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产业升级及经验和教训_黄湘燕

新加坡产业升级及经验和教训_黄湘燕
新加坡产业升级及经验和教训_黄湘燕

新加坡产业升级及经验和教训

□黄湘燕

内容摘要2008年10月,我有幸参加了“湖南省领导干部城市规划与可

持续发展专题研究班”的学习,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接受培训。通过学习培训

和参观访问,我对新加坡的产业升级印象非常深刻,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

借鉴,同时也有一些不足需要吸取教训。

新加坡产业升级及经验和教训

2008年10月,我有幸参加了“湖南省领导干部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专题研究班”的学习,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接受培训。通过学习培训和参观访问,我对新加坡的产业升级印象非常深刻,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同时也有一些不足需要吸取教训。

新加坡产业升级的发展历程

产业升级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纵观一个多世纪以来的社会发展,发达国家快速增长的经济,都是建立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基础上的。新加坡1959年成立自治政府,1965年正式成为独立国家,经过40多年的不懈努力,从一个建国初期经济极不发达的城市小国,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从一个人均GDP达不足320美元的简单经济体,发展成为一个人均GDP达30000多美元的城市经济国家,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目前新加坡拥有了世界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为世界最大的计算机硬盘生产国;世界第二大钻井平台生产基地;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世界第四大外汇交易中心;成为发展中国家仿效的典范。40多年间,新加坡平均增速超过8%,西方发达国家花了一、两百年时间实现的产业升级,新加坡只用了短短的40多年就完成了,新加坡创造了经济奇迹。新加坡所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其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借鉴新加坡的经验,无疑更加直接而有益。

新加坡的产业升级大约是每十年一次,其产业升级可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主要发展

转口贸易。新加坡是一个国土狭小的岛国,

没有资源,淡水主要由马来西亚提供,不能

抽地下水;大米要从马来西亚和泰国进口,

填海用的土也要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运过来。在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土上,怎么样

来发展经济呢?新加坡唯一的好处是它有

一个停泊环境良好的天然港口,加上又处

在一个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是印度洋和

太平洋的必经之地,是发展贸易的理想口

岸,于是就发展转口贸易,选择了实施进口

替代的发展战略。这一阶段的发展奠定了

新加坡在世界港口贸易的重要地位,使之

成为今天世界最繁忙的海港之一。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发展劳动

(低技能)密集型的产业。新加坡独立后,政

府面临英殖民地留下的满目疮痍,经济结

构畸形,种族矛盾纷杂,社会政治动荡,特

别是失业率高达14%。为了应对大量失业

和经济结构单一等问题,必须发展劳动密

集型产业。加上当时实行进口替代战略又

受到了国内市场规模狭小,原材料供应不

足因素的等严峻挑战,于是新加坡政府及

时调整经济战略和经济政策,提出出口导

向型战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有效

的产业政策,促进了大批的服装、纺织、玩

具、木器等产业的进入,新加坡工业化进程

由此初步展开。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发展技能

密集型产业。由于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大量

劳动密集型产业涌入,就业率不断提高,失

业率下降到4%。这时新加坡政府及时调整

产业政策,推动产业的换代升级,鼓励发展

高技能密集型产业,淘汰低技能劳动密集

型产业。一是通过工资政策引导产业升级,

用提高工资成本的方法来促进产业结构调

整;二是实行投资和税收政策引导投资方

向,扶持高技能密集型企业;三是强化教育

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在此期间,一批

电脑、电脑附件制造业和石化业的国际著

名跨国公司相继落户新加坡,建立起了精

密仪器、机械工程和航空工业,高技能密集

型产业获得了迅速发展。

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发展资本

密集型产业。70代年以来,新加坡吸引了美

国、日本和欧盟的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尽

管这10年里国民经济平均增长率超过

10%,但新加坡仍然还只是跨国公司总部

经济链条中的生产加工基地,产品在海外

设计,只是借用新加坡工厂的生产线来生

产。用经济学理论来解释就是,仍处于“微

笑曲线”的底端,只能赚取微薄的加工费。

所以,到了80年代,新加坡政府提出“全商

务”概念,打造“全商务”产业链。鼓励跨国

公司在新加坡设立区域总部,从“制造基

地”发展到“总部基地”。把新加坡发展成为

具备全商务能力的全球化城市,为此推出

商业总部计划,奖励并协助在新加坡注册

的公司或企业,将其技术扩展到本区域,并

提供商业、技术和专业服务,走商业区域

化、国际化道路。日本跨国企业纷纷在新加

坡设立营运总部,如夏普、三洋、富士能、美

乐达等。一些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的工业也

得到了进一步的鼓励,如集成电路制造、计

算机、工业电子设备和特殊化学产品等。

第五阶段:20世纪90年代,发展技术

密集型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加坡

的经济步入了成熟阶段,增长速度放慢。为

3

企业家天地2009年3月中旬刊

此新加坡政府提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强调技术与知识含量以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等政策。一是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国家投入60亿元实施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计划;二是实施产业集群发展计划,通过鼓励产业集群的竞争,形成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这一时期的最大的动作是,推广“新加坡一号计划”-填造裕廊岛工程,政府规划投资,把位于新加坡西南海滨的裕廊七个小群岛通过填海连结起来,整合成一个化工基地,政府建设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如共用码头、共用管道、集中运输,大大降低了企业各种费用和物流成本,提高了聚集效益和外部效益,也有效地防止环境污染。目前,裕廊岛上的垂直集成化工综合区已成为世界级规模的石油和化工生产基地,西方五大石油公司加强了在新加坡的投资,使新加坡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石化等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壮大。

第六阶段:1998年之后,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新加坡在反思亚洲金融风暴和经济衰退后,面对着中国和印度崛起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新加坡为了积极应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巨变,政府希望借着产业前沿的拓展,产业技术与人力资源的提升,以及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等,来带动企业投入知识取向的研发、创新等活动,以此提升国际竞争力。新加坡政府一是加强对生物医学、信息产业等世界级科学工程的基础研究;二是设立全国科学奖学金,吸引年轻人从事科研工作;三是政府投入巨资,建设新加坡科技研究中心——

—纬壹科技城。在政府的倡导下,以信息产业和生命科学为核心的知识密集型工业迅速发展。

以往的增长,依赖于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国外的投资。未来的经济增长,取决于知识、价值创造、国际市场的开拓能力,这些最终取决于全新的人力资源。所以在2000年,新加坡政府推出了跨世纪的文化发展战略《文艺复兴城市》,加大文化领域的投入,把新加坡发展“成为一个充满动感与魅力的世界级艺术城市”。政府将增拨资金,加大投入,构建文化“软件”,通过文艺复兴城市,推动文艺复兴经济。2002年新加坡公布了“创意产业发展战略”,以推动文化产

业为主体的创意产业的发展,在未来10年

内使创意产业占GDP的比重翻一番,希望

到2012年创意产业的增加值能提高到全

国GDP的6%。

新加坡产业升级的经验教训

纵观新加坡产业升级的过程,不单纯

是依靠市场机制的诱导,主要是政府主动

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的结果。总的来

说,新加坡的产业升级是一种典型的政府

主导下的产业升级。40多年来,新加坡政府

通过经济发展计划、建立工业园区、努力提

升投资环境、实行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充分

利用跨国产业转移的机遇等种种措施,推

动经济发展及产业的转型,从而建立起相

对合理的产业结构。这种政府主导下的产

业升级的经验是:

制定产业政策合理引导。

新加坡产业升级取得成功原因是多方

面的,其中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制定了正确

的经济发展政策,适时地推动了产业结构

升级。新加坡政府决策层有强烈危机感,在

每一次转折关头,面对变化了的世界经济

形势,他们都能够及时调整政策,制定新的

发展政策。

在新加坡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

过程中,产业政策起着主导作用,政府灵活

运用经济政策,调整税收和财政资助,提供

投资贷款,促进产业发展。制定鼓励企业投

资发展的政策,如实行“新兴工业地位”政

策,凡是获得了新兴工业地位的企业就可

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而且政府针对不同

的发展阶段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政策。在

发展进口替代工业时,实行进口配额制度,

鼓励发展民族工业,保护新兴工业。在实施

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时,取消出口配额,对

出口厂商给予所得税减免优惠。为了促进

产业升级,加速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经济发

展局出台技术培训基金政策:要求雇主必

须为低工资收入的工人上缴相等于1%工

资数额的基金,政府可用这笔基金支付与

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训练费用,迫使企业

使用高技能人才,促使企业升级。

扩大开放大力招商引资。

加强内部资金积累,成功引进外资,新

加坡是最成功的招商引资典范。早在1961

年新加坡就成立了经济发展局,在明晰的

经济战略指导下,该局将最大的精力用在

招商引资上。无论内资还是外资,都针对不

同时期的产业政策,全力争取。新加坡经济

发展局,他们没有搞人海战术,没有搞全民

招商,遍布全球的招商团队只有四五十人,

他们是一支队伍精干、善于学习、乐于奉献

的招商引资队伍。他们中大多熟悉国际通

行规则,而且是某一领域的“专家”。他们专

门研究国际产业动态,善于抓住机会。

70-80年代当时抓住了就欧美发达国家内

受工资成本大幅提高和工人运动的压力,

吸引了大批欧美企业包括通用电器、惠普、

飞利浦等跨国企业到新加坡投资。找准目

标,锲而不舍,经济发展局根据不同时期的

经济政策,在世界范围内瞄准行业内的龙

头企业,指定专人长期追踪,认真研究其生

产情况,发展战略,结合本国情况,写出可

行性报告,有的放矢的争取,不但费用节

省,而且成功率相当高。提供优质服务,经

济发展局早在60年代就首创了“一站式”

服务,为投资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尤

其在2000年以后,新加坡强力推行电子政

务,有许多种服务可在网上完成,一些小型

企业投资,只须在网上申请就可完成,极大

地简化了办事程序。

对于每个有前途的项目和产业,政府

总是不遗余力地引进。新加坡政府大力引

进国外资本,尤其是以引进跨国公司投资

为重点。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超过7000家

跨国公司在新加坡设立机构或总部,“总部

经济”已构成新加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建立工业园区提供载体。

新加坡推动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就

是园区体制。新加坡园区的类型有多种多

样,但无论是哪种园区,都是单一层次体

制,机构之间的协作简易、信息流动被极大

地简化,与政府相关的交易成本很低,这种

园区的制度安排保证了较好的规模经济,

提供了较好的经济发展空间,更重要的是,

从长期来看,可以节约土地资源。这些专业

的园区可以提供便利完善的水电等基础设

施、高效率的服务和较低的初期投资成本,

这都是吸引外商进驻的有利条件。

4

企业家天地2009年3月中旬刊

新加坡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工业园区的国家之一,如裕廊工业园区,已成为在世界上久负盛名的工业园区。在1961年10月,新加坡创建了裕廊工业园区。1968年6月,新加坡政府成立了裕廊镇管理局(JTC),隶属于财政部,具体贯彻政府的经济发展战略,主持新加坡所有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租赁和管理工作,投资建设园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包括建设标准厂房、分层式厂房和简易式厂房,缩短投资商的建厂时间,力求配合工业发展创造最优良的物质与投资环境。裕廊镇管理局采用公司模式,具有很高的自主权,只要符合新加坡政府的工业政策,就有权吸引各种类型的投资者,有权批准项目和园区规划,同时还能发放居民暂住证,管理贸易与市场,征税,发放商业许可证等。它不仅是园区的开发者,同时也是工业区招商引资的推广者。工业园区极大地提升了招商引资的竞争力,有力地推动了新加坡工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目前裕廊镇管理局现在更名为JTC 集团,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应对新的经济形势,行为更加企业化,对市场的反映更加灵敏,并在吸引、挽留和激励人才方面更具有灵活性,并为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目前,新加坡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已经在中国苏州、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开花结果。其中,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与新加坡两国政府之间最大的经济技术合作项目。中新双方财团合资的开发公司负责对园区进行成片土地开发,并依靠新加坡招商网络吸引了大批欧美企业。

重视教育培训科技人才。

人才培育在一个国家产业升级与科技的发展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加坡在这方面可谓不遗余力。这也是新加坡企业培育、海外扩展的成功之道。一方面,从制度着手建立全国技能鉴定制度、扩大技能提升计划,鼓励和资助劳工的职业再培训,协助工人提升技术水平;另一方面,新加坡在人才引进上不分国籍,唯才是用,并与跨国公司合作培训人才。

新加坡把人力资源作为最重要的资源、决定成败的关键,形成了一套选贤任能的体系和制度。如为适应跨国公司人才需

求,新加坡政府建立了技能发展基金,为投

资者培训优质技术工人。技能发展基金资

助企业大部分培训费用,鼓励企业积极培

训员工。另外新加坡政府还分别与德国、法

国、日本等国家和企业建立联合培训机构,

成立了德新学院、法新学院、日新学院等培

训机构,提供特殊领域的技术培训,包括机

器人技术及应用、工厂自动化、制造业技

术、计算机硬件及软件、计算机数控技术

等,使培训过的新加坡人能够胜任电子以

及工程领域的专门工作。

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和条件。

新加坡是一个小岛国,资源稀缺。但新

加坡人创造了能够吸引外国资本投入的

“资源”,使投资者趋之若鹜。一是营造良好

的投资环境,提供一流的服务;二是通过设

立中央公积金来调节经济。中央公积金不

仅是政府实施社会保障的政策手段,而且

还是调节经济的有力工具,对社会稳定作

出了重要贡献。新加坡政府根据经济状况

调整投资方缴费比例,增加或者降低劳资

成本。如亚洲金融风暴袭击新加坡时,新加

坡政府通过降低投资方缴费率,帮助企业

抵御风暴,使经济迅速走出低谷;三是建立

良好的劳资关系。新加坡建立了一套具有

特色的政府主导型的劳-资-政合作协调

体制。把全国大大小小的工会统一成一个

“新加坡职工总会”,把全国绝大部分工薪

阶层都吸纳为会员。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将

政府政策向其会员进行宣传,求得理解;涉

及工人利益问题,统一向全国资方代表-

新加坡雇主联合会进行交涉。同时,新加坡

“职总”秘书长由政府部长担任,从而确定

了政府与工会之间较为牢固的合作关系。

在新加坡没有工人罢工的情况,这与西方

国家风起云涌的罢工浪潮相比,具有很强

的吸引力。

为了提升投资环境,新加坡政府不是

简单地制定战略和粗线条的政策,而是直

达社区生活环境等细微之处,致力于维护

社会的稳定,提供安定的社会环境。建屋发

展局、市镇理事会主要在硬件方面创造好

的社会环境,如公共租屋、公共环境管理、

日常清洁、社区改进等等。而在软件方面则

以选区为主,每一个选区设立一个公民咨

询委员会,它在选民层次上组织、领导和协

调社区事务,负责把居民的需要和问题反

映给政府,并把政府的有关活动安排和政

策信息传达给居民。

新加坡奉行精英政治和高薪养廉政

策。政府高官都是在成功人士中经过精心

挑选才进入政坛的。新加坡形成了一整套

的反腐倡廉法规制度,无论是政务官还是

公务员,不论你官位多高、贡献多大,一旦

违法都严惩不贷,在整个社会形成了较好

的反腐倡廉氛围。新加坡贪污调查局80多

个人,局长直接由总理领导。贪污调查局权

力很大,又敢于碰硬,多年来成效卓越,可

谓是人数最少、效果最佳的国家反腐败机

构。高效廉洁的政府也为投资者节约了运

营成本。

当然,在看到新加坡成功经验的同时,

还要看到其教训和不足。总的来说,新加坡

过于强调科技的实用性,较少投资于基础

研究,新加坡产业升级过程中缺乏本国原

创性的研究和创新。在研发方面基本都是

依靠政府力量,私人资本对研发机构的投

资所占比重较小。

此外,新加坡在80年代的产业升级

中,由于成本上升过快,导致经济衰退的教

训也值得认真吸取。当时70年代,发达国

家进行产业调整,新加坡承接了发达国家

淘汰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随着国际国

内经济形势的发展,到了80年代,新加坡

面临劳动力短缺的困境。当时,政府采取了

一项高薪政策,也就是给工人加薪水,规定

每年给工人底薪加20%,并且三年连续增

长。希望通过这个推动劳动力成本上升的

政策加速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脱离,同时

吸引高技术含量的产业。然而,由于工资上

升过快、公积金交缴率比例过大,导致企业

成本上升;加上新元强劲,又适逢世界经济

滑坡,新加坡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

作者为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

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副主任

5

企业家天地2009年3月中旬刊

新加坡养老发展考察报告

新加坡养老发展考察报告 新加坡养老发展考察报告 不论你在马路上行走,还是乘坐公交车,或在医院就医、超市购物、公园健身,你会发现我们周围的耄耋老人越来越多。据了解,我国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己达1.43亿,占总人口的11%;苏州市60岁以上的老人也已达到106万,占总人口的18%;这些数字表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已经(提前)进入了老龄化时代。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传统美德,孝敬老人、赡养老人,切实做好为老年人服务的工作,是各级政府非常关注的问题。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城区工作和社区建设的实践者,这也是我时常关注社会、留心思考的一个课题。 今年五月,我有机会参加市委组织部组织的赴新加坡学习社区建设专题培训班,九天时间虽然短暂,学习的课程和内容也比较多,通过上课听讲、专人介绍和实地考察,在参观了新加坡市区重建局和建屋发展局、警察总署、惹兰勿沙市镇理事会、大巴窑镇中心、芽笼综合诊疗所、宏茂桥社区邻里警署、小印度社区、飞跃服务中心、怡安产业公司、东邻社区民众联络所等地之后,我对新加坡的基本国情、人文概况、政治经济发展历程、政府机构的设置与运作、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都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特别是通过多看、多听、多问,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与新加坡在社区管理方面进行了对比,感到新加坡在养老服务和管理上有许多宝贵经验和成功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新加坡养老发展的概况 新加坡共有420万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20%。他们把老年人称为乐龄人士(与我国相比,这个称呼我们感到比较人性化)。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视培养全民的家庭观念,在舆论导向上不遗余力地在向人民灌输儒家思想――宣传孝道,号召全社会关爱、孝敬老年人。

新加坡产业升级及经验和教训_黄湘燕

新加坡产业升级及经验和教训 □黄湘燕 内容摘要2008年10月,我有幸参加了“湖南省领导干部城市规划与可 持续发展专题研究班”的学习,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接受培训。通过学习培训 和参观访问,我对新加坡的产业升级印象非常深刻,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 借鉴,同时也有一些不足需要吸取教训。 新加坡产业升级及经验和教训 2008年10月,我有幸参加了“湖南省领导干部城市规划与可持续发展专题研究班”的学习,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接受培训。通过学习培训和参观访问,我对新加坡的产业升级印象非常深刻,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同时也有一些不足需要吸取教训。 新加坡产业升级的发展历程 产业升级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纵观一个多世纪以来的社会发展,发达国家快速增长的经济,都是建立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基础上的。新加坡1959年成立自治政府,1965年正式成为独立国家,经过40多年的不懈努力,从一个建国初期经济极不发达的城市小国,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从一个人均GDP达不足320美元的简单经济体,发展成为一个人均GDP达30000多美元的城市经济国家,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目前新加坡拥有了世界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为世界最大的计算机硬盘生产国;世界第二大钻井平台生产基地;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世界第四大外汇交易中心;成为发展中国家仿效的典范。40多年间,新加坡平均增速超过8%,西方发达国家花了一、两百年时间实现的产业升级,新加坡只用了短短的40多年就完成了,新加坡创造了经济奇迹。新加坡所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其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借鉴新加坡的经验,无疑更加直接而有益。 新加坡的产业升级大约是每十年一次,其产业升级可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主要发展 转口贸易。新加坡是一个国土狭小的岛国, 没有资源,淡水主要由马来西亚提供,不能 抽地下水;大米要从马来西亚和泰国进口, 填海用的土也要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运过来。在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土上,怎么样 来发展经济呢?新加坡唯一的好处是它有 一个停泊环境良好的天然港口,加上又处 在一个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是印度洋和 太平洋的必经之地,是发展贸易的理想口 岸,于是就发展转口贸易,选择了实施进口 替代的发展战略。这一阶段的发展奠定了 新加坡在世界港口贸易的重要地位,使之 成为今天世界最繁忙的海港之一。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发展劳动 (低技能)密集型的产业。新加坡独立后,政 府面临英殖民地留下的满目疮痍,经济结 构畸形,种族矛盾纷杂,社会政治动荡,特 别是失业率高达14%。为了应对大量失业 和经济结构单一等问题,必须发展劳动密 集型产业。加上当时实行进口替代战略又 受到了国内市场规模狭小,原材料供应不 足因素的等严峻挑战,于是新加坡政府及 时调整经济战略和经济政策,提出出口导 向型战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有效 的产业政策,促进了大批的服装、纺织、玩 具、木器等产业的进入,新加坡工业化进程 由此初步展开。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发展技能 密集型产业。由于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大量 劳动密集型产业涌入,就业率不断提高,失 业率下降到4%。这时新加坡政府及时调整 产业政策,推动产业的换代升级,鼓励发展 高技能密集型产业,淘汰低技能劳动密集 型产业。一是通过工资政策引导产业升级, 用提高工资成本的方法来促进产业结构调 整;二是实行投资和税收政策引导投资方 向,扶持高技能密集型企业;三是强化教育 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在此期间,一批 电脑、电脑附件制造业和石化业的国际著 名跨国公司相继落户新加坡,建立起了精 密仪器、机械工程和航空工业,高技能密集 型产业获得了迅速发展。 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发展资本 密集型产业。70代年以来,新加坡吸引了美 国、日本和欧盟的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尽 管这10年里国民经济平均增长率超过 10%,但新加坡仍然还只是跨国公司总部 经济链条中的生产加工基地,产品在海外 设计,只是借用新加坡工厂的生产线来生 产。用经济学理论来解释就是,仍处于“微 笑曲线”的底端,只能赚取微薄的加工费。 所以,到了80年代,新加坡政府提出“全商 务”概念,打造“全商务”产业链。鼓励跨国 公司在新加坡设立区域总部,从“制造基 地”发展到“总部基地”。把新加坡发展成为 具备全商务能力的全球化城市,为此推出 商业总部计划,奖励并协助在新加坡注册 的公司或企业,将其技术扩展到本区域,并 提供商业、技术和专业服务,走商业区域 化、国际化道路。日本跨国企业纷纷在新加 坡设立营运总部,如夏普、三洋、富士能、美 乐达等。一些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的工业也 得到了进一步的鼓励,如集成电路制造、计 算机、工业电子设备和特殊化学产品等。 第五阶段:20世纪90年代,发展技术 密集型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加坡 的经济步入了成熟阶段,增长速度放慢。为 3 企业家天地2009年3月中旬刊

《建设理想课堂》读书心得体会

《建设理想课堂》读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心中的理想课堂,它应该是这样的:寓学于乐之中,即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乐于学习,把学习当作是一件玩的事。 在我们的印象中,说起上课,没有多少人的第一印象会是上课 是有趣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它给我们的启示是:知识是在枯燥乏味的课堂上由老师反复告诉我们和在课外由我们经 过不断的反复作业练习而得到的。 那么,怎样的事是我们都愿意主动做、乐意做的呢?那一定是 从中可以获得乐趣,获得成功的事,这是人的天性。如果一件事是自己发自内心厌恶的,那就算勉强完成,也不会有多高的质量。学生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而我们现在看到的现象却是他们对学习的厌恶,对学习的害怕。为什么呢,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对学习内容的不感兴趣,可能是觉得学习任务过重,也可能是对教师教学方式的不适应等等。所以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我们首先要改变的就是他们的学习的态度,变害怕学习、厌恶学习、逃避学习为好学习、乐学习、主动学习。那如何做才可以让学生真正从心里爱上学习、乐于学习呢?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改变。 一、让所有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品尝成功的滋味。 记得有句格言:“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自信,而是因为我们失去自信,有些事情才显得难以做到。”由此看来,启动学生自信心理系统是让学生消除畏难情绪愿意去学的基础。所以

我们在平时的教育当中应经常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战胜挫折和困难的勇气,给孩子们灌输一种信念:相信自己,正视自己,努力进取就能成功。每个人都是期待获得他人肯定的,成长中的孩子更是在乎家长、教师、同学对自己的看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想方设法的给孩子创造机会,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习中获得教师的肯定、家长的肯定、同学的肯定。 二、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充当的总是课堂里被动的观众,欣赏迎合着教师的表演,他们在自己的课堂上没有自己的话语权,没有自己的选择权,没有自己的挑战权,知情权……而教师总是把已经嚼得又嚼,没有任何味道的知识强加给学生,让他们装进脑子中去。在这种教学水平指导下,学生只是充当了知识的储存器,而且不善运用,最终导致思想僵化。所以,要想学生发自内心喜欢这样的课堂确实强人所难。要改变这一现象,教师的改变是关键。让教师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中;让教师把话语的权力换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自己课堂的导演、演员,参与集体的表演;让更多学生感兴趣的童话、故事走进课堂……让我们打破那个成人化的课堂,还一个童趣的课堂给学生。 三、让学生爱上自己的教师,亲其师信其道。 每一个教师都不应忽视自己的人格魅力。一位学生爱戴的教师,她的言传身教胜于千言万语、苦口婆心。一位学生喜爱的教师,学生乐于走进她的课堂,乐于与她相处的四十分种,乐于与她进行学习上的沟通,生活中的交流。以上所说只是自己的几点想法,但在我们素

外地培训心得体会 苏州培训心得体会 精品

外地培训心得体会苏州培训心得体会 一苏州值得学习的方面1.抢抓机遇,超前谋划. 据农村干部学院副院长费春元和苏州大学副教授沈健的介绍,不是经济特区、不是沿海开放城市的苏州早在80年代,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又在1992年南巡讲话后,积极打造优良的投资环境,并在苏州建成了新加坡工业园区,苏州利用上海这个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优势,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苏州模式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之 一,苏州成功实施了科教兴市、经济国际化、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四大战略,成功发挥了乡村企业和外向型经济优势,在制造业、技术创新、旅游业、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成绩斐然.这个古城、水城、园林城市、经济大市与苏州各级领导和苏州人民的战略眼光和超前意识密不可分的. 2.居安思危,创新发展.苏州在创新型与服务型政府3.解放思想,敢于创新. 苏州的发展证明,经济要发展,必须要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苏州人始终牢记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敢于打破常规,敢为天下先. 他们处处解放思想,认真研究国家政策,用好用足,大胆尝试,敢闯敢干.通过不断的解放思想,使他们在改革发展的浪潮中始终把握主动权,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跨越发展,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苏南模式,诞生了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和园区经济三大法宝. 二、学习后的几点体会1.应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更大力度的完善和执行好既定发展战略.实事求是是一切实践成功的基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按照科学发展、富民兴梁的总体目标,结合本县实际提出了137发展方略,认真开展五个主题年建设活动,实践证明这些都是正确的,并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引导我县经济社会迅速发展. 今年,一高一铁,页岩气、海螺水泥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是我县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基础和重大机遇,我们要坚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不择不扣落实好既定发展战略,开创快速发展新局面.2.应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更灵活的理解和执行好上级发展规划和政策. 创新是一种精神,一种胆识,也是一种竞争力.近年来,我县各方面发展纵向

新加坡体检报告

新加坡留学体检 据360教育集团介绍:在您第一天报道完毕后,学院代表将会带您到最近的诊所进行入学体检。体检费用为40至70新币,体检报告将在3到5个工作日内领取。至于要体检什么内容,以新加坡国立大学为例,offer里写得应该是很明确了;如果还没拿到offer,可以拿到offer后再考虑体检这个问题。体检的医院,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原文:any respectful hospital+ in english就行。还有,最好能在国内体检,这样就省得学校那么忙了。当然,考虑到实际情况的,在nus体检也无所谓,他们会考虑到的,不需要注册当天交体检报告的,可以延后。 另外,关于乙肝疫苗,offer里的蓝表格和黄表格里没有,但ntu(不是nus)的朋友说要注射的,但也不是每个人都注射,之前会抽血检查,某个指标达到某个值就不用注射。——顺便说一句,他们都是在ntu体检的!没有一个是在国内体检的。如果大家担心这个,那就在国内注射吧,不用开什么英文证明,因为打完疫苗后,正常情况那个值就会达标,到新加坡就不用再打。 注意:学生体检须根据移民厅发出的体检表中的体检项目进行。此体检表格将可在您入学报道的第一天时在学校前台处领取。 赴新移民厅领取学生签证 学生签证只有在出具体检报告后才能领取。一旦您从诊所领到体检报告后,学院将会把您在申请期间递交给移民厅的全套公证材料返还给您。接下来您须带齐下列材料方可领取您的学生签证: - 体检报告 - 护照原件与入境签证 - 由学校签发的入学确认书 - 学生公证材料原件 当领取学生签证时,须向移民厅缴交相应的学生签证费(每申请一年学生签证为40新币)以及20新币的多次往返签证费用(每更改一次学生签证需另交20新币的多次往返签证费用)。这些费用不包含在学校向您收取的课程费用中。 注意:一旦学生申请了由学校提供学生后续服务,学校代表将会领您去移民厅,并确保您带齐所有的必备的材料。篇二:新加坡留学体检 新加坡留学体检 据360教育集团说:在您第一天报道完毕后,学院代表将会带您到最近的诊所进行入学体检。体检费用为40至70新币,体检报告将在3到5个工作日内领取。至于要体检什么内容,以新加坡国立大学为例,offer里写得应该是很明确了;如果还没拿到offer,可以拿到offer后再考虑体检这个问题。 体检的医院,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原文:any respectful hospital+ in english就行。还有,最好能在国内体检,这样就省得学校那么忙了。当然,考虑到实际情况的,在nus体检也无所谓,他们会考虑到的,不需要注册当天交体检报告的,可以延后。 另外,关于乙肝疫苗,offer里的蓝表格和黄表格里没有,但ntu(不是nus)的朋友说要注射的,但也不是每个人都注射,之前会抽血检查,某个指标达到某个值就不用注射。——顺便说一句,他们都是在ntu体检的!没有一个是在国内体检的。如果大家担心这个,那就在国内注射吧,不用开什么英文证明,因为打完疫苗后,正常情况那个值就会达标,到新加坡就不用再打。 注意:学生体检须根据移民厅发出的体检表中的体检项目进行。此体检表格将可在您入学报道的第一天时在学校前台处领取。 赴新移民厅领取学生签证

机电一体化学习心得体会

机电一体化学习心得体会 为切实提高我省烟草加工企业设备维修的整体技术水平,加 强维修人员的互动交流,共同提高,河南中烟工业公司组织了高 技能人才机电一体化轮训班。在20XX年X月的第九期高技能人才 机电一体化轮训班为期一周的培训交流中,经过来自行业的多位 专家的精心讲解,我们在理论技术水平上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在很多维修保养方面受到很大 启发。在这次学习培训中,通过形式多样的交流学习,取得良好 的效果,使我深有感触。 在这次学习中,中烟公司和进修学院花费很大的精力,李源 源老师结合实例讲解了触摸屏编程软件wInccflexible项目、画面、报警及传动、趋势图、用户管理及配方以及wInccflexible 报表和归档组态。吴祖福老师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为我们讲解 了wIncc使用初步和项目管理器及变量管理器的使用、监视软件 同PLc数据交换实现方法和对象属性的动态化、wIncc图形编辑器的使用之对象的事件和用户管理、组态过程值归档及输出过程值 归档、组态报警及报表和脚本系统、触摸屏编辑软件wInccFLeXIBLe项目、画面、报警及传送、wInccFLeXIBLe趋势、 用户管理及配方、wInccFLeXIBLe报表、VBS及归档组态等知识, 使我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韩源老师给我们初步讲解了ifix 的配置及画面组态,报警及报表的相关内容。

在这次学习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我进行了重新 认识。现在烟草加工设备绝大部分都已发展为机、电一体化,在 实际工作中机和电联系非常紧密,掌握制丝工艺流程和机械原理 对电气维修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些都是我以前没有意识到的,通 过本次培训学习使我的思想有了一个新的转变,作为一名维修技师,必须具有全面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这样才能在工作中驾重驭轻,轻车熟路,达到理论和实践的 有机结合。回到工作岗位上,我一定会把所学知识和交流心得应 用到实际工作中,刻苦钻研技术,知耻而后勇,相信自己会在今 后的工作中会取得好的成绩。 以上是我参加这次学习培训班的一些心得与体会,本次学习 培训丰富多彩,培训内容充实,效果较好,带着这份收获,我一 定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干的更好更出色,希望在之后几期的培训中 能学到更多知识。 经学校安排,我和同事于20XX年X月X日至X月X日去天津 工程师范学院参加了为期十八天的PLc与变频调速技术培训,通 过十八天的上课培训,时间虽短,我还是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将培训内容及我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此次培训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PLc,前十天由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的李波教授主讲,内容包括:西门子S7-300/400和组态wincc的相关知识。首先李老师讲了PLc的结构、硬件、编程指令、组织块、数据块,以及PLc的最高级应用组态组网。着重为我们

新加坡牛车水考察报告

新加坡Chinatown历史街区,又名牛车水,位于新加坡河南岸,占地面积约23公顷。是自1821年逐渐形成的早期华人聚居地之一,以独具特色的街道和建筑形式构成鲜明的街区氛围。在旧城更新过程中,其制度设计和旧城保护都对我有所启示。 在旧城更新任务下,新加坡依靠限制屋主收取高房租和驱逐租户的租金管制令制度背景,和强行征地的土地征用法,以及1967 年起推出的土地出售计划,实现了以现代建筑取代牛车水衰败的店屋的开发目标,同时开发过程中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以及确保改造的节奏掌握在政府手中。 牛车水mapbox 牛车水地区被政府部门征用的土地

牛车水地区通过土地出售计划开发的项目 牛车水鸟瞰 于1967 年第一次出售时开发的珍珠坊,于1969年第三次出售时开发的珍珠大厦、奥奇大厦,以及于1974年成立重建局后陆续开发的富丽华酒店、唐城坊、财富广场、中国广场等,现代高层楼宇取代了过去低矮的店屋,改变了整个牛车水的面貌。

珍珠大厦旧貌和现状 位于牛车水地区Bukit Pasoh, KretaAyer, Telok Ayer 和TanjongPagar 4个分区(约1200栋待保护建筑)于1989年被规划为历史保护街区,并于1997年增加China Square地区为保护区。保护规划对街区内历史肌理给予整体保护,使其与周边的高层现代建筑格局形成强烈的对比。 牛车水街道肌理

牛车水地区的规划保护区 1960-2002年牛车水地区旧城更新项目 对旧有建筑的保护分两种: 一方面,政府继续依据土地征用法征用零散店屋,由政府出资进行翻新后,出租给个体商户。有时,商铺出租时会包含一定的附带条件。如,史密斯路翻新后被规划为食品街,原有商铺大部分都被要求改为餐厅。 另一方面,政府鼓励屋主自己翻新房屋。但单个屋主仍需通过申请方式解除对自己房屋的租金管制,这要求他在管制解除后的 6 个月内提交是否翻修的决定,并在1年内提交改造规划,3年内开始对房屋的修缮并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整个翻新工作。如果不能完成的,政府将对房屋实行强制性的征收。 至1994年牛车水地区店屋的用途由过去的以居住为主变成了近乎纯粹的商业——多数为一楼为零售业或饮食等服务业,而二楼为办公业。由于屋主们都希望利用此机会赶走租户,对旧城的更新保护进度相当快。整个牛车水地区很快面貌一新。 至2002,牛车水32个改造项目相继完成,牛车水地区已经发展成为多种建筑形式并存、贴近城市CBD的重要商业和生活中心,并成为新加坡最具特色的

新加坡交流感想

新加坡交流感想 时间总是飞快,短短的十天真是有些难以置信的消失得飞快,奇怪的是,现在坐在电脑前整理过去半个月发生的种种,满脑子留下的只剩下了这趟旅行的愉快回忆,心理学家说人的记忆是会间接性遗忘的,也许如此吧,但是真的,我的异国之旅确实给即将到来的“洪水猛兽”般的高三释放了不少压力,沉积了不少动力。 很久以前就听说了“花园城市”的美名,我想新加坡的确对得起这样的美称,街道也许并不华丽但却清洁美观大方,城市也许并不人潮涌动但却是充满人气朝气,这样简洁美观的城市,让人行走其中也多了几分舒坦的感觉。这样的简约而不简单的城市风格颠覆了我对新加坡本来的臆想。没有多么华美漂亮的雕栏玉砌,没有繁荣拖沓的霓虹装点,只几只街道上蹦跳的小鸟,白色的欧式小楼,井然有序的交通秩序,已经把新加坡郊区的那份恬静摆在了人们眼前。一个国家并不大,驱车要不了几个小时即可横穿整个城市,从闲适的郊区到热闹的市中心不过是个几句闲聊的功夫,转眼间,现代化气息浓厚的市中心就映入眼帘,忽然,原本的那份轻松自然的乡村印象被干练快速的城市文化代替,映着阳光的玻璃幕墙告诉我们,一座飞速发展的海上城市就应该如此朝气蓬勃。这座多文化交融的国家自然不应被钢筋水泥完全覆盖,一墙之隔的印度教寺庙与佛教寺庙,代表印度风情的小印度和具有中国气息的牛车水,把更多的人文气息融入了一个靠中转贸易发展起来的国家之中。 对新加坡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其便利的交通系统,不得不承认,新加坡政府对于交通与城市规划的理念的确值得我们借鉴。在新加坡,出行可选择的交通方式多种多样,且价格可以让人接受,除了我们日常生活见多了的出租、公交,MRT捷运加LRT轻轨的交通系统大概是最令人赞赏的创意,这种环绕整个城市的交通网络井然有序,简便快捷,在几年的运行中,已经有了一整套有效的管理方式,从售票到运行,基本除了进MRT站需要管理人员,基本已经完全交付了自动化,多条线路纵横整个城市,每一个来新加坡的人都可以轻松上手,我在用第二次时,还手把手的教了一个老外如何使用售票机器。新加坡地方小,马路四通八达,拐弯抹角,但是新加坡司机的素质很令人赞赏,与中国恰恰相反,新加坡车辆谦让的态度让人十分称赞,在很多地方完全没有红绿灯与交警,交通依然井然有序,至少在短短的十几天里我还没有见过塞车或者车祸的状况。有一整套完善的交通系统及国民素质的保证,新加坡的交通不得不令人拍手称赞。 在新加坡,所有人的感受是根本不像出国,因为随处都可以听见的汉语让我们倍感亲切,街道上的汉语招牌,餐厅中的汉语菜单,甚至在大街上碰到只会讲汉语不会说英语的老伯,如果不是因为街上如此少的人流量,还以为只是到广东上海转了一圈。新加坡是移民城市,来自中国南方的早期的劳工,马来西亚以及印度人,南亚的移民构成了新加坡最早期的市民,发展至今,种族之间交融和平发展基本良好。这座城市良好的治安,以及清洁的环境,取决于其严格的法规,鞭刑以及重度的罚款这些严厉的惩戒措施是新加坡社会环境基本稳定的很重要因素,多年以来,这种严格的法规为整个国家奠定了一个良好的环境风貌。以至于现在,以我们的角度看来,有些法律法规甚至已经失去了执行力,但城市依然秩序井然。 新加坡的不愧为一座旅游城市,圣淘沙优美的海边风景,东海岸的海鲜美食,各种标志性的鱼尾狮建筑,豪华的滨海酒店,一座座巨大的赌场,设计新颖的现代建筑,购物商场遍布全城,其中不乏欧洲各大奢侈品商店,来自中国、日本、马来西亚、韩国、印度等亚洲的各色特色美食都汇集在了新加坡,除此之外,新加坡还承办了F1这种世界顶级赛事。从人文景观到自然风光,从便捷的交通到舒适的住宿,从高级餐厅到小吃摊,从特大商场到百货小街,可以说是一应俱全,这样完善的旅游锁链让新加坡旅游业成为了除中转贸易之外另一大经济收入面。 既然是来交流学习的,自然要对新加坡的教育多提提了,在海星中学的几日参与其课堂

设备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设备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今天企业组织tnpm管理体系知识开班培训,由广州学府设备管理工程顾问李葆文教授给我们授课,主要给我们讲述了tnpm管理理念、方法及相关工具运用。 从前,我负责设备技术的时候,对tpm也有一些认识,也常常拿它来联系设备维修业务或应用到设备管理工作。在80年代后期的五年里,我主要从事化肥生产行业,那时,我认真查阅学习并探讨过国外一些管理模式,比如《美国企业管理》,里面讲到美、日两国在企业管理制度和方法上的差异,他们之间在企业管理方面的相互学习,相互见长,以及如何引导未来。在《机械修理学》和《化工机械设计和保养》这些日本化学技术编著里,见识了日本的维护保养业务,至今仍然有指导意义。 tpm,60年代起源于美国的pm(预防保全),经过日本人的扩展及创新,于81年形成了全公司的tpm(全面生产管理),在日本,tpm已在汽车、半导体、家电、木工、机械等硬件产业以及钢铁、化工、食品、医药品、造纸、印刷、石油、燃气等流程型材料产业中实施,并取得巨大成功,随之在世界各地实施开来,91年在日本东京举行了第一回tpm世界大会,有23个国家700余人参加,瑞典volvo(沃尔沃)及新加坡的nachi industries pte.ltd.公司成为日本以外获得tpm认证的首2家企业。 tnpm(即“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管理体系,是在继承tpm管理先进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丰富了对检维修系统设计与管理方面内容,为企业提供了一整套科学系统的设备管理水平评价体系。此次开班培训,李葆文教授为我们阐明tnpm管理体系在现代化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对企业tnpm管理活动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明确了目标后,今后的工作从逐步开展标准化作业、修订与完善标准、建立健全机制、加强设备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隐患闭环管理等方面下功夫,促进企业tnpm管理得到顺利推进。 我从事设备管理工作多年,从化工、卷烟设备到今天的网络设备的管理,基本见证了中国的tpm之路,只是惊喜的看到中国走向了更高阶段tnpm时代。 通过一天的学习,我又一次开阔了设备管理大视野,进一步增强了对tnpm管理体系的理解。重温了设备一生管理、预知维修、状态维修、故障是冰山的顶峰、tpm精髓、tpm与人机系统精细化管理、如何通过班组建设营造活跃的现场持续改善文化、全员参与的生产维护体系等观念思路,以及从过去事后维修(第一代)、预防维修阶段(第二代)、生产维修阶段(第三代)到目前各种方式并行阶段(第四代)的设备管理历史发展进程。 tnpm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是中国特色的tpm,是规范化的tpm,是全员参与的,步步深入的,通过制定规范,执行规范,评估效果,不断改善来推进的tpm。是以最高的设备综合效率和完全有效生产率为目标,以全系统的预防维修为载体,以员工的行为规范为过程,全体人员参与为基础的以设备为主线的管理体系。 tnpm的六大支柱:(一)小组自主维护与自主管理;(二)opl/ops支持下的现场持续改善;(三)建立全系统的规范体系;(四)soon为核心支柱的检维修系统解决方案;(五)员工与企业同步成长(frog);(六)五阶六维评价与激励机制。 今天的tnpm知识培训班开班,由分管生产(设备)的罗飚副厂长主持并出席培训,企业各部门设备管理负责人及设备管理人员70余人参加了培训。XX年10月14日下午将召开动员会,今后的课程将主要围绕tnpm设备管理的精髓部分,扎实学习和推广国内设备管理先进单位经验,进一步提升企业设备管理水平。 推进tnpm可以给企业带来什么?但愿将企业塑造成为一个“绿色”和无忧工厂!

新加坡学习总结报告

新加坡学习总结报告 新加坡被称之为花园城市果然名不虚传,道路两旁是鳞次栉比的棕榈树和热带植物,就连繁华的商业区也掩映在绿色的环抱中,过街人行天桥和地铁站都是花团锦簇。 新加坡就是个种族大熔炉,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外来白种人聚集在这样一个寸土寸金的迷你国度相安无事,各自保存着自己的民族习性和文化。地铁站的站牌和广播通常都是由英语、华语、马来语、印度语这四种语言组成,真是一个也不得罪。新加坡的交通系统也比较发达,3条地铁线和公交线四通八达,地铁站和公交换乘站离得很近,几步路就到了,比较方便。 新加坡城市很干净,交通规则也遵守的比较严格,当然也见到几次乱穿马路的人,遇到斑马线车辆会停下来让行人先通过,这点感觉非常不错,新加坡马路虽然不宽,但是基本不会堵车,这和大家都遵守交通规则是分不开的。 我们学习所在学校是南洋理工学院,层次相当于我们这里五年高职或者大专院校。在这里我切身体会总结出了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学生培养目标:培养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

南洋理工学院的课程设置采用了2+1课程模式:两年进行基础和专业学习,一年进行企业项目研究与实习。第一、二学年宽基础培训,进行基础课程、选修课程、专业课程学习,在大讲堂上理论课,通常是在一、两百人,小课室做实验,通常七、八个人从事小型项目研究或实验,每个项目最多不超过25人。学校倡导学生电子化学习,85%左右学生拥有笔记本电脑,没有笔记本电脑的学生,学校无偿提供公用台式液晶电脑供学生使用,学校拥有1600个座位的电子学习坊。学校不给学生订购统一教材,教材的使用有几种途径,一是教师上课用的讲稿印刷给学生,二是学生通过Internet网络查找相关材料,三是教师圈出几种教材让学生参考到书店自行选购。第三学年,6个月时间不再到讲堂和课室上课,专门从事企业项目研究、实验、校内项目设计、到企业实习等。这种课程模式,使职业学院的学生不是关在学校里死读书,不是脱离实际只学习课本知识,不是只是模拟、模仿,而是有可能深入企业,接触、了解工业生产实际,尤其是通过参与企业项目的研究,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于生产实际,一改其他职业类学校至多让学生在实验室里从事简单的操作训练、或从事脱离实际的模拟研究的局面,而且在企业项目研究中,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参与研究,使学生专业知识得以拓展、综合。在这样的课程设置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具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具有将所学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多元化、多层次的实际工作环境之中的能力,它为学生提供了创新发展的机会,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为企业所欢迎的高素质、应用型、开发型的专业技术人才。

新加坡教育考察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新加坡教育考察报告正式 版

新加坡教育考察报告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 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新加坡教育考察报告 20xx年金秋十月中旬,我考察组一行16人赴新加坡教育考察团前往新加坡,参观了新加坡的三所中学、一所初级学院、一所大学和一所中学宿舍,与新加坡教育部官员、中正中学和四德女子中学领导、德明政府学校宿舍辅导教师等进行了座谈,了解和亲眼目睹了新加坡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的一些现状和情况,感慨颇多。 不断分流的教育体制 新加坡的小学至中学同国内一样是6+6

学制,共12年,但具体结构上与我们的差别很大,一是采取不断的分流,二是初中叫中学,高中叫初级学院、理工学院或工艺教育学院。新加坡小学实行4+2学制,小学4年级完后就分流成EM1、EM2、EM3,6年后就进行小学离校考试,根据成绩报读各中学。中学(即初中)读4年,毕业时参加英国剑桥普通文凭考试(即"0"水准考试),根据成绩报读不同的高中。成绩优秀生就可读初级学院,它是大学预科,读上初级学院就是向大学的门槛迈进。次等生就可读理工学院,再次等生只能就读工艺教育学院。这两类学院毕业后其文凭即为大专。如果理工学院毕业生成绩冒尖的,可申请读大学,入学者就直接进入大学二

新加坡发展总部经济的一些经验启示

新加坡发展总部经济的一些经验启示 本站 按:为鼓励国内外企业在我市设立总部,推动我市总部经济的发展,优化我市产业结构和城市功能,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6月,我市出台了《关于鼓励总部经济发展的工作方案》和《东莞市总部企业认定暂行办法》。目前,吸引更多国内外大中型企业总部入驻,发展总部经济特别是跨国公司总部经济已成为我国许多城市的重要发展目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在这一方面已先行一步,取得了重大进展。基于此,我办收集新加坡以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发展总部经济的一些经验启示,供参考。 新加坡发展总部经济的一些经验启示 目前,一共有2.6万家国际公司立足新加坡,在7000多家跨国公司中,60%在新加坡设立总部或者区域总部。投资领域集中在制造业、电子、化工、生物医疗、技术、物流、资讯、信息科技、金融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选择在新加坡设立地区总部来实施其海外扩张战略,新加坡已成为亚太地区当前极具实力的“总部基地”。 一、新加坡政府发展总部经济的一些经验做法 首先,政府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在新加坡金融业和商业服务业发展过程中,政府为其制定出一项较制造业发展战略更为详细的发展战略,为新加坡成为国际基金中心和世界著名外汇市场,确立亚太地区金融中心和商贸中心的地位创造了先发条件。以金融和商务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成为吸引跨国公司总部的重要因素,也直接为许多海外金融和商贸企业拓展了市场机会。因此,进入20世纪八十年代,越来越多的跨国银行、投资公司及贸易公司纷纷在新加坡设立地区总部,一方面是为了在新加坡自身的服务业发展和经济增长谋求市场机会,另一方面则是着眼于迅速崛起的亚洲经济,通过在新加坡设立亚洲或亚太地区总部以进一步拓展巨大的市场。随着新加坡经济的发展,新加坡本身制造成本的提高,在新加坡的企业也开始把制造环节向亚洲其他制造成本低,如中国、马来西亚、印度、缅甸、菲律宾等国家转移,而把研发中心和总部留在新加坡,以便利用新加坡的金融优势、交通优势、政策优势、便利服务等。在新加坡相当部分生产制造环节外迁过程中,伴随着本国公司及跨国公司总部机构的聚集,两者共同推进了新加坡总部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制定一系列政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本国产业升级转移。新加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具体措施很多,例如有:1、拟订了“全国科技计划”,投资20亿新元在制造业、资讯工艺、电子技术、细胞生物等9个重要范畴进行研发,设立研发中心;2、在美国设办事处,通过不断针对性的宣传,吸引国外研发

新加坡学习心得体会

新加坡学习体会 2011年9月23日 根据统一安排,我参加了赴新加坡参加创新型城市建设培训班的学习。先后参观了新加坡建屋局、飞跃社区、人民行动党支部、裕廊工业园、市区重建局等单位,游览了新加坡鱼尾狮公园、圣淘沙岛、新加坡河、植物园等景点。新加坡花园般的城市面貌和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气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触颇深,启发很大。 一、新加坡印象 (一)、科学规划 新加坡在建国初期,就聘请联合国的专家,历时四年,高起点、高质量地编制了概念性发展规划,并以此为总纲,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每五年修改一次,保证规划的连续性和指导性。城市总体规划,为未来30-50年城市空间布局、交通网络、产业发展项做了战略性的指导。同时,对规划的调整,通过高额收费来加以限制,避免过多的对城市总体规划修改。新加坡用40多年时间,发展成为一座世界公认的“伟大而卓越的城市”,最核心的一条,就是科学制定规划并认真执行。 (二)、高效强势 新加坡政府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主导地位,城市管理中的严管重罚、交通管理中的拥车证及电子收费导流,都是政府高效强势的体现。新加坡实行中长的政府直接管理,一直坚持高效、透明、 公正等标准,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政府的强势不是简单粗暴执法而是通过法律来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的发展与和谐。新加坡有500多种法律制度,大到国家选举,小到人们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都有章可循。 (三)、执政为民 新加坡政府极具忧患意识,非常重视群众基础性工作。执政的人民行动党的成员全部是义务性质,他们乐于奉献,在为民群服务中体现自己的追求,实现人生的价值。人民行动党在每个选区设立“民众联络所”,议员每周都安排一次接见本选区的选民,帮助敏群解决实际困难。还通过其他多种渠道,吸收和采纳民意,真正发挥政府与民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新加坡通过政府承建组屋,让85%的国民买得起政府的组屋,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梦想,成为世界各国相继效仿的榜样。 (四)、民族和谐 新加坡是一个多种族、多宗教的国家,也是华人占大多数的国家。为了确保各民族和谐相处,把统一的一元的法制和多元的社会融为一体,提出了新加坡共同价值观,即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同舟共济;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在政府组屋中,没有单一的种族社区,而是按比例分配,各民族合居,方便沟通和相互了解,增强民族之间的认同,使各种族和睦相处,最终达到民族团结、社会和谐。 二、启示 (一)、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xx街道无论是规模、品位和功能,都不能适应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下大力气加快建设。一是科学规划。按照“以人为本、突出文化内涵理念、完善功能配套”的原则,科学编制小城镇建设规划。注重规划的超前性,更要增强规划的法律效应,规划一经确定,必须严格执行。二是加快建设。强化经营小城镇的理念,多方筹集资金,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把小城镇建设推向市场,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行为市场化,按照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小城镇建设。三是严格管理。不断创新小城镇各项体制,提高小城镇管理水平。出台相关规定,采取严管重罚与加强管理相结合的办法,彻底改变脏、乱、差的面貌,转变群众的整体观念,共同维护良好的街道秩序。

新加坡教育情况考察报告

新加坡教育情况考察报告 2018年金秋十月中旬,我考察组一行16人赴新加坡教育考察团前往新加坡,参观了新加坡的三所中学、一所初级学院、一所大学和一所中学宿舍,与新加坡教育部官员、中正中学和四德女子中学领导、德明政府学校宿舍辅导教师等进行了座谈,了解和亲眼目睹了新加坡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的一些现状和情况,感慨颇多。 不断分流的教育体制 新加坡的小学至中学同国内一样是6+6学制,共12年,但具体结构上与我们的差别很大,一是采取不断的分流,二是初中叫中学,高中叫初级学院、理工学院或工艺教育学院。新加坡小学实行4+2学制,小学4年级完后就分流成EM1、EM2、EM3,6年后就进行小学离校考试,根据成绩报读各中学。中学(即初中)读4年,毕业时参加英国剑桥普通文凭考试(即0水准考试),根据成绩报读不同的高中。成绩优秀生就可读初级学院,它是大学预科,读上初级学院就是向大学的门槛迈进。次等生就可读理工学院,再次等生只能就读工艺教育学院。这两类学院毕业后其文凭即为大专。如果理工学院毕业生成绩冒尖的,可申请读大学,入学者就直接进入大学二年级。重庆的初三留新学生所就读的中学,包括中正中学、四德女子中学、淡马锡中学和海星中学,都是新加坡200多所中学中排名前10名内的名牌中学,他们毕业后就报读初级学院,然后毕业后申报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三所大学,也可申报读英国剑桥等大学或其他国家的大学。

东西方教育的结合 东西方教育有许多不同之处,最明显之处在于:东方教育注重知识的系统传授,以考试成绩排名,学生死记硬背的成分多。西方教育注重知识的点拨和研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给学生留有思考、发挥和创造的较大空间。而新加坡的教育将东西方的两种教育进行结合,吸取各自的一些东西,试图建立一种东西方融合的教育制度。中学以分数排定名次来评价优劣,也以分数排名收生;大学生以积分多而选住好宿舍,学习优等方能申请社会兼职(打工);较多的死记硬背、补课、家教、学生负担过重等在新加坡也一路通行。同时,上午行课、下午搞社团兴趣等课外活动;鼓励学生能说会道、会思善用;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发挥特长等在新加坡也搞得有滋有味。在考察中我老是有一种感觉时时浮现,那就是新加坡教育有东方的十分看重成绩,又有西方的大肆张扬个性和爱好。可以说,只要你有能耐,甭管你是哪方面的能耐,你都能在新加坡找到用武之地,特别是上了初级学院和大学,各种比赛都是你施展才华的舞台,如果你是德才兼备者,国家的、企业的许多奖学金都向你张开双臂,顶尖者还能获得最高奖--总统奖学金。重庆初三留新学生在这种教育环境中体会最深。尽管他们有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的潜质和习惯,然而他们一刻也不可懈怠,因为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向着初级学院和大学直奔。 我们向新加坡教育部官员询问了几个数字:新加坡计划小学生人数的20-25%读大学,40-45%读理工学院,35-40%读初级学院;中国初三留新学生的水平,相当于新加坡中三学生水平的前20%;中国初

新加坡的经济发展

新加坡的經濟發展 前言 新加坡自從1965年建國以來,經濟成長異常迅速,尤其是在化學工業、電子工業還有航運物流方面,在全球產業上都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經濟上的地位甚至超越了其他建國逾百年的國家。到底是怎麼辦到的?怎麼樣成為現代經濟的模範生?我們這組將從新加坡的經濟發展歷程做介紹,從中探討新加坡的經濟奇蹟。 新加坡基本資料 面積-總面積大概650平方公里 地理-新加坡本島東西寬約42公里,南北長約23公里,海岸線全長136公里,除本島外,還有附近海域上的58個小島亦屬之,其中主要的島嶼,包括聖

陶沙島、聖約翰島、龜嶼、漢都島、錫京島、烏敏島、姊妹島等。其中,最知名的該算是面積僅3.3平方公里的聖陶沙島(Santosa)。北方和東方是馬來西亞,印尼則在東南方。 人口-超過389萬人 語言-官方語言是英語、華語、馬來語、淡米爾語 貨幣-新加坡幣(簡稱S$) 時差-與台灣時間相同,零時差 新加坡經濟發展基礎

?穩健的經濟原則: 不以突飛猛進為經濟發展目標,而是以長遠的未來做考量,期望能成為經濟發展均衡的國家 ?有效的人力資源發展: 希望能培養最優良的人才以及吸引全球各種不同產業的菁英,為新加坡的經濟做堅固的基礎和後盾。 ?勞資政府三方合作: ?廉潔的政製: 杜絕黑金和政府人員的貪污,唯有這樣,才能正確掌握經濟政策的正確方向,也能防止犯罪的發生。維護良好治安,增加外來的投資。 新加坡經濟發展歷程 早期新加坡政府經濟措施(1965年獨立後): ?發展工業: 新加坡在英國殖民時代一向以自由轉口貿易為主要經濟活動,一九六五年脫

離馬來西亞獨立之後便致力於發展工業。當時為了創造大量就業機會,政府以發展出口型勞力密集工業為主。 ?以優厚的獎勵政策吸引外資流入: 由於當時新加坡本土企業缺乏工業化經驗,新加坡政府以優厚的獎勵措施,吸引外資的流入。與此同時,美日等先進國家當時正面臨國內工資上漲的壓力,企業向外尋找新的投資方向,新加坡的優厚政策,正吸引了這些外資的流入。另一方面,新加坡的優越地理位置,開放型貿易體制,優良的港灣設施,以英國法基楚的法制以及勤勞和高質素的人力資源,都成為新加坡吸引外資流入的重要因素。 ?推動石油化學的發展: 除了發展製造業之外,新加坡政府也推動石油化學工業的發展,在六十年代末期新加坡即已成為重要的石油提煉中心。 新加坡政府經濟措施(1970年): ?擴大並加強銀行與金融活動,以成為全球性的金融中心為目標: 工業化可以創造就業機會,金融與銀行業的拓展也可減輕失業的壓力,基於早期的商業貿易轉口經驗,新加坡在原有的設施下,擴大並加強銀行與金融活動,希望成為全球性的金融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