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习题
2化学热力学初步-题目

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1. 关于熵,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0K 时,纯物质的标准熵 S=0 ; B. 单质的S =0 ,单质的△H 和△G 均等于零;C. 在一个反应中,随着生成物的增加,熵增大;D. △S>0 的反应总是自发进行的.2. 下列反应中哪个是表示△H=△H(AgBr ,s)的反应( )A. Ag(aq) + Br(aq) =AgBr(s)B. 2Ag(s) + Br 2(g) =2AgBr(s)C. Ag(s) + 1/2Br 2(l) = AgBr(s)D. Ag(s) + 1/2 Br 2(g) =AgBr(s)3. 由下列数据确定CH 4(g)的 m f H ∆为( )。
C(石墨) + O 2(g)=CO 2(g) m r H ∆= - 393.5 kJ·mol -1H 2(g) +21O 2(g)=H 2O (l) m r H ∆= - 285.8 kJ·mol -1 CH 4(g)+2O 2(g)=CO 2(g)+2H 2O (l) m r H ∆= - 890.3 kJ·mol -1A . 211 kJ·mol -1B .-74. 8 kJ·mol -1C . 890.3 kJ·mol -1D .缺条件,无法算4. (多选)已知: 298K 和101.325kPa 下:△H (kJ·mol -1) S (J·mol -1·K -1)石墨 0.0 5.74金刚石 1.88 2.39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 )A. 根据焓和熵的观点,石墨比金刚石稳定;B. 根据焓和熵的观点,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 根据熵的观点,石墨比金刚石稳定,但根据焓的观点,金刚石比石墨稳定;D. 根据焓的观点石墨比金刚石稳定,但根据熵的观点金刚石比石墨稳定;E. △G (金刚石)>△G (石墨).5. (多选)下列情况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当△H>0,△S<0时,反应自发;B. 当△H<0,△S>0时,反应自发;C. 当△H<0,△S<0时,低温非自发,高温自发;D. 当△H>0,△S>0时,低温非自发,高温自发;E. 当△H>0,△S>0时,任何温度下均不自发.6. 已知 :4Fe(s) + 3O 2 = 2Fe 2O 3(s); △G=-1480kJ·mol -14Fe 2O 3(s)+Fe(s)=3 Fe 3O 4 (s); △G=-80kJ·mol -1则 △G(Fe 3O 4,s)的值是( )kJ·mol -1A. -1013B. -3040C. 3040D. 10137. 对于封闭体系,体系与环境间( )A. 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B. 没有物质交换,只有能量交换;C. 既没物质交换,又没能量交换;D. 没有能量交换,只有物质交换.8. 关于熵,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0 K 时,纯物质的完整晶体的熵值等于0(B) 单质的S =0,单质的△H 和△G 均等于零(C) 在一个反应中,随着生成物的增加,熵增大(D) △S > 0的反应总是自发进行的9. 室温下,稳定状态单质的标准摩尔熵………………………… ( )(A) 0 (B) >0 (C) <0 (D) 1 J·mol -1·K -110.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g)CO (s)O 2Fe CO(g)(s)O 3Fe 24332+=+ Δr H m ø=-25KJ ·mol -1(g)3CO 2Fe(s)3CO(g)(s)O Fe 232+=+ Δr H m ø=-49KJ ·mol -1(g)CO 3FeO(s)CO(g)(s)O Fe 243+=+ Δr H m ø=19KJ ·mol -1不用查表,计算下列反应的热效应Δr H m ø(g)CO Fe(s)CO(g)FeO(s)2+=+11.反应(g)2SO (g)O (g)2SO 322=+计算说明:(1)在标准态及25℃时,反应能自发进行的原因。
2化学热力学初步(1)

化学热力学初步学号姓名一、是非题(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画√,错误的画)1、系统的焓等于系统的热量。
...................... .................. .........................()2、在恒温恒压下,某化学反应的热效应Q p=△H=H2-H1,因为H是状态函数,故Q p也是状态函数。
............................................................ ....................()3、已知298K时,△f Gθm(SbCl5,g)=-334.3kJ·mol-1,△f Gθm(SbCl3,g)=-301.0kJ·mol-1,则反应SbCl5(g)→SbCl3(g)+Cl2(g)在298K、标准状态下不能自发进行。
....................()4.如果一个反应的△r Hθm和△r Sθm均为正值,当温度升高时,△r Gθm将减小.................()5.冰在室温下自发地融化成水,是熵增起了主要作用。
..................................()6、如果一个反应的△r Hθm和△r Sθm均为正值,当温度升高时,△r Gθm将减小................()二、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择出符合题意的答案,将其代号填入括号内)1、已知反应C2H2(g)+5/2 O2(g)→2CO2(g)+H2O(l)的△r Hθm (1)=-1301.0kJ·mol-1,C(s)+O2(g)→CO2(g)+H2O(l)的△r Hθm (2)=-393.5kJ·mol-1,H2(g)+1/2 O2(g)→H2O(l)的△r Hθm (3)=-285.8kJ·mol-1,则反应2C(s)+H2(g)→C2H2(g)的△r Hθm为.......................... .....................................()。
第2章 化学热力学习题

(
)
49. 凡是有相界面存在的就是不同的相。
(√ )
50. 溶液表面张力总是随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
51. 有无丁达尔效应是胶体和溶液的主要区别之一。
(√ )
52. 凡能引起表面张力降低的物质均称之为表面活性剂。
()
53. 溶胶都可以长期稳定存在。
()
54. 胶体的电学性质是布朗运动。
()
三、选择题(在正确的答案下打“√”)
值计算反应在298.15K时的标准摩尔熵变?其他温度时的标准摩 尔标准熵变如何计算? 20. 标准摩尔吉布斯生成焓的定义是什么?计算反应在298.15K时的 标准摩尔吉布斯焓变有几种方法?其他温度时的标准摩尔吉布斯 焓变如何计算? 21. 298.15K时,物质B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变符号如何?单位 如何? 22. 公式:rG(T) ≈rH(298K)-T· rS(298K)适用于何种情况?应用该公 式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25. 由于焓变的单位是kJ· mol-1,所以热化学方程式的系数不影响
反应的焓变值。 ( )
26. 在定温定压条件下,下列两化学方程式所表达的反应放出的热量
是一相同的值。
H2(g) + 1/2O2(g) == H2O(l) 2H2(g) + O2(g) == 2H2O(l)
()
27. 反应N2(g) + O2(g) = 2NO(g) 的 rH(298K) = 180.68 kJ·mol-
则 fH(C,金刚石,298K) = 1.895 kJ·mol-1。
(√
)
29. 温度升高可使体系的熵值增加。
(√
)
30. fS= 0 。
化学热力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解:
NH 4Cl(s) NH 3(g) HCl(g)
f
H
m
(kJ
•
mol
1 )
Sm (J • mol1 • K 1)
314.4 46.11 92.31 94.56 192.3 186.80
r
H
m
(46.11)
(92.31)
(314.4)
175.98(kJ
• mol1)
r
S
m
186.80 192.3 94.56
(1) 4NH3(g)+5O2 (g) =4NO(g)+ 6 H2O(l) △rHmθ=-1170 kJ·mol-1
(2) 4NH3(g)+3O2 (g) =2N2(g)+ 6 H2O(l) △rHmθ=-1530 kJ·mol-1
试求:NO的标准摩尔生成焓△rHmθ。
解:
1
1
2 N2 (g) 2 O2 (g) NO(g)
(3)
f
H
m
(3) (1) (2) 4
f
H
m
1 4
[
r
H
m
(1)
r
H
m
(2)]
1 [(1170) (1530)] 90(kJ • mol1) 4
5
General Chemistry
Chapter 4 Homework
3.已知
(1)C(s,石墨)+ 1/2O2(g) = CO (g) △rHmθ(1)= -110.52 kJ∙mol-1
284.54(J
• mol1
•
K 1)
T
r
H
m
r Sm
大一无机化学2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习题解

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思考题与习题2-1 何谓物质的标准状态?答:物质的标准状态是在温度为T 及标准压力P ө(P ө=100 kpa )下的状态。
2-2 计算下列各体系由状态A 变化到状态B 时热力学能的变化(1) 吸收了2000KJ 热量,并对环境做功300KJ 。
(2) 向环境放出了12.54KJ 热量,并对环境做功31.34KJ 。
(3) 从环境吸收了7.94KJ 热量,环境对体系做功31.34KJ 。
(4) 向环境放出了24.5KJ 热量,环境对体系做功26.15KJ 。
解:(1)1700KJ 300KJ -KJ 2000==+=∆W Q U (2) -43.88KJ 31.34KJ -KJ 4.512=-=+=∆W Q U (3) KJ 8.293KJ 4.331KJ 4.97=+=+=∆W Q U (4) 1.64KJ 26.15KJ .5KJ 24=+-=+=∆W Q U2-3 某体系由状态Ⅰ沿途径A 变到状态Ⅱ时从环境吸热314.0 J ,同时对环境做功117.0 J 。
当体系由状态Ⅱ沿另一途径B 变到状态Ⅰ时体系对环境做功44.0 J ,问此时体系吸收热量为多少?解:(1)由状态Ⅰ变到状态Ⅱ:J 0.197J 0.117J 0.3141=-=+=∆W Q U (2)由状态Ⅱ变到状态Ⅰ:122U J,0.44U W ∆-=∆-=J 0.1971222-=∆-=-=∆U W Q U J 0.1532-=Q2-4、在1标准压力下,100℃时1mol 液态水体积为18.8mL ,而1mol 水蒸气的体积为30.2ml ,水的汽化热为40.67KJ·mol -1,计算100℃时在标准压力下由30.2g 液态水蒸发为水蒸气时的△H 和△U 。
解:68.23KJ l 40.67KJ.mo mol 18.030.2H 1-P =⨯==∆Q ()63.02K J 103738.314mol 18.030.2-68.23KJ RT n -H U 3-=⨯⨯⨯=∆∆=∆ 2-5、甲苯,CO 2和水在298K 时的标准生成焓分别为48.0KJ·mol -1、-393.5KJ·mol -1和-286.0KJ·mol -1,计算298K 和恒压下10gCH 4 (g)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无机化学(周祖新)习题解答第二章

无机化学(周祖新)习题解答第二章第二章化学热力学初步思考题1.状态函数得性质之一就是:状态函数得变化值与体系得始态与终态有关;与过程无关。
在U、H、S、G、T、p、V、Q、W中,属于状态函数得就是U、S、G、T、p、V。
在上述状态函数中,属于广度性质得就是U、H、S、G、V,属于强度性质得就是T、p。
2.下列说法就是否正确:⑴状态函数都具有加与性。
⑵系统得状态发生改变时,状态函数均发生了变化。
⑶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效应时,其热效应与过程无关。
这表明任何情况下,化学反应得热效应只与反应得起止状态有关,而与反应途径无关。
⑷因为物质得绝对熵随温度得升高而增大,故温度升高可使各种化学反应得△S大大增加。
⑸△H,△S受温度影响很小,所以△G受温度得影响不大。
2.⑴错误。
强度状态函数如T、p就不具有加与性。
⑵错误。
系统得状态发生改变时,肯定有状态函数发生了变化,但并非所有状态函数均发生变化。
如等温过程中温度,热力学能未发生变化。
⑶错误。
盖斯定律中所说得热效应,就是等容热效应ΔU或等压热效应ΔH。
前者就就是热力学能变,后者就是焓变,这两个都就是热力学函数变,都就是在过程确定下得热效应。
⑷错误。
物质得绝对熵确实随温度得升高而增大,但反应物与产物得绝对熵均增加。
化学反应△S得变化要瞧两者增加得多少程度。
一般在无相变得情况,变化同样得温度,产物与反应物得熵变值相近。
故在同温下,可认为△S不受温度影响。
⑸错误。
从公式△G=△H-T△S可见,△G受温度影响很大。
3.标准状况与标准态有何不同?3.标准状态就是指0℃,1atm。
标准态就是指压力为100kPa,温度不规定,但建议温度为25℃。
4.热力学能、热量、温度三者概念就是否相同?试说明之。
4.这三者得概念不同。
热力学能就是体系内所有能量得总与,由于对物质内部得研究没有穷尽,其绝对值还不可知。
热量就是指不同体系由于温差而传递得能量,可以测量出确定值。
温度就是体系内分子平均动能得标志,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化学热力学基础例题与习题-勿删

G m ( ZnO,s )
=
-318.3kJ·mol-1
;f
G m(HgO,s)
=-58.43kJ·mol-1
3.由于 rHm ,rSm 一般随温度的变
化
不大
,故在温度变化不大时,
r
G
m
=
G
T
=
H298-T
S298
。
4.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应2SO2(g)+O2(g)
→2SO3(g)在任意状态下的
rG
、标准状态下
m
的
r
G
m
及体系中各物质分压之间的关系是
r
G
=
m
r
G
m
+2.303RTlg
( pSO3 p )2 ( pSO2 p )2 ( pO2
p)
5.对于 孤立 体系,自发过程一定是ΔS
的过>程0,达平衡时熵S值
。 最大
6.对于恒温恒压条件下的封闭或敞开体 系,自发过程一定是ΔG < 0 的过程,且达 平衡时,自由能G值最 小 ,这就是著名的 最小自由能 原理。
=91 kJ·mol-1
ln
K
= rG RT
=
91103J mol1 8.314J mol1 298K
=-36.73
K =1.12×10-16
(2)方法1 298K时的饱和水蒸气压为
3.17kPa,298K时空气水蒸气压为
p1=3.17kPa×60%=1.90kPa
设Na2SO4·10H2O风化时平衡水蒸气压为p2,则
7.定温下,下列反应熵变rSm 最大的是 D 。
A.CO2(g)→C(s)+O2(g) B.2SO3(g)→2SO2(g)+O2(g) C.CaSO4·2H2O(s)→CaSO4(s)+2H2O(l) D.2NH3(g) →3H2(g)+N2(g)
化工热力学第二章习题答案

习题:2-1.为什么要研究流体的pVT 关系?答:在化工过程的分析、研究与设计中,流体的压力p 、体积V 和温度T 是流体最基本的性质之一,并且是可以通过实验直接测量的。
而许多其它的热力学性质如内能U 、熵S 、Gibbs 自由能G 等都不方便直接测量,它们需要利用流体的p –V –T 数据和热力学基本关系式进行推算;此外,还有一些概念如逸度等也通过p –V –T 数据和热力学基本关系式进行计算。
因此,流体的p –V –T 关系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2-2.理想气体的特征是什么?答:假定分子的大小如同几何点一样,分子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力,由这样的分子组成的气体叫做理想气体。
严格地说,理想气体是不存在的,在极低的压力下,真实气体是非常接近理想气体的,可以当作理想气体处理,以便简化问题。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最简单的状态方程:RT pV =2-3.偏心因子的概念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概念?它可以直接测量吗?答:纯物质的偏心因子ω是根据物质的蒸气压来定义的。
实验发现,纯态流体对比饱和蒸气压的对数与对比温度的倒数呈近似直线关系,即符合:⎪⎪⎭⎫ ⎝⎛-=r sr Tp 11log α 其中,c s s r p p p =对于不同的流体,α具有不同的值。
但Pitzer 发现,简单流体(氩、氪、氙)的所有蒸气压数据落在了同一条直线上,而且该直线通过r T =0.7,1log -=sr p 这一点。
对于给定流体对比蒸气压曲线的位置,能够用在r T =0.7的流体与氩、氪、氙(简单球形分子)的sr p log 值之差来表征。
Pitzer 把这一差值定义为偏心因子ω,即)7.0(00.1log =--=r s r T p ω任何流体的ω值都不是直接测量的,均由该流体的临界温度c T 、临界压力c p 值及r T =0.7时的饱和蒸气压s p 来确定。
2-4.纯物质的饱和液体的摩尔体积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饱和蒸气的摩尔体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吗?答: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题
第一部分化学热力学基础、热化学
一判断题
1气体的标准状况与物质的标准态是同一含义。
()
2在恒温恒压下,某化学反应的热效应p=△H=H2-H1,因为H是状态函数,故p也是状态函数。
()
3系统状态一定,状态函数就有确定的值。
()
4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反应热只取决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而与过程的途径无关。
( 5功和热是系统与环境间能量传递的两种形式。
()
6气体膨胀或被压缩所做的体积功是状态函数。
()
7由环境中吸收热量,系统的热力学能增加。
(
8环境对系统做功,系统的热力学能增加。
()
9系统的焓等于系统的热量。
()
10系统的焓等于恒压反应热。
()
11系统的焓变等于恒压反应热。
()
))) 12反应的热效应就是该反应的焓变。
(
13由于CaCO3的分解是吸热的,故它的生成焓为负值。
()
14298K时反应Na(s)+Cl2(g)→NaCl(s)的△rH=-411.1kJ·mol-1,即该温度下NaCl(s)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411.1kJ·mol-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