南最美,而最美丽的是那碧绿的江水,最明艳的是那江岸的鲜花。
诗人用两个比喻具体描绘了这幅美景: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燃烧的火焰还要红;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像蓝草一样碧绿。
这时的江南,朝阳初升,鲜花盛开,江水碧绿,生机勃勃,美丽的风光令人神往。
结尾那句“能不忆江南”是一个反问句,感情激动而且浓烈,对江南美景的赞美以及眷恋都包含在里面了。
作业题《忆江南》总共有三首,你知道另外两首吗?如果知道,背诵一下。
扩展阅读西湖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
它以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闻名中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西湖风景区以西湖为中心,分为湖滨区、湖心区、北山区、南山区和钱掩区五个地区,总面积49平方公里。
西湖的美在于晴天水潋滟,雨夭山空蒙。
无论雨雪晴阴,无论早霞晚辉,搞笑语录,都能变幻成景;春;花、秋月、夏荷、冬雪各具美态。
湖区以苏堤、白堤两个景段的优美I风光著称。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白居易《忆江南》原文、译文、赏析

白居易《忆江南》原文、译文、赏析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作者简介]白居易(公元772-846),字乐天,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
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居下邦(今陕西渭南东北)。
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
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
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
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
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
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含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其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
常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
也常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
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谕、闲适、感伤、杂律。
他本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谕诗。
他的讽谕诗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广泛地反映人民的苦难。
这其中有同情农民的作品,如《杜陵叟》,也有哀叹妇女命运的悲歌,如《上阳白发人》、《后宫词》等。
二、深刻地揭露统治者的罪恶,如《卖炭翁》、《红绒毯》等。
有《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
今编诗三十九卷。
[注释]忆江南:据《乐府杂录》,此词又名《谢秋娘》,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
又名《望江南》、《梦江南》等。
分单调、双调两体。
单调二十七字,双凋五十四字,皆平韵。
《忆江南》共3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曾:曾经。
谙:熟悉。
江花:江边的花。
胜,一作“似”。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此指蓼蓝。
《旬子·劝学》:“青出于蓝而青于蓝”。
[译诗、诗意]江南美啊,对我来说江南的美景曾经是那么的熟悉。
灿烂的阳光把江畔的野花照耀得比火还要红,春天的江水如蓝草一样碧绿清澈。
这样的景色让我怎能不常常回忆呢? [赏析]忆江南(全)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白居易《忆江南》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白居易《忆江南》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译文: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光我曾经很熟悉。
春天的时候,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注释:忆江南:唐教坊曲名。
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
”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
”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
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谙(ān):熟悉。
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江花:江边的花朵。
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
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山寺”句:作者《东城桂》诗自注说:“旧说杭州天竺寺每岁中秋有月桂子堕。
”桂子,桂花。
郡亭:疑指杭州城东楼。
看潮头:钱塘江入海处,有二山南北对峙如门,水被夹束,势极凶猛,为天下名胜。
赏析:此词选自《白氏长庆集》。
长庆三、四年(823、824)间,白居易眼见朝政日非,主动要求外放,来到杭州任刺史。
杭州是江南的一颗明珠,这里的春天是那么的旖旎,这里的山水是那么的迷人,诗人修筑圩堤,疏浚湖泊,寄情山水,徜徉林泉,渡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
晚年,退居洛阳,那美好的江南风光还时时浮现在他眼前,他以童真般的迷恋写下了一组清丽动人的《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开头两句赞美江南风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表现得那么真挚而充满感情。
诗人深情的赞美,深切的思念,如春草生发,如春江涨潮,自然而充满爆发力。
“好”即“美“的意思,如“美景”称为“好景”。
“江南好”即“江南美”,“谙”即熟悉。
下文就扣住自己熟悉的江南美景来写,作者又没有全面铺开,而选择了最普遍、最有代表性、也是诗人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江南美景来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太阳升起了,霞光点燃了江边那如火的鲜花,红得那么耀眼,那么精神,带着跳动的光焰,带着春日的勃勃生机,“红”色是基调,是春日太阳、霞光的杰作,好似音乐中的主旋律,而如火苗跳动的江边鲜花就是那最精采的聚光点,好似音乐中的华采乐段,“火”字还写出了春风翻拂鲜花散发出不同光采的神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忆江南
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江南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
春天的时候,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注释
忆江南:唐教坊曲名。
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
”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
”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
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谙(ān):熟悉。
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江花:江边的花朵。
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
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