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共32张PPT)

井田制崩溃
三、诸侯争霸
阅读下列资料: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 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齐、楚、 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1.春秋时期诸侯取代周王室操纵了国家政治, 使得整个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诸侯争霸的局面 2.春秋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各诸侯国争夺土地、人口、财产和政治上对别的
3.晋军“退避三舍” 4. 晋文公终成霸主
楚庄王称霸
与楚庄王有关的成语 问鼎中原 一鸣惊人 绝缨之宴 饮马黄河
后来,楚庄王大举北进,长驱直入周都洛邑附 近,阅兵示威。周天子慌恐,派王孙满劳师, 楚庄王乘机询问象征王权的九鼎的大小轻重! 问鼎中原之后,楚庄王再次北上与晋交锋, 终于在邲之战中大败晋军,实现了饮马黄河,
一箭之仇 管鲍之交 老马识途 一鼓作气
知识拓展
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合伙做买卖 管仲出的本钱少,分红却要多,鲍叔牙手 下的人骂管仲贪婪,鲍却说:“他家生活 困难,是我自愿让给他。” 管仲曾经做了 三次官,但是每次都被罢免,鲍叔牙认为 不是管仲没有才能,而是因为管仲没有碰 到赏识他的人。管仲曾经带兵打仗,进攻 的时候他躲在后面,退却的时候他却跑在最前面。 手下的士兵全都瞧不起他。鲍却说:“管仲家里有 老母亲,他保护自己是为了侍 奉母亲,并不真是怕死。”鲍 叔牙替管仲辩护,完全是为了 爱惜管仲这个人才。管仲听到
课堂小结
春 秋 时 期 的 经 济 发 展
铁农具出现
生 产 力 提 高
牛耕使用
王 分室 封衰 制微 逐、 步诸 瓦侯 解争
霸
霸主:齐桓公、 晋文公等
给人民带来灾难 影 促进局部统一 响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3.“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 ‘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 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 首”的是春秋五霸中的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秦王嬴政
课堂作业:
• 1、春秋后期,( 铁制农具 )和( 牛耕 )的出 现,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 2、春秋时期商品交换市场上出现了( 金属 ) 货币。 • 3、周王室地位下降后,(大的诸侯势力)实际上取 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 4、(齐桓公)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 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 5、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称霸的国家有( 吴国)和 (越国 )。 • 6、春秋争霸过程中,出现了大规模的( 民族交融
小故事 一鸣惊人
楚庄王称霸:
楚庄王于公元前614年继位。登位三年, 不发号令,终日郊游围猎,沉迷于酒色, 并下命:“有敢谏者,死无赦!”大夫伍举 冒死进谏,喝得正痛快的楚庄王很不高兴。 伍举请他猜谜语“有一只鸟停在宫殿内, 三年不飞不鸣,这是什么鸟啊?”庄王答: “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 惊人!” 于是,庄王罢淫乐,亲理朝政, 并举伍举、苏从担任要职。这就是“一鸣 惊人”的来历。
晋文公争霸
2. 楚成王的礼 待
城濮之战
3.晋军“退避 三舍”
4. 晋文公终成 霸主
措施:整顿内政,发展生产 ,训练军队
• 合作探究
你觉得齐桓公和晋文公得以称霸的关键因素 是什么?
• 改革 (以变 求强)
•社 会 富 • 改革致强 强 进 • 国兴靠治 步 ? • 这对中国现今发展有何启示
•内 政 •生 产 •军 事
随堂训练
(1)春秋时期。 (2)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 制,组建强大军队,以“尊王攘夷” 为号召,扩充疆界。 (3)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第一霸主。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春秋争霸的原因:
周王室衰落;
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诸侯国争夺土地、人口和政治上 对别国的支配权。
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取得政治上的 优势,以什么为口号进行争霸?为什么要使用这 个口号?
“尊王攘夷”
春秋时期有哪些著名的霸主?
齐 桓 公
晋 文 公
楚 庄 王
吴 王 阖 闾
齐 越 桓 王 公 勾 践
对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所造成的社会后果叙述 正确的是( ) ①战争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灾难 ②战后出现了一些较大的诸侯国 ③中原各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出现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④周天子坐收渔利,权力渐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王室衰微 王曾派人向鲁国“求傅”(丧葬费)“告饥”“求车”“求金”。
材料四 公元前707年,周王率军讨伐郑国,王师惨败,周王被射中了肩膀。 天子威信扫地,从此一蹶不振。
仔细观察表格,能否从中得出周王室衰微的表现有哪些?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名称 西 周 东 周 土地
周王室直接管辖从镐 京到洛邑方约千里的 土地。
1、农业
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 2、手工业 盐业及漆器制作等,规模不断 扩大
3、商业
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使用
农业——劳动工具改进
廉价、粗糙、 不精细、硬 度不够,不 耐用
青铜虽硬, 但比较脆, 易断,很 少用于农 业生产
石器
骨耜 耒耜
青铜铲
铁制农具
春秋时期的铁农具
镰
《管子》记载 :春秋时齐国 已经用铁农具 耕种土地。 《山海经》上 记载的铁矿山 ,达三十多处 。
齿耙
锸
锄
元谋人、北京人时期用 的生产工具是什么?
历史七年级上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位.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秦穆公
2.霸主:
、 吴国、 越国、
先后称
霸中齐原桓.春公秋末期, 和 先后北上争霸
(注:
是春秋诸时侯期国的第一位霸主)
3.争霸的影响:疆有域的不断扩展被灭掉,一些强大
的诸大侯规国模的的民族交融
,出现
了
。
春秋时期形势图
晋文公 秦穆公
齐桓公 宋襄公
楚庄王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吴王阖闾
C.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
D.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7.“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
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该歌
谣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A)
A.春秋 B.战国 C.西周 D.商朝
8.现在要拍一部反映春秋历史的电视剧,下
列那个历史人物是不合适的( A)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出来,继位的周桓王只得派人去鲁国,乞
求鲁国出些钱财好办丧事。此时说明(A)
A.周天子经济上依附强大的诸侯 B.周天子已不能对诸侯发号施令 C.诸侯成为霸主,开始左右周天子 D.诸侯对天子不存在纳贡义务
6.“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映出了春秋时
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D)
A.国家众多,分裂趋势加剧
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影响:利于局部地区统一,促进民族交融。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实力力跟一个诸
侯国差不多;
各诸侯渐渐不听从天子的命侯
诸 侯
三、诸侯争霸
1.背景: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
国为了自身的利益展开争斗;一些较大的诸 侯国以“尊王攘夷 ”的名义征战,争夺霸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二、王室衰微
春秋时期,周平王东迁后 周王室地位下降。
一些诸侯国不再实行分封制,而是 设置县、郡;诸侯国势力崛起。
我要立褒姒为
褒 姒
后,取消宜臼 的太子地位。
申 后宜
臼
被废掉的太子宜臼,在幽王 被犬戎杀死后,受诸侯拥立 为新天子,称周平王。
周平王即位
邑
东周
周平王决定东迁到洛邑
当周天子强大时, 各诸侯辅助他。
市场、金属货币
知识要点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1.春秋起止时间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2.农业:春秋后期 铁制农具 和 牛耕 出现。 3.手工业:青铜业、 冶铁业 、纺织业、煮盐业以
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4.商业:城市出现商品交换市场, 金属货币被使用。
二、王室衰微 分封 制逐步瓦解,周王虽然在名义上仍是天
D.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9.“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
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
霸主逞威风。”该歌谣所反映的
A 历史时期是( )
A.春秋
B.战国
C.西周
D.商朝
10. 春秋末期,长江流域先后
B 北上争霸的两个诸侯国是( )
A.晋国、楚国
B.吴国、越国
C.齐国、晋国
D.楚国、秦国
下“共主”,但已无力控制诸侯,诸侯不再听 从王命和向王室纳贡,他们 竞相称霸 ,实际 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三、诸侯争霸 (1)原因: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 了自身利益而争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争霸旗号: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 战,争夺霸主地位。 (3)霸主:齐桓公 、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等先后称霸中原,长江下游的 吴 国和 越 国 先后北上争霸。 (4)影响: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疆域不断扩展; 出现大规模的 民族交融 。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堂) PPT课件 图文

春秋末年,江南的吴国和越国也加入了争霸 战争。吴王阖闾及越王勾践也都先后称霸一时。
秦
吴王阖闾任用楚人伍子胥和齐人孙武 为将,一举攻破楚国都城郢。
吴王夫差时,吴国大败越国。越王勾 践被迫向吴王称臣。
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十年卧薪尝胆,重 用范蠡、文种,终于于前473年破吴都,灭吴 称霸,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 政由方伯(诸侯的官衔名)。
——《史记 ·
动荡的春秋
王室衰微为诸侯争 霸提供了前提。
王室衰微
“礼乐征伐自
诸侯争霸
诸侯争霸反过来 剧了王室的衰微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三、动荡的春秋:诸侯争霸
1、春秋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 春秋争霸战争
1)周王室衰落;
奴隶主的
2)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青铜业
春秋以后,青铜冶铸方面发 明了错金、错银、嵌红铜等新工 艺。青铜器型突破商周厚重的传 统,开始向轻薄灵便和工整细腻 方向发展。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生产工具改进——铁制农具使用
楚
1.农业
国
耕作方法突破——牛耕的使用
漆
2.手工业规模冶不铁断业扩大
器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
2、识记诸侯争霸的人物,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 发展的影响
3、通过齐桓公建立霸业的措施,认识到改革对 兴旺发达的重要性。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周 武 王 建 立 周 朝
平 王 东 迁 西东 周周 灭开 亡始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统编版】

他前后统治楚国二十三年,使楚国强盛一时。
诸侯争霸
问鼎中原
楚庄王说:“寡人早就听说周天子有九鼎,是夏禹所传。 寡人此来,只是想知道 这城九濮鼎之有战多,大楚,国多惨重败?,”九荆鼎蛮是第王一权次的称象霸征中,原楚的庄计王划问破九灭鼎。轻楚重庄大王小即,位吞以并后周,王破室格 之提心拔昭了然一若批揭卓。有姬才满能答的道文:臣“武九将鼎,是刷天新子政重治器,,发轻展重生大产小:岂国能力随得便到乱恢问复和?”楚发庄展王。 厉公声元喝前道60:6年“,什楚么庄重王器亲,率不大过军是北破上铜中所原铸,!寡越人外铜方器山多,得伐很灭,陆你浑看(今寡洛人阳士市兵嵩拿县的境枪), 枪的头部全落是。铜接制着的,。挥光兵是入打伊仗阙折,断列的阵枪洛头水钩南尖岸,,造与成洛九水鼎北还岸用的不周完王城!”姬隔满河从而容望而。言楚: “上军楚享兵国用临铜。城器夏下虽桀,多暴周,虐王不,室等九面于鼎临拥着人有严商九重;鼎的商;灾纣九难无鼎。道虽周,小定九却王鼎是召归禹集周王群。所臣周铸请成。求王有,定德退鼎之兵郏君之辱,策阝才,时配众,得臣卜 算面九面鼎相在觑周,要不传知三如十何代应天变子。,正达当七群百臣年惊之慌久失。措从的周时成候王,到王今孙天姬的满周挺定身王而,出鼎,才自传言 了只二身十可位退天楚子兵,。经姬历满了虽五然百年多少年,,却这能说言明善,辩周,德机仍智在勇,敢天,命深未为改定。王宠天爱命。既定然王不不能
思考:诸侯
对烽火态度的 发生了怎样的 变化?为什么 出现了这样的 变化?
烽火戏诸侯
前770年 周平王东迁
第6课 动荡的春秋
1春秋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年
奴隶制瓦解: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
诸侯争霸
问鼎中原
楚庄王说:“寡人早就听说周天子有九鼎,是夏禹所传。 寡人此来,只是想知道 这城九濮鼎之有战多,大楚,国多惨重败?,”九荆鼎蛮是第王一权次的称象霸征中,原楚的庄计王划问破九灭鼎。轻楚重庄大王小即,位吞以并后周,王破室格 之提心拔昭了然一若批揭卓。有姬才满能答的道文:臣“武九将鼎,是刷天新子政重治器,,发轻展重生大产小:岂国能力随得便到乱恢问复和?”楚发庄展王。 厉公声元喝前道60:6年“,什楚么庄重王器亲,率不大过军是北破上铜中所原铸,!寡越人外铜方器山多,得伐很灭,陆你浑看(今寡洛人阳士市兵嵩拿县的境枪), 枪的头部全落是。铜接制着的,。挥光兵是入打伊仗阙折,断列的阵枪洛头水钩南尖岸,,造与成洛九水鼎北还岸用的不周完王城!”姬隔满河从而容望而。言楚: “上军楚享兵国用临铜。城器夏下虽桀,多暴周,虐王不,室等九面于鼎临拥着人有严商九重;鼎的商;灾纣九难无鼎。道虽周,小定九却王鼎是召归禹集周王群。所臣周铸请成。求王有,定德退鼎之兵郏君之辱,策阝才,时配众,得臣卜 算面九面鼎相在觑周,要不传知三如十何代应天变子。,正达当七群百臣年惊之慌久失。措从的周时成候王,到王今孙天姬的满周挺定身王而,出鼎,才自传言 了只二身十可位退天楚子兵,。经姬历满了虽五然百年多少年,,却这能说言明善,辩周,德机仍智在勇,敢天,命深未为改定。王宠天爱命。既定然王不不能
思考:诸侯
对烽火态度的 发生了怎样的 变化?为什么 出现了这样的 变化?
烽火戏诸侯
前770年 周平王东迁
第6课 动荡的春秋
1春秋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年
奴隶制瓦解: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知识点归纳--第六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六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1.东周前期被称为:春秋。
起止时间:(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东周后期被称为:战国。
起止时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2.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的标志。
3.春秋后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制农具和牛耕。
4.齐桓公继位后,任用管仲为相,在齐国进行改革。
5.诸侯争霸是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
最早“霸诸侯,一匡天下”的是:齐桓公(春秋首霸)
6.论语》中说,“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是对春秋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
7.春秋时期设置郡县,分封制开始瓦解。
8.春秋时期,诸侯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
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
(春秋时期的第一
9.
10.晋楚争霸时,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城濮之战,退避三舍的成语出自此战役。
概括:
战乱与纷争
春秋以争霸为主
战国以兼并为主
注释:春秋,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战国,因各诸侯国连年争战而得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堂练习
C D
随堂练习
C A
课堂小结
新课探究 铁制农具的使用和农耕的出现给当时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1)铁制农具的使用和农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2)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 重要标志。
新课探究
春秋时期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新课探究
新课探究
管 仲 拜 相
➢ 根据上面的材料,想一想:齐桓 公成为春秋第一位霸主的条件有 哪些?
新课探究
条件
齐桓公争霸
1.靠海,盛产鱼盐 2.管仲改革: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 3.“尊王攘夷”,扩充疆界
称霸方式 召集诸侯会盟:葵丘会盟
新课探究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举行会 盟,周天子派代表参加,正式承认了齐桓 公在中原的霸主地位。齐桓公便成为春 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由于他的称霸行为 为各诸侯国所瞩目,一些大诸侯国竟相效 仿。其中典型的是“晋楚争霸”与“吴 越争霸”。
导入新课
周幽王被杀后的第二年,即公元前770
年,因为内乱,少数民族犬戎频繁入侵,很快
就打到了镐京,周幽王的继承人周平王东迁
洛邑,因洛邑(今洛阳)在镐京之东,此后的
周朝史称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
周平王东迁
个阶段。这一时期社会动乱不安,各种力量变化无常,是中国历史上大分
裂、大变革的时期之一。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春秋时期的具体内容。
(2)争霸战争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春秋是我国历史上新旧 制度的交替时期,战争打击和削弱了奴隶主贵族集团,为新兴地主阶级的 出现扫清了道路,奴隶制度迅速瓦解。
新课探究 (3)争霸战争加快了中国统一的步伐。大国在争霸中,开拓了疆土, 使春秋初年的100多个国家,逐步缩减成10余国,形成了南方的楚,北方的晋、 燕,东方的齐,西方的秦,东南的吴、越这几个势力中心,实现了区域性的 统一。这为全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4)争霸战争促进了民族交融。频繁的战争带来了空前的民族大迁 徙和各族间的广泛交流。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 夷等族的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逐步丧失兵权; (3)周王室财政拮据,财力、物力、人口减少,不得不仰赖诸侯国的资助。
新课探究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为什么在西周刚建立时,诸侯不争霸,而到了东周就争霸呢?
西周建立时,采取了分封制来巩固统治,当时周天子拥有最高的 权力,诸侯必须向天子承担各种义务和责任。西周后期,发生了国人暴 动,使西周国势衰弱。烽火戏诸侯,使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
新课探究 铁制农具的出现
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时期,人
们使用的是打制工具、磨制工具和
铜制工具。到了春秋中期,我国出
现了铁制农具,表明我国进人了铁 器时代。
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
新课探究 牛耕的出现
牛耕至迟出现在春秋末年。牛耕的 出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节省了劳动力。
牛耕利用了家畜的力量来帮助人们 从事生产,减轻了人们的负担,是我国 农业发展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新课探究
吴
王
阖 闾
越王勾齐 桓 公
践
吴越争霸是春秋末期位居长江 下游的两个诸侯国吴和越之间进行 的最后一次争霸战争。自公元前510 年开始,持续至公元前475年,历时 35年,最终以吴的灭亡和越的胜利 而告结束。
新课探究 ➢ 讨论一下,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春秋的争霸战争?
(1)春秋争霸战争的实质是大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 的控制权而发动的。战争的结果是肥了大诸侯国,但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 灾难和痛苦。
新课探究 春秋时期,先后起来争霸的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 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齐
晋
楚
秦
桓
文
庄
穆
公
公
王
公
新课探究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执掌国政。
他采纳管仲的建议,改革内政,发展
春
秋
生产,训练军队,使齐国的经济和军
争
霸
事实力大为提高。齐桓公打着“尊天
形
势
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
图
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新课探究
诸侯争霸
周王室日益衰微,周天子虽然名存实亡,但是周天子过去享有 的权威,却是一些较大的诸侯国所朝思暮想的。于是,一些较大的 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贡赋,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享有的政 治特权和经济特权,相互之间不断展开激烈的争霸战争。争当诸侯 首领——霸主,是诸侯争霸的原因,也是诸侯争霸的目的。
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
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的发展。随着
产品的增加,商业活动逐渐活跃,
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
铜器
石器
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新课探究
西 周 、 东 周 变 化 的 对 照 表
王室衰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新课探究 东周王室的衰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管辖的土地面积大为缩小; (2)直接管辖的军事力量日益减少,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
社会变革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学习目标 1 掌握东周的概念、历史分期和“春秋”名称的由来。 2 掌握春秋时期以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为特点的农业发展状况,
大体了解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概况。 3 了解周王室衰微的史实并能简单分析其原因。 4 了解齐桓公称霸和诸侯争霸的基本情况、实质及其历史作用。