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案

合集下载

四年级语文教案: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师版)

四年级语文教案: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师版)

第12 讲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首行缩进2 字符)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概括方法:人物+ 事件+ 结果+ 主旨1、把握文章六要素是什么。

2、利用六要素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夏日原野上的追赶相关知识点精讲,标题加粗,正文宋体 5 号,单倍行距,⑴从上学开始,老师就不止一次地在黑板上写下“最有意义的事”这样的作文题目。

什么是最有意义的事呢?现在想来,那时写的几乎都是一些好人好事,什么捡钱包、让座位、扶老人过马路⋯⋯这些当然是有意义的。

然而,如果要把它们说成是我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似乎也并不准确。

因为人生最有意义的事将会对我们产生恒久的影响,会成为我们一生中一直闪亮的灯塔,会影响我们人生的航线和生命的质量。

⑵我常常在想,生命里最有意义的事,往往就静默于你的生命之中,然而却会在你生命的某一时刻,呈现出强烈的意义来。

⑶那是一年夏天的事。

我在山里放羊。

山坡下有一块瓜地。

酷热的阳光将西瓜熟透的气息一丝一丝地逼入我的体内。

看瓜的是一个老人,他一直闭着眼睛躺在一个草棚子下面。

我想他一定是睡着了。

这大夏天的正午,太阳把人体里的力气一点点都蒸发了,连那根扎了不知有多深的树,都像在开水锅里煮过一般,叶子卷得扯都扯不开了,他不睡着才怪呢!瓜地里的西瓜像一个个孩子一样顽皮地瞪着我,如果能抱一个大西瓜狼吞虎咽一气,那该有多爽啊!⑷我终于鼓足了勇气,一个猛子扎进瓜地摘下一个大西瓜,但就在这时,我的背后传来一声大喝,我抱上瓜就跑。

虽然他的大喝给我极大的恐惧,但是当我抱着瓜开始跑的时候,我充满了自信。

想想吧,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要追上一个十二岁的孩子,那简直就是龟兔赛跑!我抱着瓜回头看看那个追过来的老人,腿脚不太利索,跑起来的样子很好笑。

我心里在笑他,他怎么就不想一想,他怎么可能追上我呢?⑸夏日里的田野是富有的,到处是绿色。

我就在这样的田野里像一只被追赶的兔子一样奔跑着,并不时回过头去看看那位追我而来的老人。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案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案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案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掌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段意合并法、题目扩展法、句子摘录法、要素串联法)。

2、使学生能够结合不同的文体选择适合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3、使学生熟练掌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能够结合不同的文体选择适合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状物抒情比较适合段意合并法、句子摘录法;记事写人比较适合题目扩展法、要素串联法)。

2、使学生熟练掌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思维方法。

教学过程:导语:孩子,你们读了六年的语文,同时读了很多课外书,老师想问,你们会阅读么?那我们拿到一篇课文应该读什么?怎么读?(读通、读懂、读透)今天我们就来系统复习阅读中怎样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一、同学们回忆有哪些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预设:段意合并法、题目扩展法、句子摘录法、要素串联法生:读,记。

二、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每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1、方法一:段意合并法(1)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例文:《索溪峪的野”》。

(3)还有那篇文章也可以用段意合并法。

(4)回忆一下段意合并法的过程。

a、标段、分部分b、概括段意c、合并段意(5)出示例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学生自己概括主要内容。

(6)说说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思路和答案。

(7)全班订正答案(8)说说概括时有什么要注意的吗?(重复的删除、次要的省略)2、方法二:题目扩展法(1 )有些以内容命题的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标题去阅读,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释义)(2)例如:《山中访友》。

从题目入手设问,从文中寻答案,再回到主题。

(3)还有那些文章也可以用题目扩展法。

(4)回忆一下题目扩展法的过程。

a、分析题目是否能概括全文b、将题目分成谁?干什么?c 、提问什么样的?怎么样地?(5)出示例文。

《卖火柴的小女孩》学生自己概括主要内容。

(6)说说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思路和答案。

四年级语文教案: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师版)

四年级语文教案: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师版)

四年级语文教案: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师版)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概括方法:人物+事件+结果+主旨本文讲述了一个小孩在放羊时偷了一颗西瓜,被一个老人追赶的故事。

作者思考了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认为它们应该对我们产生恒久的影响,成为我们一生中一直闪亮的灯塔,影响我们人生的航线和生命的质量。

在故事中,作者在XXX偷了一个大西瓜,被一个老人追赶。

尽管老人腿脚不太利索,但作者还是感到害怕。

然而,当他开始跑时,他充满了自信,认为老人追不上他。

在奔跑中,作者感到了生命中的喜悦和兴奋,他甚至喜欢这种被追赶下的奔跑了。

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小孩在夏日原野上的追赶故事,通过这个故事,作者思考了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并强调它们应该对我们产生恒久的影响。

②他问母亲,母亲告诉他,同桌考第一是因为他一直在努力研究,而自己只是想考第一而没有付出实际行动。

③母亲还告诉他,成功不是靠想象得来的,而是需要努力和行动的结果。

④最后,孩子明白了,决定从现在开始付出实际行动,努力研究,争取取得好成绩。

有一个孩子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他的同桌能轻松考第一,而自己却只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

他向母亲请教,母亲告诉他,同桌之所以能考第一是因为他一直在努力研究,而自己只是想考第一却没有付出实际行动。

母亲还告诉他,成功不是想象出来的,而是通过努力和行动得来的。

最后,孩子明白了,决定从现在开始付出实际行动,努力研究,争取取得好成绩。

去旅行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在现实中,我们总是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实现。

有人把旅行当作是奖励自己的方式,有人则是为了寻找生活的意义。

无论是哪种情况,攒钱去旅行都需要一定的计划和耐心。

B在攒钱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先确定旅行的目的地和时间,然后制定一个合理的预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来节省更多的钱。

比如,减少外出用餐的次数,购买实惠的衣物和日用品,选择公共交通工具等等。

C同时,我们也可以寻找一些额外的收入来源,比如兼职工作或者副业。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案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案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案教案标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学生能够运用概括技巧,准确、简洁地表达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文章概括技巧,如提取关键词、理解段落主题等。

教学主体:2. 解释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定义和重要性。

强调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可以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文章的核心思想,提高阅读效率。

3. 提供多个不同主题和类型的文章,如新闻报道、科学文章、文学作品等。

确保这些文章在适应学生所处教育阶段的范围内。

4.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概括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鼓励学生共同讨论,提取关键信息,并以简洁、准确的方式概括文章。

5.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概括结果,并与全班分享。

让其他学生提出问题或提供反馈,以促进学生对概括技巧的理解和运用。

实践活动:6. 分发一篇新的文章给每个学生,要求他们独立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提醒学生注意概括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7. 学生交换彼此的概括结果,并互相提供反馈。

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概括进行评价和指导。

总结:8.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在日常阅读中运用这一技巧。

教学资源:- 多个不同主题和类型的文章- 分组活动所需的小组讨论材料- 分发给学生的文章- 提供反馈的评价表格或工具评估方式:- 分组活动中小组展示的概括结果- 学生独立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和反馈拓展活动:-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并概括不同类型的文章。

- 提供更复杂的文章,要求学生进行更深入、全面的概括。

注意事项:- 确保所选文章适应学生的年龄和阅读能力。

-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和表达。

- 提供适当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改进概括技巧。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案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案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

2. 培养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3.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概括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

2.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简洁地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教授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文章,示范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和经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教授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和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文章,示范如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和经验。

5. 练习:学生练习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6. 总结:总结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和技巧,强调其在阅读理解中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和小组讨论的参与度来评价学生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运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和技巧,阅读更多的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和技巧应用于写作过程中。

七、教学资源1. 文章样本:提供不同类型和难度的文章,供学生练习概括主要内容。

2. 教学指导手册:提供详细的教学指导和案例分析,帮助教师进行教学。

八、教学安排1. 课时:本章节的教学计划安排在2课时内完成。

2. 教学顺序:在学生掌握了文章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的基础上,进行本章节的教学。

九、教学评价1. 学生练习:通过学生完成的练习,评价其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和技巧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初中语文概括文章内容教案

初中语文概括文章内容教案

初中语文概括文章内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章概括的基本方法,能够准确、简洁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

3. 通过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章概括的概念和意义。

2. 文章概括的方法和技巧。

3. 文章概括的实践操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文章概括,概括文章内容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文章概括的概念和意义,阐述概括文章内容对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

介绍文章概括的方法和技巧,如抓住文章标题、开头和结尾、关键词等。

3. 实践:让学生阅读一篇篇文章,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概括。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指导,如概括的步骤、注意事项等。

4. 讨论: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的概括成果,讨论概括的准确性、简洁性等。

教师可以给予评价和指导。

5. 总结:让学生总结文章概括的方法和技巧,以及自己在实践中的体会和收获。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简洁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文章概括。

3. 学生在讨论中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五、教学资源:1. 文章素材:提供一些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文章,供学生进行概括练习。

2. 指导手册:为学生提供概括文章内容的指导手册,包括方法和技巧等内容。

3. 评价表:为学生提供文章概括的评价表,包括准确性、简洁性等评价指标。

六、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并进行概括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2. 鼓励学生在讨论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掌握文章概括的方法和技巧。

4. 定期对学生的概括成果进行评价,及时给予反馈,促进学生的进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文章概括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概括话题内容的教案

概括话题内容的教案

概括话题内容的教案教案标题:概括话题内容的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概括给定话题的主要内容。

2. 学生能够运用概括技巧,提炼出关键信息。

3. 学生能够有效地组织和表达概括后的内容。

教学重点:1. 概括给定话题的主要内容。

2. 运用概括技巧,提炼关键信息。

3. 组织和表达概括后的内容。

教学难点:1. 运用概括技巧,提炼关键信息。

2. 组织和表达概括后的内容。

教学准备:1. 话题相关的教材或文章。

2. 学生练习和参考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1. 引导学生思考概括的概念:什么是概括?为什么概括是重要的技能?概括技巧讲解:2. 解释概括技巧的种类,如提取关键信息、忽略细节、总结主要观点等。

3.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熟悉和掌握各种概括技巧。

概括话题内容的实践:4. 提供一个话题或一篇文章给学生阅读。

5. 学生个人阅读并使用概括技巧提取关键信息。

6. 学生相互交流并比较各自的概括结果。

7.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修正,确保他们的概括准确和完整。

组织和表达概括后的内容:8.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组织和表达概括后的内容。

9. 教师提供一些组织和表达技巧,如使用关联词、提供例子等。

10. 学生根据自己的概括结果,尝试组织和表达内容,并进行练习和讨论。

巩固和评估:11. 提供更多的练习,让学生进行概括练习并相互评估。

12. 教师对学生的概括结果进行评估,并提供反馈和建议。

拓展活动:1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概括技巧,如阅读新闻报道、观看电影等。

14. 提供更多的概括练习和挑战,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反思:15.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和方法可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整和修改。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备课《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备课《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备课《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案一、文章主要内容概述本教案针对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材进行期末复习备课,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所学内容,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主要内容概括如下:1. 写话题作文•通过复习写话题作文,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

2. 识记词语•复习巩固课文中重点词语的解释、造句和识记,帮助学生提升词汇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阅读理解•针对教材中的课文,进行理解和概括,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文字理解和分析能力。

4. 古诗文鉴赏•复习古诗文的鉴赏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理解古代诗文,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

5. 作文评析•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析,指导学生如何提升写作水平,注重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6. 背诵篇目•复习背诵的篇目,加深对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设计方案根据以上主要内容,设计以下教学方案:1. 复习写话题作文•提供不同主题的作文题目,并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结构和要求完成作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 词语记忆与运用•设计词语记忆游戏,帮助学生巩固词汇记忆,并提供相关练习题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3. 阅读理解训练•提供一些阅读理解题目,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章自主思考答案,并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提高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 古诗词鉴赏训练•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的鉴赏方法,选取几首古诗进行解析讨论,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文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5. 作文评析指导•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析,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并通过篇目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提升写作水平。

6. 背诵篇目训练•安排每日背诵古诗文篇目,定期测试背诵情况,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加深对篇目的理解和记忆。

三、教学内容安排根据以上教学方案,具体安排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周:复习写话题作文和词语运用•第二周:阅读理解训练和古诗文鉴赏•第三周:作文评析和背诵篇目训练•第四周:整体复习和测试准备四、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练习、评析等多种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复习目标:1、初步掌握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2、能用准确的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复习重点:学会概括无明显关键词句的文章的主要内容。

复习难点:能用准确的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复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概括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节不同寻常的课,它没有具体课文,更别说题目了,题目都是老师自己编的。

其实老师给你们带来的是一节复习课,让我们进一步来学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读课题)
2、我们学了6年的语文了,我们平时用什么方法来概括主要内容?
3、真了不起,你们学了很多方法,其实概括主要内容方法很多,常用的有这么几种。

(课件)读一读
4、其实今天这堂课学习的概括就是一两个词语或一句话去总结,包含一段甚至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立足思维展开,学习概括方法
1、有明显关键词句的概括
A、出示:《詹天佑》片段
(1)、先来看这段话,你认为这段话主要讲什么?你为什么选这句来概括?
(2)、你用总起句概括段意这个方法很好,你为什么把这句话看做中心句?(下面的句子都围绕这句话来讲)都围绕这句话哪个词语来讲?请你再读读下面的句子。

(3)、围绕“勘测线路”,逐句交流意思。

(4)、师:作者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还有环境描写,还举例子,这些句子都紧紧扣着勘测线路,都围绕这句话来写的,所以说这是中心句,所以我们选择这句话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B、出示课题《山中访友》
刚才这段话中我们抓住中心句我们知道了主要内容,其实我们书上有很多题目都直接告诉我们这篇课文主要内容。

你看,像课题《山中访友》你知道了什么?
(1)、看到这个题目,你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我们学过的哪些课文也可以直接用课题来概括主要内容?我们来钩一钩。

出示练习单:牛刀小试,我来钩一钩
(3)、交流,并引导说说理由
师:我们不要忽视课文题目,有时课文的题目往往是最概括,有人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过渡:当文章中没有直接的现成的句子可以摘录的,我们可以抓住重要词语来概括,也是个好办法。

C、出示《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片段:
这篇课文是写人记事的,我们就可以利用什么方法来概括?(我们可以找到四要素来帮我们找到重要词语。


(1)指名读,其他同学找找这段话四大要素。

(2)根据四大要素,我们试着把这些关键词串联起来说说这个片段的主要内容。

师:虽然这段没有现成词句,但是我们可以把句子中的词语,连成一段话,也是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3)出示练习:
D、出示《少年闰土》(节选)
(1)闰土给“我”讲了一件什么事?
(2)选择交流答案,并说说理由。

师:概括文章主要努力用一两词或句子既能够说清楚,也能说完整,最好做到简洁,那是最恰当的概括。

板:清楚完整简洁
2、无明显关键词句的概括
A、出示《老人与海鸥》片段
师:rr往往在阅读文章时,很多时候是没有现成的词字可以摘录,这才是很苦恼的!怎么办?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来挑战难度。

有没有信心?
(1)指名读,并说说这句话写了什么?随机圈出关键词
(2)读关键词,想象画面。

(3)这个画面讲得就是:在人少的地方,老人在干什么?海鸥在干什么?他们配合的很默契。

(4)把这句话连起来就是这段话的主要内容,谁来试试?(要求说清楚、完整、简洁)师:刚才,把四句话就是这样读成了一句话,一句话把这段话都总结、包含。

三、拓展练习,学以致用
1、在没有现成词句,我们可以分三步来概括主要内容:课件出示:概括三步曲
2、请你用这种方法去概括《名碑荟萃》主要内容。

(1)引导校对第1、2步,并订正。

(2)交流、评价第3步(围绕概括得清楚、完整、简洁)
师:今天我们就是学会了一种本领,无论文章中有现成词句的,还是没有现成词句的,我们都会概括。

老师要考考大家是不是真的掌握本领了。

3、大显身手
出示练习《我的母亲》
——选自莫言获奖演讲《讲故事的人》
(1)用简洁的话概括有关母亲的事情。

(2)练习、交流
四、课堂小结
练习单
牛刀小试:
一、我们来钩一钩
下面哪些课文可以直接用课题来概括主要内容?
1、《最后一头战象》
2、《怀念母亲》
3、《伯牙绝弦》
4、《穷人》
5、《金色的脚印》
6、《桥》
7、《草船借箭》8、《钓鱼的启示》
二、请你用所学的本领来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

唐初的书法家,首推欧阳询。

他的字“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自成一家,人称“欧体”。

欧阳询学书十分刻苦。

相传有一次,他外出看到西晋书法家索靖书写的碑石。

初看印象不深;后来他又去看,才觉出妙处。

于是,他在碑石下整整待了三天,仔细观摩学习。

欧阳询晚年的字笔力更加刚劲。

西安碑林中的《皇甫诞碑》就是他的作品。

————————————————————————————————————。

大显身手:
我的母亲
——选自莫言获奖演讲《讲故事的人》我是我母亲最小的孩子。

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

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

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

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
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随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搧了她一个耳光。

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

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捡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

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我终生难忘。

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地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地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

正当我们吃饺子的时候,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

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老人碗里。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

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

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流泪满面。

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1、用简洁的话概括有关母亲的事情。

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

我记得最后悔的一件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