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2017-2019年甘肃省特岗教师化学真题全解析版
【真题】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及参考解析 (独家)

2016-2020年全国特岗教师招聘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知识真题温馨提示:本套试卷收录2016-2020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包含了四川省、辽宁省、河北省、河南省、海南省、江西省、黑龙江省、安徽省、云南省、甘肃省等主要招考省份,内容详实,覆盖面广,有利于考生把握当前命题趋势,了解考试题型,洞悉考点变化,达到及时有效复习的目的。
(本卷不含教育教学方向试题)以下为试题及参考解析,祝您成功上岸一、单选题1.有一含CaCO3与CaO的混合物,取该混合物16g,进行充分..高温煅烧后,将剩余固体投入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30%B.40%C.50%D.60%【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200g盐酸中氯元素质量= 200g×7.3%×(35.5/36.5×100%)=14.2g,则氯化钙质量=14.2g/(71/111×100%)=22.2g,所以氯化钙中钙元素质量=22.2g-14.2g=8g。
则则原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8g/16g×100%=50% 。
故选C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2.根据右图所提供的信息,下列对该袋食盐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该食盐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每袋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为10 mgC.每袋食盐中含碘酸钾的质量约为16.9 mgD.若仅靠该盐补充碘,成人每天需摄入该食盐5 g【参考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可算出该食盐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A说法正确;B、由包装标签可知含碘 20mg/kg,即可知每袋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为10mg;故B说法正确;C、根据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与每袋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设每袋食盐中含碘酸钾的质量为x:×100%=10;解答 x=16.9mg;故C说法正确;D、根据成人每天需摄入碘元素的质量为0.15mg,设成人每天需摄入该食盐的质量为y,0.15mg=y×解答 y=7.5g;故D说法错误.故选D.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某无色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无色溶液中一定SO42-离子B.除去粗盐水中的Mg2+、Ca2+、SO42-,得到精盐水,依次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BaCl2溶液、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C.在一定条件下,利用石灰石、水、纯碱可制得烧碱D .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溶液混合,取反应后溶液三份于试管中,分别滴入硫酸铜、氯化铁、氯化钡三种溶液,明显现象为蓝色沉淀、红褐色沉淀、白色沉淀【参考答案】B【详解】A 、某无色溶液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含银离子、碳酸根离子,再加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生成了不溶于盐酸的硫酸钡白色沉淀,可证明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SO 42-,说法正确。
【特岗】2017-2019年陕西省特岗教师化学真题全解析版

4.常温下,在两只各盛有 100mL 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使其充 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A.甲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常温下,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C.升高温度,剩余的甲固体一定能继续溶解 D.乙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5.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学生设计了下面甲、乙两个实验方案并进行了探究实验。 甲:如图对铜片 A 的系列变化进行了探究实验; 乙:用如图装置做 CO 还原 Fe2O3 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的气体生成物(已知由一氧化碳发生装 置得到的 CO 中混有杂质 CO2 和 H2O)。 (说明: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方程式 CuO+H2SO4=CuSO4+H2O;CuSO4 溶液为蓝色溶液。)
以下为试题,参考解析附后
一、单选题 1.下列对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1
A.有机化合物:蛋白质、酒精、无机盐
B.复合肥:磷酸二氢铵、磷酸钾、硝酸钾
C.有机合成材料:塑料、合成橡胶、棉花
D.金属材料:生铁、塑钢、铝合金
2.在天平左、右两盘中各放一个等质量的烧杯,烧杯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足量的稀盐酸,天
平平衡。向左盘烧杯中加入 10g 碳酸钙,若使天平最终平衡,向右盘烧杯中加入下列
11.已知:2CO2+2Na2O2=2Na2CO3+O2。在密闭容器中,将 6.6gCO2 与一定量的 Na2O2 固体充分反 应后,气体变为 3.8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8g 气体全部是 O2 B.3.8g 气体通过足量 NaOH 溶液后,气体减少 2.2g
C.反应后的固体是混合物
D.生成 Na2CO3 的质量为 15.9g 12.有一混合气体,经测定只含有甲烷和一氧化碳,现将 3.0g 该混合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
【真题】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及参考解析(推荐)

2016-2020年全国特岗教师招聘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知识真题温馨提示:本套试卷收录2016-2020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包含了四川省、辽宁省、河北省、河南省、海南省、江西省、黑龙江省、安徽省、云南省、甘肃省等主要招考省份,内容详实,覆盖面广,有利于考生把握当前命题趋势,了解考试题型,洞悉考点变化,达到及时有效复习的目的。
(本卷不含教育教学方向试题)以下为试题及参考解析,祝您成功上岸一、单选题1.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稀硫酸使反应容易进行,硫酸本身并不被分解。
现用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2%的硫酸溶液进行电解水的实验,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0%,下列数据计算不正确...的是A.溶液中硫酸质量为16.4gB.产生氧气质量为4gC.被电解的水的质量为36gD.反应后溶液质量为164g【参考答案】B【详解】A.此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即溶液中硫酸的质量为:200g×8.2%=16.4g,故正确;B.此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设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x,则:200g×8.2%=x×10%,x=164g,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为200g-164g=36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636g100%=32g18⨯⨯=32g,故错误;C.此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设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x,则:200g×8.2%=x×10%,x=164g,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为200g-164g=36g,故正确;D.此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设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x,则:200g×8.2%=x×10%,x=164g,故正确。
故选B。
2.用158g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里,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前后固体物质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75:79,则生成氧气的质量是A.8gB.16gC.32gD.4g【参考答案】A【解析】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158g高锰酸钾中锰元素质量为:158g××100%=55g,反应前后锰元素质量不变,因此有::=75:79,x=8g,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元素质量分数方面的问题,同时考查了锰元素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要注意理解.3.某白色粉末可能由火碱、硝酸钡、氯化钠、硝酸镁、纯碱、硫酸钠、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
【真题】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及参考解析 (强烈推荐)

2016-2020年全国特岗教师招聘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知识真题温馨提示:本套试卷收录2016-2020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包含了四川省、辽宁省、河北省、河南省、海南省、江西省、黑龙江省、安徽省、云南省、甘肃省等主要招考省份,内容详实,覆盖面广,有利于考生把握当前命题趋势,了解考试题型,洞悉考点变化,达到及时有效复习的目的。
(本卷不含教育教学方向试题)以下为试题及参考解析,祝您成功上岸一、单选题1.孔雀石[化学式:Cu2(OH)2CO3]是一种古老的玉料,颜色酷似孔雀羽毛上斑点的绿色,用作装饰的孔雀石又被称为“翡翠蓝宝”和“蓝玉髓”。
下列有关孔雀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有机物B.其分子由碳、氢、氧、铜原子构成C.铜元素显+1价D.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参考答案】B【解析】【详解】A. 孔雀石[化学式:Cu2(OH)2CO3],含有碳、氢、氧、铜元素,属于无机物,说法错误;B. 孔雀石分子由碳、氢、氧、铜原子构成,说法正确;C. Cu2(OH)2CO3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碳元素显+4价,设铜元素⨯⨯,x=+2,故铜元素显+2价,说法错误;化合价为x,则2x+(-2+1)2+(+4)+(-23)=0⨯⨯,其中铜元素的质量D. 碳、氢、氧、铜元素质量比为12:2:(165):(642)=12:2:80:128分数最大,说法错误。
故选:B。
2.实验室有氧化镁和氧化铁的固体混合物32g,使之与400g质量分数为14.6%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70.5g固体.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65%B.42.8%C.62%D.45.2%【参考答案】B【解析】400g质量分数为14.6%的盐酸中氯元素的质量为:400g×14.6%×=56.8g;依据氯元素守恒,则金属氧化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为:70.5g﹣56.8g=13.7g;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2.8%;故答案: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元素守恒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难度不大,注意解题的规范性.3.氧化亚铜(Cu2O)是鲜红色粉末状固体,可用作杀菌剂、陶瓷和搪瓷的着色剂、红色玻璃染色剂等。
【真题】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及参考解析 (精品原创)

2016-2020年全国特岗教师招聘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知识真题温馨提示:本套试卷收录2016-2020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包含了四川省、辽宁省、河北省、河南省、海南省、江西省、黑龙江省、安徽省、云南省、甘肃省等主要招考省份,内容详实,覆盖面广,有利于考生把握当前命题趋势,了解考试题型,洞悉考点变化,达到及时有效复习的目的。
(本卷不含教育教学方向试题)以下为试题及参考解析,祝您成功上岸一、单选题1.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稀硫酸使反应容易进行,硫酸本身并不被分解。
现用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2%的硫酸溶液进行电解水的实验,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0%,下列数据计算不正确...的是A.溶液中硫酸质量为16.4gB.产生氧气质量为4gC.被电解的水的质量为36gD.反应后溶液质量为164g【参考答案】B【详解】A.此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即溶液中硫酸的质量为:200g×8.2%=16.4g,故正确;B.此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设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x,则:200g×8.2%=x×10%,x=164g,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为200g-164g=36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636g100%=32g18⨯⨯=32g,故错误;C.此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设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x,则:200g×8.2%=x×10%,x=164g,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为200g-164g=36g,故正确;D .此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设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x ,则:200g ×8.2%=x ×10%,x=164g ,故正确。
故选B 。
2.现有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22.4g ,加入某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所用稀盐酸质量100g ,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过滤,得到滤液116g ,则该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 .28.6%B .85.7%C .87.5%D .71.4%【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因为参加反应的是混合物中的氧化铜,得到滤液116g ,所以氧化铜的质量是116克-100克=16克,所以其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6克×16/80×100%=3.2克,所以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4克-3.2克)/22.4×100%=85.7%。
【真题】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及参考解析 (精品)

2016-2020年全国特岗教师招聘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知识真题温馨提示:本套试卷收录2016-2020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包含了四川省、辽宁省、河北省、河南省、海南省、江西省、黑龙江省、安徽省、云南省、甘肃省等主要招考省份,内容详实,覆盖面广,有利于考生把握当前命题趋势,了解考试题型,洞悉考点变化,达到及时有效复习的目的。
(本卷不含教育教学方向试题)以下为试题及参考解析,祝您成功上岸一、单选题1.将m1g碳与m2g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恢复至常温,若此时密闭容器中的气体是纯净物,则m1:m2不可能是A.1:1B.1:2C.3:4D.3:8【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当m(C)/m(O)=3/4时二者完全反应生成一氧化碳;m(C)/m(O)=3/8时,二者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要满足密闭容器中的气体是纯净物,容器中剩余碳单质可以,但不能剩余氧气;故m(C)/m(O)要大于3/4;故答案选择B考点: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计算2.有一含CaCO3与CaO的混合物,取该混合物16g,进行充分..高温煅烧后,将剩余固体投入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30%B.40%C.50%D.60%【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200g盐酸中氯元素质量= 200g×7.3%×(35.5/36.5×100%)=14.2g,则氯化钙质量=14.2g/(71/111×100%)=22.2g,所以氯化钙中钙元素质量=22.2g-14.2g=8g。
则则原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8g/16g×100%=50% 。
故选C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3.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必须借助其他试剂才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A.石蕊、HCl、K2SO4、NaOHB.H2SO4、FeCl3、NaOH、NaClC.NaCl、Ba(OH)2、Na2CO3、Na2SO4D.K2SO4、Na2CO3、BaCl2、HCl【参考答案】C【详解】A、紫色的是石蕊试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是氢氧化钠,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的是硫酸钾,不符合题意;B、黄色的是氯化铁,与氯化铁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能使红褐色沉淀溶解的是硫酸,剩下的是氯化钠,不符合题意;C、将四种试剂两两混合,均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钠、能产生两次沉淀的是氢氧化钡,能产生一次沉淀的是硫酸钠和碳酸钠,无法继续鉴别碳酸钠和硫酸钠,符合题意;D、将四种试剂两两混合,能产生一次沉淀的是硫酸钾,能产生两次沉淀的是氯化钡,能产生一次沉淀、一次气泡的是碳酸钠,能产生一次气泡的是盐酸,不符合题意。
【真题】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及参考解析 (独家原创)

2016-2020年全国特岗教师招聘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知识真题温馨提示:本套试卷收录2016-2020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包含了四川省、辽宁省、河北省、河南省、海南省、江西省、黑龙江省、安徽省、云南省、甘肃省等主要招考省份,内容详实,覆盖面广,有利于考生把握当前命题趋势,了解考试题型,洞悉考点变化,达到及时有效复习的目的。
(本卷不含教育教学方向试题)以下为试题及参考解析,祝您成功上岸一、单选题1.将mg碳和铜的混合物放置在敞口容器中充分加热,完全反应后余下固体的质量仍为mg,则原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A.30%B.27%C.20%D.15.8%【参考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将m g碳和铜的混合物放置在敞口容器中充分加热,完全反应后余下固体质量仍为m g,则与铜反应氧气的质量等于原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铜的质量等于原混合物的质量。
则原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16/﹙64+16﹚×100%=20%2.有氮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4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
使该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铁充分反应后。
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石灰水中,能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A.30gB.50gC.100gD.150g【参考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碳元素经过一系列反应后,将全部转入生成的碳酸钙中,故设反应后得到的沉淀的质量为X。
X×=40×30%,X=100g,选C。
考点: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质量守恒定律。
点评: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3.在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发生如下反应:3NaOH+AlCl3=Al(OH)3↓+3NaCl, Al(OH)3+NaOH=NaAlO2+2H2O。
已知NaAlO2易溶于水,则下列图像不正确的是( )A.B.C.D.【参考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图中所示,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溶液中水的质量逐渐增大,当加入一定量时会出现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而水的质量不增加的阶段而后继续增加;而反应的事实却是溶液中水会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而不断增加,选项A错误;B、图中所示,随着氢氧化钠的滴加,溶液中的氯化铝不断形成氢氧化铝沉淀,沉淀质量逐渐增加。
【特岗】2017-2019年吉林省特岗教师化学真题全解析版

全国特岗教师招聘备考精选初中化学真题卷(全解析版)温馨提示:本套试卷收录2016-2019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初中化学真题,包含了四川省、辽宁省、河北省、河南省、海南省、江西省、黑龙江省、安徽省、云南省、甘肃省、内蒙古等主要招考省份,内容详实,覆盖了初中化学考纲中的最为典型的考点,题型包含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流程题、实验题、推断题等。
完成本套试卷有利于考生把握当前命题趋势,了解考试题型,洞悉考点变化,达到及时有效复习的目的。
2020年度,全国特岗教师招聘计划分配名额表如下:以下为试题,参考解析附后一、单选题1.歼-20是一款具备高隐身性战斗机,于2018年2月9日开始列装我国空军作战部队,其隐身材料备受关注,间苯二胺(C6H8N2)是生产这种材料的原料之一。
下列关于间苯二胺的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有机物B.由三种元素组成C.含有一个氮分子D.分子中碳、氢、氮原子个数比为3:4:12.氢氧化钠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化。
取4.65g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跟36.5g10%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将溶液蒸干,所得固体的质量是 ( )A.11.7g B.5.85g C.4.65g D.8.3g3.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下列固体,其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B. C.D.4.将一定质量的NaC1和MgCl2的混合物投入到盛有88g水的烧杯中,完全溶解,继续向烧杯中加入100g 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200g10%的只含一种溶质的溶液,则原固体中NaC1和MgCl2的质量分别为()A.5.85g、10g B.8g、6.5g C.8.3g、9.5g D.11.7g、11.2g5.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电解水一段时间B.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的质量变化C.实验室利用双氧水制氧气D.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6.某合金由两种金属元素组成,取该合金56g投入足量稀硫酸中,反应完全后,测得生成H22.1g,则合金的组成可能是( )A.Fe与Zn B.Mg与Cu C.Mg与Al D.Cu与Fe7.铜元素有多种氧化物,如CuO、Cu2O.称取14.4g仅含Cu、O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采用如下装置实验(夹持装置省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特岗教师招聘备考精选
初中化学真题卷(全解析版)
温馨提示:本套试卷收录2016-2019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初中化学真题,包含了四川省、辽宁省、河北省、河南省、海南省、江西省、黑龙江省、安徽省、云南省、甘肃省、内蒙古等主要招考省份,内容详实,覆盖了初中化学考纲中的最为典型的考点,题型包含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流程题、实验题、推断题等。
完成本套试卷有利于考生把握当前命题趋势,了解考试题型,洞悉考点变化,达到及时有效复习的目的。
2020年度,全国特岗教师招聘计划分配名额表如下:
以下为试题,参考解析附后
一、单选题
1.天然橡胶的化学式是[C
5H
8
]
n
是由异戊二烯聚合而成的,下列有关异戊二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异戊二烯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异戊二烯分子中电子数为38
C.异戊二烯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5:8 D.异戊二烯分子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5:2
2.向CuSO
4溶液中先后逐滴滴加100g Ba(OH)
2
溶液与一定量的HCl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溶
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a溶液导电性逐渐增强
B.d点溶质的成分为一种
C.m=3.31
D.原Ba(OH)
2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71%
3.某化工厂有甲、乙两个车间,它们排放的废水中均含三种离子,经分析这些离子是Ba2+、
Cu2+、K+、NO
3﹣、SO
4
2﹣、CO
3
2﹣。
甲车间废水呈碱性,若将甲、乙车间的废水按适当比例混合,
使废水中的某些离子恰好完全反应转化为沉淀(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车间的废水含有的离子是K+、CO
32﹣、NO
3
﹣
B.图中的沉淀是硫酸钡和碳酸钡
C.图中滤液所含阳离子与阴离子的数目比为1:1
D.若向乙车间的废水中加入适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可直接排放
4.图像能有效地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
下列关于图像的叙述合理的是()A.向pH=9的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
B.向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加入盐酸
C.分别向足量的稀盐酸中加入等质量的Fe和Mg
D.向饱和KNO
3溶液中加入KNO
3
晶体
5.小金以10克锌、8克氧化铜和足量的稀硫酸为原料制取单质铜,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中,可观察到试管内红色粉末变黑
B.实验中,当6.5克锌反应时可以得到6.4克铜
C.实验时,应该先点酒精灯,再往漏斗里倒入稀硫酸
D.实验时,应该小流量连续缓慢地把稀硫酸加入锥形瓶中
6.一包不纯的氯化钾粉末,所含杂质可能是氯化钠、硝酸钾、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中的
一种或几种。
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
(2)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3)另称取 14.9 g 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 28.7 g 白色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杂质中可能含有硝酸钾、氯化钠
B.杂质中肯定不含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
C.杂质中肯定含有碳酸钠,可能含有氯化钠
D.杂质中肯定含有氯化钠、碳酸钠,可能含有硝酸钾
7.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为,下表中不符合该转化关系的一组物质是选项甲乙丙
A C CO CO
2
B H
2O
2
O
2
H
2
O
C H
2O H
2
O
2
D CuSO
4Cu Cu(NO
3
)
2
A.A B.B C.C D.D
8.常温常压丙烯(C
3H
6
)是一种气体,它与另一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82%,则另一种气体不可能为下列的
A.CH
4B.C
3
H
8
C.C
2
H
4
D.H
2
9.2017年5月,中国科学家取得了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的重大突破。
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制取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物分子数之比是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