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缺素症文、图
黄瓜缺素症.

黄瓜缺镁症诊断要点 :
①生育初期,结瓜前,发生缺绿症,缺镁的可能性不大。可能 是在保护地里由于覆盖,受到气体的障害;
②注意缺绿症发生的叶片所在的位置,如果是上位叶发生缺绿 症可能是其他原因;
黄瓜出现缺钙症的原因:
①氮多、钾多明显地阻碍了对钙的吸收; ②由于土壤干燥,土壤溶液浓度大,阻碍对钙的吸收; ③空气湿度小,蒸发快,补水不足时易产生缺钙; ④在缺钙的酸性土壤上,钙供应不足。实际生产中,种植黄瓜的土壤很少出
现钙不足的情况。
黄瓜缺钙症的治疗方法:
(1)多施腐熟有机肥,改造土壤使钙处于容易被吸收的状态。 (2)合理平衡施肥,防止偏施氮、钾肥。 (3)定期喷施晶翠或者加速钙,补充钙肥,防止钙缺失。
35等钾元素含量高的水溶肥,特别是温度低时更应该施用高效肥料。 (3)根系吸收钾元素受到限制时叶面喷施高能钾叶面肥。
BACK
黄瓜缺钙症状:
①上位叶形状稍小,向内侧或向 外侧卷曲;
②长时间连续低温、日照不足, 急剧晴天,高温,生长点附近的 叶片叶缘卷曲枯死,呈降落伞状;
③在叶片出现症状的同时,根部 枯死。
④叶片稍有硬化;
⑤瓜条稍短,膨大不良。
黄瓜缺钾与缺氮对比:
1为正常叶片和瓜。
2为缺钾叶片和瓜,叶缘淡褐色坏死;瓜条大头细尾。
3为缺氮叶片和瓜,缺氮黄瓜植株矮小,叶脉淡绿,叶片淡黄或淡褐色;瓜 条顶端尖细,淡黄或淡褐色。
黄瓜缺钾症诊断要点 :
①注意叶片发生症状的位置,如果是下位叶和中位叶出现症状可能缺钾; ②生育初期,当温度低,覆盖栽培(双层覆盖)时,气体障害有类似的症
农作物缺素症图谱共35页文档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农作物缺素症图谱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8、来自吁嗟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END
农作物缺素症图谱演示PPT

缺钾逐渐加重的萝卜叶片
•14
葱头缺钾叶尖枯黄
•15
缺钾的胡萝卜叶
•16
马 铃 薯 缺 钾 症 状
•17
白菜缺钙的症状
•18
白菜缺钙的症状
•19
甘蓝缺钙的症状
•20
甘蓝缺钙与健康比较
•21
花椰菜缺钙的症状
•22
芹菜缺钙叶柄有死斑
•23
茴香死
甘蓝缺钾外叶焦枯
•1
轻度缺钾与严重缺钾
•2
菠菜缺钾老叶脉间产生小白斑
•3
莴苣缺钾叶缘发焦叶片发皱
•4
芹菜严重缺 钾
•5
番茄缺钾叶缘黄化
•6
番茄缺钾果实剖面
•7
番茄缺钾的果实
•8
番茄缺钾比较
•9
番茄缺钾比较
•10
缺钾镁的番茄叶
•11
黄瓜缺钾症状
•12
甜 椒 缺 钾 叶 片 症 状
•25
番茄缺钙症状(磷钾过多)
•26
番茄缺钙症状
•27
黄瓜缺钙叶片似帽内卷
•28
甜 椒 缺 钙 果 实 顶 端 腐 烂
•29
韭 菜 缺 钙 心 叶 变 坏
•30
芥菜缺钙花序矮化并死亡
•31
马铃薯缺钙
•32
芹菜硫肥施用比较
•33
番茄硫肥施用比较
•34
农作物缺素症图谱

缺硼的黄瓜叶不规则黄化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九点 二十分。
大豆缺硼的症状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九点 二十分。
豌豆缺硼与健康的比较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九点 二十分。
萝卜缺硼根表黄化、裂根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九点 二十分。
胡萝卜缺硼状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九点 二十分。
芹菜缺硼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九点 二十分。
番茄缺硼叶片畸形脆而易碎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九点 二十分。
严重缺硼的番茄生长点死亡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九点 二十分。
严重缺硼的辣椒生长点死亡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九点 二十分。
缺硼的黄瓜症状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九点 二十分。
白菜缺锌下部叶黄化枯死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九点 二十分。
番茄缺锌表现小叶丛生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九点 二十分。
黄瓜缺锌表现在幼叶上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九点 二十分。
开花期蚕豆缺锌叶片丛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九点 二十分。
番茄缺铁的症状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九点 二十分。
茄子缺铁顶端叶片开始黄化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九点 二十分。
黄瓜叶片缺铁比较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九点 二十分。
菜豆不同程度缺铁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九点 二十分。
大豆缺铁叶脉间变黄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九点 二十分。
豌豆严重铁钾症
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九点 二十分。
缺钼的菠菜叶缘卷曲(右)
植物缺素症图谱

植物缺素症状
天助生态集团 技术部
大量元素
N(氮)功能:它是植物体内氨基酸的组成部分、是构
成蛋白质的成分,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起决定作用的叶 绿素的组成部分。
(2) 施用不均匀:与微肥用量少,不易施得均匀,使得 局部土壤中微肥浓度过高而造成危害。因为许多 微量元素从缺乏到过量之间的浓度范围相当狭窄, 而使作物中毒。
(3) 易污染环境:许多微量元素既无营养元素,又无重
金属。如锌、铜、锰,一旦施肥过量,极易污染
环境。有碍人畜健康。只有在土壤酸度缺乏时才
采取土施基肥的方法。
ppt课件完整
2
3.促进蛋白质合成①促进蛋白质合成的关键成份 NO_3的摄取和运转;②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密 切相关。 4.增强植物的抗逆性钾能使作物体内可溶性氨基 酸和单糖减少,纤维素增多,细胞壁加厚;钾在 作物根系累积产生渗透压梯度能增强水分吸收; 钾在干旱缺水时能使作物叶片气孔关闭以防水分 损失。因此钾能增强作物的抗病、抗寒、抗旱、 抗倒伏及抗盐能力。 5.改善作物产品品质提高粮食作物蛋白质的含量、 油料作物的粗脂肪和棕榈酸含量、薯类和糖料作 物淀粉和糖分含量;增加纤维作物及棉花的纤维 长度、强度、细度;调整水果的糖酸比,增加其 维生素C的含量;改善果菜的形状、大小、色泽 和风味,增强其耐贮性。
菜豆轻度缺锰
大豆缺锰—褐斑病
锰中毒的马铃薯叶 背
缺锰的马铃薯叶背
ppt课件完整
15
葫萝卜
-Mn
ppt课件完整
+Mn
黄瓜缺素症及其防治技术

1 6 缺 锌 症 状 .
从 中位 叶 开 始 褪 色 , 叶脉 明显 , 脉 间 逐 渐 褪 后 色, 叶缘 黄化 至变褐 , 叶缘 枯死 , 叶片 稍外 翻或卷 曲 。
1 7 缺 铁 症 状 .
生 育前期 叶缘轻 微黄 化 , 扩展 到 叶脉间 ; 后 生育 中后期 , 中位 叶附 近 出现 上 述 症状 , 叶缘 枯 死 , 后 叶
l 黄瓜 主 要 元 素 缺 素 症 状
1 1 缺 氮症 状 . 缺 氮叶 片小 , 位 叶更 小 ; 上 向下逐 渐顺 序变 上 从 黄; 叶脉 间黄 化 , 叶脉 突 出 , 扩展 至 全 叶 ; 果 小 , 后 坐
膨 大慢 。 1 2 缺 钾 症 状 .
病 或 叶脉 间黄 化 ; 生育后期 除 叶缘残 存点绿 色外 , 其 它 部位全 部呈 黄 白色 , 叶缘 上 卷 , 叶 片枯 死 , 成 致 造
蘑 菇状 或降 落伞状 , 叶脉 间黄 化 , 叶片变小 。
15 缺 镁症 状 . 在 黄瓜植 株有 1 6片 叶子 时 候 易发 病 。先 是 上 部 叶片发 病 , 向附近 叶片及新 叶扩 展 , 后 黄瓜 的生育 期 提早 , 果实 开始 膨 大 , 入盛 果 期 , 现 仅 在 叶脉 进 发 间的绿 色渐渐 黄 化 。进 一 步发 展 时 , 生 严 重 叶枯 发
物 的原垄还 具有 垄体 实 , 水肥 条件 好 的特点 , 在沟 内 种植 冬小 麦 , 茬 可 以起 到 防 风 作 用 , 内利 于 积 垄 沟 雪 , 以增 温 、 墒 、 可 保 防旱 , 利 于冬小 麦安全越 冬 。 有
饶 河 县 在试 验 种植 中应用 了垄 沟双 行 播 种 、 大 豆套种 等保 护性 栽 培技 术 , 利 于 防 风积 雪 和 增 温 有 保墒 , 增强 了小麦 越冬 的安 全性 。 4 3 积极 探讨适 应 黑 龙江 省 北 部 地 区 的模 式 化 栽 . 培技 术措 施 依 据 黑龙 江 省 北部 地 区 的气 候 特点 , 过 试验 通 确定最 佳 的播 种 时间 、 种量 、 播 播种 深度 、 施肥 比例 、 灌水 时间及灌 水 量 等技 术 模 式 , 确保 冬 小 麦 安 全越
植物缺素症图谱

案例三:柑橘缺硼症状及防治措施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症状:柑橘缺硼时,叶片出现黄色或橙色斑点,果实畸形,果皮变厚,果汁少而酸。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防治措施:增施硼肥,如硼砂、硼酸等,同时注意合理施肥,保持土壤湿润。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案例分析:柑橘缺硼症状较为常见,主要是由于土壤中硼含量不足或施肥不当所致。防治柑橘缺硼症 状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增施硼肥、合理施肥和保持土壤湿润等。
施肥时间:根据植物生长阶 段和季节,适时施肥
施肥量控制:避免过量施肥, 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和植物受
害
土壤改良
增加有机肥的施用,提高 土壤肥力
合理轮作,避免单一作物 的连作
土壤酸碱度调节,保持土 壤适宜的pH值
土壤消毒,消灭土壤中的 病原菌和害虫
病虫害防治
农业防治:通 过合理的轮作、 施肥等农业措 施提高植物的
抗性
生物防治:利 用天敌、微生 物等生物资源
控制病虫害
物理防治:利 用光、热等物 理因素或机械 装置防治病虫
害
化学防治:使 用化学药剂进 行病虫害防治
植物品种选择与改良
选择对养分适应 性强的品种
培育和种植耐缺 素症的品种
合理搭配不同品 种的种植结构
针对缺素症进行 品种改良和选育
植物缺素症的案例分析
缺氮症状
叶片症状:黄化首先从下部老叶开始,逐渐向上发展 生长受阻:植株矮小,分枝分蘖少 防治措施:增施氮肥,如尿素、硫酸铵等 注意事项:避免过量施用氮肥,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缺磷症状
叶片症状:叶色暗绿,茎叶出现红紫色 生长受阻:植株矮小,根系不发达 延迟成熟:果实和种子成熟延迟 产量降低:严重时产量大幅度降低
黄瓜营养失衡图文解——黄瓜缺素症状图

黄瓜营养失衡图文解
• 黄 瓜 缺 钙 上 位 叶 卷
黄瓜缺镁老叶脉间失绿变黄
黄瓜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铁)
• 黄瓜缺铁(左)新叶鲜黄色
黄瓜营养失衡图文解(缺硼)
• 黄瓜缺硼,生长点叶萎缩 枯死,叶片外卷畸形、叶 缘黄,茎蔓发生龟裂
黄瓜营养失衡图文解(锰过量)
• 黄 瓜 锰 过 量 基 叶 有 斑 点, 叶 脉 变 褐
黄瓜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锰)
• 黄 瓜 缺 锰 中 位 叶 变 黄, 叶 脉 仍 绿
黄瓜营养失衡图文解
黄瓜营养失衡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解(氮失衡)
黄瓜 缺氮 植株 矮小, 叶脉 和叶 片淡 黄或 淡褐 色 黄瓜 缺氮 瓜条 顶端 尖细
黄瓜氮 过量初 期叶小 有斑点 叶片镶 金边, 严重时 叶片焦 枯
黄瓜营养失衡图文解
黄瓜缺钾叶片自下而上沿 叶缘黄花,变褐坏死
黄瓜缺磷整个植株发僵
黄瓜覆膜加肥滴灌
黄瓜缺硼果实发生 龟裂
黄瓜营养失衡图文解(硼过量)
• 黄 瓜 硼 过 量 基 叶 叶 缘 黄 白
黄瓜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钼)
• 黄瓜 缺钼 叶片 脉间 失绿 变黄, 叶缘 向上 卷曲 呈杯 状, 新叶 出症 状迟
黄瓜营养失衡图文解(缺锌)
• 黄瓜缺锌植株蹲座,顶芽生长受阻,叶片不规则,黄化, 莲座状,叶片变黄,外卷,节间短,叶较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植物营养诊断的方法与缺素原因第一节营养诊断的一般方法一、形态诊断蔬菜缺乏某种元素时,一般都在形态上表现特有的症状,即所谓的缺素症,如失绿、现斑、畸形等。
由于元素不同、生理功能不同,症状出现的部位和形态常有它的特点和规律。
例如由于元素在植物体内移动性的难易有别,失绿开始的部位不同。
一些容易移动的元素如氮、磷、钾及镁等,当植物体内呈现不足时,就会从老组织移向新生组织,因此缺乏症最初总是在老组织上先出现。
相反,一些不易移动的元素如铁、硼、钙、钼等其缺乏症则常常从新生组织开始表现。
铁、镁、锰、锌等直接或间接与叶绿素形成或光合作用有关,缺乏时一般都会出现失绿现象;而如磷、硼等和糖类的转运有关,缺乏时糖类容易在叶片中滞留,从而有利于花青素的形成,常使植物茎叶带有紫红色泽;硼和开花结实有关,缺乏时花粉发育、花粉管伸长受阻、不能正常受精,就会出现"花而不实"。
而新生组织,生长点萎缩、死亡,则是由缺乏细胞膜形成有关元素钙、硼使细胞分裂过程受阻碍有关。
畸形小叶-小叶病是因为缺乏锌使生长素形成不足所致等等。
这种外在表现和内在原因的联系是形态诊断的依据。
形态诊断不需要专门的仪器设备,主要凭目视判断,所以经验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正因为如此,当蔬菜缺乏某种元素而不表现该元素的典型症状或者与另一种元素有着共同的特征时就容易误诊。
因此形态诊断的同时还需要配合其他的检验方法。
仅管如此,这一方法在实践中仍有其重要意义,尤其是对某些具有特异性症状的缺乏症。
表30 植物缺乏矿质营养元素的病症检索表病症缺乏元素1. 老叶病症2.病症常遍布整株,基部叶片干焦和死亡3.植株浅绿,基部叶片黄色,干燥时呈褐色,茎短而细------------------------------氮3.植株深绿,常呈红或紫色,基部叶片黄色,干燥时暗绿,茎短而细---------------磷2.病症常限于局部,杂色或缺绿,叶缘杯状卷起或卷皱3.叶杂色或缺绿,有时呈红色,有坏死斑点,茎细--------------------------------------镁3.叶杂色或缺绿,叶尖和叶缘有坏死斑点----------------------------------------------钾3.坏死斑点大而普遍出现于叶脉间,最后出现于叶脉,叶厚,茎短--------------锌1.嫩叶病症2.顶芽死亡,嫩叶变形和坏死3.嫩叶初呈勾状,后从叶尖和叶缘向内死亡-------------------------------------------钙3.嫩叶基部浅绿,从叶基起枯死,叶捻曲-------------------------------------------------硼2.顶芽仍活但缺绿或萎蔫3.嫩叶萎蔫,无失绿,茎尖弱-----------------------------------------------------------------铜3.嫩叶不萎蔫,有失绿4.坏斑点小,叶脉仍绿------------------------------------------------------------------------锰4.有或无坏死斑点5.叶脉仍绿--------------------------------------------------------------------------------------铁5.叶脉失绿--------------------------------------------------------------------------------------硫有的营养元素的缺乏症状很相似,容易混淆。
例如缺锌、缺锰、缺铁和缺镁的主要症状都是叶脉间失绿,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完全相同,可以根据各元素的缺乏症状的特点来辨识。
辨别微量元素缺乏症状有三个着眼点,就是叶片大小、失绿的部位反差强弱,分析如下:(一)叶片大小和形状:缺锌的叶片小而窄,在枝条的顶端向上直立呈簇生状。
缺乏其他微量元素时,叶片大小正常,没有小叶出现。
(二)失绿的部位:缺锌、缺锰和缺镁的叶片,只有叶脉间失绿,叶脉本身和叶脉附近部位仍然保持绿色。
而缺铁叶片,只有叶脉本身保持绿色,叶脉间和叶脉附近全部失绿,因而叶脉形成了细的网状。
严重缺铁时,较细的侧脉也会失绿。
缺镁的叶片,有时在叶尖和叶基部仍然保持绿色,这是与缺乏微量元素显著不同的。
(三)反差:缺锌、缺镁时,失绿部分呈浅绿、黄绿以至于灰绿,中脉或叶脉附近仍保持原有的绿色。
绿色部分与失绿部分相比较时,颜色深浅相差很大,这种情况叫作反差很强。
缺铁时叶片几乎成灰白色,反差更强。
而缺锰时反差很小,是深绿或浅绿色的差异,有时要迎着阳光仔细观察才能发现,与缺乏其他元素显著不同。
此外,各微量元素的缺乏情况也可以根据土壤类型加以区别:缺锰或缺铁一般发生在石灰性土壤上,缺镁只出现在酸性土壤上.只有缺锌会出现在石灰件土壤和酸性土壤上。
二、化学诊断分析植物、土壤的元素含量与预先拟订的含量标准比较,或就正常与异常标本进行直接的比较而作出丰缺判断。
一般说,植株分析结果最能直接反映果树营养状况,所以是判断营养丰缺最可靠的依据。
土壤分析结果与果树营养状况一般也有密切的相关。
但因为果树营养缺乏除土壤元素含量不足外,还因为植株本身根系的吸收要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因此有时会出现土壤养分含量与植物生长状况不一致现象。
所以总的说来与植物营养状况的相关就不如植株分析结果的高。
但是土壤分析在诊断工作中仍是不可缺少的,它与植株分析结果互相印证,使诊断结果更为可靠。
(一)叶片分析诊断:以叶片的常规(全量)分析结果为依据判断营养元素的丰缺,这种方法已比较成熟,主要应用于果树栽培,目前世界各国都广泛采用,获得显著成效。
有资料指出;美国由于普及叶片分析技术,现在很难找到由于施肥不合理、致树体营养失调而引起的低产劣质果园。
叶分析之所以比较成熟,主要原因在于果树为多年生作物,叶子寿命长,叶片中各种成分浓度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等。
作为叶分析的样本,一般是以当年生枝的中部生理成熟的叶片为合适,生理年龄幼小的本身处于生长充实当中.成分含量变化很快,进入衰老阶段功能衰退也会引起养分含量的变化,均非所宜。
(二)组织速测诊断:以简易方法测定植物某一组织鲜样的成分含量来反映养分状况。
这是一类半定量性质的分析测定。
被测定的一般是尚未被同化的或大分子的游离养分。
它要求取用的组织对养分丰缺是敏感的。
叶柄(叶鞘)常成为组织速测的十分适合的样本。
这一方法常用于田间现场诊断。
在有正常植株对照下对元素含量水平作大致的判断是有效的。
组织速测由于要有元素的特异反应为基础,而且要符合简便要求等,所以不是所有元素都能应用。
目前一般还限于氮、磷、钾等有限的几种元素。
(三)土壤分析诊断:一般是测定土壤的有效养分。
土壤分析结果可以单独或与植株分析结果结合判断养分的丰缺。
如前已述这样可使结论更为可靠。
土壤分析诊断和植株分析诊断一样,也有速测和常规分析两类,其适用场合也与相应的植株分析相似。
在缺乏症诊断中,由于缺乏症通常不是所有植株都普遍均匀地发生。
所以需要按症状有无及轻重分别采取根际土壤。
对于果树等深根作物,不仅需要采取耕层土壤,而且还应根据根系伸展情况采集中、下层的土样。
三、施肥诊断(一)根外施肥法:即采用叶面喷、涂、切口浸渍、枝干注射等办法。
提供某种被怀疑元素,使植物吸收.观察植物反应,症状是否得到改善等作出判断。
这类方法主要用于微量元素缺乏症的应急诊断。
技术上应注意:所用的肥料或试剂应该是水溶、速效的,浓度一般不超过0.5%,对于铜、锌等毒性较大的元素有时还需要掺加与元素盐类同浓度的生石灰作预防。
(二)抽减试验法:在验证或预测土壤缺乏某种或几种元素时可采用此法。
所谓抽减法即在混合肥料基础上.根据需要检测的元素,设置不加(即抽减)待验元素的小区,如果同时检验几种元素时则设置相应数量的小区,每一小区抽减一种元素,另外加设一个不施任何肥料的空白小区。
(三)监测试验:土壤营养元素的监测试验广义的说也是施肥诊断的一种。
对一个地区土壤的某些元素的动态变迁,通过选择代表性土壤,设置相应的处理进行长期定点来监测,以便拟定相应的施肥措施。
现举国际水稻所1970~1976定位试验资料为便说明,就钾而言,1963年施钾与否产量无变化,即施钾无效,说明当时土壤不缺钾。
但1976年以后施钾明显增产,不施钾处理产量逐渐下降,施钾与不施钾的差异越来越显著,表明土壤钾在不断被消耗而日益缺乏。
四、酶学诊断近来生物化学的方法——酶测法也被应用于营养诊断。
酶测法的原理是:许多元素是酶的组成或活化剂,所以当缺乏某种元素时,与该元素有关的酶的含量或活性就发生变化。
故测定其数量或活性可以判断这种元素丰缺情况。
酶测法具有:①灵敏度高,有些元素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微。
如钼,常规测定比较困难,而酶测法则能克服;②相关性好,例如碳酸酐酶,它的活性与锌的含量曲线基本上是一致的;③酶促反应的变化远远早于形态变异,这一点尤有利于早期诊断或潜在性缺乏的诊断。
如水稻播后15天,在不同锌处理间叶片锌含量仅有极微的差异情况下,叶片核糖核酸酶的活性差异已达到极显著的差异。
综上,可以认为酶学诊断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方法。
第二节营养元素缺乏的一般原因一、土壤营养元素的缺乏土壤中营养元素不足,植株无法吸收到它必须的数量,这是引起缺乏症的主要原因。
但某种营养元素缺乏到什么程度会发生缺乏症,却是个复杂的问题,因为作物种类不同反应不同,即若同种作物还因品种、生育期、气候条件不同而有差异。
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不过,一般当土壤中某种元素含量低到一定程度时容易引起作物缺素症的界限还是存在的。
1.缺乏有机质和雨水多的沙土多为贫氮土壤2.高度风化、并呈酸性反应、有机质少的土壤多为贫磷土壤;3.由酸性火成岩或硅酸砂岩发育而来的、含钙的盐基饱和度低(小于25%)的土壤,蛇纹石发育成的、多雨地区的沙土、酸性泥岩土、蒙脱石粘土都为贫钙的土壤;4.由花岗岩和流纹石发育的矿质土壤、或富含石灰、富含氯素的土壤、或泥炭、腐泥土和碱土都为贫铜土壤;5.多雨的淋溶性强的酸性沙土,多为贫钾、贫锌、贫铜和贫镁土壤,6.碱性土、排水不良的粘土、冲积土、腐泥土也为缺镁的土壤;7.由花岗岩、片麻岩风化而成的土、或冲积土或碱性土都为贫锌土壤;8.由黄土母质发育而成的土壤、生草灰化土、高位泥炭土及砾砂漂石、蛇纹石发育而成的土壤为贫铜土壤;9.由酸性火成岩或淡水沉积而成的、淋溶性强的砂质土壤、或酸性泥炭土、或腐泥土和碱性土为贫硼土壤,10.富含石灰质的、或富含锰的、排水及通气不良的土壤,多为贫铁的土壤;富含石灰质和有机质、或酸性的沙性强的砾砂土,多为贫锰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